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什麼?為什麼會這麼容易失去呢?

奇怪,我所追求的快樂,竟是我痛苦的一部分


悲傷才會讓你去做事情。


當你很快樂的時候,你會忘記悲傷。當你很悲傷的時候,你會期盼快樂。


謝邀。

正如題主所言,其實快樂本身就是痛苦的一部分,痛苦本身也是快樂的一部分。

大部分人的誤區是把快樂和痛苦區分得太開,其實兩者相輔相成,誰也離不開誰。一味的快樂,就體驗不到快樂了,正因為痛苦的彰顯,才愈顯快樂的珍貴。

快樂之所以那麼少,那麼容易失去,是因為這些快樂都是外界給的。

真正的快樂,從來都不是外界給的,外界給的快樂少之又少,且充滿了命運般的不可測性,這太被動了,我們不能僅僅依靠外界施捨的快樂活著,否則,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生活的乞丐。人這一生,要想過得幸福,必須做到快樂的自給自足。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做到快樂的自給自足呢?

我認為大體上有三點:
1、積極向上
2、樂觀豁達
3、知足

做到以上三點,你慢慢就會發現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

真正的快樂是,不管生活以怎樣的方式對你,你都能始終以自己覺得最舒適的方式去生活。怎麼舒適怎麼來,怎麼快樂怎麼做,怎麼幸福怎麼活……嗯,就是這樣!

而自己覺得最舒適的方式,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嘗試、去發現、去營造……

以上。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真的很辣眼睛。
很多天,我一直沒有睡好,睡不著就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就會更加疲憊。
我也想快樂,可夜半,連一個說話的人都不會有。
終於,你要知道,沒有人能幫你,有的路必須一個人走。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其實,真的沒有那麼多快樂。
說深沉一點:人生你可以選擇痛苦的蘇格拉底和快樂的豬,你要做痛苦的蘇格拉底,就註定成不了快樂的豬。
當然,快樂也是有辦法的,一言蔽之:降低對事實的期待。
預期低一些,快樂來的容易一些。

來點具象的。
我們說的快樂,如果理解為happiness,即幸福感。
————————————————————————————————————-——————
什麼是幸福感?


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
此外,對主觀幸福的理解還涉及許多分析層面,主要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時點與時段,等等。
在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諸多因素和層面之間的密切聯繫中,以下幾點是十分獨特而重要的:


心理參照系
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例如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由於缺乏與其他社會之間的比照,儘管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由於心理守常和習慣定勢的作用,其成員便可能知足常樂,表現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個處在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外來發達社會的各種衝擊,開始了外在參照,此時其成員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現下降之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創傷。

成就動機程度
人們的成就需要決定他們的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又決定其預期抱負目標。其中人們對於自身成就的意識水平是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便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於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麼,則不會有幸福感可言。

本體安全感
它指的是,個人對於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對於所生活其中的社會環境表現出的信心。這種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對於形成個體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而對於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個體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個體抵禦焦慮併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基礎。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時與其經濟狀況或收入水平之間並未呈現出簡單的正相關關係,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經濟狀況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卻不低,而有些百萬富翁卻整日憂心忡忡。

PS: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幸福感指數最低,2009年紅火的地產業帶來的房價飆升令很多家庭感到痛苦。此外,健康、情商、財商、家庭責任以及社會環境被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是影響家庭幸福最重要的因素,且這五者相互關聯,缺一不可。
————————————————————————————————————————---
怎樣提高幸福感?

1.解決馬斯洛金字塔基礎的問題,比如衣食溫飽和健康。
跌打滾怕下個月房租沒著落的時候,是很難再談快樂的。真的,有興趣愛好也好,有追求有執念也好,請不要忽略生存最最基礎的問題,你過好,你的家人才會因為你快樂,你好,才有資格,才有本錢,才有念想去愛護和照料別人。
一定要著重提下健康,年輕的奮鬥有時候會以犧牲健康為前提,堅決不可取。真的。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健康。

2.學會知足。
一群猴子爬山,向上看全是猴屁股;向下看,全是猴子的笑臉。你可能永遠也做不了第一隻高高在上的猴子,但你還是可以跟爭先恐後的猴子一樣歡笑,落後了,也要笑笑自嘲,畢竟人生處處有風景呀。
要想獲得幸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降低自己的慾望。
致力於「幸福學」研究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萊恩博士指出,經濟發展越快,非物質因素對幸福的影響就越大。

3.追求愛與被愛
付出讓人快樂,被寵愛讓人幸福。
不要吝嗇,千萬不要吝嗇對別人的付出,每個人都渴望被幫助,每個人都渴望被溫暖,為什麼不先去溫暖別人,讓自己也活得更有意義。

4.告別枯燥和無聊
讓你做的事情有意義。有意義才會快樂。
可以制定一些小目標,或者一些計劃表,然後一件一件達成。達成目標使我們快樂。

5.運動+甜品+休息
運動會釋放多巴胺,當然吃甜品也會。
要休息好,睡眠很重要,小睡也重要,精力充沛能讓人快樂。
———————————————————————————————————————————
暫時只能想到這些了。
雖然,知道以上不能讓我快樂,畢竟慾念太多,慾望太雜了,我做不到無欲無求。
可是即便如此,關心別人和提高技能,依舊讓我快樂。
雖說,可能有一個值得我愛和愛我的男友可能能讓我更加快樂。
但是,人生很多事情,我們強求不得呀!
萬一,很多的。
萬一,就地震了,颱風了,海嘯了,大戰了。
真的,因為經歷過地震,因為曾經恐懼到無所適從。

當你希望預知你的未來時候,你或許可以選擇算命看星盤問卜。可是,你也許聽說過,大災大難,算命說算不出來的。

所以,想想災難,看看紀錄片,看看不如你的人的辛酸,看看別人可憐的一點點幸福。
然後發現,自己居然生在福中不知福。
我們,其實生活在一個很幸福的時代,我們所有的抱怨,只是希望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連同其中的我們,更好。
但別被慾望蒙蔽,畢竟,我們要知足,方能常樂。

最後站在宇宙中心呼喚下愛,即便生活不如意,跌打滾怕中,請依舊要去尋找那個有苦難的天堂。


悲傷是奢侈品我消受不起
快樂像噩夢總讓人驚醒
-定西


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快樂都是從外界索取的,而不是從內自發的。


大部分是孤獨,偶爾品嘗一下快樂,竟然能感到幸福


快樂是沙灘上的愛心,水一衝就沒了,只有釘在石板上的痛苦,才能讓人記住,並以此進步


快樂就是快樂,強加不了那麼多定義。竟然連多巴胺的答案都有。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四大喜事,都是快樂,而非幸福。
毒癮或煙癮發作時來一口,絕對是快樂到升天,心理和生理的爽翻,但絕不是幸福的。
幸福是平淡,是常態,是久伴,是瑣碎的小煩惱,是執著於一件事一個人的過程,而快樂卻不是,快樂是結果,是喜上眉頭,是當下的舒暢,是滿足。


世界上本沒有快樂與痛苦,只有一種狀態與另一種狀態的比較。

粘貼過來的


快樂是內心的一種感覺
快樂是吃上一頓好吃的
快樂是達成一個個小目標時的成就感
快樂是幫助別人獲得的存在感
快樂時被幫助時的幸福感
快樂是做任何想做的事的自由感
快樂是身體健康
其實快樂一直都在,只要你不要有那麼多的慾望就行,平靜地接受生活給你帶來的一切,不再去奢求什麼,不再去渴望什麼,要做的就是過好每一天,不管以前是怎麼樣,也不管未來會怎麼樣,好好滴把握當下,這樣你就會快樂!


之前聽過一次心理課,聊到depression(沮喪)造成的各種問題,台上問你覺得depression該不該存在?
前面有幾個人說不,問理由,答曰因為它讓我很不爽。后座的我深表同感,正想著呢身邊一個人舉手說我不這麼覺得,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快樂的愉悅,如果沒有負面的情緒那麼正面的情緒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當時的我:好吧。。。
所以題主,失去快樂是正常的、痛苦是正常的,就像白天黑夜,重要的是放大自己生活中正面積極的一面


你可能是快樂得太過認真了


自身在不斷變化,所以你的快樂也在變化。
你在生長,你的快樂也在生長。
同時,又因為快樂短暫,並不時常出現,所以你會快樂。


快樂是認知上的滿足與契和~所思所想正好是能接觸到、能做得到的。

失去快樂的原因通常有兩個:

一是做不到,力不從心;

互聯網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更前沿的科技、更廣闊的領域、更高層次的目標……,卻忽略了人們能力的局限,於是人們被架在那裡~欲求不滿。正是只能看不能吃,只覺是個無用書生。

二是想不到,心不能馭。

精英們從小就被要求具備各種能力:專業、通才、高度……,卻忽略了人們心理的過程,於是人們被操縱成傀儡~外強中乾。正是只吃不消化,只覺是個僵硬機器。


關於快樂,有的人總是憂心忡忡:擔心曬出去的衣服被淋濕,害怕身體抱恙,心裡念叨買不到回家的票,恐怕寫不出論文無法畢業,害怕工作被領導批評。有的人從你前面走過,總是迷人的笑容,自信的眼神,這些依然掩蓋不了對方心廣體胖的寬敞身軀。

快樂是什麼?很多哲學家窮極一生苦苦追尋,至今沒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答案。

海邊貧窮的漁夫雖然食不果腹,但任憑風吹雨打,每日依然過的知足常樂;高樓大廈內的老闆雖手帶金鏈,出入燈紅酒綠,依然無法找到真正的快樂。

生物學家們說,快樂是一種生體本能,它和人類體內的血清素濃度、多巴胺息息相關。那麼好吧,如果我有不樂觀的心,那是天生的,無法改變。

心理學家們又說,根據大量的數據統計,已婚人士的幸福指數大多高於單身青年。那麼,去找個人結婚吧,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那麼,你會不會因為多了一個人,不再為車子、房子、孩子、票子操太多的心?

儒家學派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旦尋找到人生奮鬥的意義,便能過上舒坦的生活。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儒家始終抱著出世的夢想,不撞南牆不回頭。生命的意義在於有所追求。

尼採的想法也不謀而合,只要有活下去的理由,可忍難忍之忍。生活有意義,困境之中甘之若飴;生活無意義,順境之中度日如年。

基督教的牧師告訴你,你要相信上帝是仁愛的,如果別人打你左臉一巴掌,那麼請扭頭,把右臉給他再來一巴掌。耶穌的世界裡充滿愛,充滿愛的世界是信教的表現。今生或許無法享受到永久快樂,但一旦離去世界,天使會向你招手,引你前往快樂的天堂。

醫學家們說快樂需要擁有健康的身體,但研究又發現,如果某個人生病後若沒有一直承受難熬的病痛,過了一陣子這個人的幸福指數仍然可以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自由主義者堅信快樂屬於主觀感受:我覺得好,我就快樂;我覺得差,我就難過。

佛教則對快樂做了更進一步的闡釋,他們認為,人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慾望和現實不匹配,經濟學的說法就是慾望對於現實而言產生溢價,世俗點說:你水平跟不上你的慾望。

佛教的說法很玄乎,似乎就是他們的禪,但可以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人的主觀感受只是電光火石一剎那的波動,自我一時快感或者難過悲傷,生命無所事事或奮鬥不息,都只是一瞬間的波動而已。如果太看重波動,人會變得執迷不悟,在意自己快樂或者不快樂。追逐的過程耗費精力,意識自己的感受也需要心思,最終都是徒勞,只是讓我們受制於追求本身。苦並不在於自己的主觀心態,也不在於生活是否有意義,它的根源在於無論人追求什麼,都會陷入持續的緊張、困惑和不滿當中。

所以無論遇到大風大雨,都不要在意,不干擾內心的寧靜。心靈澄明、自在。

而王陽明心學,它雖發展於儒家思想,但又吸收了佛家的禪宗,空,虛。王陽明臨終前臉朝著天微笑:此心光明,夫復何言?你若問他快樂是什麼,他會告訴你,快樂就在你的內心,只不過你的私慾把它蒙蔽了而已,需要平日不斷打磨,將自己的內心磨成一面鏡子,光亮的照射著一切,人的本性就在這面鏡子里。不需向外求,只需向內索。

宋朝程氏兩兄弟都是當時的大儒。某次次參加大官人的類似海天盛筵的歌舞活動,老大看見翩翩起舞的歌女眼花繚亂,召喚來身旁左擁右抱。老二則眉頭緊鎖,低頭吃飯。事情結束幾天後,老二問老大:我們貴為帝國之師,怎可如此傷風敗俗?老大反唇相譏:「這件事我已經忘記很久了,你仍然念念不忘,這說明你的內心根本沒有磨練好,仍然念叨著美色」。關於心學,老大的表現正是王陽明思想的一種絕佳表現:叫遵循自己的內心。

我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無法鑽研考究何為快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意願無怨無悔走下去,你便是快樂的。

談了很多虛無縹緲的東西,我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這些東西,都是來自一本歷史書《人類簡史》的感悟。好的書就是這樣,它給你更多的角度理解世界。沒有答案,但有更多門派的套路。翻閱這本書,你就是坐在華山之巔,觀看這些門派的論劍。多一種視野,多一份精彩!


雪漠文化網:http://www.xuemo.cn
01

提問:老師,信仰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嗎?
●雪漠:信仰帶不來真正的快樂。快樂跟信仰無關。快樂是你自己的事。你的心明了時,快樂便來了。

02

提問:讓自己快樂和讓別人快樂,哪種更重要?
●雪漠:一樣。別人也是你。

03

提問:不快樂的原因很多,快樂的理由是什麼?
●雪漠:快樂的理由是我們還活著。等我們死了時,就很難快樂了。那樂與不樂,其實都是一種情緒。它們的本質跟夢一樣。

04

提問:快樂是因為無欲,還是因為慾望得到滿足?
●雪漠:快樂無欲亦大欲,大欲之內卻無欲。修得欲中無欲時,便有快樂妙消息。

05

提問:我常想,人是否真的需要悟?迷著的人其實也有他們的快樂,我覺得他們就像小孩子,小孩子的世界是開心、快樂的,有憧憬,也有幻想。悟者像大人,他們走過孩子沒走過的路,他們看懂了世界的真相,但真相往往讓人失望。我的看法淺薄鄙陋,望您指點。

●雪漠:悟者的快樂不依條件變化,迷者的快樂受制於條件。所以,只有悟者,才有恆常的快樂。


戴上面具所以快樂,摘下的也是快樂。


當一個人遇到一件對生存、生活有利的事或物時,大腦對人本身的正面回饋:釋放的信息素使人產生愉悅感的情緒。目的是告訴你這件事是好的,鼓勵你繼續這麼干,然後就能更好的生存了呢~然後就想獲得更多的快樂,然後就產生慾望,慾壑難填。(所以有人會覺得快樂是痛苦的一部分咩= ̄ω ̄=)
再來說說快樂的對立面,悲傷。人面對不好的事時大腦釋放的信息素會讓人感到痛苦,目的是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再發生讓你有深刻的記憶(忽然對趨利避害又有新的理解了呢),「深刻」伴隨的詞語是「經常」。
同時,人生中大部分的情緒是平淡的、不喜不悲的。
對比產生長短,正負,黑白。所以快樂總是短暫的。
以上純屬個人推測,也許有也許沒有科學依據。
以上= ̄ω ̄=。


快樂是會游泳的魚,是會飛翔的鳥。悲傷是會飛翔的魚和會游泳的鳥。
快樂是本能,悲傷是能力。
快樂和悲傷都不會消失,他們需要對比,這才是殘忍之處。


推薦閱讀:

你做了什麼事情讓你的狗狗很開心?
人為什麼快樂?
別人對你說過最棒的讚美是什麼?
你最快樂幸福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和誰在一起?

TAG:幸福 | 快樂 | 高興 | 痛苦 | 難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