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要不要生孩子這件事情上,女性承擔了哪些外來的壓力?是否有可能緩解?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當我選擇成為母親,更多「母親」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女性的生育決策似乎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上一代人和丈夫的意願、社會的壓力、職場的壓力……這些壓力合理嗎?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避免?


即使現在已經不是那個女性一出生就為了等嫁人的時代了,但是我們依舊會聽到許多家長說,「讀完書出來找份穩定的工作,然後就選個對象嫁了吧」;「女孩子不用太拼,最重要還是嫁個好人家」;「你現在年輕不選人,等年齡大了別人就看不上你了」。結婚生子似乎一直是女性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任務,一切的早期鋪墊不過是為了最後的結婚生子。

在高等教育普及的現在,結婚生子似乎與讀書做事業有了一個尷尬的交接點,女孩21-22左右本科畢業,然後還很有可能念研究生,那就是23-25歲左右碩士畢業。而在國內,終身教育的觀念還不算很普及。大多數念碩士的,都是本科一畢業就去念的碩士。而從中學開始就成為早戀的嚴打對象的女同學們,念碩士期間結婚的比例也是相當低的。而你的長輩、生育科普則不停地告訴你,你的黃金生育年齡是二十來歲和三十歲初期那幾年。那就是你畢業沒幾年就得結婚生育,否則你不是錯過了現在,就是錯過了將來。

另一方面,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生時代的結束,進入職場,然後不斷攀升的這個過程,更近似於一個尋找自我、實現自我、對生活和生命獲得更多自主和自由的時期。而這個黃金時期又似乎會屈服於婚姻與生育,自己也隨著婚姻與生育從自我膨脹的黃金時期,步入看似平凡而渺小的家庭主婦模式。看似我們似乎一定要從自我實現和傳統家庭角色的二元選擇中作出一個了斷,不甘於放棄自我,然後以自己的父輩的婚姻家庭生活作為藍本對傳統家庭的想像,更讓自己恐懼後一個選項。對於這一切恐懼茫然不知的長輩們,卻在不斷苦口婆心,或利誘或威逼地「催婚」時,更是激起內心不肯就範的反抗欲。

然而,在大家反感催婚的同時,其實大部分適婚年齡的女性,內心還是很喜歡孩子、喜歡家庭生活、認為婚姻是重要的,並且希望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共度一生。雙方在本質上本不應有太大的分歧。但那個該死的二元論假設,卻讓很多本不應出現的矛盾不斷惡化。

生孩子不得不說是佔據了女性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自由時間的,但學業、事業這些個人追求也和生育期一樣,需要一個普遍認為比較適合的時間段。生孩子就意味著其他追求在暫時放一下,於是個人內心的掙扎、企業人力資源最大化的需求、家庭的維持,都成為女性的壓力。

但結了婚生了孩子,是否意味著很容易喪失了自我?其實並不是那樣的。反而,我們這一代的女性,更強調自我,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更自戀也更自信。我們有能力創造出解決問題更多的可能性。再加上這個年代的物質條件是之前所有時代都不可比擬的,我們有更多的手段和更多的資源去支持我們完成不同階段性任務。那有什麼具體操作的方法呢?

1、尋找資源,兼顧愛自己和愛家庭。在一部叫《her》的電影里,人工智慧Samantha說:「我發現,心不是一個紙箱,要不停地選擇把對誰的愛裝進去。而是一個能變大的容器,當我愛的越多,我的愛的總量越大,對每一個人的愛也是更深厚的。」我特別認同這句話。在生活中,愛和關心不能做減法,可能付出的愛換回來的更多呢?當大家選擇合作而不是各自為政去證明自己的時候,獲得的支持也是更大的。

但這不是要求女性去兼顧事業和家庭,不管男女都不可能做到這樣兩全其美,所以既然結了婚,家庭應該是夫妻雙方去維護的,孩子也是需要共同照顧的。母親的角色不可替代,並不代表母親要把父親應做的也都包攬了。

2、不去內疚。自我實現與家人對你的需求所需要的能量都接近無限大的。那自己在兩者中間的搖擺必然不可避免,其實無須內疚。由內疚引發的補償性行為並不能持久地讓你去對自己或對家人好一些,與其因辜負而內疚,不如選擇珍惜自己所抓住的。

生孩子原本是一件美好而充滿希望的事情,女性擁有這樣的能力,也擁有使不使用它的權力。生孩子本就應該是女性作為一個人的自我生命選擇,當作為女性,若有明確的人生規劃和目標,外界關於生孩子的壓力不過是他人的叨叨,何必在意呢?

----------------------------------------------------------------------------

本文節選自作為女性的你,如何坦然面對挑戰?| 友心人·婦女節點擊標題可查看原文。

作者: @冼藝哲Casper

友心人(yosumn),鼓勵批判性思考、有趣且專業的心理學科普社區。


我說一下我自己感受到的吧……
剛結婚頭兩個月婆婆搶著洗我衣服翻垃圾桶,監測我的例假髮現沒懷孕以後開始催促,我表示理解也表示自己很喜歡寶寶。然後不住一起,每周固定打電話來詢問懷上了沒有?娘家媽媽也十分著急,我與老公的態度都是順其自然。此時覺得還好,不算什麼壓力,老人想要抱孫子完全理解!
婚後一年懷上寶寶,孕第一個月婆婆問我為什麼不吐?我說每個人體質不一樣吧?關於吐不吐的問題一直問到孕三個月,然而我就是一點吐的跡象都沒有。去醫院檢查也是各項正常,自己也很開心感覺可以輕鬆度過孕期!
然而,假期回去探望公婆,婆婆表現的極為冷淡和不滿,我詢問是不是身體不適?婆婆直接對我說,你不吐懷的就是女孩,女孩沒用!要不你去再照個B超確認一下是女孩就打掉!
婚前我跟老公就寶寶男女問題做過溝通,我知道重男輕女的現象現在還是有的,老公表示無論男女都是寶貝,只要我和寶寶健康就好,無所謂男女!我也問過他,他父母的觀點如何?他說他爸媽都聽他的,這個問題不是問題!還舉例大嫂生了女孩,他媽還不是一樣慣著心疼的不得了!
聽了婆婆的話我有點懵,老公當時不在身邊只有我和婆婆。她見話已說開我又沒什麼反應就繼續說,女孩以後都是人家人,女孩沒用,我家是不需要女孩子的!你要是堅持不查生下來是女孩那你必須立刻生二胎,二胎必須去查保證是男孩再生!如果你不願意查不願意打胎,那你就一直生,生到男孩為止……
這是我迄今為止作為女人感受到的最大的惡意!!婆婆還在繼續說,我沒說話轉頭走了,我要去問問我老公是不是知道他媽媽的真實想法?我不想跟老太太吵架因為我受過的教育是要尊重長輩!
老公聽完我說的,他首先表示不可能,他媽那麼和善的人怎麼可能會說出這種話?但是他又不相信我在撒謊抹黑他媽,於是自己去問了。結果證實他媽確實想要男孩,並且認為哪個女的沒打過胎,有啥好大驚小怪的?!老公跟他父母溝通表示無論男女他都喜歡,如果他父母再繼續就男女問題為難我,那以後就少來往!
老公的態度明確但是他也有他的無奈,畢竟是生他養他的父母!婆婆到現在每次還是會趁我老公不在的時候在我面前嘀咕生女孩沒用,生女孩別人看不起,生女孩就是賠錢貨……我不想總是跟老公吐槽他媽!但是真的一度覺得自己快瘋了,他媽那些女孩無用論就像蒼蠅一樣一直嗡嗡嗡,我想釋懷但是還是傷心……我們小兩口經濟獨立買房買車沒要老人一分錢,逢年過節周末會回去看望他們也是從來沒有空手回去過怕他們在村裡生活苦還經常給錢叮囑他們不要太苦!懷孕後我怕婆婆來市裡待不慣從來都是自己照顧自己!
抑鬱的心情大約持續了一個月,期間跟大嫂聊過,她說她懷孕的時候更難聽的話都聽過,兒子在時婆婆一套說辭,兒子不在時又一套說辭。大嫂勸我釋然……老公見我不開心到了周末絕口不提回家的事,他媽電話來催他也都推脫有事不回去!我自己體重每天都在下降,頭髮也脫落的很厲害,我知道孕婦心情不好對孩子不好,我也很努力的調節自己!
目前碰到的最大壓力大約就是來自於上一輩關於生男生女這個問題吧!
我迷茫過,憤怒過,傷心過,現在好多了,寶寶在肚子里時不時會踢我一腳,想想它軟軟的的小模樣心都快化了!男孩又如何?女孩又如何?套用一句台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所以,去你大爺的是女孩就打掉!!!去你大爺的女孩沒用!!!去你大爺的女孩是賠錢貨!!!


從丁克到帶著兩萬多過敏兒家長自救,再到通過留學舉家遷往瑞典,她是一位令很多人「哇塞」的媽媽,當然,「哇塞」的背後,也是幾乎每一位年輕媽媽都要經歷的漫長修鍊。

發現自己懷孕了的時候,我正在美國出差。那時,我準備創業,拿到了一筆小投資,做了一個社會創新相關的網站。這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我是一個丁克,結婚七八年了,一直都沒有要小孩。

我的第一反應是:不想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一直覺得「母親」這個角色是個「壞」角色,在家庭中既得不到尊重,也沒有給自己帶來什麼福利,很多時候還得不到子女的理解。


反觀我自己的媽媽,我媽太辛苦了,我婆婆又太操心了。我其實也是那種挺愛操心的人,如果有了孩子我肯定會更操心。我很怕自己付出太多,怕自己活得不像自己,所以,一直不想當媽。


回國後,我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去醫院化驗,醫生說這孩子發育得不好,要吃保胎葯怎麼怎麼地。我當時有點僥倖,心想保不下來就不要了,反正也不一定有。第二件是去見了投資人,我發現我們很難在網站未來的發展上達成一致,於是,我告訴他,我懷孕了,需要休息,一拍兩散了。


後來再去醫院的時候,醫生告訴我胚胎髮育到正常階段,沒問題了,孩子保住了,我真的要當媽媽了。

1

我到底要做一個怎樣的媽媽?我當時想的是要做一個和我媽和我婆婆不一樣的媽媽,我覺得她們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遺憾也太多了,所以我特別想做一個不一樣的媽媽。


我看書、上網查資料,學習各種育兒常識,做瑜伽、進行各種鍛煉保持身材,總之,我能做的,我都希望做到最好。也許是我太能折騰,所以很多事在我身上都會自動升級成hard模式——預產期到了,孩子遲遲沒動靜,我又挺著個要臨盆的大肚子,天天爬樓梯,各種招式都用了,終於生了。但這一切只是個開始。


女兒出生後,第一口吃的是我的母乳,但她吃完還是哭,我和月嫂就覺得她是餓了,給她吃了奶粉,吃很多,然後,孩子開始拉肚子。那是2013年,當時的媽媽們會相信像「寶寶樹」或者是母嬰餵養網站上的信息,拿手機一搜,「寶寶樹」上好多媽媽都在評論說母乳餵養一天拉個七八次是正常的。


後來體檢又發現她的黃疸有點高,就依據前人經驗喂她吃了一個名叫「茵梔黃」的中成藥,結果,拉得更厲害了,還開始便血,各種顏色的鮮血,很恐怖。與此同時,她開始出現脹氣、嘔吐的癥狀,皮膚開始起濕疹、每天晚上起來七八回,睡不著覺,連哭帶鬧的。


我每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蓬頭垢面地開車去醫院給她化驗大便,在醫院等一小時,拿到化驗單後看各種指標是不是正常。


我每周都會抱著她去看個醫生。但在咱們國家,兒科不是全科,沒有一個醫生幫你綜合判斷。兒科有消化科,皮膚科,還有過敏科等等。去不同科室,醫生給你的答案是不一樣的。我很著急,我想要一個結果——讓她不要便血了。我想要這個結果,但是沒有醫生給我這個答案。

我泡在熱門母嬰論壇里不停地發帖求助,給微博里所有遇到同樣問題的媽媽們留言。每一天都在鬥爭,卻不知道到底在跟誰作戰:我究竟哪兒做錯了?我該怎麼餵養照顧她?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痛苦?


孩子的狀況沒有任何好轉,我無法面對自己,幾乎奔潰,沒有一夜安睡。直到兒研所的一位大夫做出了「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孩子出現的所有癥狀終於有了答案。但是,這個診斷也意味著,我要給5個月大的女兒斷了母乳,因為母乳中的蛋白成分對當時的她而言,也是一種「毒藥」。

2

我帶著孩子看遍了北京幾乎所有的兒科過敏科醫生,我再一次面臨了當初的狀況——醫生們的觀點各不相同,有的醫生說要吃抗過敏的葯,控制。有的醫生說過敏不嚴重,不用管,慢慢會好。有的醫生會說吃特殊配方粉,科學地緩慢地加輔食。


我做過記者,算得上是「搜索能手」,我開始把各種可能的關鍵詞進行各種排列組合一一搜索,沒日沒夜地泡在美國的baby center論壇、台灣的國民衛生網站等網站查資料,甚至看了不少醫學專業書。


知道的越多,發現的問題也越多。


嬰兒為什麼會過敏?很多孩子是因為剛出生時被餵了配方奶粉。新生兒的腸道非常脆弱,個體差異也很大,對於配方奶粉,有的孩子喝了沒事兒,但有的孩子的消化系統就會受不了。每個醫院產科的走廊里都掛著宣傳畫說要堅持母乳,但人們的觀念卻一時很難徹底轉變。比如,孩子剛出生時會哭鬧,來自於婆婆媽媽的、來自於月嫂的、來自於護士的感覺是——孩子可能餓了,如果這時母乳還沒有成功引入,就會喂孩子喝奶粉。


還有一個風險是來自於嬰兒早期的黃疸。如果黃疸高,醫院會開一些幫助排泄的葯,但這些中成藥會破壞嬰兒的消化系統。在孩子腹瀉之後,腸子就變得千瘡百孔,此後攝入的母乳或奶粉也會引發過敏。


因為這兩種原因,目前在中國,每十個新生兒中,就有兩三個過敏兒。我特別恨沒有人告訴我這件事,真的特別特別恨,完全沒有人跟我講過。那時候看的育兒經沒有一本涉及過敏。我特別生氣,看到月嫂亂餵養就想罵月嫂,看到醫生亂開藥就想罵醫生。


但是,罵沒有用,你得去改變點什麼。這些過敏兒在中國的生存狀況特別尷尬,單純癥狀而言,它連個罕見病都不算,根本無法得到更多的醫療和社會關注。但對每一個需要面對這個問題的家庭來說,這又是一個金錢黑洞、一場精神煉獄——去看醫生,過敏兒家長最信奉的一位「神醫」,看一次他的門診就得花幾千塊錢;普通的專家教授,花幾百塊錢挂號,排幾小時的隊,見面問診也就幾分鐘;過敏兒需要食用特殊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一歲的孩子每個月的奶粉錢就要五六千元……而比這更重要的是,家長們無法獲得說法一致的信息支持和心理疏導。


女兒10個月的時候,我已經積攢了厚厚一沓病例、化驗報告,電腦里也儲存了好多著名兒科醫生的論文、國內外兒科學會發布的餵養知識。我從「陳七妹」變成了「陳七媽」,開始慢慢地一點點把它們寫出來,總結出來。2013年12月14日,我開了個微信公眾號,名字可能是公眾號里最難記的一個:嬰兒過敏腹瀉濕疹護理與治療。

當時,國內基本上沒有查詢過敏信息的專用平台,這個公眾號幾乎是第一個專門針對過敏兒童的信息分享平台。在公號的第一篇中,我寫道:「身為哺乳動物,母親的乳汁卻成了對孩子帶來傷害的毒藥,這是多麼諷刺的事情。」


這個公眾號記錄了我與過敏之間的每一場戰役,我在三年里陸續發表了近200篇跟嬰幼兒過敏有關的文章,這讓我認識了兩萬多名「戰友」,這是我們自己展開的一場「自救」。

3

我對「母親」這個身份的訴求已經不再是一個「不一樣」的媽媽,而是一個「過敏兒媽媽」。


在公眾號運營了8個月後,我發起了一個「嬰幼兒過敏與醫院的調查」,這是史上第一次由過敏患兒媽媽發起的「病友」民調。719位來自全國的過敏兒家長參加了這個調查,結果實在是令人唏噓。


近60%的媽媽直到孩子過敏確診之前,都完全不知道嬰幼兒過敏這件事。在媽媽們看過的醫生中,只有18%的醫生了解嬰幼兒過敏,並能做出準確判斷。還有200多個孩子的媽媽居然是通過網上自學給孩子診斷出來的。更可怕的是,有81%的孩子是在掛著「堅持母乳」宣傳畫的醫院產科被喂得第一口配方奶粉。


媽媽們普遍對兒科醫生、兒童營養師缺乏信任,很多人表示「不信任醫生,反而自己回去琢磨該怎麼治療」,超過50%的家長都想要通過網路和微信學習過敏孩子的餵養。而根據我得到的信息,歐美國家都有過專門針對過敏兒餵養、治療所提出的指導意見,各種過敏病症已經研究的比較透徹,各國兒科的診療方式也早有共識。


我特別生氣,我覺得應該搞代理,搞下線,每天都給我去宣傳,上電視上報紙,策劃怎麼樣去醫院地推,怎麼樣邀請醫生加入平台,搞這個那個。但現實的種種限制告訴我,我能做的只是把這個公眾號運營好。


做這個調查的時候,我女兒的過敏癥狀已經基本消失,身體正在逐漸恢復。但我依然做了一個決定——我要出國讀書,帶著一家人出國,我要讓女兒生活在一個可以自由呼吸、能被更好照顧的地方。那天,夜裡11點,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此去西天取經山遙水遠路途坎坷,若無人保駕護航我也要單槍匹馬勇往直前。」


老實講,這個決定並非全部為女兒而做,也為我自己。自由好像對我越來越重要了。雖然別人會說你要那自由幹嗎,沒有絕對的自由,你到哪兒都不自由,但至少我希望當我需要獲取大量信息時,能自由地使用互聯網。還有,我不希望做一個「孩子奴」,除了做「不一樣」的媽媽,我還希望能做一件讓自己覺得「哇塞」的事。


當時,我在一家公益類報紙做新媒體總監,我先是厚著臉皮請了一個月的假上了個雅思補習班,和一幫比我小20歲的孩子念ABC。學了一個月也沒什麼特別大進步。之後又心猿意馬地工作了兩個月,一邊上班,一邊看英語聽聽力,期間還去考了一次雅思,6分,有點低。我覺得不行,這樣考不好,於是辭職,全職學了一個多月英語,每天跟上班似的去咖啡館報到,一天兩杯咖啡,四門課各種學。學完後又考了一次,順利拿到了7分。

然後就是找學校、申請、做研究計劃、看英文文獻……考察了一圈後,我最終選擇了去瑞典德隆大學學傳播學,學費可負擔,學校也沒有那麼市場化,讀書期間,丈夫和孩子都是公民待遇,看病、上學都不要錢。


從決定出國到真正出國,這其中自然不是一帆風順,其中也幾經變化幾乎放棄。如今,當時經歷的那些事已經記不太清了,我只記得經常會有一瞬間你以為掌握了命運,但還沒爽兩下,轉眼之間,你又覺得徹底被耍,沒戲了。


2015年6月底,我們一家人終於拿到了瑞典簽證,8月18日,我在德隆大學完成了入學報到。

4

到瑞典一周後,我和丈夫就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每天放一兩個小時讓她適應,我們很擔心她不會說瑞典語,會害怕、不適應。但事實證明,這是多慮了。


剛去幼兒園時,老師會教一下上廁所怎麼說,學會了就沒什麼大問題。瑞典的幼兒園基本都讓孩子自由活動,小孩一進屋就都在地上,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也不用說話,拿個棍子摳土就能摳半天,就跟遊樂中心差不多。老師就抱著個膀子看著,孩子別掉下來摔壞了就行了。幼兒園也沒有大家做好集體唱一首歌這樣的活動,孩子也不會因為語言問題焦慮,覺得「你會我不會」。


不焦慮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我。在瑞典的生活對我最大的改變是,在孩子生病這件事上,我變得沒有那麼焦慮了。


首先,在瑞典,幾乎每個人都對過敏有非常清晰的認識,凡是聚餐,組織者必先詢問每個人的食物過敏史;每個餐廳吧台處都有一塊信息提示:若有任何過敏,請詢問工作人員。大小超市都有專門為各種過敏人群提供的特質食物,不含牛奶的、不含乳糖的、不含小麥麩質的。過敏的孩子不僅能在幼兒園的飲食中受到謹慎的照顧,嚴格迴避過敏原,家長還能得到額外的經濟補助。


還有,這裡的醫生給你的信息都是一致的。他們一般不讓見醫生,社區護士就相當於一個全科的主治大夫,你不用去自學那麼多東西,也不用道聽途說,有問題只要打一個電話,社區護士就會告訴你怎麼辦。如果你不相信他的診斷可以申請找上一級,但等專家的時間會比較長。


到瑞典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女兒的皮膚就沒有不癢的時候,成天撓,皮膚也有點皺皺的,眼睛是紅的,耳朵後面也是紅的。根據我過往掌握的知識,擔心是過敏引起的濕疹,和攝入的食物有關。但瑞典的社區護士說是皮膚乾燥引起的,塗保濕霜會緩解。我就按照她說的,天天早晚都塗,但還是不行,她還是撓。


我覺得這不是個事,就不看護士了,換到我們家對面的兒科醫院看了醫生。但兩個人說的是一樣的——塗保濕霜。然後我就繼續回家塗,但還是不行,眼角是紅的。

我跟醫生說,一定要幫我想辦法,太著急了。醫生就幫我約了個專科大夫。大夫來了一看,摸一摸說還是乾燥。我說每天塗保濕霜,可是不管用,她說那這樣吧,我給你再約個專業的。


等了一兩個月,約到一個生化中心的醫生,戴著Specialist(專家)的牌子來了,摸了摸說,「我們看了你之前抽血的結果,沒有過敏,就是皮膚乾燥」。每個人說的都一樣。我心裡至少踏實了一些,就回家繼續塗,現在好了,一點都不癢了。


還有,瑞典的醫生也會給孩子開一定劑量的抗生素,但他會非常詳細地給你解釋孩子的癥狀、為什麼要用抗生素、用多少以及怎麼用,他的解釋是符合你邏輯和知識體系的,但在國內沒有醫生跟我這麼說過,我們國家1000個兒童只有0.43個兒科醫生,他沒有時間跟你解釋,幫你明白這件事。


來自醫生專業的解釋會讓我知道的越來越多,我也漸漸地開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焦慮,以及自己到底有沒有資格給很多國內的媽媽答疑解惑。


跳脫出過敏的問題,孩子的餵養也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應該由公眾的醫療系統或者衛生系統來解決。但在國內,包括我在內的無數媽媽面臨的情況是,一方面是海量的互聯網信息,一方面是說法都不一樣的醫生,怎麼辦?只能今天試一個東,明天試一個西,各種嘗試,拿孩子做實驗。有時擔心自己的甄別能力,她們會來問我,但我終究不是醫生,不是那個專業的人。


但在現實面前,這個思考至今都是沒有答案,我只能把它變成了我畢業論文的題目:《一個定性研究:中國年輕母親用微信(社交媒體)獲取健康知識》。

5

今年,是我來瑞典的第二年,面臨畢業。我計劃和丈夫一起辦一個遊學諮詢類的公司,申請創業簽證,繼續留在這裡。


如今,過敏已經不再是我們生活中的主角,我也又回到了最初做媽媽時的那個思考——我到底要做一個怎樣的媽媽?只是,現在再想起我自己的媽媽,我已經不再覺得她哪裡哪裡做得不好,我要提高,而是會覺得——我對不起她,因為,為了女兒,我「拋棄」了她。


在出國的近兩年時間裡,這份愧疚感一直在我心裡,甚至在還沒出國的時候,它就在了。2015年母親節的那天,我正在做出國的最後準備,但是心裡很難過,還發了條朋友圈,說自己很對不起她。


去年暑假,我媽來了趟瑞典,我帶著她和女兒在歐洲玩了一大圈,她很喜歡這裡,但能呆的時間有限,終究要回去。

前不久,準備畢業論文時,我和丈夫帶著女兒回了趟國。自從我去瑞典之後,我媽一直都沒跟我說捨不得。但這次,送我上機場大巴的時候,她跟我說:「再過些年,你們回來,爸爸媽媽都不在微信里了,都在地下的洞洞里了。」聽了這話,我難過得要死。我婆婆也一樣,不希望我們再離開。


但是沒辦法,凡事都很難兩全,這可能是做父母的都需要學習的一課——放手,以後,我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我必須承認,「母親」是諸多身份中,對我改變最大的那個。生孩子之前,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以我為中心。現在不是了,孩子成了我價值的一部分,我要為她負責任,所以做一些決定不是我自己開心就好了,而是我能為她做什麼。我要時刻自省,注意自己給她的影響,提高自己,並關注自己的健康,因為我要是死了就沒人在乎她了。


至於我要做一個怎樣的媽媽,我還沒有一個特別確定的答案,我也還在學習,我不想成為那種拿孩子當做一切的媽媽,但至少,我有責任為她的成長提供我力所能及的能量,例如,讓她在更自由、關注平等和愛的環境中長大。


瑞典當然不是一好百好,但至少在成長環境這一點上,沒那麼憋屈。在幼兒園,你不用討好老師,回家也不用馬不停蹄地帶著孩子上各種興趣班、更不用晚上陪她寫作業寫到兩三點。孩子們連「老師」都不用叫,無論多大年紀的老師,都叫名字。


我跟女兒在街上走路的時候,她問,「男的能不能穿裙子?」剛問完,一個穿裙子的男的就走過去了。她還告訴我:「我想跟我們班哪個哪個女同學結婚。」我不用顧忌所謂的社會常俗,跟她說:「你到結婚的年紀就可以結,你想跟誰結婚都可以。」


未來,我還要做幾件事。


瑞典有個網站叫1177.se,有點像國民健康衛生機構,可以查各種癥狀。有點像百科,但非常有指導性。它的文章是由專科醫生和專家審核的,更新也有一定的過程,不會有商業利益的宣傳,比較可信。畢業後, 我想把這些信息翻譯成中文。


我的公眾號會繼續保持更新。我會用得到的新知識去重新修訂過去推送過的文章,讓它們更科學、準確、可信。


我已經完成了畢業論文,在論文的致謝部分,我寫的第一句就是感謝我的女兒。要是沒有她,就沒有這篇論文,也不會讓我體驗以上的所有,更不會讓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一件事——做媽媽,真的是一場修鍊。

每人互動

哪個瞬間,讓你覺得媽媽真的很不容易?


《一位焦慮的中國媽媽,一場正在進行的跨國自救》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口述 / 陳七妹 文 / 楊璐 編輯 / 金石


我覺得壓力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生理壓力、心理壓力、經濟壓力。


一.生理壓力:
你可能將面臨懷孕九個月期間的各種不適,分娩時最高級別的疼痛,生完後傷口的癒合、全身虛弱、開奶堵奶斷奶一系列的痛苦,以及整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夫妻生活的不和諧。還要面臨身材的走樣、胸部的下垂、瘋狂掉發等等一系列問題。還有長時間的缺覺問題。
這些是建立在你如願以償順利備孕的基礎之上的。我身邊有太多朋友即使想走入懷孕這第一關都很困難。

有反覆胎停的,天天各種灌中藥,為了做檢查必須不停請假回國的女博士,被這件事折磨的心思沒辦法完全投入在課業上。(法國這邊是胎停四次以上才給按存在孕育問題進行檢查)
有備孕一兩年了還懷不上的,也是各種回國檢查,各種痛苦,檢查到現在沒查出問題,就是懷不上……
有之前胎停過,自然流產不幹凈還得刮宮,為此傷心欲絕憔悴萬分。半年後,好不容易懷上,小心翼翼卧床休息,什麼都不敢做,熬了好幾個月馬上預產期的。
還有意外懷孕不自知,吃了好多感冒藥,前三個月擔心受怕,生怕藥物影響到寶寶健康,好不容易熬過頭三個月檢查說沒問題,又子宮出血,子宮裡一半是孩子一半是瘀血,結果孩子福大命大,生下來卻也是活潑健康。
與她們相比,我估計是最幸運的,備孕懷孕都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但是依然感覺生理上各方面很大的壓力。

二.心理壓力
備孕的時候,各種懷疑自己會不會有問題?會不會不孕不育?

懷孕的時候,各種擔心孩子會不會有問題?

坐月子的時候,為了母乳問題、堵奶問題各種焦慮。同時產後抑鬱說來就來,激素水平的異常讓人內心極為敏感。再加上婆媳矛盾、和老一代育兒觀念的衝突、作為新手媽媽各種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還有和老公之間的意見不合等等,還有各種輿論壓力和一些站在道德制高點指手畫腳的一些人一些言論,可以說是人生中最無助的一段時間。
如何安撫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覺得愉悅的同時,去平衡協調家裡各方面的關係,這真的是對人極大的挑戰。

孩子飛速成長,面對孩子各種心理的變化,要去快速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如何從他的表象去分析他的內心需要讀大量幼兒心理發展方面的書,分析出他的心理發展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引導方式又要求讀大量的教育學方面的書。可是每天帶孩子已經佔據了大部分時間,本來想休息一下的時間卻要擠出來學習,而且孩子一天一個樣,變化太快了,學習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難免覺得心累。在處理育兒、家庭等問題上的「度」也很難把握。


三.經濟壓力
大部分家庭在生孩子過程中還是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的。

以我自身為例,老公目前讀博拿的獎學金對於我們在法國生活來說確實是足夠了,同時政府對於生孩子給予的補助(一次性補助800歐、每個月給孩子補助180歐,以及每月房補將近300歐,生育住院檢查一系列費用全免)已經大大緩解了經濟壓力。但是考慮到以後可能面臨老公畢業回國還需要買房買車,平時還想出去旅遊等,我還在業餘時間一直做著代購補貼家用,只在坐月子的兩個月短暫停了下,現在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的同時做著代購寫著公眾號畫著漫畫還要計劃著旅行,仍然覺得經濟方面存在一定壓力。

然而和在國內的閨蜜比起來,我的這點經濟壓力完全不算什麼了。比如從懷孕到孩子出生一系列的檢查費用、孩子出生後各種母嬰產品請月嫂等費用(如果海淘的話成本更高)、孩子稍微大點國內的早教費用,而幾個朋友等孩子快上幼兒園小學的時候又考慮重新買學區房,這筆開銷更是壓力巨大,如果不買學區房一系列擇校費用……
想到這些就覺得身上真的是負重滿滿


所以,一個女孩快速成長為一個女人的辦法就是:生!孩!子!
生過孩子和沒生過孩子的女人真的辨識度非常高。


壓力如此之多,如此之大,是不是生孩子養孩子太不值得了呢?這些壓力是不是都是不合理的?

其實,我覺得不是。

以上這些,任何一個生過孩子的人都可以給你抱怨幾天幾夜,然而抱怨歸抱怨,後悔的還是少數。說生孩子帶孩子不累不辛苦的肯定是個「假媽媽」!
但是君不見朋友圈滿屏的曬娃狂魔?雖然有時真的很招人煩(尤其是沒生過孩子的年輕人的厭煩),但是滿滿的都是當媽媽的喜悅和自豪。


當媽的互相吐槽,然後會心一笑:「哦哦,原來不是我一個人這麼累這麼狼狽哦」,回家抱著娃樂去了,彼此傾訴發泄了心理壓力。

而如果一個當媽的和一個還沒生過孩子的年輕姑娘吐槽,多半會把姑娘嚇得夠嗆,回去了躺床上還要暗自琢磨「那麼痛苦,為什麼要生孩子?那些生孩子的人4不4傻?我才不要生呢!」卻沒看見當媽的回家看到有著自己基因的寶寶賣萌耍寶時的幸福感。

所以,如何緩解這些壓力?

先正視這些壓力的客觀存在!生孩子這可以說是人生中數一數二的大事情了。既然是大事情,自然會有各方面的影響。新手媽媽也是需要成長和學習的,既然要成長要學習自然需要痛苦的蛻變過程,需要量變到質變。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你去問一隻蝴蝶,毛毛蟲變成蝴蝶壓力大不大?壓力那麼大,你乾脆做一輩子的毛毛蟲啊,為什麼要變蝴蝶?你覺得蝴蝶會怎麼回答你?(當然我這裡指的是有生育計劃的人,丁克不在這個考慮範疇)

正視了壓力的客觀存在,才可以披荊斬棘,積極正面的直面問題,分析原因,找出解決方案。
有的人渾渾噩噩的也就這麼過來了,但是這是對自己對孩子都不負責任的態度。有一句話「最可怕的事,是做父母的不需要經過考試」。既然決定身為父母,就負起責任來,多多去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在學習的過程中,好多壓力自然就化解了,甚至會成為成長的動力。

最後,其實最簡單最接地氣的辦法,是很多媽媽都會說一句話:當媽真的很累很累,但是看到孩子的笑容,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沒當媽之前,我覺得這句話好假,太阿Q了!當媽後,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真正的力量是多麼強大!

最後,默默的厚臉皮推薦一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一妞家的事
一個全職媽媽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並用自己自學的五毛錢畫工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
帶娃的閑暇寫寫畫畫,更新較慢,盡量保持一周一期吧~歡迎大家關注!


我是剖腹產的 從開始懷孕 就沒有吐過 婆婆沒來看過一次 只是偶爾打電話問問 期間也表示過對於我這胎是個女兒的不滿 我沒有理她 因為胎盤位置低 所以需要剖腹產 婆婆聽了之後非常不高興 說怎麼弄的 剖腹產對孩子不好 我擦 你他媽怎麼不想想 是從誰身上開口子啊 還非得算個日子讓我剖 哎喲我去 真是事兒比啊 特別想懟她一句話 毛主席說過 封建迷信要不得 靠 生了之後 真他媽比疼啊 肚子上開了一個巨大無比的口子 麻藥是從後背脊椎上打進去的 我閨女都4個月了 打麻藥那個針眼還特別的清晰 回他們家給孩子過滿月酒 她當著他們家的親戚說 這胎生了 想著讓他們倆豬年再要一個 要個小子 我聽了 心裡翻了一個巨大的白眼 誰愛特么生誰生 我反正不生 真是坐著說話不腰疼 風大不怕閃了舌頭 擦 農村婆婆真的 思想太奇葩了 單身少女們 真的 千萬別找農村的男人 真是沒辦法理解他們腦子裡都想的是什麼


——————————————————

我看了眾多網友的吐槽 也是無法再說些什麼了 婆媳關係 是一個世界難題 無論哪個國家估計都無法真正解決 這是一個男權社會導致的詬病 婆婆永遠不會將心比心 她只會從心底里覺得 娶媳婦是給他們家傳宗接代的 而不是給自己的兒子找一個靈魂的伴侶 我婆婆的問題就是 我 這個當媽的 就該特么活該受著 剛生完孩子 出院回家 因為孩子剛出生 餓得快 而且屎尿也多 得經常換尿不濕 晚上基本兩個小時 就得起來餵奶 我有的時候 孩子哭我困得都起不來 我婆婆 為了不影響她兒子晚上睡覺 以及第二天上班 要求跟我一起睡 讓她兒子去睡次卧 在我強烈的反對下 當然是私下裡跟我老公反對 好在我老公也是聽我的 沒有答應 要不然 我去 晚上 還不是我自己弄 她也不會管多少 月子里 我老公覺得我不能碰涼水 就幫我洗內褲 他媽看見了 覺得我讓她兒子幹活了 竟然讓我自己月子里洗內褲 還說什麼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我擦 後來有一次看我老公自己的內褲在盆子里放著 她隨手就拿過來洗了 一邊洗還一邊告訴我 XX 你得幫他洗 他們大男人 哪會洗衣服啊 他洗不幹凈 我去 我直接懟回去 他不讓我洗!她接著就不說話了 看看 有的時候 也是不能軟弱的 該回敬的就得回敬 不然 真的是當這些人們好欺負 我嫁給你兒子 不是來給他當傭人 當老媽子洗衣服做飯的 憑什麼 我又不是沒工作 我也掙錢養家的好嘛 哎 不行了 越寫越氣 先到這兒 我平靜了再來更新。。。


女人自己對當媽的女人太苛刻了。
部分「事業女性」指責家庭主婦脫了女權的後腿,變成黃臉婆,和社會脫節,向老公伸手要錢,放棄事業,以後老公出軌離婚一無所有。
部分「家庭主婦」指責working mom們錯過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長時期,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孩子不親。
社交網路上各種撕。

為什麼一定要這麼非黑即白互相指責呢?有人願意拼事業,也有人願意持家,誰都不是被逼的。

每天朝九晚五坐在格子間里並不比帶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看世界更不和社會脫節。
每天把孩子扔在圍欄里自己摳手機比起下班後和孩子一起做喜歡的事情並不是是更好更高質量的陪伴。
看開點吧,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每個家庭也有不一樣的情況,全職媽媽沒有很糟糕,不當全職媽媽也沒有很十惡不赦。


我剛結婚時,婆婆經常打電話給老公,每次和老公聊完就一定要找我聊,每次內容都一樣,有沒有懷孕,即使我和她說了最近幾個月不要孩子,她依然每次都問。後來我告訴老公,你媽的電話不要給我聽,除非她要說孩子以外的話題。
後來我懷孕了,婆婆又問是不是雙胞胎是不是男孩,再後來孩子出生,她又總是羨慕別人兒女雙全。
而我的一個朋友,因為懷孕多年沒有孩子,好不容易懷上又流產了,然後又是一年多沒懷上……她差點被自己的親媽逼瘋,親媽計算她的月經期安全期排卵期掐著日子打電話……
生不生孩子,壓力除了身邊友人、自己老公,其實大部分壓力來自兩邊母親,女人總是在為難女人,也許她們年輕時都曾想過最好將來女兒不要生孩子去承受自己現在的痛苦,不管如何,後來她們都成了催生大軍。


這個必須回答:一個男人如果愛一個女人就把她娶回家,然後生個孩子慢慢折磨她…有點開玩笑的意思。現在社會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方式以及對女性自身和母親的要求,再加上社會生存環境和人的慾望等因素,生孩子意味著要改變和失去很多。雖然自身也有少量收穫,但相對於付出太微不足道了。


我剛好這個學期學的婦產科,因為教學需要老師讓我們看了剖腹產和順產的視頻。看了之後感覺很恐怖,很痛苦。還有宮縮痛,順產的話還需要剪陰道口,雖然打了麻醉感覺不到可是自己看著視頻真的很痛苦。剖腹產的話麻醉也打,當看到刀子划下去的一瞬間,感覺心在滴血


這個真要看所處的環境,自己的心態,我沒感覺到什麼壓力。
我30歲才結婚,31歲意外懷孕才生了閨女。
這麼多年,沒有人催婚,因為我從小就特有主見,他們知道催也沒用。

我媽在我28歲那時候,說:「你該生個孩子了,這麼大了,再晚不好生了。」我跟她開玩笑說:「我要是不生孩子,人類是不是就滅絕了?」她說:「咋可能呢?」我說:「那我生不生也沒什麼關係啊。」她再沒提過。

懷孕整個過程沒有什麼特殊情況,一直跟老公單獨住,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洗衣做飯收拾屋子,按時產檢。已經住院,要剖腹產之前才給我媽和婆婆打了電話,她倆來醫院一頓數落我,說我心真大。

整個孕期也沒人問我懷的男孩女孩,我自己是非常喜歡女孩的,早早給女孩取了名字,壓根沒想男孩的名字。剖腹產知道是女孩,開心的哭了,主刀醫生還逗我。
全家人都很疼這個小丫頭,現在已經兩歲半。
沒有人催我生二胎。

生完孩子我就做了全職媽媽,一直在家帶孩子。閨女從生下來一直跟我睡,現在還在吃母乳,打算她三歲再斷掉。
我沒擔心過事業完蛋了,和社會脫節了,我是個黃臉婆了。
閨女滿月以後就和老公兩地分居,過年他回來幾天,也沒擔心過他出軌。
我神經大條,懶得想那麼多。
該發生的攔不住,不會發生的,操心也沒用。
就像我減肥,是因為確實影響健康了,才開始減肥。以前自己那樣也挺好,現在瘦了二十多斤,也很好。無論怎樣的自己,都很好,能變得更好也不錯。

現在倒是有一點壓力了,等九月份閨女上幼兒園,我可以出去掙錢了,該怎麼合理安排才能兼顧掙錢和照顧她,這是我擔心的事。
別的我真沒感覺到什麼壓力,人生就這麼幾十年,努力活過一場就好了。


女人的生育權 只能是自己掌握。
____________


本來是回復一個孕媽的回答
忍不住也來說說自己

我兒子現在八個多月
懷孕期間沒有去查過男女
我跟老公都是想要女孩
我是覺得女兒貼心
不排除我老公是覺得養女兒壓力小

沒跟公婆住一起
婚後第三個月 婆婆催生
很婉轉的送來「街道發的」葉酸片
我計劃在婚後兩三年再考慮 所以沒回應
結果 第四個月就驗出中獎了

我因為身體不好恰逢公司遭遇大變故 休養在家 斷了資金來源
老公傻呵呵樂天 掙一花二 好面子 工作還不穩定 婚禮和婚後欠了幾萬外債
但他在公婆面前裝有錢

婆婆家很缺男孩子
我指婆婆的娘家 姥姥輩媽媽輩都是姐妹多
我老公是第三代第一個男孩
是姥姥捧在手裡長大的
我公公跟我很少說話 他個人重男輕女
雖然沒明說 日常聊天態度隱約能察覺

這時候不得不提一下我的原生家庭
一家四口
我爸媽 我哥(大我六歲) 我

我爸喜歡女孩 相比很嬌慣我
我媽……是個很賢惠的女人
如果母愛有100分
給我的愛算是100分 給我哥應該是103分
青春期家裡發生些變故
愈發覺得我媽愛我哥更多一些
一度非常傷我的心
讓我暗暗決定將來不論男女只要一個小孩
不能讓我孩子覺得我給他的愛不是百分之百
(當然那時候還小 內心脆弱 我跟我哥關係很好
我也很愛我媽 這些撇開不表)

回歸自己生孩子的事
我的想法就是 愛他媽誰誰
我絕不會被逼著變成傳宗接代的工具
我的女兒我自己寶貝 誰敢欺負我女兒
我誰的面子都不給
(因為一直覺得是女兒)

剛說了家裡有點事情
這些年我親媽一直跟我生活

懷孕生子親媽全程照顧 出力貼錢
(不爭氣的老公)
婆婆沒退休
很少來我們小家
我也不想讓她照顧 不方便
我親媽照顧我 給我做各種營養品的時候 婆婆也只會在邊上叨叨
「現在的年輕人都嬌氣 ……」
「我們那時候誰去醫院檢查過啊 不都健健康康的……」
「我生孩子前兩天還騎自行車呢……」
「生孩子哪有你們想的那麼痛 我生孩子時候都快睡著了……」

還有 我婆婆生我老公是在家裡生的
我老公92年 我老公的倆弟弟也是在家裡生的
(小姨家的 今年一個十一二 一個八九歲)

可見 他家真是洒脫 生孩子在他們眼裡跟玩兒一樣
我婆婆才45+ 家裡不是山溝溝 也不是很窮
怎麼思想就那麼落後
好在我老公很正常 對產檢什麼的很上心
我有時候想
如果不是我老公 是不是婆婆都會給我說「檢查什麼檢查 就來家裡生(孩子)」
吐血。


實在不想聽婆婆念叨
我一沒讓你照顧 二沒問你要錢
我親媽出錢出力 在你嘴裡變成 我嬌氣 我亂花錢
誰樂意聽這話

孕期各種不適體驗下來
我心裡告訴自己 生個兒子也行
我儘力做個好婆婆
不想讓女兒將來也受這樣得罪

懷孕生子期間 婆婆每月基本來轉一圈
一般都是一兩天
舉例:
月子里
前十五天我剖腹產 夜裡孩子不跟我睡
婆婆上班沒請假 隔兩天 會來一個晚上
晚上七八點來 早上五點多走
其實真不值顧來
來的當晚也就孩子哭鬧 我媽沖奶粉時打打下手
半月之後就是一直跟我睡了

呵呵

我沒有埋怨婆婆不帶孩子的意思
我也拒絕了老公說孩子大些斷奶送給公婆養的提議

在婆婆用著農村養豬的觀念 一直阻攔我給孩子用紙尿褲等等等等的表現來看
我覺得我是對的

只是想闡述:
我和我媽帶著孩子 你們偶爾來逗逗孩子
你有什麼立場說教我呢?
請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

還有還有
可笑的是 兒子半歲時候
一天婆婆來了
給我說想給我抱養個女兒!!
EXO ~我是聽錯了嘛?

不是開玩笑
是一個十五天的女嬰 (具體情況不展開說了)
我堅決的否了

此時 請注意
婆婆說 :「那我以後再幫你們看著吧 買個女孩兒也得三四萬呢……」
我冷著臉告訴她這是犯法的事 你最好別想了

如果我想生二胎
且不說經濟條件和帶娃問題 除非自己想要
誰都不能逼我 包括我親媽 我老公

穿插一句
我給朋友說婆婆讓我抱養女嬰的事
朋友說 你看看你老公的態度
如果他堅持要養 你就要好好查查這女嬰跟你老公的關係了

我在晚上給老公說了婆婆的想法
老公立馬炸了 說不要!自己兒子都還養不起呢……


生了兒子才知道
只要是自己的寶寶
男孩女孩都是寶貝


最後 婆媳之間
我做好我的本分 將心比心就夠了。


不知道自己想不想生就別結婚,沒必要。
確定雙方想生且有能力養,或者確定雙方都不想生,可以結。

找個志同道合相互幫扶的長期男朋友,不行就分手換一個,除了省了離婚的扯皮和財產損失,與結婚區別很大嗎?

自己都還沒活明白,窮得叮噹響,先把婚結了把孩子懷上了,衣食住行都要父母輩幫襯,能有話語權才怪了。


搞不懂你們二次元……

更新:
(故意用了一種很不友善的口吻寫的,沒想到贊同的比罵人的多,我國女性主義有望了,我很欣慰呀。哦對了我是男的。)


男女平等的意思是:你將不用有任何顧慮的告訴大家你喜歡男孩,也不會有任何擔心因為生女孩而受到多方壓力。你可以喜歡男孩,也可以喜歡女孩,但生出來以後你都會一樣的愛。

回答繼變成吐槽重男輕女轉而變成生女孩才是最棒的後,一點忍不住的回答


以後我兒子媳婦想生孩子就生,生男生女都行。不想生孩子就不生,他們小兩口自己商量著辦,生活是他們的,我不橫加插手,等我眼睛一閉萬事皆空,愛咋咋。


我就是不想為了你們人類偉大的繁衍事業做貢獻就想自己偷摸過好日子……


整個社會太惡意了,你媽不催,你婆子媽不催,你親戚不催,就有無數好心人催她們來催你!


在中國,說來說去,最直觀與最強烈的還是來自婆家的壓力。

其中的原因,除了眾所周知的對女性生育價值的物化外,還有就是已婚女性和婆家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缺少界限感的關係。

如果你嫁的是一個大家族,你會發現男方家很多一年見1-2面、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長輩,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對你們家的生育問題關心、乃至「提要求」。

正如友心人的答案所說,很多女性本來是喜歡孩子的、也沒有想過不要孩子的,但面對這樣的關心,你會懷疑那個十月懷胎、含辛茹苦、卻不跟自己姓的孩子,會不會和自己一樣,會是某個幾乎陌生的家族傳宗接待的工具。

所謂自由,往往不是你在想做什麼的時候可以做什麼,更重要的是你在不想做什麼的時候可以不做什麼。

而在中國,很多婆家,花了大半輩子的積蓄買婚房、攢彩禮,就是為了在某種意義上買斷兒媳婦在生育問題上的自由。


如今我20歲,我沒有戀愛,更沒有想到以後的婚姻,不,準確的說是我不敢想,如果讓我選擇,我不會選擇生孩子,如果你選錯了人,他不能和和你一起承擔,一起奮鬥,那你為他浪費的青春 ,撐壞的肚皮,有什麼意義


這回答下面全是吐嘈婆婆的


昨天做了人流,婆家全家竭力反對。我執意要去,他沒有陪我去,到了醫院家屬沒來不給做,只好打電話給我媽。躺在產床上覺得我該長大了。已經生了兩個,有兒有女(大的兩歲七個月,小的一歲一個月)所以不管身心我都沒準備好迎接另一個生命。婆家的說法是,我們可以把孩子給他們帶,他們也確實會盡心的幫我們帶。但是我覺得生出來就給他們幫我們帶大那我們生孩子的意義在於什麼。婆家從公公到我老公都是只有一個男丁,在農村他們覺得人丁興旺別人就不敢欺負你了,不會看不起你了。我公公還說你嫁人不就是為了傳宗接代的嗎?對於這些我是直面反駁的,當然反對也是無效的,畢竟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只能跟我老公說,再怎麼樣他也是受過教育的,然後他已經成功洗腦了,也許有一半的因素是希望他父母開心,他說爸爸說孩子生下來也是我們的。我就開始說我這幾年不是懷孕就是坐月子然後哺乳帶孩子,我真的不想再重複一遍這種生活,我生的這麼密我身體也沒恢復,我還嚴重貧血之類的。然後他說懷孕了可以給我補身體,我去做人流也是傷身體的。我知道是說不通了,就丟下一句,子宮是我的我自己決定。他說要去你自己去,我是不會去的,我說醫生說了要家屬陪同,孩子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他就說我自己做什麼事情也是一個人扛。第二天一早我就按預約時間自己一個人去了醫院。晚上他下班不聞不問,半夜兒子醒了,我叫他沖奶,他說自己沖,我說你別太過分了,然後他起來沖了。半夜他收拾自己的行李,上班帶去了,公司是有宿舍的。整個晚上想了很多,想不通的瞬間也有,我是怕留下兒女會繼續接受到傳宗接代多子多福的觀念,我希望他們是獨立的個體,幸福的成長,不要像我們這一代一樣背負太多的包袱去生活。


推薦閱讀:

作為父母你覺得最值得分享的經驗是什麼?
剛做爸爸,覺得自己的時間都被孩子剝奪,該怎麼調整心態?
如何做女兒的好父親?
小孩子在撞了桌角後,媽媽一般會打罵桌子,這是什麼心理?做類似的事情好么?
生養雙胞胎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育兒 | 生育 | 女性 | 生孩子 | 性別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