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的《情人》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描寫母親和親情的內容?

「在讀書這件事上,我比你更苦,不過我是嚴肅的,我規規矩矩念書,這段時間拖得太長,也太遲了,所以我對於歡樂已不感興趣了。」
我在看杜拉斯的《情人》,真是喜歡到每一個標點符號,這是她母親的一句話,給太過自由的杜拉斯說的,這本書中出現了太多描寫她母親的,於標題「情人」總是有點出入,但是這也放大的情感張力,她一點也不畏懼說道死,不管是誰在說到誰死。


謝邀。


首先如果讀過杜拉斯其他東西,你會發覺,她並非「寫字時緊扣題目、亦步亦趨給你說一個故事」的傳統小說家。她、格里耶、西蒙那一代「新小說」作者,都不是這樣子的。實際上,散文式的、情感若流水散進沙里式的滲透感,對聲音、光影、瞬間情緒的把握,是杜拉斯文筆極突出的一部分。所以她寫到母親、兄弟、家庭,絕非跑題,這就是她的風格。


然後,如果你看過她早年的小說《抵擋太平洋的堤壩》,看過《副領事》,會發現許多或真或幻的母親形象。這是她的偏好之一。
杜拉斯,如其所寫,是「生活在殖民地的白人家庭」。父親早死,母親為了白人的尊嚴努力賺錢養活家庭,煞是辛苦,所以杜拉斯愛之;但同時她對杜拉斯的哥哥們偏袒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如《情人》里所寫。這種奇怪的、畸形的、附從於父權的母愛,毋寧說,」母權「,對杜拉斯影響極深。《抵擋太平洋的堤壩》里的母親是個執拗的和自然做鬥爭的形象,《副領事》里瘋姑娘的老媽是個嚴酷的老媽。這些亦真亦幻,都可以看作杜拉斯對母親形象的投影。

所以這就是答案。杜拉斯不拘泥於」講故事「,她願意用記憶式的漫遊筆法寫過去,而母親和家庭又是她亞洲生活里絕對繞不過的,毋寧說是陰影般的存在,她的感情觀皆出於此,所以她非寫不可。


我的回答可能比較偏門,因為不是研究文學的,而是研究社會學和人類學的。
我的理解是,從杜拉斯的風格和描述事件來說,她是一個對母親這個形象充滿了疑惑的人。杜拉斯的情感殘暴、強力,充滿了毀滅的慾望和永生的激情,面對醜陋和愛情都很執罔。
這樣的女性,必然因為對母女關係有疑惑,她既希望自己擁有「一個母親」應該有的樣子,卻無法達成,於是在母親形象的塑造上很多幻想和隱喻,那是另一個她希望的自己、以及所希望的母女關係。
母女關係是一種很奇怪的感情,就像俄狄浦斯情結一樣,女兒也會對母親懷有矛盾的情感,從母親那裡找到自己,又僭越母親,最後又希望回歸一種母女感覺。
在我看來,總是寫父女關係的,多數對父親的形象感到陌生,然後去探討;總是寫母女關係的,多數對自己的形象感到陌生和慚愧 ,然後去探討。


從初中在書架上初次拿下這本書到現在,也有四五年了。我每年都會重溫它,不拘從哪裡看起,也是為了回顧這些年來的心跡。無數個從前看《情人》的我,懷揣著百樣的心緒:彷惶的、欣喜的、悵然的、安然的,都在此時匯成一個我,一個看《情人》的我。在書桌前,變成了一個簡單的讀者。字裡行間的韻律、枯冷潛藏的激情、真情假意的遊戲,我都如數家珍般地熟悉。因而,想在此談一談我的拙見。

1.母親是一個禁慾的存在。自瑪格麗特幼年喪父後,母親守寡,直至死去。杜拉斯母親對幸福的強烈嚮往更反襯出在法屬殖民地炎炎烈日下的無力無奈感,那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在所向披靡的駭浪下,終是潰不成軍。耕地毀於一旦,自此,母親更是困苦消沉了下去。這是一個物質與精神都很貧乏的母親,她是一個現世的苦行僧般的存在。杜拉斯悲憫她,又強烈地感到彼此的聯結與相似。正因為對母親的悲憫與共鳴,讓她極其想要遠離與遺忘這個日日凝視的深淵。她想要從這種貧乏的夢魘中逃脫,從母親的禁慾的信念與處境中逃脫。於是,她像選擇抓住眼前的這個中國男人,他給予她的情愛歡愉和物質迷醉都能讓她擺脫母親的悲哀、原生處境的絕望。但是,真實就是無法醒來,虛妄就是不願醒來。沉淪、沉淪,總有觸底的一瞬,那就是夢醒時分。那個男人終是走了,在面向太平洋的浪濤聲中,她才發現他,找到他。而她留在了此岸,轉身,仍是千瘡百孔的真實人生。

2.母親作為每個人誕生之初與世界的聯結,塑造預示了親密關係的雛形與模版。成人的浪漫關係與親子間的的依戀風格有關。母親瑪麗偏愛大哥哥,忽視了杜拉斯和小哥哥,家裡隱約劃分了兩個陣營。缺乏母愛和與母親的暗暗對抗使杜拉斯的依戀風格趨於迴避型。也許正因如此,她拒絕說愛他並且拒絕在內心承認對他的愛。也許正因如此,她才在他離去的波濤中找到他,並發現了自己的愛的位置。

3.母親是一個比喻,一個象徵。她是公序良俗的力量代表,也是杜拉斯以往世界與生活的代表。覺察到杜拉斯的種種跡象後,母親把她關在小屋裡暴打。她被扒光了衣服、拳打、搧耳光,被尖聲叫罵喪盡廉恥。全書沒有周圍人對杜拉斯的激烈反應,而只是同學被要求孤立她。所以,母親對她的態度有力而必不可少地象徵揭示了社會的態度。杜拉斯此刻像被釘在社會的恥辱柱上,接受眾人的唾罵和飛石。就像從沙灣拿吉來的夫人,因不道德的歡樂而被眾人孤立,一樣的羞恥感。她從羞恥感中升華出別樣快感,也未可知。另外,母親代表了以往的世界。當她第一次踏入他的車,黑色利穆新小汽車,車門關上,悲戚與倦怠席捲而來。從此,她避開了母親,她們各自分離的命運也是註定的了。這輛黑色汽車像深淵一樣,危險的美麗。她義無反顧地踏了進去,也就踏過了未知世界與以往世界的分水嶺。她想起母親,其實是在當下對以往的猶疑與不舍,這緣於對命運的漩渦的迷茫無力。西貢的黃昏,光線暗了下來,還有一片霧氣正在瀰漫...

杜拉斯古稀之年,借諸筆端,回望鮮活炎熱的往昔。透過紙筆,可以看出,她面對已死去多年的母親的心境,以不復是當年那個女孩的了。猜忌和不解久經時光蕩滌,歲月讓她對她跨越時空而共鳴,母親的悲戚、命運的強力、絕望中的堅持、逆境打鑄的麻木,結出一個安然的解釋。光陰重疊,世事錯落後,她用這本書擁抱了休憩在墳墓里的母親,訴說在深深的腦海里的母親、行走在文字間的母親,還有那個狂妄勇敢倔強堅持地建造抵擋太平洋的堤壩的母親。

七十歲的瑪格麗特放下了筆,站起身,邁向母親,和她久久擁抱:「原來我們,一直都很像.......」

-------------------------------------------

鳳棲塢:fengqiwu37,3.19開始推送,相會有期,不見不散。

http://weixin.qq.com/r/gDqCmhPEA058rVf592_S (二維碼自動識別)


早先看過讓·雅克·阿諾的電影神作,不僅是女主的清純形象和梁家輝的屁股征服了眾多觀影者,雖然是一部情色電影,卻極具藝術美感,充滿了孤獨與絕望。而越南湄公河畔更是成為文藝發燒友們神往的又一聖地,西貢也成為文青們西南而行中繼西藏、雲南之後又一重要坐標。

愛之與我,不是肌膚之親,一飯一蔬。它是一種不死的夢想,是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杜拉斯
於杜拉斯而言,愛與愛人是完全不同的也無甚太大的聯繫,她為愛而活,卻從不為愛人而活。

杜拉斯與其家庭里人物的關係像情人裡面寫的一樣很特別,所以情人也被有些人認為是她的自傳體性質的小說。杜拉斯對她的母親有一種似愛又恨的感覺,這一點有點神似張愛玲與她的母親,只是張愛玲對她的母親多了一分嫉妒,杜拉斯對她的母親多了一分鄙夷。


情感類型的東西不能究竟。偏於親情,是因為愛情受過傷、或者始終找不到真正的愛情,退而蜷縮在親情的世界。


白人至上的時代,日本以打破這個局面為號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還是有不少追隨者的,上海其實是白人地位高的地方


人都有他生活的環境,最後他們分開的原因也與家庭有很大的關係。那個小女孩的作為和男方最後的無能為力,都不光是個人的抉擇,還有不可抗的外力,即這個社會,和這個培養了每一個一切習慣的家庭。躲在暗角里看船離去然後若無其事的繼續回去接受家庭安排的婚姻,男方終究是東方的一個孝子,情人也只是情人。


我總覺得書名所指的情人並非只那個羸弱的男人一個人,而是所有作者有著情感依託的人,而她母親便是這樣的人之一。雖然她描寫母親的語言少有溫情,但依然感受得到她對母親那份沒有理由的依賴和同情,親情沒有選擇餘地的感情,不管從邏輯層面上有多麼不情願,但是這份信任與責任是生而俱來的。


不寫的話
我怕我看不懂


(算不得一本愛情小說
寫自己的所想所感
所愛所恨
回憶有的沒的
願意感同身受就細細讀來
不同成長開來的人就放下書
當是一派胡言
寫寫母親和親情這些重要的人事
因為它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記
你可以不看
我不可以不寫)


因為支離破碎的家庭,永遠得不到的母愛,是杜拉斯難以忘懷的傷痛。 母愛和親情是杜拉斯一生渴求的東西。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求而不得的東西,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杜拉斯說,寫作是一種慾望。慾望主題是杜拉斯寫作中一個獨特的主題。她把她的慾望投入到寫作中,這樣她才不會在慾望中自溺而亡。


我從心理學的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首先一個人的情感觀是來自於原生家庭的:父母的兩性關係、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父母的價值觀。所以,女主在遇到中國情人所發生的一切就有了可追溯的緣由。文章的整體就很飽滿。這是一部關於少女360度親密關係的作品,而不僅僅講情慾。


個人認為描寫母親、親情,乃至家庭氛圍,都是小說情節必要的關鍵鋪墊。
如果不是生長在那樣畸形的家庭,一個十五歲半的少女怎會從情人處而非母親處體會到基本必需的溫暖。母親偏愛暴虐的大哥哥,管他叫「我的孩子」。而對她和小哥哥,僅稱呼為「兩個小的」,似乎他們並不是她的親骨肉。母親鄙視女兒,因為她竟然與絕不可能娶她的黃種當地人發生關係,但是在拮据的情況下,「貧窮的白種人」又不得不仰仗「富有的黃種人」,因而母親又依賴女兒。母親這樣矛盾的心理使得她對女兒的態度極為複雜:鄙視,隱含利用,但還有本能的一絲母愛。母親以及哥哥們對待情人那種充滿歧視的屈尊俯就的姿態,使得女孩對情人抱有愧疚之情,這是女孩與情人之間由慾望向愛情發展的一個中間環節。母親傳達出的本能的白人優越感,也使得女孩感到羞恥,潛意識中否定她的感情,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不過是為了金錢,以至於在分別時才發現自己真的愛著情人。


我覺得這應該和作者的成長經歷有關吧,作品總是必然的帶有作者濃厚的個人色彩。也許杜拉斯寫自己的母親時是毫無意識的,就那麼自然而然的寫了出來,母愛是她所缺少的,就如明朝皇帝朱見深,因為明太祖朱元璋規定后妃不得親自撫養皇子,朱見深與母親相見的機會本來就少,再加上父親被瓦剌軍所俘,叔父為帝的險惡環境中長大,導致他嚴重缺乏安全感,最終結果就是又老又沒有身材的萬貴妃數十年的專寵。這從心理學方面去考慮可能會更好。


如果裡面沒有家庭,就沒有貧窮,沒有絕望。。。只是變成了簡單的愛情小說,那杜拉斯的意義何在?


愛而又恨,所以不得不寫,那是刻在骨子裡的對母親的愛,也是刻在骨子裡的對母親的恨。
我想每個青春期的敏感女孩子都會有的感受,對母親無比的愛與依賴,什麼小心思都想跟母親說,什麼樣的快樂與痛苦都願與母親分享,同時憎恨母親的專制,憎恨母親擁有那麼多的高跟鞋和口紅,憎恨母親對自己少女心事的一言看穿。
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母親是她人生的豐碑也是墓碑。


中國情人有關的情節實在太少,不足以撐起整部小說,自然需要添加其它情節。父親早逝,家裡能入鏡的長輩也只剩母親了啊。要不然光寫風景和心理?( ̄▽ ̄)


推薦閱讀:

TAG:小說 | 文學 | | 瑪格麗特·杜拉斯作家 | 情人瑪格麗特·杜拉斯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