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有多大?
有一部分年輕人忙於工作,孩子從小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這對孩子的成長有多大影響?
簡單來說,通常隔代教養所導致的問題,其最根源的原因在於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用承擔教育失敗的風險,因此他們會更加享受當前和孩子的親密關係,而忽視未來良好習慣思維方式的養成,甚至刻意疏離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密關係……我們的父母為什麼會更寵著我們的孩子,最主要的就是他們很大的可能性在孩子獨立成熟後已經不在人世,至少也可以安全的做一個旁觀者,而所有惡果則由父母承擔……至少在中國,孩子工作買房結婚生子,父母還是會有很多支持和互動的,不可能到了大學畢業就可以甩手不管的啊,到時候各種糟心不順,身邊最親密還是親生的父母啊。
我這樣說有點殘酷,說實話,我有時對自己的 孩子也無法控制自己的這種心態,只要他喜歡我,我做一些讓他不愉快的事情,何必呢,但是一想到他長大後,遇到失敗和挫折,會將其歸咎於我對他的放縱,我就會十分焦慮,不得不說服自己去做對孩子真正有利的事情,而這恰恰我們父母輩所可以輕易迴避思考的問題。
當然,我無意給給所有爺爺奶奶都貼上這樣的標籤,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真到了那個年紀和場景,不要犯同樣的錯誤。請務必用更加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問題。
順便說一下,我們自己也不要在享受了上一代的付出,卻只知道抱怨,為了孩子就是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
至於上一代人的觀念的落後或者各種不正確,其實不大好評價,也許我們老了,我們也會這樣被嫌棄批判,適度理解一下吧。
看到很多人都拿個人成長經歷來表達對隔代教養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這些都不具有普適性。我以前也是個很反對隔代教育的媽媽,所以堅持全職帶娃三年。但是現在,我的觀點有些變化。
當我們提出一個問題時,解答這個問題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理想的,一個是現實的。理想的情況當然是能規避所有的風險和不爽,前景一派大好。現實的情況就是說得多好,做起來能達到說的一半就不錯了。
關於隔代教養,無論好壞,也無論是在北上廣深還是廣大農村,這在當下中國都是件無法避免的事情。哪怕你再反對,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有個信得過的人,同時還是有點經驗的人來幫把手是件多麼幸福的事。這也就是很多媽媽明明非常討厭婆婆,也堅持要婆婆住在自己家裡幫忙看孩子。當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就算每對父母都希望避免隔代教養,他們也沒多少力氣去實施。當然,如果不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只圖自己吃喝玩樂而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教養的父母,他們也不值得在這裡浪費口舌討論。
另外,隔代教養,到底是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養育,包括和他們睡一張床上,還是只是白天交給老人,由老人接送放學,晚上和周末由父母看管,這需要在時間上和程度上做個簡單的區分。不然,就會一棒子抹煞所有為孫輩的成長付出辛勞的中國老人的汗水與忍耐,也完全沒考慮到一個家庭要維持經濟運營必須有所犧牲的現實情況。
基於中國這個變態的社會對女性寄於極大的厚望,又要她們賺錢獲取經濟獨立(才能有發言權)又要她們能當個賢妻良母,所以在中國大部分的情況是前一種,老人負責孩子的白天,父母負責孩子的晚上和周末。如果可以從孩子出生就順利進展到這一步,我認為,隔代教育沒有多大的問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一直都在,而且也不會明顯減弱。
但是絕大部分在隔代教育上漸漸變成了由老人負責主要教育的問題出在孩子出生後頭一年的養育上。就是說,如果孩子一出生,父母,尤其是媽媽不主動承擔起孩子各種吃喝拉撒睡的任務,給親子關係鋪好路,而正好又有一個老人可以把這些事情都給做了,這個孩子到一歲時就會把老人當成主要依附者,而不是自己的媽媽。這時,老人一旦提出想回老家,孩子就會自然地被一起帶走。就算老人不回老家,父母如果繼續不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那麼即使他們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情,他們就會繼續犯懶,更加不願意管孩子的事情。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必將與父母在情感上疏遠。這種疏遠對親子關係而言幾乎是致命的,這才出現許多人嚴重抵制隔代教養。
就一個家庭而言,如果老人的精神狀態是健康樂觀有擔待的,那他們的子女也差不到哪裡去,這樣的家庭里出生的孩子,即使老人多幫了點了,孩子也不會被老人教成小霸王。相反,如果老人本身人格和見識都有問題,他們的子女也將遺傳一些很不好的性格,那麼同樣這些也會影響到孩子。所以也並不是說由父母帶的孩子就一定多好多好。
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年輕人比老人更適合,並不是因為他們比老人更會帶孩子,而是一方面自己弄出來的孩子,自己來帶這本來就是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年輕人比老人更善於接受新事物和自我反省,這些才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家庭因素。
我的結論是,隔代教育無法避免。如果想避免由隔代教育帶來的不利因素,父母一定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與孩子相處,並且多主動學習,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同意yolfilm和未知人的說法。
我補充一點觀點。
首先,我反對隔代教養。
除了兩位上面說過的內容。
我自己切身的體會就是。養育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人作為對於自己童年那段已經忘記和模糊不清的部分,重新認識的過程。在看著這個生命成長過程之中,我認識到很多自己潛意識之中的問題是怎麼產生的。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麼幾件事情是碰不得的。這往往是童年時候一系列經歷所造成的對於現實世界的一種特有的條件反射。有些人可能吃不了某些東西,有些人可能看不了某些事情的發生,有些人可能不能被人說某些事情。這往往在旁人看來沒什麼。但是,本人就會被極大的觸動。有時候這些被觸動的情緒則會影響到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導致夫妻感情,或者與親子關係的各種問題的出現。
而投入的去養育孩子,會讓人更有機會發現自己內心的各種局限性。讓自己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進而有機會去改進和優化。這個認識過程只有通過親自投入到養育中才會發現。而且可能是人生最後一次改變自己心理積疾的機會。等孩子20多歲了。自己已經40,50的時候。在跑去問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醫生說:為什麼我孩子不願意聽我的,我的妻子或者丈夫和我不親密。到那個時候。很多問題只能改善,但很難根治了。
所以,我常會和我身邊的讓孩子給長輩帶的朋友說:不要錯失當父母的義務。
另外,我還想說的。
作為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動機必須是:我想要和我的妻子為一個生命付出。讓她傳承我們的一切。
切不可以是:我爸媽一直想要抱孫子。
如果是後者。你可能潛意識裡面還不一定愛你的妻子。只是找一個人完成任務來消解你來自父輩帶來的壓力而已。那樣對妻子,對孩子都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而且,接下來會有一系列的連帶動機。諸如:「我是爸爸了。所以我應該表現出愛孩子」但其實對孩子不是打心裡喜歡。「我是老公了,所以要表現出愛老婆」等等。由於這些背後沒有實質內在的動力。而是外在輿論或者外在加給的角色壓力。可持續性都有限。好一點的就會有七年之癢。糟糕的可能懷著孩子就開始鬧離婚了。
至於老一輩教育的各種可能會產生的問題。我也在其他的回答裡面解答過。有興趣可以看
自己帶孩子,還是交給父母帶?
====================================================================
另外,我還想強調一下,我是全職爸爸。我們家裡的收入並不高。我也見到過各種雙職工自己帶孩子的方法。我覺得:辦法只要去想,總還是有的。我和我妻子情願在物質增長上,選擇走得慢一點。我覺得孩子的頭7年是極其黃金的。當她在身,心,靈都成型之後。未來的大方向基本就確定了。一旦錯了。掉頭的代價是極大的。
當然,也有人認為先把孩子甩給老人,自己賺夠錢。然後再把孩子送好學校,送出國。對於這種方法,我的感受是:當方向錯了。再怎麼使勁跑,都是不會跑到對的世界裡去的。
在自己帶孩子的過程中,我也參加了幾次心理培訓類的課。也結識了幾位心理諮詢師。自己也有在學習和了解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之中,我有意識到,我們作為父母,如果這個角色的缺失。然後讓其它人來補位。會帶來的各種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帶來的效果是遠不如父母自己帶孩子的。
而且在看到過的各種案例裡面。採用這種方法帶孩子的家庭,產生問題的可能。是大過於自己帶孩子的。而最常見的就是各種的溝通不良。其中有一個父親遇到的問題就是。他無論罵孩子,還是打孩子還是試圖討好自己的孩子,鼓勵自己的孩子。他兒子的反應只有一個:反正我做什麼都是錯的。你愛要我做啥就做啥吧。我看這個案例的時候,真的是蠻觸目驚心的。因為類似這樣的。或重或輕的關係還有很多。而且,還在我身邊的人也有這樣的狀況,他們還渾然不覺。
首先要明確,教養孩子是自己的責任,不是上一代的責任。
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直到高中。
在我心裡,爺爺奶奶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父母。
因為自幼兒時代便由他們撫養照料,世界觀的建立也是非常受二老的影響。爺爺勤勞勇敢,脾氣剛烈,年輕時候性格暴躁,在養育了幾個孩子後,才稍微收斂,但是對兒媳一直彬彬有禮,對孫子孫女,更是慈愛包容。他憐惜一切生靈,悲天憫人。我一直觀照他,從小連螞蟻都不捨得踩死,至今看到窮苦的人都會掉眼淚。奶奶心胸寬廣,喜歡和我一起看韓劇,吃美食,再大的事情擱她心裡也不算事,經歷坎坷,卻一直開朗豁達。也正因對他們感情至深,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害怕他們死亡,以至每夜入睡前向上帝,佛祖,觀世音菩薩等各路神仙祈求他們長命百歲,平平安安。爺爺睡覺愛打呼嚕,如果哪天夜裡我聽不到他打呼嚕,就會敲開他卧室的門,看看他的情況,然後才能安然睡去。父親曾多次要我離開爺爺家去跟他生活,每次我都拒絕,我只對這裡有歸屬感。
初二那年,爺爺被查出癌症,我便像是中邪一樣,眼淚隨時奪眶而出。心裡有太多苦痛,卻不知如何說起,一想到爺爺將不久於人世,整個世界都暗淡了。加之與父親的矛盾,那年便抑鬱成疾,差點死去。還好爺爺的病情控制較好,我也慢慢放心。
到了高中,我再也無法拒絕回到父親身邊,即使和爺爺家相隔不遠,我卻像個孤魂野鬼,再沒有家的歸屬感。很長一段時間,我無比痛恨我的父親,是他讓我離開了我的家,以及我最愛的爺爺奶奶。硝煙一旦瀰漫,戰火至今未熄。
四年前,爺爺在經歷了四次手術後,終究未能撐下去,離開了我們生活的世界。奇怪的是,自此以後的每一夜,我都能夢到他,夢中的一切清晰如昨。也就是說,直到此刻,我也未能接受他已離世的事實,反倒覺得這麼多年以來,和他的距離從未如此之近。
寫了這麼多,我想表達的是,如果有條件,請務必自己教養孩子,偶爾可帶孩子去父母家小住,增進感情。祖父母或許非常喜歡孫子,又或者覺得他是累贅,打擾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從情感角度來講,前者會讓孩子過度依賴祖父母而忽略了父母的存在,特別當老人某一天突然離世,對孩子的打擊有可能是毀滅性的。至於後者,只會讓孩子從小便自卑抑鬱,暴躁憤怒。而對於孩子的教育上,各位大可觀照一下自己的父母,是想讓孩子接受他們的影響,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時代已不同,年齡跨度越大,視角也會越不同。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釀成了太多悲劇,我始終認為,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是陪伴。
90後。
學齡前父母親帶。
6-15歲由爺爺奶奶帶大。因為爺爺奶奶家附近有更好的教育資源。
我就只記得我小學的時候每個星期等著我爸媽回來的時候,提前一個小時就去路上等。每過來兩個人就去探頭看看。
他們一旦來晚了我就哭。
現在23歲了。和我媽很親,但和家裡其他所有人都……就這樣吧。
包括爺爺奶奶。我永遠記不住要給他們打電話這件事。
他們把我教養的很好。有可能是我真的沒良心吧。
但如果要我養孩子,我絕不可能讓孩子每天見不到我。這件事我和我媽討論過,當時就開始哭,這是我唯一念念不忘不能原諒我媽的事情。潛意識裡我覺得所有人都能不支持我但是我媽絕對不能。這個所有人包括我爺爺奶奶和我爸。
我可以給他們找很多很多的理由。我現在工作了,哪怕之前我也可以理解他們工作很忙。
我也可以說我父母盡了很大的努力。
我也知道我爺爺奶奶盡全力把我教養的非常好。我考上當地最好的高中,高考獲得了省第13名。
同樣,他們是非常優秀的高級知識分子。從為人上來說,我特別尊敬佩服他們。
你們肯定知道會有但是。
但是我就是忘恩負義。除了我媽,我不可能不上鬧鐘就想起來給其他家裡人打電話。
我爸一說我體重問題我會直接翻臉。摔門。摔東西。
我極其害怕被拒絕。極其害怕被拋棄。
小的時候運動能力不太好,經常有小朋友不帶我,欺負我,我就一個人窩在家裡看書。偷偷聽她們的動靜。後來被同齡人反鎖在教室里,像大逃殺里的情節。
在兩段總共十四個月的戀愛中,我從來不會作天作地,沒有和兩位前男友吵過一次架。只要他們不高興,我就從裡到外的恐懼。就立馬認錯。
寧可哭。寧可委屈。寧可害怕到心跳過速喘不上氣。
都沒有膽量和愛人說一個不字。
我怕他們走。
從來對別人的喜歡,我都是不顧一切的奔上去。只要有人願意愛我,我就彷彿受到極大的恩典。
但其實我並未貌若無鹽,也教養甚好脾氣溫柔給足面子,並且非常獨立自主。
我只是怕被別人遺棄。
從小時候別的女孩不帶我玩,到長大了和愛人在一起不敢違拗。
我已經擁有最優越最理想條件的隔代教養。
我還是怕被遺棄。
我看了這個帖子里很多隔代養大的孩子們的回答。他們都和爺爺奶奶關係很好。
我知道我要謝謝我的爺爺奶奶和父母的正確決定一輩子。
也許都是我自己的錯吧。
我只知道,將來我絕對不要養出一個像我一樣,永遠帶著被遺棄的恐懼生活的孩子。首先 知乎慣例: 對於任何一個有複數概念/集合概念的問題,個例答題什麼也不代表。 有一百個隔代養好的例子, 就有100 個隔代養失敗的例子 .
現代心理學對孩子成長中,各種特徵 (包括智商, 情商, 同性戀傾向, 乃至幸福度)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中有兩大發現。
1. 50%的影響因素來源於先天, 也就是基因決定的,
2. 剩下的50%來自於後天影響, 但是父母以及家庭環境的後天影響微乎其微。 40-50%是由非共享環境決定的。 換句話說,如果能保持學校,社區,同伴不變, 只是把父母換了, 孩子該長成啥樣還是啥樣。 Parent doesn"t matter
原話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pg 184-185
if we left a group of children with their same schools, neighborhoods, and
peers but switched the parents around, says Harris (1996) in taking her argument
to its limits, they 「would develop into the same sort of adults.」
Yale open course 》 心理學導論 &> 第13課人與人的差異也有類似的論述:
具體理論 和 論文引用 見 我的另一個答案,
上不同學校的孩子是否會因為學校好壞,最後產生兩者工作後的收入甚至社會階層的差別,這種差別究竟有多大?
所以重點不是隔代教養, 而是怎樣隔代教養。 是老人來到你的生活環境幫你帶孩子, 還是你要把孩子送到老人身邊 (假設你在外地打工, 老人在老家農村)。 如果是前者, 基本上對孩子沒啥區別, 但是如果是後者, 一定會對孩子的成長軌跡有影響, 至於影響的好壞大小, 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補充一句, 如果是前者, 就肯定會有關於教育方式,帶孩子習慣不同等矛盾。 除了健康 和大是大非問題, 其他細節就由她去吧, 反正長遠看對孩子無影響。
最後, 跑個題, 父母願意幫忙帶孩子, 要感恩;不願意帶,或者不能帶, 不要苛求。 父母不欠子女什麼, 好不容易把你拉扯大, 要享受晚年生活了, 你有弄出個屎尿雙全的, 多為父母想想。借鄰居答主的一句話: 「當物質條件和其它一些軟體基礎達不到理想狀態時,我不會要孩子。」
----------20140526 添加 references---------------
Yale 心理學公開課官網 (英文)
http://oyc.yale.edu/psychology/psyc-110/lecture-13
優酷視頻-Yale心理學公開課 (英音中字)[第13集]
13 人們為什麼會有差異?
&<強烈推薦, 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 你大概怎麼擠也能擠出來吧。&>ps 不要看網易的, 網易竟然把最關鍵的後半部分給閹了! 只有29分鐘, 原因不明。 優酷 新浪都是全一集66分鐘
個人公開課聽課筆記 豆瓣(中文)
耶魯大學開放課程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pg 184-185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中譯名 《教養的迷思 (豆瓣)》
如果還要更深入了解, 可以看看這本書, 整整一本書都是在解釋這個結論。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 如何正視心理學(第七版)這本書和本答案沒有直接關係, 不過推薦所有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初學者讀一讀。 「本書介紹了心理學研究的本質、內容、科學方法和社會意義,它以深入淺出、充滿睿智的論述去糾正人們對心理學的誤解,幫助讀者了解心理學的真相。」 現在市面上大多數標榜為心理學的都根本不算是真正的科學的心理學範疇, 這本書解釋了什麼真正的心理學, 心理學的各個結論是怎麼得到的。
我個人覺得在不同階段影響程度是不同的,依照埃里克森的八大發展階段來說:
(一)、童年階段
1、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此時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誌生命誕生的怒吼。"
2、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或懷疑)的衝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埃里克森把意志定義為:"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3、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裡,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埃里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像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
4、學齡期(6~12歲): 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另外,如果兒童養成了過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態度,而對其他方面木然處之,這種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說:"如果他把工作當成他惟一的任務,把做什麼工作看成是惟一的價值標準,那他就可能成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闆們最馴服和最無思想的奴隸。"
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埃里克森說:"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
(二)、青春期階段
5、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埃里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三)、成年階段
6、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裡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埃里克森把愛定義為"壓制異性間遺傳 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
7、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註的衝突
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他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8、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里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循環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認為,在每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之後所產生的人格特質,都包括了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可能有些跑題,不過隔代教養,我們應該知道他們老人家所教的是什麼,怎麼教,時代的不同,會造成一定的偏差,不過有些類似於全球公認的知識,老人也是可以教給孩子的,還有一些人生的經歷,做事的技巧,有很多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個人覺得這個影響要看老人家的情況。關於孩子,我們應該按照人生不同階段所需來學,對於某些教育來說,從小開始早教,學很多知識,從小能背很多書籍就可以讓家長到處吹,我覺得還不如送給老人家呢,老人開心,小孩子也開心,多好!!
隔代教養的影響未必不好;
與父母親自教養本質是一樣的——取決於教養人;
但有不能忽視副作用——孩子與教養人更親近,不是親身父母。
「隔代教養」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有多大?
看了很多回答、評論,其中有一類屬於自己沒有親身體會過的,請你們想想:
——你們知道為何和你們類似的回答和評論,佔總數的比例並不大?
——因為絕大部分沒有親身經歷的朋友,知道自己不該胡亂評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
言歸正傳
一、首先通過實例來看
對於很多就是隔代教養長大的朋友,你會發現絕大部分都認為自己身上存在的某些問題與隔代教養直接相關,自己的孩子堅決不再隔代教養;少部分認為自己挺好,老人教養得挺好,但如果自己的孩子還是希望自己親自教養。
——當然,也可能還有些沒有問題的朋友沒有來回答,但僅這些實例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至於具體影響是什麼?先回答題主問題,最後再來展開。
二、簡單的分析和邏輯推理,不需要心理學各種流派武林秘籍
- 老人的知識、理念要比父母更晚於時代,指望他們超出同齡人和同時代未免不現實,不是不可能,具體分析;
- 老人能陪你孩子成長的時間不如父母更久,正常情況下老人會在父母前去世...
三、額外的問題
- 首先,風險偏大;而且關鍵是風險不受父母控制——你願意把孩子的未來交給別人(哪怕是你的父母)么?
- 孩子很可能與老人建立起更親密的關係,作為父母能接受么?
- 退一步講:父母不帶自己的孩子,以後孩子成家後,升級作為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榜樣在哪裡?怎麼指導和幫助新父母?
相信不是「迫不得已」,絕大部分人是不願意選擇這條路的——所謂「迫不得已」也是看具體情況分析,別人又怎麼能切身體會吶,所以就不要隨意評說他人是非了。
——然而,各自面對「迫不得已」的選擇的差異,很大程度上表現了ta對這類問題的態度,同時也是ta的教育觀念的直接體現,只是這不是對錯問題。
看過回答和評論中絕大部分例子,典型如 @風之彩:
總是無法和父母建立特別親密的聯繫。越長大越發現難以和別人建立親密聯繫。很是苦惱
主要有兩點:
- 難以和父母建立起特別親密的關係,總體而言比較平淡;
- 成年後也難以和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個人觀點:
- 首先,這不是隔代教養造成的(不是直接因果關係),而是在處理分離焦慮等方面出現的問題,讓孩子有被父母拋棄的感覺等。換句話說,就算不是隔代教養,也可能有類似的問題;
- 然而,是不是隔代教養更容易導致這樣的問題呢?——是的,可能性更大。
以我個人為例(我幸運,早就安然度過了,就不匿了):
我不是隔代教育,更糟糕——到處寄養,最後連個可以信任、依賴的對象都沒有。
幸虧老天爺眷顧,我還在小學就意識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而一直盡量避免副作用,結果還算幸運。
就我而言:
- 因為沒有能夠全心信任、依賴的親人也就不習慣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從小到大有很多好朋友、小夥伴,但是轉學、畢業就不再主動聯繫對方);
- 因為從小寄養在不同環境,很不喜歡去親戚家串門(因為不是自己的父母帶去),更不習慣在串門時的各種日常社交行為,比如閑聊(因為沒有榜樣)——相當不擅長日常社交;
- 因為覺得自己做得不好而被父母嫌棄,一直試圖讓自己變得更好——我還幸運,沒有那麼明顯的缺乏安全感表現,後來只是習慣了倒也收穫不小,純屬意外;
- 影響我性格最明顯的則是缺乏勇氣——在父母身邊時間不多,但父母的要求多而缺少鼓勵(與隔代等關係不大),面對別人的肯定和即將到來的成功、榮譽等,會退縮;不喜歡也不習慣成為人群中的焦點、被別人注意,所以放棄和錯過了很多機會。
其實很明顯能看出,不能說是隔代教養造成的,因為正常的普通家庭也可能會有以上問題。
只不過隔代教養過程中,難免有「交出去」「接回來」這樣的兩個轉換過程。
——於是,埋下了那能把很多很多人粉碎的炸彈:
一方面,難以與父母建立起非常親密的感情,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無條件的愛,難以無條件的信任和依賴自己的父母;
另一方面,則要面對自己給自己的道德壓力:應該愛自己的父母、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
有類似經歷的朋友,應該能對我上面這一段相當有體會——那是一種撕裂一切的力量!
尤其父母還有那麼一點「強迫症」的話——簡直是能讓你發毒誓要剔骨還父/母的痛!——記得哪吒的故事吧?比哪吒還慘,愛恨交織。
----------------------------------------------------------
說一個我這麼多年的秘密,作為收尾:
我從小在感情上沒有任何可以放心依賴、信任的對象,直到小學2、3年級過了一段相對穩定的生活,在大姑媽(父親的大姐)家,由在讀初中的大姐姐帶著我(大姑媽大姑爹工作非常忙,經常不在)——那是我最頑皮、最開心的時光,是我最像一個正常小孩一樣無拘無束成長的時光。
姐姐為我做了很多很多,就不具體說了——我從小的記憶中「姐姐」兩個字比「媽媽」還重要。
但是,我從小就知道姐姐會離開我——她會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而我還是要一個人去面對這個世界,面對一切。
所以,我很小就在做準備——我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成年以後,一直不敢成家。
不僅是因為對自己在家庭生活方面沒信心——我這樣沒有什麼留戀又沒有家庭生活經驗的人,就不要去禍害別人了。
更重要的是,我內心最深處知道:其實我一直想找一個合理的理由,比如死於意外,這樣就能無牽無掛的有一個了斷。甚至在內心更深的地方暗暗的希望:這樣也許是對我的父母的最好的報復吧——他們會難過么?也許他們根本不在意吧。
直到後來遇到了很好很好的她,而我也破天荒人生第一次鼓起勇氣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終於結婚了。
記得婚禮結束,見到好多年沒見的大姐姐(其實是我一直不主動聯繫),我終於忍不住,抱著姐姐的肩膀哭了,好久好久,但什麼也沒說。
----------------------------------------------------------
總之相比身邊認識的、不認識聽說過的種種故事,我的情況還好。
對這一切,我只能說:我真是太幸運了,居然沒有太不正常。
——為了孩子,父母願意對抗一切,甚至整個世界!那種無條件的愛,是依賴和信任的支點,是你的孩子有勇氣去面對一切挑戰的根源!
——保持獨立人格的前提下,給你的孩子充分的愛、信任和勇氣作為他們面對這樣的奇葩世界的力量源泉!
隔代只能「養」,但是「教」,估計就困難了。祖父母大多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培養」的範圍,也多數止於生活習慣,關於思想和性格的塑造,就無法苛求了。即使是同輩人中傑出的知識分子,那也是是有時代的局限性的。
我出生於1990年,家鄉小城市,我們和周圍的家庭也都比較注重教育,這是前提,講講我看到的情況吧。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60年代出生,祖父母的話,30年代吧。上一代都是多子女家庭,所以,聽話,順從,善解人意,願意為家庭和兄弟姐妹犧牲,算是上一輩人在父母眼中特別優秀的品質了,這在那個時代很正確。但是隔代培養會出現哪些問題呢,我們這一代人,也就是他們的孫輩,隨著社會環境變遷,競爭更激烈對個體的要求也越高,更需要的是自我實現(不是自私自利啊,而是提高自身在社會上的競爭力迫在眉睫而且需要更多的精力)這樣的祖輩帶這樣的孩子,很可能導致孩子自我意識不完善,遇事只求不起衝突的局面(這正是他們的父輩最需要的品質),而忽略自身建設,意識不到社會對新一代年輕人的新要求,流於平庸。
這一代人還喜歡分里孫、外孫,孫子、孫女,這些概念在新時代已經淡化了,如果後代幾個小孩一起由奶奶帶,可能會導致「外孫」和「孫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獨立人格的形成直接受到陳規陋習的影響。女孩子會受到影響她們終生髮展的思想暗示,她們不是男人,不如男人,長大以後會更傾向於傳統的靠男人而不是自己奮鬥。
再說我們的父母這一代,最顯著的觀念是什麼,讀書改變命運。不是說讀書不再改變命運了,而是現在的擴招時代不再是他們所在的七八十年代,那時候有大學沒大學雲泥之別,而現在的孩子需要多元化的發展,除了學習還需要打造學習以外的獨特競爭力。如果說他們的父母以養活了他們非常多的子女沒有遺棄為榮,那麼他們就以不惜一切送了自己的孩子上大學為榮。他們造成的不讓早戀和逼迫相親的局面現在正在顯現惡果。
而新一代的孩子身處網路時代,接觸到的信息紛繁複雜,所以思想上的交流比什麼都重要,成績不再是唯一標準。唯分數論導致的大學生心裡性格缺陷的社會問題也在逐步顯現,中學生壓力過大導致大學的墮落滋生,也是這一代的教育問題。而我們的父母一代不見得能準確洞察這些問題,繼續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忽略心靈建設,那麼後果不堪設想。比如和異性的交往要引導而不是圍追堵截所謂的早戀,這些隨時代發展觀念變化比較強的問題,祖父母是沒法和孩子交流的。
再則,現在的家庭層次,應該是首位夫妻關係,其次三口一家,其餘的人過多干擾都是破壞小家庭凝聚力。孩子在自己父母身上學習人的溝通和相處之道,年輕父母社會性較強,孩子也接觸更多新事物新思想。祖父母喜歡在孫輩面前數落子輩,比如,你怎樣怎樣,這毛病真像你爸之類的,損害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我是分割線..............................
新時代的父母,和上面兩代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給孩子廣闊的發展空間,除了原則性和人格塑造的事情要嚴格規定以外,應該給孩子更大的發現自我和追求自我的空間,協助而不是主導孩子的成長。這一點以上每一代的父母都做得不夠好。
一定要教孩子愛祖父母,可以周末帶過去多互動,但祖父母帶孩子,要麼就是無原則的寵,要麼就是灌輸陳舊觀念,所以非常非常不建議非嬰幼兒期的孩子和祖父母住在一起,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和祖父母的感情,注意,這裡祖父母只是客體。傳統美德是要有,但是父母自己教為宜,不要讓祖父母的思想影響對孩子的思想塑造起統治作用,不然你的孩子思想會偏陳舊,發展受到掣肘。
-
在知乎上的一個問題里( 魚和熊掌如何抉擇?)討論串中,被詢問到了這個問題。
一查知乎,果然有一個被人忽視,一個答案都沒有的舊問題。
分享一點我的意見。
一、
首先,我是非常反對隔代教養的。
理由就一點「時代不同」。
現在的時代,不比從前,孩子動不動就得在家窩到二十歲不止,讀完大學、讀研究所,弄到二十好幾,還不能離巢獨立,所以,現在的家長,得被逼著去參與孩子的全部的青春期、青年期。
那時間,實在太長太長了。太多討人厭的過程。
「隔代教養」的最大問題,就是祖輩們的年齡放在那裡,老人家帶孫子,能幫個三年四年,了不起了,很難得的,可以把孩子帶到八歲十歲,甚至十四、五歲。
放在古代,孩子十六歲就該討媳婦了,可現在呢,你還得把他管上,叫他不能想異性,把書好好讀,禁閉他的天性,逼他學習,那時,該死的青春叛逆期就找上門來了。
等孩子開始反叛,天不怕地不怕,整天跟你斗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是該從「銀行取錢」的時候了。
二、
什麼叫「銀行取錢」?
就是你和孩子的感情,有沒有積累?父母子女,得有各式各樣的共同生活過程,有積累,才有情感厚度,才能經得起折騰,在孩子「荷爾蒙」作怪,整個身體天翻地覆,自已都管束不了自已時,你和孩子的情感,若有「豐富的儲蓄」,這時候才能拿出來「大量支出」。
若是「隔代教養」,孩子一跟你吵架,背著袋袋,裝兩件內褲,把門一摔。
「我回我奶家去!」
那時,你想死的心都有了。
三、
隔代教養,我再說件不好聽的話,因為爺奶年紀大了,不太計較,常會在孩子作些大剌剌的行為,比如整天穿著內衣,上廁所、洗澡,門也不關。和孩子共枕睡覺,等等等等。
有一派的教育學者認為,很容易會產生同性戀,或是性倒錯的精神發展。
當然,我冒險說出這一點來,定有許多同性戀朋友會勃然大怒。
請容我多說兩句,這是某一派人的說法,也許錯,但作為父母,若是知道了這樣的說法,不可能不擔心。也許有人認為同性戀一類的性別認同問題,是天生帶來的基因,但不可否認,也有一部份人認為是後天生活環境的影響。
我認識太多的同性戀朋友,尤其是男同學,一問起來,都是奶奶養大的。
「從小被年老女性撫養長大,對女性失去興趣……」。
當然,容我再說解一次,這是某派人的說法。
四、
「隔代教養」還有一個大問題,是祖父母除非長壽,除非早生早育,不然孫輩總有送終的一天,若是剛好發生在孫輩重要的人生關頭,比如高中,國中升學期間,「隔代教養」所深植的情感,常會因為離世,在孫輩身上,打下非常沉痛的烙印。
甚至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讓孩子無法振作。
這也是隔代教養的大問題。畢竟,正常的父母教養,發生父母離世的機率,總是比較低的。
說結論吧。
總之,我認知中的「隔代教養」,也許是爹娘幫孩子,祖輩為父母輩的無私奉獻,叫父母一輩省心省力。但歸根究底,我認為那些被省下的玩意兒,總有一天還要找上門來。把你作為一個父母,所逃下的債務,慢慢一點一滴要回去。
教育孩子,沒有想像中的捷徑。
遲早你都要挑起自己那份義務。
-隔代教育是當前中國社會中的一個社會現象,儘管我們可能會知道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會有這樣那樣的影響,但也確實沒有更好的替換方法。雙職工的和巨大的社會壓力,讓大多數的核心家庭無法有一個全職媽媽或者一個全職奶爸,而且僅僅有一個人帶孩子也還是需要巨大的其他支持。
老人帶孩子有兩點是無法更好得改善的:
1、老人的確因為年齡而造成的精力和體力,以及安全帶孩子不磕著碰著的壓力,而讓他們更多得選擇讓孩子安靜得呆著。活動量和互動性都會差很多。
這會影響什麼呢?
活動量不足,會使孩子大肌肉運動的運動量不夠。很多家長就說自己孩子晚上總是不愛睡覺,其實有部分原因是白天沒有把精力都消耗掉。
互動性差,並不單單指包辦孩子的一切行為,也是缺少給孩子的語言交流和社交示範。
2、老人在教育觀念上與80後家長存在很大差異,威逼或利誘兩種方式是最常見的。
威逼型:我們都聽過「再不***就****」的話,比如,「再不好好吃飯,明天就給你送幼兒園,讓王老師批評你。」(王老師躺槍了,有木有)
利誘型:我們也聽過「你要是****,我就給你買****」。比如,「你要是好好吃飯,一會兒給你買巧克力」。(咦,巧克力不是媽媽平時不讓吃嗎?)
----------------------------------------
老人也有老人的無奈,也是因為他們沒有更好的方法。為子女照顧好孩子本來就是承擔很大責任的事情。在這裡我不做建議每個家庭都要有全職媽媽或全職奶爸,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同的。
所以,我們不也說,It『s ok to be different。
------------------------------
但也可以講兩個故事,我們發現了一些影響,可以一定程度上來改善。
第一個故事:
08年我在做親子園園長的時候,我們園有一個家長,家裡孩子快3歲了,說話還是嗚哩嗚嚕不清楚,這個家長就很擔心自己的孩子以後說話是個問題。後來我們了解情況之後發現,這個孩子平時爺爺奶奶帶的比較多。爺爺奶奶平時吃素,所以也給孩子一直吃的都是素食。並且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照顧得太精細了,所有的食物都是做的很粉碎很爛,不需要孩子太用力咀嚼。平時也不大跟孩子說話交流,孩子想要什麼就用手指。
這就是造成了孩子的咀嚼肌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看似是吃飯問題,其實對說話也有很大的影響,口腔沒有力氣,發音也不是很到位。
所以要加強口腔咀嚼肌的力量,讓孩子多吃一些粗纖維、肉類食品,通過這些加強口腔肌肉力量,再進行發音的一些小遊戲,讓孩子喜歡說話。
第二個故事:
我們同事有一日加班,姥姥和5歲的兒子來公司探班。孩子想和媽媽在一起玩一會兒,媽媽說「媽媽還有工作,但是你很想跟媽媽玩,媽媽可以陪你玩十五分鐘,十五分鐘到了,你就需要自己跟姥姥一起去玩,你能答應嗎?」孩子點點頭。這個時候姥姥從身後拉住孩子說,「媽媽在上班,你打擾媽媽,保安就要來抓你了。」
-----------------
越來越多的祖輩想要更好的陪伴孩子,一方面是兒童觀的問題,一方面是方法的問題。
可兒童觀僅僅是老人的問題嗎?有多少80後父母也認為自己是尊重兒童,平等交流呢?
有多少人還在重複著父輩教育自己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呢?
不要跟我說,教育的代際傳遞牢不可破。
歡迎拍磚!!
對於單親家庭而言,隔代教養或許不失為一種相對可靠的教育方式。
教養首先是情感上的支撐,單親家庭在這方面先天不足,隔代教養可以恰如其分的彌補童年對「家」的需要,畢竟你不能指望已然扯皮翻臉的父母給予你太多「家」的溫暖記憶,而長者過來人的包容心態和積澱的慈愛是天下最治癒的情感之一。
其次,教養涉及教授與養成,一個有底蘊的家庭中,長輩的教育是能夠起到固本立根作用的。
我曾外公高壽,清末生人,到我初中逝世,他歷經清末民國建國改革四個時代,這樣的經歷給予後代的教育遠非二三十歲的父母所能及。他幼時是地主家的少爺,出入隨行,伴讀值燈,民國時學國畫,遊學京城,拜得一眾大師門下,日軍侵華回鄉避難,直至建國後,又歷經各色運動。到我幼時見他,舉止談吐,依然精神熠爍,有風度,與尋常老人家自有一股不同。他教我念詩書,給我講故事,評說人情世故,教我形容舉止,都有講究。記得他常說「寧食無肉,不居無竹,無肉人瘦,無竹人俗」「賢者不受嗟來之食」……這樣的教養雖然不可多得,但一家一戶老人傳下的,究竟是各自家族歷史的記憶。我至今記得陪他去動物園寫生,畫雉雞,他老人家端著馬扎對著雉雞能坐上一天。四合院堂屋門口是他栽的鳳尾竹,每有陰雨,他開窗伏案,畫雨竹,我就在寬大如床的畫案上爬坐著看。這樣的教養,給人樹的是一支沉穩深厚的根。
到外公外婆這代給予的教養,又不相同,外公大學讀文學,家學丹青,與曾外公一樣常教我多讀書,講為人要寬厚穩重,外婆是地道農村姑娘,書讀的少,但人情練達,燒得一手好菜,在學校出問題,和朋友鬧爭執,她總能教我如何處理妥帖,而至今最溫暖的飲食記憶,也依舊是那時每周五她張羅來一家子人,雷打不動的紅燒肉配白米飯。
或許隔代教養對於正常家庭而言利弊難於權衡,對於我這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隔代教養給予了我最需要的「家」的溫暖和關愛,以及彌足珍貴的家族記憶的傳承。
我一直覺得人老了大致分兩類,一類看開看透了世情,變得祥和寬容豁達睿智,返璞歸真重獲赤子之心的也是這類;另一類大概是人生的不如意鬱結於心,比起為人還算好的中青年時代,晚年得失心反而重起來,變得狹隘乖戾情緒化不理智。
前者的話,我覺得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們幫著帶,祖輩的慈愛照拂能極大豐富孩子的情感和心靈。老話說君子抱孫不抱兒,舊時父親因為擔任教育的責任需要嚴厲,但母親卻是真正的慈母。可現在這種單純的慈母已經少見了,母親和父親一樣,都更傾向於「教育」孩子,更多為孩子的前途打算,甚至「教育媽媽」嚴格起來更甚於不太過問家事的父親(這裡不是批評教育媽媽,只是說現象)。而孩子除了被培養被教育,實實在在是需要樸素自然的愛的浸潤的,祖輩的愛通常更溫暖從容更不「功利」,真正是潤物細無聲。(就像@周敦圻的日常而詩意的答案)
有這樣的祖父母,唯一需要擔心的是,父母親如果過於放手,孩子把油然而生的親情過於寄托在祖輩身上,將來親子間的感情也許會不那麼親密(總是客客氣氣的那樣)。
如果祖輩不幸是後一類老人,只要有可能,帶孩子的事果斷不讓他們插手。
隔代教育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沒得選擇的問題。
從現在到將來的30多年間,無數的屌絲還是得由他們的爺爺奶奶帶大,因為他們的父母還得起早摸黑上班還房貸,當然有些父母是在享受城市的燈紅酒綠。
什麼時候,辭職在家養育下一代的女性(男性)可以得到社會的尊重,再來談這個問題。-
我是單親媽媽「一手打大」的。
我以後不敢把我的孩子給她教育。
就是這樣。
所以,當物質條件和其它一些軟體基礎達不到理想狀態時,我不會要孩子。
-重要的是老人的思想觀念。樓上反對隔代教養的原因不外乎是老人與時代脫節。其實現在的年輕人教育孩子也基本上是他們父母教育他們的套路,即使標榜著學校歐美的教育,也會經常流露出些所謂封建思想。
我上小學之前是外婆外公帶的比較多,外婆是個華僑,從小接觸法國文化,所以可能會比一般老人的思想超前的。她的思想,生活習慣,都跟現在的年輕人差距不大。上小學以後住在爺爺家,爺爺是他那一代比較少的讀書人之一,思想很開明,很樂於接受新鮮事物。上初中以後我才搬回家與父母同住。
在與相隔一代人的老人相處時,我是過得很開心的,不覺得有什麼心理不平衡之後與父母相處的感情也很好。同時,雖然這比較主觀,但我還是認為我並沒有與時代脫節。
所以隔代也好,父母也好,誰帶小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帶小孩的人的思想觀念跟小孩周圍的大環境。我從小和爺爺奶奶住在農村,因為某些原因父母到我念初二的時候才從外地回來。現在回想起那段日子,真的是最快樂的時候。
《板橋家書》中有:「天寒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飽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不可避免地會想起兒時冬天的夜晚奶奶端著一個搪瓷杯吃炒米的熱乎勁了。將浸泡過一晚上的糯米灑在鍋中,輕輕翻炒,看著米粒咯嘣地在裡面蹦來蹦去到金黃色,便可以盛起來裝在玻璃罐中,滿滿地吃上幾個月。晚上肚子餓的時候,用勺子舀上幾勺置入大搪瓷杯,加上一點白糖,用開水沖,「呲」的米粒瞬間變得飽滿,將其一顆一顆地用舌頭壓在嘴裡,甜糯滋味沿著舌頭就一路小跑開來。吃完了米,再將剩下的湯水喝了,風再大的冬夜也沒覺得過冷。
小時候湖邊鋪著許多莧菜,暗紅色的莖幹,倒卵形的葉子,花瓣如一小囊。汪曾祺在《人間草木》中講,他曾經在馬齒莧上抓了一知了,結果發現是啞巴,覺得無趣極了,便扯了兩片花瓣蓋在知了的眼睛上。我爺爺會帶著我,到地里去弄些莧菜回,吃那一筷子清炒莧菜,清酸味現在想起來還能讓我兩腮直流口水。
到了夏天,池塘里、田地里、河裡田螺便開始繁盛了。爺爺會帶我去搜捕那些躲在角落裡的黑乎乎的小螺螄。一次在水田泥巴里摸了一天,我提溜著一網子的田螺往回走,走在家中才發現螺螄只剩下幾個非常大的還安分的在網中蹲著,其餘的因為網眼太大全給掉了,想著一路田埂上那些再次自由的田螺,我氣得直蹬腳,爺爺笑得攏不了嘴。
還記得夏天每次奶奶在集上割兩斤五花肉回的時候,最上面的本應用來熬油的肉皮被奶奶給削掉之後,便被我搶了過來,用小刀切成一片一片的。豬肉冰涼而潤滑,油脂貼著刀刃慢慢滲出。吃過午飯後我便趿雙拖鞋,抗著竹竿,提溜著那幾片用袋子裝起的豬肉,拖著一個用綠色尼龍繩子編織而成的撈魚網,朝著村裡的那個最大的池塘走去,用這樣簡單的物件釣龍蝦,每次都會有飽滿的收穫。
袁枚在《隨園食單》里將了兩種小龍蝦的做法,一曰「帶殼用酒炙黃撈起,加清醬、米醋煨之,用碗悶」;二曰「用炒魚法,可用韭配。或加冬購芥菜。」這樣吃太沒勁了,簡直是糟蹋了小龍蝦。要用大火爆炒,加上辣椒,紅紅辣辣的小龍蝦才好看好吃嘛。吃的時候用嘴用力一吸,連同汁水一起入嘴,讓人渾身激靈。當爺爺奶奶都吃完飯的時候,只有我還在桌上掰著小龍蝦專心地猛吸。爺爺說:「看你這個饞像,真好(去聲)吃!」我都沒空理他了。
現在每次回去我爸總還是會到處找別人家腌制的酸蘿蔔,每次裝一大袋子放車裡,氣味蔓延著,酸臭味讓我媽只想嘔吐。小時候爺爺腌制過酸蘿蔔的「蘿蔔缸」還在老房子里擺著,缸身斑駁。「蘿蔔缸」是我取的名字,圓圓鼓鼓的肚子,實在是太像蘿蔔了。小時候揭開蓋在蘿蔔缸上面的木板,從缸里掏出水靈靈的蘿蔔,一股酸香味很快的就讓口水流出。用清涼的井水沖洗,生著就能吃,嘎嘣脆,水分足,味道鮮。切酸蘿蔔的時候蘿蔔會很主動的「嚓」一聲裂開。這一聲飽滿脆嫩,聽聲音就能想見刀下物的脆聲,接著一刀刀地切成絲,撒上兩個紅辣椒絲,在鍋里翻炒,就這一盤菜,爺爺能吃三碗飯。
又想起小時候,爺爺奶奶家那口井。奶奶對我說,井水是最好的,冬天水暖夏天水涼,從來都不凍手。冬天奶奶蹲在井旁邊洗菜的時候,我就在她旁邊為她搖水,嘩啦嘩啦一陣陣的,我特意地感受一下,水真的是暖的。可是還是看到了奶奶手上裂開的口子,紅腫的凍瘡,我想那雙手年輕的時候也應該是如柔荑一般吧。
冬天風在外面呼呼地吹,樹枝窸窣的聲音都能傳到我耳里,我早上賴床,不願意自己起來,等著奶奶給我穿衣服。她在弄好了早餐之後總是把手放到熱水裡暖一會再來給我穿衣服,直到很久之後才意識到,弄完早餐之後的手應該是很涼的,而奶奶是不願意在給我穿衣服的時候把我冰著了。那瘦削的指頭,突出的骨節,還帶著溫度,我現在還能記起。
我念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爺爺中風,奶奶一個人照顧我爺爺和我。爺爺有時夜尿,奶奶就給他夜壺,在爺爺尿完之後奶奶接過尿壺出門倒掉。農村家裡沒有廁所,只有晚上出門倒了。我爺爺總說不要出去了,外面冷。我奶奶說,沒事,在屋裡有味,怕你聞著睡不著。支氣管炎在冬天是最容易犯的,奶奶有嚴重的支氣管炎,冬天的時候一整天都會聽到咳嗽聲,奶奶離不開那個裝著熱水的搪瓷缸,熱水舒緩著她的氣管,能暫時緩解一下。晚上我和我奶奶睡一起,她咳嗽的時候總會用被子捂著,生怕吵到了我。聽著她的咳嗽,我覺得內臟似乎都被牽動了。想著自己每次咳嗽的時候奶奶總會拍著自己的背,今年過年的時候該給奶奶帶一個保溫杯回去了。
現在過年回到家裡,我總會問奶奶在家冷不?她總是笑著說,不冷,你看我晚上還用這個買的取暖器呢。其實我知道奶奶捨不得電費,很少用取暖器,取暖器上的標籤現在還沒有取下來。
現在每次出門,背著包包的時候,總想會有人給我遞上兩個暖和的雞蛋,回頭一看,空空的什麼都沒有。
突然好想回答這個問題呀!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隔代教養~七歲之前我都是跟著爸爸媽媽,但是七歲那年,媽媽生病,去世了,家裡來了個新媽媽,爸爸工作也調動了,於是我跟著爺爺奶奶過了兩年。後來,家裡一切都穩定了,爸爸就接我回家了~但是,跟著爺爺奶奶的這兩年是我記憶中最溫暖明媚的日子。
我爺爺奶奶都是很傳統的中國農民,我爺爺六歲就成了孤兒,先是跟著哥哥寄居在族人門下,後來分家後又跟著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嫂子非常苛刻,然後我爺爺13歲就出來幹活,我爺爺從小沒讀過書,但是卻愛看書,寫的一手好字,大概是因為愛看書的原因吧~在我眼裡,我爺爺是我見過的老人里思想最為開明的,又很通情達理~是個非常好的老人。我奶奶也是個苦命的人,她是作為遺腹子被帶到別人加去的,據說小時候挨了不少打,但是我奶奶性格非常堅韌,勤勞又直爽。我爺爺大我奶奶五歲,在爺爺和奶奶結婚後,爺爺還去奶奶家生活了七年,撫養大奶奶的弟弟妹妹,然後才回到自己家。
關於爺爺奶奶的這些事都是奶奶去世後爺爺講給我聽的,對我而言,爺爺奶奶就是我的生命之源,是我無論受多大打擊還能對這個世界抱有溫暖的最大支柱!
我覺得自己性格里很多溫暖的因素都來自於爺爺奶奶,比如我的新媽媽,她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好媽媽,好妻子,但是我爺爺奶奶沒有說過她一句壞話,也常常教育我要尊重她。我記得回家後爸爸和新媽媽經常吵架,翻天覆地那種,每次我惶恐過後都會哭著給我爺爺打電話,我爺爺都告訴我,爸媽的事他們自己處理,不要想太多,最後都加一句不要說新媽媽的壞話!新媽媽還帶了個弟弟來我們家,那個孩子從小就被寵壞了,很多壞毛病,和我在很多方面格格不入,但是我爺爺奶奶從來都是一視同仁,從沒給過那個弟弟臉色看。有一次我和弟弟吵架,其實是我自己也有點任性,得理不饒人,我跑到外面大哭,對我媽媽在世前的朋友指責我弟弟和新媽媽。奶奶找到我後,「啪」的一巴掌,說我不該說我媽媽壞話,不該不讓著弟弟。我爺爺奶奶很寵著我,但是在我和弟弟發生爭執或是和後媽吵架時,他們從來都是教導我要尊重後媽,要讓著弟弟。這一點,讓我此生都敬重兩位老人。
媽媽去世後的那一年,我經常動不動就哭泣,尤其是人多,別人一問起的時候,眼淚啪啪就掉下來了,任人見了都會覺得這是個可憐的小白菜!有一次,在我又在很多不那麼熟的人面前掉眼淚後,爺爺帶著我去鄉間漫步,跟我講,世間一切皆有情,媽媽去世了,但是她的靈魂還在這個世上,我總是掉眼淚,她也能感知到的。而且爺爺告訴我要堅強,不能隨便在不熟的人面前掉眼淚。或許小孩子都很懂事吧,我爸爸罵我,我聽不進去,我媽媽那邊的親戚同情我,憐憫我,我不需要,但是我爺爺簡單的幾句話,卻讓一個孩子感到了莫大的安慰和支持!
和爺爺奶奶在鄉下的日子,經濟不富裕,但是爺爺奶奶對我的照顧卻是無微不至。記得母親剛去世那一年,我跟著爸爸的時候,衣服大了,小了,髒了都沒人管,我爸爸如果某一天突然發覺我沒衣服穿了,就很隨意的去商場買一套對當時的我來說並不那麼合身的衣服。所以我七八歲的時候都是長袖長褲甩來甩去的~但是跟著爺爺奶奶就不一樣了,爺爺奶奶會在我襪子破第一洞後,第二天天不亮就趕集給我買新襪子!爺爺奶奶給我買的衣服都很土很鄉,但是卻從來沒讓我缺過一天。
在鄉下,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爺爺奶奶從來不阻止我,任我漫鄉遍野瘋跑打鬧~我喜歡養蠶,我奶奶給我找隔年的蠶種,給我採桑葉。我有很多的十萬個為什麼,我爺爺都是耐心解答,從來不像我爸爸,不苟言笑,不許我玩,稍不順心就對我進行人身攻擊。我爺爺還教我識譜,儘管我沒學會,但是好奇心和求知慾卻沖淡了很多喪母的痛苦!
我爺爺還教了我很多,都是些很樸素的做人的道理,這些是我那個身為教師的父親再多的言教都達不到的~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父親教育我20年,不抵爺爺奶奶給我溫暖那兩年~對於一個小孩來說,對她的愛,再縝密的教育理論和再豐厚的物質條件都不及在成長歲月里給予她內心的溫暖與肯定!
去年九月份,奶奶去世了,爺爺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在這世界上,但是爺爺奶奶在我成長歲月裡帶來的溫暖和光亮卻會讓我對這個世界一直熱愛下去!
原理我不懂,只說說自己的個人經驗吧。
我曾是一個非常不典型的「留守兒童」。18歲之前除了高二住校、高三畢業班時住在母親家裡之外,其他時候都是託管給生活在縣城裡的祖輩的(主要是外婆)。
外公外婆出身自當地豪族,受過良好教育。尤其是外婆,她身上混合了中國儒家體系的傳統道德準則(可以腦補一下《紅樓夢》里的賈母)、偏左翼的政治觀點(二戰時期她曾是中共外圍成員)和西方思潮影響下的女性主義觀念,所以我的行為原則受到祖輩的影響很大。但祖輩畢竟是祖輩,沒辦法像對父輩那麼親密。
由於小學中學的同學們基本都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我跟他們交往時總是會有不適應的感覺,比如說大約8歲的時候去同學家參加生日聚會,看到他的父母給他買蛋糕,而且上面用果醬塗著很肉麻的祝福語,心裡就會很難受。因此跟同齡人的關係總是若即若離。
因為不跟同齡人社交,所以業餘時間都在書房裡看書,或者玩遊戲(我1990年就有了原版紅白機,1995年就有了自己的電腦),然後性格就變得更孤僻了。可能正是因為這樣,在成年後反而具有了超強的話癆屬性,要把前面沒說的話都說了。
對應的,我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的關係就會很冷淡,當我到了大學裡,發現一些同學會很經常地跟父母打電話聊天,當時是非常震驚的。「他們怎麼找到那麼多話說的?」成年之後,對這些事終於也放下了,不過對父母的態度,更像是年齡差距很大的朋友,而不是親子。想要修復回「親子」模式,已經不太可能了。實名反對一下大家對隔代教養的抵觸。
隔代教養好不好,不是從父母的感受上來看,你爽不爽,而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她開不開心。
就好像我很反對吃糖,吃糖會長蛀牙會拉低智商會讓人躁狂,但是,吃糖也會讓人快樂。為了健康,這個快樂是不是完全屏蔽掉?
我們作為父母,最大的職能,不是說「不」,而是控制攝入量。
不能把孩子丟給老人不管,還怪老人帶不好,也不能指望老人去唱白臉。做父母要有這樣的膽魄,敢於得罪孩子,也要捨得讓孩子喜歡別人。
因為無論如何,在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人,還是她的爸爸媽媽。
當然對孩子不好,重男輕女,虐待兒童那種老人,就敬而遠之吧。
我就是我外公外婆帶大的,6歲以前每年只能見到父母兩次。我外公外婆雖然有組織有文化,但也不是那種懂教育有修養的道骨仙風的老人家,甚至他們還很暴躁,特別愛吵架。退休後我們一起住在農村,
沒有任何早期教育,他們對我的教養方式就是無條件地慣著!
每天看電視看到所有台都變雪花,上午睡到11點,沒有重大活動基本不去幼兒園。嚴重挑食,大字不識一個,不會唱歌不會跳舞,只會背一首唐詩。
但我特別快樂,這些快樂儲存起來是我這一生堅強樂觀的底色。
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有人如此無條件地愛我,寵著我了,但我擁有過,這讓我每當覺得生命晦暗時,又有什麼在熠熠發光。
知乎有個問題,大概是問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很多人回答的是自愈能力,是遇到挫折自我修復的能力。想想看吧,這個自愈能力和什麼最相關,學識修養嗎?跌倒次數嗎?我認為和愛與自信最相關。而一個人的愛與自信,在童年時塑造,是最為有效的。
我六歲之前大字不識一個,不懂規矩禮數,沒有藝術熏陶。但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學都!不!晚!
唯獨愛,錯過了最需要的時間,就永遠都填不滿,永遠都補償不回來。
雖然小時候不學無術,偷雞摸狗,但現在能文能武,長勢喜人吶。女兒如今也四歲了,跟我非常像,無憂無慮,自由散漫。
養育她,我也經歷過種種過程,我也看不慣老人家禍害般地嬌慣,杞人憂天的過度保護。但反過來想想,孩子的安全意識也是需要強調的,如果沒有老人的不勝其煩,煩人的活兒就是我的了,撿個好人做,多棒!
我盡量讓女兒多和老人親近,積蓄愛和能量,在多種價值觀的衝擊下,去觀察,去判斷,去取捨,去形成自己對世界的認識。
我覺得她成長得很棒。她非常善良,正直,有同情心。有自己的主見,絕不人云亦云,但她懂得遷就和體貼別人的感受,從不使人難堪。最重要的是,她非常自信,她相信每個人的愛,也努力回饋,她愛我們每一個人,這份愛,是她自己的驕傲。
當我懷了小寶,每個人都問我,大寶能接受嗎?怎麼做通思想工作的?我想都沒想過這些,因為女兒每天都盼著,把她喜歡的吃的玩的穿的,都留起來給妹妹,她經常撲過來親親我的肚子,說妹妹快點出來。有時她會開始幻想自己肚子里也有個弟弟,還讓我們抱她的時候不要壓著她的肚子。女兒得到的愛足夠多,她也想學著我們的樣子給出一些,而不是警惕著誰會搶走一些。
人生不是選擇題,不是只有爸爸媽媽的教養,隔輩兒老人的嬌慣兩個選項;人生是閱讀題,洋洋洒洒讀下來,自己領悟罷了。我們不需要保持孩子走得絕對正確,我們要讓她們盡量過得豐盛。
至少這樣,智商開發得咋樣不好說,情商不會太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