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場婚姻來說,孩子的出生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嗎,為什麼?

看到有研究指出孩子出生以後,對婚姻關係走勢的判斷肯定會變得暗淡,在女性中尤其如此,請問是為什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調節這種現象么?

==============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懂一點婚姻,更多「婚姻法」或「親密關係」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Joyful,but not funny,即充滿喜悅與意義,但不是時時刻刻都那麼開心。


兩人的親密遊戲階段

與孩子出生後的生活相比,孩子出生前的夫妻關係,是兩個人的親密遊戲。兩個人可以各自分配在一起找樂子、分享彼此的快樂與憂愁、一起去過著自己心目中的家庭生活,享受著美好的時光的同時,還有很多的精力去專註於個人的發展與事業上成就。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處理兩個人之間的分歧與問題。也有更多的時間,去參與成人世界的社交。

可以想像到,兩個人一起的生活,在下班後,可以出去吃飯或自己在家做飯,何以安排出去逛街看電影和朋友一起去玩,周末或假期更是可以自由安排懶覺時間和旅遊時間。家裡的布置可以按照自己的品味去設計和布置,面積也不需要很大,足夠兩個人生活的小蝸居似乎就非常足夠。這時候,兩個人談論的,可以是親密的情話,可以是一起對感興趣的事情有不著邊際的高談闊論,也可能是分享著各自生活工作中好玩的、煩惱的事情,向對方傾訴,也可能是一起幻想、計劃著將來的生活,有孩子的生活……


充滿挑戰的三口或以上之家

當孩子出生後,至少是頭幾年,夫妻兩人之間的親密、自由的生活將所剩無幾。隨之而來的是對孩子不分日夜、無微不至的照顧,還有對照顧孩子、教育孩子各種實際事情、眼下選擇的討論與分工,這些事情的增加,其實不僅僅是工作量的增加,更重要的,它是對以前舊的兩人親密的生活方式的一種佔用。

我曾經訪談過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關於他們夫婦兩人在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後的時間分配,是如何分配在:工作、家人、夫妻與自己身上的。有意思的是,這個比例的變化,在不同的家庭有驚人的相似。與妻子相比,丈夫在工作上的精力與時間分配減少不明顯,而妻子則為了家人犧牲了更多的在事業上發展的機會與精力;在給自己的精力與時間分配上,與丈夫相比,妻子放棄了更多的給自己的時間與投入到個人愛好、保養、健身還有和自己的朋友社交的時間與機會;但是,無論丈夫還是妻子,他們花在夫妻二人關係與感情的經營上,在生孩子後,都感覺是減少了很多,而且兩個的減少比例是很接近的。

以上的情況恰恰與一個現象相吻合:照料小孩子對於女性來說,是更容易產生特殊問題的階段。

在一本叫《uncommon therapy》的書里,milton. Erickson

在介紹生命周期產生的問題時寫道:「擁有孩子是她們渴望自我實現的一種形式,然而照料孩子卻又是自我挫敗的一個因素。她們一直被教育著要利用自己特殊的才幹,為成人世界做出貢獻,最終卻發現自己被隔離在成人世界之外,生活在兒童的世界。相反地,丈夫卻能夠通過參加工作,參與在成人世界中,同時還能享受到孩子這一新生命帶來的樂趣。妻子發現自己受到很大限制,只能與孩子交談,並感到自己「僅僅」是個家庭主婦和母親。妻子渴望更能參與成人世界,這使她不滿,甚至嫉妒丈夫的活動。當妻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求丈夫更多幫忙,並想參加更多的成人生活,而丈夫卻因此感到妻子和孩子成了負擔,並阻礙了自己的工作時,他們的婚姻便開始變質了。」

所以,有的家庭在解決這個矛盾的時候,選擇了求助於家裡的長輩與老人。這就產生了另一種現象,一家三口的生活變成了一家四口、一家五口,甚至一家六口七口也不少見。兩個人的生活習慣、家居布置還有空間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戰需要去磨合。很多時候,充滿了現代設計感的家居,變得充滿實用性的廉價傢具,然後又變成了充滿了孩子玩具的兒童樂園。夫妻二人需要磨合的不僅僅是馬桶坐圈向上還是向下,而是與老人家的育兒配合、生活的方式……

結婚的時候,年輕的夫妻進一步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開始經營自己的家庭,建立自己家庭的生活秩序。孩子的到來,又使這對年輕夫婦重新回到甚至深陷於整個親屬的網路之中。這時候,年輕的夫婦會持續面對很多複雜的問題。例如,時代在變化,他們不願採用父母輩的育兒方法,種種的壓力和矛盾,有時候抵消了許多養育孩子過程中的快樂。這也佔用了原本親密的二人世界的生活


被犧牲的親密

可以看出來,夫妻二人感情的經營,很多時候在不知不覺中被犧牲掉了或者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情,這又讓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困難重重。有一句話非常形象:如果經營得不好,婚姻並不能成為夫妻兩人的避風港,反而使兩人進入了另一場更猛烈的暴風雨中。

李維榕博士有一句形容婚姻與家庭的話非常形象,大概意思就是:

兩人結婚後,他們的婚姻就如同家裡的大孩子。如果他們的婚姻經營得好,這位大孩子自然會照顧家中其他的孩子,也就是他們真正的孩子。當婚姻經營得不好,家裡的其他孩子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很多時候,對於關係變化的覺察,妻子會比丈夫敏感,她們也更快地反應,希望丈夫和自己一起作出調整。而對丈夫而言,努力掙錢養家已經完成本分,回家幫忙照顧孩子,陪孩子玩,參與孩子的教育,已經是極品好父親,覺得自己已經戰勝了95%的爸爸,理應受到妻子的褒獎與滿意。然而,當妻子對他表達出對夫妻之間的婚姻關係有不滿,需要丈夫去照顧她的感受與需求的時候,他們常常會對於妻子的不滿而感到不滿。

然而,這些種種的困難與挑戰,其實不僅僅對妻子有影響,其實丈夫也會有覺察的,也會作出一些努力與嘗試。


機遇與挑戰共存

這些壓力其實可以迫使著夫妻兩人去重新策劃他們生活,對工作、家庭、夫妻與個人的時間安排。體驗過這樣的高負荷生活的夫婦二人,尤其是已經感覺到兩人關係在各種生活瑣事的充斥下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與變化時,更了解在養育一個幼兒的日子裡,兩人需要犧牲些什麼,保留些什麼。兩個人對家庭生活分別有什麼樣的期望與設想,如何去設計新的二人世界和三人世界、如何經營兩人最寶貴的婚姻?隨著這些問題的處理,兩個人的關係,也將經歷一輪新的涅槃。

這就是充滿著喜悅與意義,但不一定快樂的一段生活。


為什麼生完孩子第一年是婚姻最危險的時候?丨

孩子的到來往往是我們情感的轉折點。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1歲至5歲之間,夫妻之間的感情的確處於脆弱期。


丈夫:成了家裡的幽靈


對一些丈夫而言,妻子和孩子之間的天然聯繫讓他們有一種被排斥在外的感覺。丈夫會發現自己對孩子缺乏愛,缺乏養育孩子的樂趣。家庭從兩個人變成三個人,也許最不適應的就是丈夫。女人從妻子可以很自然地過渡為母親,但男人卻未必完全接受「第三者」的到來。

曾經在讀者來信中我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好像是活在我們家的一個幽靈。」我試圖體驗了一下這位丈夫的感受,那是一種被邊緣化,被忽視和被排斥的感覺。


母親和嬰兒的共生期是在3歲以前出現的,3歲以後,這種共生就開始被打破,因為父親將逐漸要成為插入這種共生關係的「第三者」。如果丈夫長期處於一個旁觀者的角色,那麼就越來越難以融入親子關係中。

作為丈夫一方,這很有可能與他過去缺乏類似體驗有關。如果一個孩子在缺乏父愛的環境里長大,他會一生都活在一種追尋父愛,向父親靠攏的情結中。比如,一個拚命工作的丈夫,也許是對做父親的一種逃避,也許是在潛意識裡模仿自己的工作狂父親,並以此來獲得內心中那個父親的讚賞。無論出於哪種心理,無法適應孩子出生這一事實的他,心理都比較脆弱,而通過對物質世界的追求,他重新獲得了男性的自尊與存在感。

對於小時候經歷過一些創傷事件的男人來說,例如一個兒子常年看到母親受到委屈而無能為力的痛苦,那麼,如果他的傷口一直沒有癒合,隨著時間的延續,問題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他可能會積累越來越多的憤怒甚至仇恨,自然也就無法親近孩子。

還有一種可能是,如果一個男人從小到大習慣了被照顧,習慣了以自己為中心,他就無法承受中心的轉移,也就不願意像成人一樣擁有獲得愛的其他手段,他選擇最安全也是最危險的方式:不長大。

長大意味著需要自己照顧自己,這個學習過程當然是很痛苦的。我們從襁褓走出,每一次成長,都需要忍受從不會到會的探索過程。如果在他從小長大的環境里,自己照顧自己被看成是危險的,痛苦的,那孩子無形中就被剝奪了自我探索的機會。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很少有人經常提醒他為別人做些什麼,沒有人告訴過他:如果你想贏得別人的愛,首先需要先為別人做些什麼。

於是,他就會選擇停留在襁褓里,所有人都要為他負責,所有人都必須取悅於他。但最終,他會越來越發現這個世界不由他來控制,於是他會有深深的焦慮,他也許會很好地適應社會,但回到家裡,他就會迫不及待地選擇放下面具,開心地做個小孩。自己照顧自己?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很悲慘的事情,因為這就意味著他沒有愛了,被拋棄了。這樣的丈夫,會認為在家裡沒有什麼「存在感」可言。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妻子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忙著哄孩子,只是讓老公自己煮碗面,他就會一臉的不高興,因為妻子不了解,這個回到家的丈夫的「角色」,不是孩子的爸爸,而是孩子的哥哥。

妻子:女人的自我消失了。

從妻子一方看,女性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以一種和孩子融為一體的方式來「愛」孩子,無法區別開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位媽媽,她在來信中描述「孩子爸爸對女兒就象對待我一樣冷漠。」很顯然,在這個家裡,媽媽和女兒是共生的,一體的。拒絕了女兒就等於拒絕了媽媽;而拒絕了媽媽,也就等於拒絕了女兒。女兒被爸爸拒絕時,媽媽會感到雙重的傷痛,一種是害怕孩子受傷害,另一種是她內心的小孩子式的自我也受到了傷害。這樣的妻子往往沒有仔細覺察過,她需要丈夫去關心孩子,有多少出於她內心裡那個受父親冷落的自己的需要?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缺少父愛的女兒長大之後反而選擇了一個相對冷漠的丈夫,似乎有意無意地想要回到童年,讓一切重演,試圖讓那個冷漠的父親變得溫暖起來。當她有了孩子以後,孩子就化身為她的一部分,並需要此時的丈夫承擔起彌補童年創傷的「義務」。這時,丈夫面對著雙重的「負擔」,卻又找不到一個真正的「妻子」,逃避就成為他們最常見的一種選擇。

如果從夫妻互動的角度看,沒有為孩子的到來做好準備,是導致情感在孩子出生後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有可能他們在孩子到來前就是缺乏交流的,沒有就是否要孩子,以及什麼時候要孩子達成共識。但沒有共識也沒有關係,關鍵是有了孩子以後,夫妻還需要商量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這其中可能會有更深層的原因,比如妻子與丈夫一直都沒有在平等的基礎上對話,因為一個還沒準備長大、害怕離開媽媽的丈夫背後,是一個擁有一票否決權、真正做主的婆婆。這樣的丈夫,連自己都無法自立,如何能承擔超過他心理承受能力外的責任呢?

我們如何幫助彼此成為父母?

有個心理學家說,小孩子是人類的父親。我理解這話的意思是:通過做小孩,我們才長成大人;通過撫養小孩,我們才變得成熟。

對丈夫的建議:

1)對於那些沒有長大的男人來說,他們的人生恰恰是需要被「忽視」的,需要從被關注的中心走開。這對他們來說很可能是一種獨特的極少體驗的感受,但這會令他們明白,人生沒有那麼多理所當然和永遠不變,有努力才會有所收穫。人的價值不體現在是否有人關注你,而在於你有能力成為別人心中有價值的、為別人所需要的人。


2)裝可憐,發脾氣,都是小孩子的撒嬌手段。人的存在感是通過努力和付出得到的,而不是靠牢騷和怨氣得到的。


3)如果你能加入這個陣營,有能力為一個團隊做事,這個團隊自然會接納你。比如,為勞累太太按摩幾下,多抱孩子一陣,妻子對你的關心就會加倍。有了孩子之後正是一個男人最好的成長機會,和孩子一起長大,學會如何關心別人,如何負責,如何去愛,如何從失落和恐慌中走出來,不再讓別人成為生命的主宰。

對妻子的建議:


1)一方面可以嘗試深入了解丈夫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和動機,憤怒也許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2)另一方面,要問問自己:我是否將孩子當成了自己的替代品,而忽略了他個人的感受?我是否問過孩子對父親的看法?他是否真的像我覺得的那麼傷心?或許,丈夫和孩子並不是以你認為的那種方式進行著溝通。

3)妻子不妨坦白地告訴丈夫,自己和孩子都需要他,告訴他你需要他的幫助,沒有他,你無法獨自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如果他真的不想離婚,就必須切實地做出努力,不要再逃避下去,而且你會配合他完成做父親的職責。


4)這時要停止試圖讓丈夫內疚的戰術,這會讓丈夫感覺自己真的是盡義務,而失去了自發和主動地愛。可以以出差為借口,給自己放假,同時有意給丈夫和孩子獨處的時間。


5)妻子要記住的是,你所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打破自己和孩子連為一體的狀態,讓丈夫意識到這個家對他的需要,他在這個家是有地位,有尊嚴和有價值的,愛是他的一種權利,而不只是義務。

微信公眾號 | luyuexinli
新浪微博 | 盧悅盧悅
郵箱丨luyuelu@hotmail.com
心理諮詢聯絡微信 |hopecure

http://weixin.qq.com/r/hXV8ZETESRk2rQAH9yCX (二維碼自動識別)


非常感謝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事實上一直很想分享一些從我的工作經驗中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的問題。

首先給一個肯定的答案,會!孩子的出世對於夫妻之間的關係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影響,這個影響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都不為過。這種改變有兩個方面:

第一、夫妻關係方面


在孩子出世前,夫婦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彼此關係,這種彼此關係的最大特點就是非彼既此。夫妻雙方在這段關係中的注意力集中於彼此之間而無其他外物。妻子、丈夫都可獨享對方的關注、陪伴、時間、包容、信任,同時也給予著彼此自己的關注、陪伴、時間、包容、信任。但是孩子的出現則改變了這一切,孩子讓這種兩個人的關係一下子變成了三個人的三角關係。關注、陪伴、時間、包容、信任一下子要從兩個人之間的分享,變成了三個人的分享。這種改變不僅僅是一個兩個人的東西兩個人分,三個人的東西三個人的簡單改變。

這種改變會讓夫妻雙方分享給彼此的部分變少,同時,由於孩子也在給予著夫妻雙方關注、陪伴、時間,夫妻雙方對於彼此的需求也會因此變少。


這種改變要求夫妻雙方要重新找到彼此之間在愛情的定位。這真的挺難的,因為這種重新尋找定位,其實特別像是再一次談戀愛。之所以說再一次談戀愛,是因為也許那個以前能和你一起到處遠足,共同看星星暢談理想的女人,也許真的會變得什麼事情都以孩子為中心,她的一大半精力也許都不在你的身上,甚至她會因此到異常疲憊、牢騷不斷,要求你給予她更多的支持。那個曾經很有夢想、總是給你一些小浪漫的男人,也許會因為更加沉重的生活負擔,而需要更賣命的工作,變得沉默寡言、索然無趣,甚至會因為沒有額外的個人時間而感到暴躁。


如果你仍然用以前的愛的方式去對待這種改變的話,你會遇到很多的沮喪,你甚至會感到她/他不在愛你了。但是我想說,這真的不意味著不愛,而是意味著你們雙方需要重新去在心中為這個男人/女人找一個新的愛的位置,重新找到一種愛的方式。

這個過程是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度過的。我特別建議雙方在準備要孩子,或是初為父母時認真地商討和思考以下問題:


1、如果你的愛是百分之100的話,你準備分配多少給你的孩子,分配多少給你的配偶?

你分配給孩子的愛中你需要為孩子做些什麼,而分配給你另一半的愛中你又會為對方做些什麼?

2、你如何看待另一半的改變,你覺得另一半目前需要你為他做些什麼嗎?你能為此做些什麼?

3、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改變,你希望自己的另一半為你做些什麼嗎?你為此能做些什麼?

4、關於你們兩個人的改變,你們喜歡這些改變嗎?你們能否就此展開一些溝通。重新為你們的感情做點什麼?


這些問題都以能做點什麼有關,因為孩子的出世就是需要愛人就愛情做一些新的嘗試。相信如果你們雙方共同努力的話,一定可以適應好這種改變,讓孩子將你們兩的感情進一步升華。


第二、個人生活方面


孩子的出世對於父母雙方個人也是一個重大的改變。這意味著你的個人生活中需要分出很大的一塊,來扮演父親、母親的角色。這意味著你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你的個人世界將被進一步擠壓,你需要承擔更大的壓力。這種改變是非常巨大的,因為扮演父母親這個角色,雖然會讓你得到很多快樂,但也會帶來很多犧牲,你會需要去改變個人生活規律、社會交往方式、工作發展計劃、甚至你自己的人生的藍圖。


這種改變有時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會帶來很多的挫敗、沮喪等負面感受。因此夫妻雙方需要在此共同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結構,重整自己的生活側重。事實上,這並不是你人生第一次進行這種調整,也不會你最後一次進行這種調整。當你剛進入大學,開始自己面對生活時;當你從大學畢業,開始走入社會自己獨立工作時;當你選擇愛人,準備將一個人的生活變成兩個人的生活時;當你未來面臨孩子離開家庭,走向社會時;當你面臨退休,需要重新找到生活重心時……生活就是在這種不斷的結構調整中,步步前行,你也會在這種不斷的調整中繼續成長。所以不用擔心,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有處理好這個過程的能力。


但是多說一點,這部分的工作需要你自己嘗試去做,你需要重新嘗試去規劃你自己的生活,調整你的生活。而不是將計就計的,被生活推進下去。你需要重新去思考,我現在對於我自己的期待是什麼,我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我該如何分配我的時間,我希望從我的新生活中得到什麼?別人在這個過程中能給我們的僅僅是陪伴和理解。真正完成這個嘗試的還是自己。之所以提及這點,是因為有一些夫妻在面對這個過程時,會希望能讓另一半幫助自己的完成這種工作的調整。也許說他們會嘗試增加對另一半的依賴性,來彌補自己生活部分的缺失,或者是開始嘗試對另一半更加的控制來增加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而不實際的去真正的規劃生活。無論是哪一種都只能對婚姻造成不良的影響,而不能幫助你完成自身調整。


總的來說,孩子出世是夫妻雙方的二次成長。我們一方面要學會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學會新的愛的方式。這樣才能讓生活更加順利的前進下去。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對於生育與婚姻之間的關係,社會一直是有研究的,但不會出現這種「肯定會變得黯淡」的一邊倒的結論,這種說法明顯是不客觀的。盡量不要用孤立的證據試圖闡明問題。

生育與婚姻的關係通常有兩種說法,聯繫現實生活來看,一種是孩子出生後,會成為夫妻情感的紐帶;另一種是,隨著孩子的到來,造成婚姻關係失衡,引發了夫妻之間的種種衝突。

客觀上,孩子的出生,喚醒身為父母的夫妻對孩子的依戀和責任,為婚姻凝聚力的增強提供了情感和倫理的基礎。夫妻對孩子的親情是重要的心理成本,如果夫妻關係走到離婚的地步,孩子是夫妻離婚的重要障礙,有孩子的家庭往往在離婚的事上猶豫不決,因為他們擔心離婚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對孩子給家庭帶來的歡樂也無法割捨,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婚姻中的不幸,所以為了孩子,夫妻還是會繼續在婚姻狀態中逗留的。

孩子的出生降低了婚姻生活的品質,使夫妻關係受損,家庭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也降低了。主要原因是:孩子佔用了有限的家庭資源,父母角色與婚姻角色互相難以協調;孩子的出生會使女性感到在婚姻關係中處在一個不利的地位,因為她們要花大量的時間照顧孩子和承擔大量的家務,而通常男性不能按照她們的期望為孩子花時間。女性越是感到在婚姻中沒有得到公平對待,對婚姻越容易失望,情感上也越感到壓抑;養育孩子會讓家庭開支增多,會引發因家庭經濟拮据有關的夫妻之間的爭吵。

生育對婚姻關係的影響體現在:

1、夫妻在對孩子教育的方法上存在分歧而導致產生矛盾衝突。
2、夫妻之間的感情轉移到孩子身上,從而引起家庭內部的抱怨。
3、養育孩子佔用更多時間,從而減少夫妻之間的直接交流與互動的時間。
4、婚姻生活質量下降,難以保證穩定的性生活。

如果家庭中有孩子出生,想要繼續維持良好的夫妻關係,僅妻子一個人努力是不夠的,丈夫要有意識地積極地參與到撫養孩子的日常事務中,分擔妻子的壓力,改變自己的客位心態,培養自己的耐心,和妻子共同商量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與方法。

夫妻之間的和諧關係是親子關係的前提。丈夫要更為關愛妻子的身心健康,要閑暇時間多陪伴孩子,以免讓孩子和母親的關係過度糾纏,也要讓妻子感到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要做好男人,也要做好爸爸,平衡孩子在社會化過程中對兩性角色的認識與學習。

在孩子出生後,夫妻角色向父母角色過渡,有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難以適應,妻子勿因為要照顧孩子而忽略丈夫的感受,這時丈夫常常會有「第三者」的邊緣感覺,容易對家庭產生疏離情緒,從而把注意力重心向外轉移。如果有了情緒,不要讓情緒堆積,及時溝通,共同想出解決辦法或達成一致意見。

條件許可的話,夫妻可以偶爾請長輩代為照看孩子兩天,兩個人到城市周邊旅遊散心,重新體驗親密的二人世界,緩解養育孩子的壓力。

用心維護夫妻之間的關係,讓孩子在健康祥和的氣氛當中成長,一個家庭內部才會充滿活力。


話說我有一女同學常出驚人之語,其中最令純情小女生臉紅的是『我要給愛的人生孩子』,這話擱現在聽著沒啥大不了,當年可是羞得女生們不要不要的。小女生對婚姻的想像大致到『兩個相愛的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便戛然而止,再往後的一地雞毛卻全然不知。對此,毛姆曾刻薄地描述『愛情不過是一場骯髒的詭計,它欺騙我們去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用進化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婚姻是繁殖的策略。男性傾向於選擇更年輕的女性,而女性則尋找資源豐富,且願意長久付出並提供承諾的男性,為了使自己的後代最大限度的生存下去。男女擇偶行為的差異透露出雙方各自的需求,所以婚姻,對男性與女性的意義並不盡相同。


男人總覺得女人想太多,實際上女性必然會對長久關係有更多的思考,因為選擇與什麼樣人生孩子,其實包含著對這個男人的判斷以及對承諾的期待。在孩子未出生之前,期待還沒有形成很大的壓力,當孩子一出生,升級為媽媽的女性立即進入撫養者角色,對做稱職母親的不自信和對事業停滯的擔憂,都會轉變為對另一半的期望。


那麼男性呢?他們有沒有與妻子同步?


抱有積極態度的男性,會從孩子的出生獲得更多動力,而那些消極的男性則很難從壓力中提取動力。現實生活中準備不足的新爸爸,他們的需求往往還停留在沒孩子的階段,但另一邊的新媽媽已經被迫上崗了。需求的不一致導致婚姻的情感體驗下降。加州大學的Benjamin Karney教授在《親密關係》里提到:親密關係是一種行為過程,從伴侶一方的透露與表達開始,然後需要另一方的回應。例如妻子說『真想好好睡一覺』,得到的回應是『今晚我來沖奶』妻子會感到自己是被關心的,但如果得到的是『我上了一天班也很累』妻子一定會生氣;如果得不到任何回應,則會由傷心轉為憤怒。


孩子出生後長輩的介入解決了精力與人手不足,但也影響了夫妻雙方共苦的依賴感;工作需要、經濟壓力和被瑣事消耗掉大量時間,在不斷降低積極的情感體驗;對自己和對另一半的信心不足,引發了對婚姻關係的悲觀態度,因此許多夫妻的共同感受都是有了孩子後變得不再有激情,不再關注彼此。


孩子的出世會影響夫妻雙方的感情,既有消褪的可能,也有增強的可能。愛情很容易,但婚姻是挑戰,那些從激情之愛過渡到伴侶之愛的婚姻更容易維持下去,儘管大家面臨著相似的困難。若說有何解決之道,最重要的一條也許是認識到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它的積極作用是促使問題解決,遇到問題不馬上批評和指責對方,也不馬上追究到底是誰的錯


最後,謝麥貓貓的邀請,我對婚姻關注不多,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不吝賜教,謝謝。


原本是雙星,突然變三體了。

再加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關係自然是複雜的多。


太感謝點贊和評論的各位了!
應該絕大部分都是麻麻吧!

多說點關於孩子和婚姻關係的:
1.我其實比較強勢的,當然家庭背景和經濟是強勢的堅實後盾,同時憑藉母子的天然親密關係,所以在2.5歲以前帶孩子方面全家必須聽我的,包括吃什麼輔食,不補鈣,什麼時候去醫院…我本著u can u up 的原則讓我婆婆只能執行;

2.過了就過了,不提當時的怨念和不滿,儘管孩子他爸真的過分到我隔三差五就有離婚念頭的程度,但是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我了解爸爸的絕對必要性,我忍,且他儘管嘴硬,但一定默默反省過(不是你一個人生孩子帶孩子,周圍太多人,尤其他的女同事一定比你的怨念更重,在辦公室絮絮叨叨,他一定會想到你的好);

3.別總和孩子他爸聊孩子,否則你和他辦公室絮絮叨叨的女同事有什麼區別?我除了帶孩子,在家的其它時間都在看自己喜歡的視頻新聞什麼的(身為神秘博士鐵粉,要關心的事兒太多了),他會主動找我聊天,聊各種東西,這不挺好?


回復 @周翀 :謝謝您!問到典型例子,以下:

1.孩子哭的原因其實多種多樣,而我婆婆堅定認為就是餓了,非要一哭就餵奶粉,還說他們村裡奶粉都要加白糖,否則喝了上火~而我恨不能把先檢查尿片這幾個字貼在電視機上!
2.孩子用紙尿片,婆婆嫌那個貴,非要給6個月的孩子把尿,你能理解每天每時每刻看著一個6個月的孩子撇著腿在垃圾桶上方的樣子嗎?
3.冬天非要給孩子秋衣套棉衣,棉衣套羽絨服~而且非要給孩子穿那種厚厚的棉花襖,孩子手都碰不到嘴,腿撐得就是O型的效果。第一年我忍了,第二年我買了兩套羽絨內膽,第三年開始堅決不給孩子穿棉襖,同樣的還有那種納的花布鞋,我全給扔了!
4.我每天強調一次6個月不可以吃蛋清,不聽,非說他們那兒都吃的~被我狠狠凶了一頓,後來一歲多了,吃蒸蛋,非說孩子愛吃,一天吃兩個蛋好了,又被我制止…

太多太多了,你要讓我說,我能說一個月不重樣~唉,這麼多事能不天天都是矛盾么?不堪回首啊!老公聽誰的?我天天和婆婆對撕他能心裡沒點兒想法?婆婆還覺得她養大了倆孩子呢,我就只是菜鳥!我覺得我一個看了那麼多書的大碩士(捂臉),聽你個大字不識的農村老太太的?

這些還只是我和婆婆,還有我媽和婆婆,我和老公,我媽和我老公,大家在這個時期互相各種不順眼,唯一讓我覺著能借鑒的經驗是:婆婆和丈母娘別放一起!

沒離婚真的是情比金堅啊……忍耐和磨合是熬過那幾年最重要的。

-------------
以下是之前的回答:
作為一個四歲孩子的麻麻,很有感觸地回答一個:
在孩子0-2.5歲階段,夫妻關係的考驗非常大,因素包括帶孩子的態度、分工、雙方長輩的干預和孩子頻繁生病;
在孩子2.5歲以後,我們逐步恢復了正常的夫妻關係和交流,並且因為孩子的成長,幸福感穩步提升。

先說0-2.5歲階段:
1.已經準備好的母親和完全不在狀態的父親,新手麻麻幾乎承擔了全部照顧孩子的任務,而新手爸爸更像是每天一次的觀光,抱孩子不超過十五分鐘,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造成新手媽媽的焦慮和怨氣真是永不消逝啊!
想要二胎的新手爸爸:如果這個階段你的狀態和我老公一樣,那你的二胎夢想可能永無可能,第一胎的惡劣印象太深刻了;
2.雙單親+城市潔癖丈母娘和農村迷信婆婆的熱情,讓我家雞飛狗跳了整整三年,一切在婆婆去世的一刻戛然而止。但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有我這樣戲劇化的生活節奏,而長輩會讓你們的關係變得非常尷尬和充滿惡意;
3.孩子從6個月開始,每月一燒啊!剛開始孩子哭我也哭,整個家裡都是愁雲慘淡的局面,到現在觀察詢問量體溫靜待恢復,那是經歷了無數次的家庭矛盾的,沒個七八十次的忍耐隨時都可能有一方綳不住開戰的;
4.其他:每天四次躲在公司洗手間吸奶、背奶、每天一大堆東西消毒、每天被炸過一樣的家、每天其他亂七八糟的家務…現在想想,真的是一場長達近三年的噩夢啊!

再說2.5歲以後的階段:
1.孩子的成長,父親的角色逐步到位:現在每天遛孩子陪孩子玩遊戲的主要任務都交給了爸爸,因為男生和男生更能玩到一起去,而且孩子需要一個強大的父親形象;
2.家庭關係重歸簡單:不用一窩蜂地湊在我家裡,目前的格局就是一家三口加上丈母娘,丈母娘和女婿的關係對一般的女兒來說還是比較容易搞定的,家庭矛盾越來越少;
3.孩子媽媽任務減少,同時經驗值增加,情緒緩和,焦慮感減少,讓家庭氣氛非常溫暖。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熬過最初的兩年半,你會感恩上天賜給你一個如此美好的家庭!


丁克生活的優越性可不止這一個,嗨森路過~


應該說 孩子的出現會挽救90以上快破裂的婚姻包括未婚先孕奉子成婚的。
然後各自打著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的旗號繼續磨合(自欺欺人)下去。磨著磨著到了孩子考上大學 到達第二波離婚高峰期咯。
-----------------------------------
再補充一下,最近看見的普遍情況。有些N年以後的夫妻,隨著孩子的出生長大,妻子會越來越多的把注意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對丈夫不再溫柔體貼關愛有加也不再注意個人形象。而男人的心理年齡往往比女人要晚八到十年,久而久之,當男人真正成熟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他會覺得孤獨,妻子不再光鮮靚麗體貼關愛甚至脾氣急躁眼裡只有孩子的衣食住行毫無生活情趣。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孩子的出生也算一個危機吧,就看雙方特別女方有沒有這個意識了。


有影響!夫妻感情更好啦!

哈~好吧~
娃剛出生自然是手忙腳亂,我也和大多數女人一樣有輕微的產後抑鬱。
月子里有月嫂和媽媽照顧,過的還算平靜。
可一晚上餵奶數次,一連數月…也真是消磨人意智啊…特別是你餵奶時旁邊那位呼嚕震天響,那心情…真是…
不過出了月子,生活也在慢慢恢復…
爸爸雖然很忙,但一有時間基本都是和女兒膩在一起…周末陪她去早教或游泳一家人也很開心哦…
有娃之後,生活肯定會被瑣碎填滿。基本沒有二人世界,不過在忙碌,還是要找時間兩人一起吃飯,看電影…
我依然會當作是約會一樣,卷好頭髮,化好妝,出現在爸爸面前呀…
就算在家裡,也不要總是邋裡邋遢。維持自己美好的狀態,對孩子也是積極的影響…
所以有娃之後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完全看兩個人的心態,與自我的調節…
和爸爸談過,我們都認為,有了小傢伙之後反而生活的目標明確了!剩下的就是更加的努力啦…


有一天下班回到租住的房子里,老婆生著病,1歲多的小朋友坐在地上流著鼻涕,大聲的哭著。我一看趕緊給孩子兌好奶粉,孩子安靜的喝著奶粉,看著孩子臟髒的小手、小臉,我第一次思考著孩子以後怎麼辦,我怎麼辦,我們這個家怎麼辦,那天我沒有照例打遊戲。

說說影響吧:有了孩子讓我變得更有責任心,生活有了目標,雖然走出去在大街上完全沒有存在感,但是回到家裡,我卻是孩子老婆的全部,為了孩子的幸福家人的和諧,我願意為之奮鬥。可以說是孩子拯救了我,讓我找回了我存在的價值,所以我一直不太同意生了孩子,對孩子就是莫大的恩情,孩子就欠父母的永遠也還不完這種說法。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孩子出生後,夫妻的幸福感會降到低點,一直持續到孩子18歲上大學才逐漸回升。。。。。原因應該有許多。比如剛出生的孩子需要大量照顧,哄睡等等非常消耗經濟的事件。。。。


會。
我和我男人相親認識,一個月訂婚,兩個月領證,三個月婚禮,婚禮後不到一個月發現懷孕,發現懷孕之後不到一個星期男人查出得了很嚴重的病,並且不能繼續工作。
四個月,我從被催婚的單身汪變成身懷六甲男人失業的壓力山大婦女,嗯。
假如沒有懷孕,因為閃婚沒有感情基礎,我可能會不顧爸媽意見離婚,但是發現懷孕的那天,婆婆已經把喜訊四處廣播……打了孩子我做不到,且男人人品性格學歷都好,我想試試看。
從此開始了我帶球上班,男人在家養病的日子。他每天接送我上下班,早起給我做好早飯,下午接我下班路上買好吃的,晚上監督我早點休息不能晚睡。整個孕期(其實也算是婚期了,剛結婚就懷了)下來,覺得還不錯。
月子里男人表現更讓我意外。他按照醫囑,每天兩次給我清洗側切傷口並塗碘伏,查各種信息讓婆婆給我做月子餐,每當婆婆念叨奶水不夠等讓我心煩的話他就會示意婆婆出去,如果奶夠了寶寶吃完沒有哭鬧他就誇我厲害,如果奶不夠他就查資料讓婆婆燉湯水,還給當大夫的親戚打電話問怎麼辦,同時安慰我沒關係別擔心,不夠吃奶粉也可以,現在很多寶寶都是混合餵養不要心理壓力大。月子里除了和婆婆一起悉心照顧我,只要我和婆婆有矛盾,他都讓婆婆讓著我,說我在坐月子。有次確實是我不對,他替我向婆婆道歉。
現在,寶貝四個多月了,全母乳,夜裡他不用起來的,但是經常寶寶醒了他都比我先醒,推我說,該餵了。寶寶換下來的衣服尿布(是的,我家寶寶用尿布,養過孩子的親們一定知道這意味著多大的工作量)男人比我洗的勤快。
感謝寶寶的到來,讓我發現自己愛讀書的文藝外表下這麼多毛病,讓我知道自己閃婚閃了個多麼靠譜的男人,讓我知道自己遇到多好的婆婆(月子里連洗臉水都每天早上打好端床頭,絞好熱毛巾給我)!
我常想,如果沒有寶寶,我這種傻吃傻傻玩的性格和男人勤儉拘謹的習慣得多少矛盾啊,正是寶寶和她帶來的一堆家務、麻煩,讓我和男人迅速開始了腳踏實地的柴米油鹽,互相理解互相幫助,變得越來越好。
最後,感謝寶寶的到來,讓我男人徹底甩了【郭敬明粉】的標籤、扔了那一大堆珍藏了十年的郭系小說雜誌,要知道,婚後發現他喜歡郭敬明讓我悔恨不已卻怎麼都改變不了他!


為什麼要生孩子?降低自己生活條件 (丁克路過)


個人觀點,孩子是婚姻的放大鏡
1.婚姻基礎好,雙方有感情有理想有共同情趣的。孩子就是好大一塊結晶,屋子都被照亮了。
2.婚姻本來就有問題,有太多忍讓湊合,丈母娘和婆婆中間放根羽毛都得量好尺寸的。孩子就是定時炸彈,生下來你神經就開始綳,怎麼拆就看家裡電源線是不是剪不斷理還亂了。


無論怎樣都會的,感情好的會更好,感情不好的會假裝牽強的好,你覺得這是好還是不好呢?


1.原本小夫妻倆剛開始建立一個原生家庭,下班一起燒飯,做家務,周末想著怎麼玩。
2.孩子出生後 兩邊的父母會以「我是為了你們好」以及「你懂個屁」來指導你們帶娃和過日子。住在一起的矛盾就更多了。
3.女生做了媽以後要開始煩惱孩子的吃喝、屎尿到和長輩的細節鬥爭,男的下班了回家逗了兩下娃然後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4.晚上女的倒頭就睡,男的玩好手機玩IPAD,一天基本零交流,半夜還要抱怨孩子吃奶影響他睡覺。
5.經濟決定話語權 如果要靠老人幫襯的那就別抱怨了,洗洗睡吧。


生完孩子,是女人最崩潰最無助的時候,這時候沒有愛情,只有現實,此時的老公是窮丑懶挫,所以生完孩子的女人很容易抑鬱,不是接受不了現實,而是生完了才看清現實。


挺可怕的,想想就知道了。
如果你和對方確定要生孩子,請確保對方是有毅力,有信念,能一直承擔起這樣的轉變和責任的人。
It"s never easy.

婚姻還是可以想的,孩子就能活活嚇死我。

Dating的時候對方就表現對未來家庭的無限期望,kids之類的,我的內心是懵逼的。

一個很明確自己要什麼,未來生活長什麼樣的人,賺多少錢,孩子要上哪個學校,晚年生活如何,其實是讓我恐慌的。


會影響啊,多一個人怎麼可能還和原來一樣。

經常會提醒自己老公應該排在女兒前面,畢竟孩子只是養一段,老公則是要伴一生的。

現在自己全職帶,小孩兒一歲多。我心態還好,因為小孩兒長大的很快,糾結的那些困擾很多都會被時間解決。老公會主動帶小孩,原來經常被我嫌棄這不好那不對,現在我學乖了會閉嘴,父女的相處模式本來就應該不一樣嘛。但他的產後抑鬱似乎蠻嚴重,十分堅定的表示只要一個小孩,因為太麻煩。

女兒還不會說話,但經常在爸爸要上班出門的時候抱著不放或者哇哇大哭。兩個人的時候經常各自吃飯分開玩耍,現在小孩兒讓我們多了更多牽掛。


推薦閱讀:

找到了造成自己性格缺陷的童年經歷後,該如何幫助自己取得突破?
為什麼會出現極度想刷社交圈等碎片信息的焦慮感?
內心充滿怨恨,無法原諒別人怎麼辦?
如何接納與肯定自己來克服自卑感?
Mbti中 s高和n高的人相處起來 預估會有什麼衝突情況發生?

TAG:心理學 | 親密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