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作為人們「延伸的大腦」,會給人類自身的認知功能帶來負面影響嗎?

現在手機已經變成生活里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能幫人搞定很多細節記憶、數額計算等等,但這會不會給人類自身的認知功能帶來負面影響?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網癮與網路生活,更多「網癮」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在認知體系中,有一個著名的「二元處理機制」(dual process theory):

In psychology, a dual process theory provides an account of how a phenomenon can occur in two different ways, or as a result of two different processes. Often, the two processes consist of an implicit (automatic), unconscious process and an explicit (controlled), conscious process.

引自Dual process theory
用人話說就是,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一般具有兩種思維加工通道,一種是分析性思考(analytical thinking),還有一種是直覺感應(intuitive processing)。
而兩相對比,直覺感應基於感性認知,在思考推理方面相對廉價(cheap),而分析性思考需要耗費大量腦力資源,相對昂貴(expensive)。
而之前的多項社會學實驗表明,人們傾向於逃避(eschew)成本相對高昂的分析性思考傾向於選擇步驟簡單的直覺感應,因此,研究者們曾經就給人類下過一個搞笑的定義:認知吝嗇(狗)[cognitive misers]
( Baron, 1998; Evans, 1989; Evans Over, 1996; Kahneman, 2003; Kahneman, Slovic, Tversky, 1982; Sha?r Tversky, 1995; Stanovich West, 2000)
請看下題:
一個棒子和一個球一共花費1.10美元,棒子比球多花了1.00美元,那麼請問:球的花費是多少?
(A bat and a ball cost $1.10 in total. The bat costs $1.00 more than the ball. How much does the ball cost? _____ cents.)
不要著急下結論,先想一會再做答可能更好。
······
······
······
······
如果你的答案是0.10美元,那麼恭喜你,你被題目帶了一波節奏。因為你的直覺思考迅速地告訴你,球的花費應該等於1.10-1.00=0.10美元。
讓我們用小學最基本的解方程來做這道題,假設球的花費是x美元,那麼棒球的花費就是x+1美元,所以有:
x+x+1=1.10
解得x=0.05美元。球的花費是0.05美元。
令人驚訝的是,在調查取樣的美帝,招募的大學生參與者的正確率只有33%。
像上面這樣被帶節奏的問題有很多,個中的原因還是基於二元處理機制的運作方式有別。因為人們對於思考分析的吝嗇天性導致過分依賴於簡單探索和思維捷徑,因而在選擇上就自動放棄分析性思考而轉向直覺感應。
研究者們提出的一個假設就是,長期使用智能手機或者相關科技的一個潛在後果就是對於載入分析思考的抵觸甚至無能,更有甚者也許會對直覺感應產生依賴甚至傾向於不再思考。

圖片來自How qualcomm is using cognitive computing technology to make your smartphone smarter #mwc15
他們做了三組研究實驗,並把這個假設發表成文章:「The brain in your pocket: Evidence that Smartphones are used to supplant thinking」
(下載地址:The brain in your pocket: Evidence that Smartphones are used to supplant thinking)
下面一組一組來看。
1.第一組
這一組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考察智能手機使用與引髮式思考的關聯,研究者們給予了參賽者一套認知方式測試問題,每一個問題都被設計成誘導人們選擇不正確的本能回答的形式,因而也被認為能部分地反應人們對分析性思考的運用程度。在回答完問題之後,參賽者們還會被詢問使用智能手機和相關搜索引擎的頻率程度如何。
在這些認知方式問題中,既有三段論式的問題(syllogisms)又有基本率謬誤(base-rate fallacy)和類似前面「棒與球」的引髮式和偏差式(heuristics and biases)的問題。
結果是,在190名參賽者(84名女性和106名男性)中,智能手機用戶(131名)和非智能手機(47名)用戶之間在認知測試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所以為了更進一步加強聯繫,評估測試結論和智能手機使用情況,研究者們又把智能手機用戶分為三個等級:低頻使用者(low)、中頻使用者(medium)和高頻使用者(high)。
他們使用單向方差分析法把答題綜合評分按照使用頻率的組別進行分類,結果如下:

圖片來自The brain in your pocket: Evidence that Smartphones are used to supplant thinking
可以看到,高頻智能手機用戶的正確率得分要明顯低於低頻和中頻用戶。不過,在智能手機用戶和非用戶之間的認知得分並沒有明顯的區別。這個對照實驗也進一步驗證了他們的預設的因果性解釋,即如果智能手機使用頻度加大會導致認知吝嗇程度的增加,從而為分析性思考加重了負擔。
2.第二組
在上面的實驗中,對於智能手機使用與推理能力的關聯性結論有可能不準確,因為高頻智能手機用戶有可能對他們自己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與頻度估計不準導致他們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使用時間。為了消除這一因素,研究者們在這一實驗中要求參於者(重新挑選208名)表述自己使用電腦的時間,包括花費在上網瀏覽信息和使用搜索引擎的時間。研究者們預期,對於智能手機用戶,電腦使用和引髮式思考沒有關聯,因為智能手機本身作為外延的「思維資源」完全可以消除電腦的作用。所以,如果電腦使用與引發性思考對於手機用戶沒有任何關聯的話,高頻智能手機用戶在引髮式和偏差式的問題上的低得分率是由於他們對自己使用手機時間的錯誤估計這一因素就可以被排除了。
另外,為了排除智能手機用戶對於網路其他資源的使用影響,研究者們還對智能手機用戶每天花費在普通娛樂信息(包括YouTube, reddit, tumblr)瀏覽和社交輿論(包括Facebook, Twitter)互動的時間進行了統計。研究者們希望能夠在認知吝嗇與智能手機使用上建立一個直接的有效關聯。
最後,研究者們同時對認知測試進行了改良,他們同時加入了一組認知能力調查。跟之前的認知方式測試不同,認知能力調查並不存在誘導答者入坑的內容,因此這些問題可以在根本上斷定參與者對於一個問題的解析能力。在認知能力調查測試用包含有多項計算問題與言語能力測試題。
同樣地,研究者還是對使用者們進行頻度劃分,我們來看結果:

圖片來自The brain in your pocket: Evidence that Smartphones are used to supplant thinking
首先,高頻智能手機用戶在認知方式測試和認知能力測試的得分正確率上都處於明顯下風。
其次,認知吝嗇與非手機用戶的電腦使用程度之間的關聯很有限。非手機用戶卻經常使用電腦進行搜索的參與者在認知方式測試上得分較低,但在認知能力上還好。
再者,娛樂新聞瀏覽和社交輿論活動的手機和電腦使用程度似乎與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測試的關聯度並不大。
3.第三組
這一組實驗的目的無非就是研究者們想增加一個維度來理解手機使用程度對認知系統的影響,他們想把學生的學術成績(比如GPA)也關聯進來。他們調查的角度是在學生中討論手機的使用是否是一個主要的注意力分散的來源。研究者們(滑鐵盧大學)抽取了262名加拿大大學生,在測試中加入了無聊傾向性量表(Boredom Proneness Scale)這一內容,結果如下:

圖片來自The brain in your pocket: Evidence that Smartphones are used to supplant thinking
首先,在智能手機使用程度上,其與GPA或者無聊傾向的關係不大。
再者,無聊傾向在互聯網使用上的貢獻不大。

這篇文章的最後,作者們進行了總結:
Moreover, the speci?city of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cognitive miserliness and Smartphone use (i.e., search engine use, but not social media and online entertainment use)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gnitive miserliness and the extended mind is speci?c to a reliance on outside informational sources.
Although the tendency to seek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s often equated with intelligence, cognitive abi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less Smartphone use and less time spend using online search engines. This connection between cognitive ability and Smartphone use may be re?ective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more knowledgeable individuals are less likely to require online information search when confronted with a problem in everyday life.
Our data indicate a robust and replicable relation between reasoning performance and high levels of Smartphone use. However, the causal explanation of this ?nding that we have hypothesized
– that cognitive miserliness leads individuals to rely on their Smartphone as an external mind – requires further experimental work.
1.認知吝嗇現象與依賴外部信息資源的程度成正比,智能手機的重度依賴可能會加重分析性思維的負擔,從而轉向推理相對廉價的直觀感應;
2.學術達人們在解決日常問題時可能更傾向於獨立思考分析,而不是立即上網搜索;
3.這個文章的因果性解釋可能還需要更多後續實驗來完善。

總體來看,其實手機使用程度與學術能力的關聯度不是特別大,所以不用擔心手機使用會對GPA、雅思或者專業課成績帶來很大影響。我想這篇文章的作者意圖也是想告訴大家,不要過於沉浸在智能信息的海洋,有時候上上岸走入自己的「思維殿堂」呆一呆也挺好的。


當科技成為人一部分的時候,認知能力是加強了的,反過來一旦脫離科技,則能力大幅度下降,想想我們身邊的現代用品如果都消失會怎樣。(互聯網是一種思維還是一種工具?怎麼解釋? - 孫志超的回答)

科技對認知的影響和使用者自身的認知有關。有的年輕人長期刷社交媒體以至於看不了長文章,這並不是網路造成的,而是對網路的初始定義決定。也就是,以娛樂心態對待,但卻投入了超過娛樂的時間,造成的額外效應。一個人如果不想當運動員,但天天鍛煉不看書,久而久之,跑得快但看書慢,是一個道理;就像知乎上天天搬運一些碎片信息的人,久而久之,自然也很難說出完整的內容觀點。

社會認知觀點則主張,人們是會根據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及自身的詮釋來採取行動。人們所思考、所信仰與所感覺的部分,都將會影響到個人的行為。

人們在與科技互動前,會對它們先賦予意義;在賦予它們意義的過程中,便會因此形成對其特定的假設、期望與知識,從而產生行為差異;即使這些解釋已經不被人們自身所覺知,但仍然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我和一位家長,他上小學的孩子,孩子的老師,分別交流過關於使用微信的經歷,發現出發點的不同導致了完全不同的使用結果。

家長:

一開始,家長使用微信的動機是親朋好友都在使用,自己不用好像跟不上潮流的腳步,也會使他們很多事情無法獲得溝通,比如說分享什麼東西好用、團購等等,所以便跟著下載加入,是屬於內在群體作用,結構較鬆散。

他說:「朋友開始使用之後,自己才開始跟著使用,於是開始有了家人群、朋友群、同事群等等。」他也覺得使用微信能達到真正的溝通分享,因為希望好友們以後能將原本只在私下交流的事物,都能到微信上面來討論,進而在這些討論中,能從裡頭整理出許多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或信息,如他所說:「從與父母的互動,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還有彼此之間在商量,還有獲得信息這些方面,我找到很多公眾號,加入我的微信裡面,所以不用浪費很多時間在網路上找資料。」

此外,他覺得微信的貢獻是免費通話,並且能增進與親友之間的溝通效能,提到:「最主要是和親友之間的通話與聯繫,因為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可以不用錢進行通話與發消息,省下不少費用而且可以講更久。」

在加入微信群一開始時,他認為各種資訊內容都是可以經由自己篩選而接受的。「從不懂摸索到現在,我覺得它沒有帶給我很大的困擾,而且學習也很簡單。」

他還說:「老師發消息給我,我可以很即時的跟老師做互動,我們馬上知道小朋友今天在學校做了這些事情,我們又可以馬上把這些東西,發給爺爺奶奶,可以知道小朋友在學校做了哪些事情。」

老師:

老師使用微信的動機是因為家長的要求,屬於外在群體的作用,和職業需求有關,因為在小學並沒有強制要求一定要使用微信。

他說:「是家長要求要加進來的,不是我要他們的微信。」他也認為只是微信只是簡單的溝通、未達到真正的分享:「我只是想有機會做一下簡單的聯繫,或者一些基本的溝通這樣,真正有問題還是會用其他方式。」

不過他認為因為微信太方便而在私事上衍生負面效果,影響對原來事情的溝通。而且有時候花比較多時間在這上面,無聊一直刷。而有些人還會拿來公器私用,他說:「有些不明理的家長會將私人恩怨(如小孩吵架、被欺負之類)通過班級微信的群公告給大家知道,有公器私用之嫌。」

老師會認為微信是處理公事的地方(行政、班級經營),屬於公共平台,因為並不是任何消息、知識、工作心得都可以記錄在微信上,所以覺得傳統的溝通會比較有價值。他說:「我對微信是淡淡的,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所以之後沒使用,也不會覺得怎麼樣……有時候真的要跟家長聯絡事情,我會打電話。」

此外,老師也覺得微信的功能面很棒、很好使用,但沒有傳統溝通的優勢(看不到表情、聽不出語調變化)——「有的人打字太快,我想要表達前一段的想法時,後面已經一堆覆蓋我的想法,如果是當面溝通,可以用表情或語調來傳達。」

他還認為微信有一重大的缺點:造成缺乏責任感的問題,如他所說:「有時候家長想要得到即刻的消息,他會先問老師,可是他沒有給小朋友解釋的機會,有些時候孩子太依賴父母幫他詢問當天的事情,變成自己沒有責任心。我覺得會有這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他沒有辦法先聽孩子解釋,第二個他自己可能變得沒有責任感,會阻礙他應該要有的溝通能力。」

學生:

在沒有為微信賦予獨立價值體系與地位的情況下,這個群體無法將微信與其他軟體加以區別,他們認為微信和其他軟體沒什麼不同,他們以自身的需求來詮釋微信,使其能配合自己的生活或功課內容。這位學生說:「一開始我只知道可以發消息而已,再來知道可以傳圖片、溝通、打電話、傳照片、傳視頻」

常被混為一談的是微信自身的功能和額外的功能。比如他說:「我最喜歡微信給我發(遊戲里的)寶石,還有表情包。」他不但不覺得微信有其獨立地位,對微信是否有用也並不關心,和家長或老師的詮釋均不相同。

另外,他對微信上的內容抱持負面看法,認為在微信不易找到和自己所需相關的知識。他的觀點是微信屬於私人工具,即使朋友圈寫東西別人也看不懂,也不認為別人能貢獻很多有用的知識,並不期望微信能產生十分有用的內容。


很顯然,父母、老師、學生對於微信在人際溝通的功能面著重點不同,於是產生了認知上的偏見,也反過來影響到對工具的使用深度、被影響程度和受益/負面。

對於手機上各類功能的影響,我覺得都會有類似的情況,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準確的說,手機對人類的影響是分人群的,大部分人群因為手機而生活得更簡單,省下了很多腦部資源去干其它事情,少部分人則專業搞手機,更懂手機因而面對手機時佔用更多腦部資源
手機對一部分消費者來說是個把事情變簡單的工具,對另一部分人來說是把事情變複雜的玩意,有些人腦子裡裝滿了手機運行的硬體或軟體的知識並為改良之而煩惱,還有些人還在為了學會使用手機而煩惱,有人依賴手機,有人抗拒手機,有人嘗試擺脫手機超越手機
故,這種影響對整體人類是不一致的,負面影響自然也不一致
鑒於此,那些對於人類認知行為的研究項目,尤其是抽取樣本的實驗比對模式的研究方法,我覺得是需要再加上一些更詳細的說明條件的,是不能套用在【人類】這個廣義樣本之上的,不管是關乎手機還是不關乎手機
對抽樣實驗結果的質疑,不是針對實驗過程的嚴謹性和學術專業性,而是最基本的抽樣方法是否嚴格應對課題本身,其中包括很多條件,如使用手機的方式,並不是所有人都在用同樣的方式使用一個工具

下面再說下所謂【負面影響】

90年代手機沒普及的時候經常有類似的問題:電腦會讓人腦退化么?
再往前推,計算器讓人們的心算能力下降了么?
還往前推,算盤、文字、各種工具………………讓人們的各種能力下降了么?

比起人類的祖先來,現代人類的直覺反應是更慢的,視覺是近視的,皮膚是柔軟容易受傷的,爪子和牙齒是無力的……
總之,人類早就喪失野獸般的野生能力了啦,退化的一塌糊塗了啦
然而,這些演化都是為了適應人類自身發明創造所改造出的外部環境,也就是人工選擇造就了人類本身,恰如人工選擇造就了家畜和寵物狗一樣,人工選擇也造就了人類自己

這個演化的某些總趨勢目前看來是不可逆的和單向趨勢的,如人類肉體的暴力能力下降,也有一些演化方向是有爭議的,比如人腦越來越聰明這個一般性看法
人類發明文字、電腦,所以人類記憶能力該退化了,比不上那些完全靠記性的動物了,事實上大型動物如大象鯨魚長期記性本來就比人類好,而短期記憶人類也比不上猩猩、鸚鵡、烏鴉
人類發明了各種操作工具、機器,所以人類的運動功能也該退化了,力量不如猛獸,敏捷不如飛禽,運動神經遠不如貓貓狗狗發達
可是,奧運會、數奧、腦力競賽、電子競技等各種人類內部的比賽歷史似乎又在說另外一個事實:人類是更快更強更好的!
對於這完全相反的兩種演化論點,我難以有簡單粗暴的結論
同理,大尺度的物種級演化放到小尺度的個體發展上,我也難以有簡單粗暴的結論,即:手機對人們的腦活動帶來影響具有一致的方向性
因為只有具有比較一致的方向上的可量化變化,我們才能說人腦認知行為在這個維度上有了變化,這個維度上的量化在你設定的方向上表現出【正面】或【負面】影響

好吧,鑒於如今的確更【直觀】的內容更受歡迎,我就再打個比方:

家犬比起野狼來進化了哪些方面?或者說退化哪些?你們肯定七嘴八舌一會兒馬上就反問:家犬那麼多,你得問哪種啊!對啊,有些大型犬比狼還兇猛攻擊性還強,有的就比貓還娘,還有的……亂七八糟……
但是我必須指出,家犬雖然演化出上百品種,個性豐富程度也遠超原生野狼,但相比之下還是有共性差異的,那就是【家】,更具有社會性,更容易與人溝通協作
之所以強調家犬,就是因為的確有澳洲野犬這樣逆向演化回歸野外的犬類,不像家犬那麼【家】而更近似狼的行為了,這就好像上了陸地又返回海洋的哺乳動物海豚鯨魚一樣有點奇怪

手機貌似省了人腦不少事,和電腦一樣,某些人用來省這個麻煩,另一些人用來省那個麻煩,省去不同麻煩的同時人腦留出資源去專攻各自的特長方向,結果總體上更加麻煩了
越是多功能的工具越容易造成人類樣本發展心理上的個性化發展,這也恰恰是社會分工需要,人類為了省事的確是在追求【直觀】,但不是所有人都【直觀】了,而是一部分人為了讓大部分人可以直觀,付出了更加高度分析和邏輯的複雜思維代價
即使時間縱向上看,人腦也並沒有因為電腦和手機的出現更加輕鬆了,反而因為這些硬體的出現被迫學習更多軟體,加重了腦的負擔,越是現代化的人,處理的信息量越大
越希望簡單粗暴,越造就豐富複雜,為了省力發明創造,卻導致事情更多更複雜,這是條發展的不歸路
手機簡化了生活嗎?實際情況是我們的大腦更加活躍和疲倦了,這伴隨的是認知行為負擔加重,而非減輕,非要說負面影響,就是:鍛煉很幸苦啊!

如果手機只是個電話機,我們似乎更容易總結出某些更加具體的共性影響,如人們縮短了線下交際時間,替代以煲電話
可是如果已經足以成為第二個衍生腦,那麼就和每台個人電腦里裝的東西不同一樣,每個個人手機里也裝了不完全一樣的APP,我們即使統計出使用人群最多的APP藉以描述手機用戶們的行為,也會發現APP也比電話複雜,用戶們使用APP的方式千奇百怪,外部腦的個性化源於內腦即人腦的個性化,而外腦的發展也加速了這種個性化,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學差異越來越分散化多元化了,在這個意義上手機的負面影響或許是加快了人類個體之間認知的不統一

至於手機依賴,沒了手機就好像沒了手一樣,這依然是認知適應性的,臨時的,可替代的,手機過不了幾十年就要被更方便也更累人的【外腦】給取代,人腦的認知功能卻還要更加豐富細膩的發展下去,所以這並不是手機帶來的特殊性,算不上手機的鍋


以上闡述針對宏觀【人類】,並不妨礙研究微觀【人群】特性,比如低頭族


同樣的工具,在不同的人手中,會產生天壤之別。

試想,本來該花在讀書、學習和溝通上的時間,你拿去玩手游、看綜藝、刷朋友圈,對認知能力怎麼可能沒有負面影響。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就會發現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量逐漸趨於穩定,很難有所突破,尤其對於二十齣頭的年輕人來說,非常致命。

相反,也有人能把手機作為高效的輔助學習工具,剋制住社交、娛樂的慾望,用知乎解決疑問,用番茄督促學習,用閱讀吸收知識,也用音樂緩解疲勞……當然這得建立在強大的自制能力基礎上,才能實現。

所以題主所擔心的事,一定會發生,而且事實上不會改變人的本性,勤奮的人照樣努力學習、工作,隨波逐流的人也只不過多了一些依賴的渠道罷了。


肯定是有的。

為圖方便,一天到晚只刷朋友圈,刷QQ空間。你的思維被你的關注人所決定。

你說你不是這樣的人,而我身邊這樣的人不止兩三個。每天被類似某大學同學結婚、某高中同學生了、某同事又買了新車的信息縈繞。然後產生焦慮感。

以前的人際競爭最多在逢年過節、同學會,現在的人際競爭已蔓延到每一天。殊不知,大多數人朋友圈放的都是好的一面,不是過得有多好,而是照片拍得好。

當然,也有過得很慘的,你可以從這些人身上找到心理安慰。


當然會啊……根據法國著名生物學家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
因為發明了鎧甲,人類沒有進化出螳螂一樣的外骨骼;
因為發明了刀劍,人類沒有進化出獅子一樣的利爪;
因為發明了冰箱,人類沒有進化出野犬一樣的適應腐食性的消化系統;
因為發明了飛機,人類沒有進化出蒼鷹一樣的翅膀;
因為發明了船隻,人類沒有進化出魚類一樣的腮和鰭;
等等等等,數不勝數的歷史已經無數次向我們證實了——科學技術是阻礙人類進步的第一阻滯力。作為中華民族的先哲,老子早在千百年前就像我們訴說了『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復結繩而用之』才是『至治之極』。而作為當代標誌性的民用技術代表之一的手機,也自然列於其中。


每天用手機玩知乎的人和每天用手機玩消消樂的人,手機對他們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每天用微信玩公眾號漲姿勢的人和每天用微信約炮的人手機帶給他們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
工具沒有好壞,好壞取決於人。就像網路遊戲,有的人玩遊戲敗家,有的人玩遊戲賺錢。


手機帶給我最大的問題是:讓我越來越耐不住寂寞,然而更加寂寞。
不是在這兒文藝,是真實的感受。


我做過一篇高考閱讀,記得上面說電子設備會改變人的記憶模式。以前是記內容,現在是記儲存路徑,稱不上是進化或退化。


"媒介是人的延伸"傳播學技術決定論代表人物麥克盧漢的名言。

手機只是媒介的一個終端,換句話說,互聯網才是媒介,媒介從口語文字印刷沿革而來,到互聯網,越來越便捷,功能越來越強,傳播範圍越來越廣,速度越來越快,於是我們越來越依賴。

可是有沒有想過,我們依賴的不是手機難道是作為媒介的互聯網嗎。也不是,我們依賴的是信息。

信息是一切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從原始時期需要躲避猛獸的襲擊,要躲避雷電暴雨,要保留火種又遠離火源,是信息讓我們更好的生存下來。拚命的佔有所需要的信息,幾乎已經是人類的本能。

佔有信息,靠眼看,靠耳朵聽,又顯然不足夠了。我想知道我出遠門該帶哪些衣服,難道要等到去了那裡才能決定嗎,彼時的決定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媒介是人的延伸。

手機和其他載體一樣,會成為人獲取信息的一個感官。並且不用因此擔心什麼。

回首一下過去,雖然我們沒能參與那些時代,但是當報紙發明出來時,人們依賴它獲取商品價格,新聞和其他信息。當然也有人對於這種變化產生好奇,這會不會改變世界呢?再早一點,當竹簡可以保存信息的時候,也有人好奇,這個時代發生的事,下個時代的人可以獲得,會不會改變世界呢?

當然會,尼葛洛龐蒂在&<&<數字化生存&>&>中說,數字不僅是數字,它改變我們的生存。

但是這種改變是否需要警惕呢?大可不用的。這種好奇不僅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生活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在互聯網行業謀生,最近幾年卻堅持使用諾基亞功能機,實在是令很多人感到費解。不過,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自從智能手機變得普遍後,很多人都在玩手機,消耗的時間難以計數。我需要閱讀和寫作,深知智能手機是閱讀和寫作的大敵,所以一直敬而遠之。

前不久,有個客戶要我幫忙維護微信公眾號。為了維護公眾號,我需要一部智能手機,還需要安裝微信。就這樣,為了生計,我買了一部安卓的機器。

收到手機後,很快就把微信裝好了。像我這樣比較晚使用微信的人,安裝之後就像捅了馬蜂窩。由於微信有自動提醒功能,那些通訊錄上有我電話的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之後,陸陸續續有數十人加我為好友。還沒等我反應過來,我已被拖入同學群,小學和高中的都有。另外,我平時參加的健身俱樂部已經很少使用論壇溝通了,都已改用微信群。於是,我又加入了幾個俱樂部群。就這樣,我也加入了浩浩蕩蕩的刷機大軍。

為了減輕智能手機對我的干擾,我採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假如有任何軟體發通知給我,如果不是特別有必要,我就會在設置中禁止這個軟體的通知功能。另外,我還把簡訊靜音了。由於微信用的最多,提醒也最多,所以需要關閉的功能也最多。我關閉了朋友圈,同時將所有的群都取消了新消息提醒功能。除了幾個美女外,其他所有人的新消息提醒也被我取消了。即便如此,即使沒有收到任何提醒,我還是會主動打開微信,去看微信隊列中不斷湧現的聊天內容。

不僅微信,智能手機中還有很多其他軟體也在消耗我的時間和精力。在視頻直播中,美女主播的歌聲和活力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在線觀看的人數以萬計。另外,我還用手機看新聞、看電影以及其他各種雜七雜八的內容。所有這一切都有個共同點,與寫作無關並且嚴重干擾我思考與寫作有關的問題。智能手機給我呈現了一個雜亂無章的世界,將我牢牢套住,徹底消滅了我的專註力和創造力。

《三體》作者劉慈欣曾經說過,他不使用微博和微信。只要關閉電話和郵件,他就可以專註於寫作。另外,網上也有傳言《盜夢空間》的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不使用電子郵件。這多少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但是仔細一想,絕大多數推送的東西都對創造力無益,只會干擾創造者的思維。或許正因為可以不去接收和回複電子郵件,諾蘭才能陶醉在自己的創作活動中,才能為我們呈現異常精彩的電影。

現在回到我使用智能手機的問題。經過將近一個月的使用,我已經徹底被智能手機搞煩了。昨晚,終於下定決心,刪除了微信。這還不夠,我把智能手機徹底關閉了,重新使用那個輕便的功能機。

2015-10-16 首發豆瓣:為什麼我要遠離智能手機、遠離微信


別太過分在意新科技的負面影響了
像原始人一樣的生活估計我現在已經是個死人了吧2333

既然電子設備可以幫助更高效率地處理工作或者知識為什麼要過分依賴自己能力
不如說活用這些工具的能力才是最佳最實用的能力

現在也在學習如何用onenote處理各個筆記,感覺確實輕鬆不少


我只知道美圖手機的出現對別人的認知能力帶來了負面影響


神經可塑性和「不可逆」相當可怕,大概也是是時候重新鍛煉以前的思考能力了
淺薄 (豆瓣)
互聯網正在不知不覺中改造著我們的大腦,使我們失去深度閱讀和縝密思維的能力

信息科技千方百計地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最後又把我們的注意力分散支離

人類以為是自己給電腦編寫了程序,到頭來電腦卻也改寫了我們的大腦

你以為你在刷知乎,但其實同時被刷的是你的大腦

信息時代的我們,是否最終都淪為Shallow Infovore?


人類本身就被定義為「使用和製造工具」,因此人類會不斷將自身能力外包給工具並退化,而自身發展那些工具無法替代的能力,或者新的能力。一旦隨著科技進步出現新的工具,人類的相應能力就會退化,不過從總體上(人類+工具)來說,人類會不斷進步。但缺點是人類越來越依賴各種工具,一旦這些工具缺失,人類就會「殘疾」。手機的出現,替代了部分大腦功能,自然會導致大腦退化,但這不一定是壞事。至於會影響大腦決策等,則主要是因為大腦會適應當前互聯網生態結構。


首先,手機是由人類發明而創造出來的。
其次,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也就類似於金錢,有人說它是魔鬼,也有人稱其天使。

而君子用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經常看到一句話「人類終將會被智能機器人所統治」。都說是霍金說的,反正我是不知道真假。不過個人覺得這個命題倒是真的,就像這個問題所說,手機成為了人類「延伸的大腦」。人類之所以和其他動物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的大腦在在思考中不停的進化、不停的創新。當手機真的成為人類延伸的大腦以後,或者說科技代替了人腦,如果有一天「黑科技」攻陷了手機。是不是意味著人類的大腦也被攻陷了呢。
PS 看過一些半機器人的介紹,想像一下:如果整個世界都是半機械人(對大腦的半機械),那麼生命還有什麼可以珍惜的。也許真的,宗教信仰才是社會發展的未來


自我的認知變得跟風對比,實踐與思考越來越隨欲而為。。


有的手機是人延伸的大腦,有的人是手機延伸的肉體


我覺得這是會的,當人們依賴網路時會大大減少自己的認知能力,遇事的第一反應會先去網路上看看他人的理解,往往就錯過了屬於自己腦海中最先得意識理解……


推薦閱讀:

為什麼幾乎所有手機都會顯示信號強度?
如何看待華為余承東1月23號上午兩條叫板小米的微博?
一輛汽車和一部智能手機,哪個技術含量更高?
智能手機使用的 SoC,是否處理器主頻越高越好?
在移動領域,ARM 在哪些方面領先英特爾?

TAG:心理學 | 智能手機 | 網癮 | 大腦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