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6 月初,中國央行「降准」的概率有多大?會採用「全面降准」嗎?
求業內人士給我們老百姓分析一下。
「降准」即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謝 周彧墨、朱偉成 邀請。我從央行財務角度隨便亂說幾句。
我同意黃啟然的結論,就是央行全面降準的可能性不大。但從考慮因素來說,我認為收益成本考慮可能也是個原因。
首先,我們看 中國人民銀行 這張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外匯是資產方最主要的項目,總額是27.3萬億元。負債方最主要項目「儲備貨幣」,包括存款準備金「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總額20.8萬億元,以及流通中貨幣「貨幣發行」項6.5萬億元,兩項加起來總額也是27.3萬億元。所以不妨認為購買外匯的資金來自儲備貨幣的發行。由於該資產和負債都占資產負債表的絕對大頭,所以他們的收益和成本情況決定了人民銀行的收益情況。
資產方的收益沒法估算,但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的國債收益率曲線Daily Treasury Yield Curve Rates ,這裡5年期國債收益率1.65%,期限越長越高。
負債方的成本比較好估。流通中貨幣是不需要付息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1.62%,超額存款準備金0.72%。我們假定全部是法定存款準備金,這麼估算的話這27.3萬億的負債成本率最多不超過1.23%(20.8*1.62%/27.3),實際負債成本率由於超額準備金的存在,還要低一些,我「猜」大概在1.1%-1.2%左右吧。在不考慮美元對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只要人民銀行機智地主要持有5年期以上的國債,資產收益率就能超過負債成本率了。所以從人民銀行的角度來說,法定存款準備金是一種相當廉價的負債。
其次,我們看看未來如何發展。未來一段時期,人民銀行要面臨的第一大風險就是美國退出QE,導致外資流出,外匯儲備占款相應減少。外匯是人民銀行的資產,一種資產的減少必然伴隨著另一種資產的增加,或者伴隨著負債和權益的減少。如果央行在外匯儲備占款減少時選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能出現外匯儲備占款和存款準備金同步下降,生息資產和廉價負債一起減少。導致的結果呢,第一、結合上面的資產收益超過負債成本的分析,你會發現央行凈利潤將下降,這是央行不樂意見到的。第二、基礎貨幣減少,使整個金融體系有通縮危險,這是整個政府不願意見到的。因此,無論是從自身利益,還是從對國務院有個交代的角度,央行更有可能選擇增加另外一項資產,來應對外匯儲備占款增速放緩甚至是下降、經濟增速下滑所導致的問題,而不是直接放棄自身的一部分負債。從目前公開報道來看,很可能是鋪開再貸款試點,而不是全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最後插一句,「更為靈活的貨幣政策」就意味著有選擇性地使用貨幣政策工具,意味著央行認為自己的眼光勝過市場。這種央行直接行政調控市場的效果好不好,我本人持保守態度。
不邀自來。
「6月降不降准」這種問題跟問明天股票漲不漲是同等級的,就不獻醜了。
全面降准可能性不大。一是前兩年開始發展出差別存款準備金動態調整這種操作方法後,準備金工具逐步弱化了對所有金融機構資金進行調整的功能,改成對單類機構、優質機構的定向扶持的作用。四萬億後國內貨幣供給已經相當大了,只不過金融機構資金的持有跟經營能力不算很均衡罷了。以後通過全面升准調整貨幣乘數,削弱貨幣派生能力,全面回收資金的可能性還更大。更何況成熟的市場機制下,準備金工具並不是一個首選貨幣政策工具,只是中國以前適合用而已。
從這兩年的實際操作上看,正逆回購,再貸款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工具在實際操作中並不輸給準備金工具,可以靈活對單家機構的資金進行調劑控制,程序上也比較方便,肯定會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打臉了 今天降准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不使用傳統的利率升降來調節經濟,而是使用匯率的升降?
※為什麼央行要在國慶期間暫停個人跨行轉賬匯款?有可以替代的解決方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