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精神/心理疾病都伴隨著腦內物質和結構改變,所以只能吃藥才能根治嗎?心理諮詢的作用是有限的嗎?

既然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包含強迫症)這些精神/心理疾病都伴隨著腦內物質和結構改變,所以只能吃藥才能根治嗎?心理諮詢的作用是有限的嗎?

p.s.題主心理學本科生,這個觀點來自生理心理學老師,老師學術造詣是頗為深厚的。我想對這個問題進一步了解,希望各位大神指點。謝謝!


這種說法太簡單粗暴了。嚴重的心理疾病確實需要藥物治療,但行為層面的干預手段同樣有它的價值。

很多人在思考心理學相關的問題時,會下意識地採取一種二元思維,將「心理」和「生理」割裂開,覺得「心理」是表象的、臨時的,行為干預只能觸及到這個層面,而「生理」才是根本的、器質性的,這個層面出了問題就得吃藥,藥到病除。

其實「心理」和「生理」描述的不是兩種過程,而是同一個過程在兩個層面的表現。心理疾病的產生原因很複雜,從大腦結構、神經環路,到行為模式、思維特徵,再到人際、家庭乃至社會環境,這是一個緊密關聯的系統。無論是行為干預還是吃藥,都是試圖在某個層面上影響這個系統。什麼方法適合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法一概而論。

比如一個人得了抑鬱症,背後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原生家庭中扭曲的關係。你給他吃藥,癥狀緩解了,但不改變家庭環境中的誘因,那麼回到那個環境里,問題還是會反覆出現。

此外,對於藥物的效果也不能過於迷信。人類對於大部分心理疾病的認識還非常有限,背後的神經機制遠沒有搞清楚。什麼問題需要吃藥,療效如何,有沒有副作用,個體差異有多大,同樣需要理性評估,不能一刀切。

還是以抑鬱症為例,之前網上流傳一篇文章,說跑步對重症抑鬱症無效,因為到這個程度就是腦子病了,得吃藥。其實有許多研究表明,運動確實能夠有效地緩解抑鬱癥狀,一些情況下其效果甚至不亞於吃藥。對於心理諮詢技術,也有研究發現認知行為療法對於重症抑鬱的效果和吃藥差不多。當然也有一些反面的研究證據,這東西目前沒有涇渭分明的結論。

總之,藥物沒那麼神,行為干預也沒有那麼廢,有條件可以雙管齊下。


這個題本身就是錯誤的。
原因在於,即使是藥物,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大腦內結構,所以不存在「藥物能根治」這個說法。實際上,絕大多數現代醫學疾病都不能根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普通感冒能用藥物根治嗎?藥物只能緩解癥狀,即使這一次好了,你下一次可能還會得。去一個不冷的地方,多鍛煉身體,才可能減少患病可能。
抑鬱症也是一樣,藥物能夠緩解你的癥狀,甚至認為長期服用可以預防複發,但是你不改變你的環境,你不改變你的個人素質,你還是容易再患。後面這一部分,就是心理治療的作用。


分塊來說:
基因方面:
不說精神/心理疾病,大多數的疾病都與遺傳因素相關,但遺傳本來就是多樣的,這樣才提供了多樣性的適應性的基礎,除了對於結構基因突變導致的單基因病,我認為,為了不得病,把基因全修改成與某一個「好」的「模板」一樣,肯定是不可取的想法,而且這樣也不能百分之百防止疾病的出現,並且反而容易導致某些傳染病更快的流行。

腦網路與細胞生理層面:
有些疾病例如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脊髓小腦變性等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的精神障礙,不論是遺傳型還是散髮型,細胞生理層面的蛋白質聚集、突觸破壞才是主要因素(當然可能還有更上游的機制,這也是我研究的方向),腦網路層面的改變完全是繼發的。

一部分精神分裂症與雙相情感障礙與多基因的遺傳高度相關,並且也存在特定蛋白的聚集與突觸損傷,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一樣,目前的研究進展下,對其治療手段也只是對症治療,而不能對因「根治」。但是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不同的是,僅經過對症治療,大部分精神分裂症與雙相情感障礙就能被控制,不會出現進一步衰退,乃至相當一部分可以逐漸停葯。並且還要注意,有一部分納入精神分裂症與雙相情感障礙的情況,沒有發現任何特定的遺傳問題,但對症的藥物治療也是重點。
對於精神分裂症與雙相情感障礙的fMRI腦網路研究也是熱點,其腦網路的可以認為是與細胞生理層的問題是相關的,我參與過相關研究,有的老師認為未來可以僅依靠腦網路就診斷精神分裂症與雙相情感障礙,而我對這種可能性持保留意見。

抑鬱障礙、各種神經症的發生,也都與遺傳因素相關。其通常是由腦網路層面的異常開始的。
抑鬱障礙與各種神經症中也會出現細胞生理層面嚴重的異常,例如突觸形成的障礙,其發生機制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等也有相似性,但其主要出現於重度發作的情況。
我認為,可以認為抑鬱障礙與神經症出現的這些細胞生理層次的障礙,相對於腦網路層面的障礙是繼發的,遺傳因素主要影響了細胞生理層面的情況,是加重的因素,而社會行為因素才是對腦網路影響最大的,是抑鬱及神經症的直接誘發因素。除了藥物治療,針對腦網路進行改善的電、磁刺激治療對於重度抑鬱的儘快改善也是相當重要,並且容易被人所忽略。

心理治療與功能訓練的作用:
軸突的遠程連接都是可以通過學習訓練來強化或減弱的,並且最新發現,神經幹細胞不僅在海馬,在全神經系統都是終生活躍的,所以可以通過訓練建立新的連接也是可能的。
我們可以通過心理治療與訓練改善腦網路層面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各種心理治療和功能訓練,在各種精神障礙的非重性發作期間都是相當重要的。

對於惡性心境與輕度抑鬱障礙,認知行為治療+冥想治療完全可以等效替代藥物,對於重度抑鬱障礙以及雙相情感障礙經治療後在緩解期進一步預防複發也相當重要。對於神經症缺乏相關的研究,但我個人認為應該也是一樣的。
自我察覺的技巧與自我評價技術對於各種精神障礙複發的早期發現也非常重要。

此外,對於ADHD等障礙,雖然其細胞生理相關的發育因素佔比很大,但行為問題是其主要表現。並且對於延續到成人期的情況下,容易在行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人格障礙,這些也顯然不是生理因素的直接結果。很明顯,對於這些類型的障礙認知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也是同等重要的。

還有研究發現,雖然痴呆患者本人接受心理治療可以說就是無法進行的,但各類痴呆長期照護者包括醫護人員與家屬接受認知行為+冥想治療,不僅可以提高痴呆患者的長期生存率,而且還有助於延緩痴呆患者的認知衰退進展。


看到這個問題蠻興奮的,這是一個很實在也是飽受爭議的問題。在我看來,這個問題道出了心理學界和精神衛生界之間衝突和分裂的原因之一。當我還是一個研究生時,經常看到心理諮詢師對大多數精神科醫生只知道開藥的做法持很抵觸,而很多精神科醫生則對心理諮詢和治療則不屑一顧,這樣的爭論和相互貶低持續了相當長時間,直到這幾年我才感到兩個領域的專業人員之間的對話和尊重日益尊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說明專業化的聲音和力量日益強大和有號召性。事實上,國外的精神醫學和心理諮詢的發展呈現類似的進程,早期只允許醫學背景的人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工作(特別是在精神分析影響力最盛的時期,雖然弗洛依德本身鼓勵非醫學背景的人從事精神分析),到後來,越來越多的非醫學背景的人進入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領域,從而相對弱化了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之間的區別。發展到後來,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三個不同的職業各自明確了工作的範圍,形成各自的專業學術團體,都找到了定位,爭論就變成了合作。所以,他們共同進行助人的工作,且各有側重點,可以同時服務於同一個人。我們從國外的發展可以看出來,我國之所以現在專業人員之間有很多的誤解和抵觸,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專業隊伍之間的職責和服務對象仍充滿著爭議。我期待有一天專業人員都找到自己的隊伍,並在其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上面說的是一個大背景,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我本身也是學醫的,對大腦功能稍微懂得一點,精神疾病確實會直接影響到腦部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尤其是神經遞質的紊亂,比如多巴胺(DA)、五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A)等遞質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情緒和認知。藥物的作用機制也是將這些遞質的數量和傳遞過程恢復到正常狀態。而心理諮詢呢?它是一個人藉助語言或非言語的方式影響另一個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來訪者描述自己的經驗,諮詢師則嘗試理解來訪者的經驗,並將這些理解反饋給對方,一起合作去探索來訪者經驗的意義和新的可能性。這個過程,用神經科學的理解,就是一個人按照原來習慣化的神經通路生活已經出現了問題,現在幫助他將自己的神經通路慢慢去習慣化,增加他從神經傳入到神經輸出之間所經歷的時間,即增加神經通路上紅綠燈的個數和時長,因此一個人面對舊有的刺激時就有時間去思考和重新做出反應,新的可能性就出現了。心理諮詢也會改變神經系統的活動,但它沒有藥物那麼明顯和快速。
那麼我從幾個方面來對兩個方法來做比較:
1.從起效的速度來看。藥物確實比心理諮詢要快,例外的情況是來訪者對你正向移情非常快和強烈,那麼心理諮詢所帶來的改變可能會比藥物更快。
2.從起效的主體來看。藥物是外界力量,心理諮詢的目標是來訪者自己獲得了力量。
3.從起效的精準性來看。藥物更像是廣種薄收(很多精神疾病用的藥物具有很強的一致性),而心理諮詢則是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對諮詢目標達成共識後的工作(雖然長程治療可能不那麼注重目標)。
4.從作用的機制來看。藥物是降低覺知能力,而心理諮詢則是增加覺知能力。
5.從起效的持續性來看。大量研究表明,對神經症和輕中度抑鬱症的聯合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的療效最好,複發率低,心理治療次之,藥物治療第三。
6.從副作用來看。藥物的副作用很明顯,既有心理上的依賴性,也有身體上的變形,有些藥物的副作用還可能危及生命。心理治療也有副作用,特別是移情關係處理不好的話,又因為它是人際互動,所以它的副作用可能會直接摧毀一個人的內在世界,導致崩潰,當然這種情況只在心理治療師本身藉助來訪者滿足自己慾望的情況下發生。
7.從內在世界的變化來看。藥物基本上不會該來內心結構的改變,而心理諮詢可以做到。
8.從個人努力來看。藥物只要求基本的服藥行為,而心理諮詢需要個體去思考自己的表達和經驗,需要個體去改變不合適的行為和想法,這需要很多的個人努力。
從上面的這些比較可以看得出來,心理治療適合願意探索自己、願意付出努力、願意承擔痛苦的個體,而藥物則具有更廣泛性的適用性。另外,無論是藥物還是心理治療,都不可能完全治癒(CURE)個體嚴重的精神障礙(即題主所謂的根治),只是幫助個體忍受現在的痛苦。即使兩者都是忍受,但心理治療可以讓忍受變得更具生命力。(這點可以在《美麗心靈》中看出來,心理治療中的「愛」可以幫助病人和自己的幻覺相處,永遠帶著癥狀活著)
總體而言,接受藥物的人可以維持生活,而進行心理治療的人更可能創造生活。
PS:回答中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混用。


1、藥物、手術當然會改變大腦,但是作為信息處理器,信息本身也能改變大腦,癔症就是典型的信息改變範例,聽說過那個非要醫生做手術拿掉蟲子三年後感謝醫生結果被醫生一句話【你肚子里壓根沒蟲子】給急得嚇死的例子吧?醫生的這句話讓死者瞬間覺得肚子大痛,因為ta堅信有蟲;兩者並不是簡單的軟硬體改變差異,實際上作為心理諮詢行業的名言【安慰劑是第一競爭力】,信息學上的心理作用越來越普遍被承認了,不光是過去的信仰萬能如今的邪教極端,還有高價包裝毫無生理積極作用的保健品化妝品,信則有之,人無信不立,信息比藥物某種意義上更能改變大腦,只不過腦科學檢測在這方面還不夠發達


2、心理諮詢誕生百多年來的實踐表明,其作用的確非常有限,而且成本高於藥物,性價比低,但藥物、電擊、手術等等剛猛療法的效果也不樂觀,總得來說屬於沒辦法的辦法,下策,對人體的傷害是積極療效的數倍以上,某些研究人員直接的認為用抗抑鬱抗焦慮藥物治療抑鬱焦慮,就好像讓超速行駛的人喝酒,喝倒醉過去車就停了,中國話叫【飲鳩止渴】,所以精神科大夫如果夠有自知之明,不會對藥物治療有太大的自豪感,如果看不慣市場上心理諮詢圈很多雞鳴狗盜坑蒙拐騙自欺欺人的伎倆,倒是情有可原


3、所有患者和家屬都關心痊癒,幻想根治,但現實是古代稱為【瘋傻】而避之不及的心理精神類疾病,到今天在願意誠實的醫學界諮詢界里都仍然是長期病慢性病,甚至某些是先天病遺傳病,複發是不稀奇的事,而且越想著痊癒根治越容易複發;更加殘酷的現狀是,這類疾病隨社會發展還有大規模爆發的傾向,也就說:目前的形式不是把敵人趕盡殺絕,而是廣積糧高築牆,等待援軍


4、援軍,援軍在哪,長啥樣,這才是未來關注的重點,精神科和諮詢圈是在被更多殭屍包圍苦守,沒有跡象能做得更好,招架抵擋越來越困難


雖然現在心理學裡的研究越來越傾向生理的研究,因為這樣更加客觀,也更加「科學」。在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導論公開課,有一個觀點:我們所有的心理從來都沒有受我們自己的控制,從來都是一些神經元和其他生理活動在我們自身的表現。一開始,我比較接受這個觀點,因為那時候學習生理心理學,覺得生理對心理活動的控制超出自己的想像或者對自己世界觀有一些衝擊,生理學那裡肯定有遠遠超出我們想像的心理學秘密。
這種傾向,簡單說生理心理學對心理學的研究就是去掉心理學形而上的研究,且企圖作為一切心理學研究的根本!但是在康德那裡有一個觀點:當一切科學企圖繞過形而上學而純粹研究所謂的科學,猶如一個人不呼吸還想活著!所以,以康德的理念,那些去形而上純粹研究大腦的純粹心理活動是不是也過於自信了?

這個大問題在此不做深入探討,我想答答題目本身的問題。

精神/心理障礙,首先它們普遍有一個共性——病因未明!這樣,僅生理學來講有兩個可能,因為神經功能失常,所以導致精神/心理障礙或因為持續的精神/心理障礙情緒等心理癥狀,所以才發展導致神經功能失常。畢竟人的大腦結構和功能都是可塑的!但不管如何,結果是,精神/心理障礙嚴重了都有神經功能的失常,而且與精神/心理障礙癥狀互相促進,二者都越陷越深!

至於吃藥和心理干預,二者到底應該在精神/心理障礙扮演怎麼的角色,在什麼時候適合出場,什麼時候又不適合參與,這個利弊如何衡量?

首先,藥物治療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發達,所有的藥物都不是單一選擇性的治療,而且對大腦或者整個神經系統某方面的控制,它控制了病人嚴重的癥狀的同時也抑制了其他認知等心理功能,所以一旦用藥,肯定對病人其他正常的思維、認知也會影響,且不確定這種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持續多久。據一些病人的反應和吃錯藥的病人反應,長期服藥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但是,當癥狀嚴重到了一定程度,即使是吃藥有很多副作用,即使是MECT有很多副作用,但是與一個完整的生命而言,這也許都是微不足道的!怕就怕在,一些醫生根本不知道這些葯有多少副作用,他關心的只是葯能控制當下癥狀,葯沒有讓你有直接體現出來副作用就非常OK!

而心理干預,處理心理社會的病因。我們可以試著思考,假如一個人一直受到高壓或負面情緒,持續時間過長,大腦結構和功能又是可塑的,那麼一個正常的大腦也會開始變質。這是時間和壓力的作用!反過來,假如一個有大腦神經功能失常的精神/心理障礙,即使有神經功能的失常,我們持續控制它的壓力變小或沒有,調節心理,時間一長,是不是也可以塑造失常的大腦神經功能變的正常。

藥物和心理干預的配合是藥物控制嚴重癥狀以後,心理干預使別人儘可能早日脫離藥物這種非自然的干預,而靠自己的調節發展自己大腦神經功能的正常,從而做到既心理健康也腦神經功能正常,這二者缺一都會再次誘發疾病!縱觀所有的治療,時間是個好東西,過程是完美髮展的必須物。藥物的高效迅捷,只是當下,只是表面,更深層的變化我們不能把握,所以也不能盲目!對於一些輕度問題,我們還是希望能夠通過心理干預,用時間和控制壓力來自然而然的治療!即使是重度的問題,我們還是希望在藥物干預的過程中儘可能實施有效的心理干預!簡單粗暴的藥物,是對人非自然發展和改變的干預,是人類的自信,當歷史流過我們的生命,最終檢驗到的都是人類的無知。
轉載請通知作者


既然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包含強迫症)這些精神/心理疾病都伴隨著腦內物質和結構改變,所以只能吃藥才能根治嗎?心理諮詢的作用是有限的嗎?

「伴隨著」這三個字,沒有人覺得弱弱的么?有了這三個字,這位心理學教師居然還好意思推論出只有藥物才能根治的結論,這得多怕沒人選他的課才會這麼說?

「伴隨著」這三個字,說明了腦內變化和心理/精神障礙之間只存在著相關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目前多數學者們致力於心理/精神障礙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認為是生理(包括生物遺傳、基因等),心理(人格特質、認知加工偏向等),社會(生活事件、人際困難等)的交互作用,導致了心理障礙。心理學術界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並且也有學者試圖整合更合理的模型來解釋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

隨便DSM-5翻一翻,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心理障礙的診斷都有一行共同的診斷標準:該障礙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藥物的效果或其他軀體疾病。一個說胡話的病人,首先是要扔給神經內科,排除癲癇,腦內腫瘤等等,才會將之扔到精神科去看看是不是躁狂發作、精神分裂或其他。

像DSM這樣的診斷系統,我個人傾向於將之理解為一種「仿生」系統,它與生理疾病的診斷系統更多的是一種隱喻關係:人們用生理疾病的話語和概念,隱喻了心理現象。心理/精神障礙因為更多的社會屬性(可參考福柯相關著作),人們依照生理疾病的診斷方式來構建了這套心理/精神障礙的診斷系統,本質上是一種身體對社會現象的隱喻,這有點像你單位的領導,你會喊他「頭兒」,這裡一種用人體的「頭部」來比喻更高的社會地位,與其說心理障礙是一種切切實實的疾病,還不如說它是一種像病的病。

既然心理/精神障礙的診斷的本身是基於非生理能解釋的現象,那麼這位老師的說法基本上把現代精神病學一腳給踹翻了,那你還跟我提什麼心理/精神疾病的,請問你又是如何給我界定心理/精神疾病的?

如果腦科學發展到能夠清晰定位心理障礙是大腦部分病變的結果,並能夠通過手術或者藥物去讓病變的大腦恢復正常,我覺得還是很高興的,完全不會因為失去工作而苦惱,我失業和全人類的福祉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但我覺得我肯定是無法活著看到這一天的到來,精神科藥物大部分還只是在和神經遞質玩耍的幼稚園階段,可是隨意改變大腦則似乎更像是科幻小說的場景,可能是誰該吃點葯了吧。

參考文獻:

[1] Kring, A. M., Davison, G. C., Neale, J. M., Johnson, S. (2005). Abnormal psychology. Wiley.

[2] Association, A. A. P.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V.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我好奇怪為什麼教科書沒有明確指出對這類問題的見解。
為什麼沒人明明確確地搞清藥物與心理治療的關係。
就讓我們這些人看來看去,說來說去。

我覺得以上無法說清是因為:
藥物治療的數據易得。心理治療的數據的跨度大的值。
羅傑斯去做50個來訪者,樣本例數都比藥物的1000000000000例要少。
羅傑斯去做50個來訪者,50個效果偏差都很大,很不統一。但藥物效果則相對統一得多。
羅傑斯去做50個來訪者,只能證實羅傑斯的數值,不能證實人本主義的數值。
羅傑斯去做50個來訪者,其中有一個的疾病性質是藥物治療無效的。但1000000000000例藥物治療的病人中,其中有31種疾病是羅傑斯治療無效的或未療過的,藥物仍有效的有10種。那麼羅傑斯如果有能力做1000000000000個來訪者時,也許之前數據就變化成羅傑斯9種類無效,藥物21種無效。

從以上的數據看,心理治療覆蓋面相對極低,同一個諮詢師效果差異也會很大,不同諮詢師效果差異則巨大,心理治療的優越性完全無精力和時間完美展示。就算藥物治療的效果遠比心理治療差,但憑著精力和時間和例數的展示度,就完勝心理治療。

正面問答:
精神/心理疾病都伴隨著腦內物質和結構改變,並且心理治療也可以產生腦內物質和結構改變,
所以不只有吃藥才能治。


心理諮詢的作用是有限的嗎?
是的,作用有限於無法量產,高產。就如高達,高達駕使員有主角光環就強大了,駕使員是龍套一集就玩完。
藥物治療就如量產無人機機器人,作用也是有限的。


考慮一下,不需要藥物,那麼精神癥狀能否痊癒?

針灸對抑鬱症的,不少治療是顯著的,然而大腦的結構是否會發生改變?

有一些患者,精神異常的很厲害,然而一段時間,可能是半年或好幾年,又自發的恢復了健康,是否也伴隨大腦結構的改變?

如果上面是的,心理治療無非也是在引導這種結果的發生。

心理上的很多問題現在找生理依據,多是從激素分泌角度出發,用藥不少也是類似原理,然而伴隨副作用是比較明顯的,這些副作用本身有可能也會帶來其它心理問題。

更何況藥物大多對對於生理病變沒有好方法,更何談治癒,通過藥物完全治癒精神疾病,如同再說吃藥治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或是近視,起碼目前是做不到的。

更加根本的辦法,的原因應該還是要找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人體會如此分泌激素影響情緒等心理因素,源頭還會與心理治療產生聯繫。

舉個例子來說,曾經見過一份案例,就是有人打坐導致精神異常,而醫院報告上甲狀腺與腎上腺激素都遠比一般人要高得多,跑了國內很多醫院,沒有醫院能夠治療,最後還是依賴於非藥物方法治癒的。

另外像國外近年出現的一些更為奇異的癥狀,比如馬來西亞一個校園裡的出現傳染性歇斯底里,又或紐約出現女孩集體穢語綜合症,再或前短時間美國奧勒岡州出現的觸摸就出現幻覺的事件,總不能說這些人大腦結構發生了瞬間改變,這些均非能正常解釋。


心理治療不是萬能的,不過它是有它的作用的,只能說藥物是沒有辦法才能採取的手段。


我是一位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多年的心理諮詢師。
這是我第一個被邀請回答的問題。所以,我會認真地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心理諮詢也確實是有限的。它能幫助到的人是比較有限的。
但這個有限,卻並不是問題中所說的「生理改變」之類的原因。
而主要是人格氣質類型,與他人的關係模式,心理問題的類型等等原因,會讓很多人無法通過心理諮詢這種模式得到幫助。

比如,同樣得了強迫症,如果這個人內心實質上是難以信任他人的,或是向他人求助就意味著對自己內心幻想的否定,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會通過自學心理學去尋求治癒。
讓人難以從諮詢中獲益的模式有很多。當然,我也沒有太多研究。

我關注到的更多人,是真正走進諮詢求助的人。
一般來說,同樣得了神經症,尋求心理諮詢的人群,預後可能會比吃藥的人群要良好一些。
我也不知道這樣的原因是什麼——
有可能是病得更重的人更容易選擇精神科,(不過我的一位強迫症的來訪者,癥狀重得想要自殺,想要找個醫院開刀做手術,但通過心理諮詢,他的癥狀得到緩解,而且幾年過去了仍然保持良好。)
有可能是吃藥之後我們再難相信自己是可以調適自己的焦慮和軀體癥狀的,(常會感覺同樣的心理問題強度,吃過葯的來訪者比沒吃藥的更難一點點)。
但不管怎麼樣,我的工作實踐證明,很多軀體化的問題,是可以通過心理諮詢而癥狀緩解、消失、治癒的。
當然,我不能說我自己水平多高,一些嚴重的來訪者我也搞不定,我接的案例一般是我感覺自己能搞定的。

但是,真有好多位神經症、軀體化的來訪者在諮詢後報告:持續兩三年的焦慮突然不見了(之前因為焦慮產生的前列腺炎,去醫院治療了很多次),持續一年多的食道痛癥狀減輕了七成,持續幾周的失眠不知道怎麼的好轉了……

我是精分加意象的取向,心理諮詢大多時候不是沖著治療癥狀去的,也不會打著能治軀體化癥狀的旗號,但在情結化解的同時,身體癥狀常常也會跟著改變。我有些問來訪者,你感覺這些癥狀是怎麼消失的,他們常說,我也不知道,但就是變化了。

嗯,就這樣吧,回答得不是很專業,但還算真實真誠。希望對你能有一些幫助。


並不是這樣的。
生理和心理都是相互作用的。生理變化會對心理變化產生影響,但心理變化同樣也會對生理表徵產生影響。
比如大家都知道抑鬱症患者5-HT水平偏低,但是因果關係並不明確,也就是說無法確定是因為5-HT降低帶來了抑鬱情緒,還是因為抑鬱情緒導致了5-HT水平降低。
從生物醫學的角度,提高5-HT可以增加愉悅的情緒體驗,但不代表5-HT提高是讓人快樂的唯一原因。
雖然我沒有看過確切的文獻,但在國外有一些將認知神經科學與精神分析相結合的研究在對比接受精神分析治療前後患者大腦的磁共振圖像,確實有發現一些生理結構的變化。也就是說,除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也是可以改變大腦的生物學表徵的。


你把一些疾病可以理解成肌肉拉傷,吃藥管用,但是根本上是因為肌肉過度使用。如果不改變過度使用的習慣,再次拉傷是遲早的事。


不知道在生理心理學課堂的開篇你們老師有沒有講心物同型和心身交互概念。
唉哎,就是這個啦
舉個例子,抑鬱症患者的神經結構和皮層興奮區域和正常人不同,這是儀器能檢測出來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呢?難道是因為一夜之間基因突變了嗎?至少在他患上抑鬱症之前肯定腦神經和正常人一樣啊。
所以,心理現象會影響到大腦的生物形態,吃藥可以改變興奮皮層,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也可以。
根據心身交互,我們再設想一下,假如只靠吃藥的話會出現什麼情況?
比如抗焦慮的葯,吃少了,焦慮仍存在,吃多了,人會變得麻木,沒有情緒,行動遲緩,精神渙散,交感神經幾乎廢掉…哦,記得祥林嫂的「眼睛間或一輪」嗎?人的心理現象必然也會因為吃藥產生大量的副作用。
那麼未來有一天能發明一勞永逸的神經症葯嗎?我覺得很難。精神障礙的出現和遺傳關係不大,和生活經歷倒是密切相關。一個人de感冒治好容易,但假如他生活在流感病毒爆發的區域就很難治好了。所以心理疾病的治療光靠藥物是沒用的,要麼從認知上提升免疫力,要麼換環境減少應激源,這樣才能治本。


推薦你看看那本書《穿越瘋狂的旅程》。是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親身經歷。其中既有藥物治療也有精神分析治療,也包括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療被人身限制的切身體驗。


你剛剛修理了家裡的舊電腦,風扇上了油,換了新顯卡,終於硬體正常了……那麼你是不是還得更新下驅動程序?所以說,心理和藥物兩條腿都要有


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因為藥物根治的


斷手斷腳都可以靠意念治……

心理關懷還是有其意義的……


藥物大概相當於錢的作用吧。
有些人因為沒錢,上不了學,活得很糟糕。
假如給了這些人錢,去上學,發現其中一部分人一上學就成績很好。後來就改變了命運。(靠藥物治療並得到好轉。)

也有一部分人,去上學,但是一直成績不好。請了好老師來教學習方法,掌握了適當的學習方法,成績變好了,後來也改變了命運。(藥物+心理諮詢)

也有的人,有了上學機會,去上學才發現,自己就是學不好。但是晃晃悠悠地,也混到了畢業。(藥物僅起到維持現狀的作用)

有的人,去上學,很快發現上學並沒有什麼用,放棄,又回去打工了。(擅自停葯。)

有的人,去上學,成績不好。請了好老師來教,平時有問題又有家長和朋友可以請教,自己平時又在積極複習預習。成績一直不好不壞,看起來也沒什麼特別的。(藥物+心理諮詢+人際支持+輔助治療方法,能夠維持現狀)

有的人白天上學,但是晚上回家要照顧病重的媽媽,常常遲到早退。雖然有很好的老師,但是成績一直都不好。(藥物+心理諮詢+惡劣的生存環境)

有的人拿著錢上學,過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會了很多了,於是回去打工,又過一段時間又覺得需要學習了。(擅自停葯+有問題吃藥,反覆在服藥和停葯之間切換)

有的人一直很乖,老老實實上學,但是他不喜歡學校,始終無法適應學校學習,仍然拿到了非常糟糕的成績。(藥物不匹配)


錢不是萬能的。學校不是萬能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最終改變命運(痊癒)。有的人拿到非常糟糕的先天條件,即使付出種種努力,也只能是「看起來和別人一樣」。但是沒有錢,一切都無法發生。好好吃藥,然後努力在學校的種種課程中拿到好成績,願每個人都能順利畢業。

附學校課程表,我瞎編的:
必修課程一:我和我自己
《了解自己的現狀》;
《了解自己的防禦機制》;
《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尋找家庭關係帶來的創傷》;
《到底在恐懼什麼》
《修復創傷和陰影》

必修課程二:我和環境
《與其他人建立恰當的社會交往》
《重建親密關係》
《學會求助》
《建立有效的風險應對機制》
《有效的工作技巧》
《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和壓力管理》

選修課程一:實用幫助
《尋找適合自己的藥物》
《應對藥物副作用》
《找到匹配的諮詢師》
《參與諮詢時最重要的50個準則》

選修課程二:
《拖延時能使用的小技巧》
《戀愛問答》
《與父母相處的藝術》
《傾聽和人際溝通》
ps.選修課是要把必修課學完再學的。但是大家一般覺得心理學就是上選修二的內容……
再次聲明,這個「學校」和課程列表是虛指,不是實際有這種課程。


現在心理/精神疾病臨床的都更多的是癥狀學。
你說心理和精神疾病都有腦內改變。但實際上就算是改變,心理疾病(指各類神經症)和精神疾病(精分之類)兩者改變的類型也是不相同的。
雖然我不是醫學生,但因為最近也正在寫抑鬱症的論文,和醫院的精神科醫生了解了更多抑鬱症的機制,所以斗膽拿抑鬱症來切一下題。

像是抑鬱症的具體誘病原因是沒有定論的,但在醫學上來說,情緒與生理互為因果。
一種情況,由應激事件引發的抑鬱情緒,情緒未能有效處理,持續一段時間影響加深,引發生理變化,最關鍵的就是血清素分泌水平的減少,而這直接關係到人對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
另一種情況,由生理直接引起的抑鬱症,即血清素分泌突然減少,人自然高興不起來,高興不起來後更加的減少分泌。

而血清素是什麼呢?形象比喻下,它就像人腦內掌控情緒的一根彈簧。正常情況下,它有10厘米的話,人高興時候它能伸展到20cm,人悲傷的時候它就自然縮成0cm。分泌水平低了後,它被截斷成5cm,人即使情緒再好,他也不過是伸展到10cm,與正常情況下的不喜不悲差不多,人情緒差了,那就別說了還是0cm。

這時候人失去了對自我情緒的調節能力,自愈能力不足夠了,於是需要通過藥物提升血清素的分泌水平(長度),來讓人有能力去高興起來,有能力去自我調節。

這也是有些時候,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需要互相配合的原因。

最後,心理諮詢的工作對象:正常的、亞健康人群;心理治療的工作對象:不正常的人群。
只不過中國人目前不把心理問題當回事,只有在嚴重了才去找心理諮詢師,但實際上可能已經需要去找心理醫生了。(這才是心理諮詢無力的地方)。

所以心理疾病是可以配合藥物進行諮詢的,而精神疾病基本上屬於精神科了,一個原因是因為多數精神病患者沒有自知力,也因為他們可能會對諮詢師的安全造成威脅(精神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畢竟兩種知識體系)。但萬事不能說絕對,我老師早年諮詢過一個輕微的精分患者,(在配合藥物的情況下),現在那人過得很好,找到了工作也病情有所減輕。


作為一個五年的抑鬱症患者真心覺得藥物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我看了幾年的醫生,吃了幾年的葯,也做過一些物理治療,可是至今沒好。我就這個問題問過一個比較權威的心理科醫生,她和我說:「孩子呀,藥物能穩定你的情緒,但是不能改變你的認知,更不能提高你的情商。」我才發現原來葯並不能讓我好起來因為它不是一個單純的身體問題。
抑鬱症產生的原因往往是生理,心理,社會共同的問題。所以除了吃藥,更重要的是我得自己學著去控制情緒,自己學著該如何面對生活,面對事物,學著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在痛苦煎熬中成長(當然心理諮詢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最關鍵的是還是自己)


推薦閱讀:

什麼是自私?
不喜歡母親的虛偽,怎麼調整心態?
怎麼看待國外電影《不忠》男主角的內心鬥爭?
壓制不了自己的慾望,最後還是做了慾望的奴隸!一些事情做完之後,就會負罪感壓得我喘不過氣,怎麼辦?
社交網路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抑鬱症 | 焦慮症 | 精神分裂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