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低調/說話沒底氣/不自信/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目光/沒主見,怎麼改變?

如何提升自己讓自己變的有自信呢?
當我在人多時他們都在聽我說話的時候,我會匆匆說過就過,有點害怕那麼多人聚集過來的目光,而且還會臉紅。
在決定事情的時候,我從來也不是個會提建議的人,怕別人不會採納。這樣「別人做什麼我就跟著做吧,混混就過去了」的想法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裡根深蒂固了。


首先你要知道,這樣的自己在別人看來,形象並不好。或許你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但外表上仍然做事忸忸怩怩、瞻前顧後,顯得不大方。
不過既然發現了問題,就是好事。要想解決問題,要先找原因——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這種習慣和問題?
想想小時候,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提出的想法被父母稱為幼稚天真而沒受到重視,提出與課本不同的觀點被老師否決,因為這並非正確答案。在這樣得不到外界認可和肯定的經歷里,你會逐漸形成一個自我否定的機制,並陷進了這個怪圈,不斷地自我批評,以至於不敢在得不到認同感的條件下提出自己的想法。
接著你會發現,別人做得都比我厲害。他們大膽創新,聰穎伶俐,敢於表達,不懼權威。和別人對比之下,本身就缺乏自信的自己更加遜色。況且他們的能力那麼強,自己再是提出了想法,又能有他們做得好?
所以仔細分析下來,你發現,自己從一開始就缺乏外界的認同感,接著開始不斷自我貶謫,並在無數次和別人的對比之中失去了自信。

找到了原因,解決辦法就非常清楚了。
首先,你要看到,當你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不斷在自我貶低的惡性循環中掙扎,用各種評價標準限制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時,你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沒有一個想法在一提出時就是十全十美、符合所有標準的。有新意的點子可能沒有實際意義,有現實意義的點子可能平淡無奇。仔細分析分析別人提出的觀點,有意放大他們的缺點,(儘管你此時心裡會暗示自己不夠客觀,但別怕),因為不足就是不足,他們的想法就是有漏洞。此時也別急著暗示自己想法的漏洞可能會更大——與之相反,什麼都不要想,飛快地寫下你所有的想法,一股腦地埋頭苦幹,別管外界的任何事情。
表達自己的最佳時間,一定是在你不知道其他任何人想法,沒來得及對自己做任何批評的時刻。比如我看了一部電影,感慨良多。想要動筆寫寫影評,卻有所遲疑,覺得自己不能寫得很好。接著我打開豆瓣想找點靈感,發現已經有不少人寫了非常中肯客觀、內容詳實、文筆優美的影評。我開始覺得自己多餘了——怎麼會有人在意我寫了什麼呢?我沒什麼有新意的觀點,專業程度又不及別人,我會陷入又一輪的自卑。但如果我根本沒有上豆瓣去看別人所寫的內容,而是要求自己立刻動筆趁熱打鐵,我或許會寫出一篇雖然內容平實但卻能展示我真實想法的影評。而如果我再勇敢些把影評發上去,我說不定還能得到幾個贊同——幾個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的贊同,這意味著我得到了外界的認可、肯定,我所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這個時候我會重新獲得之前所缺失的認同感,並慢慢地在這樣的贊同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逐漸建立起個人的自信。
事實上,當你寫完那篇影評的那一刻,你會發現這種成就感無與倫比,你自己首先就會給自己點上一個大大的贊。

我也是這樣一個有些自卑的人。膽小怕事,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甚至提出以後又猶豫半天,最後還會撤回自己的意見。我意識到自己不能這麼做,於是認真的想了想,親自去做了做。我發現當自己走出舒適區、挑戰自己的時候,世界也因此變得越來越絢麗豐富,我的自信也在慢慢建立。
我現在寫下這個回答,同樣是在沒有看過其他的答案、沒有對自己在寫之前就下定論作評價的情況下寫下的。要去直面自己存在的問題、寫完這麼多自己曾經試驗過的方法對我來說並不容易,但我做到了,而這又會是我建立自信道路上的一次小小的成功實踐。


都說弱者之間有相同的磁場,他們會互相悲憫,又相互尋找安慰。
我同題主一樣是一個自卑的人,很多時候看到一個問題很想回答,卻害怕被嘲笑,被忽視,而用這麼多人和我一樣圍觀來安慰自己。
所以說自卑的人其實是最愛自己的。
可是,當看到別人做自己嚮往的事,做得風生水起,又會心有不甘。這種對別人的不敢肯定,嫉妒。和對自己的寬慰,對事件的恐懼,對成功的渴盼,讓人內心煎熬。
而這時候你要問自己,你這樣的狀態是你自己想要的嗎?你是要淹沒在人海,還是要在人前。
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的慾望更能使人改變,如果你把變得自信變成向吃飯一樣的慾望,那麼當你缺乏勇氣時,你可能依然會怕,恐懼。但是之後的內疚會折磨你,讓你飢餓,讓你的慾望變得膨脹。
如果你現在只是想想這個問題,而非真正的想改變,那麼你的慾望一定會被恐懼壓到。這時候你就不用在渴望自信了。因為平庸更適合弱者。


其實慢慢你就懂了,其實沒有那麼多人關注你的,尤其是你害怕的「眾人」他們真的只不過是一時的過客。你要為那些真的愛你的人活著,羅永浩說過一句話我挺贊同「親人誤會了我,我會解釋,否則他們會傷心,其他一概不解釋、不理會,解釋個屁」。


1.

「有幾次我都想對他們說:滾!我不需要他們,每次找了他們之後,我都會覺得自己很沒用。」

這是我的一個朋友A,意識到自己總是在某些事情的決策上,依賴別人的建議。

最近A又遇到煩心事了:到底應不應該搬家——現在住的地方離公司近,離朋友住的地方也近,但是氛圍不好,半夜放京劇的鄰居已經讓她失眠了很長時間,已經開始影響工作狀態了。

於是A找了一個安靜又實惠的房子,環境也還不錯,但是離朋友和上班的地方有點遠。我的這個朋友自己拿不定主意,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求助朋友,才有了開頭的一句話。

矛盾的是,沒過多久,A又沮喪地說:如果在搬家這件事情上,我沒有徵求他們的意見,他們會不會認為我自私?我害怕被孤立。

作為旁人我也不好說什麼,我清楚,在搬家這件事情上,最終拿主意的只能是自己。只是,一方面,A認識到總是依賴別人不是辦法,另一方面,A又很難下定決心去反抗這種習慣性的依賴。

我相信,除了朋友A以外,還會有很多人在關鍵時刻選擇依賴別人。比如說,依賴父母,依賴同事,依賴另一半。總是依賴,總是懶得獨自去思考,總是懶得行動,總是習慣了躲在舒適區,等事情水到渠成——雖然這種依賴習慣的養成,和旁人脫不了關係,但是主要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我們為什麼會習慣性地依賴別人?

2.

依賴,即一方依靠另一方。依,為依靠;賴,為懶惰心理。顧名思義,依賴就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懶得獨自思考,放棄自己的主見,總是想得到別人的意見和建議,甚至希望別人能把事情做好。依賴,有物質上的,有金錢上的,有情緒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依賴。

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

一方面,依賴,是因為自信心不足。在不得不做出決定的時候,如果總是習慣於徵求別人的意見,就會讓自己不斷地在不自信和不斷依賴的怪圈中循環:越不自信,越想依賴別人,越依賴別人,越認為自己不行。

這裡的自信心不足,是不能從客觀的角度看待彼此的想法和意見:不能平等地看待別人和自己,認為自己低人一等,自己的解決方法都是不好的,別人的決策都是更勝一籌的。

迎刃(yingrendao)一個教你變自信的公眾號


就拿我的朋友A來說,在搬家這件事情上,A無法對等地看待她和朋友的決策,在搬與不搬之間猶豫不決。搬,她能有更好的睡眠質量,降低生活成本,但是遠離朋友怕孤立;不搬,她的失眠情況得不到改善,她會受不了,但是還可以經常和朋友見面,友情還能保鮮。

其實A心裡很清楚,兩種方案各有優劣。

她糾結的地方在於,無法接受任何一個方案所帶來的不便,在這樣的前提下,她堅信朋友的建議一定會比自己的好!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我舉個不同的例子:女孩子在感情上遇到問題的時候,都喜歡向好朋友吐苦水,而且希望他們能告訴她怎麼做。

小紅:我們最近又吵架了,我知道他很愛我,可是他為什麼要說那麼傷人的話?

小明:可能說明他真的生氣了,等氣消了就好了,別想太多。

小紅:我知道是我把他惹生氣了,可是我該怎麼辦?

小明:(內心OS:你也知道是自己把他惹生氣了,我能怎麼辦?)要不你給他做一頓好吃的,就當道歉了。

小紅:我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在去菜市場路上呢。小明,謝謝你,你真是個好人!

小明:好朋友應該做的,不客氣。(內心OS:喵喵喵?)

其實她們心裡清楚自己對另一半的感覺,只不過不相信自己的想法會比別人的好,才會習慣性地尋求別人的觀點。事實上,就算得到了別人的建議,就一定比自己想的好嗎?並不見得。

另一方面,依賴,和家庭教育有關。獨生子女更容易養成依賴的習慣,除非他的家庭教育提倡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生活。

依賴的習慣可以從小就養成,特別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甚至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被父母保護得很好,根本沒有獨自思考,獨立解決問題,或者獨立做出選擇的機會

由於這種依賴性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要想改變這種習慣,除非痛下決心。

再比如說,有些大學生「越長大越不獨立」。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他們的都是在父母的指點下生活的,遇到問題總少不了父母的幫忙。但是到了大學呢?遠在老家的父母也沒能照顧到他們的生活起居,不誇張的說,有同學是不會洗衣服的。沒有了能依賴的人,怎麼辦?

另外我說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推選班幹部。

明明是很光榮的班幹部,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當?因為當班幹部事兒多,特別是畢業的時候,自己都自顧不暇,作為班幹部還要去幫同學做這做那的——總是習慣了別人圍著自己把事情做完,所以,大家都不想接這樣一個「燙手的山芋」。

迎刃(yingrendao)一個教你變自信的公眾號


因此,依賴是一種習慣。而且,懶惰和依賴不只是學生會有,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甚至會把它們帶到工作中,感情中去。

3.

所以,總是依賴別人,影響並不好:

首先,過度依賴別人,是別人主宰了你的生活,而不是你自己。你甘心只做自己生活的配角嗎?

其次,過度依賴別人,是過分認同別人的觀點,無視自己內心的聲音。你能保證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受委屈嗎?

再次,過度依賴別人,會不斷削弱你的自信心,總是期待有人幫你,認為自己不夠好。你不認為一個不自信的人在生活中很被動嗎?

4.

我一直相信,自助者,得天助。想要改變依賴的習慣,應該下功夫,光是看文章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行動。

1)不要總是接受別人主動的幫助,除非你已無能為力。不管是任何的問題,我希望大家都能先給自己一個思考的機會,至少能拿出一套解決方案。

如果你認為自己能夠獨立完成某件事,請堅持自己的態度。遇到難題的時候可以請教,但前提必須是獨立完成。

迎刃(yingrendao)一個教你變自信的公眾號


2)走出舒適區。當你在非常忍不住想要請別人幫忙的時候,逼自己一把,對依賴說「不」!希望你能認識到:你是一個獨立人,你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這種看法不是得到認同才能成立,況且別人的看法不一定受用——即使你按照自己的方法沒能把事情做好,也只有失敗能讓你成長。

即使對方是個關係非常親近的人,但我認為,正是因為親近,才讓你的依賴有恃無恐。因此,要對抗依賴性,需要認識這一點。

3)分析是什麼導致你依賴別人。是不是別人說的話影響了你,讓你覺得需要他們,而且不得不依靠他們?還是你已經認識到是不自信導致的依賴?找出依賴別人的原因,對症下藥。

4)做出嘗試。如果你在金錢上依賴父母,那麼,我建議你學會理財;如果是情緒上依賴別人,我希望你能認識到,人的喜怒哀樂是正常的,如果對方不能理解你的心情,你也不必遷就。為何不稍微眷顧一下自己呢?


-END-

如需更深入解決你的自信、溝通社交、情感等問題,加個人微信諮詢(ID:yingrenhui )

現在開放迎刃的私人個人微信號: yingren2018 ,時不時可以和你聊幾句天,加的人灰常多,手慢就加不上啦。

電子書福利:如何更系統的學習提升自信、人際交往、戀愛、學習成長方法,關注本公眾號:迎刃(ID: yingrendao )後台回復關鍵詞:dzs『電子書』,即可下載4本電子書到手機瀏覽(5種格式)。晚了,可能鏈接就失效啦~


我想說,雖然依賴別人是自信心不足和家庭教育所帶來的習慣,但是,只要功夫深,習慣總是可以改變的。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在依賴和遷就之中產生的,足夠自信,有獨立的處事方式,才能贏得尊重!你是否也有依賴別人的習慣?期待你在文章底部評論區和我交流噢!


文/小刃刃

微信公眾號【 yingrendao 】,每日推送自信、人際交往、情感、學習成長等主題文章。

PS:沒時間解釋啦,趕緊上車。

【電子書福利】如何更系統的學習提升自信、人際交往、戀愛、學習成長方法,關注本公眾號:迎刃(ID: yingrendao )後台回復關鍵詞:dzs 或『電子書』,即可下載5本電子書到手機瀏覽(5種格式)。晚了,可能鏈接就失效啦。

http://weixin.qq.com/r/rUw3LxnEWEQnrV1M9xm- (二維碼自動識別)


假裝自己很自信!

跟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我從小就內向,沉默寡言,上學時和男同學交流不多,和女同學更是說個話都面紅耳赤。說話沒自信,怕出錯,不敢發表自己看法,等等。

獨來獨往,出去旅遊也是一個人,照片都是風景。2010年獨自一人去北京玩,唯一一張不是風景的照片長這樣,是放在石頭上自動拍攝的

如你所見,穿著打扮老土,彎腰駝背,二十多歲看起來像三十多的人,見人就躲,毫無自信。

那時我二十四,工作一年。此後每年休假回老家,家人都會安排相親。不出所料,沒有一個成功,對方都說我很悶。確實,我也不知道和她們聊什麼,各自自我介紹完腦子就一片空白,想不出個話題,對方說的話也接不下去。

想來我也是讀過些書的人,肚子里也是有點貨的,怎麼就半天憋不出一句話呢!

幾年下來,老家相親不成,工作地也沒有泡到女朋友,難道要注孤生?!

痛定思痛,我覺得是要狠下心來改變自己了。(其實自己早就意識到自己不自信的問題了,這是其中的一個契機,另外也是因為自己性格上的原因,工作上進步也不大。婚姻、工作等都逼著自己要做出改變了。)

我上網百度 「如何變得自信」

我把網上能找到的關於此類的文章都看了一遍,並且做了筆記,通過比較,我認為有一條操作性很強,並且應該效果也不錯,那就是

假裝很自信!

如果你不懂怎麼假裝,就觀察你周圍的人,誰說話比較自信,底氣比較足的,模仿他就對了。

你會覺得很奇怪,確實,一開始自己也會覺得不自然,

但是,

確實有效果!

堅持了一年之後,自信心增強了不少。下面這張照片,是14年和朋友去西安時候照的,看起來動作已經不是畏畏縮縮的了。

當然,假裝自信的同時,也有很多細節需要及時注意,比如:

  • 敢於接觸別人的眼神(不自信的人眼神通常飄忽不定)
  • 有人喊你的時候,要緩緩地扭頭(轉頭太快會顯得驚慌)
  • 在走廊等地方走路時,要走中間,不要貼著牆根走
  • 不要摸臉(切忌)
  • 抬頭挺胸
  • 不要著急回微信(我很忙的)
  • 多和自信的人交往(會有影響)

慢慢地,假裝的自信會變成習慣,漸漸融入身體,變得自然。和同事也能談笑風生,而且居然有人說我有魅力。

哈哈......

最重要的是我遇到了喜歡的人,我勇敢去追求了,毫無心理障礙,在15年結了婚,成了家。

所以你也可以的。

馬上行動起來,假裝你很自信!

坐在鏡子前,看著鏡中的自己,腦子想著你所能想到的最自信的人,

馬雲?你的上司?抑或隔壁老王?

盯著你自己,努力仿效他們,無論是說話的語氣,走路的方式,站立的姿勢,學習他們中的優點。

這樣做,或許你會覺得不自然,會覺得彆扭,但是,相信我,你會感覺到變化的。

因為我就是這麼做的。


無論你多麼真誠, 遇到懷疑你的人,你就是謊言。 無論你有多麼單純,遇到複雜的人, 你就是有心計。 無論你有多麼的天真,遇到現實的人,你就是笑話。無論你多麼專業,遇到不懂的人, 你就是空白。 所以,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需要的只是做最好的自己。


題主試試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既然想改變自己,就要去做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有位名人說的好,用同一種方法就算你嘗試1000次還是錯,要想得到新結果,就要嘗試新方法。逼自己一把,去做自己從來沒做過的事情。
之前看到有位學習區大神的一個idea,他為了讓自己膽子變大,克服女生恐懼症,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叫做日搭一訕。每天搭訕完畢就寫一篇感想,他這樣連續做了一個月,後來找女生搭話從來就沒有怕過。其實我也一直挺想嘗試這種好玩的事情呢。
題主可以做一個思維導圖,把自己的缺點都寫出來,發散思維,把如何改變自己的計劃詳實地寫下來,定時定量,然後放手去做,哪怕邁出一小步也是一種進步啊。
ps:最後還想到一個我自己在用的方法,就是最好在自己的周圍找到一個榜樣。然後看他的為人處世,這個人不一定要完美,但是他一定要有一方面比你強,你可以從中學習。這樣的榜樣多了,你的缺點自然就會少了。但說到底,如果只是在內心演練一百遍也是沒有用的,實際行動才是最有價值的。和題主共勉!!克服拖延症!!今天就行動起來!!


健身 沒有什麼外在的東西能輕易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健身是從生理上 內部改造你的精神狀態


假裝。

裝作自己很有自信,很有主見。

如試著有條理的說出、說完自己的建議。
當他人提出建議時盡量分析其利弊,拒絕時試著給出正當理由。慢慢找到感覺。

此手段在於自我暗示,克服心理障礙。

TED有一期演講是專門佐證一個方法的。

大部分是心理作用,最支持的方法是去看心理醫生,找出造成心理障礙的本源。


要自信很重要的一點, 你要有實力.
沒有實力的自信, 就是裝逼. 你的才能在哪裡呢? 策劃? 實操? 人事管理?
如果你在回答自己知道是好是壞, 知道成功可能性有多大的問題, 大概也就不會沒底氣了.
如果題主是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裡面特別出色的人缺很容易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膽怯, 不要怕出醜. 多和地位相當的人, 例如同學同事而不是上司, 交流. 漸漸你就會知道大家對你的觀點是認同還是反對. 對自己在正式場合的言論也有一定的把握的了.

有一定的實力,卻沒自信,真的是因為你沒自信嗎?
有的人,外人看起來很軟弱很孤僻,從來不主動發言.
但是若是和他們交談,卻能發現他們很友好,也絕非得過且過之輩.
他們為什麼會給別人一種"不自信"的現象?
那是因為他們很纖細.
"我說的話會不會令別人覺得困擾呢?"
"我提的建議會不會令別人尷尬呢?"
"我這樣做的話會不會被討厭呢?"
總是這樣優柔寡斷卻又體貼入微.
如果是真想改變的話, 應該是很容易的事.
就只在於你願不願意打破現在平靜的生活, 變得充滿變數和刺激.

最後,我認為真誠熱枕也是一種實力. 一種保持美好天性的無法複製的實力. 雖然這個社會上很多東西都身不由己. 但是總會想起來以前讀書的時候, 那幾個"不合時宜"問問題答問題的"奇怪的同學". 至今還是我心中的一片凈土.


恐懼所帶來的習慣比恐懼本身更為可怕。


我自卑,懦弱,希望自己可以改變,希望自己不再說話經常詞窮,希望自己肚子有貨,所以我正在試著改變:看書,寫日記,多說。


推薦一部電影給你看,相信你可以從裡面學到一些東西。
國王的演講


我也有和樓主同樣的問題,而且我認為比樓主還嚴重,雖然自己歌唱得不錯,卻從未在陌生人面前展示過;雖然在聽到某一個問題時心裡有許多話想說,卻沒有勇氣在眾人面前發表意見,因為當眾人齊刷刷的目光一起射向我時,我就不知所措,滿臉通紅,大腦一片空白,這樣的情景經歷的多了,就沒有勇氣去改變自己了,雖然很想改變,但總是在關鍵的時候退縮了,看了各位的答案,或許真是需要改變的時候了,不然真的會在痛苦中被社會淘汰了,先準備試著去做以下兩件事:
1. 健身,健身真的會改變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我有短暫的試過,讓自己心態上變得更健康積極陽光。一定程度上確實能提高一個人的自信。
2.試著做一些自己平時絕不願意去做的事,做一些在以前的自己看來是很丟人的事,比如穿一件你平時絕不會穿出去的衣服,手裡拿個看起來以前的自己會覺得怪異的東西,故意去吸引旁人異樣的目光,多體會一下當時那種心情,也許習慣了就不足為奇了。
從今天開始改變,與樓主共勉!!!


自卑往往是瞻前顧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原因還是內心懼怕他人的批評與指點,再深究下去我認為是潛意識中害怕犯錯。
怕自己說的話被別人嘲笑,「是不是很幼稚?」「是不是很不成熟?」
怕自己的觀點被別人批評,「是不是不全面?是不是太片面?」
給自己犯錯的機會,犯錯了才知道自己錯在哪;說了才知道自己想的對不對;觀點表達了才知道是不是全面。
把他人的批評當做對自己的正視,慢慢把心態改變過來,從慢慢的勇敢(敢於想,敢於說,敢於干)建立起自己的信心,就好了!


時刻對自己強調一句話:我開心就好!!!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所表現出最大的特徵就是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 。(自己總結出來的小結論,並不很專業,見諒~)總想給別人呈現出完美的一面。然後,有的人能猜透別人的需求,最終就是表現出朋友很多,活的很累;有的人猜不透,甚至猜偏別人需求(就比如說答主我)最終結果自然是每天都在討好別人,每天都討不好別人,處處受排擠。每天都在痛苦與小心翼翼中度過。。。 說說答主的心態轉化吧,首先,明確與人交流的目的:與人交流是為了事而交流,不是為了交流而交流!!!(加粗)交流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你與對方的思維水平與對與此事件的敏感度(自己瞎總結的,將就一下吧~)如果為了交流而交流,那就好比自己事先背好台詞,別人覺得與你交流太無趣且沒什麼意義,自然就不會主動與你說話了。並且你的出發點一定要與自身利益相關,這樣可以保證你交流所佔的主動性強。更容易吸引別人。 其次,心理暗示:我開心就好。說白了就是培養自我意識。使用這一條只要每天多想一想。在自己想去討好別人的時候想:我這麼做,到底開心嗎?如果不開心,那還用的著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為何要去做使自己不開心的事呢?我只要把自己過開心了就好,別人與我何干?不斷自我暗示,強化。相信我,時間久了你就會學會拒絕別人!!!同理,當別人的言論影響你時,你就想:我越在意就越使我過的不開心,我幹嘛要讓自己不開心呢?我應該讓自己開心,既然自己要開心就不要理那些言論。這樣一步步心理暗示,慢慢就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了。(當然也不能什麼都不在乎,但是對於這種處境只能先這樣,一步步來)經過了這兩步,我慢慢的改變了心態,從痛苦中走了出來。本人高中生,社會經驗不足。言語多有偏激不成熟,還請多多包涵~


走過一段,觀點自然改變。對於沒自信和說話低調,現在已經完全不在意。可能就是與自己的職業有關係吧。

以前是做培訓的,當眾說話是一項基本功,而我根本就沒有這項基本功。所以就對說話技能這塊特別的在意。

現在從事了文案,每天就是寫寫寫,所以就漸漸忘記了,必須要學會當眾說話的才能更好的發展這個梗。

有時候覺得,如果從事了一個你擅長並熱愛的職業,可能你就不會自卑,不會有這些煩人的考慮。


以下是之前寫的。。。。。

以前被領導保護的太好了,而且他們也沒有針對我這一弱點,刻意的訓練和改變我,所以我就一直得過且過,並且以為只要專業技能好就可以了。

直到最近部門面臨解散,我去面試,接連被拒絕,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多嚴重。眼見著同事們都有了歸宿,我就越發的覺得自己骨子裡的不自信真的害慘我了。

而且,新領導接手我們部門,與剩下的人交流時,對我的評價,用了一個好聽的詞「青澀」,但是對於我這樣一個年紀的人來說,自己就覺得是莫大的諷刺。

所以想要改變,來到知乎上,尋求答案。

目前制定的改變計劃有:大聲朗讀、看TED、看新聞照著讀、語音學習小組跟著讀、寫東西、鍛煉。接下來與他人交談過程中,盡量自我暗示,做個自信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憑什麼我要怕你。


健身是個比較好的方法~以前我也是這樣的~健身四個月後~瞬間就滿血復活~


一年前的問題 我想知道題主現在改變的怎麼樣了


內向這方面我有發言權,曾經我也和你一樣,總是被說沒主見,特別容易被人說服。每次過後又會覺得很憋屈與後悔,自己跟自己生氣。

曾經的我幾乎不敢在人多的場合發表自己的看法,能夠文字溝通的絕對不想見面說或者打電話,極度不自信。現在的我,已經慢慢走了出來,可以在人群中談笑風生,偶爾做個報告也可以保持鎮定。

我發現呀,內向的孩子從小被教育要做一個老實孩子,我們害怕犯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而我們,要去勇敢地打碎這個內向的自己。

分析原因

後來我發現,這是因為一方面我不愛與人爭論,故意認輸,另一方面我對這個問題的了解不夠全面,思考不夠深入,沒有底氣。

01 不愛與人發生衝突

我小時候經常為了避免衝突而寧願自己吃虧,大家都覺得我沒個性。後來才知道與人討論觀點並不一定要吵架,也可以心平氣和。

所以開始嘗試以提建議的方式來提自己的想法,別人說出他的觀點時也以提問的方式來反駁。其實算不上反駁,就是認真思考對方說的有沒有道理,然後很好奇地問對方。

結果對方有時候也會發現自己的漏洞所在,竟然認同了我的觀點,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之後就會比較有自信,算是邁出了提觀點的第一步。

02 對於一件事的掌握程度不夠

在我丟掉沒主見的帽子之後,還是發現有些事情我對自己的觀點不是很有把握,容易動搖,別人說什麼就跟著跑。

後來總結是因為對方比我懂得多,想得深,我說的他都懂,他說的我卻沒考慮過。對於這種情況,只能先聽著,事後再繼續學習思考,檢查他說的對不對,然後再形成自己的觀點。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我們的主見不是憑空出來的,需要一定經驗和知識才能有所判斷,所以如果總是動搖,說不定是自己本來就似懂非懂。

擔心提出觀點被質疑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似懂非懂,所以自己也對自己的答案也沒把握,所以如果我們增加對事情的掌控度,會更有利於我們表達。

打碎內向

我給自己總結了打碎內向的小方法,時刻提醒自己去做。有了可實踐的方法之後,發現行動起來也沒有那麼難。

1.調整心態和看問題的角度

接受意外變化與不確定性,不要總是畏手畏腳。

  • 問自己:搞砸了會有什麼後果?
  • 可能是一頓罵,但是很多情況下只是一頓罵,沒有其他更嚴重的後果了。
  • 不要祈禱問題不出現,要多想解決方法。即使失敗,至少我試驗過,獲得了經驗,這也是一種進步。

2.做出第一步,從一個小目標開始

為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比如:

  • 每天早晨至少和公司的十位同事打招呼,說你好都可以
  • 中午強迫自己必須和大家一起吃飯
  • 吃飯的時候不要總低頭,至少讓自己不管說什麼,嘗試說上五句話

3.善用小儀式,趕走怨氣獲得源動力

改變最開始一定很痛苦,當你屢屢受挫,可以用小儀式調整心情

  • 找自己擅長喜愛的事情,或者是你自己覺得高大上的樣子
  • 比如:每天早上護個淡妝,男生打個領帶,整理好自己,面對鏡子裡面自信的自己
  • 經常心裡暗示正能量

改變內向並沒有那麼難,但是一定要開始行動,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裡面是很難改變的哦。

寫在最後:

可以我的公共號「實說星語」找我呀,一個關於閱讀、成長與思維能力的地方,我會經常分享自己的總結,歡迎來撩~


推薦閱讀:

馬雲那麼丑他卻為什麼那麼自信?
如何在謙虛與自信中找到平衡點?
真正的自信是怎樣一種體驗,如何獲得?如果曾經的你自卑過,然而現在的你擁有了這種自信的體驗不妨分享一下?
會有人一直失敗嗎?
你身邊「最不自卑」的人是什麼樣的?

TAG:膽小 | 勇氣 | 改變自己 | 主見 | 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