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受到過別人的幫助,卻不願意幫助別人?

我是一個中關村維權群的群主,很多人在中關村被騙之後,會尋求幫助,進了群之後多少都會受到別人的幫助,但是等維權過後大多選擇了退群。
有很多疑問:
1.群里有些人自己維權不成功,會下意識宣傳一些消極信息,而且別人有合理建議時,甚至會惱羞成怒,這個也算個例,但是不少,完全是個人修養問題嗎?
2.很多人維權前是很氣憤的,但是受挫之後有的甚至會幫一些奸商說話,這個是心理上的逆反?
3.維權過後,可以說大部分人都是很氣憤奸商的,但是卻選擇了退群,甚至有些靠群友維權成功的,卻不願意幫助別人,甚至選擇了根本不想關注,這是心理上的一種避免再次回憶受傷情節嗎?還是說人性本身的惡?
4.好奇心太強,喜歡幫助別人,這是病嗎。。。?


自私,利己!缺乏群體意識。


小時候父母告訴我,沒自己的事別亂攙和別人的事,除了親戚朋友別相信陌生人。
我將信將疑的這麼長大了,然後高中暑假第一次自己去北京,認為自己是個大人,誰能騙到我,在逛西單時候被一個熱心的大姐拉著填問卷,填好後大姐說作為填問卷的報答,免費為我做一次臉部護理,我就被她帶到大廈里的一個商場,接著就像很多人遭遇的一樣,給臉上塗了東西,必須花50-100元選擇清洗這些東西的洗臉用品才能清洗,不然不給洗,還嚇我說塗的東西在臉上時間長了對臉部有害,結果年幼的我慫了,花50元洗了把臉。
可能是我太好事,類似的經歷從小到大遇見的太多,漸漸地已經形成習慣,就像被虐狂一樣,你要是不坑我,我還感覺不舒服呢,你要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做一些最起碼的道德的買賣行為,我真是這輩子都會記住你。
「在中國就這樣」這是我和朋友每次遇見不公待遇唯一能聊以自慰的話了。
然後我每天購物都活在忐忑中,網上購物我要的只是基本符合圖片,沒有質量問題等最最底線的要求,要是用著舒心愜意,我真是這輩子都會記住這個店和產品了。
可是我為什麼這輩子購物都要有這種受虐感呢,就像在中國我為什麼要求的僅是食品安全而不是好吃呢。
也不誰說過,你想改變這個世界為什麼不改變自己。
現在,每次網上購物完畢我都會花很多時間來評論,細緻入微的評論加上自己的新的體會,哪怕是一板7號電池。
每次受到侵害我權力的,我都會堅決維權到底,不給回復就堅持,每天電話和留言,哪怕是家用垃圾袋(垃圾袋漏洞了)。
我還會做很多其他的類似這些方面的,因為這是我的權力。
我想如果每個人被商家或者他人侵犯了權力,都不會因為怕浪費時間或者金錢而懶得去維權,那麼在內心也會發自真心的稍微幫助下正在被侵犯權力的人吧。


因為他們害怕。

這讓我想起我幾年前去香港經歷的一件事。幾年前和老婆到香港自由行,準備從中環到淺水灣,原計劃的路線是在碼頭附近的巴士站乘坐一趟我前一天在網上查好大巴,可是到了巴士總站卻找不到我們要坐的那一路,於是只好問路。我們問了很多次,很多人才最終找到正確的車站。其中包括巴士站工作的老伯伯,中環某大廈下的保安,蘋果店的店員等,所有被我們問路的人雖然普通話都極其蹩腳,但都給我們提供了幫助。特別是那位保安,講普通話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往外嘣,但也沒有顯示出來絲毫不耐煩(後來我們猜他可能是菲律賓人吧)。後來我們從淺水灣到銅鑼灣,也是在淺水灣的巴士站問路,旁邊一同等車的香港人也很詳細的告訴我們有哪些巴士可以乘。小巴來了,還招呼我們:吶,你們坐的車來了,快上去吧。

可是這些經歷都不是重點,如果單是這些我可能早把這些事都忘記了。重點是當天晚上我們就回到了深圳,準備借宿一個朋友家,他在一個大的城中村裡住。他在電話里告訴我們在村裡一個商場門口下車後再問一下幼兒園怎麼走就能走到他住的地方。下車後我看到旁邊有位保安大叔,於是就過去問路,但他居然看都不看我一眼,就回了一句「不知道」,然後繼續吸他的煙。其實如果沒有當天白天在香港的經歷,我會很坦然的接受這一切,畢竟這絕不是我第一次在天朝問路受白眼。但是之前我也只是覺得不爽一下而已,從沒把去想為什麼一些人要如此「傲慢」。但是那天的對比實在太強烈了,前後就十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的完全不同的遭遇讓我不得不思考,究竟為什麼在香港那麼多路人都可以做到熱情有禮,而那位深圳城中村的保安大叔卻對我如此「傲慢」。

思考的結果就是:他太害怕了,他害怕所有的陌生人。他的所作所為在我看來是十足的傲慢,但在他自己來說則是完全的害怕,他甚至都不敢看我一眼。在他的內心,陌生人=壞人。有人找他問路,他也怕其中有什麼騙人的花招。他也許知道路怎麼走,但他只想退回自己的世界,只有那裡對他才是安全的,所以他會迫不及待的用「不知道」來切斷陌生人(我)和他的聯繫 。

陌生人=壞人。恐怕不止這位保安大叔這麼認為,題主所說的你那些群里被欺騙的人更會這麼認為,甚至可以說大部分中國人都這麼認為,以至於朋友圈有篇文章叫「中國人已進入互害模式,人人逃不脫」怎麼評價「中國人已進入互害模式,人人逃不脫」這篇網路文章? - 互聯網

所以說,不要怪那些冷漠的人,他們都是曾經受過傷害的受害者。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主要分為兩種人:

第一種,大部分情況下在幫助別人,一旦接受了別人的幫助,會感覺到莫大的感動和些許的不安;
第二種,習慣了別人的幫助,甚至某種程度上認為這是理所應當,偶爾他們幫助別人,便如同做了莫大的善事,別人都變得欠他很多。

而且,這兩種人,是存在相互轉換的。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因為我們身邊就多少有些這樣的人,你看到他們只伸手索取,卻不予回報。假如僅僅是回報時機不到或者無能力回報也就算了,但往往情況是這些人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應該回報。或者說他們認為別人幫助自己或者對自己好,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不是因為對方良好的修養或高尚的情操。究其原因,有兩點:
1,這些人將別人對他/她的好歸咎於自身的魅力,別人對自己好是出於對自己的愛慕或崇拜。
說白了就是自戀和自大。
2,教育問題,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就是從小的家庭教育沒有教會他/她,別人對自己的好再小都是他人的恩澤而非他人的義務。這樣的人通常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可怕的是這種生活狀態和家庭的經濟狀況無關), 極少參與家庭勞動,父母也未曾教育感謝的重要性。簡單來說,就是父母把自己的無條件奉獻子女的觀念傳輸給子女並且將這種觀念寬泛化至所有的人際交往。
這是家庭教育問題。

PS,通常有這種問題的人還會時常指責他人小氣或者無情。其實他們沒意識到別人對他/她的態度取決於自己對別人的態度。


前一陣子我在寫某些技術文檔,於是加了一些QQ技術群,本來是希望大家一起討論問題的,後來我發現群里高手是有,不過這些高手一般也不大活動,於是我從尋求幫助轉變成提供幫助。那時候經常有人QQ我詢問技術問題,很多我也不懂,但是那一段時間正好接觸這些東西,於是幫他們一起查資料。每當別人的問題解決後,我都感覺很自豪。後來我的技術文檔寫好後,偶爾也參與到群里討論,只不過漸漸不再幫大家一起解決問題了。我想大概不是因為我懶我喪失了熱情或愛心,大概是因為我已經脫離了那些個技術話題,因為我已經用不到這些技術了。我想原因可能就是問題解決後,大家脫離了「尋求幫助「或」提供幫助」的圈子。
就好比,大一時我們還挺樂意給大家講講報考大學的一些東西,工作後,這些事情離我們越來越遠,大家自己就不常講了


有一篇寫的不錯的文章,分享一下:「ONE · 一個」現在的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幫助別人了?


我只是覺得我現在變懶了 寧可花時間自己和自己玩兒 也不願意再花時間幫一些泛泛之交尋找他們所要的答案了

但是同時 我也會常常尋求我的朋友的意見和幫助 當然也有時候會被turn down 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 只希望被別人幫 而不幫別人?

總之覺得幫忙這件事 是一件講究緣分的事 天時地利人和 對方心情好 剛好有時間有精力 那就願意幫你 對方心情不好沒時間沒精力 那就肯定不會管你

和社會冷漠大概有點關係 可是更多是個人的經歷和想法吧


1、修養問題,題主正確;
2、心理上為自己的錯誤尋找的借口,有一本通俗心理學讀物叫什麼 影響別人的xxx來著;
3、我覺得就是,事情了結了,就退唄,不退也是從此隱身,沒解決的話,我加一個沒用的群幹嘛?另外,想想我們有多少個群,能關注得過來么?與是否愛幫助別人無關吧,再說人心早已不古,去路上找人要求幫助別人,估計也不是大多數人的興趣所在。
4、個人覺得,喜歡幫助別人,絕對是『愛』,但好奇心太強。。。不好說。


我們實驗室一個碩士生,導師交代由我負責指導。在她實驗開題以及實驗過程中,我總是不斷地給予幫助,她的實驗做得還是比較順利的。後來,我覺得她可以繼續往下做下去,這樣的話就比較完整。當我跟她說要繼續往下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時,她卻不情願,理由是她的畢業內容夠了。她總覺得,我幫助她是天經地義。就算後續的實驗,她算無情的幫助,這難道不可以嗎?這樣的人,令我太心寒了!!
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本來就是應該的,況且我真是老媽子式的幫助啊,從開題報告的撰寫,開題PPT的製作,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具體操作,那都是我全程式的一點一滴地幫助指導啊!!
想想,真心寒!!

遇到這樣的人,要麼遠離,要麼以其人之道還還治其人之身!!


你現在心境如何,我送你一個小故事


天虹道:「從前有個老婆婆,卧在樹下休息,忽有大熊要來吃她。老婆婆繞樹奔逃,大熊伸掌至樹後抓拿,老婆婆乘機把大熊兩隻前掌捺在樹榦之上,熊就不能動了,但老婆婆也不敢放手。後來有一人經過,老婆婆請他幫忙,一同殺熊分肉。那人信了,按住熊掌。老婆婆脫身遠逃,那人反而為熊所困,無法脫身。」陳家洛知他寓意,說道:「救人危難,奮不顧身,雖受牽累,終無所悔。」
——書劍恩仇錄

要幫則幫,不幫則算,毫無怨言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人性 | 心理 | 幫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