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差生是種怎樣的體驗?


體驗應該是非常心酸。
我媽在本市最差的一個中學教書,學校里的很多學生連升學考試都沒及格,為了完成義務教育而被塞到了這個學校。
不要說教學上怎麼教都教不會了,初中入學英文字母都不認識的一抓一大把,這都算輕的,管理才是大問題。能把三十幾個學生按在教室里安安靜靜坐一節課就謝天謝地了,說不定上個體育課回來教室空了一半,其他學生全趁機翻牆去網吧了。很多學生的品行也很差,以前還有去老師辦公室里偷錢的。

但最令人心酸的還是,太多太多的孩子家庭不幸福,甚至生活很困苦,以至於你都無法去責怪他們。有的孩子父母離婚了,跟年邁的奶奶住在一起,不僅沒有人照顧他,他還得負責老人的生活起居。有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一個人住在家裡家人對他不管不問。還有家長認為學習就是浪費時間的,學生回家以後不僅不督促他學習,還天天帶上社會要教他「真本事」。還有父親在監獄裡服刑從小就沒見過的。更可憐的是父母雙亡的,甚至父母先後跑了再也沒回來的,靠親戚甚至老師的接濟過生活,連飯都吃不起。你要說他們品行差吧,可是根本沒人教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啊,有時候哪怕只要有一個人能在他們人生中好好引導一下他們也不會這樣。

幾年以前我媽班上有個小女孩,也挺混的,學習不好、談戀愛,家裡不管,放中秋假期了也不回家就住在學校里,我媽就帶她去超市給她買了點零食和書,又教育她一番要多看看書別老跟男生一起混。結果放假回來小姑娘手裡捏著50塊錢來找我媽,說東西是老師買的要來還錢,不想花老師的錢。去年在路上偶然見到一個發傳單的,我媽本來不想理,結果她追著喊馬老師馬老師,仔細一看就是這個孩子,又提起來這件事,又把我媽感謝了一番,她說她現在自己開了個水果店,也結婚了,去年剛生了孩子,生活挺安穩的,說得我媽眼睛都紅了。

我媽經常跟我感嘆,有些孩子一看頭腦就聰明,本來也不是差孩子,好好教肯定有出息的,怎麼就能被帶成這樣呢?

是啊,怎麼就變成這樣了呢?


這篇文章為這個星期也是這半個月教差生的一個心路歷程的記錄,這批差生可能還會帶個半年,接下來的路還長,多些大家指教。

1)教完優生再來教差生,開始懷疑人生。

開始懷疑人生,特別是教完優生的時候再來教差生。 帶了四個「差生」,教他們英語和數學,剛開始我還情懷滿滿的,我對自己說:好學生都是自己學會的,差生才是我教會的。只有在教差生的時候才能真正鍛煉自己的教學能力

我十分相信自己的使命,因為我曾經一直是一名優生,我深知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生,我有我所有的成為優生的經歷,但是我唯獨沒有成為過差生,那種怎麼做都做不會的感覺。 直到最近教了快四個月,我才發現當時的我是多麼的天真,學生就像《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孩子一樣,看起來都很好,但是到了真正學習的時候,才發現他們的各種思維方式簡直無可理喻,用「不講理」三字形容絕不為過。(當然她們有她們的生存邏輯。)

1、

初中「差生」時小學六年積累的,她們有時真的會讓你感覺到世界一片黑暗。初二的學生了,連除法都會算錯,連一元一次方程都解不出來,連五年級的應用題都分不清「每,共,平均」這些辭彙,到底是要加還是要乘。更不用說「比。。。的幾倍多。。」

2、

差生,不要以為她們都很軟弱,他們的確很弱,在學習上很軟弱,但是他們在「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中也有了「弱者的武器」:

「幸虧我不是倒數第一名」

「這次我應該有二十分吧」

「儘力就好了」

「沒關係,還有下次」,

特別是考前,他們總有這句話:

「這次期末還是算了,下次再努力吧。「」

3、差生也需要朋友也有朋友,也會有《大連接》講的社會關係的兩種效應「同儕效應」和「競爭效應」,也就是「互相安慰」和「互相刺激」

差生他們最受刺激的是,和自己一樣的差生突然超過了自己:

「某某某都有30分,我真的對不住我的父母」

4、差生還有一些非常難纏的武器---自我中心,一切都是外界的錯

為什麼連五年級的題目都不會做?---- 「我就是不會做」

「怎麼連除法都曉得?----「我小學沒學好」

這個直接除以這個就可以了 ----「我們老師沒講過這個,真的」

5、他們的語氣和語言總會讓人覺得世界對不住他們一樣,感覺你被他們需要一樣,但大多數時候隱藏在需要後面的是-懶惰,無責任感。

「我覺得就是這個樣子」

「聽我說啊」

「這個太難了,要死好多腦細胞」

「這個題目看不清呀」

「我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老師,這個題是不是先除以她」 「這個單詞是什麼意思」

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掙扎,數學3、4多分,還是3、4十多分,我終於突然明白,這些孩子真的是差不只是智力和一般能力的發展上,不只是成績。還有更重要的是態度, 他們總有借口,去把自己的低成就變的合理,讓周圍習慣他或她的失敗。

控訴,甚至埋怨外界的嚴格要求,是一種方法。

如果這招不管用,自憐,獲取周圍的同情:

「我這麼差,我就是數學白痴,我對不住父母」

每當你都覺得他或她自責的不得了,以為他過他要知恥後勇,憤而讀書的時候。他或她又開始埋怨外界的不公了。

5、

那差生有救嗎?

我覺得一般能力上已經很難趕上優生了,人生很多時候就像滾雪球,優生是越滾越大,但是差生越滾越小。我不再期待他們還能在考試上做出什麼成就,達到我當時能夠達到的高度。 他們或她們已經讓我失望過足夠多次了。 但是,我能做的也將一直做下去的就是,當他們或她們再做出那些無意義的控訴,再去自憐的時候,我只會當成耳邊風。

我只會說:我不管這些唧唧歪歪的理由。

當然給他們或她們出的題目不能太難,要在「維果茨基」講的「最近發展區」,人們常講的舒適區和恐慌區之間的「發展區」

這點難以把握,需要經常試探,教學計劃經常要調整,比如之前是講一次函數,當我發現連方程解不出,連利潤怎麼求都不知道,連基本的除法都算錯的時候,趕緊補五年級應用題,以及初一上學期的解方程。

《中庸》里也說了: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其愚必明,其柔比強。

差生,最讓人頭疼的,恐怕不是他們的差,而是他們那種「墮落」的習氣,她們缺乏勇氣和決心,容易放棄。

生往往都是成群的,他們或她們之間會覺得自己的「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作為一名老師,你不能接受,你得表面上接受這個人,和顏悅色的與他或她相處,接受他或她的情緒,但是控制他或他的行為,特別是偷懶、拖延、拖拉等等。

在控制他們或她們的行為時,的確非常費神。因為你要keep them in track 的同時,還得對他們或她們有些同情心,接納他們或她們的情緒。不得不暫時把自己追求極限的情懷收一收,因為他們別說極限了,就是稍微突破一下自己,都顯得比別人艱難百倍。但同時也得時刻保持清醒,不能被她們的「好難啊」「好累啊」所欺騙。


2)很多初中生,其實小學沒過關,具體運算階段沒過去,很難進入形式運算階段。

6.8 0;00更新

不光差生的問題大,教差生的老師問題也大。 皮亞傑研究兒童科學思維的文章指出,兒童的思維發展從具體運算階段到形式運算階段,這個跨越和發展剛好在12-13-14歲,具體運算沒過關的時候,形式運算很難進入。 但幸好有加德納的新發現,他告訴我們,人的智能是多樣的,除了科學智力,數學智力,還有人際智力,內省智力。 所以學校的成績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能代表學生智力發展的大致情況。況且在中國教育還有很大的一個附加功能,改變階級,提升社會地位。 所以,對於這幫初二的學生,我也只能管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情況。

3)開始看到一點點曙光。

6.8 19:00更新

現在感覺好多了,差生就得根據他或她的水平出題。現在給她們一天做兩到三次試卷,她「一共,每」這類加法乘法除法的應用題和解方程,一次十個,一個十分,滿分100。

第一天最高分只有40分。

第二天最高分有100分了。

第二天,開始做一元一次方程的題的時候,最高分只有40分。第三天繼續做一元一次方程的題,最高分有一個有80分了。

但有一個特別後進的學生,簡稱A,仍然讓我特別頭疼,兩次解方程都是20分,出成績後我給她講什麼都聽不進。據我對她的了解,原因在於,其他兩個女生,一個簡稱B,得了80分。另一個簡稱C,C得了90分,第一輪的試卷非常簡單。

而A,此刻自己考20分,別人考80分,90分,情緒非常不好,感覺這個時候全世界都對不住她不能惹她一樣。我於是讓BC繼續做後面的試卷,把A叫出去單獨講。

我問-2-2等於多少,她不做聲,眼睛不曉得看在哪裡了。

我問2+2等於多少,她什麼也聽不進,陷入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突然才想到,在一塊聽聽里講「應對不講理熊孩子的五個黃金法則」,的」賓大教育學碩士張旎說過:黃金法則2 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並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時候。孩子也不想成為不講理的孩子,她只是感覺到無力,只能不講理了。

而這樣回來看,那會竟我然傻傻地把她單獨拉出去,讓BC做後面的題,其實已經是有點看不起她了。我估計她是這麼理解的。

我馬上停止給她單獨補課。

留下一句話閃人: 「等你自己有問題時再問我吧」

她肯定沒弄懂第一張試卷,但是我不能管她了,此刻不是教她最好的時機。我果斷地讓ABC都馬上開始做第二輪輪的升級難度的解方程題目

A第二輪20分,B80分,C40分,C這次也沒做好,但是嘗試了4遍終於都做出來了。

我提出在大家面前,講她做錯的題的建議,大大家同意,A還是沒反應。

我把過程一五一十地寫在了黑板上, 她無動於衷,但我繼續把第二輪的過程寫完了。

但是等其他兩個學生都走了的時候,我說: 「把筆記自己做好」

她非常氣憤而且悲傷地說: 「我自己做的出來」,非常的不耐煩,似乎控訴我低估了她。

突然我好像也懂味了,明白點什麼。

剛開始我還擔心她第一張卷子,正負數相加減一點都不懂,怎麼辦。也打算像第二張卷子一樣,事無巨細寫上去,至於抄不抄、學不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了。

但是,現在突然明白,就像我們成人的人生也沒法他人來替我們過,該走的彎路還是得走,該掙扎的還是得掙扎,她們還不是一樣?你想從根源上避免她們走彎路是不可能的,沒有彎路就不可能學習。

於是,我看到有個學生一個方程寫的非常長、有個簡便方法可以做出來,也不再做聲了。

必須她自己發現,她認為是自己發現的---才有用。我講再多也沒有,而且我也累。教育的本質不是灌輸,而是引出--「elicit」。像蘇格拉底的「產婆術」理論一樣。 讓她繼續在那裡掙扎吧,我必須放下我的同情。放下,讓自己那可以顯示自己很厲害的衝動,那是虛榮,不是教育。

就像《TKT》里,崔冕老師的一句話說的好,她也是引自別人的: a good teacher knows what not to teach to the students. 一個好的老師知道不教什麼。

我得忍住我自己的一套套所謂的按照知識體系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什麼不會正負數,不可能解出方程,不會移項就不會解出方程。 但知識的先後順序和學習的先後順序未必完全一致,知識是有體系的,但學習可以碎片。懷特海德在《教育的目的》說過:學習是有浪漫和紀律的結合體

暗時間》里,劉未鵬也說過,困難的事情越做越容易,容易的事情越做越困難。 我們學過的人很難體會初學者的艱辛,看學會了的東西,以為是一下子自己就掌握了。而當我們在學習新的不會的東西的時候,也會產生這種感覺--永遠都做不出來了吧。

采銅也說過,有些問題,學習者終其一生都得不到解答,但是這些問題卻引導了學習者的人生。讓他不斷探索下去。我不能剝奪,這些學生犯錯的資格,面對問題的資格。而我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我曾經現在也是一個對自己不滿意的學習者,我知道很多問題,我能求助的只是自己,別人只是幫助我而已。

正如知乎有位大牛的簽名: 心在求法,皆為魔道。

感謝這批差生,感謝我的學生,讓我重新愛上了教學,也產生這些教學的感悟,也重新完整了我過去碎片的人生。

後記:這篇文章應該不會再更新了,剛開始只是無聊隨手一寫,昨晚更新一次,今晚7點更新一次,現在弄到印象筆記改最後一次。

第二次更新完後,巧合的是,

A剛好用很低沉甚至呻吟的語氣和我說:「我做完筆記了」,此刻我才真正體會到她的無力感,憤怒、自我封閉,都是無力的表象。

we all need others,but sometimes we have to be alone.


比教一個差生更悲催的是,帶一票差生。
高一開始階段都不敢笑,天天就一黑面煞星。

首要教學目標就是:懂人事,明人理。知識內容反而排到第二位了。別人都是教書育人,我說我是育人教書。有次周末放假的作業就有一項,回家給老爹老娘炒菜做飯,然後發照片給我。我覺得我也是夠奇葩了。

文科生可能更清楚:高中地理有個章節,關於地球運動的。在我這是「選修」章節。理由就是:太難,高考又不考,考了也不會,會做耽誤時間,不如直接蒙一個。。。

我上課都是「聊」課。聊聊知識點,聊聊知識點有關的奇葩新聞,想辦法給知識點「口語化」,從而讓他們記住。例如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到我嘴裡就一句話:「整體環境就像一張桌子有四條腿,有一條腿壞了,這桌子也就遲早得完蛋。」
人口增長模式那章節的筆記里,學生都有一個「知識點」:越窮越生。
在我目前的教學裡,嚴謹科學這類詞,跟我沒關係。

我不是名師,我沒多大本領,我只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和學生去聊聊知識點,聊聊做人得有良心。

就跟說相聲似的,悲催的是底下坐著五十多個等著接話的捧哏。

逗學生也是一種樂趣:
有人上課偷玩手機,屏幕的光打在眼鏡片上被我發現,我就喊全班圍觀他:快看那個小學生,眼睛裡閃爍著王者的光芒。。。

有人上課說話被罰站,不服氣,叫囂老師為啥老針對他。我耐心的解釋說,因為你帥,就像黑暗中的螢火蟲那樣惹眼。

有曠課的孩子,我會悲痛萬分地詢問班裡其他人:他,一個挺好的孩子,怎麼突然就不在了,明明上午還在的,短短一個中午,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就看不到他了。

。。。

學生其實都談不上壞,大部分都是習慣不好,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等。就像有人說的,沒人教他們該如何去做。
再差的學生,都沒啥。有辛苦,有樂趣,有收穫。
最窩火和無奈的是學生背後的家長。做夢都是我去年買了個表。。。

絮絮叨叨半天,主要是開會無聊,打發時間,希望沒踩到誰的尾巴。
別沖我亂叫,我怕狗。


這說的不就是我們這些中專學校的學生?!
【想放棄,無數次想放棄
無數次想不通為什麼要做強迫別人改變的事,讓自己做招人厭嫌的角色
教這樣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心態吧】

不過最差的學生不是差在死學不會。
差到極至是缺少學習的動機,和學習習慣。

做作業幹什麼?別人做完的拉過來,抄!
聽課聽沒聽懂?誰管老師講的啥玩意兒啊,黑板上的所有字,抄!
參加什麼拔河比賽集體活動啊?沒意思!不如睡覺

跟他們講綜合素質,講提高情商,講培養人際交往能力,講訓練表達能力?
呵呵
不好意思,不是我沒有耐心引導,也不怕這個過程付出甚多收效甚微

問題是這些詞語根本不在他們的價值觀里
對他們既不形成渴望,也不構成約束力!

他們其中相當一部分關心的是:
那個小妞不錯,泡一泡試試
那個小子看了我女朋友一眼,老子要揍他
今天好無聊,發個狀態「學校管的真tm嚴!」快看看,多少人來給我點贊。這些孫子光看不點贊,太不夠意思了!

他們是自甘墮落嗎?恐怕不是
而是他們沒有目標,也少有成功的體驗。來到這裡之前,他們就是被放棄的一群人。學習差成為他們唯一和共同的標籤。
不管是天資愚鈍也好,還是聰明但性格頑劣也罷。當他們選擇中專,就默認「以前學不好,以後也不用怎麼學」。只是比提前進入社會好一些,但仍然是在消磨時光。

他們被責罵時自尊感弱,但一旦被懲罰批評,往往就會表現出很強防禦性和攻擊性。比如找很多借口而不是真正反思。比如認為老師針對自己,公然頂撞。

如果用個比喻來形容教他們的感受就是:
我這是在拖著一群殭屍。他們麻木,冷漠,不自知。
有時候灌一通雞湯,或是委以重任。發現別人油鹽不進時,就罵自己「讓你多事!」
【但冷靜下來,又覺得,也許他們當年就是缺少一份信任一份耐心一點指引。「試試吧,或者真能讓他們比現在好一點呢?」】

兩個括弧里的思想不斷掙扎。於是,I"m sick.=_=


會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趴……

確實會有兩類差別很大的情況:

1、死都不學型的……
@Shimizumint 描述得很好了……
大概就是,你費勁心機想要引導他,
他要麼根本不聽,腦子裡在想別的;要麼索性打斷你,「老師你就告訴我公式吧」。
【撓
面對這種孩子的時候……真的很想揍他一頓啊【趴……

特別是好不容易編了個有趣的引入讓他聽你說話了,一到具體題目立馬打回原形……
還持續不斷地在你剛才的引入上糾纏你……
真的挫敗感特彆強啊【無力……

p.s.這類孩子的家長大多是「平時根本不管,老師告狀就把孩子拖過來揍一頓」的類型……


2、就是不會型的……
一般這種孩子都蔫兒不唧唧的……
一直特別認真地瞪著你……
你寫個字他就立刻抄下來
恨不得你說個笑話他都要一字不漏地記錄……
但是你問他任何問題,他都回給你一個疑惑+愧疚臉……

這種特別心累……
因為這種孩子各方面的表現都是「我很認真」的樣子,
所以你知道他用力不對、你知道他其實應該放鬆一點、
但是你不忍心說他……
因為他會擺出特別愧疚特別傷心的樣子來orz……
然後你會覺得「這孩子這麼認真了我還批評他我真是壞人!」

特別特別累心。
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沒能救他,特別對不起他。
某幾個名字到現在都是,一想起來我就覺得很愧疚。
sigh……

p.s.這類孩子的家長大多是「全程緊密跟盯,孩子隨時能夠感受到家長監督的視線」的類型……

啊,答這個題答得我整個人都不好了,5555……


不是他哭,就是你哭,或者一起哭~

他叫AB,初二的男孩子,坐在角落安安靜靜地聽我講課。目光永遠跟著我,我說笑話,他看到別人笑了,也會咧開嘴角。每次看到我,他都低下頭,
老師好。
AB,你這次的單詞聽寫,又錯很多哦
老師,對不起。
好,記得要努力
他聽寫永遠全錯,作業卻總是全對。我生氣他的敷衍,卻暗自心疼他敷衍得那麼認真。
以後,你有空就來辦公室找我,我們一起學習。
他就慢慢跟著我學,可是,單詞他永遠記不住,10個單詞背一個小時,還是記不住。我用盡辦法,他就是記不住。我留他的時間越來越多,給他輔導的時間越來越晚,他越不會,我越著急。
你要努力。不努力,別人嘲笑你的時候,你怎麼辦?
老師對不起。
我心力交瘁,別的老師對我說,你不能把精力全都放在一個孩子身上,這樣對別的孩子不公平。
我依然堅持著。他那麼有禮貌,那麼認真,我為什麼要放棄?
後來,偶然有一天,我看到他趴在桌子上。我叫他。起初他不理我,我再叫,他抬起頭,淚流滿面……
14歲的他,哭得像個三歲的孩子……

她叫CD,父母都是名校畢業,家境殷實,獨生子女的她自然被父母溺愛,只是被溺愛的孩子,大多內心脆弱……
她是很文靜的孩子,永遠穿著有袖子的校服,第一個到教室,14歲的她,暮氣沉沉,看起來沒有任何朝氣~
CD,你要多笑哦,你笑起來很好看。
好,老師。她咧開嘴笑笑。
她的爸媽很愛她,事無巨細向我報備,只是聽得越多,我越心疼她……用錯了方式的愛,給的越多,她的負擔越大~
她媽媽告訴我,她經常一個人跑去樓頂
她媽媽告訴我,她在家從來不說話~
CD,這次考試你不及格,你就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好,老師。
考完後
把你的袖子挽起來。
老師,我……
挽起來,你答應我的。
她挽起來,胳膊上一層層的傷疤,新痕加上舊痕……
後來她就時常跟著我,有時候帶她吃冰淇淋,有時候帶她看電影。她說老師,我覺得你真的好好看哦。
我教她語法。她永遠假裝在認真聽。
你聽懂了嗎?
老師,我聽懂了。
那你重複一遍。
……
一種挫敗,無奈的感覺,我臉漲得通紅,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流~
有一個視成績如命的爸媽,你不努力學習,你要怎麼辦?去跳樓嗎?去割腕嗎?
老師,對不起。
我哭她也哭。

我們都要明白,既然考試已經是一種選拔的手段,那麼有一部分人是註定要被淘汰的。那一部分人註定不適合學習。一個班頂尖的就那麼幾個,剩下的,尤其是大多所謂的差生,真的承受了太多太多……
一路走來,我們自己還不明白么……

補充說明一下後續。
從那以後我和AB都放棄了,他去讀了一個中專,現在在深圳海關工作(他是深圳本地人,拆二代)
CD中考之前英語已經穩定在90左右,中考成績這幾天就該出了,她在準備小提琴,有特長生加持的話,她應該可以上個不錯的高中了。
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書。不適合讀的那些孩子,真的不能簡單地用差生用笨用什麼哪裡有障礙去描述,離開校園後吃苦耐勞,勤奮拼搏的孩子並不少。其他的,我不想再多說了,累~


高三了還不能熟練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

初四了還不能熟練的算出5/50的…

初三了我說月亮繞著地球轉,結果學生說第一次知道這事…

每一次都嚇我一跳,後來就見怪不怪了。

其實這些零基礎的孩子都挺聽話的,老師批評他們懶他們也虛心的承認了(基礎這麼差確實不是一般的懶)。只要耐心的從基礎教,他們還是能一點一點跟上來的。就是和他們家長溝通的時候挺崩潰的,因為他們家長一開口,你就知道為什麼孩子是這個水平了。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我就是那種萬里挑一的偏科偏到八面坡的學生。

語文、英語、政治、歷史成績加起來,年級前二十名,加上數學和地理,跌到百名開外。

地理這一塊我是實在沒法子,畢竟花了大半的心血切磋琢磨,高考還是沒能及格。

教我數學的是個小老頭,粗糙通紅的一張臉,矮矮胖胖,腰粗到只能人工地在皮帶上另戳幾個孔,慈眉善目,愛喝酒,一笑就沒了眼睛,露出三層肥肥的下巴,平易近人得很。

我們叫他毛大爺。

大爺人極聰明,撇開課本講課,只講粗暴簡單的方法論。我所在的是年級最好的文科班,優秀苗子眾多,三言兩語,眾人便豁然開朗。

常常在他講完一道大題後,問,

「還有誰沒懂?」

班裡就我一個人,怯生生地舉起手。

他有時嘆口氣,又繼續給我講一遍,更多時候是讓我課後單獨去辦公室找他。

某次在辦公室里,我捧著題,一遍一遍地問他。他性子暴躁,教了幾遍都無效後,露出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情,說,

「哎呀田可樂你是蝦子嗎?」

我有些懵,問,

「啥子意思?」

他氣急敗壞地吼,

「蝦子腦殼頭全是屎!」

辦公室里的眾人大笑,我滿臉通紅。

就這麼磕磕絆絆地過了一年,我的數學成績漸漸有了起色,但波動幅度極大,臨近高考,我有些亂了陣腳。

高考前一天,他把我叫到教室外,跟我坐在走廊里的長椅上,問我,

「你以後想做啥子?」

我說想開火鍋店。

他就笑,說,

「那我就在你邊邊上開一家毛血旺嘛。」

那天我們瞎扯了很多,都是些與考試無關的瑣事。臨走前,他扶了扶眼鏡說,

「我給你講,我這個人預感很准,一輩子沒出過錯,我覺得你高考至少125分以上。」

我擺擺手,說,

「毛大爺你就別安慰我啦,我幾斤幾兩我自己曉得。」

他把音量提了八度,

「真的!等成績出來你看嘛!肯定超常發揮!」

我鼻一酸,順從地點點頭,說,

「好啦好啦,我相信你嘛。」

高考數學成績出來,不多不少,正好125分。

在他眼裡,我當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生,幾乎耗費了他課堂上一半的精力。我也是那個每晚去食堂偷買宵夜順便會給他帶一點的小朋友。他罵過我,用卷子揍過我,也在畢業後的火鍋店裡笑著跟我舉杯。

我永遠記得那一天,胖墩墩的可愛老頭,坐在長椅上,認認真真地騙我說,他預感准得很,我一定可以超常發揮。

謝謝你啦,毛大爺。


周末日常對話:
「哎我今天班上一學生又掉線了。」
「我內個從來沒連上過。」
「就他一個人錯了,專門講那道題,全班都在聽就他沒聽。」
「有個學生解鎖了技能『百分之百回答錯』,我問他2+2大於3還是小於3都能回答小於,我就納悶了都是些百分之五十能對的問題為啥報的都是錯答案?」

反正遇見這樣的學生我壓力挺大。

我見過的學生中,有很多人一開始反應挺慢,但是只要聽講,只要認真學,成績慢慢就跟上了,而且往往能在一個較好的班級里處於前幾名,也就是整體(跟全北京學生比)大約在前15%~20%的水平,這種孩子身上的踏實與勤奮我很喜歡;
有一些成績不咋的是仗著自己小聰明不怎麼學的,這種要是有一天突然打擊到刺痛神經了開始發狠,追起來挺快,也還是挺有前途的;
最怕遇見那種反應慢還不學的,整天獃滯的目光看著黑板,最可怕的是這種學生還往往有個特蠻橫的家長,見面就問「為啥成績這麼差」,打個電話去說我們弄個期末試卷分析會,「我在忙沒時間接電話」,「孩子忙呢沒時間去」。說實在的,畢竟人生不是打遊戲,否則真是只剩下一個建議了——刪號重練吧。

有人說不要給學生貼標籤「差生」,我原則上同意這一點,但是我不同意雞湯「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在我看來,學生分為「可教育」和「不可教育」的。
有些孩子成績差,但是他下課會積極提問,把不懂的問題再去多研究研究,會來問我現階段該去做什麼才能對學習有幫助,可能確實天分不高,但是這樣的孩子,他的進步會讓人欣慰;有的孩子成績差,是因為不願意學課本上的東西,但是自己願意搞一些小發明創造,或者在藝術等方面有過人的才華,這些學生我會告訴他們,現在的社會的確是多元化,但是基礎教育是必須及格的,你可以成績不優秀不突出,但是你未來發展的道路上會成為你絆腳石的考試,你必須應付的漂亮;這些都是可教育的。
而「不可教育」的,就是那種說什麼都不聽,就一副「老子就這樣了愛咋咋地,我特么自己不願意來是家長逼的,你丫別逼逼了」的態度,誰家的白紙這麼臟啊?誠然,如果有聖人在世,可能會用無限的博愛與包容感化這些學生,去做到那些極小概率會發生「改邪歸正」,但是那些發雞湯文的能做到?話又說回來,教育資源這麼有限,為什麼不分配給那些可教育的學生呢?將良木雕琢成藝術品,還是費大力將朽木刨平成板,反正我沒有選擇恐懼症。

我願意教所有願意被我教的學生,僅此而已。


我是一名在職教師,在貴陽一所私立中學任職。不知道我的回答算不算跑題,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先理清一個概念,什麼是「差生」。現在的學校成績單都是隱私,按照學校要求,我們老師是不能公開談論「差生」這個概念的,「學困生」是更為規範的概念,有教無類,這些學生只是學習困難罷了。這是個「政治正確」的概念,大家都容易接受。

但我所理解的「差生」遠不止學習困難這一個方面。和這個問題下大多數答主不同,我不在教學一線,我是一名政教老師(也稱作教導老師),負責德育和行政工作。我所理解的「差生」更多是在行為習慣、心理成長這兩方面存在障礙的學生。

政教老師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閑職」,僅僅從表象來看確實如此,我享有同樣的寒暑假,工作時間相對自由,除了部分必須的行政工作,沒有什麼非我不可。就在昨天,和中學組的老師閑聊,有位女老師不無調侃地說道:哎呦,G老師,你不教文化課又有寒暑假,真爽……本來這也無妨,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看法。關鍵是她隨後一句:你們政教處真休閑!這句話讓我非常不爽,不看在同事一場,我必定噴她。政教處只是看似很閑。

紀律衛生,涉及到學生的基本行為習慣養成,也是集體生活與個人獨立兩相協調的培養;

活動社團,是青少年成長和團體協作的必要保障,各種愛國教育、集體教育是社會性生活的必要要求;

校車住宿,哪一項都有安全責任和意外風險,同時還要與社會企業、團體對接溝通,其中利益關係複雜不必多說;

家庭教育,連接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橋樑,是確保家庭與學校雙重教育的基礎,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不要說行業之外,即便行業之內的很多同行,對於教育的理解也相當狹隘,乃至跑偏。學校不僅僅要「智育」、要成績,更要「德育」、要樹人。「德育」比「智育」更加重要——考不好可以來年復讀,這是一時。一個年齡段的路走錯了壞習慣養成了則是一生的。

可能要得罪一下一線的教師同仁們。作為中學老師,我們的學習基本都是本科起步,僅僅從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嚴密性,我們完全具備教授中學生的學歷與能力。以我自身為例,我本身是中文系畢業,兼修政治和歷史,教授中學生任何一門文科類課程沒有任何障礙——我的意思是:僅僅從傳授知識的角度,我們可能存在問題,但這些問題是方式方法手段這些「術」的方面,而「德育」教育則是「道」的範疇。

第一個問題,不敢說律己,但要正視自身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的弱點和不足,要正視自身德性上的缺失,否則沒有底氣和自信教育學生。第二個問題,要考慮年齡和時代的差異,要揣摩、代入當代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點和行為方式,先理解學生,再引導學生。無論哪個問題,都沒有明確的手段或途徑,採用什麼方式、拿捏到什麼程度,只能靠自身摸索判斷。

我的學校是一所私立學校,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生大多是貴陽、貴州暴發戶的孩子。這些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有錢任性、獨立性強、早熟、家庭關愛與教育缺失(父母離婚在6成左右)、虛榮心強好攀比。

我舉幾個例子。

我辦公室不遠就是衛生間,距離小學生教室很近。男孩子們總是站在台階下小便,經常弄得台階一片狼藉——批評乃至訓斥都沒有什麼作用,直到後來在便池旁貼上了:請站在台階上方便,保潔阿姨很辛苦,請珍惜她的勞動。這樣才有了一些好轉。但也有一些學生背地裡認為:保潔阿姨就是為我們服務的,我們想怎樣就怎樣……不知你什麼感覺,反正我覺得挺可怕的。小小年紀就不尊重別人的勞動,甚至有了等級概念的劃分。

更惡劣的。四年級有一個小刺頭兒,也不知道跟誰學的,有段時間每到下課就在走廊里和女生瘋鬧,本來只是瘋鬧也就罷了,漸漸學會了罵人:嘿!嘿!臭娘們兒!——我對此十分惱火,我倒並不過分責怪小孩子罵人,我惱火在於他是跟誰學的,或者,誰教的。直到有一天,他把口中的「臭娘們兒」升級成了「臭婊子」,我再也無法忍受了,直接把他拖到班主任面前。看似只是一兩句髒話,實質上是埋下性別歧視的種子。

三年級有個小霸王,他的眼神里充滿了仇恨和恐懼,他動不動就對同伴大打出手,對,非常兇狠,對人造成身體傷害那種。不是一般意義上小孩子們的打鬧。就在上個學期,同學和他玩鬧,也不知道因為什麼,他居然抓住同學的頭髮狠狠地撞宿舍大門的鐵欄。然後就是……兩方家長都對學校不滿,甚至還要動手打我們的政教主任。結果怎樣呢,通過了解,我們發現,他的父親頻繁地對他施加暴力,無論是他挨打或者打別人,無論有事沒事,因不因為他而起,他的父親都要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人。後來我們改變了策略,數次教育他的父親(甚至差點動手揍他),情況有所好轉。但仇恨和暴力的基因,似乎已經寫進了孩子的身體里。

更有甚者會辱罵老師。有個女孩子因為自己貪玩沒有趕上校車,居然罵跟車老師「傻逼」,跟車老師也年輕沒經驗,居然被罵委屈哭了。這還不是事件最高潮,高潮是我領著跟車老師與她的班主任評理,她的班主任居然說:這孩子不能這樣,我相信她,她平時可乖了。我反問道:跟車老師有什麼必要冤枉學生呢?沒有利益關係,沒有任何必要。後來事情不了了之。有那麼幾次這個學生遇到我,我會察覺到她一絲絲冷笑和得意。這樣心機,我就問你怕不怕。

說說中學生。

性,作為一種現象,在各類媒體已經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然而學校性教育還是非常落後。我們可以傳遞他們必要的性知識,但愛的教育卻是缺失的。他們很可能不得不在成人之後,乃至二十幾歲甚至更大的年齡才去探索愛情的領域,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幾乎等同於錯過終生。無論我們是否阻止他們「早戀」,他們永遠缺失了這一課:什麼是愛情。性不需要過多的教育,本能而已。

在本能的驅使下,在懵懂的狀態中,在媒體的渲染里,天知道他們會形成怎樣的愛情觀念——也許很大程度上只能看運氣吧,遇人不淑或者恰逢良緣,這都是個人修為了。從這個角度說,我運氣極佳,我幾乎沒有遇到過極品,也很早有意識開始思考愛情問題。也正因此,我才格外替他們感到著急。比如X,一個美麗又憂鬱的九年級學生,整夜失眠、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據宿管老師說她還有嘗試跳樓、喃喃自語的經歷。據說她父母離異,繼父對她非常冷漠,母親也對她不聞不問。這些是一些直接的、必要的原因,但我想到了更可怕的。那段時間我一直在找機會想告訴她:一定要好好學習,你的繼父和母親指望不上,就只能靠自己把握命運,至少大學畢業之前,只要你學習成績夠用,他們不可能不供你。更重要的,你非常美,你已經是很多男人眼中的獵物,不要因為家庭的冷漠而誤入那些垂涎你美貌的陷阱,遠離那些用虛榮恭維你用金錢與物質享受引誘你的垃圾男人。很多美麗又有心理障礙或者有其它不幸經歷的女孩子,在這一步都走錯了。但是非常遺憾,直到她畢業我也沒找到這樣的機會。

還有W,一個非常喜歡大喊大叫身材肥胖的九年級男生,他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總和老師開一些沒大沒小的玩笑,我曾經因此嚴厲訓斥過他。表象上他在大喊大叫、沒大沒小,其實那種心理和行為我非常熟悉,那分明是性的壓抑和身材帶來的自卑所扭曲而成的不自覺反應。

先寫到這裡,我忽然感覺特別壓抑,我得緩緩。

這些就是我教「差生」的一些體驗吧。


四點半,小猴子們放學了。能遇到自己能答的題目真是棒棒噠。
題主問的是體驗,那我就不說教學方法了,把重點放在我的感受上。

我覺得我回答這題經驗豐富,不僅僅是因為我是小學數學老師,更是因為我在當老師之前,做了很多年的差生。人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接手的四個班,差生雲集。
從我的經驗來看,在我所教的小學階段,差生可以分成兩類:

1. 接收知識的速度和反應能力確實弱於其他人的「慢」學生。

孩子們都在聽課,他們也坐的很端正,不搞小動作,不講話,但是老師拋出去一個問題,他不能迅速地回答,或者在正常時間內不能回答,程度嚴重一點的,就算老師給出適當的提示,還是答不上來。

我心疼這樣的孩子但是不責怪他們,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每個孩子在知識領域內都是擅長的。而且這樣的孩子背後常常也有一個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的啟蒙教育開始很晚的家長。打電話和他們的家長溝通,發現他們在家裡也要花比一般學生更長的時間來完成老師規定的學習任務,甚至睡得比較晚;第二天上課又因為學習時間不夠注意力不集中,又沒學好······這樣惡性循環。

奧蘇貝爾的接受式學習認為,只要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任務。按照這一理論,這一類就不太適合集體學習,如果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沒什麼時間,可能需要藉助課外輔導班的力量,而且最好是一對一輔導。可一旦佔用課外時間,又怕孩子會厭學,所以最好是父母及時輔導比較好。小步子一點點地鞏固,讓他們獲得一些成就感,不求學的多出色,至少不能讓他們厭學。

2. 很聰明,就是「懶」!


這類學生的存在就是用來氣老師的。上課都在聽,他在講話,批評一下,聽一會兒,就會了(當然只是在小學低年級)。如果老師不提醒,他就一直玩下去。玩著玩著,知識漏洞就大了,過幾天再被批評,準備再學一點的時候,發現都不會了,漸漸地就會放棄了。

一般在小學階段,這樣的孩子問題不大,如果家長配合再加上個負責任的老師雙管齊下,就可以搞定。視程度不同,只是時間問題。如果家長盲目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孩子最聰明最可愛,到了中學階段,再輔以幾個問題少年是孩子的朋友,那就做好準備收拾孩子的爛攤子吧。

從我自己來說,在小學倒還好;到了中學,學生「我」的觀念一旦形成,就容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學習好的學生比較少和差的學生玩,這又增加了成為問題少年的風險。

作為孩子塑型的初級階段,小學老師有巨大的影響力,特別是這類聰明但不勤快的學生。我對於現在接手的新班級就是這樣想。說不定課上的生動一些,他覺得有趣就聽了;多表揚他,他覺得自己是優秀的孩子就不好意思惹事了······等等,這類學生在低年級是可以補救的,到了高年級,確實比較麻煩。

我覺得做老師的妙處就在於能接觸到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家庭,好像陪著他們,自己也重新成長了一樣。而小學階段是最單純的年齡,暫時的成績落後,並不代表以後也是差生,因為不排除到了中學才發展智力的逆襲的可能。對於「慢」孩子,要有耐心;對於「懶」孩子,要嚴厲。兩種的共同點,是儘可能地和家長溝通。在這裡也給家長提個醒,不要輕易懷疑您孩子的老師,只要老師有責任心,都會很了解您的孩子;特別是任何時候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不好,這樣只是加快了孩子變成差生的速度。

最後總結一下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孩子「慢」,我心疼;孩子「懶」,我遺憾。

以上。


讓你開門你說冷。
讓你關門你說熱。
讓你關窗你說悶。
讓你開窗你說曬。
讓你交作業你說我賣廢紙。
讓你站著你說腳疼。
讓你大點聲你說嗓子疼。
讓你小點聲你說耳朵聾。
讓你把玩具交給我你說這不是你的。
讓你給家裡打電話你說家裡沒電話。
你想聽課了讓我聲音大。
你想睡覺了讓我聲音小。
你覺得班裡吵了讓我管管紀律。
你跟不上進度了讓我重新講講。
下課跟你商量你說佔用你休息時間
上課跟你商量其他學生跟我說佔用上課時間
罵你你還揚言要告我。
不管你你還揚言要告我。
我視你如骨肉,你視我如寇讎。
對於這樣的學生
我只能對你說
有前途!繼續這麼干!
因為懟老師的人,特別有前途。
在校懟老師,在家懟父母。
在路懟交警,在山懟老虎。
在商懟客戶,在政懟政府。
富貴懟中求,做齊黃毒賭。
尊師重道者,膽小如廁鼠。
苟且而下心,求榮反得辱。
守法恆鬱悶,強梁金如土。
程門立雪雞毛用,不如當年宋耀武。


我高考完的那個暑假,閑著沒事,糾集了幾個成績比較好的同學,一起辦補習班賺零花錢。

各種走穴宣傳,備課上課就不提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高一的小朋友,他爸一定要我給他一對一補習。酬勞也是還沒上課就直接給了我一沓現金,收據都不要的。

結果第一節課,我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煩。

那節課我印象很深,是關於三角函數的。我先跟他講三角函數的概念和圖像,看他似懂非懂。後來讓他先記Sin 30,Sin 60和Sin 90分別是多少,對應度數的Cos和Tan是多少。這樣最簡單的填空題就能做了,也能自己畫出圖像來。

第一天就教了這個,他一直沒記下來。到下課的時候問他Sin 30是多少,他還是不知道。第二天我又重複。到了第三天,我再重複同樣的內容,再讓他做題,還是不會。直到第一周結束了,我覺得可以搞個單元測驗,出了幾道三角函數最簡單的題,但是也沒抱什麼希望。

沒想到,他居然會做了!

一瞬間,我感到莫名的感動。他不僅能說出幾個特殊角度對應的函數值,還能畫一兩個函數圖像了。讓我突然覺得努力有了回報。

後來三角函數基本捋了一遍,到不等式的時候,又陷入了怎麼教都不會的局面…反正直到一個月課程結束了也沒把不等式過完。

事後回想起來,可能有的同學一開始對數學知識的接受就是會慢一點,但是在課堂上老師不會顧及他們,而是按照課程計劃按部就班的上。前面欠債了後面越來越跟不上,就漸漸習慣當差生了吧。

有教無類,談何容易!


直接講我和差生的故事,希望大家有所思考。
1,幾年前,我是國內某大型課外輔導機構的一對一數學老師,就是一個老師教一個孩子。
那個孩子來的時候教務主任讓我們隨便跟他交流一下。一個男孩,看起來十二三歲的樣子。我就按部就班的簡單問問他,你叫什麼呀?
他說我叫小強。
我說,多大啦?小強。
他想了想,說,不知道。
我被炸了一下。
額,你屬什麼呀?孩子。
他說,不記得了。
他低下頭,左邊頭部有一道大疤痕,不生頭髮。
這個孩子考試考2分,算差生不?
可是既然領導收了,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智商低下,2分,我也得教。
在與這個學生相處的所有時間裡,他一直屬於迷糊狀態,是無法和我溝通的狀態,我問他什麼,他說不太清楚,就算說清楚了,也像是在說一個夢,好像是他的幻覺。他分不清他說的話是真實發生過還是他隨口說的。
但是,100分有100分的教法,2分有2分的教法。
這種溝通都困難的學生,我就用所有的相處時間去給他講,反覆講一兩個最簡單最簡單的知識。
每秒鐘都是尷尬,都有種要炸了的感覺,但是仍要壓榨出耐心,沒了,再擠出耐心。
這個孩子本來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以前學習很好,6年級的時候從小區的牆上玩,不知怎麼被小夥伴推下去了,腦袋向下。唉。
每次見到他媽媽,他媽媽都強調,她的孩子很好,以前很好,現在已經恢復多了,怎樣怎樣。可憐的母親。
後來小強考了20多分,他媽媽竟然打電話感謝我。
感悟,不管我們當老師的遇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對每個家長來說,他們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對老師來說,差生有差生的教法,好學生有好學生的教法,只要本著一顆儘力而為的心,對得起自己就好了。


我高中學理科,大學法學專業。此為背景。

大二的時候某個周末從學校回家,我媽下課進門氣沖沖地:你來,你坐下,你看我這麼講你能不能聽明白。

我媽:「XXXXXXXXXXXXXXXXXXXX」
我:「恩,你先停下,你要講的是不是AAAAAAAAAAAAAAAA」
我媽說:「對」
我:「所以這個是BBBBBBBBBBB」
我媽:「對啊, 就這麼個事兒,怎能聽不明白呢!」
「我要看看,到底是我講的不好,還是這幫學生不學」
過了一會兒我媽氣消了,可憐起來:「我收不了場了,我說你們不明白,我下節課就從第一節課開始從頭講。他們這個不明白,我接下來講的東西他們就聽不明白,下學期你C阿姨,D阿姨的課他們更沒法上。可這都半個多學期了,怎麼可能重新講啊」

我媽是化學老師,當時已經教了快30年了,已經被一屆不如一屆的學生折磨得放低了對他們的要求也放低了對自己的而要求。但那個晚上我知道她很挫敗。


謝腰。

就像 @李嫑嫑 說的,在教育界是沒有」差生「這個詞語的,這個詞一般都是非教育者給孩子的稱呼。現在學校正規的對於這些孩子的稱呼為」學困生「。為什麼要有這個稱呼,你們自己想去吧。

另外,題目問的很清楚,是教學困生,老師有什麼感受。完全贊同 @曹文雯 老師的答案。確實很累。不是身體累,是心累。

我相信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職業操守,面對班級裡面那些總是跟不上大家節奏的小盆友,又著急又不知所措。每學期開學我們都會制定培優輔困工作計劃,就是這學期怎麼來做這項工作。培優很容易,輔困卻很難。有時候它會嚴重打擊到老師的自信心,認為自己教不好,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行。可是殊不知,有些學困生不是因為他不學,而是他真的就是學不懂,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輕鬆的也好嚴厲的也罷,孩子就是不懂。這時候,我們總想算了,放棄吧,可是,你知道,教育真的是一個良心活,你想干好就得憑良心,放任不管也不會有人來追究你的責任,但是,我能放任不管嗎?

答案是,不能。

這說起來,有點像給自己帶高帽子,但誰干誰知道,作為一個老師沒有點責任心是干不下去的。
面對實在學不懂的學困生,我的想法是不要揠苗助長,有些孩子開蒙晚,無法接受超過他能力水平的知識,就像有些孩子小時候不喜歡學習語文,是壓根不知道語文是什麼,等上了中學,大學慢慢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對生活自身的認識後喜歡上了文學。我對於學困生的要求非常簡單,只要他能保證按時完成我布置的學習任務,態度認真,成績好不好是其次,不厭學才是重點。

其實有時候跟學困生在一起雖然累,但他們會讓我體驗到做一個老師的責任和壓力,也會偶爾帶來一些成就感和挫敗感。

總之,教育學困生,老師就會變成一個瘋子,有時為了孩子的點滴進步而拍手叫好,有時又為了他的頑劣不思上進而憤怒。大概所有的情緒都會集中在一起,最後形成了一個」變態的老師「。


答主是幼師,在幼兒園的世界裡,沒有什麼差生不差生的。
所以我只能說說幾個我遇到的,比較特別的,帶的比較辛苦的孩子吧……

帶過一個自閉症的孩子。
他媽媽很愛他,也不想送到特殊學校去。於是想辦法把孩子帶到了我們這,園長安排進了我班。
最初,他排斥任何人的接觸,除了父母不和任何人交流。我用了很多功夫才讓他接受我喂飯、穿衣。
後來慢慢相處,慢慢接觸,他開始接受我的擁抱,開始願意和我說話。甚至後來可以和我手拉手下樓。

不知道你們理不理解那種感覺,他第一次對我笑的時候,我覺得就像是栽了很久的花,突然開了。
天哪,我真的是想哭了。真的是,你一笑,花都開了。
再然後他開始依賴我,會主動過來抱你,會主動叫老師,在情緒失控的時候會接受你的安慰。
那種感動和成就感啊,真是太難說盡了。
後來我身體不好離職了一段時間,常常會收到他媽媽發信息問我啥時候回去。有時和新老師交流,說他又和以前一樣常常從位置起來尖叫)、亂走、情緒不穩定了(尖叫、重複動作、突然失控等是自閉症常見的表現。)。其實也很著急。
之後,有次有事去幼兒園,於是順便去看看班裡的孩子們。
剛剛踏進教室,他一看到我,馬上撲了過來把我抱住,一直笑呀笑。一個瞬間我差點眼淚下來!
正好是午休,把他帶到床上,他不願意躺下,但是很乖地坐著——像往常無數次我上課時那樣。然後看著我繼續笑。
內心真的就淚奔了。
這樣的孩子,對感情的表達是最純粹的,所以怎麼能不讓人感動啊!真的想哭。星星的孩子,不止名字美麗,他們本身也太美麗了。

後來第二個學期,我調理好可以回去了。沒想到他卻因為搬家,要轉學了。他媽媽特地找到了我,說,「老師,這孩子一直記著你,他在家還會叫w老師呢。」
他媽媽說,「要不是沒辦法,我們真的是不願意走啊,這裡有你在啊。」
我何德何能啊。
那個瞬間我只能想,我何德何能啊!
我其實真正來說,只帶了他一個半學期啊。這一個半學期,我真的沒覺得自己做了太多的什麼。真的。不是我多好,而是太多人不知道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自閉症的孩子——能有多好。
我始終沒覺得自己帶給了這個孩子什麼,而是這個孩子,教給了我許多。

再然後,關於這個孩子,我其實很多他的照片。但是不合適公布他照片就不好分享給你們啊。想說明的一點只是,他真的長得非常非常可愛帥氣,每個老師家長見到他也都說看不出來,都覺得太可惜了。
但是我覺得,人都是沒有完美的呀。怎麼都沒關係,至少我覺得他生活的很開心。
很開心,就夠了。

……………………圖片分割……………………


第二個孩子我就發一個截圖吧!
我覺得我當時的心情在截圖裡就能看出來一二!

其實第一個也是在微博發過的,為了方便閱讀我整理了一下。

然後……………怎麼覺得自己一直在情緒崩潰中………
不不不是這樣的,答主平時還是很歡脫的啊旁友們!!!


我舅媽的妹妹一家和我家住一個小區,雖然不是近親,但我姥姥這邊有婚喪嫁娶一類的事情,她家三口必到,關係還算可以,我喊舅媽的妹妹叫三姨。

三姨的兒子叫大壯,一身肉不說,還有暴力傾向。

聽舅媽說三姨帶大壯測過智商,不到90,有點遲鈍。

我初二這年,大壯五年級。

大壯一家也是這一年搬到我們的小區的,搬來之前大壯在我們市一所貴族學校上學,寄宿制的,搬來後轉到了附近的一般小學。

因為一直關係還算可以,三姨每天晚上都要來我家讓我輔導大壯功課。

「小西,麻煩了啊,大晚上還得幸苦你給大壯補習功課。」三姨很客氣。

「沒事三姨,五年級的題我還能應付。」

「大壯,好好跟哥哥學,別咬指甲了!」三姨扇了大壯一巴掌,打斷了專心致志咬指甲的大壯。

「哦,西哥,你幫我看看這題。」大壯翻開了數學作業本,滿篇全是紅叉。

「……額,你得讀題啊,大壯。」

「 90個乒乓球,如果每2個裝一盒,能正好裝完嗎?120個羽毛球如果每5個裝一盒,能正好裝完嗎?為什麼? 」大壯讀到。

「你這寫的是什麼?(2+5)×90÷120……」

「老師就這麼講的。」大壯瞪著眼說瞎話。

「這題應該如何如何如何……」我給大壯講了一遍。

我講完抬頭看他,發現大壯正盯著果盤裡的水果,我說了半天等於放屁。

後來才知道,大壯做數學題就是要把加減乘除括弧和題目里給的數字都用上才罷休。

「吃個橘子再寫吧!」我看大壯饞的那樣有點可憐他。

「嗯!」大壯拿起橘子,聞了聞(大壯不論吃什麼之前都要聞),一邊拿眼偷偷瞟我一邊吃,就好像我要搶他的橘子一樣。

吃了一個又一個,根本就停不下來。

吃了7、8個橘子,大壯開始裝逼,要在他媽面前顯示一下他上課有多認真。

「西哥,我們老師說這道題應該這麼寫,那道題應該這麼算。」大壯一邊說一邊拿著筆在紙上瞎B寫。驢唇不對馬嘴。

我看著他寫的題,真想啐他。

「你們老師是傻逼嗎?」我當著三姨問道。

「怎麼說話呢!」我媽罵我道。

「你這寫的什麼玩意,哪也不挨著啊!」我問大壯。

大壯的劣質裝B手段被我揭穿,不知所措。

「唉,那天我去大壯他們學校了,老師說大壯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好好學。」三姨趕緊打圓場。

如果三姨說的是真的,那大壯的老師真的是傻逼。

如果三姨說的是假的,那三姨比大壯更應該去測智商。

後來的一段時間,大壯和他媽每天新聞聯播一結束,絕對準時敲我家門,雷打不動。

我剛開始還挺盡心的講,但是根本沒效果,作業本上還是整頁的紅叉。

大壯不是聽不懂,他是根本不聽,他的注意力極難集中。

有時候坐在沙發上講題,我講一半時,大壯會因為樓上鄰居發出的聲音突然大吼一聲,極其暴躁。

一道題,明明講了很多次了,他的眼神里反饋給你的那種迷茫感就好像是第一次講一樣。

時間長了,我就煩了,不光精神上煩躁,經濟上也吃不消。

我媽這人好面子,平時給我買的零食、飲料、水果只要大壯來了就都拿出來,每天拿,突然不拿了肯定不太好。

大壯也不客氣,通通給我造了。

三姨也不客氣,她愛抽煙,我爸也把一直沒抽的好煙好茶拿給她。

大概兩個月吧,我實在受不了了,直接告訴了我舅媽,我說別讓你侄子來了,我家就是普通工薪家庭,養我這獨生子都費勁,暫時沒有要二胎的打算。

舅媽也感覺她妹妹過分了,於是從此三姨和大壯就不來了。

後來我舅舅笑著告訴我,三姨去他們家時說了,自打大壯讓我輔導之後,成績直線下降。

我說沒事,自打他倆不來了,我的零食庫存直線上升。

順便祝大壯的數學成績趕上他的智商。


這道題我非常想回答!!!就在昨天,我室友告訴我,她有次幫她表妹補課,問她表妹"幾乘幾等於零",她妹說1x1等於0,她感覺非常挫敗,我安慰她說,"還小,沒開竅。"
室友答:她已經高三了。。。。。高三了。。高三了。。。


瀉藥
首先說明,我本業不是老師〒▽〒。
由於職業素養(有什麼不好的東西冒出來了= =)的關係,我對待工作對象的耐心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只要不拿刀砍我,哪怕是惡語相向我也不會怒。

做教育方面的志願者,從5歲到20歲的學生都遇到過。
其中有很沒有自信反應也很慢的孩子,反反覆復教了無數遍,終於講通之後第二天全部忘掉了重來。
挫敗感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又始終覺得用簡單粗暴的標準去判定差生和優生非常殘忍。

智商是上帝的禮物。有些能力的掌握,的確是要靠天賦,哪怕是同一個老師教,未必人人都是呂思清。

所以,他們只要有進步,對我就是最大的鼓舞。死都教不會,我只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不是有問題。

唯一的例外,是抱著傲慢態度的從不認真聽講的學生。

這種學生,才會真正讓我想戳死他= =

我只是一個志願者〒▽〒,又不是求著你學,你愛理不理,好生跟你講又不聽勸到底是想幹嘛?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葫蘆你居然還敢在知乎提這個問題,放學你等著。。。


推薦閱讀:

如何讓自己在各個領域都是佼佼者?
多數人為什麼有天花板?

TAG:學習 | 教育 | 成長 | 個人發展 | 教育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