完美主義會讓人更嚴格要求自己還是加劇拖延症?


作為一個深受完美主義者性格折磨的孩紙,感到必須說說自己的感受。
其實我也不是很嚴重,是間歇性的,也就是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感覺自己好啰嗦-_-||);
沒有還好,跟正常人一樣,但是一旦大腦進入那種完美主義的模式,就會很不一樣:
1,做事情想會比較極端,也就是要麼做的認真的不得了,面面俱到,要麼去他滴,壓根不做。。。比如做筆記,圖啊,步驟啊,包括排版(就是紙筆記本上用7,8種不同顏色分類做記號什麼的),甚至想好哪裡以後會添加筆記,預留位置等等。而如果說筆記做到一半亂了,不知道怎麼控了,那好,乾脆什麼都不做,前面筆記就直接扔垃圾桶……重來!

2,也就引出第二個特點,遇到挫折容易放棄。因為遇到挫折就感到很完美的一條筆直的線,中間斷了,就算接好,那也無法接受,無法原諒。

3,控制欲強,對別人不放心,使用什麼東東不弄清楚內部原理總是不放心。。。舉幾個栗子,就說手機刷機,論壇上各種刷機包,介紹也是天花亂墜,什麼這個優化那個補丁,我是一個都不放心,自己搜資料來學,學這個系統,學怎麼弄,我可是電腦小白啊,那是相當困難滴。。。最終弄好了。。。還是自己的包放心→_→

你看,做一半的工作會毀掉重做,受挫易放棄,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對陌生領域就要從零開始啊。。。這些綜合起來,註定效率不會高吧,所以看起來會覺得拖延得啦-.-

想到再補充,有點瞌睡了o(╯□╰)o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對完美的渴望和追求,這一傾向在很多時候是具有優勢的,這給予他們強烈的動機去努力達成目標。而另一方面,是對錯誤的規避。犯錯、失誤、哪怕是一點瑕疵,都是不能容忍的。

生活中我們更加常見的往往是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

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往往是在追求避免犯錯,而不是追求完美。心理學家Brene Brown這樣解釋何為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

「它其實並不是對於完美的合理追求,它更多的像是一種思維方式:如果我有個完美的外表,工作不出任何差池,生活完美無瑕,那麼我就能夠避免所有的羞愧感(shame)、指責(blame)和來自他人的指指點點(judgement)。」

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通常有以下幾點表現:

  • 拖延
    完美主義和自我妨礙行為(self-defeating behavior)有很高的相關,尤其是過度的拖延。由於對與犯錯和失敗的恐懼,完美主義者們往往很難開始著手去做一件事情。一旦預期到中途可能會有的失敗,那麼他們可能幹脆就徹底放棄了。畢竟,什麼都不做就不會錯。
  • 容錯力差
    完美主義者容忍錯誤的能力非常差,任何事情只要有一點瑕疵,就全盤否定。但現實生活永遠不可能毫無瑕疵,所以他們經常陷入沮喪和自我懷疑。
    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句話「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聽完之後,大家會誤以為「這個人總能做到最好」,但現實卻是:Ta往往什麼都沒做/做不成。
  • 過於抵觸負面意見
    完美主義者對於他人的批評和挑剔非常反感,不允許任何反對意見。

是什麼讓一個人變成完美主義者?

1. 對於失敗的恐懼

完美主義者好勝心切,常常把失敗、或沒能達到設定的目標,看做是自己能力不足所導致的,成為了證明自己無能、無價值的證據。因此非常害怕失敗。


2.全或無的錯誤信念

「非黑即白」(black or white)是一種典型的負性自動化思維,如果沒有成功,那麼就是徹底的失敗。就像我們在開頭說的那樣,計劃中的一環沒有完成,整天的計劃就都廢了。完美主義者經常出現極端化思維,沒有折中、湊合的狀態。


3. 幼年缺乏安全感

完美主義的傾嚮往往是幼年就開始形成的。小時候,只有取得完美的成績才會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讚揚,這增加了他們變成討好者的可能性。外界也一直傳遞給他們「理想要遠大、要做最好」的信息。

因此,他們對於優秀的渴望是外部驅動而非內部驅動的,是遵從外界(包括父母、朋友、學校、社會)施加給他們的標準。只有通過自己的成就來證明存在感。I achieve, therefore I am.

為了「完美」,他們付出了哪些代價?

1 被負面情緒困擾

因為錯誤、疏忽而自責,他們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並且,因為一點失誤而完全放棄了整個任務,之後就會因為自己的不努力而產生內疚感,而內疚、沮喪的負性情緒會影響下一項任務的開始。這樣的惡性循環經常發生在完美主義者的身上。


2 親密關係不良

有一些完美主義者不光對自己要求高,還對身邊的人有不切實際的要求。因為身邊的親朋好友如果不優秀,也會影響他們自己的完美程度,而這種要求在某種程度上是會破壞關係的。

同時,完美主義者們由於希望保持自己的形象,也會避免向親友暴露自己的真實情感、不足和不安全感,但其實這也阻止了親密關係的發展。在親友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陌生而優秀的符號,而不是個有血有肉有瑕疵的真實的人。


3 嚴重的身心疾病

除了焦慮、抑鬱等情緒障礙之外,完美主義者還有很高的風險患有進食障礙。因為追求完美的體型(而世俗審美下的理想體型往往是越瘦越好),他們可能會採取極端的手段去折磨自己的身體,來達到目標。

另外,很多研究都顯示完美主義特質和自殺風險有正相關。研究者對自殺者的親人和朋友的採訪中,有一半的受訪者會追憶自殺者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或者描述他們是「對自己要求、期望高」、「害怕失敗」的人。

要如何緩解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的傾向給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是深遠的,但卻常常被人們忽視,而且經常被等同於強迫症,再順便等同於處女座。

但如果追求完美的傾向嚴重到影響了正常社會功能,當你發現在生活、工作中,經常會糾結於自己犯的錯,那麼可能就需要試著做出一些改變了。


1 意識到並糾正錯誤信念

絕對完美是不存在的,誰也不可能永遠生活在一個無菌環境中。所以完美主義者們要學會接受失誤,建立現實思維(realistic thinking)。例如,設定較為切實的目標和計劃,並且學會適當調整自己的行為。


2 行為上的暴露療法

暴露療法本身是一個比較痛苦的過程,是讓自己面對最害怕、最焦慮的事物。當出現失誤的時候,試著讓自己容許這個錯誤的存在,能補救就補救,不能的話,就試著忽略它,不要讓它影響之後所有過程。

可以從很小的事情開始練習:在一個精美的筆記本上寫壞了一個字,不要扔掉整個本子!如果開始不能忍,試著先去撕掉那一頁。慢慢地,就可以只劃掉那個字,然後繼續寫。


3 尋求專業幫助

心理諮詢師可以幫助來訪者處理那些因追求完美而衍生的焦慮、自責、和消沉,幫助他們接受現在的自己。並且,諮詢師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來訪者可以從另一個視角看到自己的問題,這是自救或自助所做不到的。完美主義者總是在仰望星空,而心理諮詢會幫助他們腳踏實地。

最後,

我們也有公眾號喔→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 簡單心理


完美主義就是一個雙刃劍,過分追求完美會讓自己一方面對自己很嚴苛,一方面導致拖延。

克服這種問題的關鍵在於立刻行動,同時不要對於結果太過苛求,自己儘力就好。

最近寫了一篇關於完美主義者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分割線——————————————————————

為什麼人們不喜歡跟完美主義者合作?
2016-05-26

文/溫雅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當一個人這樣說自己的時候,他的語氣里一般都會帶有很強的優越感。這句話的信息,一方面告訴別人,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他成為了今天的自己;另一方面提醒別人,在滿足他的要求時,要拿出高水準的東西,接受他挑剔的檢驗。

如果這個人就是你本人,那麼,你的完美主義不會輕易放過你,你總是為無法達到「完美」的結果而陷入沮喪和懊惱;如果這個人是你的朋友,他會總愛挑你的毛病,教訓你應該怎樣怎樣,讓你懷疑自己是個「笨蛋」;如果這個人是你的合作夥伴,你要準備好隨時配合對方修改你們的工作方案;如果這個人是你的直屬上司,那你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每天你的心都要被無數細節的苛求碾壓成粉末。

1.努力洗刷「失敗」的恥辱感,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完美主義者對一切追求完美,注重細節,對人對己都有嚴格的要求。不少完美主義者,從小生活在要求嚴格的家庭,父母對自己寄予很高的期望,自己也能通過努力,取得不錯的成績,隨之是父母更高的期望。完美主義者會把這樣的心理期待複製到自己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旦達不到期望的狀態,他們就容易將「不完美」和「失敗」等同起來,心理上產生挫敗感,然後會付出更多的努力洗刷「失敗」的恥辱感,從而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整個人活得特別累。


我的整個學生時代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尤其在我的中學時代,我不能容忍自己有一門功課達不到優秀。我在各科功課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但就是在體育這門課上,無論我如何努力,都與優秀無緣。

中學時的我個頭矮小,體質一般,體育成績總是在及格邊緣。我獨自去操場練習投擲鉛球、跳遠、翻雙杠,練了很多次,進步很小,最後體育考試的成績只比及格線高出一點點。儘管體育課當時並不計入總成績,但是它從此成了我的陰影,導致我害怕上體育課,總覺得各種競技項目都會讓我出醜,無比自卑。

工作後,我發現有些同事有非常耀眼的學歷,有些同事有出類拔萃的業務能力,有些同事有專業水準的業餘愛好,有些同事有神通廣大的人脈……但這些優點很難全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有一些方面是你如何努力都難和別人比肩的,就像我那該死的體育成績。意識到這一點,我才逐漸放下對於完美的執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地改善、提高,用一頓美餐、一個懶覺、一件新衣服來獎勵自己的小小進步,逐漸擺脫了不完美給自己帶來的無力感。


2.毫無瑕疵的人不能打交道,因其沒有真性情

其實,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完美」的標準。誠然,追求完美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對於事情的結果,對於你所相處的人,則不要苛求完美,否則就像水中撈月一樣讓你失望。

在這一點上,古人看得很通透:「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如果在你面前真的出現一個十全十美、無可挑剔的人,你反而不相信那是真實的人了,因為這樣的人更像神一般的存在,一點都不接地氣。

在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心目中,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可交的,他說:「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一點瑕疵都沒有的人是不能打交道的,因為他是沒有真性情的。

經典電視劇86版《西遊記》播出後,豬八戒成了繼孫悟空之外最受觀眾喜歡的角色。豬八戒又丑又懶,有時還有壞心眼,為什麼會有人喜歡他?因為他很真實,他是原著中最接近人的角色,他有很多人性的弱點:貪婪、懶惰、好色、愛說大話,一遇到困難就嚷嚷著分行李、散夥;他也有一些人性的閃光點:風趣幽默,有時還表現得比較耿直、仗義。

想想你的朋友或者愛人,是不是都因為有一些小毛病而顯得更可愛呢?這些缺點的存在讓你們互補,從而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你在處理友情或者親密關係的時候才能學會包容。而若他們沒有一絲缺點,完美得如同一座座聖潔的雪山,讓你敬畏到不敢接近,讓你很難用一種平等的心態維繫彼此的關係,而平等正是友誼乃至婚戀的基石,沒有平等的心態,就無法真正參與彼此的生活和成長,你們的關係也會名存實亡。


3.無限度追求完美會誤事,增加做事的成本

與完美主義者合作很痛苦,無異於一種折磨,無論他是你的老闆、同事,還是你的合作夥伴。

一個完美主義者,一定是苛刻的、挑剔的。他對自己如此,對別人很難有例外。想想你那些信奉「完美主義」老闆吧,是不是因為一個無關大礙的細節上的瑕疵,都要勃然大怒,把你罵得狗血噴頭?為了達到完美的效果,哪怕約定的deadline迫在眉睫,也要將deadline一改再改,不惜付出失信於人的代價?無論手下的人如何改進工作,到他那裡總是差一層意思?

最後實在不能再拖延了,這樣的老闆才對團隊的作品勉強點頭:「就這麼著吧。」語氣中還流露著不滿,整個團隊的勞動得不到老闆的肯定,每個隊員都為自己達不到老闆的要求而懷疑自己無能。

信奉完美主義的同事和合作夥伴雖然不見得對你耳提面命,但你們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他為了達到完美而糾結於細節,你就不得不陪著一起加班。若不是到了非加班不可的地步,不顧及別人的時間安排,影響別人正常的休息時間,說得嚴重一點,是自私的表現。這樣的人,不會成為受人歡迎的合作對象。

而無限度地追求完美,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耽誤工作,增加工作成本,甚至給團隊造成很大損失。

我之前在一家日報社工作的時候,每天的工作節奏都像打仗一樣,每個版面都有固定的簽版時間,人與人的工作環環相扣,如果這個環節晚了,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最後影響整個簽版時間,進而影響報紙的印刷、出版時間。不能按時印刷,就意味著不能準時將報紙推送給讀者。而日報的生命只有一天,領導告誡我們不能過於執著地追求完美,每篇報道都是有遺憾的作品。如果不能按時出版、發送,再完美的報紙都沒人買、沒人看,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整個團隊的勞動都白費,所以,新聞界信奉一個普遍的規則——「一快遮百丑」。

4.接納全部的自己,追求可能的卓越

完美主義者的做事習慣一般和強迫症、拖延症有關。他們在處理事情時,對自己的選擇不確定,總是懷疑自己做得不夠好,然後重新來過。然而,重複的結果未必會使他們滿意,從而陷入否定再否定的惡性循環。在這個過程中,就浪費了不少無謂的時間成本。

當完美主義者看到別人的一些瑕疵,會感到遺憾、憤怒、厭惡,甚至憎恨。這在心理學上就是一種「投射」效應。這說明他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與自己類似的缺點或者是被自己壓抑的品質,因為要求完美,所以不能接納這些缺點,就把這些不接納投射在別人身上。

網易公開課幸福講堂講師、哈佛教授TalBen Shahar曾說過:「完美主義其實是一種對失敗的失能性恐懼。」據他解釋:「所謂『失能』是因為害怕失敗而徘徊不前的畏懼,尤其是在他在意的事情上,會保持某種執著的態度。

Shahar認為,完美主義者有較強的自衛性,害怕他人將自己視為失敗者,他們渴望以走最快的捷徑到達成功,世界對他們來說,總是非黑即白。

這位教授建議人們將自己「追求苛刻的完美」變成「追求可能的卓越」 。苛刻的完美要麼遙不可及,要麼虛無縹緲,不如把自己的目標變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可操作性的小目標,從完成小目標的過程中,積累信心和成就感,肯定自己的進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彌補自己的不足,既對事情的結果有要求,又能享受做事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要接納全部的自己,用平和的心態改善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讓自己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長進。經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留下了很多讓你或欣慰或感慨的回憶,這比你想要的「完美的自己」更能打動你的心、豐富你的生命。

來源:十里堡打卡(ID:shilipudaka),本文已獲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與@十里堡打卡 取得聯繫。


不能一概而論,拖延的原因因人而異。拖延症未必都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也未必都是拖延症。

與完美主義有關的拖延症患者可能既會提出嚴格的自我要求,也會反而因此加劇拖延。

有的人在一件事情的開端懷著美好的願望,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或者說期望),但是這些期望未必切合實際,結果他意識到自己根本不可能在預定的時間內實現自己的要求,對自己感到非常失望,隨之而來的挫敗感使他無力採取必要的行動,而是以拖延的方式不了了之。

例如:昨天什麼都沒幹,今天計劃干10件事,結果只幹了2件。你是會高興自己比昨天有進步了,還是不高興因為自己遠遠低於計劃呢?完美主義者有可能會因此對自己失望而陷入惡性循環,但這樣顯然對於改善情況毫無益處。


完美主義本身沒有錯,錯的是你沒有把完美主義變成現實的能力和足夠的耐心

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很多成就巨大的名人都是完美主義者,只要他們的作品和科研結果有一點瑕疵,就推到重來,為了一個學術成果或者作品,可以投入曠日持久的精力和時間,忘卻疲倦,不求回報,例如:諾貝爾研究化學,不顧生命危險,富蘭克林研究雷電以身試法,他們當中有的人最終取得對整個人類文明影響巨大的成果,有得終其一生也沒有獲得想要的東西,但是這種精神本身就值得崇敬。

而生活中那些號稱有完美主義,斥責完美主義為自己帶來精神折磨的人,其實根本原因還是自己能力不強或者意志不堅。有的是在做抉擇的時候沒有主見,舉棋不定,幻想魚和熊掌可以兼顧,不知如何取捨,抑或是腦子有一個完美的夢想,想要名滿天下,妻美家殷,富可敵國,又要美貌與智慧兼并,總之就是這世上所有美好的東西,他都想要,,但是他卻資質平平,沒有為夢想做持久付出的決心。

完美主義沒有錯,錯的是你有沒有駕馭完美主義的能力。。


這兩個因果關係,其實不太恰當,嚴格要求自己的人並不是大部分都成功了;有拖延症的人也不都是失敗者。所以這一部分的推斷,應去除,不然前後邏輯不嚴密,也就無從回答了。

有的人嚴格要求自己,最後帶來成功,而有的人有拖延症,最後一事無成。
如果這句話是符合事實的,那麼可以把問題轉化為完美主義會讓人更嚴格要求自己還是加劇拖延症?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任何事情都想做到極致。

上學的時候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慢,做任何事情都慢,但基本都可以做到滿意。

畢業了,自己開始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發現很多都會很複雜,有些還需要協同完成,並不可控。於是這些事情的結果就是半途而費。

於是我開始思考,這種追求完美到底對不對?

從前這讓我引以為傲的精神,現在卻迫於現實的壓力,要將她放棄…

這時,我知道了喬布斯。從他身上,我看到了,這個極度完美主義者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現在我明白了,完美主義其實是一個過程,是一個螺旋向上的循環的過程。

這個過程中,你先搭好整體框架,讓它運行起來,再一件一件往裡面添加你想要的東西,並且一邊添加一邊用事實去驗證,留下你覺得好的,去掉不滿意的。如此…直到得到你想要的。

整個過程,都要用你完美主義的精神,去要求她。

這是一個方法問題。


完美主義可以定義為偏向理想主義而短於實踐的性格特點,也可以定義為追求完美的實幹主義
因為廣義上來講完美主義只能算是一個性格特點(不能算優點也不能算缺點)。

完美主義不代表不會接受現實,真的能做到「完美」的完美主義是尊重現實的。有很多人其實都是完美主義,例如周星馳,在接受採訪20天後要求再次採訪因為他覺得自己普通話不好,所以在這20天里一直在練習,他像是有拖延症的人嗎? 反過來的例子就不用舉了,生活中到處都有。而到底完美主義會讓人更嚴格要求自己還是加劇拖延症?這個其實不是一個完美主義就能概括了。

舉個例子,即使是一個自卑的人,他會趨向於變得自暴自棄還是為了不被別人看不起拚命努力超越別人呢?這是一個人自己的事。

另外可能題主對於自己的完美主義的性格有所糾結。不管怎麼說,完美主義是痛苦的,但是完美誰不想要呢?但是對於哈佛幸福學課里的那種不現實的完美主義還是要警惕的。


完美主義模型會讓一個人嚴格要求自己,甚至到苛刻的程度。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人容易走極端:要麼沒有,要麼全部。
完成一個目標最完美的方式是走直線,當然也是最不現實的。他們更看重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一旦受挫,很容易放棄。
拖延,同完美主義,也是一種對失敗深深的恐懼。二者自然相輔相成。


為什麼完美主義更容易拖延,如何避免 「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的情況發生?

就對我自身的分析,無非是對自己的交付總是以完美的角度來要求,過多的想法和邊緣化的準備工作,卻耽誤了踏實簡單的一步步前進。

在一項任務開始時,總是全方位的思考,希望能夠交付一鳴驚人的作品,希望能夠滿足各個視角的審視考驗,開始做各項充分的調研/規劃/準備工作,但遲遲不願意落地kickoff。

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發生過幾次 俗話說「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的情況,具像化的畫面就是:夕陽落山,我忍著多少不甘心和無奈趕工的辛苦,交付自己都不滿意的作品,就是這麼個不甘又沮喪的心情。


如何避免呢?我自己的總結五點如下,方法未必具有通用性,但對於我是非常受用,適合自己是最重要的。

一,定時間表:分階段制定計劃,並嚴格定義deadline;

這是最基本,但也是常被忽略的一點,尤其針對中長期計劃。

例如,我喜歡繪畫,特別想系統化的學習,但這個夢想想了好多年,還只停留在夢想階段,清算下來,還是對時間節點沒有明確的定義,階段性目標也完全不明確。看完這篇文章,就請對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制定個切實明確的時間表。

二,以終為始:接到任務的同時就開始落筆最終交付成果的第一頁;

無論是交付一份研究彙報或者是學習一門新技能,請在任務開始的時候就把最終要交付的成果的第一頁寫出來。從終點反觀起點,會把任務看的更加清晰,對於自己處於完美主義的心態拖延著不肯落筆的糾結,放低姿態,把現在開起來粗躁不成熟的思路落筆下來,將大大趕了晚集或者趕不上集的情況發生。也許我一開始寫的只有40分,但一旦動手了就可以日日改進,50分,60分的前進,最終可以交付80分,90分的成果,而不是想著100分,120分的目標,卻最後迫不得己趕工只能交付60分,甚至根本完成不了工作而出局。

三,日日推進:每天/每周固定花時間在任務上;

日復一日的堅持,時刻提醒自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幼兒園就學過的四個字:「日積月累」,實在值得人反覆體味,我把它列印出來放在自己的桌前。大家都知道的一萬小時定律,充分強調了「日積月累」的重要性。時間真是可貴又可怕,悄無聲息的溜走,人生的前行或後退就在點滴之間。

另外,任務開始的儀式感很重要,凝神讓自己聚焦在當下,工作過程中讓自己身心沉浸,更有助於養成習慣,高效聚焦。我有個習慣會讓自己即使在家也穿戴整齊,正裝開展工作,更容易專註。

四,定期交付顯性化成果;

成果展現非常重要,比如我打算學習Mahout機器學習,那我會將階段性成果展現定義為準備一套教程,以授課的形式教給同樣感興趣的同事們,這裡特別提一句,以教授為目標的學習,一定比以學習為目標的學習效果更好。再比如說我計劃學習水彩,那階段的交付成果就是難易不同的作品了。對於工作彙報而言,我會定期交付狀態總結,有了這個老闆會清楚任務的進展,團隊成員也會明白什麼時候需要進行怎樣的支持。


五,充分利用周邊資源,分工協作;

分工最大的好處就是整個任務的完成,會有一個團隊的節奏推著走,也許分工後需要花在培訓和指導上的時間遠大於獨立完成,但團隊的節奏是很美好的,會避免一個人做的時候出現的腳踩西瓜皮,坐到哪裡算哪裡的現象。之前和同事討論過為何「配對編程」,一個看起來耗費雙倍人力的工作方法,去能帶來更高的開發效率,其原因就是團隊節奏的刺激。


通過以上五點,一點一滴的改變,不辜負自己的努力!


在自信、做完時,做得更好。在自卑、挫折時,更易受挫。
完美主義,不容瑕疵,事無巨細,諸葛孔明。
平時不刻意還不明顯,發作時一個操作都要想半天、查半天。
舉例如,沒有鉛筆不讀書,怕水筆劃書上擦不掉。但看過的書,上學的課本,都很乾凈,沒有折角、污損。3.22
哈佛大學公開課:
丘吉爾說完美主義讓人癱瘓。當我們被失敗所困擾的時候,我們就更不會付諸行動。完美主義是事情耽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對失敗的失能性畏懼。因為只要我們不行動,我們就不會失敗。
說到創造力,Simonton說,那些歷史上最成功最有創造力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都是那些失敗得最多的。他們都不是完美主義者。他們都追求卓越,非常有雄心,都明白要成功沒有別的方法。John Updike一位非常有創造力的作家,說過「完美主義是創造力的敵人」。
我們會談到另一個作家。他對於我們如何克服這種完美主義有非常好的建議,他叫Samuel Coleridge。80/20規則。了解這條規則並將其應用在時間管理上改變了我在哈佛的學習經歷。4.30


終結此題。


算是同類吧,僅僅回答個人的感受:
之前一些年很糾結這個問題:每次遇到一件事就先從理論上的邏輯開始推理,嘗試找到最優解,舉個例子:讓一個下屬去做件事,我會先想他會不會願意,如果願意,他有沒有時間,有沒有方法能及時完成~如果不願意,我能不能啟發他願意,然後進行到下一步:有沒有時間和方法~如果我啟發不了,我是不是有可替代的人選,然後重複上面幾步~如果我沒有可替代的人選,我是不是就要自己親自來做,那如果我做的話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不做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去做的話就要給自己手上目前的事情錯開,又開始下一個統籌兼顧的邏輯思考當中~~~直到自己的腦子開始缺氧,頭髮懵,揉揉額頭,罵句fuck ,其實這個時候整個事情還沒有開始!
但是事情總歸是要做的,於是按自己原有的思路去一步步走,直到走通為止,回頭才發現,中間那麼多事情根本就白想了,時間白白浪費~
這應該就是典型的一個拖延者吧,這樣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中間有人不斷說,你這種完美主義是要命的,效率太低,嘗試改變,但是慣性巨大~下意識的還是會那樣思考,只是逐漸發現,在一年兩年三年的這種思維之後,貌似開始能跳過其中的很多步,直接開始得到結論,進而行動,一件事情出現,可能的步驟,方法和結果就都出現在腦子當中了,所以效率相比之前提升還是蠻明顯的,我不知道這個情況是病情加重了還是減輕了:因為我的思維方式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但是行動力卻有了大的變化~
偶爾有靜下心想想,可能是量變引起了質變吧,初入世的孩子們都沒有太多信心和底氣來面對這個社會,就從理論的思考上(其實應該是像網遊一樣,級別還不夠,很多很NB 的道具用不了,完美主義可能是自己在這個階段唯一能使用的工具)給自己一些勇氣~逐漸的,孩子長大了,這種完美主義的思考形成了一種習慣,成為性格的一個部分,但是因為經歷更多,打了足夠多的Boss 升級了,可以用更多的工具和方法,更好的掌控個人和集體的勢了,既然有更好的方法,完美主義的思考就少用很多了~~~但是依然存在在骨子當中(誰能想到手機上打這麼些字,我的強迫症是在確保不會有一個錯別字,包括QQ聊天都會因為一個錯字刪掉一行再來)
竊以為:完美主義的孩子們如果不是偽完美(定義可以看其做事的結果:偽完美主義者會放棄而非在成果出來之前堅持,他們思考出來的更多是放棄或者失敗的理由而非真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主義者的話,那麼多半是一個內心深處其實沒有太多自信,缺少(物質或精神或兩者兼而有之的)安全感,自己一個人孤身打拚很多年的可憐孩子~~~
知乎上第一個長回答,看來真是對這個問題有深度的陰影啊~


作為完美主義者,總是覺得什麼事情都該有個計劃,不論能否實施能否成功。

比如說學習把要學的必須列個清清楚楚的計劃,要學什麼內容,需要什麼書,一天學多少,一段時間內怎麼分配內容,全都要寫在本子上,很無奈。

計劃制訂了能實行,但只能實行一部分,剩下的我無論如何都無法使自己完成。到了檢查計劃的時候,又會收到內心批評家的職責。循環往複。

我自認為的有條理有方法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反倒把不必要的壓力施加給了一些同學。也許對同學來說我說的有道理但是卻沒有實際價值。

作為完美主義者,心情時好時壞,如果遇到一個幫自己加油打氣陪伴自己的人,心理狀態好的不得了,沒有這般的人,怎麼也算不了太好,還時常情緒低落。

最近很不順利,跟另外一個完美主義者說,正處在心理狀態好的ta說的話怎麼那麼像我心理狀態好時跟別人說的話呢?我不知道ta說的到底有沒有用,我跟別人說過一樣的話,似乎沒什麼用吧。無非是各種逼自己~

作為完美主義者,最奢求的就是內心的滿足感,成功帶來的滿足感似乎只能持續一個小時,在剩下的時間裡永遠覺得缺點什麼。

隨之而來的是孤獨,完美主義者的內心永遠是孤獨的,除非,有那個陪伴的人,可是,那個人得有多難找,可遇不可求,沒遇到還好,遇到過一次就無比懷念,懷念的不只是人,更是那個活力四射的自己。

我不知道我該做點什麼,我想一勞永逸,解決完美主義給我帶來的煩惱。又或者應該是想個辦法和完美主義和諧共處。都怪該死的完美主義,搞得我這麼年輕就經歷了許多奇怪的艱難坎坷。

可能我缺的真的不是一個完美的陪伴我的人,也不是缺對成功追求,而是一個能夠忍受不完美的心境。


因為總是追求完美而不斷地計劃。有一點小問題就想重頭再來。最後的結果是每次總是在deadline臨近的時候草草了事。。。


應該拖延的概率會更大吧 因為需要想好所有的事情才肯開始 最大的體驗是做事情很慢 比如我要出門旅行 我會提前規定好每一天的路線 每個地方要看什麼 要幹嘛 如果遇到突髮狀況會討厭自己 必須得咬自己才能解氣的那種 不過要是順利的事情確實會做的完美 但是現實中很少有事情很順利吧


看你在什麼位置了 金融市場的完美主義者大都是死的最快的。


有自制力時讓你成功,令人瞻仰的成功

沒自制力就會陷入糾結煩躁

我認為完美主義是極端,而非完美主義者會在中間,不會差到煩躁,也不會好到頂端


一般情況下會做到力求細節,在大腦中形成條條框框督促自己,一旦做的讓自己不滿意,滿盤皆輸,這時候一切重頭。


Perfectionist.我現在很相信我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我不知道其他完美主義者的表現怎麼樣,而我,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自己決定去做每一件事都力求盡善盡美。比如說是做一個策劃作業,老師的要求是只要做出來就可以,可以不落地實現,可以只是憑空想像出來的項目。但是到我這裡,我一定要讓它可以被實現,做一個可以落地的項目,甚至我還必須要去執行這個項目,要把它落地後的樣子和我策划出來的樣子做契合。在這個策劃開始前我和小組其他人進行項目討論,當我發現他們不能理解以後我會選擇獨立完成,我一定要讓它完美的呈現出來。從2015.06到今天,我一直在這個項目里拚命,不管我做的怎麼樣,我都覺得還不夠,我需要繼續努力。整個過程里我放棄了上課,放棄了去圖書館,整天都在思考怎麼可以提高體驗,怎麼可以變得更完美。這段時間真的就像一個瘋子一樣,四級考試也掛了。
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的表現就在於對於自己太嚴格。強迫自己去把自己在乎的東西做到最完美。
另外,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有著拖延症,更厲害的拖延症表現,也比常人更害怕失敗。
就像是我,當項目策劃不被小組接受我就很想放棄我的計劃,但是因為室友鼓勵我,支持我,所以我堅持做了下來。接下來和校園內的商家進行談判,談過兩三個都失敗了,我現在都不敢去面對這樣的問題。組建了自己的團隊去做,但是團隊一直都是冷冰冰的,做什麼事一直沒人主動,我說的他們又不能理解,我變得特別自卑,特別害怕。現在團隊也被我放下了。我現在什麼都不想做,害怕失敗。前天去和老師談判,老師也拒絕了我的合作提議。我現在的真的很懷疑自己的能力。
昨天晚上,我在團隊發布了放棄項目的通知。
我從來沒有成功過。
我一直是一個失敗者。
我開始害怕嘗試。
完美主義者是最害怕失敗的一批人。
要麼就不要做,要麼做到最好。


推薦閱讀:

一個人太完美主義是好事還是壞事?
理想主義者和完美主義者的區別?
做一件事情總想做的更好然後導致效率低下怎麼辦?
強迫症真的如此普遍?或只是大家的一個嚼頭?
完美主義者需要補充些什麼?

TAG:時間管理 | 心理學 | 效率 | 心理調節 | 完美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