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討厭父母的一些習慣,長大卻發現越來越像父母,尤其是自己討厭的那些方面,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想避免的話又該怎麼辦?

跟朋友聊到這樣的話題,不知道是否有人有同感。
有感於知乎的人情和熱心,先聲明我沒有什麼心理障礙或困難,希望僅就問題本身討論,求不吝賜教。先行謝過。


任何對自己的超越都必須建立在接受自己的基礎之上。

以父母為鑒,儘力使自己變成自己更想成為的樣子便好。每一代只要都在進步,幾代過後很多毛病就可能解決了。

還有啊,不要忘記給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喲,免得被問同樣的問題。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有將近70%的性格來自遺傳(一對年幼就被拆開的雙胞胎有非常接近的性格愛好和習慣),30%來自環境。
遺傳就不說,我們來看看30%怎麼出現的,要改變也要從這個30%開始。

首先,人的學習行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
我們在某些情境中(尤其是在未知的情境中)做的反應,一開始主要通過跟隨和模仿(潛意識的占絕大多數)
比如有個心理學實驗,一群美國人和一個非洲當地導遊在當地原野上參照,這時候出現了一隻動物
1. 當地導遊突然轉身就跑,這些美國人無一例外地也轉身就跑
2. 當地導遊若無其事,這些美國人沒有表現出任何恐慌
還有許多小孩子的實驗,比如很小的小孩子對一個陌生人一般怎麼進行好壞判斷呢?答案是他們會觀察父母對陌生人的表情,然後形成自己相似的反應。
這是人類固有的思維行為模式。即使是那些偉大的創造者,要創造時都會想要去看看其他人創造出來的東西是怎麼樣的,沒有人能憑空生出一套模式出來。
人的行為也是一樣,你面對各種環境各種人,行為模式是怎麼產生的呢?肯定不是憑空的。

從這個解釋上來說,當你開始成長,面對的環境(如生活壓力、情感問題)越來越陌生, 你會選擇誰來模仿呢? 噹噹!沒錯,就是你的父母。
不管你討不討厭他們的習慣,你就是會潛意識進行模仿。尤其是當你的腦子裡沒有其他的模仿選項,只能模仿你的父母。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越來越像父母其實是正常的。不管是遺傳,還是環境。
首先要正視它,它沒有好壞。

其次,你說的「尤其是自己討厭的那些方面」。「尤其」這個詞肯定是用錯了
你這是典型「只剩半杯水」的態度。當你把注意力都放在缺點上時,你就只能看見和父母缺點相似。如果你願意靜下心仔細想想,你會發現你大部分優點也和你的父母親很像,這是「還有半杯水」的態度。這跟上面的模仿理論也是切合的。

最後,怎麼利用這30%的環境改變。
先說說心態上的準備。
最重要的心態就是,不要為了改變而改變,不要為了討厭而討厭
不要害怕和父母親不同,也不要害怕和父母相同
當理性思考發現這些「討人厭」的習慣確實是有用的是正確的時候,那就繼續下去。不要因為和父母相同而煩惱著要刻意改過來,這就像發現死對頭有一個和自己一樣的玩具就開始討厭自己的玩具一樣蛋疼。
再說說具體執行上的細節。
上面說過,因為碰到陌生的環境時你沒有其他的參照系,只能選擇模仿父母。
這個時候如果你經常看書,有偶像那就好辦得多,你會從書上和偶像身上學到很多對待陌生環境的處理辦法,存在多個參照系的結果就是你更容易選擇合理的那一種。
多學多看多思考:如果在這個環境里,我的偶像是怎麼反應的,這樣反應對嗎,對我來說合適嗎,自然就擺脫對父母的單純模仿了。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成功學教育較多,因此雖然常有成功學上的模範(要勤奮啊要努力啊要腦子靈活啊神馬的),但很少有道德上的偶像(我這算自私嗎我這種時候生氣對嗎)。我想我們普遍需要的是後者。

心態上的準備可以幫助你篩選解構舊的習慣,執行上的細節可以幫你養成新的習慣。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不要強求,不要我執,如是。


手機答題。慢慢看後面是重點。
我並不喜歡我的媽媽。這是真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她固執的作死。她會道德綁架,會我窮我有理,會覺得身邊的親人肯定會包容她所有的脾氣。現在的她,大家都看在眼裡,但是誰都不會去幫她一把,因為說實在的,不知道你們聽過一句話嗎?就叫做養仇人。也許說的過分了。但是這種人特別喜歡一句我性子直,脾氣急。概括所有她強加給別人言語上的蠻橫,心靈上的摧殘。她的這些直接影響到她的感情生活。
我的脾氣因為和她相處壓抑了20年,她不開心,會和家人發牢騷,覺得大家都應該是親人,明天又樂呵樂呵過去了。一次兩次可以,但是誰也不能無厘頭天天就被說一頓對吧?於是,我總是保持沉默。這種不能正確去處理自己的情感從她影響到了我。
我自己能感覺到我本質上是很像她的,雖然以上細數的種種表現我都沒有像她。但面對我不開心的事情,18歲之前都壓抑在內心。生病時醫生說因為心情鬱結,很多事情壓抑在心底。
最近在學習著慢慢的釋放,因為我發現,這20年來的性格,很影響我的感情生活。我不能總是沉默,沉默並不代表我就接受一件事情。不開心就說出來。覺得不公正的事情我就提出來。但是這些改變是不會對她來做的。不知道你明白嗎?其實我覺得排名很高的那個人說的挺廢話的,假大空,沒實際意義。我20歲了,忽然發現我被家庭影響的很深重。那些不好的習慣怎麼辦?說句實話,離開是最好的選擇。你和父母的關係一直保持了幾十年不變,我不相信,突然有人就能說通你們中的一個人,把你爸媽的缺點改掉。不可能了。幾十年都沒改變,你相信你確信要讓他們去在剩下的幾十年改變了嗎?生活都沒教會他們,你憑一兩句話真的是比登天還難。
所以,如果你覺得父母有些不好事情真的會影響你一生的話,盡量遠離。並不是說讓你們老死不相往來,而是保持距離,盡量擺脫那種相處模式。你看我大學住校真的很開心,你不知道,我給我媽打電話,他不開心的時候永遠是沒好氣兒。於是根本沒法溝通。
比如說,你和朋友,和父母的態度就不一樣。你多多的去和朋友間那種舒服的模式去靠攏,遠離與父母間壓抑的模式。你心情舒暢,時不時反饋給父母。而且不要圖回報,希望某天他們開竅,改變了之前對你的相處模式。我們主要是提高自己。永遠要記得待人以寬。
還是拿我自己舉例,我結婚之後,是不會和我媽住在一起的,甚至在工作的時候就遠離她,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兒女冷酷,但是這是相處最好的模式。時不時回來,大家開開心心。贍養的義務肯定是必須是有的。
我覺得,真的,身體上的暴力不算什麼,言語上的心靈上的暴力才是最恐怖的。你改變不了的,你就改變自身,能離開就離開。家庭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我覺得如果能跳脫出原生家庭的影響,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圈子,真的要好很多。我們只能剋制,而不會去除他們的影響。
也感謝他們對我們的辛苦付出,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何苦互相為難?

如果你愛你的親人們,多一些表達,多一些體諒,少一些責備。你付出了溫柔,生活也會還給你溫柔。我在努力改變自己,三十年後,我只希望我還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女人,而不是滿腹怨懣的婦女。


實名給目前點贊最多的吳少傑先生的答案點個反對吧。作為主要論點的理論存疑。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有將近70%的性格來自遺傳(一對年幼就被拆開的雙胞胎有非常接近的性格愛好和習慣),30%來自環境。

如果可以的話請標註一下該研究發現的文獻出處。

提這個請求是因為在我的心理學學生生涯中,所看到的理論基本都是相反的。

「先天VS後天」(也稱「遺傳VS環境」「天性VS教養」)作為心理學所要回答的最基本問題之一,有長期而廣泛的討論:
最初,人們認為兩者是非此即彼的關係;逐漸,人們認識到二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轉而探討「各起多大作用」,如人的發展30%由遺傳決定而70%由環境決定,產生的理論有:會合論和成熟勢力說;後來,人們開始認為二者也並非簡單相加的關係,因此開始討論「二者如何共同作用」,產生的理論有:相互作用論。

擺事實講證據的話,上述內容在任何一本《心理學導論》《心理學引論》《人格心理學》里應該都能找到,版本很多,故不一一列舉。


說說避免的方法吧,我現在正在嘗試的做法有

1. 從好的方面來看待父母的行為,原諒他們有意或無意會讓我覺得不舒服的語言和行為。這個我覺得最重要,怎麼說呢,一個人如何處世為人來自於他的內心,如果他的內心能夠比較有善意一些,可能無意中做對的可能性更高,一方面是更不會受不良情緒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更容易和有同樣想法的人有交集,讓人際關係更舒服些

2. 找到人生的目標,對自己有更明確的了解和認識。當你知道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的時候,父母的一些習慣對你的影響會減小,當你遇到他們一些你不喜歡的習慣時,會更有意識說服自己不去學不去做

3. 多接觸靠譜的人。這點其實和第一點有挺大關係的。多認識一些有才能並且品行良好的人,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能夠抵消掉一些父母習慣的影響

4. 養自己喜歡的寵物。養寵物會幫助人心情平靜,其實我覺得同樣是愛好,養寵物和其他的有些不太一樣,因為寵物需要照顧,在照顧寵物的過程中也會改變人的習慣

5. 當決定養好習慣之後就堅持做下去,即使剛開始可能會很困難,也會遇到很多麻煩和阻撓,但是不要放棄。我覺得這個在行動上最重要,無論學到什麼,最終還是要用行動落實,才能真的轉變成自己的

6. 多看點靠譜的書。不過這個么,真得挑啊,市面上很多都不靠譜,而且每個人適合的也不一樣,有時看不靠譜的書還不如不


我也討厭我父母的說話方式,動則大呼小叫,思維習慣,從來都是極其主觀並且一團亂沒有邏輯還覺得自己很有理,膚淺,誰誰有錢誰誰好看就覺得人家怎麼怎麼了,什麼事情都覺得自己很懂喜歡瞎指揮找茬,然後性格還是很情緒化作死那種,美其名曰自己心態年輕,我朋友覺得我父母是那種新潮的知識分子,但我覺得自己和他們在一起真的好累說話費勁,並且從小到大做任何感覺都是為了討父母喜歡,為了贏得他們的注意力,他們是極其自戀的人,很多注意力和時間都放在自己身上,覺得我從小不是學霸就是一副懶得管我的樣子,好在後來離開自己的城市了在爭執少了很多。他們身上的缺點其實我自己全有但是我從大學起就會提醒自己不要那樣,但是他們永遠意識不到那些是缺點,永遠活在自我滿足中,我跟他們提就很生氣說我不尊重長輩說我說話尖刻,父母這樣只能忍著,因為跟他們說根本沒用,年輕的時候很難忍,可能年紀大了脾氣能夠好些就能忍過。


別找借口了,只是懶惰的結果。當你總是選擇簡單的路,那必然就會成為你討厭的人。


深有體會。越不想成為哪種人,最後反而變成了哪種人。比如很討厭我媽那種尖酸刻薄的說話,可是最後發現自己也這樣。覺得很悲哀。還是靠自己努力改變。


首先,這很正常。每個人都有叛逆期,反感一切其他人灌輸的東西,驕傲、自負,越是親近的人說的話,越是反感。

其次,我不知道你跟父母的關係如何,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只是表達的方式上各有不同:有的是以平視的目光來看孩子;有的是以俯視的目光來看孩子。當你三觀未立之前,你可以混亂、迷茫,但三觀確立之後,回頭審視你所說的情況時,請先考慮下父母的出發點,或者說他們的理想中的建模。然後可以跟他們討論,辨證對待這種情況。如果模型就是有問題的,自然要果斷矯正;如果模型是沒問題的,那麼就該堅持下去。

父母並非100%正確,也絕非一無是處。我在初中的時候一度跟父母的關係比較緊張,尤其是和父親。不誇張地說,我連除夕夜都會跟父親吵架,並且是在他剁排骨的時候……吵到他老人家把菜刀剁立在菜板上——我當時真的以為他要剁我呢……(這段掐了別播)。後來上了高中,不知不覺就跟父母關係好了起來——其實我父母算是平視我,一直都是——突然變得很理解父母,不會跟他們吵架、鬥氣,大部分時候都是心平氣和地說話。即便他們有些事情做得讓我看了很不順眼,都會事後再低聲跟他們聊一聊。

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發生變化,中間也沒有發生什麼轉折的事情,我自小到大都是跟父母同吃同住,直到大學才離家住宿。所以題主沒必要糾結在這種事情上。父母的缺點,能說服的時候就盡量說服他們;不能說服的時候……那就放棄好了。雖然我是比較支持父母無恩論的人,但還是覺得父母即便不是恩人,也是可以信賴的朋友。


「我用拒絕的方式成為你」

有個朋友說


竟想不到有這麼多跟我一樣,如果拋開親情層面,我真的是超級討厭像我媽這樣的人,山東人嫁到東北,脾氣超級差,動不動就罵人,一串接一串要多難聽有多難聽,人還自私,品行也不端正,審美更別說了,她一張口就煩,說出來的話一定讓你氣死,每天氣性特別大,我已經盡我最大的努力哄著她,不讓她發火,可是她說出來的話分分鐘能把你氣死,我最痛恨的就是她口口聲聲說一切為了我,卻給了我一個這樣不和諧的家庭,把我熏染成一個脾氣和她一樣大的人,我現在生氣的時候已經無法控制自己了!無法控制你知道么?可是我已經下決心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將我的這些壞脾氣帶給我的孩子,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儘孝心,力所能及,其他的我不想跟她有更多的交流,因為我們真的合不來。想想真是悲哀。有跟我相同經歷的么,該如何安慰自己?


我們經常說 超越自己 挑戰自己 講的就是這個


我很感激父母對我的養育,但是我很討厭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處事方法還有他們以對我好之名提的各種要求。
比如不考公務員就得被裁員以後就要餓死
比如媽媽說嫁人就是讓男人養的,然後她不上班,全家每個月不到六千收入
比如爸爸說女人就得事事以男人為先,半夜把媽媽從夢裡叫起來給他炒雞蛋
比如說到我結婚的事,要求男方家一定要婚前全款省會買房
比如他們倆個人談話的方式就是「你個傻逼」「去你馬勒戈壁」
比如他們誰都看不上,覺得自己很厲害,智商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
……

至今我唯一找到的對付感激和討厭情緒的辦法可能就是沉默了。

壓抑和無能為力

害怕結婚


我也很討厭我媽,記憶中,儘是她負面的評價,小時候逮住我說別人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隔兩天別人做了好事,又說別人這個好那個好。我搞不清楚是非曲直,不知道對別人應該持怎樣的態度。她的世界很窄,脆弱不堪,遇到丁點大的事情,就彷彿天要塌下來一樣,哭訴,到處訴苦,抱怨,發泄……我覺得她很幼稚,30年了很怕跟她相處,一年都不想打電話回家,雖然離得也不太遠。經常夢見跟她吵架,聽她抱怨,數落別人。討厭 她的過度關心,過度抱怨,過度評價。時常暗示或者旁敲側擊的希望我怎麼樣對她,或者幫她買什麼東西,心裡反而更反感,更加不願意。我主動願意買跟被索取是2個性質,我不喜歡被要求。成家後,一點都不想再聯繫,只想離得遠遠的……
我現在有自己的生活,我遇事可以做到超級冷靜,我講話儘可能客觀,避免評價,從不抱怨,我們給孩子獨立空間,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思維、行動,儘可能引導老公和孩子積極向上,健康陽光。我營造出溫馨、快樂的家庭氛圍,我在盡量避免墜入過去的黑洞,我喜歡現在這樣。


的確是這樣。我出生在一個不太好的家庭當中。我的父母在某些方面是比較有偏見的,人性的陰暗時常顯露。我後來發現自己和他們太像了!我曾經很抗拒的說,我不要像他們一樣,不要和他們一樣自私,不要像他們只會挑別人缺點不看自身缺點,不要和他們一樣尖酸刻薄!我非常絕望!發現自己和他們簡直一模一樣。後來我慢慢學會自我反省,學會改正自己的缺點。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優點。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客觀的對待事物。學會關愛他人,不傷害他人。這需要一個過程,也很艱難。但是當你發現你已經開始變了的那種感覺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加油!


以前我只討厭我媽,現在兩個我都討厭


是這樣。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走出父母帶給我們的影響,甚至永遠都改不掉。


談不上是回答. 我也和你有同樣的感受. 我父母嗓門都很大, 父親年輕的時候左耳被震的幾乎失聰, 只剩一邊耳朵的他說話從來都是嚷著說. 母親嗓門也很大, 大概是這麼多年和他嚷出來的結果. 現在讓他們小聲說話是不可能的. 我小的時候不覺得. 直到我聽到有人背後說我嗓門很大很沒禮貌. 我突然發現, 原來我一直都是我討厭的樣子.
現在, 我已經結婚成家, 有了我自己的孩子. 我老公和他的一家都是很安靜的人. 和他們在一起時間長了, 我整個人也安靜了下來. 但是每次和我的父母在一起, 我都覺得吵的不得了. 所以我就總是去提醒他們小點聲. 我爸當然是非常討厭我這樣說的. 他會直接回我說話就這麼大聲. 我知道我現在和他們的關係不如我結婚以前了. 但是我還是會忍不住挑他們的毛病. 他們倆不收拾屋子, 屋子裡亂糟糟, 東西亂放, 總是找不到東西. 襪子衣服亂扔. 家裡很長時間不整理清理已經堆積了很多沒用的東西, 家裡簡直沒有下腳的地方, 我爸愛養鳥, 養10多隻鳥,常年佔用陽台, 但是不愛打掃, 鳥食鳥屎一地. 陽台上的味道非常難聞. 而且我家就一個陽台,根本不能涼衣服和被子. 每次一和他談就吵一大架. 我媽都怕了我回家.

目前我的態度就是絕對不和他吵, 如果有話要說, 不嚷嚷, 雖然聲音小了他聽不見, 得大聲說, 但是態度不能急. 雖然我家這三個人都是火爆脾氣, 既然他們倆都老了. 習慣改不了, 就我改吧.


一想到上大學前在家裡受到的精神壓迫,我就恨死我媽了。嫁了性格溫和有些懦弱的我爸,一年到頭的罵人,年紀小時的我還聽信了,超級不喜歡我爸,長大了明白我媽有錯,可以說我不喜歡我爸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她罵出來的。我做事一做不好,她就罵你,好笨,我真他媽想拿刀殺人。搞得我每次做事都會想如果我做不好,她又要罵我,我特媽想著想著就開始自己跟自己生氣,越發不想干好事。就例如我現在,很窩火,祈禱快點開學,我過得很不開心。


兒女因為依賴子父母而受到父母之愛的束縛,於是默認了父母的權威,任由他們支配自已弱小的生命,並內化了各種行為標準,然後把這些標準傳給自己的後代。
——《卡夫卡是誰》


推薦閱讀:

間隔年(Gap Year)是不是一個好點子?為什麼?
從小動輒被打、遭受冷暴力和語言暴力的孩子長大後如何克服負面情緒,正確處理心理問題?
留學申請通過中介還是靠自己?各自的利弊是什麼?
小時候一起長大的同學,幾年後會成為完全不同層次的人,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TAG:成長 | 心理 | 親子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