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閱讀大量的網路或書籍的文字資料但是回過頭來發現留在記憶中的很少,怎麼辦?
前段時間我也苦惱於這個問題,於是試了不少方法,還算卓有成效,歸納總結一番,與諸朋友分享切磋一下。
1.首先是鎖定閱讀範圍,不讓思緒過散。
以前上網看資料老被鏈接不斷騙走越看越散,這樣看的過程中覺得學了知道了不少東西,但是看完睡覺前回頭一想,啥都沒有,雖然不是所有閱讀和瀏覽都要抱著學習的目的,但是思緒過散畢竟不是好事,不易鍛煉專註力。
我現在上網一般也就固定幾個網站,或者帶著問題尋找資料,多為人文學科,專業知識和宗教方面。這樣問題可以慢慢形成互補和整合。
2.工具論。
我覺得工具真的很重要,我要特別推薦KINDLE的網頁推送功能,真的超好用啊。
有些文章大概瀏覽就覺得是自己需要的,但又不是那麼重要且緊急的,用kindle推送一下發到自己的kindle里,有時間了一口氣,還可以在kindle上做筆記,選個番茄時間一口氣做筆記,再列印。非常實用。
常用工具具體歸納如下:
①瑣碎資料推送kindle存放.
②重要資料及時複製黏貼放到雲筆記里,我用的是麥庫,每天上廁所的時候複習.
③每半天吃完飯做一個當天簡單的閱讀記錄和思考關鍵詞,如下:(做個簡單的excel工作表格)
私人時間主要是五點以後,這是本周的記錄表格。
這個看上去好像很花時間,其實很快的,養成習慣後每天不記點就不舒服,當然也有純發獃或玩什麼都沒學習的時候,就會用來自勉。有時候手頭沒電腦的話就在手機裡面打上自己看到的比較受用的知識點或文章,等到有電腦了再輸入進去,每周填滿了列印出來再回看會發現自己哪些仍然感興趣的可以繼續加深了解和學習,一看而過的也知道自己看過了,大概回憶的起來。④小白板和畫架做思維引導和思維導圖。
照片暫時懶得放了,我在書房放了一塊小白板和畫架,寫作的時候就根據手頭的筆記或列印文件,把需要的點和關鍵詞寫到白板上,自己想事情的時候可以用畫架畫板做思維導圖,也是很有利於清晰思路和學習記憶的。
⑤ 一體印表機
這個真的很好用,有些資料一看就是好資料,但是在網頁讀起來很累,又不能做筆記,就列印下來,用熒光筆划出重點,在白板上理出思緒和邏輯,反覆看,直到吸收了可以放進文件袋裡面。
⑥錄音筆
有些東西只能抓個大概感覺的,比如看了一個人物傳記啊,或者一篇很感性的文章之類的,不好做整理和筆記,我會用錄音筆錄下當下的感受和感悟。半夜睡不著的時候聽聽自己的聲音也不錯哈。誰叫我聲音好聽~~啦啦~
⑦最重要有一顆清凈心。
別想著隨便瀏覽一下,不費什麼精力思考就可以學到真東西,好東西都需要付出代價。
自除迷妄,內外明澈,於自性中萬法皆現。《六祖壇經》
3.有用的東西要經常歸納總結回顧啊。
其實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溫故而知新,很有幫助。
只是記錄不去回顧整理歸納,還是一團亂麻。
每過幾天都要抽出幾個番茄時間,什麼都不去多想,就是回顧筆記,歸納整理,最留在腦海里的東西就試試能否複述,或者找朋友簡單講出明白的道理或梗概出來,是對自己學習成果的檢驗。
那啥說的好,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與君共勉,頑張捏~感謝邀請。回過頭再看或者做筆記。
謝邀。
要明白「瀏覽」不是「閱讀」,閱讀的結果是你對度過的資料經過自己的思考分析後消化理解了。沒做到這點就只是在瀏覽而已。所以建議就是:邊讀邊思考。我的習慣是,我閱讀書或者信息不是為了記住什麼,而是比較享受這個過程。
比如你讀到了一個笑話,你忍不住笑了出來,然後你就忘了這個笑話了,但是這個笑話讓你笑了出來所以還是有意義的,至少當時你是開心的。
我讀書,刷微博,或者看知乎……這些都不是為了記住什麼,而是真正在享受閱讀的樂趣,本來挺開心的一件事,幹嘛讓自己那麼大壓力,非要記住點什麼。
你的閱讀量增加了自然整個人的氣質眼界都會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處理問題的方法都會有變化,這個變化是日積月累的,在我看來這才是閱讀最重要的東西。是一種你自身循序漸進的提高,而不是記住內容。
而且讀的多了會碰到一些你以前看過的內容,你可以已經忘了,又看到這個內容於是就強化了一遍記憶,這本來都是順其自然的東西,何必非要強迫自己記住呢。
養成隨手作筆記、臨睡前整理、定時複習的習慣也許會好一點。
當然以上我做不到。
記憶有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如果一個知識或觀點對你有比較大的「刺激」,它就會一次性映入長時記憶,有些甚至終生不忘,但是大部分刺激是不夠強烈的,所以只能儲存在瞬時記憶或者短時記憶中,也就是幾秒到幾分鐘。
加強記憶可以用讀的方式或者做筆記,把新的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真正的深化和理解變為自己的一部分。
其實看過的書籍和知識都會在潛意識裡留下痕迹,在無意中影響你,所以大量閱讀,雖然沒有清晰的完全記得,但絕不白費。
個人覺得現在的書籍理論知識太多 很多人讀一半讀不下去 書到用時方恨少 就算大量的閱讀 到用的時候也許大腦一片空白 閱讀的越到忘的越到 網路上的書籍多而雜 如果你想很好的記憶建議讀書 並且對於有用的文字你可以摘抄或者用紅筆做記號 我想大多數人閱讀都是瀏覽看劇情看故事 就如矮子看戲 看熱鬧 根本沒用心記憶 所以你可以看完書自己寫觀後感或自己梳理一下書中主要內容和人物關係
存檔,按重要性定期回顧,給筆記編號,視記憶程度而定,回顧周期可參考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首先,搞清楚閱讀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滿足長期的文學修養?還是為了快速獲取某個領域的新聞?目的不同,對相關信息的感受和記憶會有很大差別。
第二,回顧和總結。人的短期記憶力是有限的,如果要轉化為長期記憶,「重複」非常有必要。看看能不能用
(1)確定主題,縮小範圍,
(2)把看過的東西自己整理出來
(3)最後就是問過而知新了
讀書本來也不需要把一切都記住的,更何況現代科技發達,對記憶力不自信的話可以多利用一下工具輔助記憶。
首先是閱讀方式:
我一般先看目錄,第一章,結局,這樣能對書有一個籠統的掌握。工具書等只需要看目錄。
讀書的時候我喜歡喜歡從書的中間先掃一眼,抓取幾個關鍵詞,這樣可以大體上對某頁有個印象,方便下次翻閱尋找內容的時候有參照物。
之後我會快速篩選小說的人名、動作等部分,如果是紀實或者其他體裁,可以僅篩選時間地點動作,目的不在提升文筆的話可以直接跳過描寫,太繁瑣的描寫會中斷你的思維和記憶,讓整體難以串聯起來。
之後是記憶方式:
非常建議拿筆或手機或電腦作為輔助。
紙質書捨得的話可以直接在書上配合書籤做標記,電子書可以使用閱讀工具做標記。
在閱讀的時候做讀書筆記,我一般還會順便梳理一下作者的思路,把內容簡化,提煉有效的部分。
看完書也可以根據自己提取的簡要信息回味一遍,但總體來說沒有必要記住太多,只要獲取你需要的信息就足夠了。
可以用來輔助的APP有這些:
塗書筆記:
這個軟體可以把你在看的紙質書拍下來,把文字轉進手機,很適合我這種字丑到不忍心做讀書筆記的人。
Eidetic:
這是一個輔助記憶軟體,可以按照設定好的周期對你的記憶進行考核,你可以用它來記錄簡短的信息並不斷回顧。用來考試複習也很棒。
任務圖:
你可以用它來站在作者的立場思考,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將很大程度上輔助你進行更連貫有序的記憶。
語音輸入板:
在閱讀時無暇記錄,可以使用語音輸入軟體,比起訊飛其實我覺得這個更好,識別度很高,不過訊飛也不錯,語言很豐富。
推薦閱讀:
※成為女神跟讀書有什麼相關性?
※愛看歷史書籍,但看完很容易忘記具體的細節,有什麼好辦法么?
※有哪些詩詞的末尾句是點睛之筆?
※經常看《羅輯思維》對個人成長能有多大作用?
※真正愛看書的人會買 Kindle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