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做爸爸,覺得自己的時間都被孩子剝奪,該怎麼調整心態?

孩子現在剛1歲,我在行為上還是很負責的,但是心理上總是有點小疙瘩,求開導。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我很焦慮,更多焦慮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首先,得先承認這是個無可避免的客觀事實。個人的空間和時間都被孩子侵佔,必然會產生不適感。我的家裡本來有滿滿一書房的書,在卧室、廁所、餐桌、電腦旁、陽台上等等也堆滿了書。等到馬小煩出生以後,這些書被我一本本打包裝箱,放到另外一處房子里去。同時打包的還有遊戲機、桌游、模型、家裡所有的空間都被各種嬰兒用品布滿。我也適應了好久才習慣在家裡任何角落抬手一拿不是書而是尿布。


其次,解決辦法有很多。比如多體諒一下你的老婆,你被剝奪的只是時間,你老婆被侵佔的可是半個人生和健康;比如培養強烈的父愛;比如對家庭和孩子的責任感等等等等。當你真正開始重視這些事情時,就會覺得自己那點心理問題根本不重要。


不過,這些都是外在的解決辦法,是對心理問題的壓制,並沒能從內在真正解決初為人父的困擾。


讓一個新生父親揮淚斬掉自己的愛好、壓抑住覺得孩子麻煩的心聲,悲痛地投身到育兒大業里來,其實不算解決問題,只是壓制問題。


讓一個新生父親興高采烈、義無反顧地主動變身奶爸,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不是心理學的大牛,所以只能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實踐心得。


我的辦法是,盡量讓自己變得中二一點。


所謂中二的定義,眾說紛紜。就我個人的理解,是隨時隨地脫離現實陷入幻想並以此作為思考與行為模式基準的狀況。比如說面對徐徐開啟的電梯,伸出手學著魔法師揮舞魔杖的樣子,口中大喊」開「!再比如走著路走著路忽然摔了一下,若無其事地自言自語:」啊,新換的這具身體還真是不太習慣呢。」 總之在現實中會不由自主地模仿幻想作品裡的一些場景橋段,並完全把自己沉浸其中。據說因為多是日本初中二年級的孩子會這樣,所以稱為中二。


通常來說這種行為多被視被負面,但在這個心理問題上,我覺得有助於消解新生父親對育兒的恐懼和排斥。


不,不,你誤會了。不是通過中二去逃避現實,而是讓中二去主動化入現實,稀釋掉煩惱。


當馬小煩剛剛滿月不久,有一個習慣,睡覺時必須得讓人抱著,而且還必須豎抱,還必須保持站立或走動狀態,彷彿身體里裝了一個精密的平衡陀螺儀,只要一坐下,立刻就開嚎。有一天晚上,我抱著他站在陽台上,小心翼翼疲憊不堪。那天剛下過雨,天氣不錯,窗外夜色深沉,天空隱約可見幾顆亮星,遠處CBD建築群那漆黑而高大的輪廓,好像巨人衛士們正站崗肅立。


我低頭看了看馬小煩的臉,腦洞就在這時開啟。我感覺自己是一位剛剛結束征戰的君王,返回自己的城堡,正好趕上王子降生。我懷抱著他走上城堡的最高處,意氣風發地向黑暗中一指,說:「孩子,順著我指尖對準的方向望去,看到了嗎?你視線所及的廣袤天地,那一片燈火,繁華而榮耀的國度,直至遠方那莊嚴的地平線和白象般的群山,我許諾你,這些都將會是你的領土、你的治下,所以現在咱能不哭了嗎?」


這番話並非脫口而出,而是我抱著他在陽台走來走去時構思出來的。既要有史詩感,又不能太矯情,要帶點莎劇口吻,還得不拘泥於獅子王和阿爾薩斯。我完全沉浸老國王的遲暮雄心和希冀的情緒里,疲憊感暫時退卻,馬小煩也不那麼煩了,那是一張未來王子的面孔。說不定他還會有一個邪惡的叔叔,嗯, 究竟是讓 @祝佳音 還是 @羅四維 來演呢,還有,小煩應該有一個忠貞的伴侶,黃小乖還是嘻嘻好呢,小乖看起來脾氣比較和平,嘻嘻家爹媽更有錢……這麼想下去沒完沒了,完全不覺得煩了。我還意猶未盡,馬小煩已經徹底睡著了,我還不肯離開陽台。


後來在馬小煩三個月大的時候,夜哭仍舊是一個惱人的問題。他在半夜驚醒,閉著眼睛沒有任何緣由地哭,我一度很絕望,因為缺覺,次日白天無法集中精力,什麼文章都寫不出來。


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弄了一張 通天河鯉魚精和一張張遼在逍遙津的圖,列印出來貼在卧室門後。媳婦問我啥意思,我特別認真滴說鯉魚精是作家的守護神,因為它叫靈感大王;張遼張文遠是新生父母的保護神,因為他止小兒夜啼。必須地拜。後來馬小煩一夜哭,我從床上爬起來,先到門口恭恭敬敬拜上幾拜,還弄了個電子香爐。媳婦看我拜得認真,忍俊不禁,煩惱之情頓時減輕。從此以後,馬小煩該哭還哭,我們該困還困,但每次先拜一下鯉魚精和張遼,成了一個固定的笑梗。

這還有個後續。我把這個辦法傳授給我的朋友,他說這不合理啊。三國演義里寫的清楚,張遼的威名是嚇得東吳小兒不敢夜啼,只有江浙滬包郵地區才管用。你一個苦海幽州的蠻子,拜他有個毛用啊。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我有時候會把這些中二病例寫在微博上:

  • 馬小煩聽說馬刺輸了,傷心地嚎啕大哭,甚至顧不上理睬打疫苗的護士從他胳膊上拔出針管。

  • 馬小煩一腳將無線鍵盤踢下桌子,摔得支離破碎。我把他叫過來,語重心長地批評道:「這是你的奶、你的配方米粉、你的衣服、你的奶嘴、你的嬰兒車、你的汽車兒童座椅、你的整個童年……」他深受感動,不由得愧疚地哭了起來,一直哭到現在,怎麼辦……

  • 回到北京,一進門,媳婦正坐在電腦前,柳眉微蹙,紅唇輕抿,左手蘭花五指拂過鍵盤,右手虛握滑鼠如擎璽印,整個人淵渟岳峙,昂揚的戰意隨著機箱風扇鼓動,宛如即將出征的女武神。馬小煩茫然躺在搖籃里,等待著他第一個光棍節的降臨。 (寫於2013年雙十一打折聖戰前夜)

  • 周末朋友來看馬小煩,我做了份標準流程:1客人進門,媽媽懷抱臭煩揮動小爪三下,代說:叔叔阿姨好。 2客人接過臭煩豎抱一分鐘,稱讚漂亮,如不覺得,稱讚健壯。3女賓做驚喜狀說生得像媽媽/爸爸。4 女賓與媽媽交流體重增減,男賓詢問是否還要什麼嬰兒用品;5 陷入尷尬一分鐘 6 男主人提出出去吃飯。禮畢

  • 給馬小煩買了個遊戲墊,鋪在卧室里,兩邊對牆,一邊對床。把他抱到墊子上以後,馬小煩立刻爬到牆角,扶牆而起,面向雪白牆面拚命拍打,身子輕撞,嘴裡還興奮地大叫大笑。我和媳婦驚恐地觀察了一陣,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個名字:戚長發。

  • 小煩他娘弄來一個會放音樂的玩具架,希望能挖掘出他的音樂天分,做個風雅之人。馬小煩初次見架,對波麗露旋律毫無反應,先一掌打掉頂上蝴蝶,然後雙臂猛搖,內力運處,竟把架子撲倒在地。煩少回眸冷冷地奶哼一聲,衣袂輕揚,飄然爬離,留下一地殘骸和音樂家之夢。

  • 馬小煩這個人,靜如脫兔,動若脫兔,泰山崩於前而色若脫兔,麋鹿興於左而目如脫兔

  • 真鬱悶,馬小煩每次調皮搗蛋,我都沒法罵他王八蛋、兔崽子、狗娘養的…

  • 每天睡覺前我都充滿期待,因為馬上就能做夢。夢到美好的東西,醒來時會心情愉快;夢到可怕的東西,驚醒後那「幸虧只是做夢」的慶幸,也是一種安撫。美中不足的是,夢何時開始,由我決定;何時結束,則由馬小煩決定...

  • 馬小煩學會了吮手指,但是大人不讓。所以他經常爬到沒人的角落,把手指伸進嘴裡,深深吮上一口,滿臉陶醉,聽到腳步聲還會飛快地把手指抽出來——幸虧他還沒學會把手指扔地上踩兩腳,不然以後的教育就真成問題了……

這些微博都是我在照顧馬小煩時的一些中二閃念和腦洞,有長有短。這些想像其實對馬小煩沒有任何影響,也不會減輕任何照顧他的工作量,但帶著這樣的中二思想去育兒,至少你自己能苦中作樂,自我催眠,讓你被剝奪的美好時光稍微回來那麼一點,得到几絲安慰。


試試看,很管用。


更重要的是,請和你的妻子一起來做這件事。因為對孩子來說,媽媽付出的永遠比爸爸多。爸爸所遭遇的任何心理問題,媽媽都要乘以三倍。


當初生馬小煩的時候,我媳婦受了很大的苦。我進了產房以後,沒去看他,先去看了媳婦。媳婦滿頭汗水,一臉疲憊。我先安慰過她以後,再去看馬小煩。父子四目相對,我作為父親的第一個中二病是這麼發作的,手捧孩子,一臉沉痛:「為你這孺子,幾損我一位大將!」 當然,沒真摔——這句話的原創者也沒真摔啊。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首少長咸宜的兒童歌曲,很動聽,孩子聽了會很開心,中二的大人聽了,也會……很開心,雖然開心的原因不一樣。


Schnappi Das Kleine Krokodil-視頻在線觀看


老規矩,刷祥瑞御免的刪。


作為爸爸在前期無法投入是很正常的現象。男性的不會像女性那樣在身體上會有自然的改變。自然也不會有這些改變帶來的那種孩子猶如身體一部分的情感。
但是,作為爸爸如果很好的參與到育兒之中去的話,在孩子2歲乃至3以後。投入感會逐漸上升,甚至會超過媽媽。

以下兩個視頻應該會解答你很多的疑問的。很入門級的。

【TED】讓我們說說育兒的禁忌

[英國廣播公司.父親的生物學意義].BBC.Bio 視頻

這就是ted里的夫婦將其兩人對孩子的感受做了一個圖表。爸爸一開始很慘不忍睹吧。不但沒上升,反而在下降。

你會越來越喜歡你的孩子的。但是現在的排斥感也是正常的。別太困擾了。接受現實就是了。

================================================================

好吧,我也來說說作為一個爸爸的感受:

首先,要承認,育兒是一件極其耗費精力的工作。對於很多動物來說,哺育下一代是要為之付出生命的事情。
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有多高尚,而是我們的本能告訴我們,我們應該要去那麼做。我們的身體的各種反應都會幫助我們準備好。而且,這是人類和其他靈長類不一樣的地方,人類的雄性會對孩子有更多的關注。

而作為一個男性來說,要明白一個事情就是,育兒絕對不是女人的事情。帶著這種思想與妻子孩子生活就是一個高風險行為,你對孩子的關注,對妻子的理解,自我的認知和成長都會因為這種落後的認知而遠遠低於沒有這樣思想的男性。
而這會帶來的是你要去被動的解決以後會因為這些思想而帶來的各種問題。這勢必會影響到你個人的發展。反之,如果妻子和孩子和你關係都良好,未來的路反而會越走越順。

對於我來說,孩子幫我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我看到了另外一個我是怎樣成長起來的,我其實一直對於我父母的教育有諸多的不滿意之處(這一點,我相信很多人與我都是有同感):如果換一種養育方法,我會不會變得更好?這個想法一直在我心頭縈繞不去。而全身心的去做好養育我的孩子這件事情,則是我最好的去解開這個問題的方法。

而事實上,這個過程不斷給我帶來著愉悅感,當我不斷的學習科學的方法,將很多的觀念和習俗替換掉的時候,我獲得的是不斷的正回饋:穿合適的鞋子和衣服,讓孩子自由的爬行,不用學步車,不扶著走路,天冷盡量穿剛剛好厚度的衣服(我女兒會走路以後,即使過年去東北玩,穿衣厚度也沒有超過3層,長袖T恤+珊瑚絨衛衣+滑雪衫,下面一條內褲+打底褲+滑雪褲),吃飯自己吃,走路自己走。

我很高興的看著女兒自主的成長著,就像看著自己的健康的成長著,我很期待她會成為什麼樣子的。
家長怎樣做才能有助於孩子真正擁有謙讓的美德?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如何培養寶寶的運動習慣?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而我現在也漸漸的由將自我投射到女兒身上漸漸的回歸到自己的現實中來了。這些年對於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閱讀也讓我能夠更為客觀和理性的看待育兒中的很多問題。這個歷程對於我自身來說也是受益匪淺。而連帶的是我也能夠更好的與妻子相處,與他人相處。
其實下面這個回答裡面的書籍裡面的內容不單單是怎樣養好孩子的,還有很多內容也可以讓夫妻之間的感情變得更良好的。
有哪些適合家長學習的兒童教育書籍?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而這也將我之前所在育兒中的很多內容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
教導 0~6 歲的兒童有什麼正確的教育觀?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甚至於在閱讀中,我成為了一個支持女權主義的人
如果把世界重要場合照片中的「所有男性修掉」,這些照片說明了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以及開始以理性學習終極問題:
如何看待自己終有一天會死去?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但這一切,都源自於孩子的降生


如果你總忍不住對孩子發火,讀讀下面的文章: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台灣張文亮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蝸牛已經儘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儘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鬆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裡的微風這麼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感悟: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

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

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

給自己留一點時間,。,

從沒完沒了的生活里探出頭,

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送給所有正處於忙碌中的爸爸媽媽們。


竊以為,對於大部分剛當爹的同志,有這樣的心態是很正常的。
我反對那些「想好了再播種」「事業上去了再要娃」……的看法,我尊重你們這些看法,但不能用來要求別人,畢竟每個人的境遇和起點都不一樣。

譬如我,本來一直就想男人嘛,應該30歲左右才結婚生孩子,那時有車有房了,奶粉錢也有了,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帶孩子周遊列國,給他最好最好的。
但事與願違,我們剛畢業就登記了,因為老婆她比我大了差不多四歲,她那邊的家人也在催,我也認定了她就是我這輩子要一起同甘共苦共享榮華的糟糠,所以就在2010年10月10日那天跟她登記了。然後2011年11月11日這天擺的喜酒。她那時已經28了,家裡面老人很想抱孫子,加上我們也是很喜歡孩子的,準備了幾個月後,我們就一錘定音了。
2013年1月26號凌晨,我的小胖子來到了這個世界,我爹那天晚上興奮的沒有睡過覺,我丈人收到我信息後大清早就從外家趕來,一切都是那麼的愉悅。

我的小胖子真的很可愛,每天睡覺前我都要聞一下他的身上那股嬰兒味道。
慢慢的,孩子會爬了,會走了,會鬧心了。他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從起床後就一直不消停,從不屑於安安靜靜的呆在角落裡做一個美男子,每天從客廳到書房到陽台,把家裡搞得一團亂。
老婆的工作是全職帶孩子,還要負責煮飯做家務(我們和父母沒在一起住),有時候,老婆也很累,我也要幫忙帶帶。但現在時代節奏太快,除了工作以外,還要抽出時間學習,本來的時間已經不太夠用,還要抽點來帶孩子,亦不免產生一絲絲類似題主這種情感。

這幾天,把老婆跟孩子送到外家去住了十天八天,我也安安靜靜的埋頭苦幹,昨天晚上居然都忘記吃飯了,時間的確是多了一些,但到了床上去,聞不到我兒子的體香,我總是難以入眠,這些天都是凌晨兩三點才睡進去,躺在床上想想孩子,看看他的照片跟視頻,有時候都情不自禁的笑出來。

孩子現在1歲7個月了,吃飯會自己吃,不需要我們喂;拉尿了會屁顛屁顛的去廁所拿地拖,以前是給我們拖,現在要自己拖了;回到家了,會自己脫鞋,還要幫媽媽把鞋子放好;幫風扇的時候一定要幫忙拿插頭那根線;在外家吃晚飯,會幫忙收拾凳子……每一天都把家裡人哄得十分開心。當然這都歸功於我的好老婆,她真的是孝順的兒媳賢惠的妻子耐心的媽媽。

所以我想,我們是不是把本末倒置了,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是合格的父親,總希望讓孩子看到自己各方面都是最好的,到最後,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難以企及的目的上。忽視了這個成長的過程,孩子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我們本來可以一起成長的。

孩童只盼望歡樂 大人只知道寄望 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體恤對方-------陳醫生《shall we talk

我老婆總說:「我有時候很累的時候想一想,其實我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真沒多少年,他上學後有他的朋友圈,他會有自己的興趣,他要學習他感興趣的知識,談戀愛後就更不粘家了,所以這幾年再苦再累,我都要自己帶。"

是啊,孩子其實沒有多少時間在你身邊,他今天已經1歲了,你很多事情很多夢想可能可以推遲幾年後再完成,你也是成功的,但是孩子這幾年的天真無邪的時光是一去不復返的。對於我們男人來說,本來陪伴孩子的時間就不多了,所以更必須珍惜每天那些來之不易的親子時間。

把那些浪費在起疙瘩的時間,放在孩子身上,一分鐘是一分鐘,一秒是一秒。
孩子們每天都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讓你笑,讓你哭,而正是這些哭笑讓我們成為一個偉岸的父親。

在下乃是一介弱質屠夫,文拙莫怪。


我說說自己孩子出生後的負面情緒和克服辦法。

第一種負面情緒是擔心,她吃飽了嘛?她為什麼哭?她生病了嘛?嬰兒毫無理由地嚎啕大哭半小時,不吃奶,不睡覺,是不是衣服里什麼扎到她了?扒光了看也沒有,是不是她害怕了,抱著哄也沒用,似乎孩子總有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她崩潰了,哄沒用,抱沒有,不睡,不吃,只能硬挺。這個時候,擔心甚至負罪的情緒就很洶湧。
第二種負面是無聊,就是樓主感覺到的,自己的時間完全沒有,醒了就是吃飯,餵奶,換尿布,洗澡,乘娃睡著的時候自己睡一會,稍微想看看書吧,娃哭了。等大一點了,她會爬,會滾,會走路,就得採取人盯人策略,你還不能在他面前看手機,否則她也會要看,你會擔心她眼睛不好,你只能反反覆復陪她玩幾個非常非常幼稚的遊戲,一直在重複,她樂此不疲,你哈欠連連。

那個時候我帶娃去公園,看著她爬,如果有人拍個照,眼神肯定是泛空痴呆狀態。。。類似於你抱著個娃十五分鐘說一個故事很溫馨,你這個故事反覆說一小時眼神就開始痴呆了。

個么怎麼克服呢,我總結下來的經驗是:
1、絕對不要多人帶娃,給另一個充足的恢復時間
爸爸媽媽只要有一個帶娃就可以了,比如午飯前是媽媽時間,睡午覺,午飯後是爸爸時間,而且這個人帶的時候,除非娃快死了,否則另一個人絕對不要出聲,就當家裡沒娃。該打遊戲打遊戲,該看電影看電影,這種充電時間非常重要,當然帶娃的那個人也不要沒事就眼紅另一個,要另一個過來搭把手。。。平常狀態娃是絕對可以一個人帶的,而且在帶娃的時候,盡量出去轉,不要和另一個在同一個屋檐下(這樣彼此雙方效率都不高)。這樣不帶娃的那一個休息的非常充分,在帶的時候也比較有精神,否則兩個人一起帶,看看一家三口在一起,其實夫妻雙方都心不在焉,也都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時間就白白浪費了。

2、帶娃的時候,盡量說話,說正常的話,而且不是那種寶寶你看這個啊,寶寶你看那個啊……我曾經有一次完整地和娃說了諾曼底登陸對盟軍的意義,反正她也聽不懂,這樣比較不無聊,不會犯困,而且你會覺得哎喲,我懂的還蠻多的,說錯了也沒關係啊,反正娃。。。也。。。聽。。。不。。。懂。你就把娃想像成一個人嘛(。。。好吧他本來就是一個人,但是你懂得),你想說什麼說什麼,我和娃探討過婚姻的意義,二戰希特勒勝利的現狀,人是不是從魚進化來的,你不介意的話,在來罐啤酒,去公園帶著娃滔滔不絕吧,我覺得心情會很平和。。。一般這招到娃會說話就不能用了,現在抓緊用啊。

一個人帶娃的時候,你千萬不要長時間降低自己的智力水準,我覺得為什麼會覺得無聊和困,不是體力上累,是腦力上真的太放鬆,你盡量把娃當成一個人(。。。反正就是這個意思),你盡量不要用娃娃音來和他交流,你和娃交流的時候語調越來越正常,你會覺得這種無聊感會越來越減輕。

然後等娃大點了,你開始和他交流現在媽媽要自己玩一會,你也自己玩一會好不好的提議。當然你要適當引導,比如很小就給她看畫報,搭積木,這種一個人玩的遊戲,而且你和他玩的時候是真得陪她玩,現在我的娃三歲多,晚上都是要爹或者媽陪著玩,但是禮拜天下午我要看片子,娃爸睡午覺的時候,她基本可以很安靜地自己玩自己的。(可惜的是她再也不愛聽我說書了。。。我也不好意思講那些了,回歸到老老實實的快樂王子啊,賣火柴的小女孩啊,醜小鴨啊。。。唉。。。我問她知道什麼叫諾曼底登錄么,她說,不知道。。)

3、作息規律。這個非常重要,不要讓娃太晚睡覺,早上又睡懶覺,這樣你雙休日發現一個白天飛快地過去了啥都沒幹,我們家小時候她七點多就睡了,而且大人不陪睡,從小養成講一個故事自己在床上自己睡著的習慣,這樣晚上時間就有了,現在她一般八點半睡覺,那起碼九點以後就有自由時間了。她早上是六點半到七點半起床,如果有健身愛好的大人可以在晚上九點到十點,或者早上五點半到六點半里自己活動下,我建議是早上,晚上健身了容易睡不著。。。。作息規律可以保證大人充沛的精力,而且要麼晚上,要麼白天也總能有那麼一兩個小時的放空時間。

4、當然是父母和保姆過來搭把手,讓夫妻有自己的娛樂時間啦。現在我們家的安排是周六到處蹭飯,周日到周二都是一家三口一起吃飯,然後周三是我單獨帶,先生出去玩,周四是先生單獨帶,我出去玩,到周五就給我媽,我和先生一起出去玩!周六中午再去接她,帶著她到處蹭飯。。。這樣算下來,夫妻雙方每周起碼有兩晚上的單獨活動時間,以前關係好的朋友仍然可以保持一個月聚1-2次的習慣,不會覺得有了孩子丟了朋友。

5、等到娃可以交流的時候,要讓她明白誰有道理聽誰的,撒嬌打滾大哭大鬧是沒有用的。我自認為我們家這點我堅持的最好,我先生第二,我媽就。。。咳咳。所以我也自己覺得我帶娃效率比較高,出去玩不會要鬧抱,說玩到幾點收玩具就收玩具,大人小孩都輕鬆啊。(但這個時候你也務必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只有一個人帶娃,比如娃在我媽家裡,只要她活著,她把屋頂掀了我也不會管,因為我媽會放軟,我又不能和我娃強來,乾脆聽我媽的,回家再收拾她。。。千萬不要在大人之間內耗,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所以大人一定要分開帶娃,千萬不要內耗了降低效率)

總之,讓娃知道爸爸媽媽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你也要學會自己玩,你要有自己的生活,盡量去和同齡人交朋友這些道理。。。然後,娃,就,上,幼!兒!園!啦!哈哈哈。一想到白天娃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我就很開心啊,哈哈哈。

以上是點小經驗,希望對樓主調整心態有所幫助。。。

PS,兩歲是一個很作的年齡,會出現各種歇斯底里需要掌控權的鬥爭,樓主頂住!過了就好了!


一年前的答案突然被贊了多次,感覺很慚愧,因為我這不是什麼乾貨。當初我剛看到這問題時好多人在對題主冷嘲熱諷,那些答案有什麼幫助呢?罵了題主就能改變他的心態解決他的問題嗎?聯想起自己的經歷,就寫出了這麼篇東西。現在我兒子滿五歲了,這五年來我們一家都是共同成長,所有人在對待家庭親情方面都上了一個台階。所以我很感謝兒子,因為他給我的,遠遠比我給他的多。以下是原答案。
———聽說在知乎必須學會分割線——

噴人的都打住吧,題主有這樣的想法再正常不過了好嗎?我身邊的同齡人無論男女多數都開玩笑似的哀嘆過這輩子都賣給孩子了。題主我給你兩個建議,第一是盡好你做父親和丈夫的本分同時,要擠出時間放鬆自己。比如每周拜託老人帶一天孩子,你和老婆看個電影吃個燭光晚餐玩個遊戲,崩太緊對家庭沒好處。第二是陪孩子時多多細緻觀察ta,像觀察一株植物的成長,你會發現小孩子每天都有變化,而不是枯燥的換尿布餵奶添輔食把shi把尿。慢慢你會找到當父親的快樂,也會更尊重這個小生命,享受家庭帶給你的幸福。


女兒四歲。
昨天早上出門上班前,女兒跟我說:爸爸,今天你早點回來哦~因為這些天工作比較忙,前幾天回家都有點晚,到家她已經準備睡覺了,算了算當天的計劃應該能準時下班,就爽快的答應了她。但事與願違,下班前突然有個緊急事情,還是加了一會班才出來。
緊趕慢趕到家已經晚上八點多了,女兒來幫我開了門,我很愧疚,因為答應她的事情沒做到,剛想跟她道歉,她拉著我到廚房指著半個西瓜說:爸爸,看,我幫你挑的西瓜。又拉著我進洗手間:爸爸,洗手~洗完手拉著我來到餐桌前,還幫我把椅子拉出來:爸爸,快吃晚飯。最後我坐下來剛要吃,小傢伙還跑到我背後用小拳頭幫我敲了幾下背。。。。

你能體會我的心情么,今天想到這我就感動得又想笑又想哭。。。


轉幾個最近在我們辦公室流傳的「歪理邪說」:

1,育兒這件事一定是讓父母焦慮的,降低焦慮最直接的方式只有多生幾個。
2,有的家庭里爸爸心態超好,上班掙錢下班玩,不焦慮,這種家庭就會讓媽媽超焦慮。
3,媽媽焦慮,相比於爸爸焦慮,顯然對育兒的負面影響更大。
4,所以爸爸還是焦慮一點比較好。「這把火總要燒到一個人才停下,你願意這個人是誰?」

都是某位師叔閑得無聊隨口說的。她是搞系統家庭治療的,說到家長里短,那叫一個金句頻出。
每次她一說完,有孩子的人都默默地表示服氣……


沒邀自答。
可能會很長,沒耐心的朋友可以直接看黑體部分。
多圖,手機黨慎入。

轉眼,孩子越來越大。
坦白說,我不能算是個嚴格意義上的好父親。舉個簡單的例子。

她母上在,她就不要她奶奶。
她奶奶在,她就不要我。

只有她發現,兩個女人都不在了,她才會勉為其難的和我再一起。
但是也顯得比較安靜,如果不是餓了或不舒服,肯定就是靜靜的。

有一天,她奶奶吃了晚飯後就去花園散步去了,她母上在洗澡洗衣服。
小傢伙坐在嬰兒車裡,其間我偶爾拿些小玩具給她玩。

我有一搭沒一搭的看著電視玩著手機,時不時看看她。
她沒理我,我也沒怎麼理她。

突然間我覺得,我們之間的距離好像好遠呀。
我都不像她父親,她都不像我女兒似的。

她自己靜靜的坐在嬰兒車裡,一坐一個多小時。
不像平時跟她母上或者奶奶呆在一起那般,各種撒嬌、耍賴,騙母上的奶吃、騙奶奶抱。

我突然間意識到,不要以為你物質上滿足了孩子的所需,就是你對她好,你對這個家負責任。
也不是你每天下班回來第一時間去看她,陪她玩會,就證明你心裡在乎她,關心她。
孩子雖然小,但她知道誰跟她親,就是那個總是陪著她、看著她,讓她賴著騙著的才是讓她感到最有安全感和最能依賴的。
身為男人,那些所謂的付出,可能更多的原因只是來自於一個「責任心」使然。
我們認為我們要這樣去做,甚至可能並不是真正的因為愛而去做,也許竟然只是為了完成「男人該承擔的該作為的」罷了。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覺得非常對不起我的孩子。
是的,我必須承認,雖然我確實也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孩子的身上,陪她玩、喂她吃飯、看護她。
但實際上似乎我們彼此之間從來就沒有過真正的來自於內心的溝通似的。

我開始覺得恐慌和害怕,我擔心這個孩子一點點離我遠去。
我確信我的每次陪她玩樂都是自願的、發自內心的,過程之中也是快樂的,但是我似乎沒有意識到,如果孩子可以選擇,她甚至可能會願意選擇她母上或者她奶奶。對於我,也許只是沒有選擇的選擇,換句話說,不是我陪她玩,實際上甚至是她陪我罷了。

那天晚上,孩子玩著玩著,竟然自己就這樣靜靜的睡去了,嬰兒車還沒呈平卧狀態,她就這樣睡著了,她母上過來看到後很是驚訝,說怎麼這麼乖呀,玩著玩著就睡了。

而在此之前,小傢伙每次入睡前都要哭鬧折騰一番。

我想告訴她母上,其實可能是她把我當作一個外人,所以沒好意思撒嬌,就自己獨自睡去了。

是的,我必須承認,當孩子出生的時候,我是驚喜的,自豪的,感到人生價值的再一次升華和體現的。但是,隨著時間的延伸,當你開始陷入到無休止的工作、生活、伺候孩子的圈子去的時候,你會開始質疑,這特么就是生活嗎?
我特么的每天辛勤付出這麼多,難道就只是為了換來你丫的一個微笑或者是所謂的健康成長我就要付出所有的一切,我的懶覺、我的周末、我的酒友、我的性生活,這些的一切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我相信,這種心態,源自於自己內心深處還存留的那一份玩世不恭和桀驁不馴。對角色的位置,還沒擺正心態,站對位置。


通俗的說,是一種不想負責任的體現。也許我們不願意承認,羞於承認,但除了這一點,我找不到其他理由。


於是,我試圖從最初開始。
我開始翻出她出生前和出生時,以及成長的各種照片和視頻,一點一點的在回憶里尋找被生活磨平了的擔當和責任。而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我收穫到的不僅僅是回憶里的那份歡樂,更多的竟然是……感動


這種感動不是來自於孩子,也不是她母上,更不是我,她沒有一個固定的對象,因為她是藉由一次次的事件構成的:

第一次幫她準備衣服

第一次給她餵奶

第一次看她入睡

第一次哄她入睡

第一次幫她換尿片

第一次看她夢笑

第一次為她洗澡

第一次哄她喝水

第一次一邊領她一邊工作

第一次惡搞她

第一次安撫她

第一次看到她甜甜的微笑

第一次逗她玩耍

第一次讓她坐著

第一次帶她乘車

第一次給她買玩具

第一次背她

第一次帶她曬太陽

滿100天

第一次看到孩子吐奶

第一次看到小朋友嘬嘴巴

第一次看到孩子啃手指

第一次看她獨自玩得開心

第一次看到她能抬頭

第一次給她買大玩具

第一次小朋友會自己抱奶瓶

第一次伺候她出現失誤

第一次看她會破壞

第一次看她會翹腿

第一次看她磨牙

第一次看她長牙齒

半歲了

第一次會吮吸

第一次看她搞怪

第一次給她玩平板

第一次有小boy喜歡她送她玩具

第一次看她啃腳丫子

第一次看她能穩穩的坐著

第一次有了未來之憂

第一次看她玩自拍

第一次玩我丟你撿的遊戲

第一次給她喂大人食物

第一次生病

第一次會爬行

第一次拋棄浴床坐立洗澡

第一次會站立

以及,第一次,跳舞
視頻封面果果甩頭視頻

太多第一次了。


我現在30幾了,說實在的,活了30幾年,我現在連我第一次初吻,第一次性生活是什麼時候都忘記了。
但是,感謝科技,以後我家姑娘的每一次,我都會努力幫她記錄下來,而在這個過程中,時間就是這樣流走了。

所以,不要覺得今天她在剝奪你的時間,實際上,是今天,她在為你創造更美好的時間。
去珍惜它,努力去記住它。
時間沒了就沒了,但是,我想,等你我老了的那一天,去回憶這一切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原來,這才是你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間!


會有一天,你剛回家,累的顛三倒四,坐在沙發上剛合上眼睛,一隻小手直愣愣地往你嘴裡塞半塊被舔的濕漉漉的點心。你睜開眼睛,看到一雙黑黝黝的眸子...

會有一天,你極不情願的帶他出去玩,外面冷風陣陣,他卻站住不動大喊走不動了,沒辦法你只好抱起他來,不想他一把摟住你的脖子,用兩隻手捂住你凍僵的耳朵...

會有一天,他聽到你和夫人互開玩笑,說對方誰誰誰不好不能要了。不想他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抹眼淚,最後終於抑制不住哇哇大哭。你莫名其妙的安慰他,聽完理由你禁不住大笑...

會有一天,他靠在你的懷裡,問你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恐龍和長頸鹿會不會做朋友,鸚鵡是不是永遠不知道貓頭鷹的長相,你家的汽車吃草嗎,你今天做的飯怎麼說呢,嗯還行吧!
......

寫這些是想說,你犧牲掉了很多,但是換來的快樂也很多。很多經歷的印記是因為你從未體驗過而記憶猶新。我曾經是個業餘攝影師,每年會若干次外出專程拍片,有幾本雜誌輪流在和我約稿...但是現在我差不多半年才有機會碰一次相機。我曾經愛好旅遊,幾個月就會安排一次徒步或者自駕游,為了去西藏我專門買了牧馬人,結果現在天天開著它送我兒子去幼兒園。我放棄了電影、周末、遊戲、畫展、甚至很多社交,但是不到三歲的兒子半夜從小床的柵欄里伸出小手,握住你手指後安然入睡的時候。

你會想,去他媽的,寧願這個夜不醒,剩下的,又如何呢!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背景介紹:本人奶爸一枚,小孩現在3歲多。兒子出生後我自我感覺很上心,最近一年多無老人幫助,我和媳婦兩個人自己帶孩子,且都在上班,所以時間更緊張一些。但回過頭來看,現在比出生時更上心。之前有個回答描述了我現在的狀態,供參考: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234792/answer/52294595

關於題主的問題,我說幾點我的體會:

1、時間被佔用是客觀存在的。再怎麼樣都不可能像二人世界時那樣自由。所以,跟以前比總是有些損失的。

2、育兒要講方法,要多學習多開動腦筋。目的是提高效率,給自己減負。小孩有些事情一發生就比較著急,父母容易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立刻開干。從宏觀效果上看就是自己很忙亂。其實改進方法提高效率之後會發現,事情沒那麼難。

3、保持愉快的心情,哪怕是看起來不那麼愉快的事情。如果題主參加過籃球足球比賽,就會發現當比分領先時,心情輕鬆、身體也沒那麼累;當比分落後時,心情緊張、身體會覺得更累。育兒也一樣,糟糕的心情會放大疲勞,愉快的心情會降低勞動強度的感知。

4、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仔細想想,二人世界的時候,我也不是每分每秒都有事干,也經常打遊戲、看電視、或者發發獃。現在有小孩了,只要我合理地規劃時間,其實未必小孩會佔據多少我干正事的時間,不過是把我以前休閑娛樂的時間佔據了。

5、明白有得有失。是啊,和二人世界相比,我們休閑娛樂的時間大幅減少,陪伴孩子的時間大幅增多。休閑娛樂的快樂少了很多,但是孩子帶給父母的快樂必定也不少。二者相比,到底是得多還是失多?我想每個父母自己心裡都會有一個答案。

綜上,從技術上我建議改進方法、提升效率,給自己減輕負擔。從心態上我建議坦然接受我們的損失,同時以開放愉悅的心態找尋育兒帶來的新的快樂。至少得失相當,應該不難。

================================================================

我的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微信號:DaddyGrowUp


女兒三歲半,可能是我太能扛,自從孩子出生我老公基本沒操心過閨女。甚至還有時間打遊戲什麼的。。。而且因為不太會和孩子相處,陪玩也就幾分鐘。
但是,危機出現了!
三歲半的閨女明確表示:我不喜歡爸爸!我是媽媽一個人的小寶貝!不要爸爸親我!不要爸爸看我!
我老公慌了。。。各位當爹的可以自行帶入一下這種被萌閨女嫌棄的感覺。
目前正在通過買玩具賄賂和周末死皮賴臉陪玩來修復感情。
各位還覺得被剝奪了時間的新手爸爸們還請引以為鑒啊,別等被娃嫌棄了再來補救啊,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培養好感情肯定比補救強啊。


我家大公子快四歲了,二公子不到兩個月大。

一回到家裡,大公子就說:爸爸,陪我打牌或者下棋,要不陪我看書,你選一個。

我說:我先去看看弟弟。

然後,他就跟著我去到卧室,說:爸爸,你胳膊不是很疼嗎,為什麼還要抱老二?爸爸,為什麼你一回來就要抱老二?

陪他玩一會兒,該吃晚飯了,吃完晚飯,我得刷碗。

我刷碗的時候,大公子就可能已經站在廚房門口:爸爸,為什麼爺爺不刷碗?你什麼時候刷完碗?

刷完碗,陪著大公子玩。

該睡覺了,給他刷牙洗臉穿睡衣,躺在床上給他錄故事。

終於,大公子答應我回我自己的房間了。

臉還沒洗完,二公子已經開始鬧了。

老婆說:好像拉了。

我湊過去一聞,有股香味,肯定拉了。

換好紙尿褲,他躺在老婆邊上吃奶。

老婆說:門後有幾件衣服,去洗了吧。

洗完衣服,剛躺倒床上,老婆說:我渴了,給我倒杯水吧。

伺候老婆喝完水,我遲疑著躺在了床上。

剛打開知乎,二公子就吭哧吭哧不願意了。

老婆說:抱起來換到左邊來。

又過了一會,兒子還是不願意。

老婆說:可能得沖點奶粉給他喝。

沖奶粉,餵奶,我一氣呵成,然後,就是拍嗝。

好不容易,拍出了嗝,他卻瞪大眼睛不睡覺。沒辦法,一邊晃著他,一邊給他唱歌。

終於他睡著了,但又怕他吐奶,又繼續抱了一會,把他放在床上,小心翼翼的躺在他邊上。

這時,還是不敢睡,怕他吐奶。

觀察了半個小時,才敢慢慢睡去。

正坐著夢,老婆在邊上小聲說:該換紙尿褲了。

換好紙尿褲,老婆要喝水。

二公子如果吃母乳,一般一個半小時左右醒一次,而我也差不多會醒一次。就這樣,一晚上就這樣過去了。

只要不出差,所有的時間都得跟著兩個孩子的節奏來。

不過還好,我這人平時對這些事看得比較開,沒有像題主那樣的焦慮。就像老婆說的,自己做的孽,自己得學會承受,哈哈,是不是有點誇張啊。

我想和題主說的是,一旦有了孩子,之前的生活節奏會被完全打亂,需要重新適應新的節奏。從丈夫、兒子的家庭角色轉變到丈夫、兒子和父親的家庭角色,隨著角色的轉變,你擔負的責任肯定會更多。這個過程,也是促使你變得更成熟的過程。你會慢慢步入到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孩子只是一個開始,我們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多的來自老人、孩子和自己本身的諸多問題。

對於我而言,晚上據大部分時間是屬於孩子的,周末的絕大部分時間也是屬於孩子的。

想去看電影?大公子會說,爸爸,去哪兒,帶上我吧。

想去找朋友吃飯?老婆會說,早點回來啊。問題是,很多時候沒法早點回來。所以,乾脆就不去了。

我會經常暗示自己,這些都是暫時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等孩子長大點了,時間會回來的。

而且,忙忙碌碌中,日子也過得特別快。

日子過得快了,也就沒時間去焦慮了。

有時候,我會覺得那首《時間都去哪了》真的很好聽。

祝好!

——————向下的分割線——————

對於評論區一些知友的疑惑,我統一回復如下。

我家情況比較特殊,父母沒法幫我帶孩子,現在是岳父岳母幫我們帶孩子。一般情況下,岳父負責帶老大,岳母和老婆負責帶老二。

岳母身體不太好,一天下來就已經很累了。

老婆身體屬於創傷型體質,即使是順產,還是會有傷痛,恢復的比較慢。

另外,我家兩個孩子都是傳說中的「高需求寶寶」,非常不好帶。所以,一天下來,老婆和岳母都已經累得不行了。

很多時候,衣服都是岳母在洗。但是,考慮到他實在很辛苦,所以刻意不讓她洗我和老婆的衣服,我抽空洗掉。

至於為什麼每次餵奶都要我起來,是因為老婆怕冷,不想離開被窩。所以,就需要我每次將孩子從她的一側抱到另外一側。

大致就這樣。


你知道我是怎麼想的?

我做了奶爸之後才發現,
我靠!我這三十多年都幹了些啥啊,一點正事沒有!

打了那麼多遊戲,和各路ex吃飯逛街看電影K歌旅遊,
除了貢獻點GDP還真想不出有什麼價值,
沒有給我的屌絲人生帶來任何起色,沒有獲得可以持續半年以上的成就感,
這等『自己的時間』要來何用!

帶大自己的娃,就是人生的正經。我的時間是好鋼,我的娃就是刀刃。


這是正常的,據說是(爸爸)產後憂鬱症的一部分。只要沒影響生活,慢慢等自己適應就好了。


作為一個十個月大的女兒的爸爸,我只想說一句話: 此生再愛一個女人,你都不抓住機會? 其實這句話也可以說成: 名正言順地愛上老婆之外的另一個女人,你還嫌累? 唉,這話怎麼說怎麼帶著中坑想找小情人的味道…… but,反正就是這個意思。

或如上圖,HM的童裝真是好看到要斬手好嗎,可以給女兒買好看衣服了,把她打扮成小公主,這比任何養成類遊戲的好玩好嗎!

還可以以孩之名,敗家,買一堆華麗麗的玩意呢!有多少無良父親買了一堆樂高圓兒時夢啊……上圖這種玩意某東年中大促帥不!

以後還可以教她各種樂器啊天啊。

我發現,因為成為發孩族,我的單條朋友圈點贊破百不是夢了啊!

為你歌唱,和最初給你媽媽唱歌的時候沒兩樣。

看著你,彷彿看到媽媽小時候。愛你們。


題主,我就不說愛之類的空泛話了。純粹就事論事,只談解決方案。

我是一個吃貨,還喜歡下廚房。但是,至少在剛開始去外地獨立生活的時候,我不是這樣的。和很多人一樣,因為不知道怎麼做飯,而且每天都要做,因此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占時間而且無法省略的麻煩事,除非去外面吃。

我最終解決的辦法,是改變對待做飯這件事的態度。

既然我沒有辦法改變人必須吃飯才能活下去這個事實,那麼吃飯就是我生活必不可少每天都要碰到事。既然我每天都要碰到,那麼唯一讓自己不覺得那是負擔的方案,就是把它變成一件自己主觀上想做的事。

再想下去,做菜,其實是件很需要創意的事。從進菜場那會起,你就面臨各種選擇,你需要設計好今天晚上做的菜式才能買材料,從這個時候起,你就做一件有創意的事了。而在你忙活一陣,做出一桌美味的飯菜時,至少我會成就感瞬間爆棚,無論有沒有人吃,哪怕只有你自己一個人吃,這個感受也不會改變,於是我會讚美一下自己做犒勞。

所以,我就成了一個喜歡下廚房的吃貨。

同樣,孩子既然已經來到世界上,你又是他父親,這個事實你已經無法改變了。

能改變的,就只有你的觀念和態度了。你得想辦法把養孩子這事,變成一件你喜歡做的、充滿成就感的事,它就不是負擔了。當然,累的時候人人都會抱怨,那是正常的,抱怨不等於不喜歡,勞累了抱怨幾句,才是正常人。所以你是正常人,不用為此內疚什麼的,適當調整一下自己態度和觀念就可以。

OVER。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裡面「獨立宣言」文章下的一封讀者來信,或許可以為所有初為人父人母的人提供另一種看待養兒麻煩這件事的心態:

那篇讀者來信是這樣的(具體的文字記不清了,大意概述如下):

讀者(女)說她家也剛生了一個baby,初為父母帶孩子太辛苦。有一次她問老公,如果有一個嬰兒箱,把孩子放在裡面他不會哭不會鬧不會餓,什麼都不需要你做,那麼你希望一天讓他從箱子里出來的時間是多久?老公想了想說:半個小時。

但是說到孩子以後的生活,老公卻希望孩子按照他設想的方式來生活,比如,希望孩子婚後也和父母住在一起。讀者說她一定會阻止老公這麼做,阻止他干涉孩子的生活……

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一般生育的家庭,雙方大都二三十歲左右的年紀,正處於人生中的大好時光,你有你的應酬,有你的工作和圈子,不願意呆在家裡陪你剛出生的嬰孩,誰也不喜歡去辛苦養育一個會哭鬧會佔用你時間會耗費精力的孩子。

要是真有那樣一個箱子,甚至希望孩子整天就呆在裡面,最好不要出來煩人。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想想其實挺殘忍的,但現實中我也不能保證自己要是做父母了不會有這樣近似殘忍的想法,誰都怕麻煩,誰都希望落得逍遙自在。

當孩子開始念書但還未成年,在中國,孩子多半是作為父母的「附屬品」,龍應台在書里舉了個生動的例子:她的小兒子跟她說「媽,你注意到一個現象沒有?那個剛與你談話的教授看似在問我一些問題,實際上他都沒有在看我,只是看著你,哪怕他問的是『他今年幾歲了?功課怎麼樣?』「龍應台說,聽到兒子的這番觀察,自己身為社會觀察家都深感慚愧,以後即便與一個醬油瓶般高的小孩子說話,都會蹲下去,與他進行交流。這是作為對孩子的尊重。但其實很多人都沒有做到,在有家長在的場合,家長永遠是家長,孩子永遠是孩子,沒有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那二十年後呢?二十年後當你四五十歲了,而你的孩子卻正值青壯年,有了他自己的圈子和生活,他會不願意回家,不願意和爸媽呆在一起,那個時候請你也不要要求孩子每天十點必須回家,所有的朋友都必須要你知道,所有的選擇必須按你說的來。你這樣對他也是在對孩子進行時間、精神、心理上的剝奪。

年輕的時候覺得養兒麻煩,但老了卻又認為佔用孩子的時間,剝奪孩子的意志是理所當然——這大概是許多家長都抱有的心態,很多時候「剝奪」都沒有被認為是「剝奪」,而是一種全社會的理所當然。

這樣換位想一想,讓一切都順其自然。該養娃養娃,尊重他,哺育他,哭鬧皆是自然,養大他,讓他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想。

很多事情當你覺得不是麻煩的時候也便不構成麻煩了。

或許不是特別正面地切題,只是提供另一種看待這個問題的視角,具體不要煩躁的方法高票答案說得很多了,參見便是。


首先需要承認的是,媽媽剛生完孩子後會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從日常的吃喝住行,到穿著打扮,甚至是工作和生活基本上都會被打亂、被剝奪,在生完孩子的前幾個月內的生活在很大的程度上會意味著沒有自我,這對於媽媽們來說自我身心消耗是非常大的。因此不僅是生孩子之前,生完孩子之後也會有很大的負擔,媽媽們會經常感覺心態不好,產生負面的情緒。


很多媽媽會表示焦慮和擔心,覺得這樣的負面情緒會給自己帶來困擾,其實,事實恰恰相反,意識到自己存在負面情緒應該是好事。因為新媽媽再愛孩子也不可能長時間地放棄自我,做不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否則,如果一個人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而操勞過度的話,會產生一定的自我否定;而如果意識到自己有負面情緒時則恰恰說明自我狀態回來了,是時候隨著孩子的個人成長做出一些改變,找回自己的生活了


當孩子半歲或一歲之後就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身上,比如關注身材的恢復、衣著打扮,可以找家人幫忙帶帶孩子然後自己適當地外出活動,以及恢復與大多數好友的聯絡,逐步找回自我的生活狀態,在慢慢找回原來的生活狀態的同時,也能慢慢地處理好孩子與個人生活之間的關係,之後再面對與照顧孩子有關的負面情緒可能就會有更好的應對方式


也有的家長會覺得每天重複帶孩子的生活很無聊,日復一日令人忍受不了。如果這樣的感受持續的時間很長,那麼家長們就需要考慮這種感受的具體背景,有時候是爸爸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缺失了自我的價值感,又或是爸爸或媽媽的做法有時候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肯定和認同。所以思考一下導致自己認為帶孩子無聊的感覺的具體原因,比如如果自己感受不到帶孩子的價值的話,去思考是什麼導致自己得不到作為一個媽媽或者爸爸的價值感,這一點比較重要。或者進一步思考,從孩子出生到現在,整個帶孩子的過程是如何進行的,自己帶孩子的行動是屬於無奈被迫的還是自己主動樂意去做的,以及思考一下帶孩子對於自己意味著什麼等,思考這樣的問題可以幫助新家長們更好地去應對帶孩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煩惱。


也有人提出這樣的想法:「你只能反反覆復陪她玩幾個非常非常幼稚的遊戲,一直在重複,她樂此不疲,你哈欠連連。」這就需要注意每天陪孩子的時間是不是過長了,如果過長而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就需要對於時間安排進行調整。而如果只是覺得陪孩子玩比較單調,就需要考慮是不是自己的狀態不在,是不是對於每天的安排不夠滿意,使自己感覺不得不服從這種安排,雖然抽出時間來帶孩子而內心並不情願陪孩子玩,這樣的話就比較容易引起家長帶孩子的無聊感受


如果是覺得自己不應該感到無聊,卻感到了無聊的體驗,覺得自己是在強迫自己陪孩子玩,那就需要思考一下自己小時候父母也是勉強陪自己孩子玩,如果是的話,就可能把這種對待孩子的態度也轉移到自己孩子的身上。你也許知道陪孩子玩耍是不無聊的,只是自己童年的感受被激發出來了,童年受到的對待方式被你無意識地複製到了孩子身上。意識到這點,家長可以區分出來現實的情況與自己受到早年經歷而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不同的,對待孩子的態度應該立足於現實需求,而不是根據內心被激發出來的感受去做。


漸漸的你就習慣了,然後孩子就長大了,然後就不粘你了,然後你就又不習慣了。


推薦閱讀:

如何做女兒的好父親?
小孩子在撞了桌角後,媽媽一般會打罵桌子,這是什麼心理?做類似的事情好么?
生養雙胞胎是種怎樣的體驗?
中遠途自駕帶著孩子的話,需要注意些什麼?
整天給小孩子戴口罩,會不會因為缺氧影響大腦發育?

TAG:育兒 | 調整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