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沒有素質的應試教育是缺乏前途和生命力的教育,不講分數的素質教育是喪失質量和毫無價值的教育」的言論?


我沒見過哪個國家哪種體系可以不考試就保證教學質量的,美國要考試,歐洲要考試,連火影都要中忍考試。最多把分數換成其他說法而已,換湯不換藥。

拜託別動不動就學生壓力大,活著就是壓力,沒壓力就成功那叫做白日夢

中國教育是有問題,但絕沒有大多數人想的那麼不堪。中國留學生恐怕也是天朝唯一拿得出手的出口產品了。有圖為證:

在我看來分數本身沒什麼好噴的,要吐槽也是考試的方式。國內考試很容易就陷入了單純的對熟練度的測試。很多時候知識明明掌握了,比的反而是解題技巧和解題速度,這就沒意思了。兩個學生,解三道題看不出差別,偏偏要讓他們解三十道。這顯然偏離了初衷反觀美國的教育,別做夢了,考試次數只多不少。但測試方式卻比較輕鬆多變。兩個小時的考試只給你出三四道題是非常普遍的,會不會基本看一眼心裡就有數了。至於take-home啦,open book, open everything啦都是常見的,我還見過不限時間隨便考,愛磨多久磨多久,反正不會做的磨在那裡也永遠不會做。


嚴重反對!

何謂教育?傳道,授業,解惑也。

何謂傳道?為人處世之原則;何謂授業?安身立命之本事;何謂解惑?腳踏實地之心態。

分數可能是一個量化標準,但是這個標準是僵硬的,是片面的;它只能衡量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的短期水平,它不能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更不能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甚至用分數作為主要考量標準根本就是一種恥辱。教育質量如果是體現在分數上,那為什麼中國的高中生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知識競賽上可以完爆美國中學生,而等到了諾貝爾獎這種真正檢驗教育質量的地方,卻看不見一個中國人(海外教育背景除外,莫言、某曉波除外)了呢?

教育是一個大命題,像我這樣一個沒上過學的人去談論它,就像沒談過戀愛的屌絲在給別人講自己的泡妞辛酸史。所以站在一個無學可上之人的角度說,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過於重視分數。分數就像兩根越勒越緊的鐵鏈,慢慢地勒斷了我們對知識的信仰。


前者無從實施,後者根本不可能存在。一談素質教育就等於取消考試的想法是偏執而無邏輯的。怎麼考,考什麼,目的是什麼,都有很多修正的空間。不要只從方法論談論問題,應試教育的沉痾在於意識形態,在於我們把教育當做什麼來看待。過分地發揮教育工具化的一面,必然導致學術枯竭。功利化是全民的狀態,可悲的是最不應該迎合他人的教育也放下身段。


我從來沒有覺得負擔重,學習知識從來不是很簡單就能學會的。我覺得重要的問題不是作業布置的多,而是布置的作業質量如何。我同意@程毅南關於分數的看法


提倡小學的素質教育,改造中學的應試教育,增強大學的應用教育。
小學就應該主要推行素質教育,從小教會做人的基本素養,當下中國尤其重要的就是教會人尊重生命,尊重他人。
中學開始廣泛接觸和學習各種學科,避免進入大學才發現自己的專業並不喜歡,而浪費了大學的美好青春。
大學堅定奮鬥為進社會做準備,改應試教育為應用教育,太多人只會做卷子,既不會做人,也不會做事。


先不說上面的觀點,我覺得現在教育的目的性太強,為了應試很多學生把自己原來濃厚的興趣也丟掉了,這過程中就造成了輕素質重分數的教育氛圍。另外,我覺得素質教育的話現在缺乏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你交給了學生真善美的東西,而現實卻是截然相反的東西,這樣子怎麼會有說服力!


前一句話和後一句話有任何關係么?當中那個但字有任何意義么?

大家都說,現在學生上學很累,課業負擔重。任何人,即使是天才,要做到某件事,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都是要累的,都是要負擔重的,無論你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無論你是從商,從政,從事體育,娛樂,技術,任何工作,你要做好,都會累,都會負擔重。
如果你的目的是不累,負擔不重,那很容易,不要求好就行了,或者就拼爹。
就算素質教育沒有考試,你要做到好而不是成為廢人一個,累和負擔重是必然的,你以為AP和志願者和課外活動不累么?
累和負擔重,在生產力極大化之前,是必然的,這不是素質或者應試能夠決定的。

回到那個觀點,既然我們已經把它和累不累負擔重不重和這個觀點沒有絲毫關係這點說清楚了,就光說這句話吧。
任何東西都需要一個標準,否則就不說無法衡量,連激勵都做不到。
問題是,很多其他教育形式,它用來決定分數的東西,也就是他們的考試系統,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水準,而且他們考的,就是你會用的,但是中國,至少我覺得,很多時候,你考的和你用的,關係不大,大學裡還稍好,中學么……
所以,其實這和分數完全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拿什麼決定分數。
不過不要做夢了,即使來素質教育,累和負擔不會少一點點的。


基本同意吧…春假去U Michigan的時候順路去了一下他們的教育學院和裡面的人聊天。有個哥們就吐槽,現在我們的高中教育經費不足,家長又不同意增加學習時間,英語和數學方面的學習很成問題。我們發現中國這邊的題海很管用啊,提高很快,不用管課外活動(經費不夠也開展不起來),考試分數上去了州政府還能多撥給中學一些資金呢。
我當時心裡是日了狗的…
所以啊…不要總覺得人家國外了就素質教育了就高大上了。人家有時還羨慕我們呢…


現在的教育學習參雜了越來越多功利化的東西,知識的純凈度越來越低,對知識純粹渴求的人越來越少,太多太多人是在學校和家長的壓迫下學習,為了高考,為了考一個所謂的好大學,然後呢。不說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心繫國家興衰的人越來越少,他們甚至都忽略了學習的本質,為考大學而學習,未來,又為了什麼?拼死拼活追求試卷上的那些分數在未來會變成在社會上追求的什麼?現在為了所謂的高分,而忽略最學習的本質,甚至是冷漠了人心,那此中優秀生,真的是國家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嗎?


素質教育是過程,應試教育是結果。過程在先,結果在後。沒有結果的過程是對孩子不負責任,沒有過程的結果是浪費孩子的時間。
無論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歸根結底還是教育。教書易,育人難。
教書無非三個考核指標: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效率。三者邏輯遞進,123都做好,學習結果自然出類拔萃。
育人自古至今沒法量化指標,社會發展,價值觀更迭。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道德標準。它只能是感性的,只能看父母、家人、老師、環境給孩子營造出的三觀、格局、性格、思想等等,只能是「用生命影響生命」,只能不斷提升自我,永不停歇,才能更好地影響孩子。


這話沒毛病啊


說應試教育不需要的看看隔壁島國的「悠閑教育」的「悠閑世代」,二十多歲的女星能說出四七二十四,我也是服了。


中國的老師,小學也好中學也好大學也好,全都算是體制內老師,其實也是謀一份生計罷了(大學老師還好點,但在教學這一塊也比中小學老師好不到哪裡去),用體制內規定的量化考評去給學生打分,就像他們自己也被體制考核一樣,從學生到老師都早麻木了。


素質教育,就是注重孩子各方面的興趣、人格、人文的培養,而相對較少的關注科學知識。
讓我想起了前陣子看得美國教育問題。很多人也推崇美國的教育理念。但是從美國名校的情況看,想要從MIT等名校畢業,學習強度比我們現在的高考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我在想,其實中國的應試教育在初高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而美國是到了大學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
要說哪一個更優,我只能說很難說。從衡水、黃岡畢業考試機器也可以做出很不錯的成績,至少應該算是不錯的工程師。

其實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差別在於強化訓練的階段不同。如果能夠在應試教育的同時,注重人格的培養,我不認為應試教育出來的就只是考試的機器。相反的,美國的素質教育不強調科學知識的學習,也不都是精英。


素質教育,也是用分數來考量的。只不過它不僅僅是書本知識,還包括個人性格、學習能力、創造力、動手能力、領導力、團隊能力、身體等等各方面。說白了,就是除了一個人掌握的現代知識是否多,還包括一個人的基因是否優秀。考試成績只是對一個人現在掌握了多少知識的考查,而素質則是對這個人以後能掌握多少新知識、創造多少新東西的考查。

相同素質的人,在不同的教育環境下,考試的分數是不同的。一個在農村的垃圾高中里考進去的大學生,和一個在大城市裡的高中考進去的大學生,即使分數是相同的,那農村考進去的大學生的學習能力肯定是高於大城市裡考進去的大學生的。


咱們國人最愛走極端。分數太重要了不行所以就應該一點用沒有?


中國式的教育-應試式教育,已經背離了教育的本質


其實這並不矛盾,中國教育歷來都是一個話題,經談不乏。首先,我們要明確素質教育的定義是什麼(這裡我不說了)。其次,正確看待考試,及其功能。課業重,重在哪裡?對比中外學生的作業:外,多以開放性為主。內,多以反覆操作練習為主的紙上練習。二者的本質都是鍛煉腦力,但是哪個最優?我覺得在不同的年齡段,匹配孩子身心發展特點的方式才是最佳。正如因材施教一般,適合的才能更好地促進其發展。你說考試有沒有用?這種問題本身就沒有價值可言。我們追求的是不斷的改革,創新,完善。就我個人而言,我比較支持國外的教育模式,它比較適合人身心發展的特點。但是,這種模式套用在中國合不合適?答曰:未必。為什麼?因為大環境變了,在中國特有的文化下,要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建設。所以,適當的融合會比較好,例如,在作業上,可以靈活的布置一些活動內容。增設勞動科學學科,這都是國內教育正在努力改善的。更系統的涉及到某一學科的具體學科設計,都不是想當然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說美國的素質教育輕鬆沒考試,我真的無話可說了。
第一句話相信各位都深有見解了,我來舉證下第二句話,

反證:
不考試不用交作業你基本看不到人在課堂上了。
我想這就是人性。
沒有了各種deadline,估計你就看不到人趕作業了,
I guess it is human nature.

例證:
以下為一現行課程評分標準

Evaluation
We plan to determine final grades of the course in the following way:

  1. Assignments: 10% (2 assignments in total)
  2. Survey report: 20% A survey paper
  3. Two Midterm exams: 40% in total (20% each)
  4. Final course project: 30% (due at the end of semester)

在座的應該都不需要翻譯了吧,到省事兒了。

Asian creates miracles in the US.

Appendix:

Evaluation
We plan to determine final grades of the course in the following way:

  1. Assignments: 10% (2 assignments in total)
  2. Survey report: 20% A survey paper [no upper page limit, but expect to be comprehensive and in high quality] (plus a set of companion presentation slides)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which are going to be covered or mentioned in class. We expect this survey paper to be published in our book wiki website as a psedo-text book and notes. [Due time: See the course schedule page]
    1. Stream data mining
    2. 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 sequence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
    3. Time-series analysis, regression and trend analysis
    4. Biological sequence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data mining
    5. Graph pattern mining, graph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
    6.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7. Information network analysis
    8. Spatial, spatiotemporal and moving object data mining
    9. Multimedia data mining
    10. Web mining
    11. Text mining
    12. Mining computer systems and sensor networks
    13. Mining software programs
    14. Statistical data mining methods
    15. Other possible topics, which needs to get consent of instructor
  3. Two Midterm exams: 40% in total (20% each)
  4. Final course project: 30% (due at the end of semester)
    • The final project will be evaluated based on (1) technical innovation, (2) thoroughness of the work, and (3) clarity of presentation
    • A one-page proposal will be due at the end of the 4th week
    • The final project will need to hand in: (1) project report (length will be similar to a typical 8-12 page double-column conference paper), and (2) project presentation slides (which is required for both online and on-campus students)
    • Each course project for every on-campus student will be evaluated collectively by instructor (plus TA) and other on-campus students in the same class
    • The course project for online students will be evaluated by instructors and TAs only

如果學生畢業以後找不到個好工作養活自己的話,再高的素質也是瞎掰。
教育先得解決吃飯問題,再解決素質問題。


教育應注重人文和知識的結合,也就是人性教育,重在激發學生的自我思考,培養學生的三觀。中國的教育基本是在朝去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推薦閱讀:

玩 Minecraft 這樣的沙盒遊戲能培養什麼樣的素質?
當兵的是不是普遍素質不高, 涵養不夠?
如果你被綁架了,歹徒讓你殺死別人以保住你的命,你會殺死那個無辜的人嗎?

TAG:素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