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有人在若干年後進行過重測嗎,結果是否一致?


呃,我看到的時候還是原來的問題,等我把書翻出來它就變了……好傷心……
還是扔這兒吧:
--
提供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例子,雖然這個例子不完全是「重複」or「推翻」,而更接近於「更深入的研究」:

羅森塔爾效應:
原實驗大概是說,實驗者隨機在班級花名冊中指定一批學生,告知任課教師這些學生經過他們觀察,很有天賦。過一段時間之後回訪,發現被指定的學生成績有顯著提高。
這個例子非常有名,常用來提醒教師,不要用有色眼鏡對待學生之類之類的。是雞湯文特別喜歡引用的實驗之一……

後來我讀到這麼一段:

有研究者從概念和方法論的角度對這一研究提出了批評,而重複試驗也沒有得到相似的結論(Cooper Good, 1983; Elashoff Snow, 1971;Jensen, 1969)。羅森塔爾本人嘗試重做這一研究,發現這種效應只在一個年級里有明顯效果。
儘管這樣,從心理學研究來看,這一原則還是有一定根據的。布羅菲和古德(Brophy Good)總結說,這一效應的確存在,教師對學生能力的洞察可以影響學生的成績。他們在一項研究中要求一年級教師按其對學生潛力的看法對學生進行排隊,然後看教師如何對待不同成績的學生(名單上分數高和分數低的學生)。觀察表明,教師在對待這兩部分學生的態度上,無意中有細微的區別。與低分學生相比,教師給高分學生的正確答案以更多強化,對高分學生有更多的提示。這說明教師對不同學生有不同期望,因此而採用不同方法;學生對之有不同反應,學生的反應又對教師行為作出補充或加強。

以上出自:《當代教育心理學(第2版)》陳琦,劉儒德 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3(2011.6重印),P88.
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來體會的話,我覺得這個結果看起來好理解多了……
低年級的學生比較信賴教師或家長,因此教師和家長的評價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或者說,「可塑性」明顯的比較大。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朋友們請務必努力給孩子營造一些正反饋,沒事兒多誇,對孩子會很有效果。
中高年級的孩子……已經有太多歷史成績可以用來衡量這個孩子的水準。而且之前的學習有沒有漏洞,也會影響現在的成績了。靠實驗者一句話,教師態度一轉變,就想立刻巨大的改進……哪那麼容易啊淚目TAT……
對成績不好的孩子,「只要用愛來感化」什麼的,根本不靠譜啦~!


謝邀請。這是個好問題,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就是建立在採用系統實證主義研究方法、其研究的可證偽性和可重複性上(來自Keith的《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我想暫時忽略「歷史」和「著名」這兩個字眼,廣泛地看心理學的各種實驗。我也暫且不探討津巴多的監獄實驗、華生的小阿爾伯特實驗等心理學研究的倫理性,這些都是難以重複的。我想著重探討「結果是否一致」這個問題,相信這也是題主所關心的。

已經有人在從事這項工作,Many Labs Replication Project重複了13項已發表的心理學實驗,有十種效應在不同樣本中重複出現,如Daniel Kahneman的框架效應,著名的錨定效應等,見心理學研究的結論能不能被重複?當然,其中也有不能被重複的。

1. 有不少心理學家會在實驗室重複自己的研究後證明結果一致後再發文章,比如布朗大學的Frank(研究工作記憶的大牛);

2. 發文章是一種追求同行認證的方式,同行看到文章,有質疑或有啟發,都會去重複這個實驗。

以上兩點,是想說明:心理學工作者在儘力保證結果的可靠性,希望把可信的研究結果傳播和應用到大眾身上(趕腳自己偏題了,趕緊扯回來)。

1.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而人是與時俱進的,極有可能在一定時代背景下適用的,如今過時了,比如,弗洛伊德的認為性本能衝動對人心理健康與人格發展,乃至對整個人類科學文化的極端重要性。對那個時代被宗教束縛下性壓抑的人們可能是適用的,但是在自由開放的現代,我們認為這種」泛性論「具有局限性。

2. 心理學在不斷地積累證據,不斷地完善理論的過程中去著前進。如果一個實驗不能被重複,我們會去探討以前可行、現在不可行的機制,比如討論對什麼人可行,對什麼人不可行。比如前人研究中,既有發現兒童睡眠問題影響母親抑鬱症的,也有發現母親抑鬱癥狀影響兒童睡眠的,而今建構模型進行研究,發現母親抑鬱症影響兒童覺醒頻率和覺醒持續時間,而且影響不一致,說明睡眠頻率和覺醒持續時間的作用機制不同。但我們不能否認兒童睡眠問題影響母親抑鬱症的研究的價值,有些研究不能重複,可能與當時一些研究方法(如數據分析方法)局限有關,心理學致力於「異法同證」,用不同的範式證明一個研究設計。


也不知道算不算對題主問題的回答……QAQ


可重複性(replicability)是科學的基本標準和底線,包括且不限於心理學,化學,醫學等所有以實驗為主的學科。所以「心理學實驗是可重複的嗎」的答案一定必須是YES。至於說,為什麼那麼多已發表甚至已成名的心理學實驗不可重複,只能說明這些實驗和理論存在固有的問題,需要被推翻或改進。

只要研究者嚴格描述了其實驗變數並沒有不道德行為,我們就應該認可他的工作。之後的學者,如果發現他的研究難以重複,就可以在該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研究。不管巨人的對錯,都要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向上爬,這也是科學本身的應有之義。

不過現在的研究環境下,實驗可重複性實在太低了。。。之前看過一個報導說,近年的醫學實驗有40%無法重複。。。也是醉了


完全按照原實驗重複、並且公開發表的,我只知道Klein et al. (2014)這篇。心理學研究最常見的「重複」並不是完全重複,而是在原研究設計基礎上作延伸,或者獲得原結果+新效應,或者新效應推翻原結果,或者其他,總之極少文章是純粹重複某研究就發表。心理學目前的研究非常零碎而沒有像它想模仿的物理學那樣有幾大理論體系支撐。這個答案就簡單介紹Klein et al. (2014) 重複的情況

  藉助36個相互獨立的樣本,6344名參與者,Klein et al. (2014) 對社會心理學中13個經典效應進行了重複研究的嘗試,結果是10個成功,3個可以算是失敗

  注意高亮的部分。對於最後2個效應而言,無論計算方式是否加權,他們的效應量 置信區間都包括0且橫跨正負軸,表示沒有足夠證據/信心表明這個效應存在。對於倒數第3個效應(Imagined contact),它的非加權估計的效應量置信區間包括0但非負,表示這個效應可能不穩定(不過如果採用寬鬆一點的標準alpha =.05,這個效應就會被認為成功重複驗證)
  以上是公開發表的對於社會心理學實驗經典效應的重複結果

  另一方面,其實不少國內心理學本科生的培訓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藉助「重複經典的認知心理學實驗」來作為進行心理學研究的初次練手,以個人感性經驗及記憶而言,這些重複當中的不少都是成功的。然而沒有像上面提到的已發表研究一樣進行過系統的整理及效應量估計,就無法確切地說出哪些可以被重複,哪些不可以

參考資料
Klein, R. A., Ratliff, K.
A., Vianello, M., Adams Jr, R. B., Bahník, ?., Bernstein, M. J., ...
Woodzicka, J. A. (2014). Investigating Variation in Replicability.
Social Psychology, 45(3), 142-152.


如果除去因為倫理準則和特殊環境的改變而無法進行的心理學實驗,那麼「歷史上著名的心理學實驗」都是可以重複的。而且結果必然是一致的,replicability嘛。(如果實驗無法重複,那麼結果就是無法讓人信服的。)

解釋一下上文說的倫理準則改變。許多歷史上的心理學實驗在現在的倫理標準中已經變成非人道的了。比如說The Little Albert Experiment, 研究者把小白老鼠和巨大噪音連接在了一起,以驗證classic conditioning. 唯一的參與者叫Albert B, 年僅9個月。結果可以預見,Little Albert此生特別害怕小白老鼠。(簡單來講就是巴普洛夫的狗,不過是真人版本而已)這個實驗在今天的道德角度上很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為什麼要說這一點呢,不是為了湊字數(當然湊字數也沒獎勵,括弧里這句話就是湊字數了,咳咳)。而是說因為倫理和環境的變換,有些實驗已經不能完全複製,但是可以變通。當然了,測驗結果也是一致的。

比如說:
Asch"s Conformity Study (social psychology里的「從眾效應")
Asch找了一些參與者,並告知他們這是一個關於知覺判斷能力的測試。(很顯然沒有履行應有的告知義務)然後找了一些演員,並把他們放在一場測試中。(I.e. 每場測驗除了一個真正的參與者,剩下的都是演員)
研究者在白板上出示三個長短不一的豎條,並且單獨出示另外的一條豎條,讓所有參與者(包括演員)答出白板上的三根豎條中的哪一根和單獨出示的豎條長短最接近。所有參與者坐一圈然後順序口頭作答(這個很重要)。所有的演員全部回答了一個明顯錯誤的答案,然後輪到真正的參與者作答的時候(他永遠是最後一個作答的),真正的參與者往往在最初的幾輪里堅持正確的答案。但是沒幾輪,他也會答出跟演員一致的,明顯錯誤的答案。75%的人會如此conform進去了。
牆內視頻我就懶得找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DDyT1lDhA

因為此實驗沒有完全履行告知義務(potential psychological stress),所以也不能原封不動的實行了。但是也有變通版本!就是各大電視台都做過的電梯實驗。一堆演員簇擁著一位參與者。當演員們背朝電梯門,參與者即便覺得這事很weird,但也會轉身背朝電梯。而當演員們又轉身面向電梯門的時候,參與者又會自覺的轉過身來。而且這招屢試不爽!此實驗在世界各地都有舉行,而且結果完全一致。
牆內視頻我也懶得找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cy-dxf9oc

雖然電梯實驗和Asch"s Conformity Study表現形式不一樣,但是內在是一樣的。所以也被認為是在「重複」前輩的實驗。而不是在原創實驗。

p.s. 如果題主要求的是完全一致的實驗,那麼IQ測驗和Big Five Personality Test都是這樣的呢!題主還可以在家自個實驗呢!如果題主不怕麻煩,會簡單手術而且家裡養狗的話,也可以在家來一回巴普洛夫的狗呢!心理學實驗雖然很無聊,但是「歷史上的著名」實驗還是很好玩的呢!

Work cite: textbook...


據個人了解有相當一部分試驗無法被驗證,其中包括有些試驗當前倫理道德不允許比如津巴多的監獄試驗,但是即便如此也會被當作重要案例來講,說實話不黑不粉我們心理學的試驗重複實驗能得到驗證的真不多,原因在於影響因素太多,就算完全模擬前人的實驗場景但還是會存在樣本差異,說白了,因為人的主觀性太強,所以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基本都存在這個問題。


當實現共產主義,人們的道德水平無限提高,很多揭露出人性陰暗面的實驗結果就不會出現了,在此之前,實驗結果差別不大


弔橋實驗。。。
不知道有沒有人統計過這個實驗被重複了多少次。
基本上每一個心理學的課都會放一個弔橋實驗的不同版本的視頻。


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曾改變變數重做過,結果各有不同。

原實驗簡要描述:
實驗者穿著白大褂,嚴肅地解釋說,本實驗是一項考察懲罰對學習影響的尖端研究。
實驗要求其中一人(「教師」)教另一個人(「學習者」)學習配對出現的單詞,如果記憶錯誤,就要進行懲罰,給「學習者」逐漸施加增強的電擊。

為了分配角色,他們要從帽子里抽籤。其中一人是性情溫和的47歲會計師,他是研究助手(演員),假裝說自己抽到了「學習者」簽,並被領到隔壁房間。另一人是應徵而來的志願者,安排擔當「教師」的角色。「教師」在體驗一次輕微的電擊後,看著研究者把學習者綁在椅子上,並在其手腕上縛上電極。
然後,「教師」和米爾格倫回到主房間。

「教師」坐在電擊啟動器前,該儀器上有一排開關,每檔相差15伏,從15伏一直到450伏。開關上寫著「輕微電擊」、「強電擊」、「危險:高強度電擊」等暗示性辭彙。在435伏和450伏開關的中間有「高位致命」(XXX)字樣。研究者告訴「教師」,學習者每答錯一次,就在電擊發生器上提高一個檔次實施電擊。每次只要輕按開關,燈光就會閃爍,繼電器開關隨之「咔嗒」一聲響。

如果「教師」服從研究者的要求,那麼,他會在75、90和105伏時聽到學習者的哼哼聲。在120伏時學習者大喊電擊太疼了。在150伏時他咆哮著,「實驗者,把我從這裡弄出去!我不再參加這個實驗了!我拒絕繼續做下去!」在270伏時學習者的抗議聲成了痛苦的尖叫聲,並堅持要出去。在300和315伏處,他尖叫著拒絕回答。330伏後他再也沒有聲音了。

實驗中「學習者」實際上沒有受到任何電擊,抗議聲是提前錄音的。
米爾格倫在「教師」詢問和要求停止實驗時說,學習者不回答就算錯誤回答。

為了讓「教師」繼續實驗,研究者採用了4種口頭鼓勵:

1.請繼續下去。

2.該實驗要求你繼續下去。

3.你有必要繼續進行下去。

4.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

實驗結果:
40名男性被試中參與者(年齡從20歲至50歲不等,包含各種教育背景,從小學畢業至博士學位都有),有26人一直進行到450伏,即65%的人服從到底。中途停止電擊的人一般在150伏左右。

在進行實驗之前,米爾格倫給心理醫師、大學生、中產階層等110人描述了這個實驗。另外米爾格倫考慮到自我估計可能會受到自我服務偏差的影響,所以他要求他們估計其他人會進行到什麼程度,他們全都認為只有少數幾個人——10%甚至是只有1%,會狠下心來繼續懲罰直到450伏。(精神病學家估計大約1000人中有1人會這麼做)

(Milgram,S.(1965).Some conditions of obedience and disobedience to authority. Human Relations,18,57-76.

Milgram,S.(1974).Obedience to authority.New York:Harper and Row.)

改變變數進行過的實驗,具體如下:

*最高電壓設置為150伏,70%服從。

*全部為女性受試者,65%服從。

*新基礎情境,「學習者」會在開始就強調自己幾年前發現心臟有問題,實驗過程也會提到心臟問題,63%服從。

*被試與「學習者」在同一個房間,被試能看到並聽到的反應,40%服從。

*要求被試把「學習者」的手強制按在電擊板上,30%服從。

*被試無法看到「學習者」,只需判斷和傳遞信息,由助手按下電擊開關。92.5%服從。
結論:情感距離越近,越能感受到別人的痛苦,服從比例隨之下降。

*研究者未親臨現場,通過電話下達命令,21%服從(很多人撒謊說自己服從了命令)
結論:權威在空間上的接近性會增加服從性。

*把實驗地點定在不起眼的商務大樓,並起名為「布里奇波特研究會」,48%服從。

*研究者假裝離開實驗室,助手進行實驗,80%的被試拒絕服從,助手裝作厭惡這種違抗,親自坐在電擊啟動器之前,試圖代替「教師」進行懲罰。引起了許多被試的不滿,有些人試圖拔掉插頭。
一個高大的男子甚至把助手從椅子中拽起來,並把他推出房間。與之前在研究者面前表現出的恭敬和禮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結論:個人或機構的權威性會影響個體的服從性。

*被試與兩個助手「教師」一起實驗,兩個助手假裝公然違抗研究者。10%服從

結論:群體影響產生釋放效應,助手的行為啟發或支持了被試的想法,被試從權威壓力中釋放了自我。


題主的問題跟「人是有生殖能力的嗎」一樣,人得有,不過有的人沒有;有的名人有,有的名人沒有。心理學實驗得是可重複的,但是有的不可重複;有的著名實驗可以重複,有的著名實驗不可以重複。

然後,我認為似乎很多人是不是把科學看得過於單薄了,似乎科學就是真理且該是真理,把科學看得這麼高大上真是件彆扭的事情。我聽說且認同的說法是「科學是人類從感知的混沌中尋求秩序的努力」,由此看來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心理學要求研究可重複,即使著名的實驗最終無法重複,so what,最多只不過是一個大一點的錯誤而已,往往還有利於該領域的發展——以及可以讓大家吐槽多發幾篇paper= =|||

就是這樣,題目沒球意思,不匿了。


TED上觀看總量第二多(2600萬)的演講 Your body language shapes who you are中的心理學實驗,在其他實驗者重複實驗時未能得到演講者實驗中的效果。見Wikipedia:Amy Cuddy


既然是著名實驗,那很多人都會在意它的論點是否在各種情況下都站得住腳(有沒有普遍性)。在現在道德允許的條件下,可以replicate這些實驗。寫report的時候cite原來的實驗就行。
像standford prison experiment 和上面的人提到的little Albert這種現在公認不人道的實驗提交到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在做實驗前需要通過他們的審批)是不會被批准的。所以無法正規replicate。
還有一點就是,當psychologist需要作實驗的時候(如作業、工作要求),他們更有可能會馬上想起這些著名實驗並對其進行更深(或者更specific)的研究。

至於答案是否一致,要看具體實驗和結果。順便一提,在發表論文之前,每個心理學家都會重複自己的實驗數次,以提高自己數據的準確性(減少偶然性)。

以上是大二心理專業學生所知的答案。


Experimental based 的實驗在發表的時候就會把procedure寫的很清楚,因為需要replicate。但是Observational based (natural)是不需要,因為不能完全複製當時左右的CONDTIONS和VARIABLES. 不能說不需要,是因為無法全部複製,當他們會做類似的實驗。


做過一次小組作業,是變化盲的那個實驗,很神奇的是。。確實沒有發現。最有意思的一點事,訪問到被試你發現這一個過程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時候,他們有注意到我們手中的錄音筆,也有人能指出我們在二樓窗口設置的攝像機,卻沒有發現我們換人了。。。當時寫了一激動寫了分作業。。貌似記憶中給了好高的分。


很難


霍桑實驗


心理學發表論文時要求實驗要可以被他人驗證。


是非心理學專業的人覺得心理物理學實驗不經典么???表示重複無壓力啊


所有社會實驗都是不了重複的,因為無法按照科學的要求完全復現實驗條件,所以無論是對於個體行為或是群體行為的研究,我的回答都是否。心理學的不同之處在於有些偏向於生理和生命科學方面的研究方向,這裡的實驗我覺得都是可以重複的。


不可重複的。因為沒人做,做了也發表不了,發表的文章一定要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改變,做和別人完成一致的研究是發表不出去的。前面有答案提到Asch"s Conformity Study,如果看其研究,會發現research setting or design是略有不同的,為了積累external validity的證據。這年頭,不增加幾個變數或是換批被試都不好意思做研究╭(╯^╰)╮
就是由於大家都不重複,學術造假就更加可行了啊,例如behavioral priming。唉,科研工作者壓力大啊,不顯著不被承認啊,傷心〒△〒


推薦閱讀:

個人內心很不喜歡與人交流,但和別人在一起時為避免尷尬又不停說話,這是一種什麼狀態?
常常因追求完美而陷入偏執,該如何克服?
身為一INFP,Ni卻出奇地高,這將會導致什麼?
怎麼能在思想上把國家和政府分離開?
如何讓自己內心強大?

TAG:心理學 | 心理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