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的不良影響(非生物學因素)會使得子女也形成人格障礙嗎?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缺乏自知力,在未得到治療的情況下建立家庭的情況恐怕並不少,而除卻生物學因素,他們偏離社會文化的人格特徵毫無疑問會影響著他們對子女的教養方式。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病因中,不良教養方式、家庭關係不和諧、父母不良行為恰恰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那麼未受到治療的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的不良影響會導致子女也形成人格障礙,然後一代代的延續下去嗎?


先上結論: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無法與孩子進行高質量的溝通,因此會對孩子有影響。

  •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什麼?

邊緣性人格障礙最早被命名,是來自於人們對精神分裂症的認識。心理(精神)學家發現有一部分人即存在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癥狀表現,又不滿足於全部診斷標準,處於「正常人」與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間的灰色地帶,因此命名為「邊緣」。
在DSM-IV-TR中,對邊緣的簡單描述為:與他人保持激烈的心境和暴風驟雨式的關係,自我形象不穩定,缺乏對衝動的控制。
在DSM-V診斷中,癥狀標準如下,至少滿足5項:

極力避免真正的或想像出來的被遺棄(註:不包括診斷標準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一種不穩定的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以極端理想化和極端貶低之間交替變動為特徵。
身份紊亂:顯著的持續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覺。
至少在2個方面有潛在的自我損傷的衝動性(例如,消費、性行為、物質濫用、魯莽駕駛、暴食)(註:不包括診斷標準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反覆發生自殺行為、自殺姿態或威脅或自殘行為。
由於顯著的心境反應所致的情感不穩定(例如,強烈的發作性的煩躁,易激惹或是焦慮,通常持續幾個小時,很少超過幾天)。
慢性的空虛感。
不恰當的強烈憤怒或難以控制發怒(例如,經常發脾氣,持續發怒,重複性鬥毆)。
短暫的與應激有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癥狀。

那我們再通過一條動畫來詳細了解下邊緣性人格障礙是什麼樣子的:
什麼事邊緣型人格障礙【簡單心理編譯】

  •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成因

動力學理解:心理動力學認為,人在出生時便開始產生心理防禦機制(投射),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發展出各種更高級的防禦。而創傷則會讓人的防禦機制發展停滯,因此如果人在早年間受到了創傷,他的防禦機制(一部分)將會停止在那個年齡段。
通過上述診斷標準,我們總結出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主要防禦機制:投射、分裂、被動攻擊、潛意顯現、見諸行動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防禦方式研究)。根據古典精神分析及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論,上述防禦機制多產生(存在)與口欲期和肛欲期之間。因此從動力學角度來看,邊緣性人格障礙是在1-2歲之間經歷過創傷或未得到良好養育而產生的。(早於1歲可能是精神分裂,2-3歲間可能是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行為主義的思想中,則關注兒童在早年成長中,是否獲得了足夠的關注和強化。例如家庭中若存在大量的攻擊行為,兒童會通過觀察學習過程,習得攻擊行為,從而導致見諸行動的產生。若養育者對孩子的關注點不一致,也容易導致孩子對自己身份的紊亂認知。前一陣子網路上流傳的「孩子哭了抱不抱」的話題中,部分人相信孩子哭了不要抱,否則孩子會相信哭泣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將會持續採用哭泣來獲取關注。這從行為主義的角度是能夠說通的,但如果我們關注到孩子的認知層面則會發現,讓他消退哭泣行為的原因,是在認知層面獲取了絕望感,體驗到孤獨、被拋棄。而這些體驗則有可能持續存在於心中,成為認知圖式,把將來生活中的一切關係渲染成拋棄和絕望的主題。

  •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互動模式

從上面的診斷標準中我們可以得出,邊緣型人格障礙難以與他人建立有質量的人際關係。邊緣通常無法適應親密感,這會讓他們擔心被拋棄;同時無法適應疏離感,這依然讓他們感覺到孤獨。唯有在關係由遠及近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部分親密感。因此邊緣者很常見的一個現象是混亂的性行為,通過做愛來體驗親密感,但又無法真正維持在一段親密關係當中。
衝動行為則來自於邊緣者糟糕的情緒控制能力,這導致很多邊緣者容易產生犯罪行為。在物質濫用中,邊緣者則能夠找到融合感,通過與藥物的融合,來體驗假性的親密感,暫緩孤獨感。
分裂的防禦機制讓原始理想化+原始貶低出現在邊緣者的互動模式中,他們無法將一個人理解為「有好有壞」的,要麼認為對方是完美的,要麼相信對方是最糟糕的。因此在與邊緣者互動的過程中,其他人會體驗到冰火兩重天的感覺,今天覺得自己是救世主,是邊緣者的救星,明天就發現自己成為了世界上最糟糕齷齪的人。

  • 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從上一段中的三個特徵性表現來推測,邊緣者與孩子互動結論。(不完全是這三點)
兒童在父母的眼中認識自己。這句話雖然帶著雞湯味,但其意義卻是正確的。一名兒童是通過與養育者的互動來看清自己的。養育者對自己有足夠的關愛,兒童就會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養育者為自己而驕傲,兒童就會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如果養育者不能把愛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很糟糕、不值得被愛的。因此邊緣者培養出的兒童,將無法對自己形成客觀的認識。
衝動行為則容易對兒童造成更多、更沒有原則的懲罰。無故且過多的懲罰會讓兒童對自己做事的主動性產生質疑。例如在人際交往中更加退縮、在面對困難時易自卑。部分兒童還會習得負面的行為,例如抽煙酗酒以及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
因此在眾多行為影響中,養育者無法給孩子有質量的親子互動,因此會造成孩子的各類心理問題和精神障礙。
在精神分析的理論中(雖然過時,但僅供參考),人被分為三種類型: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神經症(是的沒有正常人)。三者依次更加健康,若養育者為精神分裂症,則他們更容易養育出人格障礙患者,若養育者為人格障礙,則孩子更容易變成神經症。其原因在於養育者通常為2個人,當其中一個人有問題時,會被另一人淡化一部分,進而給孩子一個相對略穩定的父母子系統。


本回答只代表本人觀點。

邊緣人格的代際傳遞是很令人痛心的事實。雖然邊緣人格的孩子並不一定都有一個邊緣的媽媽——畢竟養育環境千差萬別,但一個邊緣狀態的媽媽,非常可能培養出邊緣狀態的孩子。

首先要說一下「邊緣人格」中的「邊緣」是什麼意思。以下我只從精神分析角度的診斷來說。精神科的診斷又是另一回事兒了,那個我不懂,留給別人說。
簡單地說,這個邊緣指的是 「精神病」 狀態的邊緣。不管任何精神分析流派,都把精神狀態看做一個連續的圖譜,一端是趨近於健康的,另一端是趨向於精神病狀態的。而邊緣狀態則是緊貼著「精神病」狀態的那一段。

為什麼邊緣狀態與精神病狀態是鄰居?這要從什麼是精神病狀態說起。
精神病狀態最典型的癥狀是 「喪失現實檢驗能力」 ,完全活在自己的妄想當中。病人覺得誰要害我、誰喜歡我,完全與現實無關。所以精神病人會無端的憤怒、暴力甚至殺人。當然這也是他們殺人不需要負刑事責任的原因——他們處於病理性妄想中,沒有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而邊緣狀態,最典型的癥狀是,會間歇性的、臨時性的、轉瞬即逝的、短暫的掉入自己的妄想當中,那時候他也喪失了現實檢驗的能力。而之後,邊緣的人還會從妄想狀態中回過神來,恢復常態,他們並不會如同精神病人一樣呆在自己的妄想當中。
但是鑒於邊緣狀態的人會落入自己的妄想,他們生活在現實與想像的邊緣,所以稱他們為:「邊緣狀態」。

順便提及,涉及診斷的事情都需要特別謹慎,診斷不是能輕易下的。甚至我認為,在中國最好不下診斷。在美國或者西方,保險公司為心理治療買單的地方我認為儘管下,下了診斷就有人為治療付錢,多好!但在中國,下診斷往往意味著對人性的侮辱與誤讀,所以為了保護當事人,最好不下診斷。
心理治療師當然需要診斷。那就在心理自己默默的診斷吧,不要說出來。
況且,當事人的情況也隨時在轉變,治療師的診斷也要隨時調整,還是不說的好。
而且呢,要精確的診斷,其實也是需要非常長的時間的,是需要看病理成因的。比如,喪失理智的暴怒,自戀人格障礙的人也有。那麼如何區分自戀人格障礙和邊緣人格障礙,就需要非常仔細的、長時間的 「小心求證」 了。

《分裂、投射》
說回到邊緣人格的最典型特徵:撤退到妄想中的暴怒。這個特徵與一個病理性判斷標準息息相關,那就是「分裂和投射」的心理防禦機制。
說起防禦機制,往往顯得很專業、很神秘、一般人不懂的樣子。但可以用日常用語描述如下:思想愛走極端,愛使用全好或者全壞的觀點對待人和事,甚至對同一個人的態度從全好轉向全壞、然後又從全壞轉到全好,而且轉換速度可能很快,很固執己見,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愛評判。
要命的是,邊緣者自己對自己的癥狀是不自知的,而且別人也很難讓他注意到這些。就算成功讓當事人注意到了,在當事人暴怒的時候,也不覺得自己「犯病」了,而且會有很多理由說服別人——是你們不好,不是我犯病,言之鑿鑿,甚至會讓身邊的親人家屬朋友覺得他說的確實有道理。

在諮詢領域確實有這樣的傳說:邊緣者特別能激起諮詢師們之間的不合——因為有的諮詢師特別同情邊緣者,而有的諮詢師特別憎恨同一個邊緣者。邊緣人格患者的分裂機制就能厲害到這個程度,不但自己分裂,還能用內心的分裂影響現實世界,讓現實世界發生分裂。

採用分裂的防禦機制的人,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他們只能接受全好或者全壞的眼光。他們沒有能力接受一個人「即好又壞」。當你聽一個人煞有介事的說:「我可沒有走極端!我知道人無完人,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的時候,你就需要小心了,往往說這樣話的人,就是「非此即彼」的極端患者。真的能既接受好又接受壞的人,根本不這麼標榜自己。能整合的人直接說自己的感覺,而不用說理論。說理論的人,往往是東施效顰,因為他們感覺不到。

在採用分裂機制的人的世界裡,不喜歡的人和事一定很多,而且越來越多。他們會說:某某某和我不是同一類人。這是一種比較溫和的說法。還有的時候他們會說:某某某就是很壞,他們這種人都很壞。這就是一種比較露骨的說法了。他們不但沒有整合好與壞的能力,更沒有容納壞的能力。所以,一旦他們感覺到壞,就只能逃走。所以一個朋友圈子越來越小的人,也很有可能是在分裂機制的推動下,活動空間越來越小的人。邊緣人格患者基本上沒有什麼朋友的。

正是因為無法容納「壞」,所以邊緣者也不能接納自己身上的壞。
其實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愛評判別人的人,他在別人身上發現的壞,你都能在他自己身上發現。這就是「投射」的機制。比如,某甲挑剔別人吝嗇,其實往往是某甲本人是個吝嗇的人,他非常憎恨吝嗇(在自己身上),所以他拚命想要把自己身上的吝嗇扔掉——就好像扔到別人身上一樣,所以某甲對於別人身上的吝嗇會特別敏感的察覺。某甲總在隨時隨地的發現別人的吝嗇,可能也在小心的隱藏著自己的吝嗇,但仔細觀察,你一定可以在某甲身上看到吝嗇——徹頭徹尾的吝嗇與自私。我想這就是所謂「裝逼」吧。

我說裝逼,是說他們故意把自己裝成「沒有缺點」的人。而並非指摘他們挑別人毛病。事實上,邊緣患者非常敏感,他們如果挑剔別人,雖然是投射,但十有八九還真挑剔的很準確呢。不過呢,精神分析治療更重視的是不恰當的防禦機制。如果某甲能接受自己的不好,他也就不會挑剔自己了,也就不會投射了,也就不會挑剔別人,也就人際關係良好了,也就自我功能正常了。精神分析不幫當事人評理,只幫當事人看自己。

說到這裡,倒讓我想起了六祖慧能的話:不要只見他人善惡,不見自身過衍。換成俗話就是說:不要總挑別人毛病,多看看自己。
精神分析和禪宗的視角是驚人的一致的。

《無我與我執》
邊緣人格的患者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看似「無我」。
很多邊緣人格患者平靜的時候讓人感覺很親切,很會照顧人。甚至邊緣人格患者自己也會覺得自己很「大無私」的。他們熱心公益,尊老愛幼,照顧他人感受,忍讓、剋制,他們也可能是自由、平等、博愛的倡導者,並且身體力行。他們看起來是「灑向人間都是愛」的人。
看起來很「無我」。
但深入接觸你會發現
他的無私是因為害怕被批評為自私
他的照顧他人也是害怕被挑剔
他的尊老愛幼是因為害怕被批評
他的自由平等博愛是因為他希望自己被「自由平等博愛」
其實,你會發現,他是最「我執」的那個人。所以,如果你敢指出、或者讓他感覺「你在指出」他的自私,他會立馬和你翻臉,甚至進入類似精神病性的發作。

《自我認同與內攝、投射、自我攻擊》
我執,是因為邊緣人格患者非常容易感覺受到攻擊。這與他們的自我認同能力較低、自我攻擊較強有關。
每個人都有對於自己的認識:我是誰,我是什麼樣子的,我希望自己做什麼,等等。這是所謂的「自我認同」。而邊緣人格患者的自我認同是混亂的。他對自己的認同是隨時間隨地點隨事件而轉換的。曾經有人總結說:邊緣人格的人是非常容易腐敗的。他可能口口聲聲說要辦一個不行賄的企業,但會允許自己行賄。並且振振有詞的說 「這是當時情況所要求的」。為什麼?因為邊緣患者沒有對自己形象的清晰、堅定的認識。他們在這裡是這樣的,在那裡是那樣的。因為他們希望獲得周圍人的認同。他們沒有對自己的認同,所以他們特別需要周圍人的認同,以便確定自己是「好」的。

因為要確認自己是好的,所以邊緣人格患者時時刻刻在對自己進行著審查。他們對環境格外敏感,能夠感覺到來自環境對自己的要求,所以他們也在根據環境的要求在進行變身。如果他們不能這麼做,或者變身不成功,他們會首先自己劇烈的攻擊自己——他們攻擊自己,或者可以理解為一種刺激自己的動力,讓自己改變,或者可以理解為一種對外界刺激的演習——當他們預期的批評真的到來的時候,就不會那麼難以接受了。

因為害怕自己身上的「壞」,邊緣患者特別善於自我審查;為了要自我審查,邊緣患者特別善於吸取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判。這個機制,叫做內攝。
他們敏感的感覺周圍人的眼光,敏感的感覺:在這個環境中,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以便於讓自己趨近於好、遠離壞。他們把他人的評價標準內化為他們自己的。

===================回到主題吧=================
一個邊緣人格患者,其實是一個 「一直被挑剔、從未被認可」 的孩子。他在盡其全力的遠離「壞」、做到「好」。

那麼,我們基本上可以判定,這樣一個媽媽,一定會用同樣地眼光挑剔他的孩子,她會把自己成長的環境一模一樣的帶給自己的孩子。儘管每個邊緣患者在養育自己的孩子之前都發誓 「決不讓自己的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但我們有理由懷疑:生了孩子之後,這個媽媽對於「壞」的排斥不會減少,對於自己的認同也不會增加多少。那麼,這個媽媽就能對抗自己心裡那個挑剔的眼光了?這個媽媽能不把挑剔的眼光投向自己的孩子?除非讓我看到一個人能夠拎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地上拎起來,否則我絕不相信以上兩點假設會發生。

於是,悲劇就這樣在代際之間的傳遞著。

《尾聲》
邊緣人格並非不能改變的。
邊緣人格的改變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五年、十年、十五年,有些人可能終生需要心理諮詢。
邊緣人格患者格外敏感,這可能與基因生物學有關。
要記得祖師爺弗洛伊德的話,人人都有病,神經癥狀態可能是人最好的狀態。神經症、歇斯底里、強迫、自戀障礙、分裂樣人格。。。這些狀況恐怕也不比邊緣人格障礙好到哪裡去。電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沒有阿甘、沒有放牛班裡的音樂老師、沒有尤達大師、沒有《美麗人生》、沒有《美麗心靈》、羅賓威廉姆斯也只不過是個抑鬱症患者不可能拯救Will、沒有《深夜食堂》、沒有《x戰警》里的光頭教授。。。有的只是各種「病人」。但每個病人身上一定都能找到至少一個上述角色的影子。

補充一下子,什麼是神經癥狀態呢?其實就是衝突所帶來的痛苦。
有生就有死,有得就有失。生死得失是根本的衝突。人永遠活在這樣的衝突里。接受這種狀態、讓它自來自去,如來如去,是「真人」狀態,我還沒見幾個人能達到(確實見過幾個,不具名);為了這樣的衝突感到痛苦,就是神經症;要執著避免這種痛苦,就開始向精神病方向滑動;完全否認痛苦,就是或在自己的幻想里,就是精神病狀態。


生物性原因毋庸置疑,但一個人的人格形成是由三個因素影響的,生物(遺傳)、社會環境、時間,三個方面對一個人的人格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
生物:從基因的角度長期的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以下簡稱BPD)困擾者,其腦神經細胞基因圖譜與不是BPD的鹼基的排列是不同的,所以會有遺傳或家族代際遺傳的可能;
社會環境:首先是家庭環境,這是孩子出生乃至一生都躲避不掉的環境。父母中一方或是重要養育人,特別是母親是BPD在養育孩子時與孩子的互動,她的母性、溫情、細膩情感、關注等等都沒有,高興了親親、寵寵孩子,不高興了對孩子的任何需求不予回應,即便小孩子需要餵奶、換尿布等基本需求,總是給孩子有如座"過山車"的動蕩、不安感,久而久之孩子不免"被感染"。由此,孩子所形成他/她自己的與人交往模式,有可能延續父母或重要養育人的模式,帶到與外界或社會交往中去。
時間:一個孩子至少長到十幾歲,甚至更長,這樣的長時間作用孩子容易形成固有的模式(因為沒學會其他更有益的模式),時間越長糾正越難或是即便糾正也只是相對可以滿足日常的人際交往。
三個作用可能會讓BPD的後代有所影響,有一些也成為了BPD。但是,人類的生存是頑強的,他們強大的生存能力,即便痛苦也在努力地完成他/她的生命過程,如果有幸他/她意識到要去改變,再有幸遇到一位好的治療師長期一起工作,會有所調整。至於調整成更好、較好或剛剛好,一方面取決於BPD的願望是否強烈,另一方他/她的治療師是否專業和匹配。


目前生理學上認為相當比例的邊緣型人格障礙,其大腦某個組織要偏小,不過拋開生理學上的遺傳因素來講,後天環境,是最大的bpd形成因素————童年創傷、以及父母養育方式。


bpd父母的一方,有很大幾率會讓子女也成為bpd.這是無可置疑的,
1??一方面,bpd父母性情不穩定,自身能量不足,需要子女的反哺,易在嬰幼兒期造成子女無法獲得足夠的愛和安全感,造成子女所謂的缺愛症,
2??另一方面,bpd父母往往對子女控制欲極強,妨礙子女的自我意識形成,容易讓子女在人格塑造期難以形成完整的自我人格;
3??其三,子女通常會習得父母的行為方式,而bpd父母在家中是強勢的一方,子女自然習得bpd這方的父母習性。如此,父母有一方是bpd,其子女是非常有可能也是bpd.悲劇就是這樣,代代相傳。
bpd患者必須有非常強烈的自我重建人格的慾望,才能阻止這種悲劇發生在下一代身上。


理性的分析其它答主說了,我就來談一點感性的吧。作為一個生父是Bpd患者的人,我表示答案是很大程度上是會的。
很不幸邊緣性人格障礙折磨了我父親大半輩子的同時還附帶上了我的母親,以及給了我一個異常糟糕的童年。問題主要表現在:
有嚴重的暴力傾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此我舉幾個小例子。小學時,有一次一家人在一起吃火鍋,我媽說一句話他不開心了立即把碗狠砸進火鍋湯里。頓時湯濺了我一身,還好沒燙到關鍵位置,我媽在檢查我的時候他轉身走了。第二件事,三歲的時候他給我買了糖回來每天規定我只能吃兩顆,有一天忍不住多吃了幾顆被我爸發現了回家之後把我逼到牆角一邊狠揍我一邊質問我到底吃了幾顆。我現在只記得那時他面目異常猙獰。還有其他我就大概說下,比如寫不好作業就把我揍出鼻血,媽媽有時動了他東西不順他意他有什麼就會朝你扔什麼。
表面看起來很強勢但是內心異常脆弱。我見過我媽忍受不了他要離婚他跪下來哭著說不要她走的一幕。也有我媽出差了沒聽見他電話他就開始奪命連環call歇斯底里的跟她吵架。以及我奶奶紅斑狼瘡住院他都不太敢去探望。等等。
第三個問題他不順心的時候時常把我跟我媽貶低到一文不值。我很少聽見他有讚揚過我什麼,從小的自信與自尊都處於一種接近摧殘的狀態。所以我現在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處於一種非常不平衡的狀態除了因為我本身是BPD患者以外,他的教育方式也造成了這樣的後果。
最終他們牽牽扯扯大概16年,這根線還是在我十四歲的時候斷掉了。父母離異的時候我聽說我爸終究還是放下所謂「身段」去看了醫生。被診斷為邊緣性人格障礙。目前來講他年齡大了也恢復的不錯。
只是我終究在17歲青春期的時候還是沒能躲過這一"劫"。看過不少醫生也做過自我分析確定是BPD無疑。只是也許因為我是女人,我比我爸的表現方式更為嚴重。於是高中的時候對所有事物患得患失到無法控制的程度(大致說一下,高中念的加拿大學校,屬於top 8 student。按理說應該能念美國不錯的大學,加上我本身學藝術的不應該有太多壓力)兜兜轉轉經歷了一段失敗的感情,男友終於還是不堪壓力沒辦法繼續再陪伴我走下去。
」目前已經22歲依然還在自我掙扎與折磨中交替不斷,沒有放棄治療,開始培養新的信仰。還是心懷夢想也感謝在我人生中理解過我的人。我的事情我有機會會詳細的分析之後再寫下來,希望對這部分人群有幫助,也算是實現自我價值。
給Bpd人群一個建議,建立信仰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別太過依賴醫生,他是會抽離出去而恰巧你又是如此害怕被拋棄的人。愛人,朋友乃至親人亦是如此。
給Bpd家人朋友的一個建議,在與他生活的環境里我希望他做了除非真正觸碰到原則的事情。盡量避免與他發生矛盾盡量減少語言上的刺激。他說了什麼不好的話盡量冷處理,特別是女性Bpd患者。盡量讓她感覺到溫暖,感覺到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會在她身邊。畢竟說說好話又不會少二兩肉,她好起來才是關鍵。總之對待Bpd患者就像關愛「弱智兒童」這樣就好了。
朋友之間盡量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觀灌輸給他,沒有多大意義他除了覺得你不愛他了反正他也不太會聽的。迴避是最好的方式,太過焦急連朋友都沒得做,已經有人以身試險了。
記得關愛「智障兒童」。


自我感覺,我娘是非常典型的BPD。不巧的是,我似乎也是。
我的諮詢師在我問到我是不是BPD的時候,說她不知道這個詞,不過她說這個詞比我溜多了。
我娘有兩個親妹妹,這兩個姨都有女兒,感覺沒有受BPD影響。
我娘有典型的童年創傷,我沒有,但是不典型的創傷卻很多。
我想,即便真是生理性BPD易感人群,在童年時得到足夠的愛,肯定和關懷,都可以得到足夠正常的人生吧。
不懂得什麼是人際意義上的愛與肯定的人,大概ta的孩子也學不會吧。

不過業界已有共識BPD,邊緣型人格障礙,命名具有誤導性,之所以沿用,是因為他們也不知道用哪個名字更好。


從概率上來看,是更容易,但不是必然。

撫養者陰晴不定,虐待,暴力……等種種不良撫養方式,都容易給後代造成很大的影響。但究竟會不會在人格層面影響,還得看具體情況和個體差異。

有一篇英文文獻專門做了這方面的研究。大概是關於確診為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母親,其子女可能表現出人格障礙的癥狀,但是是假性的。如果可以遠離母親的影響,癥狀將減弱。

推薦兩個電影,與這個問題非常契合:《鬼媽媽》,《黑天鵝》。

邊緣性人格障礙非常複雜,治療起來也異常困難。容易脫落,挑戰治療師的底線和耐心。藥物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在理解這類患者不是那麼淺顯易懂。至於是否代代相傳,這個預測顯得沒有意義。畢竟,這不是魔咒。不是嗎?


會比一般人家的小孩子懂事慢,適應慢,不過如果主觀努力的話,還是可以彌補差距的。

遺傳因素,我想是有的。

但是遺傳因素也有另一方面影響。

不要忘了,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而從統計的角度,父母兩人都是BPD的概率是極小的。

總而言之,看了樓上那麼多例子,我第一次覺得自己RP這麼好,萬幸沒有成為BPD啊。

不可避免的影響:BPD在家庭中佔據強勢地位,子女人格形成慢

不怕笑話,我20歲才形成自主人格。

其他的影響,沒有。感謝遺傳與基因的力量!我愛DNA!

最後還是來點雞湯共勉吧。

很多事情是無法選擇的,但是正是因為我們自主作出選擇,才成為今天的我們。

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裡。

知乎上BPD話題,似乎是個是非之地。

因為知道BPD是個是非之地,原則上我一律遠離BPD者。不論其本人品性如何,一概遠離。

BPD患者的孩子,我也會一概遠離。我不要與有潛在BPD傾向的人待在一起。

我們不是同類,請不要混為一談。

匿名了。


人格影響人格,靈魂熏陶靈魂。


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的情感表達、行為模式,是有可能再代間傳遞的,所以很有可能帶來不良影響。目前在學術網路已陸續出現相關的研究,包括干預方式的研究,值得大家繼續關注;尤其二十一世紀就是邊緣型世紀,我們的日常生活、臨床工作一定會遇到邊緣型人格問題,更需要我們好好建立一個適合本土型態的干預模式。


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是生性涼薄,這裡不僅是愛情里的,也包括親情友情里的?
愛哭,無法控制眼淚流出來?如何改善?
對一場婚姻來說,孩子的出生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嗎,為什麼?
找到了造成自己性格缺陷的童年經歷後,該如何幫助自己取得突破?
為什麼會出現極度想刷社交圈等碎片信息的焦慮感?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人格障礙 | 臨床心理學 |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