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大陸書籍流行橫排,而日本港台以豎排為主?大陸為何不選擇豎排?


@施宏 查到的文獻很好,接著後面再說幾句。
我很蛋疼地跑進讀秀去翻了一下1953年到1954年之間的電子書,發現這個事情非常之好玩;雖然不能說有什麼好的結論吧……

1954年5月上海的聯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黨與蘇維埃文學》仍是豎排本:

但稍早的1954年3月中國科學院出版的譯著《高分子化合物在合成方面的成就》 就已經是橫排了:

同一時期,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棒、壘球練習法》 ,並非譯著,但也是橫排:

翻了一通以後我覺得這個問題和出版機構的性質有著非常大的關係。似乎是和民國時期出版習慣聯繫較多的出版事業,尤其是文學、藝術、史籍類的出版物,以及以上海為中心的、民國時期已經很發達的出版業所製作的印刷品,對豎排的依賴要高很多。而對於應用性較強的出版物,橫排就普遍得多了。這也許可以當成從豎排到橫排過渡的一個指南圖。
(我為什麼覺得這個問題有意思呢?因為傳統上和書籍這一載體結合最為緊密的文學和史學類書刊,在這一輪出版業轉型中好像是拖了後腿的呢。那些非文史性質的讀物反而成了出版業的號角。當然這都是我翻書時候得來的經驗性推測,有心人不妨進一步統計統計。)

此外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1950年代的出版物,即使豎排書也經常採用橫排的封面,而且字從左向右。民國時期大量如牌匾一般從右向左寫出的標題,到這裡似乎消失了。我覺得這個因素是會影響內容編排習慣的。

而且可以看到,這些習慣都超越了政黨的界限。1942年延安出版的《論新階段》,標題從右往左,內容豎排。

最後還有一點猜測,這種圖書編排習慣,很可能和稿紙的體例及使用方式(特別是三百字稿紙或五百字稿紙的流行)密切相聯繫。只是不確定二者哪個在前。


via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1_04/14/5741789_0.shtml

葉籟士曾是人民出版社第一副社長和第一副總編,他是語言文字學專家,仁厚長者,1952年12月調來人民出版社。他的名字有點怪,是世界語JELEZO的讀音,意思為「鐵」。葉的原名叫包叔元。

葉籟士強烈呼籲改出橫排本。但他的建議遭到了從有關部門到著作界的強烈反對,理由是橫排不合於自古以來的中文閱讀傳統。但葉籟士以一名學者特有的執著,在社內外廣為宣傳解釋,從文字排列的必要性,閱讀的方便程度,甚至找到醫學上的依據,告訴大家眼睛看橫排比看豎排要舒服得多等等,反覆說明文字橫排的種種好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胡愈之、葉聖陶等出版總署領導和專家們的贊同和支持下,報請中央批准後,開始先在人民出版社試行橫排書,並很快在全國推廣普及。


導師研究媒介考古學(簡單地說就是考古媒介是怎麼誕生然後使用然後改造然後消亡)。

他在課上和我們說,中國早期想推行橫排的那群人搞了個眼動儀實驗,看在閱讀速度上到底是橫排快還是豎排快。結論是:豎排快。

然而為什麼最後橫排勝出了,原因在於橫排在混排西文、數字上更直觀。

順便一提的是,有人覺得這個實驗不大科學,後來又重做了一遍。當時橫排已經成為主流,閱讀速度反而是橫排勝出。

導師總結說,所以這個閱讀的速度和當時人的習慣更相關,媒介改變了原先的習慣,後來的習慣又進一步加強經驗,才讓人覺得自然如是。


╃─┬─┬─┬─┬─┬─┬─┬─┬─┬─┬─┬─┬─╄
║8│6│。│h│補│行│另│繁│是│沒│豎║
║0│6│c│t│充│的│外│體│豎│什│排║
║9│4│o│t│外│長│我│字│排│么│就║
║3│5│m│p│鏈│句│寫│呢│看│問│是║
║ │1│/│s│接│,│短│。│得│題│這║
║ │/│q│:│你│讀│句│ │累│,│個║
║ │a│u│/│看│起│子│ │,│就│樣║
║ │n│e│/│看│來│還│ │眼│是│子║
║ │s│s│w│ │更│好│ │疼│不│的║
║ │w│t│w│ │是│看│ │,│習│,║
║ │e│i│w│ │折│一│ │我│慣│你║
║ │r│o│。│ │磨│點│ │這│,│看║
║ │/│n│z│ │人│,│ │還│個│了║
║ │1│/│h│ │ │如│ │沒│人│就║
║ │2│1│i│ │ │果│ │有│經│知║
║ │2│9│h│ │ │是│ │轉│驗│道║
║ │3│5│u│ │ │跨│ │為│就│,║
╁─┴─┴─┴─┴─┴─┴─┴─┴─┴─┴─┴─┴─╆

文字豎排由【繁體字網】 文字豎排-豎排文字 強力驅動!


從我閱讀台版書的經驗看,豎排的閱讀速度比橫排要慢一倍。
讀得慢不是因為不習慣這種排版,單純是因為豎排每列太長了,作為對比,日版口袋文庫因為尺寸小,讀起來就比台版要快。
理論上,豎排最適合的並不是這種高比寬大的現代書,而是古代捲軸。因此當代書確實應該針對形狀重新排版。

實際上豎排的劣勢讀得越快越明顯,我是大部分長篇都能一天讀完的人。


張運政先生的答案有問題。在日本,技術書也都是橫排的(相信臺灣和香港也是),小說則大多豎排。(如果真想知道豎排書中的拉丁字元怎麼處理的話,那是把字母順時針旋轉九十度來排的。看著的確不方便。)

支持橫排和支持豎排,都有很多合理的論點,兩邊都是對的。強行禁止某一種排版纔是不對的。

在日本、香港、臺灣,都是橫豎排並行。人們並沒有不習慣。1980 年代生長於廣東地區的人,小時候或許有看豎排港版衛斯理小說的經驗,只要書足夠吸引,習慣豎排並不需要太長時間。


最近在看一本早期台灣出版的舊書,感覺豎著排版還是挺舒服的,特別是捧著書看的時候還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不知道是因為繁體字的識別效率低還是因為豎版的原因,書一直讀的很滿。

1.中英文數字混合出現的話,橫版會相當方便。
2.捧著書讀的話,豎版書可以通過彎曲書面來提升舒適度。
3.數理化公式橫版要方便很多。
4.手機、電腦上顯示豎版字會很難閱讀吧?
5.寫字的時候豎版從右往左寫容易抹臟。


-- 順 家 文 而 為 那 排 如 
 便 都 化 最 西 么 對 果 
 也 要 、 近 方 大 閱 習 
 就 學 科 一 科 , 讀 慣 
 學 , 技 百 技 我 的 了 
 了 所 是 年 文 認 影 的 
 。 以 強 來 化 為 響 話 
   排 勢 , 的 主 其 , 
   版 的 西 影 要 實 橫 
   格 , 方 響 是 都 排 
   式 大 的 , 因 沒 豎


記得看過的一篇文章說以前中國人讀豎排書就是一直在點頭,而外國人讀橫排書就是一直在搖頭。
這充分說明中國人連讀書都不敢質疑權威,只曉得死讀書;外國人讀書搖頭就是不斷挑戰權威所以能不斷進步。
這真是角度清奇!
更搞笑的是讀初中的我當時就信了!
我愚蠢的初中時代啊!


不 是 主 講 不 是 主 講
過 古 要 道 過 古 要 道
這 文 看 理 這 文 看 理
樣 類 排 , 樣 類 排 ,
自 , 版 竪 自 , 版 豎
己 或 。 排 己 或 。 排
打 者 而 看 打 者 而 看
字 契 且 起 字 契 且 起
還 合 大 來 還 合 大 來
真 內 部 根 真 內 部 根
是 容 份 本 是 容 份 本
麻 風 竪 不 麻 風 豎 不
煩 格 排 累 煩 格 排 累
呢 的 都 。 呢 的 都 。
。 。 。 。


就是看到施宏的答案補充一下。第一個提出的漢文橫書的是華僑陳嘉庚。

「1950年6月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陳嘉庚正式向大會提出了中文書寫應統一由左而右橫寫的提案。」

【1955年1月1日,《光明日報》首次採用把從上到下豎排版改變為橫排版,並刊登文章《為本報改為橫排告讀者》說:「中國文字的橫排橫寫,是發展趨勢。」】

中國早期豎寫因為使用竹簡,木頭或石塊。形狀和紋路決定了豎寫更清晰和容易保存。就算是在龜殼上寫也是豎寫弧度影響小。從右往左據說因為大多右撇子,一開始只寫一兩個字所以從右起筆。

後開西方文化侵入,包括西醫等。他們認為人的兩眼是橫的,眼睛視線橫看比豎看要寬,閱讀時自然,不容易累。另外外文的引入比如各種數理化公式,外國人名表現也較方便。歸根結底就是我們很多東西不得不學西方,所以要遷就西方。

台灣保持豎版主要原因不是別的,而是為了表現自己是真正的中華文明繼承者。


括弧引用光明日報介紹


我敢說回答裏豎排不好看的。還有對橫排文字進行殺馬特排版的。很大一部分都沒有翻過真正的豎排書……


諸多歷史原因,其他答案已備述,茲不重複,但駁斥「電腦不適合直排」之謬說。電腦屏幕實更適合直排(縱排)文章,橫排爲避免行過長,反而浪費了?面兩邊,知乎便是個典型。舉三例如下(直排請改爲?如左?)

一、知乎專欄。知乎專欄正文採用定寬,不隨屏幕寬窄調整版寬,在我的屏幕上,僅佔了三分之一,浪費嚴重。編輯其 CSS,改成了直排,增加行長,提高?面利用率且不至於行太長而影響閱讀。此示二例:一爲我自己之專欄文,內插了兩?古籍截圖,整篇文章行方向統一,與古籍接軌。

試想,如果僅需插入古籍中的一兩行,在橫排裡,就彷彿一根棍子撐開了行文,多醜?二爲下圖弁言介紹部分(詩換行頻繁,屬特殊情況,與此題無關),圖取自 @古水 之專欄。

二、顯示普通典籍。橫排書縱滾,縱排書當然要橫滾。下圖是我編排之典籍範例,包括了典籍之常見格式。此圖中一行二十字,行長適中;加上天頭,?面完全利用上了,信息量遠多於橫排。後文還排了簡單的傳統樂譜,兩側、上下更有控制面板,截圖均未包含。

或曰掃描的直排書在電腦上看著累,每行都得上下滾才能看完。因爲近現代書籍普遍字小,將一行縮到一屏幕以內,則文字細小難辨矣。古代印刷的書字大,便無此虞。

三、軟體界面。

軟體之界面如何,全看如何設計。目前除數學、化學等理工科軟體外,是縱是橫,誰也無明顯優勢。下圖是我設計的萬年天文夏曆電腦版界面:能縱排就縱排,不能或不便縱排就橫排。

八字反查年月日:

四、數字和外文。上圖已示,四位以內阿拉伯數字可以?縱中橫排?;逾四位者,建議每四位一橫排,正好達成「萬位分隔」之效果。英文則有幾種辦法,現今港澳臺及日本最通行的做法是長詞全部臥倒,看習慣了也不用扭頸。話說回來,若書刊要夾雜許多英文,如英漢詞典之類,便應橫排了。然而這畢竟是少數情況,不可因噎廢食。難道只爲了照顧少數外文,便該強迫所有中文書刊改變縱排傳統麼?

一些人慶幸當年改成了橫排,說「否則看縱排還不累死」云云。只能說你自幼看的書多爲橫版,橫排先入爲主了。習慣不改,即使縱排再好,以上這些話都是白廢口舌。


一個最簡單的理由是:只有漢字適合豎排。英文,阿拉伯數字,符號文字,都不適合豎排。

因而,無論港台還是日本還是大陸,橫排都是更流行的。除了純漢字在特定情形下適合豎排以外,絕大多數文字都只適合橫排。


因為人的眼睛在臉上的排版就是橫排的。


讀書要多搖頭,不要老點頭。

====
感覺很羞愧,畢竟只是胡謅。。。


港台書也不全是豎排的,繁體書一般文學類或文字類書籍是豎排的,他們也習慣這樣閱讀文字,設置日常看的報紙都相當多是豎排的,但也有很多書是橫排的,尤其是實用類書,需要圖文混排的,很多是橫排字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眼睛是橫著長得……


豎排右到左是中國書籍的傳統,因為古代的書就是一卷竹簡或者紙,當然從右向左寫+豎排是最方便書寫和閱讀的方式。


我找到過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1000多頁,想通讀一下,很快放棄了,豎排讀著太他嗎痛苦了,


推薦閱讀:

一個人讀2000本書具體是什麼概念?
有哪些名字很有逼格的內容也確實有逼格的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怎麼理解,「腹有詩書」怎麼在「氣」中體現出來?
有哪些沒有第一部,直接就是第二第三第四的作品?
書、影、樂的評分、評論、權威性與用戶活躍度比豆瓣的更好用戶體驗的英文、中文、其他文種網站有哪些?

TAG:日本 | 設計 | 豎排 | 書籍 | 港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