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選項拿不準,測2次出2個結果,如何看待結果啊?
做了2遍MBTI,第一次INFP,第二次ISTJ。不同網站做的,都是93道題。事實上做的時候很多問題都很糾結,選的時候也有些猶豫。查了下出來的結果。感覺兩種類型的性格我都有點,但是又好像都不準確,都有點偏差。但是INFP的職業我一個都不喜歡,ISTJ的職業我都非常滿意。不過也許因為我才大二,沒接觸到工作實質,只是把工作理想化了。比如我喜歡商學類的職業,也許是因為這些職業看起來很酷,很能滿足虛榮心啊物質之類的,但是現在的確是想以後當個分析師之類的。偶爾也愛看新奇的東西,但是絕對是個在藝術方面很渣的人- - 所以想來問一下。。
嘛先說明我無法客觀評價,我是帶有價值判斷的..
MBTI是一個在學術界不受待見,而在生活、職業領域應用廣泛的一個測試。為什麼在學術界不受待見,是因為它無法比較好地符合學術界對於一份量表的各種心理測量學指標。
例如題主的情況..........不知道題主兩次做的時間相差了多久,以及兩次之間題主有沒有經歷什麼特別事情。一份量表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指標是重測信度(見重測信度_百度百科),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在A時間點做了一個X測試,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段時間裡這個人需要沒有經歷什麼重大事情,自己沒有重大變化),再做一次X測試,兩次的結果是要沒有太大差別的,這樣的話這個測試就稱為有好的重測信度。如果像題主那樣,第一次做和第二次做結果是不同的,那到底信哪個嘞...
回到題主的問題,如何看待結果——無法看待..鑒於MBTI結果的易變性,不知道哪個更值得採用作為自己作出選擇、決策的依據..
MBTI測試長於相對機率,榮格測試主要分辨功能頻率。然而信效度不彰,最好是理解兩者背後的原理,搭配不同時地測試,再慢慢校正。
MBTI中劣勢功能在於:外傾者獨處時,內傾者社交時,會突顯出制衡丶純樸與幼稚一面。INFP有時會特別務實丶認真丶有規律,但為時甚短丶甚淺與難控制。劣勢功能的出現大都會傷害自己,但又享受那種犧牲快感。如:INFP有時會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愉悅,但旋即無意義感又重回檯面。
劣勢功能偶爾出現,常使得外傾功能錯判型號,因為外傾功能使用者,在獨處時有可能會感受到第四功能存在,甚至暫時主導整體思維走向,嚴重時,Te都能錯判成Fi,這是為何呢?因為測試時,專心致意,與外傾功能使用環境大異其趣,因而喚起劣勢功能的存在,甚至反撲。
判斷型號除其使用頻率外,尚有重要性與持續時間,後者無法測試只能自省。但利用無法了解和制衡笨拙功能,能夠間接觀察型號正確性。相同功能的不同方向,通常是該主體無法理解的部分(如NeNi),而相對功能通常笨拙丶誤事卻感到欠缺感(如FiTe)。
Ti使用者,通常無法理解Te功能存在,會否定丶反抗並無意義化,同功能不同方向,存在著個人功能使用的最大盲點,倘若測試出TiTe同高,系因為對思維型內外傾功能不理解之故,以Te當作Ti或反之。功能內外傾,除了認知判斷方向不同外,配合輔助功能,常常運作模式會極為不同。
有些人做MBTI測試,會INFP丶ISTJ難分,系因為劣勢功能交錯所致。Fi顯現出Te判斷需求時,因為稚嫩樸素,被當作輔助功能,Ne發育不良,導致Si喧賓奪主,此時在特定情況下,INFP與ISTJ間就會相互錯判。解決之道是審視主導功能使用頻率,劣勢功能無法長期主導,也時常運作不良。
MBTI是哲學與心理學結合體,重在內省,外界觀察請當做是啟發,能夠修正對功能的錯誤認知。這是一個長期工作,然而這種精力投資絕對超值。知彼知己百戰百勝,知己是非常困難的任務,人能冷靜地審視自我,也就能理解他人,此時無論任何型號,也都能在想像間的各種人性中遊走不踰矩了。
看兩種性格的解說,哪種有共鳴感就是了。
短時間內不要做多次,會產生練習效應,記得了選項導致結果失誤。
你可能是各個維度比較平均的,這樣的話也不要太在意自己是哪種類型,沒必要。
MBTI 是很扯蛋的一個測試,四個象限連最基本的正交都沒有做到,而且學術界對此基本沒有研究(僅有的幾份研究都是負面的),洗洗睡吧。
MBTI有兩種推算原理的表,一種是這種93題的按SN、FT、IE、PJ互斥迫選;一種是按Ti Ne Si Fe Ni Te Fi Se通過打分或迫選進行排序的。這兩種形式的表都做下得出的結果收集起來,取並集,然後仔細看對應的性格評價;取結果交集的性格評價仔細體會。選出最切合自己的評價,其對應的性格就是終極答案了。
其實有精力全部看完所有性格描述也能找出自己的對應性格的,都不用測量的,測試量表只是幫忙從16個性格里篩選出少量的候選項而已,真正準確的是看16個性格評價和描述中哪個最貼近自己,那個就是答案。
還有就是找出Ti Ne Si Fe Ni Te Fi Se中哪個是自己的主要功能,哪1~2個是附要功能,然後看下自己這些功能的優缺點.... 揚長避短....所有系統性性格測試都是要錢的,網上免費下載的…就當玩玩吧,別當真誤終身
在@憶記 朋友的基礎上補充一些個人觀點。
MBTI以及其他性格測試工具(比如九型人格、DISC等等),本質上還是人格學派特質/類型說的東西——通過調查、測試和歸納,把人格分成幾個類型,並將人的行為用這幾個類型來歸納。但是特質說的一個致命缺陷,是強調人格的固有傾向性,因而都主張人格是相對穩定的、一貫的、具有跨時間和情境的一致性的。可是以常規化特質為基礎的人格研究很難預測不同情境下的相關行為,因為在不同的情境下,同種特質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或者說,在同種情境下,一個人和人格相關的行為可能會有不同,也就是說沒有一貫性。
因此,MBTI等測量工具可以作為一種了解和分析人格的渠道,可以對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沒必要過於在意測量結果,更沒必要根據測量結果來選擇職業——任何性格在任何職業上都有相應的優缺點,根據性格測試來推薦職業本身就是件挺無聊的事情。
性格類型的所謂的穩定或者不穩定,其實是個偽命題。
知乎專欄
這篇文章里我提出了一種假設「多重性格紊亂」,可以解釋測試結果的不穩定。
最主要的是你要選擇其中一個作為常態,其他安撫、剋制。
回答:比對INFP和ISTJ的介紹 以你認為更符合你的情況的一項為準 假如實在拿不定主意 換一個人格模型 得出結論後 作為一個參考 而不是真相去對待
在我看來 任何的人格模型 都只是幫助你歸納目前你對自己的認識 而不是發現 更不是驗證
認識你自己 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不然人家古希臘人也不用特意刻在神廟牆上 如果你從沒有見過你自己連以你自己都不能理解的方式去回應某個事件 要麼是你太不留心 要麼是你活得太常規
和人類探索真理一樣 你對自己的探索 也會是"螺旋式上升"的 你觀測外部世界 有視覺 聽覺 觸覺 嗅覺 各種手段 而且外部世界是說一不二的 不會因人的認識而改變運作規律 也很容易設計實驗去驗證規律 而人的內心 運作方式可能會因你的認識而改變 運作方式的改變又讓你堅信自己的認識 既然運作方式會改變 那麼實驗結果也不是決定性的證據(e.g.我是個嚴肅的人 所以我不會輕易地笑 我從來不輕易地笑 所以我是個嚴肅的人) 等到你內心的呼喚和你對自己的認識的矛盾激烈化的時候 你才會可能意識到自己對自己的認識錯了(e.g.有一天你突然覺得 自己一直以來忍笑忍得很辛苦) 這時候 你對自己的認識就又上了一個台階 這一切就像是 你內心有一個不說話的小孩子 你提供給他舒適的溫度 合適的吃食 他就不會哭鬧 過了他能忍受的界限 他就會鬧起來 不過一句話都不和你說(哎是不是比喻成女朋友更貼切...)
假如你經歷了一件很能衝擊你的事(不一定是大家眼中的大事) 推翻了一個很核心的認識 那麼你可能就會陷入消極情緒甚至心理疾病之中 直到你找到最根本的出錯地點並重新生成認識(定位得越根本 改變就越容易 同樣是不肯起床 給自己安排好有意義的活動 比下一個強悍的鬧鐘應用更有效 更舒服)這之後 你對自己的認識就上了一層樓 這時候再去做同一個人格測試(最好還是同一套題) 很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我現在作的解答 也是在試圖替你找出更深層次的問題 (所以你們都不準說我跑題...)...哎不對..我跑題跑到哪裡去了....哎...先睡一下好了..還想看的請點感謝 覺得說的對的請點贊同你那個是第一輪,還有第二輪,第二輪就比較准了,不過要收費。你有興趣可以試試。
你測一下 榮格心理功能測試 我覺得這個比較准
INFP和ISTJ在認知功能上有著相似性,只是功能的使用頻率不同。
要想得到準確結果,需要做榮格八大認知功能測試。這個最准。比一般的mbti准很多倍。買傢具看你們你們慢慢你那句話感覺你你不會弄;不回家能不能借空間看看看不見啊阿賓你喜歡的姐姐啊或者姐姐哈看你這卡吉安啊最近客氣啊軍訓基地花地灣我手機刷機手機卡~考試考時時刻刻食尚客美食幾十塊誰教你的好多痘痘啥叫哦親就是想你你喜歡的計算機啊生死狙擊電腦的好的好的好的想睡覺啊睡覺奧奇hsjsjsaikanxhxhbjsqijsjhjsixsjsssjsjsjxsjskksjxxkskjsjsjxkmnxjsjaxnjsssxxjjxjkakxnsjqolaxkxni#dbdhdbdjkshwmqdjkwqi4hsjjsiwqjhqjehwhehsms*qkkqjqjqoodokod
做題的方法不對,恩。
以下為個人業餘結論:
做題過程中應不思考而靠直覺。
否則你測出的可能不是「你是哪類人」,而是「你希望自己是哪類人」。
另外,一般此類測試都有說明不能頻繁做,否則不準。
大概是做第一遍的經驗和結果都會影響到第二次的結果。
推薦閱讀:
※INFP 女生看起來是什麼感覺、什麼樣子?
※infp的童年是怎樣的?
※INTP是如何看待INTJ的?
※天蠍座和intp組合的男生在你眼中可能是怎麼樣的?
※INFJ,你更喜歡INTP還是INTJ
TAG:心理學 | 職業發展 | 人格 | 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BTI | 心理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