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些經歷造成自我保護意識過強防備心過重如何改善?

兒時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被老師嫌棄隨後同學也開始排擠欺負我,當時心裡極度痛苦抑鬱厭學,感覺自己非常遭人討厭。之後便形成了自我保護意識過強以及對陌生人有著非常強的防備心理,與別人打交道也只敢做個初步認識而不敢有過多的深入接觸,周圍人有可能一些善意的玩笑調侃都會被我認作是針對或是欺負。

所以幾乎沒什麼朋友。內心不想也不希望任何人對我自身有過多了解。父母也因忙於生計而忽略我成長過程中的一系列心理問題,非但不懂得關心開導引導我還責備我為什麼不參加任何的社交活動,質問我連一個朋友也沒有。這著實另我更加痛苦。

但矛盾得是我渴望交友與外人接觸,突然感覺到了自己虛度了好多年的青蔥歲月,原來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生活十分無趣單調乏味。在知乎看了這麼多的回答所以我現在強迫自己做出一些改變來改善目前的狀態。長期以來的壓抑造成的毫無自信且極度自卑,今年意識到並想改善到此問題時已經渾渾噩噩的到了24歲的年齡。


最後我想說下自身相貌及身高條件還有家境都處於不錯的水平,在成年後的一段時間裡我也逐漸發現了自己好像很受周圍女孩的歡迎,甚至會有前來主動找我搭話可我始終擺脫不了過往的陰影依舊自卑。曾經卻因為上述原因而錯過好幾段女孩主動的姻緣,或許是個人長著一張善良臉也有不少男性夥伴主動邀請我出去玩參加團體社交都被我全部拒絕。而現如今我想改善這一切卻不知道該如何應該跨出這一步。


我直到二十四、五歲,都是這樣的狀態;兒時的經歷,大體和你相似甚至更嚴重。有過覺得身邊大多數人都在孤立自己的階段,隨時都懷疑別人在聚眾嚼自己舌根;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畏畏縮縮在意可能招來的評價。
其實這些並非孤立存在的問題,無非是自信心低的一個投影。
今年三十歲,基本不再受這個問題困擾,所以可以大概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觀念。

你現在應該能意識到,自己的某些擔心、焦慮其實是自找的。換句話說,別人可能真的在評價你,可能確實有負面的評價、甚至確實有差勁的人見低踩低,但你的擔心和不自信把它們都放大了,進而更不敢為人處世,更得不到鍛煉或者改善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於是惡性循環。
意識到這些狀態更多是自己帶來的,就是改善的第一步(也就是你今天提的問題)。

不知道你在哪些方面最認同自己?不管是專業水平、某項技能、藝術才能、強烈的責任心、對事物深入的觀察思考、對世間萬物的興趣,抑或是悲天憫人的柔軟內心?我舉不出太多的例子,因為其中幾項是我認可自己的幾個方面,而人類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去做。我想說的是,找到你認同自己的那些東西,把你的熱情放在上面,這可能是改善的第二步。
為什麼?這樣做的好處是:使你把精力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為自己增值,並且避免陷入焦慮和內耗。

不用著急。再過兩年你會發現,人們有太多的生活方式了,你其實不必做善於交際的那一種;你甚至不必複製別人生活方式當中的任何一種。你肯定還是有幾個能說話、能交心的朋友的,用更多的真誠與他們交往(包括你的窘迫),會讓你感受到被信任、被陪伴、被支持。

當你不再沉浸在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和擔心他人否定自己的怪圈裡,你將更多地發現自己的價值。你會慢慢意識到:其實有人看到了你有價值的那一面,肯定著你的那一面並樂意和它相處;其實任何一個外人沒有那麼多你以為的精力去議論和否定你,他們都有連自己都顧不過來的不如意;其實你擔心別人否定你的方面,從根源來說是你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是你希望自己做得更好的地方;其實那些「欺負」你、隨意踐踏你自尊的人,有更多你沒見到的軟弱和不明智之處,他們的意見其實更不值得聽取、他們的評價更不值得在意……

你會後悔,荒廢了那麼多年的青春在自責和內耗里,世界本是多彩美麗;而你又會欣慰,意識到這一切的這一天來得早,這樣的經歷反而使你比身邊「正常生長」的同齡人多了一份從容和參透世事的信心,能更多地活出自己。而你終於發現,與人交往不過是人類身為動物正常的能力和根本的需求,是分享信息和觀念的一種渠道,是無聊時的消遣,是你有事時為你分擔、他有事時體現你價值的一種存在——根本沒有什麼可怕的。

這些不是雞湯,是我真實的心路歷程。很少在知乎上寫這麼多,也算是對自己過去這方面的經歷有個交代吧。

對於你現在的狀況,或許會有一些了解心理學的朋友建議你採用「暴露療法」,也就是直面關於人際交往的恐懼,暴露在人群里、坦然地為人處世。這樣可能會有用,時間長了也會發現與人交往沒什麼好怕的,其實也都是「小人之交甘若醴」。然而,在我看來,這種辦法只能在少數人身上起到作用,並且不能真正解決自信這一根本問題——在其他方面,自信心低仍然會對你有所羈絆。


最後貼一下羅素的名言:「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我的理解是,任何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允許你自己以不同於任何一個他人的方式生活,是幸福的本源;對於他人也是(所以不要隨意評價他人)。

一切都會好的: )


謝邀,握個手!我感同身受。我回答不出什麼解決辦法來,只寫寫我的感受好了。

我身邊朋友可能對我評價都挺好的,覺得我脾氣好,善良,性子溫吞吞的,安靜......表面上看不出來,朋友照樣會覺得我很好,甚至挺有趣,但是我真實的內心是拒絕與別人深入交往的。我為什麼拒絕深入的交往,而只泛泛之交呢?我想了很久,還是我太封閉了,這種封閉來源於內心深深的恐懼,是我瘋狂的設想一切未發生的消極的後果,是我太在乎了,以至於我假裝不在乎。當然了,要從我以前的經歷找是有可能找到造成這樣心態的原因。

樓上回答說阿德勒的自卑,我贊同。這種自卑是對現實和自我的一切不滿足感造成的,一般這樣的人伴隨著消極悲觀的人生觀,我說的不是表面的,像我有時就會假裝自己挺樂觀的。這種自卑是對人類關係天生的不信任,認為自己不足夠好到維繫一切脆弱的感情,恐懼自己的瑕疵或者吐露心聲會趕走身邊的朋友。事實上,我又是個完美主義者,這樣幾種心態交織在一起,簡直完美阻礙了我去交朋友。

在現實中我有很多擔憂,擔憂別人看到真實的我內心如此脆弱,看到我如此冷漠的要推開他們向我伸來的手,擔憂我是如此的不完美。在知乎有點找到了吐露心聲的自由,好像那些事我也不用多麼的在意,如果你感覺我一身負能量,簡單取關我就好了,但也有好多人對我莫名的信任,跟我說他們的難過和失望。

我發現,即使在網路上袒露心聲,好像也是一種解壓,一种放松,總會有人跟你一樣,說出你沒說的,並在遠方跟你默默握手,祝你好,這樣也挺好的。

現實中的我還是那麼彆扭,擁有假裝一切都好的面孔,但是我還是愚蠢的懷著希望吧,這麼多善良溫柔的人在世界上,我也要成為其中之一。
如果你像我一樣害怕,我先成為你一個脆弱而遙遠的陌生朋友好不好?

哎,胡言亂語一通,手機打字,我(╥﹏╥)祝你的生活更簡單美好一點!共勉


正在看電視劇《遇見王瀝川》,因為喜歡,又去買了小說《瀝川往事》。

也很喜歡電視劇《紅色》里,張魯一扮演的徐天,我媽媽和我女兒及我,都成了張魯一的鐵粉。

這兩部製作精良的電視劇里的男主角都有著不錯的外表氣質,家境都不錯,卻都因為曾經的經歷(有殘疾,或童年親眼見到親人倒在血泊里)而有了需要去跨越的心理障礙,在愛情面前也都曾退縮不前。

我正在讀一本書,是朋友們推薦的——

也許,這樣的電視劇和書,會對現在的你有些幫助。

你的表達能力這麼好,我對你走出現在的狀態蠻有期待的。


祝福。


解決方案來了。去打網友,那種需要大家長期合作的。這樣能認識不少朋友,等你掌握交流技巧了,現實中也就好了。
畢竟,現實中可能因為其他原因。網上交朋友一般是因為聊著開心,能玩到一起去。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追求卓越的原動力始於自卑。
你看到自己的不足
就有了前行的動力與方向
如果感覺太艱難
建議找個靠譜的諮詢師,陪你一段時間。


感謝邀請。確實我最近在思考的一個事情。

由於你剛剛提出問題,而非摸索進展很久,我就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吧。

首先,當你看到自己的偏差,想到要改善時,已經走出了第一步了。

我們的每一步都是基於一個認識而潛移默化帶來巨大的改變。

所以先別急,你已經開始了。


內在的轉變彷彿與外在有著不同的模式。

我們想喝水,取杯子,倒水,送到嘴邊,這一系列的環節是一氣呵成,不需要過多的關注與思考。

即使複雜的工程與動作,也可以通過程序一步一步的進展完成。


而內在的轉變,用一句話來形容,彷彿是件「花非花霧非霧」的東西。

應該是每個人,都有那樣一個階段,對自我產生反思,產生不滿意。

想要一個智慧的人,告訴我,自己為什麼會陷入今日的境地,而我,該做什麼去改變,又該如何去做。


如果,「人生就是我活出的樣式」,而「我」要如何活著?

不過很遺憾,也很幸運,這不是選擇題,不是1+1=2的解答題,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充滿無限可能性的一個存在過程。

如果你覺得這是實驗,就用實驗的態度去對待;如果你覺得這是遊戲,就用輕鬆與愉悅去充滿它;如果你覺得是挑戰,就鼓起勇氣,設立目標,一步一步攀爬。

姿態均可選,均可達到目標。


當你說,因為一些經歷造成自我保護意識過強防備心過重如何改善?就是給自己設立的一個論題吧。這個生活的論題,先生了問,緊接著對問題進行回溯闡釋,然後在自我和外界尋求回答。

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事件會有,你對問題的界定是否吻合,你的回溯闡釋是否吻合,介於本身自我的局限,外界的回答會成為你的落腳點,你會對很多大家幫助的話語進行思考,審判,自己接納的,就試著嘗試,但是嘗試是需要堅持與技巧的,自我生活固化會與新的東西產生抵抗,所以此刻你又面對如何採納技巧與強化自己的毅力,同時對目標產生質疑。觀察自己的狀態是否有變化,是另外一種需要具備的能力,所以你需要同時培養。如果在這一系列的環節中出了問題,方向會引發向自我懷疑的其他方面。


最重要的東西出來了,在過程中,你會發現你想要的問題遠遠超出於「我該怎麼做」這個範疇。

你會問自己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你以前從未有問過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多年我都沒有意識到改變而現在卻突然意識到了?

我為什麼不開心,我在害怕什麼,我在生氣什麼?

我想對抗的是什麼,我想保護的又是什麼

為什麼我保護的姿態,卻損傷了自己?

我想對抗的,今天還在不在?

有什麼是我做不到,有什麼是我可以做?

當初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

這些問題,如何去回答?

漫漫長途,就是人生。

各有各的活法,論題,就去論證;空白,就去創造;遊戲,就去沉浸;實驗,就不用擔心一錯再錯。


而我的一個小建議:不拒絕他人的邀請,主動參與,主動溝通,不是意味著你就改善了,而是先把生活的可能性打開,你跟他人在一起,要做好一樣會不舒服,一樣會受到內心的攻擊的準備,一樣會出現因為自己的「缺點」而排擠的問題。但是你可以從此觀察到,他人也會有同樣的許多問題,被歧視被欺負。不要急著深度交流,做好觀察思考的準備,和對自己隨時安慰的準備,也準備好足夠的勇氣,和新事物學習的力量。


觀察,尋找社會交往中愉悅的點,發展自己對社會交往的認知和欣賞能力,如果遇到喜歡和欣賞的人,儘力理解和模仿,他們身上一定有你需要做到的東西,會成為你改變的梁與柱。當然,這些都是你開始之後的後話。


認清楚自己為什麼想要改變,思考想要變成什麼樣子,然後照那個樣子去活就好了。不需要過多的回顧過往。過往的意義最大不過提醒你別再嗆著,一再挂念,會成為束縛的繩索。

你的痛苦就像當初學習游泳卻早早的嗆溺著了一樣,只是社會是你逃不開的大海。

慢慢的潛入,直到你發現自己不過是海中的一滴水。

祝好


謝邀。
推薦一本書《黑羊效應》,學生欺凌現象便是典型的黑羊效應,而你便是受傷最深的黑羊。當前你最想要了解的情況是關於怎麼去改變現狀,那麼對於黑羊效應我便不再多說什麼,可以去自行閱讀。

你對於人際關係的恐懼和害怕很大程度確實可能源自當初被欺凌,這可能讓你覺得是人與人或者是你與他人相處的模式,而你與家人相處的模式也並沒能給你帶來人際上的緩解和安慰。
然而,你現在慢慢開始發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是存在其他比較溫暖的模式,但是你不敢去進行深一步的嘗試。
要處理這個問題,要解決人與人的問題,必須通過人與人去解決,要有一段親密關係去重構你對相處模式的認識,和家人是一個途徑,愛情是一個途徑,心理諮詢也是一個途徑。
這段親密關係必須給你足夠的安全感,即便在你想要逃離時仍然能夠給你足夠的穩定和安撫。


感謝@星條紅旗的邀請。看到這樣的問題描述彷彿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歸根結底還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當然建立對自己的信心是必要的,但是過程太慢效果短時間內可能不會太明顯。
我對自己用的方法就是,你試圖換位思考一下,比如其他人做了什麼錯事或者是丟臉的事,你能記多久?想一想,並沒有多久是不是?可能當時覺得ta很丟臉很滑稽會笑一會,然後就過去了;或者甚至你根本一點不在意。同理,放自己身上一樣的道理,其實別人很少會去注意你的,那些讓你覺得丟臉或者難堪或者無法面對的事情,別人壓根就沒注意到,也根本不在意。人都是更多的關注自己。在退一步講,即使別人注意到了,笑你了,其實幾分鐘後也就忘記了。這麼一想就壓力小了許多,多進行心理暗示吧,就從
「每個人都是在關注自身,根本沒多少時間去注意別人」-&>「他們肯定說的不是我」-&>「哦」
這樣變成一個良好的過渡。如此一來心裡的波瀾慢慢減小直到沒有,接下來就能更好的重新建立自信了。
以前我也是跟題主一樣,總覺得別人都在笑自己說自己,自卑的恨不得鑽到地縫裡,說話永遠低著頭,渾身充滿負能量。當時想著既然總覺得自己渺小不重要,那就破罐子破摔好了,就開始想「你這麼渺小,根本不會有人注意你,人家說的肯定不是你,別想了,跟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出發點非常的自卑,但是反倒有了改善的起色,但是我始終覺得不應該用這種自我輕視的方法,因為也有可能暗示的讓自己更加自卑。
所以,主要點就在於,暗示自己「別人討論的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哪怕一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在心裡不斷的對自己這樣說就好。
現在我已經到了聽到別人在說什麼,自己「哦」的階段了,但是信心的建立還在基礎階段。我會繼續努力。
希望題主也早日好起來~


1.系統性的改變自己。不知題主平時表現的是什麼性格,見人愛打招呼嗎?平時愛笑嗎?
(1)平時多笑,可以自己在家先這麼做,身體和內心是相互影響的,對著鏡子的時候自己多對自己笑笑,不是外形不錯嗎?告訴自己「小伙不錯,但是稍微有點內向,要加油啊,一點點變外向,不要急,你可以的!」每次有進步,也可以鼓勵鼓勵自己,「這段時間做的不錯,已經比原來進步了多少,還有那些不足,下一步可以進一步怎麼做比較好」。多和自己交流下,思路也清晰。
路上見人也多笑熱情打招呼,不要當沒看,人和人的交往是互動的過程,不要覺得以前不怎麼交往突然這樣很奇怪,其實大家都不怎麼介意的。可能你以前互動少,但是你改變一段時間,只要沒什麼原則性矛盾,大家會隨著改變和你的交往模式的,慢慢你可以融入正常社交。
平時喜歡看搞笑段子嗎?看到搞笑的就多笑笑,自己也會慢慢變暖變活,進一步來說也可以作為社交調節劑。
(2)多運動,鍛煉體魄也會讓自己正能量些。
運動的時候會遇到別人,好運動的人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比較積極向上有正能量的人,可以在這類人中試著選擇自己覺得比較合適的交流交往。
而且有個好處,交往程度可控,你願意就去或者再深一步不願意就算或者找理由推脫,這樣你自己就比較有安全感,建議試著慢慢加深。
(3)客觀看待「有好人有壞人,同一個人有好的一面有壞的一面」,這個事實。
多用柔軟的心去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比較無害的例子,公共場合的孩子(不是熊孩子),萌萌的,看到他們題主可不可以因為他們他們的可愛而自然露出笑容呢,那麼領著他們的大人在這樣的場景下一定也很友善,可以真心地讚美一句,這樣一個很友善的場景就形成了。遇到別人有困難,多去幫幫忙,也會創設很多友善情景。多感受友善的場景,你的防備也會放下些。

系統性方面,量變引起質變,循序漸進,不需要著急。微笑和打招呼,相對來說見效較快。

2.交往範圍及瑣碎具體方面。
(1)下次被邀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不去拒絕,交往過程同上,開始不要太深以自己舒服為宜,循序漸進。
(2)運動夥伴。
(3)有什麼興趣愛好嗎,以此為基礎的共同愛好者。
(4)親朋好友,平時到家裡時候多端茶倒水。


看了一下大家的答案覺得大多數人其實對心理問題並沒有什麼特別深地感受(這是好事π_π)從自己的經歷也答一下好了。
我跟題主的情況有所不同,我的心理問題主要是抑鬱。但是心理問題真的是最折磨人的。我上學期每天早上一醒來,過去的事情就在腦海里翻滾,那種折磨真的是讓人難以忍受。我每一天都要跟內心的絕望做鬥爭。也因為大部分精力都花費在內耗上,很難有精力再集中在學習上,經常借看劇來逃避內心的激烈衝突和恐懼。
那些留下陰影的事情並不會隨著日子的漸漸遠去而消逝,反而日復一日沉重的壓在我們的心頭。
我抑鬱的最開始能追溯到的是初中二三年級。而我現在已經大三。我曾經以為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念書會有所扭好轉,最終發現這是錯誤的。我們內心深處的機制已經形成,如果意識不到,這是很難改變的。而改變一個人的心理又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我能給出的建議只有多讀一點心理方面的書,起碼知道自己是什麼問題,什麼原因造成的,找一個你信任的心理諮詢師以及從小處改變自己的。每天堅持一件有益的小事,依靠長時間的不斷積累來改變自己的心態。
其實我內心深處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是充滿了不信任。我根本不信任有人會愛我理解我,對親密關係也充滿了恐懼。因為最深的傷害只存在最親密的關係里,跟任何一個人建立這樣的關係都讓我覺得是置自己於險地之中(其實是過去在親密關係中受到的傷害和曾經最信任的人對我的背叛帶來的陰影)。不過關於這點我覺得和人的距離保持在自己舒服的情況就行了,不去強求。
最後還是和題主共勉吧,願你我都能獲得新生


順其自然吧,何必勉強自己參與不願意的社交,除非某些社交你必須參與。不善社交的人通常都會執著於一些興趣愛好,以這些興趣愛好為基礎,可以去相關的一些論壇或社區(比如知乎)跟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交流也是蠻有意思的,這也是社交啊,認識一些網上的朋友,這也是朋友啊,至於要不要走到線下就隨意了。
隨性所致,隨遇而安,就好,厭惡的東西,何必在乎呢?放下就好。


找到你想做的事情,再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謝邀啊
我覺得首先你可以認真反省下自己的內心,看看到底為什麼拒絕別人。從你的描述里能看出你覺得父母關心不夠,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大家小時候都覺得父母應該無條件的懂我們,我們不開心了或是不舒服父母應該能注意到,但往往會失望,我以前就是這樣,越想越往死胡同里鑽。其實不是的,有個很重要的是就是父母不是神,即使你的父母也不能猜到你在想什麼,他們都只是普通人而已。
所以回到問題上,題主是不是不太經常表達自己的需要呢?如果你生病是不是喜歡抗著不說,然後別人注意不到又會失望呢?不要這樣了,先試著多表達表達自己的需要 ,你不說別人真的很難知道的,說了,才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俗話也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嘛。
24歲正是大好時光啊 ,一切都來得及的。你心裡不要把和人打交道與受傷害聯繫起來,不要老是揣摩別人話里是不是有深意,只管多笑笑,享受下交流的過程就好了 ,你要不要試著先跟父母抱怨一下呢?就按你打的那些話說,你父母肯定不是不愛你,他們只是不懂你,你要說出來才行。
心結打開了,就自然好了。我希望能幫到你,我以前也差不多是這樣,這些也其實也就是我的個人經驗吧 ,你加油啦,真心想改一定改的掉的


民科觀點,沒有看過相關文獻。
以我自己為例,小時候因為吃梨拉了將近2個禮拜的肚子,然後住院,只能靠掛水來補充水分,基本吃不了東西。後來,我梨子就不能多吃,超過大半個就會腹瀉。然而喝鮮榨梨子汁就沒事……


還有一件事。
當年剛開始學分析時需要磨樣,體力付出巨大
磨樣存在一定的危險,有一次傷得特別重,然後落下暈血的毛病……等到學會了磨樣,就不怎麼做了。後來,單位來了一位新領導,說分析都需要自己磨樣……寶寶一聽,瞬間炸毛了,情緒簡直無法控制(._.)

以上,自我保護意識並不是不好,然鵝自我保護過度造成行為,情緒無法控制,且起伏過大,的確令人苦惱,甚至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大題小做,不可理喻。
改進的方法,就是經歷,控制及反思。親測有效。

自己的觀點,如果可以的話,找幼年經歷陽光的人或者有點俠氣的人當朋友。自我保護過度的人太會趨利避害了,順境里是朋友,逆境里最好的狀態也就是路人了。不夠楞,不夠傻。


去做一些稍微出格的事。

我也有這種癥狀。但是我會去做一些稍微出格的事情去試探別人的性格和反應,試多幾次,你會發現人(哪怕看起來很兇不是好東西)大部分並沒那麼可怕。


能理解,主要還是自卑吧。我按著你的描述順序,慢慢給你說來。


看起來自卑的根源就是兒時學習不好。首先說說你自卑形成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人哪,行為的驅動力很容易受到外在的影響。可能對你這類人來說,做得好被鼓勵會良性循環,做得差被批評會惡性循環。所以啊,排擠嫌棄強化了你的厭學心態,導致學習更差更不招待見。循環以往,陷入自卑的泥潭。


這是你的情況,而實際上我見過好多小學初中所謂的差生進入高中後一躍飛起,進入年級前多少名,考上理想大學。而他們多數啊性格相對內向,和你差不多,他們變化的原因也大多來自外界的鼓勵。所以現在你應該能明白,這其實是個人「屬性」受外界影響使然。


所以,自然你也是不敢與外人接觸的,因為沒有接觸就沒有傷害啊,所以長期以往,留在了「獨處「的舒適區。但是哪有人可以長期忍受孤獨啊。


而成年進入社會,大家關注的東西開始更加貼近生活。你的外在優勢開始顯露,但兒時的記憶依然深刻,以及過往的行為方式並沒有發生改變,導致外部環境和內在心理的衝突,你開始矛盾。


所以啊,根據你的個人屬性特質,總的來說你是容易受外界影響的人。那對症下藥,就多吸收如何提升自信的知識和方法,多去社交活躍的場合,多交一些可愛都比的朋友,等等。當然,這肯定是一個過程,胖子不是一口吃出來的,保證這種積極的趨勢就好。

比如知乎上關於提升自信,自信來源於什麼? - 迎刃的回答


令你自卑的不是你的兒時經歷,而是你對這種經歷的感覺和定義。你可能覺得這種經歷讓你受到傷害,讓你痛苦,讓你害怕社交。但反過來說,它讓你更加了解自己,那你知道如何變得更加強大,讓你正真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要怎麼活下去。想想自己與別人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特質是別人沒有的,想想這段經歷對自己以後成長的作用。


去嘗試 有一句話說得很對 No risk,No fun.想要得到快樂就要去冒風險。需要冒風險的快樂和絕對安全的沉悶,選擇權在你。


我覺得OK


寫給你,也是現在的我寫給曾經的自己:
你很優秀,你要試著相信別人,更要相信自己,認可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嘗試著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人與人之間交往,最深的羈絆不應該是利益,而是愛和最真摯的情感,是欣賞包容與共鳴,如果你是個善良的人,那麼你看到有人需要幫助一定不會視而不見;如果你是一個有責任和擔當的人,那麼你一定會在別人需要你的時候站出來;如果你是一個熱情的人,那麼你遇到自己熟悉的人一定會主動上前打招呼;如果你渴望愛,那麼就先主動愛別人。
如果你渴望溫暖,為什麼不先點燃蠟燭,否則別人怎麼會找到你?


如何改善
不改善吧,不改善最好,那個又不是惡,為什麼要改善,只是害怕罷了

手動滑稽[害怕]


推薦閱讀:

如何在戀愛中修行修心,佛學在其中怎麼體現?如何既能深愛對方,又不失本心,不失自我?
如今社會,關係到底有多重要?有例子嗎?
如果你有社交恐懼症,你會強迫自己去和別人交流嗎?
特別不喜歡家裡的老人怎麼辦?
男生性格內向,靦腆還倔強怎麼辦?

TAG:聊天 | 人際交往 | 溝通 | 社交恐懼症 | PUAPick-upArt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