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時美國和日本艦隊的損管差距這麼大?

rt
在太平洋戰場,美帝艦隊的損管如同掛比,就航母看,比如中途島的mt約克城。但是ijn的損管卻一直被吐槽渣的不行,真的如此嗎?為什麼會這樣?


以美軍戰後的調查結果而言:
相較於英美標準,日本的損管水平略低,但雙方的差距並不巨大

對此問題我將從以下兩個切入點闡述:

  1. 組織、訓練與設備水平
  2. 戰史戰例分析

  • 組織、訓練與設備水平:

一. 海軍省內的損管事務:
1. 技術委員會:負責損管方面的調研與技術改進
2. 戰報調查委員會:負責根據戰鬥詳報分析損管問題並提出改進意見
3. 教育組織
(a). 海軍教育局:督導各艦進行實地損管培訓
(b). 教授損管課程的學校:

  • 海軍航海學校:進行損管基本知識教育,如防備毒氣、應對火災與進水、維持艦體壓艙平衡等
  • 海軍工機學校:進行損管維修與排水作業培訓
  • 海軍工作學校:機械、電線、電子器械維修培訓

(c). 三校的培訓時長(括弧內為戰時時長):

(d). 軍官教育:航海學校選拔艦上軍官作為未來的應急指揮官培養
(e). 士官教育:工機與工作學校選拔水手在兩校分別進行教育並最終決定未來方向
(f). 海軍省對一線部隊的監管:每年海軍省派出觀察員對各艦隊損管演習進行觀察二. 各艦隊內的損管事務:
1. 艦隊層級的損管事務
(a). 各艦隊均設有損管部門:平日負責航海事務,戰時負責損管事務
(b). 聯合艦隊與各機動艦隊設有特別損管部門:
損管部門由一位大佐或中佐擔任運用長,由一名技術大佐或中佐管理損管器材
2. 單艦層級的損管基本結構
(a). 單艦層級的指揮組織結構:

(b). 以正規航母或戰列艦為例的指揮組織結構:

(c). 海軍省《艦內編製令》關於損管部門編製的說明:

第三十五條運用科ノ編製左ノ如シ
運用長
運用士 運用長ノ命ヲ承ケ其ノ業務ヲ補助スル者ニシテ乗組士官ヲ以テ之ニ充ツ
掌運用長 運用長ノ命ヲ承ケ兵器、需品等ノ供給及整備ヲ掌リ又諸作業ヲ直接監督スル者ニシテ乗組特務士官、准士官ヲ以テ之ニ充ツ
運用科要具庫員 掌運用長ノ命ヲ承ケ要具、需品、応急材料等ノ配給ヲ為ス者ヲ謂ヒ他ノ配置ニ在ル者ヲシテ之ヲ兼ネシムルヲ例トス
応急幹部
応急部

第三十六條 応急幹部員ノ編製左ノ如シ
応急指揮官 艦長ノ命ヲ承ケ所掌応急業務ノ全般ヲ指揮監督シ必要ニ応ジ応急作業ヲ直接指揮シ又他科ノ応急業務ヲ援助スル者ニシテ運用長ヲ以テ之ニ充ツ
応急指揮官附 応急指揮官ノ命ヲ承ケ其ノ業務ヲ補助スル者ニシテ運用士ヲ以テ之ヲ兼ネシムルヲ例トス
応急幹部附 応急幹部ニ屬スル下士官及兵ノ総稱ニシテ其ノ主要分擔業務ニ応ジ左ノ如ク區別呼稱ス

第六十四條注排水部員ノ編製左ノ如シ
注排水部指揮官 艦長ノ命ヲ承ケ注排水裝置ニ依ル注排水作業ヲ指揮スル者ニシテ工作長ヲ以テ之ニ充テ又必要ニ応ジ分隊長又ハ乗組士官ヲ以テ之ニ充ツルコトヲ得
注排水部附 注排水部指揮官ノ命ヲ承ケ其ノ業務ヲ補助シ又ハ一部ノ指揮ヲ分掌スル者ニシテ乗組士官、特務士官、准士官ヲ以テ之ニ充ツ

副長ハ応急ノ全般指揮ニ関シ艦長ヲ輔佐シソノ命令ヲ執行スル場合ニハ特ニ之ヲ応急総指揮官ト稱ス

(d). 損管作業部門:
當應急狀況發生時,附近戰位上的人員應優先處置應急狀況。因此損管隊將主要負責艦內沒有戰位的部分。但在實際上損管隊往往也會參與戰位附近的應急作業。

三. 結論

  • 戰史戰例分析

由於需要對美日雙方的損管水平進行對比,我們將選擇二者所處損管條件類似的案例進行分析。

一. 炸彈決勝:九九艦爆與SBD的毀傷效果
九九艦爆可以掛1枚250kg和兩枚60kg,總重有370kg,無畏通過減少機內燃油可以達到454kg,事實上二者的載彈量差異並不大,但炸彈的性能決定了所謂的「損管水平差異」。
日本俯衝轟炸機主要掛載航彈:

  • 99式250公斤通常彈(炸藥量60公斤,係數24%,安裝長延時引信,傾徹力50毫米裝甲)
  • 98式250公斤陸用彈(炸藥量96公斤,係數38%,安裝瞬發引信,傾徹力400毫米水泥)

實際上日本二戰前就有一種250公斤的(陸用彈炸藥量150公斤,係數60%),但二戰航母好像沒有配備。
美國俯衝轟炸機掛載一般分成兩類:

  • 偵查中隊掛載227公斤的MK 12通用炸彈(炸藥量113公斤,係數50%)
  • 轟炸中隊掛載454公斤的MK 13半穿甲炸彈(炸藥量244公斤,係數53%)和MK 9通用炸彈(炸藥量332公斤,係數73%)。

瞬爆引信的陸用彈與長延時引信的通常彈對飛行甲板的摧毀效率都很差,無法滿足癱瘓敵方航母起降能力。航母決鬥時,日本的250公斤通常彈和陸用彈是混用,一般是2比1的比例,作為主力的通常彈設置了長延時大多在穿透四五層甲板後在船體深處起爆,炸點在船體深處,對飛行甲板的破壞就是一個小穿孔,而陸用彈則是觸發引信用於壓制防空炮,往往觸及甲板就爆炸,炸點在飛行甲板上,對飛行甲板的損害只是一個向下的破洞,再在加上裝葯不足,對飛行甲板破壞並不嚴重,可以用木料把飛行甲板補上。
美國通用炸彈傾徹力理論上來說和日本沒什麼區別,但美的引信設置導致炸彈在上機庫爆炸,這客觀上達成了更好的殺傷效果,通常將日本航母飛行甲板炸的向上翻卷鼓起,根本無法做戰地維修,這是比較理想的效果。再加上裝藥量巨大,對飛行甲板損毀極其嚴重。
日本實際仍未觸摸領悟到航母對戰的核心法則,依舊是一種大艦巨炮式的思維,追求所謂的穿甲深度。日美兩國航母的飛行甲板,在結構、易損性和維修性上,是沒有區別的。如果美國投擲的是日本的250的陸用炸彈或者通常彈,日本人照樣可以用木頭把破洞補上,問題都是該死的引信造成的,炸點決定後效,1942年日本人的血白流了。


日本250公斤陸用彈(炸藥量96公斤,係數38%)造成的殺傷效果,假如99艦爆裝備一枚370公斤陸用炸彈(炸藥量222公斤,係數60%),並配上適當的引信,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東所羅門海戰中250公斤陸用炸彈在企業號飛行甲板爆炸瞬間

上圖的瞬爆炸彈對飛行甲板造成的後效

中途島約克城鍋爐艙上面爆炸的250通常彈

即便是防護不強的約克城級,日本炸彈也從來沒有穿進過核心艙室,對核心艙室造成的損害都是次生災害。

企業號在127炮炮台爆炸的250陸用彈造成的飛行甲板破壞效果

再看看翔鶴在東所羅門海戰與珊瑚海的慘狀,當日軍艦船的損管隊也著實太辛苦。

二. 內爆危機:列剋星敦與大鳳
當炸彈從天而降時該怎麼辦?無論是列剋星敦還是大鳳都遇上了航母損管的最大難題:
如果航母中彈,是應該先發送飛機以排除殉爆風險呢?還是應該為了排除油氣爆炸風險而回收飛機呢?
列剋星敦可以說是美國海軍在損管方面上到的第一課。
珊瑚海海戰的第二日(1942年5月8日)11時13分,日軍艦爆隊與艦攻隊幾乎在同時向列剋星敦發起攻擊:艦爆隊由17000英尺的俯衝點開始急降高度;艦攻隊由6000英尺進入攻擊位置,在高度250英尺,距離700碼處投雷拉升。

九九艦爆投下了兩枚直擊彈與至少五枚近失彈,由於擔心艦爆會投下1000磅航彈(也就是先前說的370kg航彈),列剋星敦上的艦員都以為命運將就此終結,但沒想到日軍投下的竟然只是60kg的瞬間引爆航彈。(下圖可以見到美軍大難不死後深深的嘲諷)

正在美軍慶幸這兩枚捉急的小炸彈連飛行甲板都沒能摧毀的時候,日軍艦攻隊的兩枚魚雷命中了列剋星敦的右舷,第一枚魚雷(靠近艦艉)爆炸的震動切斷了左舷前部的消防系統,破裂的水管倒灌入2、4、6號鍋爐。從損管的角度來說這枚魚雷不足為懼,儘管航速從30節下降到了25節並發生微傾,但它壓根連列夫人的魚雷防禦系統(TDS)都沒能擊破。

請注意(4)和(6)關於油氣的描述,真正的考驗從現在才正式開始,因為——第二枚魚雷來了。
第二枚魚雷的爆炸使得主升降機的液壓失靈,而空氣壓縮系統的損壞使得油氣伴隨著高壓氣體以極快的速度逸出,發電機室的排風系統因為爆炸而停止工作,毗鄰發電機室的汽油控制站觀測到了油氣的泄露,然而損管部門卻並沒有匯總處理這兩個信息。他們樂觀地認為油泵站雖然受損但並未發生大規模泄露,而汽油控制站仍然完好無損。出於保險起見,他們向油泵站注水並將二氧化碳充入汽油控制站。

從(6)到(9)我們可以注意到列剋星敦的損管態勢在短時間內迅速惡化,油氣順著破裂的燃油管線迅速竄上了第三甲板的主工作站與軍士長集合室。12時42分,當損管人員意識到高濃度油氣的隱患時已為時已晚。12時43分,列剋星敦開始起飛戰機替換直衛機隊。12時47分,發電機恢復工作後打出電火花使得淤積在第三甲板上的油氣發生大爆炸,軍士長集合室瞬間燃起大火,位於此處的25名艦員幾乎全滅。儘管發機工作未受影響但主工作站宣告報廢,油氣爆燃帶來的濃煙以及消防系統的損壞令損管作業雪上加霜。

14時42分列剋星敦發生第二次大規模爆炸,損管徹底失去控制,最終宣告不治。
馬里亞納海戰的時候同樣問題來了,大鳳早上發機時中雷,油氣開始泄露。在這個兩難抉擇面前,小澤只能讓損管隊用拆下來的桌椅堵上前升降機14米的大洞。在中雷後的4小時(也就是12時左右),油氣已經越漏越多,成功發完兩波飛機的小澤下達了這樣的命令:?気化ガス充満、タバコ禁止、火花が出るような作業も禁止。?由於大鳳的全封閉機庫結構,只有用機械方式排風才能保船。大鳳把後升降機降下用於增強空氣流通並強行破拆打開了機庫側壁。開到最大功率的排風系統引燃了油氣並引發大爆炸。雖然引爆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砸艙壁排風時候砸出的火花,也有人說是排風系統葉片摩擦打出的火花(也就是和列剋星敦一模一樣)。列剋星敦沉沒後,美軍迅速對同級艦薩拉托加和其他航母進行了損管方面的改進:

  • 薩拉托加將清空各層舷內油庫並灌入惰性氣體以減少中雷引起的次生災害
  • 薩拉托加將左右舷汽油系統隔離以避免受損系統受壓灌入未受損系統
  • 各艦應預先加強排風作業以避免遭遇攻擊後的油氣泄漏
  • 各艦在危險區域應關閉所有電器,只有在確保安全處才能打開排風扇
  • 各艦在遭遇攻擊前後都應檢查油氣管道是否牢固

就日美雙方針對油氣泄漏的應對表現而言,二者並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對於損管的過於樂觀以及當時態勢下的戰術需要導致了兩艦命運的殊途同歸,只不過美軍更早交了學費。

三. 摸爬滾打:翔鶴與損管抗爭的一生
(先放張圖,明日更新wwww)

參考資料:
海軍學術月刊社譯《日本海軍史·第十四卷:海軍軍制、教育及技術》
雨倉孝之《海軍ダメージコントロール物語》
美國海軍船政局《U.S. Navy War Damage Reports》
美國海軍史政局微縮膠捲版《Reports of the U. 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S-84(N) Japanese Damage Control》
檔案網址:http://www.fischer-tropsch.org/primary_documents/gvt_reports/USNAVY/USNTMJ%20Reports/USNTMJ-200I-0718-0742%20Report%20S-84%20N.pdf
戰列艦論壇:STG44突擊步槍【周末討論會】二戰美國日本航母的這個或那個


美帝損管確實比ijn總體上強很多,這是由工業基礎和國民受教育程度決定的。談到美帝的損管總有人提約克城提新奧爾良,反而說到ijn就會說大鳳說信濃。美帝也吃過很多損管不利的教訓,ijn同樣也是有神損管存在的啊,可以看看天津風,被魚雷擊中斷成兩截,前半段帶著艦長餵了魚,後半段在海上漂流了一周最後得救,驅逐艦沒有新奧爾良的那種重點防護設計,更沒有大型船隻的儲備浮力,這樣能不沉沒簡直是航海史上的奇蹟。


99艦爆是250kg的炸彈,sbd是500kg


沒錢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差距本來不大,但美帝生產力和技術儲備強太多。

原有的技術缺陷暴露後,美帝能很快在後續艦隻上改進,日本等改完的下水就趕上投降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航母不增加跑道,同時起降更多戰機?
永暑礁的機場和基礎軍事設施建設好以後,其軍事威懾力和實際軍事作用能和什麼級別的航母相媲美?
新航母會叫什麼名字?
美航母被中國戰鬥艦包圍,意昧著什麼?可能帶來怎樣的後果?
選擇增加軍費還是登陸火星?

TAG:航空母艦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軍艦 | 戰列艦 | 水面艦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