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歷史書籍,但看完很容易忘記具體的細節,有什麼好辦法么?

小學四年級就看完了白話本的中國歷史,但初中開始就不記得部分朝代的順序了,除了一些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以外,其他干過些什麼也都只有模糊印象了而已。
又比如英國玫瑰戰爭,看過好幾次有關介紹了,就是不記得哪個理查很昏庸,哪個理查被砍頭,又是哪個理查打仗厲害(和英國人的王室命名有點關係,太多重名的了)……
愛看歷史,也希望那些歷史故事能記憶下來成為我裝逼吹牛的資本,但記憶不下來不知道如何是好,各位歷史大牛是怎麼做的?


所謂前看後忘,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懶。

讀書是需要基礎知識的,基礎知識是需要記憶的。比如朝代列表就需要自己拿出來背。在伯克利這邊教的中國史導論,上來先十幾個朝代二十幾個地名發下去背,第二周測驗。作為助教,我還很擔心班上的孩子的,就問老師,「這是不是太多了?這些孩子背得出么?」老師就說:「我們這課其實十三周,你第二周還背不出來你後面幹什麼……」

說來,以前人如果要來讀某朝史,那先把年號都背出來,然後再去看書。為什麼呢?這樣才知道史傳奏議在說什麼,不然拿起書兩眼一墨黑的。今天各種搜索引擎比較發達,參考工具比較多樣化,看上去是方便一些了,但有些基本的內容,還是必須自己整理、自己抄寫、自己背誦,這樣才算開始看書了。

~·~·~

把基礎知識記住,當然不容易。所以以前人想了很多辦法。熟悉佛教文化的可能都知道,佛教的精髓都概括好了,就是幾個什麼: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為什麼會是這樣呢?我一個老師說:因為佛教一開始是在下層口傳的,你的基礎知識要讓別人記住,你就要很清楚地歸納出來,綱舉目張,不認字的人也可以口耳相傳了。所以我朝搞宣傳,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然後大家那麼一唱,那就田夫野老的都知道了。

所以歌謠很重要,從前這是一種很重要的信息溝通渠道,而且許多基礎知識是靠歌謠來記的。舉個例子,三垣二十八宿,聽上去很複雜,有學問的人也不一定能記住。至少唐的時候,就有了步天歌:「中元北極紫微宮 ,北極五星在其中。」從頭到尾背出來,整個天庭的基本格局就掌握了。因為朗朗上口的,小時候學會了,到死不忘記。再後來,有了印刷術,讀書人的群體更大了,那更弱的人也多了。所以更基礎的知識也要編成歌。朱熹就有《八卦取象歌》: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說來,和前代相比,宋代的讀書人實在太弱太懶了。連這八個符號都記不住,不肯用功抄抄寫寫,那隻能編成曲唱成歌。現在,這一招現在就讓哈佛學去了。那裡教中國史,先讓大家學首歌:

商周秦漢,商周秦漢,隋唐宋,隋唐宋,
元明清Republic,元明清Republic,敏感詞,敏感詞。

當然也可以有別的唱法。但這樣一來基本朝代序列就掌握了。

~·~·~

對於一般讀者來說,朝代太簡單了……這都背不出那隻能聽段子了。明以前,具體年號又太多了,不常用也會忘記。大體來說,把主要時段的皇帝記個大概,那就有基本的時間線了。同理,我們可以來編一點皇帝歌:

高太高中睿則天,中溫睿玄肅代德。
順憲穆敬文武宣,懿僖昭莊明閔潞 。

這是不是挺像一首打油詩的?這就是有唐一代的皇帝們: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則天,第二句溫是溫王。這裡要注意,這種編法中:「昭」包括了昭宗和昭宣帝,且「昭」之後是後唐的皇帝了。你如果不喜歡也可以自己編。那一朝朝編下去也是很歡樂的:

太庶末莊明閔潞,高出高隱太世恭。
*真仁英神哲徽欽,高孝光寧理度恭。
*世穆景聖興道祚,*熙海世章衛宣哀。
太定憲成世武仁,英定順文明寧惠。

(*號表示太祖太宗略去了)這裡依次就是五代、宋、遼金、元。來看這句,「世穆景聖興道祚、熙海世章衛宣哀」,其中海是海陵王。廟號之中是不是也能感受到一些朝代的命運呢?

~·~·~

外國就更歡樂了。比如法國的卡佩王朝,讀起教科書來可能會覺得頭緒很亂,可以這樣編:

休大休佩蘿蔔二,亨一菲一路易胖。
路七菲二路八九,菲三菲四路十強。

這複雜一點。休大是于格大公(Hugues le Grand/Hugh the Great),休佩就是于格卡佩了,蘿蔔二是羅貝爾二世。後面簡單一些,主要就是路易和菲利浦,強是約翰,對照世系表大家也可以發現是誰(嚴格說之後還有菲五和查四,但我把他們和瓦盧瓦王朝一起記)。記住這些法王,心中就有基本的時間線了。即使在講德意志、義大利或者阿基坦的事情,大致可以有一個概念。即使隔了好長一段時間,稍稍溫習一下就又能記得了。

當然也不需要一定湊成七言,比如金雀花王朝、玫瑰戰爭到都鐸的英王可以這樣整理:


一二三(略去之後的理查二世,到這裡是金雀花王朝)
四五(亨六愛四各兩次,亨四五六是蘭開斯特王朝)
(略去了理查三世,這裡是約克王朝)
(都鐸王朝)

這看上去比較複雜,簡單說金雀花王朝從亨利三世開始,都鐸王朝到了愛德華六世就沒有男性繼承人了。這之後,瑪麗、伊麗莎白以後就是斯圖亞特王朝了,那是一個新的時代了。

這中間的英王,略去一些複雜的情況,簡化以後就是就是亨(利)愛(德華)交替,基本上連在一起的名字都是一個王朝的——這並不是巧合。如果覺得上表還是太複雜了,其實只要記住開頭和結尾:

亨愛亨愛亨愛,三三六五八六——是不是有點像很愛很愛你的那首?

這樣一來,基本就能還原出期間英王的次序,心裡知道:理查二三在中間,亨六愛四各兩次——這就大功告成了。其實金雀花之前很簡單的。亨三之前最重要的是獅心王理查一世,再往前是亨二亨一(中間亂了一陣),亨一再往前就是威廉二世和威廉一世——這人就是征服者威廉。所以從1066的諾曼底征服到1689光榮革命,英王我們基本上都知道了。是不是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們的英國史了。

把這些自己摸過一遍,背出來了,就有基本的骨架了。順便也說一下,不要覺得那些把歐洲各個家族王室記住的人就很厲害,其實你坐下來一個下午也能背會的。如果隔了一段時間不接觸,自然會忘記,稍微複習一下心法就又掌握。

~·~·~

有個一點基本的勤奮,那才能講閱讀的方法。帝王世系只是給你一個最最基本的時間線,在時間線上去添加什麼,還是自己的事情。比如有些人加來加去還是那些人的八卦,那其實完全不會有進步的。

上手最主要的任務是去把握基本脈絡。比如歐洲修道院的歷史很複雜,涉及修道院很多,教皇聖徒更多。我們教科書用C. H. Lawrence的Medieval Monasticism,已經很簡明了,但初讀的時候還是頭緒很亂。我們老師就講,不要去追那些細節,那些具體的修道院的規則,思考最基本的幾個問題:到修道院出家和其他的信仰方式到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對於修道院來說規則特別重要?為什麼聖本尼迪克特重要?為什麼克呂尼重要?和他們有關的時間節點是哪幾個?為什麼那幾個年份重要?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填充具體的細節。這時就需要拿出筆來,把有關的細節抄下來,按照以上的問題組織起來。這樣一來,你掌握的細節都是有意義的細節,是自己歸納的,很久以後都會留在自己的記憶里。

再舉一個例子,博士生有明治前日本史的研討班,第一周就要去追500年到1700年的基本脈絡。雖然說是博士生,但前現代日本史方向的孩子只有一個,專攻平安日本,這麼長的跨度對所有人都是一個挑戰。如果逐個去追索織田信長啦、聖德太子啦那些讓人歡樂的人物,那別說一周了,一年都來不及。所以老師就要去把握權力結構的主線:誰以怎樣的方式掌握著土地?他們以怎樣的方式經營土地?地方的權力結構如何影響中央的格局?中央的變故又怎麼樣改變了地方既得利益的分配?(圍繞Hall, John Whitney. Government and Local Power in Japan, 500-1700: A Study Based on Bizen Province. )再具體一些,律令制之前的地方格局大體是怎樣的?莊園製為什麼會形成和發展?到了這個層面,一則可以追索一些宏觀的問題:教科書們是怎麼對日本史進行分期的,是不是有道理?再則就可以追索一些深入的問題:後三條天皇的莊園管理令為什麼重要?豐臣秀吉的太閣檢地為什麼重要?同樣的,細節就組織起來了。雖然還是不知道什麼日本史,但接下來就可以讀一些更深入的作品。

很多歷史愛好者看不起這些基礎知識。覺得進了票有圈,克呂尼啦、太閣檢地誰不知道,好像讀了以後沒什麼可跟人講的,就沒有成就感了。非要去追一些添油加醋故事或是無中生有的細節,然後到處和人講,引來人家欽羨的目光,彷彿這書沒有白讀。其實過陣子不講,自己也都忘了。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是因為方法不對。人家說相聲的都沒有上來就背大段的,都是從基礎開始。這樣粗線條的閱讀,目的是建立一個框架。不可能在每個問題上有任何實質的了解,但自己可以知道怎樣的問題需要去了解。不可能去和別人吹噓,但是卻可以去了解更多更重要的實質。

所以我們一個老師說:讀歷史書像種田一樣的,一遍遍來的,第一遍看書,只是翻一遍地,收不上什麼東西的。後面還要播種、插秧之類的,路還遠著呢。

~·~·~

到了這裡,就引出了一些真正有意義的問題。簡單說就是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而非專業研究者,讀歷史究竟有什麼用?有什麼意義?

很多人會說,以史為鑒。這固然不錯,但至少一些人這麼說的時候,無非就是在做一個白日夢,彷彿可以從中提取出什麼必勝的錦囊,第二天回到辦公室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說來,政治運作其實是歷史中非常高階的學問。因為不同時段的權力規則是不同的,這些規則當事人都知道,自然都不會寫下來——所以對於一流的史學家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題目(cf 宮崎市定《科舉前史·序》、陸揚「為什麼需要政治史:從唐代研究得到的啟示」講座·凌亂筆記整理稿)。那普通愛好者說是在讀權謀,其實就是把自己辦公室鬥爭的基本法則投射到歷史情境中去,以為從前的人也是這樣玩的。讀來讀去其實都在自己局限的思想里打轉。

讀歷史書也是要從基礎開始的。這個過程,也許不能簡單明快地提取什麼錦囊妙計,但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也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教會我們怎樣有效地去了解、去欣賞一個不同的文化世界:歐洲的修道院也好,日本的莊園經濟也好,或者是其他各種不同的文明。按照本系系主任老師的說法,修讀過歷史系的學生,以後去了國際關係呀、傳媒之類的領域,也許不會直接和古代世界打交道了;但是,在對各種紛繁的問題的時候,土耳其的政變啦、某個社會現象啦,他們知道該如何著手,他們知道哪些東西自己首先要記住,然後要去看哪些材料、追索哪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向有關的學者請教,也會事半功倍。

稍稍,進階一些,就是告訴我們很多神話是如何被組織起來的。我們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從小就接受了很多這樣的教育。我們至少可以問:這樣的歷史敘事是如何被搭建起來的?哪些地方我們要保持一些謹慎和懷疑?有沒有一種可能,可以搭建成一種別的樣子?哪些地方,我們可以期待一些進一步的拓展?要之,對歷史的愛好依然可以帶給我們很多。小一些說,她讓我們在信息時代變得有效率;大一些說,她也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公共人。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

蹄是抓兔子的繩子,荃是捕魚的籃子。莊子的意思就是說,用繩子是為了抓兔子,抓到兔子可以丟掉繩子;用籃子是為了捕魚,捕到魚可以丟掉籃子;文言/典故是為了讓人明白道理,明白了道理以後可以忘掉文言/典故。

題主如果不是專門從事歷史學研究,只是愛看歷史書和歷史故事,完全可以「得意而忘言」。當你讀懂了史書中那些功臣良將的榮辱得失,帝王將相的治亂興衰,朝代更迭的成敗是非,並能從這些典故中汲取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閱讀中體驗了不同生命的經驗。就可以和你的朋友們交流分享啦~( ????? )

何必開口必稱出處呢?

一個同樣的歷史愛好者的建議~


雁過長空,影沉寒水,你以為忘記的細節其實並沒有真正忘記。如伊頓公學校長威廉?考利所言:學到的知識,很大一部分會被忘卻,而被忘記的知識的影子卻保護著你避免陷入很多錯覺。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0128_1.html

細節能否牢記不用太介意,特別在這個同步google的時代。讀歷史書籍,通感遠比細節更重要。這也是「知」與「識」的分野。

因此,「知乎」誠可貴,「識之」價更高。

上周鍾阿城在花木星河灣有場研討會,他說及:http://culture.caixin.com/2012-08-21/100426745_all.html#page2

八十年代初興過一陣智力競賽,類似「秦始皇是哪一年統一中國的」這種題鋪天蓋地。但這是「知道競賽」,我不知道的,你告訴我,我就知道了,很簡單的事。

智力是什麼?是對關係的判斷。你告訴我秦始皇是怎麼一回事,中國當時是怎樣一種情況,問「秦始皇會怎樣做?」這才是智力所在。

深以為然。


介紹個我個人用過的方法:自改史書體例。
簡而言之就是看紀傳體的時候把書整理成編年體,看編年體的時候把書整理成紀傳體。
不需要太關注什麼格式或者概括(你做著做著就會覺得怎樣的格式最合適了),你要做的就是把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整理成條目,然後匯總起來。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紀傳體是點狀歷史,編年體是線型歷史。前者幫助你了解一個人,後者幫助你理解一個時代。但是正如一個人的際遇要考慮時代進程一樣,而時代特徵有時候也會集中反應在一個人身上。兩者不可偏廢,所以這樣做你能得到的收穫遠比你通讀一遍來的大。

當然,這樣做也會有麻煩,比如年代的判斷。
舉個栗子:
初,張詠在成都,聞准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及准出陝,詠適自成都罷還,准嚴供帳,大為具待。詠將去,准送之郊,問曰:「何以教准?」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准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此張公謂我矣。《宋史·寇準傳》

這條史料沒有時間,只有人物,那麼我應該放在哪一年呢?
這時候就要考驗你的閱讀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了:史料里有兩條線索:「張詠在成都」和「及准出陝」。
查列傳我們得知寇準在宋真宗景德年間出知陝州,而此時張詠也在四川。所以基本可以確定這件事發生在景德年間。
啥?嫌麻煩?你對歷(zhuang)史(bi)的熱情只有這麼點嗎?


XY,可以說大家看我寫了這麼多和歷史有關的,我的經歷大致就是,我從小真的並不喜歡歷史,唯一的感受就是,我一個地圖愛好者,怎麼就把我拉去說歷史了呢?

很多人在抱怨歷史為什麼那麼複雜,出現那麼多名詞,其實有個核心的問題是,你可能對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一個具象的認識,所有的東西都是架空在了腦子裡。舉個例子,三國的歷史幾乎找個幼兒園孩子也能說上來幾個人,但是真正說到裡面的「燕代」「冀州」「烏桓」「兗州」甚至長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玩意在哪裡,那樣的話你還怎麼能夠真正對歷史產生系統的記憶呢。

  • 其實世界真的很小,大致說說我的一些看法吧,知乎也有不少問我怎麼了解這些的,恕我直言,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也實在不是謙虛。

記得好像是剛會說話的時候,我就記得媽媽就在滿牆的漢字英文的邊上,掛上了三個花花綠綠的玩意,現在想想就是一個中國地圖,一個中國地形圖和一個世界地圖,現在的印象裡面這幾個地圖都不大,比例尺大到只能看清一個大概,但是卻成了我對於這一切感興趣的源泉。

  • 我還記得最早我感興趣的就是,為啥中國和俄羅斯那麼大,為啥歐洲國家那麼小,他們不是很厲害嘛?看中國地圖的時候也想,中國為什麼凹進去一塊?為什麼甘肅是一長條?為什麼新疆那麼大卻只有一條地方有城市?新疆的西邊,又是什麼?看到地形圖的時候也會想,這個大陸中間好高啊,中國怎麼這麼「粗糙」啊,淮河南邊幾乎全是丘陵,山西西邊又全是「黃黃的」高原,這麼大國家怎麼這麼少的平地啊。

甚至還有,咦,我大哈爾濱竟然在角落裡。

等到長大一些後,上課一直在搗蛋的我沒事就對著地理書裡面的世界地圖用本去描,描個幾十遍都不覺得沒趣,後來我就開始背著畫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國家,最起碼在那個時候就對大多數政區位置,有了個自己的概念,後來當我洋洋自得的背著地圖指出來一個個國家的時候,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 後來慢慢的接觸到了一些歷史,看到了中國在歷史上出現過那麼多次的疆域變化,我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又是小時候的疑問,既然中國是這樣,那為啥世界上的這些國家是這個形狀,為什麼歐洲國家類似我們的諸侯國,但是就是沒法統一,這些國家一直都是這樣么,在他們的身上有過什麼往事,他們疆域的形成是人為還是地利呢?

所以我對歷史的興趣,也都是從這個開始的,你會發現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的版圖和位置,都和各種各樣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大家每次一提到世界,總覺得非常的廣闊,大洲大洋,實際上按照歷史來說,有時候世界無非就這麼大,幾乎現在所有的主流文明,都誕生在這個我們生活的亞歐大陸和北非的一小塊上,這麼一看,很多時候範圍就被大大縮小了。

圖 燃燒的文明,3個大源頭(兩河、埃及、長江黃河),其實範圍也就那麼大。

  • 於是我的好奇之路就這麼開始了,實際上我最早對歷史感興趣的是,伊朗的波斯帝國在不同時期竟然和希臘、中國都接壤過,那麼這個中亞和西亞,到底發生過什麼故事呢?這麼一來,我就開始對這兩邊的我們和歐洲,都開始感興趣起來。

當然,我看題主主要問的是中國其次還有中世紀的歐洲,我就首先拿中國來說說吧,我們就拿耳熟能詳的先秦三代到秦的統一這段來舉個栗子,記得還是小時候通過一個紀錄片,知道了歷史上的「夏」朝的記錄僅僅限於史書,而疑似夏朝又遺址的二里頭,也是爭議頗多,就算真有這麼個「王朝」,覆蓋面積也出不了山西山東河南這三個省,那後來我們怎麼這麼大了?充話費送的?

夏之後是商,商可就是誰都承認的了,但是看到比如葛劍雄之類的描述區域歷史的書本後,我發現這個商也不大,貌似還是個偏東的政權,後來慢慢知道了商政權其實是個「東夷」起家的大國,而這個周朝又是陝西那邊的一個自稱「夏」人遺民的部落,周趁著商征討另一波東夷「淮夷」趁虛滅了商朝,這麼一來這國家又擴張了一塊,而這在我的想像中,無非就是一塊塊區域的不停變化,我們看下——

圖 剛才說的那段。

其實大家就會發現,原來大家都想要的,就是這個橙色線裡面的「華北平原」,失敗的民族總要被趕到大山裡面去,而這個周的地盤也是個好地方,這裡本來是南邊的秦嶺和東邊的太行山圍起來的一個高原,結果偏偏黃河的支流「渭河」衝出了一道肥沃的「渭河谷地」,這裡也就成了中國最重要的地區「關中地區」,三邊都是山,只有東邊一個函谷關可以進入華北平原,簡直就是個皇宮一樣的地方。

夏、商、周被稱作「三代」,那段時間的歷史,其實就是中央權力的不斷加強和地方權力的不斷擴散的矛盾,地盤越來越大,中央想通過各種方式來控制地方,包括血緣、分封等等,這個也就是所謂西周的「分封制」「嫡長子繼承製」「井田制」這樣的玩意,所以這麼一看,這兩點就又結合起來了。

後來周的小弟們越來越不聽話,而中央內部也不太平,後來周厲王時代的「國人暴動」導致了中央威權的快速下降,西周的滅亡也就是伴隨著自己精心構造的等級制度瓦解而發生的,人越來越多生產力越來越高,你這井田分封的制度,早就不符合這個時代了。

當然了,你要是用歷史故事記這一塊,那就是申侯造反,犬戎入侵,周朝安排的商朝降將惡來的後代,在甘肅那邊防戎族做肉盾的嬴姓部落看準了機會,掩護周平王東遷,周王直接大嘴一說就把被游牧民佔領的關中送給了嬴姓的老大「其」,這也就是後來的——秦庄公,也算是秦國的開國始祖了。

所以後來所謂的東周列國,看著好像分裂,實際倒是周制度的崩塌中,其他的諸侯靠著自己的力量來尋找自強道路的過程,他們強盛自己,吞併小國,反倒是幾個曾經中原人不怎麼注意的邊緣國家——東夷地盤的齊、南蠻地盤的楚、挨著北狄的晉這幾個國家先後成了老大,也就是說中國這邊有時候往往是在分裂的時候反倒完成了領土擴張,這幾個國家本來都是周王室分封的政權,他們卻在戰亂時期同化掉了周邊的外族,同時也被外族感染,成為了戰鬥力極強的存在。

圖 其實這時候所謂華夏文明地盤並不大,所以邊緣國家開始崛起,曾經的中心中原國家反倒成了人家的狩獵場。

晉國和狄人愉快的生活,逐漸的成為了列國的霸主,結果晉國因為當年各種排擠同氏親族,結果導致了內部的幾個大族逐漸崛起,經過長久的內部鬥爭之後,贏家只剩下了魏氏、韓氏,還有一個和秦國同是嬴姓的趙氏,這也就造成了後來的「三家分晉」。

  • 實際上看了這段歷史,大家就可以直接想一下最混亂的歐洲中世紀歷史了,一個名義上的老大教皇,一堆四分五裂的諸侯國,法蘭克人好不容易要統一西歐了,最後卻被三個兒子給瓜分,成了後來的法蘭西和德意志,歐洲一直不能統一的一個很大原因和戰國也非常類似,就是沒有一個絕對的強權可以壓制住其他勢力,造成這種情況無非就是兩點,要不大家都太弱,要不大家都太強。

提到這個再說一下個題外話,就是你問的歐洲人名記不住的問題,講真你要是看了羅馬史可能更記不住,實際上歐洲人名源於羅馬的名字、氏族、家族名這樣的制度,所以重名的也多,不過你不妨去看一下這些國王死了之後的封號,就類似我們文帝武帝這樣的「謚號」,就比如英國一堆國王叫愛德華(Edward)「守護財富的意思」,但是「謚號」卻有長者愛德華、殉難者愛德華、懺悔者愛德華等等,你記這個還能大約感覺到他們這一輩子幹了啥。

但是反過來看中國,三家分晉導致了一個超級大國的崩塌,魏國知道不能光吃晉國老本,開始重用吳起加強中央集權的變法,不僅成了第一強國,還把秦國打成了狗,結果吳起最後被魏國的權臣公叔痤排擠跑到楚國死在異國他鄉,沒想到公叔痤的小弟「鞅」是吳起的大粉絲,公叔痤推薦給魏惠王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那哥們,魏惠王不拿人家當回事,後來人家就只能跑到西邊的秦國去了,這麼一來人家就逆襲了,可以說商鞅的秦國給這個世道帶來了解藥,如果生產力提高的情況下還不想分裂,那就用絕對的權力嚴峻的法令來控制這個天下,實際上秦國最後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因為下一個時代,只有秦國的制度才能走下去。

讓秦國成為一家獨大強國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商鞅,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就是,秦國翻越秦嶺,滅掉了「巴」「蜀」這兩個不知道啥民族建立的古老國家,現在一般認為可能和百濮有關,最後反正這國家也就只留下了「望帝春心托杜鵑」的傳說了。

圖 秦滅古蜀國,傳說秦國要送古蜀國能拉黃金的石牛,結果古蜀國國王就找了一堆壯丁開山,希望能讓這個難的不得了的蜀道開通,這也就有了後來所謂「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的蜀道——金牛道了。

總之秦國吞併了巴蜀,逐漸成為了一家獨大的勢力,這麼一來平衡徹底被打破,慢慢的崤山東邊6個大國加一起也打不過人家不說,東邊的國家自己還忙著撕,那秦國的統一就成了定局了,秦的統一其實不僅僅是統一,而是分裂時期的邊緣大國在瘋狂的擴張,而被秦捏在一起之後,這個國家整個就變成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其實或許從那個時候東西方的道路就有了差別了,統一之後的秦國又開始了瘋狂的對外擴張,南取百越,北卻匈奴,而且秦的短命,也絕對不僅僅是酸儒的「仁義不施」這麼簡單的一個結論,往大一點說,秦更多是因為自己的新制度觸犯了太多舊有體系貴族的利益,最終導致了二世而亡。

所以你有了這個大框架,先秦的歷史,你再去分析比如共和元年、西戎入鎬京、齊桓稱霸、楚莊王和晉的戰爭、吳起變法、孫臏擒龐涓、秦惠文王和張儀的餿主意等等,就都是這個裡面的一個個子集小故事了,首先就是,不論你先看的細節還是先看到的框架,你腦子裡面的框架和探索心,是不能丟的,萬物都有一個「道」,也都可以追根溯源。

  • 而且實際上就上面所說的這個歷程,我們歷史上就循環了好幾次。

第一個就是後來的漢朝,劉邦鴻門宴後被封到了秦嶺中間的漢中當王,這地方四面都是大山,項羽是絕對不安好心的,結果人家劉邦反而進入了蜀地控制了巴蜀,後來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直接進入了章邯這些敗將控制的關中,你會發現,劉邦雖說叫「沛公」,但是人家拿天下的路線和秦國極其類似,所以說地理條件往往有著決定性的因素,也就是劉邦的成功,讓「漢中」這個並不大的地方,成為了一個朝代的名字,最終成為了一個民族的名字。

其實我們會發現,雖然秦和隋的制度改革以及擴張造成了夭折,但是繼承下來的漢唐,卻並沒有更改路線,反而作為強盛的大一統王朝而是成為了這個民族最光輝的兩個時代。

  • 後來西晉的前身曹魏,也是通過控制了劉備的蜀地,最終統一了天下,不過就像而後來的隋朝的前身「北周」,也是通過控制關中和巴蜀最終滅了南朝統一中國,尤其到了隋朝,隋文帝希望能讓平民崛起,並且用科舉制度代替原來豪族專權的階級固化,而統一之後的隋朝也在隋煬帝的帶領下東征西討讓所有的矛盾爆發出來,最後等於也鬧了個二世而亡,所以說這也是毅種循環。

當然了,在地理上另外一個很有優勢的地方就是河東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山西,這地方和關中也有點像,雖然在高原上,但是卻有個汾河谷地,易守難攻,當年的晉國曾經在這裡稱霸,分裂出來的趙國也成了秦國最頭疼的存在之一,而後來的北魏拓跋珪、李淵、李克用、石敬瑭、劉知遠等等都是山西這片的,這些人雖說除了李淵都沒拿天下,但是也都基本統一了北方,成為最強的勢力。

  • 說到這裡你就會發現,中國雖然大,但是如果不算廣袤的西部和一直不歸我們管的東北,實際上也就是這麼幾個區塊——

圖 其實中國就這麼大的地方,在五胡亂華之前南方一直經濟都很一般,所以你會發現五代之前就算分裂南方都基本鐵板一塊,而北方的統一倒是越來越容易,後來就成了一個大模塊了,簡單點來說,你大致對這些模塊有個認識的話,歷史上的變遷最起碼心裡就有個大致的概念了。

所以當你有了這種區域的大脈絡之後,各個朝代的興替就會變得異常的清晰,中國的歷史無非也就是東周、三國兩晉南北朝這麼兩次大分裂,秦漢、隋唐結束了這個亂世,而唐末的五代十國,不僅僅讓宋朝開始遏制尚武的特性,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也等於造成了遼金控制北方的重要原因,但是等到蒙元徹底統一中國後,統一、集權的大帝國思想已經徹底的貫穿在這個民族的思想里了,而且帝王術和儒法階級統治在那個時代飛速發展,我們有了農耕文明最頂級的政治制度,也就有著以後的僵化和慘劇。

其實我在寫這個文章之前,本來想把歐洲和亞洲以及中亞結合起來說,但是突然覺得作為一個指導方法的文,也沒必要說的太詳細,如果大家希望我去說,我看看合適的時候更新,大致要寫的就是,歐洲經歷了什麼變成這個樣子,有沒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尤其是,中亞作為亞歐橋樑,那他們的歷史又該怎麼去記。

  • 給小朋友總結一下中心思想吧,首先地圖以及一定的地理知識對於歷史學習非常重要,這是一定要記住的,而且我並不反對去看很多細節性碎片化的歷史(當然什麼呂不韋是不是秦始皇他爸、武則天到底殺了誰,蕭太后和韓德讓是不是有一腿這種真的不建議多看。),但是你一定要保持一個最起碼的好奇心,那就是,這段歷史到底和我以前了解的東西有沒有什麼關係,他們到底在什麼地方,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嫌累不願意買書,那就直接網上查一查,穿線的過程,總結的過程,是非常美妙的一種頓悟。

所以,不要總希望別人給你個書單,你自己啃一本通史就想急切的記住甚至炫耀,如果你做不到把你喜愛的東西融入到骨血里,僅僅是為了顯得自己「有文化」,那裝的B,也終究會被一眼看出來。

  •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推薦閱讀
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的文明史各為多少年呢? - 安森垚的回答
「五胡亂華」中的「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與契丹、金、西夏的後裔現在在哪裡? - 安森垚的回答
把世界地圖背下來的人到底是怎樣做到的? - 安森垚的回答
戰爭史上有什麼 bug 級的存在? - 安森垚的回答
伊朗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 安森垚的回答


如何用史書學習歷史?

(2016.08.31)因為有人反映清史比較泛泛不夠代表性,於是我更新了總結歷史的方法一部。更新之後本文共分兩部分:(甲)如何總結斷代歷史,和(乙)如何把想總結的歷史從歷史長河中分出來。第二部分將以五代十國史為例,目的在於使學習者舉一反三,學到以這個方法可以分析任何朝代的能力。
(2016.09.01)更新了如何整理時間線因果部分的細節,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為學習者面臨多思路問題時提供了解決方案。

--------------------以下是原文-------------------
第一部分,如何總結斷代歷史


小生非科班出身,這裡介紹的方法不僅對於我這種對數字敏感的人有效,並且適合大多數學生。因為它符合人類大腦的記憶習慣。

過程大概如下:
1.先構建歷史框架—年表
2.然後把事件聯繫起來—換代
3.接著填補每層空隙—細節;
4.再讀事件的歷史,安裝到框架里。

這個過程跟搭房子差不多。如果你知道房子是怎麼建起的,那麼你一定能學好歷史。
如此你不僅會隨著看的越多而對年代史愈感清晰,而且別人說任何一個事件,在你腦中都可以推測出其年份和發展原因。因為歷史對於你是連貫的。

從邏輯上來說這是一個從了解到整理,再到補充和吸收的過程
我拿清史舉例。

第一步。構建歷史框架。我們首先要知道清朝有多少皇帝,共歷多少年(見圖)。

上半邊是隨處可見的朝代年表,你需要把它們抄下來,選一些你覺得有用的大事,列在另外一張紙上。然後把它們切開來分部記憶。我在圖裡,簡單地分了五個部分。

拿第一行舉例:
①1616—1618—1621—1625—1635—1640—1644
年份分別對應的是: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七大恨」叛亂髮動薩爾滸之戰,遷都遼陽,遷都瀋陽,皇太極更名滿洲並建立大清,松錦之戰,清軍入關。

可以看出,這些事件聯繫起來,可以構成從努爾哈赤創業一直到入主中原的過程。這個過程共經歷28年。
相鄰的兩個歷史事件年份差分別是:2,3,4,10,5,4。

只要能夠對這些數字有更多的印象,自然記憶也不在話下了。我提供幾種思路。你可以把以上的年份差再變為以數字10為中心的9,10,9數列;還可以通過各語言的諧音多念幾遍加深印象,如「にさんよ、じゅうごよ」這般等等。

因此只要你能記住1616這個年份,那麼你就可以跟別人說,你對明末滿洲發跡歷史有了解了。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來看第四行:
④1839—1840—1842—1843—1844—(1848)—1851
這串數列代表了從林則徐虎門銷煙的1839年,到15年後咸豐帝即位、洪秀全金田村起義建立太平天國的過程。

同樣的我們先熟悉一下各年份:虎門銷煙,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虎門條約和洪秀全拜上帝會,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歐洲革命),太平天國。
其中()中的1848年,是為了找規律而加的,那一年是轟轟烈烈的歐洲革命。

年份差分別是:1,2,3,4,5。這樣我們就能背出清中後期進入近代史的進程了。

以上就是學習歷史的第一步。

第二步。聯繫起年份,這一步就像往大樓結構里填磚塊一樣。我們不僅需要用簡潔的文字把年份形象地聯繫,還需建立我們對某段歷史的印象。這種印象被稱作歷史感

這一步我們需要:
1.兩種顏色的記號筆(用於高光要素)和若干根不同色的筆(用於寫不同的思路)。
記號筆推薦Mitsubishi的雙頭鉛筆,寫錯了還可以擦,顏色很舒服。具體用法稍後解釋。
2.至少兩本通史或者年代史。
我選擇的是中國通史(傅樂成)和國史大綱(錢穆),兩本書都是大家簡筆,皆使用文言,因而言簡意賅。科班生可以用中國古代簡史(張帆)等教材,但我個人覺得那種寫的比較詳細的書適合複習時候再看。
3.若干白紙。

關於高光筆的作用
首先說兩色的高光筆的作用。他們用於這個過程中,對比兩本書而總結出每個事件的三要素:時間,起因,結果。

所有涉及第一要素(時間)的,比如過了幾年,當年幾月等,皆用紅色線標註;所有人名和事件的名稱皆以藍色線標註。
這樣標完的筆記,不僅一目了然,而且也為三要素的記憶加入了顏色的概念,繼而加深了記憶。

關於因果思路和時間線整理
不僅僅要記錄你框架里有的事件,還要提到年份之間的因果關係。
但是通常,同一件事的因果可能相隔了幾年,甚至一個年號,這種情況就要使用不同顏色的筆來寫了。

我舉個例子。康熙十二年(1673)準噶爾汗噶爾丹即位,一統明代瓦剌後裔的漠西蒙古(即是清人所謂厄魯特四部)。接著蓄兵了十五年,他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襲擊了歸順大清的漠北蒙古,並於次年復擊漠南時,被聖祖打了個落花流水。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大清同樣也沒閑著。康熙二十三年(1684)收復了最後一個心患台灣之後,聖祖還對國內政治進行了很多的改進,還六次南下監督水利工程。二十八年(1689)年還在荷蘭人的斡旋下和俄國人簽訂了《尼布楚條約》。

這兩條沒有因果關係的思路,卻列在同一條時間線上並重疊了起來。如果使用同樣顏色的筆,無疑在記憶上會造成困難,因此這兩條思路將會使用兩種顏色來寫。
如果你不確定事件的因果思路的話,沒關係,你可以在這個環節里不停地修改,直到你覺得滿意時再進行下一步。下一步里,我們將會把整理好的時間線謄寫到本子上。有一點需要注意,則是盡量以大的因果事件來啟動每一行。

關於無法細緻列出的背景知識
有時候,一些事情的因可能發生在前朝,或者是由於很多很多複雜的原因構成,這時候時間線就無法完全記錄它了。
這一部分內容,我的做法是留下它們的頁碼,然後留在下一個步驟謄寫時間軸的時候,抄在時間軸之前作為時間軸啟動的背景。

關於使用的曆法
有些史書習慣以當年公曆1月1日作為那年的開始,有些則使用中國曆法,所以不同書里年份可能差一兩年,這點需要總結者注意。

(2016.09.01更新) @徐爾婉同學問我如下:

答主提到了用西元總結的話題時,提到了中國曆法。但我覺得是不是用年號記憶比西元好,一方面還能知道哪個皇帝即位多少年。

使用公元來記錄年表,於現代來說更方便。比如你可以參照其他國家的史書來學習等等。年號的話如果你熟悉是可以的,但是總會碰到轉換的問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就是用的年號紀元。因此你可以總結各年號對應的西元來記憶,另外還可以用一些口訣例如:

天天順、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其實你學過一遍之後,腦子裡都有印象。如果你看了我傳的那個圖片你會發現,我的記錄都是以年號為主然後括弧里寫西元的。各有所好吧。

還有一些情況,兩個朝廷同時存在,或者以胡人的年號記載,這樣的情況將另談。

這一步大致如上。具體細節可以之後再補充。

第三步。收錄入本。
把上邊總結的內容工整地抄寫在本子上。一些在時間軸以外的內容,則被整理在時間軸之前。
你可以給每段事件加上標題。比如:「明室之傾:明太祖驅逐蒙古三百年後再遭入侵」這樣,有助於記憶。
同樣用紅藍兩色標註年份和名字,可以適當加入地名的外文名(比如我學滿語就加入滿文)和歷史評價(誰是忠臣,誰是漢奸,誰是亂賊)。比如我這頁里,在寫順治二年(1645)的時候就用到了「降臣吳三桂」的稱呼。
最後可以抄錄通史中對某段歷史的總結作為結尾。

最後,再閱讀更多細緻的歷史,來裝飾你的歷史大樓,比如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等等。這樣無疑會加固整個樓的結構,還可以使其看起來更完整。幾次積累下來,你也是斷代史專家啦。

(2016.09.01)有些答案里提到了在記事件的時候抄下頁碼。我覺得這種方法作為閱讀法也許還可以,但是對於歷史的學習者來說,就顯得沒有那麼中用。哪本史書寫的不是歷史?如果你記不得具體事件的細節,你自然可以用前後因果來推算,或者查詢任何一本史書。

當然,如果你可以把每朝每代的歷史都如此總結,以後你對史學就可以手到擒來了。

比如像我這樣(yù~)╮( ̄▽ ̄"")╭

--------------------分割線-------------------

第二部分,如何把想總結的歷史從歷史長河中分出來


@林飛 同學問我如何總結五胡十六國的歷史,我以此拋磚引玉,介紹關於朝代更迭的原理
他的問題,我是這麼回答的:

歷史是有主線的。如果有意地放眼所有視角來學習的話,從邏輯上自然就不是線性的了。
我們研究中國歷史亦然,都是按年代分開研究的。那麼線性總結的方法,該怎麼應用於如你所說的,五胡亂華史更甚至於是世界史呢?

在這個回答里,我否定了學習者想要一口氣學下通史甚至於全世界的通史的想法
研究歷史,應該講究以時間為主線,事件為輔的方針來進行。因此,我們就會遇到一個問題,如何把想要總結(學習)的那段歷史從通史里選出來呢?

如果是單一朝代的迭代,即是一個人篡了另一個人的位,那麼很簡單我們可以說自上一個朝代滅亡起,下一個朝代就開始了。但是對於東漢末年、五代十國這樣各種混雜的歷史又該如何?

這就遇到了「天命/皇權」這個概念。

像是對於三國歷史,大多數研究者是以魏晉為主題的,因為「皇權」在他們手裡。因此我又回答他:

而歷朝歷代的正史,也是以這種思維來撰寫的(進而分為本紀和列傳)。再例如研究清史,大清就是主角而南明和流寇就屬於支線。
這種皇權本位的歷史,建議你可以參閱《世界史的誕生:蒙古帝國和西洋史觀的終結》一書,會對你的視野有很大幫助。這裡為了防止長篇大論,我可能只能給你講個大概。具體怎麼分段,各通史或者五代史里都有不同的方法。

誠然。那麼就讓我們進入五代十國歷史來分析什麼是皇權吧!

五代十國是一個胡漢融合的時代,正統皇權一度在外族人手中。
而天下大亂之後,唐朝這個混種族朝代手握的兩種皇權:天可汗皇帝(也就是少數民族的王權和漢族的皇權於一體),也分散到了各藩國和少數民族實力手裡。誰是繼承者?這是關鍵。

黃巢之亂(公元875年)是這個分裂的開端。山東的漢人先是攻佔了唐的洛陽和長安,接著又被打敗。但是也因此,唐朝開始割藩封王
李克(突厥人)受封於大同而成為軍閥,與他對立的是河南平原上的朱全忠(漢人),兩人都是在黃巢中立了功的。先成功的是梁王朱全忠,在公元907年廢掉了唐朝皇帝,建立了後梁
十六年之後的923年,李克的兒子又滅了梁建立了後唐。這又使得華北落入外族。
同時期,契丹人從東方進入蒙古高原(皇帝是916年稱帝的耶律阿保機),先後攻佔了西北韃靼人,回鶻人,女真人(渤海國),烏古韃靼人(肯特山脈以東)的居住地。

這時候正好後唐內部沙陀突厥人和朝廷鬧矛盾,沙陀突厥人和契丹人結盟之後,石敬瑭建立了後晉。他同時把燕雲十六州給了契丹人,成為了後來北宋滅亡的原因。
不久之後後晉遷都,又導致民族矛盾,契丹人此時再來一腿,太原突厥人劉知遠就建立了後漢

短短四年,有個漢人郭威篡了後漢,建立了後周,還特別貼心地把突厥人趕走了,他們在契丹邊上苟延殘喘,史稱北漢此時突厥人帶著少數民族皇權到了北邊,而漢人皇帝黃權則屬於後周。

公元960年趙匡胤滅了後周,合併南方小國們(那些沒有皇權的),他弟弟即位之後又滅了北漢,少數民族皇權最終落於契丹人的遼國手中,而大宋也理所應當繼承了漢人皇權。

值得一提的是,元朝滅掉南宋也是兩個皇權合併的時期。但明朝打敗元朝之後,大多數的蒙古王朝仍然在世界各地,因此只能說是奪回了漢人皇權。直到清朝入主中原滅掉蒙古余部,才算是又統一了。這麼想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實際上也暗喻了自漢代以來兩個皇權的交替。

另外,現在西藏,蒙古都是我國的固有領土的原因是,我們漢人篡了大清,所以理所應當握有兩種天命。至於外蒙獨立,他們的一個說辭也是曖昧的。

因此每當我看到有些人搞民族矛盾的時候,我都特別痛心。
請尊重少數民族,我們都是華夏兒女。我們不能否定他們,因為這同等於我們否認幾千年來中國胡漢恩仇的歷史,等同於我們否認「中國」概念之存在。

同樣的,如果我們承認漢人的國家等於中國,那麼所有的少數民族將得到權利離開這個主體。

因此我堅信:

學習歷史讓我們明白自己是誰。學習歷史讓我們鑒古人,讓我們知道將來的路。

以上。


筆者以前本科是學英語的,後來由於對心理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遂決定報考心理學的研究生。到單位同意報考及備齊複習的書籍,此時已離考研的日期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了。然而就在這短短的三個月里,我依靠自己發明的一套學習複習法,非常熟練地拿下了五門課共七本書的學習,在本專業方向的考試中,以非心理學專業的身份,擊敗其他所有對手,奪得了第一名。 我運用這套學習複習法,當年高中從最初班裡的四十多名,一下子躍為高考的第一名;運用這套學習複習法,我順利地拿下了高教自學考試的好幾門科目的考試;依靠這套學習複習法,我從高中、到大學、到研究生,幾乎政治課次次拿第一。

可以說,有了這套學習複習法,我已不怕任何類別的考試(尤其是文科類),我曾「誇口」說對於什麼會計師、律師之類的考試,如果我願意且有時間的話,統統可用不長的時間,順利地將之通過。

這種自信不是因為這套學習複習法有多麼地神奇,而是它符合了學習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學、合理、紮實、高效率等諸多優點。現給大家介紹如下:

準備好四個書籤,每天四個書籤都要往前移動,進行學習或複習。

第一個書籤是「開路先鋒」,它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地閱讀,深入地思考,廣泛地聯想,並隨時查閱有關的資料。

認真學習完畢後,要將當頁的所有學習內容,總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不能遺漏),將之寫在書上每頁最上面的空白處,然後根據這些問題,一一提問自己一遍(不要看書),能回答上來的,就算通過;回答不上來的,再回頭認真閱讀一遍,直至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完整、準確、流暢地敘說出來。

第二個書籤的任務,是要複習前一天所學的東西(也就是第一個書籤所「掃描」過的內容)。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著名的遺忘曲線,人的遺忘速度是先快後慢的,因此如果能及時複習,也就是在自己對所學的材料還沒有遺忘的情況下,用不多的時間把所學的東西及時鞏固住。

然而有許多學習者,對於所學的東西,沒有能及時安排複習的時間,結果等到他們想複習的時候,學習的內容已經完全遺忘了。所以他們又得花原來同樣甚至是幾倍的時間重新學習(原本只需花很少的時間),這就很費時而不經濟了。

此外,從第二個書籤開始複習時,一定要先看第一遍學習時所羅列出的問題,而不要直接看原文。對於所列的問題,必須進行嘗試回憶,能完整、準確、順暢回答出來的算通過,若不能再去仔細看書,並在相應的問題上標明記號。 嘗試回憶是一種比閱讀更積極的過程。它要求大腦更積極地活動,同時又是一種自我檢查、自我監督的過程,使人可以集中精力掌握不能回憶的部分或改正回憶中的錯誤,因此是提高學習積極性和效率的重要方法。

回答問題時應盡量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因為用自己的話來再現,會改善對材料的理解。理解不好的材料通常是與「別人的」語言形式相聯繫,而理解得好的材料,才容易翻譯成「自己的語言」。

第三個書籤離第二個書籤的距離,要比第二個書籤與第一個書籤的距離遠些。第三個書籤所複習的內容,應是一個星期前自己所學的內容。

除了完成與第二個書籤完全相同的程序以外,在第三個書籤的複習工作時,還應注意把一階段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人類記憶的首要問題在於組織。」一般說來,按照一個人自己的興趣和認識結構組織起來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記憶中「自由出入」的材料。對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的前提是分析和綜合、加深理解。編寫提綱是一種詞的邏輯記憶方式,因為它把「別人」的語言形式,通過積極的智力活動,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第四個書籤與第三個書籤相隔的更遠,它是複習和檢查一個月前學習的內容。一般來說,經述前三輪的學習與複習,絕大多數內容都應已熟練無誤地掌握。如果此時還有不熟和錯誤的地方,要加倍警惕,認真補漏,並做上記號,以備階段複習和最後總複習時提醒自己格外注意。 以上就是我的超級學習複習法的主要內容,綜上所述,它有以下幾個顯而易見的優點: 第一,穩紮穩打,令人有一種踏實感、有效感,避免產生急躁、焦慮、學不進去、不能專註等諸多不良的學習心理。 第二,省時高效,合理經濟。此法安排學習複習間隔合理,此法用大大少於一遍完成再來一遍的四輪複習的時間,卻遠遠高於單獨進行的四輪複習的效果。因為如前所述,一輪複習完成後,因與初次學習間隔時間過長,複習往往又變成了重新學習。 第三,監督反饋,事然於胸。通過提問題再嘗試回憶的方法,可隨時了解哪些部分是自己已經熟練掌握的了,哪些還不是。然後對不熟練的部分,集中精力打殲滅戰,既節省了時間,又保證了學習的質量。


以上。


讀第一遍的時候用便籤條標下重要細節或閃光點。
讀完第二天再瀏覽一遍。
周末或者有空的時候把便籤條拆下,記下被標記的部分。同時又是一遍瀏覽。
記筆記的時候記下具體書頁,以便查證。
放輕鬆,不要刻意背誦。
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
祝好~


先寫一點,想到後再補充。
作為歷史小說作家,我也有這方面的苦惱。後來用了下面幾個辦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個人經驗,分享一下。

1:明白歷史的邏輯,找到關鍵人物、歷史的主線與枝幹。
比如我想知道順治元年清朝的情況是怎樣的,那要如何理解呢去翻閱史書嗎?史書內容太多了,亂七八糟的東西會很多。會遮蔽視線,浪費時間。

然後我就根據關鍵人物找。黃台吉、多爾袞、豪格、福臨以及孝庄太后。他的主線是皇位之爭,邏輯是權力鬥爭。

那麼情況就理順了,黃台吉死後,多爾袞與豪格奪嫡,孝庄太后的兒子福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了多爾袞與豪格鬥爭妥協中的勝利者,拿到了皇位。
這是邏輯。

明白邏輯後再看細節
順治元年大政殿上,為了反對多爾袞登上皇位,鰲拜與索尼帶領正黃旗巴牙喇護兵入宮,不惜武力威脅,誓言「「先帝對我們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們寧願以死追隨先帝於地下!」」
多爾袞見此,礙於兩黃旗的激烈反對,也只能妥協,退而求其次讓福臨登位。

有了上述邏輯的存在,再閱讀大政殿上這些劍拔弩張的細節,肯定就能記憶深刻了吧?

那麼再閱讀接下來關於多爾袞不斷掌權時的手腕時,也就能理解並記住那些關鍵細節了。

2:如果是閑看,知道個大概,明白囫圇吞棗就夠了。
但如果真要想記住,那一定要寫,一定要理解後運用。
可以做筆記,可以拿來重新自己描述一遍。

這個過程是對記憶的考驗,對知識的整理,也是最能加深記憶的一種方法。

3:如何成為記憶高手? - 午餐晚餐的回答

加深記憶方面,還可以看這個專業的回答。很有見地。
——————————————————————————————
另外,我是寫明文的,不是清粉。(手動笑)


幾條建議:
1、擺正態度,想清楚為什麼要讀書
2、讀書時要專心
3、閱讀完畢注意及時在腦中梳理內容
4、先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朝代或方向閱讀,越感興趣,記憶力越發達。在閱讀時要注意收集書中提到的各種相關書籍的名字或者在此領域有建樹的大家,然後進行擴展閱讀。從點到面,容易梳理儲存在你腦中的內容,從而更加容易記住
5、沒事的時候多逛逛維基百科(盡量不要看百度百科,主觀意識太濃),不要限制條目,歷史和其他學科都是相通的,維基百科對於各種條目的講解詳細而又條理,尤其是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大綱羅列清晰,便於整合自己所學東西的條理、邏輯。


各位的方法過於高深了,答案很簡單:
看完之後講給別人聽。
對於歷史書籍,尤其是這樣。


業餘愛好者的話看的時候不需要太注意細節。
我可以把從秦始皇到溥儀每一個皇帝的名字和在位年代都背下來,但我從來沒有刻意背過。看多了,刷百科刷多了,自然就記住了。而且記不住也不太影響對歷史的理解吧。
大部分有因果關聯的事件,記住因果關係就知道先後了。沒有因果關聯的事件,暫時不需要記住先後。等看多了,自然就知道了。


如果你不做學術,就沒必要記住。
有一個大概的框架可以讓你隨時通過搜索引擎查實具體信息,這樣就已經足夠你受用終身了。


「擔心記不住」是許多人放棄閱讀的第一步。


我最初寫歷史文章就是出於這個原因——光讀不僅記不住,而且很多細節很容易囫圇吞棗,只有自己試著講出來,才會把一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明白,記下來。這樣做了十幾年,現在出了好幾本書了


人看書的目的有很多。

但是看史書的目的不外乎兩種:看門道的或看熱鬧的。

有人「愛看」史書。
把史書里的內容當小說看,偶爾嘴上也會掛幾個年月數字,掛幾個名頭稱號,更有甚者把帝王將相名字中的生僻字畫上圈圈,把拼音標在上面,防止引用的時候念錯被人嘲笑。史稱「弔書袋」。

還有一種人,知道人活著,就是解決問題的。
但凡世人如今面對的問題,在史書上都能找到類似的輪廓。

無論是茹毛飲血、酒池肉林,是焚書坑儒還是科舉八股。

而但凡世人一生中有可能遇到的問題,都有過前車之鑒,也暗藏著解決之道。

這類人深諳史書中多數帝王誕生電閃雷鳴,夜觀天象呼風喚雨皆為扯淡。一心致力與總結歷史事件的成因及取捨為己用,在現實生活中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所以。

成為通曉世事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學家,文學家的,是這類人。

成為了有智慧、有城府、懂道理,以及生活中的有心人的,也是這類人。


而一心想做滿口年代稱號,「旁徵博引」好青年的,請至全國各地大小書攤購買當日報紙,翻開娛樂新聞熟記明星尺碼及星座八卦,老少皆宜男女通殺!


趕緊把生僻字上的圈圈點點拿橡皮擦掉,然後把大部頭送還圖書館,你這個流氓!!


@海洋 提到的那句話真心喜歡。
「學到的知識,很大一部分會被忘卻,而被忘記的知識的影子卻保護著你避免陷入很多錯覺。」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回憶和再認
回憶(recall),幾乎要完全依靠記憶來進行回答,問題中有幫助的線索非常少。
再認(recognition),回答選擇題需要運用這種方法。在使用這一方法的時候你只要判斷某個刺激以前是否曾經體驗過就行了。——《津巴多普通心理學》

此處你不滿足於再認,而是希望回憶,而且最好是全面的回憶。如此必須為你要回憶的知識建立多個有效的線索。

「缺乏線索的記憶就像記憶海洋中的孤島,雖然在那裡,但是難以訪問。而富含線索的記憶則是羅馬,條條大路通羅馬。」——《暗時間》

建立關聯記憶,多線索記憶最好有個核心!

東尼·博贊在《超級記憶》中提到了一個記憶數字的方法
基本記憶法專用代碼(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套方法)
0=s、z、軟音c;1=d、t、th;2=n;3=m;4=r;5=l;
6=j、sh、軟音ch、dg、軟音g;7=k、硬音ch、硬音c、硬音g、ng、qu;8=f、v;9=b、p
就拿英國史舉個例子
dapper (d-1 p-9 p-9)動作敏捷,獅心王理查(Richard I)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赫赫戰功,跟這個詞倒是很配。AD 1199 理查駕崩,弟弟約翰繼位。
理查的事迹以前看過一篇文章——「獅心王與伊斯蘭守護神」,雖然有的地方不嚴謹,但極富趣味性。

另外俠盜羅賓漢也是這個時期的故事,他的電影不少可以看看,個人喜歡有《偷心王妃》凱拉·奈特莉;《羅賓漢》拉塞爾·克勞
Night Watch (n-2 t-1 ch-6)守夜,哥哥勇武過人,更襯托弟弟的無能,AD 1204-1205,大陸的土地除了阿基坦,全被法王腓力二世拿下,約翰也得了「失地王」的綽號。你就活在老哥的陰影下吧。
AD 1215 更籤了大憲章,Needle(n-2 d-1 l-5),我要是國王,也覺得坐如針氈。

國外軍事受挫,國內貴族添亂,約翰註定沒法安心,全國貿易度量衡一片混亂,約翰盛怒,便在地上猛踩了一腳,指著腳印對政務大臣說「這個腳印讓它永遠作為丈量的標準吧!」,傳說這是一英尺(30.48cm)的由來。
mace(m-3 c-0)權杖,想到國王 30.48cm,三英尺為一碼,0.9144m

再比如羅馬史
BC 367 《李錫尼法》一切公職對平民開放
Magic (m-3 g-6 c-7),共和國走向輝煌的基礎,說是魔術也不為過
BC 753 傳說中的羅馬誕生,羅馬人喜歡紅色和紫色,記著好像紫色染料提煉自地中海蚌類,於是 Clam (c-7 l-5 m-3)。

另外多看看電影吧。哪些電影可以幫助我了解歐洲的近代歷史(尤其是16-19世紀)?
最後歷史不是用來吹得,哈哈!興趣為先,不然動力不能持久的。


最有用的是做筆記,怎麼做呢?按照我自己的經歷和經驗,一本書只瀏覽一遍是不夠的,很容易就忘記前因後果,所以隨時做筆記就很有必要了。最一開始我做筆記是隨看隨記,包括作者、書名和出版信息、頁碼等,並且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好處在於準確,便於回憶和查閱;弊端在於速度過於緩慢,而且事無巨細會減弱對書整體的理解和把握。
所以後來我換了另一種閱讀方法,一本書可以快速瀏覽一遍目錄、前言和後記等信息,了解章節目分別是什麼,大體的框架、歷史時期等信息,然後開始第一遍閱讀。這一遍不用做筆記,主要是通讀,並適當做標記,有的人喜歡邊讀邊勾畫,有的人習慣用筆往書上隨時記錄。我不喜歡往書上直接做標記,所以藉助bookdarts這樣的書籤(下面有照片),可以幫助定位,可快速標記,不影響閱讀。

(右側是金屬質地的bookdarts,隨看隨插)
第二遍看書的時候就是重點看標記的部分,並做筆記(為提高效率,推薦輸入電腦的方法,手寫過慢),標記好頁碼等信息,保證準確性。這是第二遍閱讀,有些信息第一遍遺漏了,第二遍可以再作補充,從而利用好做筆記的第二遍閱讀的機會。此時很重要的另一個要注意的信息就是作者的注釋和文後的參考書目,為找尋下面繼續閱讀做準備。另外,推薦一個提高做筆記速度的方法,有一款app叫「塗書筆記」,可以通過拍照的方式進行文字識別,並且輸入頁碼和所需筆記,在網頁版可以輸出pdf,比較實用,安卓和ios都有;還可以利用onenote等筆記類的app提高效率。
讀書要記住書中的內容,還需要通過分享加深印象。可以通過與朋友分享讀書心得、通過寫讀書報告和書評等方法,不斷加深自己的理解;一段時間集中閱讀同一個主題和領域的書也是一種加深印象的方法。
總之,讀史書除了單純看,說和寫也很重要,積累多了就會慢慢有框架,能夠不輕易隨看隨忘了。


讀史重在觀其大略,細節其實並不那麼重要。讀史最重要的地方在於找出歷史的重複,並探求重複的原因。
如果要熟記細節,唯一的方法就是反覆閱讀。舍此無他。
純屬個人意見,


這個逼真的裝不了!也許有些人一開始為了侃資接觸歷史,但最終都會分道揚鑣--裝逼的永遠半瓶醋晃蕩,心知肚明的只能跟啥也不懂的人吹,稍懂的就會看穿。而另一種是裝著裝著真喜歡了,於是,自己把坑越挖越大、最終爬也爬不上來,無法回頭。

這是興趣,你心裡是否對它真心感興趣?如果真心喜歡,不用急,慢慢就會讓你走火入魔的,根本不用什麼心法、招式。

捧著書看,這是不二法門!這是最裝不了逼的,當你發現自己看《史記》能看個通宵,那麼恭喜你!(連初中語文的文言文基礎都沒有的人,我看就算了……)因為看到後面,你要用自己的觀點、方式來翻譯,這就是為何很多人追捧民國(離開大陸)治史的大師們的原因。

二十四史不用講求順序的看,全憑自己喜歡哪段看哪段。中國歷史記載的跟奇幻小說似的,特別史記,看著嚴謹,但故事性太強感覺不可思議;所以事件不用操心去記,也不用刻意去記時間、人名,因為你喜歡和正在看那段歷史這個情況會持續很長一段,在你未將這段歷史嚼爛吃透前,你根本看不進去其它。你會反覆看,時間、人物就會慢慢在你腦海沉澱,你越來越熟悉那段歷史,你就會開始注意細節,細節就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關聯這件事、那件事,一些時間、人物就會浮現腦海……若非如此,你就是死記硬背下來,也會迅速的忘光光的,而且忘的沒有絲毫痕迹。


你若中毒到了這個程度,那麼你就會開始在乎「歷史觀」;看書時,你就會不自覺的迎合自己認為不錯的、而迴避那些令你厭惡的人的作品。比如,太平天國,大家敘述的是同樣的事情,可是有的能描繪成可歌可泣、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運動,並且為其沒能成功還扼腕嘆息!有的卻每下筆一個字都能讓你感到在泣血書寫,他所描繪的是一個民族的無知所導致的深重災難……49年之後,大陸史家採用了高科技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來做研究,一時間,成績斐然。學識淵博些的還能靈活運用唯物主義辯證法來論證歷史;有多少千百年來的歷史謎團,都被這把科學的思想利器所敲開!全國人民都非常的歡欣鼓舞!


誰都知道,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若真心喜歡她,你也一定會想要自己給她打扮;最後,你還會厚顏無恥的在「她是始終拒絕的情況下」無可抑制的上了她……


網上搜的,資源要會用:

  中國歷代皇帝一覽表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 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顓頊 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帝嚳 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 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 放勛 前2357~前2258
  虞舜 重華 前2257~前2208

  夏

  (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10、帝泄 l6年
  11、不降 59年
  12、帝扃 21年
  13、胤甲 21年
  14、帝孔甲 31年
  15、帝皋 11年
  16、帝發 19年
  17、履癸 53年。

  商

  湯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周

  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1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1、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1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1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1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14年-
  11、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1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1、本王宜臼 51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1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1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1、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秋,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并,到戰國初年,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

  (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

  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后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1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1O、成帝驁 建始,26年。
  l1、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1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1、王莽,始建國,1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18年。
  3、章帝炟 建初 1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19年。
  8、沖帝炳 永加 1年。
  9、質帝鑽 本初 1年。
  1O、桓帝志 建和 21年。
  11、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1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

  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1、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1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1、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1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1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1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1、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

  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1、李 特 2年
  2、李 流 1年。
  3、李 雄 30年
  4、李 班 1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1、劉 淵 6年
  2、劉 和 1年
  3、劉 聰 8年
  4、劉 傑 1年
  5、劉 曜 1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1、石 勒 15年
  2、石 弘 1年
  3、石 虎 15年
  4、石 世 1年
  5、石 遵 1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1、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1年
  3、慕容暐 11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1、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1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1、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1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1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1、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1、慕容垂 1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1、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1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髮烏狐 3年
  2、禿髮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1、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1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1、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1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11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1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1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1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1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149年,11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1、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1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11、安定王朝 1年

  東魏:534--550,共1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1、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1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1,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1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18年
  4、宣帝贇 1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

  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1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1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1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1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1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1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1O年。
  四、楊 溥 17年。
  楚: 896--951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1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1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19年。
  三、李 煜 1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12年。
  四、高保勗 1年。
  五、高繼沖 1年。
  南漢:9O5--971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 32年。
  三、劉 玢 1年。
  四、劉 晟 16年。
  五、劉 鋹 13年。
  吳越:893--978 建都:錢塘
  一、錢 鏐 41年。
  二、錢元瓘 1O年。
  三、錢 佐 6年。
  四、錢 倧 1年。
  五、錢 俶 40年。
  北漢:951--979 建都:太原
  一、劉 崇 4年。
  二、劉 鈞 14年。
  三、劉繼恩 1年。
  四、劉繼元 11年。
  後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1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與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趙姓,歷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義,太平興國,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禎,天聖,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頊,熙寧,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國,在位25年。
  九、欽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1279,共152年。歷九帝,趙姓。建都:臨安(杭州)。
  一、高宗構,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興,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紹熙,在位 5年。
  四、寧宗擴,慶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寶慶,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顯,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興,在位 3年。

  元朝

  l279--l368,共90年。歷十一帝.奇渥溫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鐵木耳,元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愛育萬拔力八達,皇慶,在位 9年。
  五、英宗碩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順帝阿速吉八,大順,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曆,在位 2年。
  九、文宗圖鐵木耳,至順,在位 5年。
  十、寧宗懿璘質班,至順,在位 1年。
  十一、順帝托權鐵木耳,元統,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記載十位,天順未列入。
  據明初官修《元史》記載,自成吉思汗建國迄元順帝出亡(1206--1368),通稱元朝。

  明朝

  1368--1644,共277年,歷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1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樂,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熾,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10年。
  六、英宗祁鎮,正統,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鈺,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鎮,天順,在位 8年。(復辟)
  八、憲宗見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1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16年。
  十二、穆宗載垕,隆慶,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鈞,萬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1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啟,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檢,崇禎,在位17年。

  順
  李自成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清朝

  1644--1911 共268年,歷十帝(入關前兩個皇帝:清太祖,年號天命和清太宗,年號天聰不計在內)。滿族,愛新覺羅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臨,為順治,在位18年。
  二、聖祖玄燁,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曆,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顒琰,為嘉慶,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寧,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為咸豐,在位11年。
  八、穆宗載淳,為同治,在位13年。
  九、德宗載湉,為光緒,在位34年。
  十、溥 儀,為宣統,在位 3年。


推薦閱讀:

有哪些詩詞的末尾句是點睛之筆?
經常看《羅輯思維》對個人成長能有多大作用?
真正愛看書的人會買 Kindle 嗎?
如何理解「在如今的時代,書讀越多越孤獨」?

TAG:閱讀 | 學習 | 歷史 | 記憶力 | 記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