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知乎、微博、QQ、貼吧
他們有哪些共同的成癮機制讓用戶重複訪問自己的網站?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網癮與網路生活,更多「網癮」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跑題預警。一句話總結:人在什麼都不幹的時候,大腦的默認工作方式之一可能是準備好認知他人的意向。

這個話題很難很難,照理說神經科學還沒發展到可以回答的程度(也的確回答不了)。但是有一個相關的研究還是想在這裡分享一下:《人腦功能的默認模式準備著意向立場》[1]。這個研究回答的可能只是社交為什麼讓人上癮的一小部分。

實驗很簡單,被試在fMRI機器中或者什麼都不幹,或者看一些圖片並對簡單的語句作對錯判斷。

圖片有三種:

人的照片和意向性(即心靈的/心理的)描述(上圖左,描述為「他在學習知識」);
人的照片和物理性(客觀的)描述(上圖右,描述為「他在向下看著書」);

數學公式(如上圖)。

當圖片出現時,被試需要快速判斷描述是否正確

作者發現,大腦在靜息狀態下的血氧分布(神經元活動的間接指標)與被試觀看人的照片及意向性描述時最相近。即我們什麼都不幹的時候,大腦默認的活動模式與在判斷他人意向時的活動相似。

更有趣的是,一個靜息狀態下活躍的腦區,dmPFC(背內側前額葉皮層,位置如上圖)的活動程度可以預測被試對意向性描述的判斷速度。

圖為dmPFC在大腦中的位置。

圖為dmPFC活動程度對各任務反應時間的影響。注意到Mind(心靈類語句的判斷)的反應時間隨dmPFC活動程度升高而減少。另外兩種任務的反應時間沒有顯著變化。

換句話說,這一腦區的活動程度越高,對意向性描述的判斷就越快。這一結論同時適用於一個人(dmPFC活躍時判斷更快)和不同人之間(dmPFC更活躍的人判斷更快)。不僅如此,dmPFC活躍程度高的人群自我報告的社交能力也更高。

圖為不同被試間dmPFC活動水平的兩個相關變數:心靈偏向(心靈類判斷比物理類判斷更快)和ASQ(自閉症譜系商數)的社交能力得分。

後記

作為一個電生理學工作者,通常我對功能成像的研究是敬而遠之的(主要是因為隔行如隔山啦)。但今天忍不住介紹一篇fMRI的研究,是因為這樣一個謎題:人腦耗氧量佔全身的20%,即使是什麼都不幹的時候也有一整個特定的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默認模式網路)在耗能。那麼為什麼在靜息狀態下的人腦那麼活躍,並且是以一種特定的模式?

這篇文章是第一篇給出了直接證據表明默認模式網路功能的研究。「為意向立場作準備」很可能不是默認模式網路的唯一功能,但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重要的功能:作為社會性動物,判斷他人的意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能力。

啊已經離題千里了。回到這道題來說,我們有理由懷疑社交網路之所以如此令人上癮,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一休息下來就會試圖分析他人的意向吧——一隻猴子在沒有找果子吃的時候,察言觀色確定其他猴子在幹嘛和族群的社會地位分布有沒有發生變化應該也是挺有用的。。。

[1] Spunt, Robert P., Meghan L. Meyer, and Matthew D. Lieberman. "The default mode of human brain function primes the intentional stance."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15).


上癮的機制其實是相似的。

通常說到上癮,人們立即想到各種毒品。但著眼單下,網路相關的成癮更為人所知,困擾著眾人。有些愚昧的家長,甚至為了孩子的前途,義無反顧地把孩子交給楊永信,受盡折磨。

不僅如此,我們所熟知的還有購物上癮、網路色情上癮、遊戲上癮、社交上癮、煙癮、酒癮、賭癮,數不勝數。可以看出,凡是能給人帶來歡愉的活動,都可能讓人上癮

因此,不必特地挑出社交上癮的問題,可以從人的行為選擇這一層面來看待。


成癮是一種心理依賴。那為什麼有些人會產生依賴,而其他人則免疫呢?

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比如小鎮上,只有一家服裝店,即使賣的,人們也得接受,因為沒有選擇。一旦多開了幾家服裝店,人們便可以去其他店鋪買更便宜的衣服。有了備選方案,人們便有了選擇的權力,而不怎麼依賴那家店鋪了。

同樣的,一項活動如果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便讓人感到愉悅(積極情緒)。如果某人興趣貧乏,不擅社交,像網路遊戲這樣的活動,可能就成為他愉悅感的主要來源。對於任何人,如果獲得積極情感的途徑太少,那麼他就很依賴這項活動,就像救命的稻草,變得無比重要而難以捨棄。這也是為什麼很少人能夠戒除不良嗜好。


依賴並一定成癮,另一個因素是走捷徑

人們的趨近行為主要靠多巴胺(兒茶酚胺),也就是獎勵系統來調節。現代社會在滿足人們需求的過程中,逐漸摸透了人的心理與生理機制。也就是說,人們發現了獎勵系統的漏洞,通過特定的行為,比如看電視劇、自擼、打遊戲等等,付出很低的代價來獲得愉悅感。

這樣的活動看似代價低,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它的潛在代價是降低了其他行為的吸引力。也就是說,既然我可以在遊戲中激情澎湃,得到成就感,何必辛苦地工作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呢。部分人越陷越深,逐漸會失去辛苦勞務的興趣,沉迷於其他。

人在選擇行為時,遵從著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其標準一部分來自感覺或者情緒的回報,一部分來自理智對其的評價。因此,對不良嗜好上癮的人,時常感到愧疚,因為自己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活動中了。而消除這種愧疚感(消極情緒),又成了讓人再來一次煙的理由,如何循環往複,不能自拔。


最後,來具體說一下社交網路。其愉悅感來源一是了解新的認知(信息),和看到笑話的機制是相同的,二是與他人建立聯繫,關係越緊密,積極情感回報越豐厚。

但這些機制原本是指導人類在原始社會更好地生存,但現在社會卻會容易被利用。對此,我覺得想要不成癮,自己的快樂,需要靠自己的努力獲得,而不能依賴外物。

p.s:毒品的上癮與這些不是一個級別的,還有生理依賴,千萬別嘗試。


以上


人類上依靠社群行為的發達異軍突起成為地球表面首席競爭生物的

原先你的社群行為必須被限制在街頭巷尾飯館酒吧咖啡店K廳會議室里和幾個至幾十個人之間你看我我看你,嘰嘰喳喳嘻嘻哈哈,又打扮又翹首弄姿爭奪社交主動權

現在,你可以躺床上、躺浴缸、坐馬桶,有選擇的用文字、語音、視頻和多達無上限數量的人互動,可以拉黑,可以不出鏡,可以不發聲,可以更方便的造假欺騙忽悠,說不準一不留神就網紅了

你說你選哪種?


與其思考社交網路諸多讓人上癮的原因,不如回歸一下現實看看到底是什麼讓社交網路控制了你...

首先,不妨試試先忍住一天或一周不上網,不用手機之類的工具..你會發現,是不是感覺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 或是內心感覺到了莫名的空?

在網路興起,手機遍地的情況下,人們越來越少注重集體活動或是現實娛樂活動....
直觀一點的,你可以看看那些跳廣場舞的大媽或是聚在一起吹牛講故事的老大爺們.....
-----------------(-。-)---------------
而網路和手機沒有普及的時候:樓上樓下的同齡人們聚在一起玩樂,白天大家一起去沒有去過的地方探險;下午大家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酸甜苦辣;晚上大家在空曠的地方圍成一圈,表演才藝展示自我....
當網路和手機普及的現在:樓上樓下甚至對門的鄰居姓什麼都不知道;白天刷新聞,空間,微博,朋友圈;下午玩兒玩兒遊戲,喝喝雞湯,看看電影電視劇;晚上自拍的自拍,裝逼的裝逼,發泄得差不多的時候洗洗睡了...

沒有網路和手機的時候,我們會選擇,或是只能現實的充實自己,不論是去書店看書或請教鄰里相親提高自我的技能和見識...還是約上朋友出行散心...
當網路和手機出現的時候,看書?躺著下。 學技能?躺著學。 長見識?躺著看。 散散心?躺著....哦不,這個要擺好姿勢: 一群煞筆會不會玩兒?草NMLGB的#$##%*#*%#%*

----------( 跑題了~上段純屬娛樂扯淡╮( ̄▽ ̄")╭)-------------

其實說白一點:1.方便快捷的模式,更符合現代人快餐式的生活。(四齋蒸鵝心,沒病就不走兩步~)
2.同類的歸屬感,畢竟群居動物。(來自遠古基因中的組織點贊~)。
3.更廣闊的範圍與陌生人的神秘感。(尤其是神秘感,對女性的殺傷力不言而喻---來自YY騷年的腦補~)
4.減少遇見煞筆時的麻煩(任你再傻,我有刪除~)
5.存在感的體現 (我GongNeiGang啊,我可牛逼呢---來自某空巢少年的聲淚俱下.......)
6.約束不強,即使發泄負面情緒或是做惡也幾乎無任何代價(哎喲,我就罵你了咋滴?你不服倒是順網線來揍我呀~) @來都來了,上次正好看到來姐發的那些個下半身腫脹的牛逼人士們的私信~ 差點就笑出八塊腹肌(真要直接能笑出來就好了...T-T...)

試問誰不想既節約時間,又不浪費體力去快樂呢?(坐上來自己動!) 好了,就醬~ 吹完該回去搬磚了=。=......


"贊同"!「喜歡」!「轉發」!「頂」!「樓主你說得好好噢~~~~」...紛紛雞血效果顯著。


因為不出門的時候,一天下來我往往一句話都不說。
我不喜歡出門面對人群,
但我也想參與人們的生活。

我不想被看到,卻渴望被看到。


末尾附解藥。
人們在各種各樣的社交網路中生產內容,通過刷存在和互動反饋,從而獲得成就感;當人們消費(閱讀)內容,跟隨各種社交圈,從而獲得安全感。

既然這是「成癮」話題,就談談我自己如何正確控制自己頻繁刷朋友圈:

微信搜索「一周朋友圈精選」,系統會自動算出和你有強關係好友的熱門朋友圈內容,這樣以來,不用頻繁刷微信,照樣不會錯過社交圈的大事件了,是不是很安心?

你甚至可以關閉朋友圈功能,不影響你搜索「一周朋友圈精選」。
方法:設置――通用――功能――停用朋友圈。

停用以後,也一樣可以通過「一周朋友圈精選」和好友評論點贊互動。

這兩個功能很早就有了,但都被微信隱藏的很深:)


最近課上有談到,就想到了很多,就寫下來。


有一件事情我在他面前真正的被擊敗了,他給了我拖延的最大借口,就是社交網路。他每次都能把我帶到ddl前自生自滅。


做社交軟體的人可能從未料想到我們的社交方式被幾款小小的APP打了個七零八落,傳統社交方式的崩塌伴隨著的是網路社交的大行其道。很多時候,我們對面前的人視而不見,卻用手機牽掛著遠在天邊的人,好,遠在天邊的人來到了你面前,你們應該親熱了吧,可手機里還有無數遠在天邊的人在等著你。我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當我有一天忘記帶手機時才發現,原來我隨手拿起它的動作是那麼自然,以至於鑰匙丟了我不一定能發現,但手機沒帶一定會立馬想起。最滿足的時候不是別人誇你,而是手機里不斷響起的嘟嘟聲;有事沒事了拿起來刷票圈,滿足一下自己日理萬機的幻想。


為什麼會這樣做,而且真的是不由自主的這樣做?我們在現實中越來越孤獨,很多人卻引以為傲,覺得孤獨是一件高尚的,風騷的,潮流的事情。有這種想法的人只不過不會被大眾接納罷了,你看他們的孤獨,不是沒有朋友,手機便是他們的朋友;不是沒有聯繫,WiFi就是他們與外界的聯繫。喊著孤獨卻大刷特刷空間的人比比皆是,每天獨自去咖啡廳圖書館體會孤獨的感覺,不就是看中那些地方環境好又有網,刷起來愜意自如嗎?


其實我在發文的時候內心也是忐忑的,我再次審視自己的存在:我也曾自己標榜孤獨發燒友。到頭來,一切都流逝過去了,孤獨還留在那裡等你去尋找它。我也曾立志在圖書館好好學習卻不由自主的拿起手機,我也曾心想趕完作業卻被WiFi擊敗,久而久之,我竟不覺得是多麼羞恥的事情了。


我們享受著發出一條動態,或照片,或文章,不管受眾是誰,先享受好滔滔不絕的贊,和一大串有無營養的點評。說白了,自己開心就好。可能願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的人也不少,但更多時候,我們只是藉此在尋找自己的一種存在感。成天忙的屁顛屁顛的人又有幾個半夜沒事時候發條說說在線等呢?當你現實缺少點什麼的時候,必然便要通過網路來彌補。彌補多少,便只能看自己的把控了。


很多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加過多少好友。好友列表裡一個個陌生而熟悉的名字,真正稱得上好友的又有多少呢。作為好友而言,大家關係是完全對等的,但很有可能你是為了求他做事,或者是上司而加他好友;或者是他主動有事求於你而加你好友。在朋友關係上,你們本來便不對等,總是要看到一個個和自己生活沒大有交集的人進入自己的朋友圈,不斷地屏蔽,不斷的糾結於此,養成一種病。

網路社交本是空虛的,太多的人線上線下兩副面孔,太多的人其實並不在意你說了些什麼。讓自己儘快脫身吧,雖然做到真的很難。也許我在這裡寫下這些文字,第二天還可能是老樣子。但我希望把文字留下,提醒我活在現實里,活在生活里,活在每個人的眼睛裡。我也願意把文章放在社交平台里,因為畢竟還是會有很多人忍不住去看。有的人可能看到長文就點贊了事,但仍會有更多的人讀完它,並記住它。


重複訪問的動力大概是這些。
我發了狀態,答了題,po了照片,需要來自虛擬世界網友的反饋和認同。

我為之傾注感情和興趣的對象常常活躍在網路,或者我只能醬紫獲取他/她的消息和狀況。

我就是來看八卦的-----我就是來看圖片的-----......此處略去5千癖好。

媽了個蛋,老子就是無聊!
有時間,有流量,任性!


大家對社交網路會不會上癮,我不知道,起碼我不會。這麼說吧,社交網路是很有吸引力的、有趣的、好玩的。那它為啥好玩呢?回到社交網路的本質——社交。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人們就喜歡社交,有的交朋結友,有的結黨營私,有的陪吃陪喝……

那社交有什麼好玩的呢?人是社會性動物,是要群居是要與人共處的,社交的動機多了去,社會學也專門研究這個。我理解的主要有這幾點:
1、人是孤獨的,要有個伴聊聊天、吃吃飯。
2、人是互助的,要有朋友來幫你,給個建議、借點錢、介紹工作等等都可以。
3、人是虛榮的,要有人來表揚你、喜歡你,最好有成千上萬的粉絲。
4、人是好色的,想不斷結識新的異性。
5、人是好奇的,想窺探一下別人干過什麼或者正在幹嘛。

===這不就是人性么?!怎麼社交就一定要扯到人性?!哎
社交網路,就是把以上5點,通過互聯網實現一下……


因為需要存在感。


試問如果一個長相平庸,工作(學習)也並不拔尖,每天都要頂著很大壓力,無趣到身邊的人都會忽略自己,沒有任何愛好,或者懶癌晚期,或者還帶有自卑的人,還會那麼樂意出門嗎?

我大概過著在家玩電腦不出門的生活很久,多久我就不說了因為一定會有人罵我不上進,我會和網路朋友徹夜長談,也會說掏心窩子的話,甚至會對著耳機麥克哭,可是我不會接受我現實朋友的邀請,我會拒絕我閨蜜想和我一塊逛街的意圖,我甚至會一來電話就掛掉,這個習慣到現在我都有,一來電話習慣性不接。

你說我平庸,我認同,我不過是個普通人,但朋友對我的印象永遠是個開心果,我這樣一個人緣好的人怎麼會不願意和大家在一起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我突然覺得,為什麼只有我逗大家開心的時候大家才會注意我?我只是個行走的段子手嗎?那如果我不逗大家開心了呢?

不過這一點其實也是因為我那個時候有一點點社交恐懼症,不過好了之後我還是喜歡悶在家裡和不認識的網友聊天。

再說無趣,我開頭說的,平庸的人,不僅僅說是長相平庸,更主要的是性格,大家的生活中應該都有這樣幾個人,他在你的生活中出現過,甚至相處時間不短,但你總是記不住他的臉,或者他的名字,又或者他的工作他的愛好,這個人就像一個無味的糖,甚至可以說可有可無。

試問這樣的人怎麼會和別人談得來?別人和你聊他的愛好,你只能弱弱的陪笑一會然後說你並沒接觸過這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但是真的有人完全沒有愛好,愛好只是打電腦,網路聊天,所以惡性循環,談不來就網聊,越網聊越覺得現實中的人都和他不搭,因為在網路,他可以扮演任何一個角色,演各種各樣的戲碼。

而且,網路上的社交要比現實中的社交輕鬆的多,對於壓力大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解壓,找自信方法。

還有就是自卑,我不是很懂心理學,不過自卑的人一般都很難勸說出來吧。。。所以才會在網路找自信,建議如果嚴重的人去醫院看一看,現實生活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再加一段~很多人會在網上找存在感,就像我第一句說的一樣,因為自卑,壓力,或是被人欺負無力還擊,由於自己無趣而沒朋友,明知道這一點還無力培養興趣的,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找尋存在感。

為什麼有人在網遊里沖很多錢?
土豪神豪伸手就扔幾十萬幾百萬的請略過,你們純屬娛樂and不差錢。
有的人一個月掙1萬,要在遊戲里沖7000,還有的人一個月上萬工資,明明可以過質量更好的生活,例如旅遊度假,健身鍛煉,泡妞撩妹,然而他的假期只會在家裡打遊戲,和遊戲的人聊的熱火朝天,在網路上橫行霸道。

其實還是存在感,你會問,他都一個月好幾萬還沒有存在感?

我會說,是的。

錢多,不代表就有存在感,每個人的存在感程度都不同,存在感大概就是被關注度吧。

有的人存在感很容易滿足,例如別人吃東西時幫他帶了一份,在他與別人的談話中提及了自己,甚至是別人要自己幫他個忙,都會滿滿存在感,嚴重點的會在心裡感激涕零,好像欠了他啥一樣,但是這種人也很脆弱,甚至有點點玻璃心,一旦這個人忽視了他一點點,他就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很沒有存在感,那麼長期如此的或是被打擊很嚴重的自然會選擇投入到網路虛擬中去了。

那些土豪也是如此,只是他們對存在感的滿足度很高,包括很多人,並不是對自己存在感有自信,他們只是滿足度很高,別人要他幫個忙,他不會有感覺,別人給他帶個飯,他也不會有感覺,因為這是很正常的事,自己也常這麼做。

但這類人的要求就高了,有的人會因為上司多提了自己名字,就提升嗷嗷多的存在感,但這類人恐怕一定要成為小組第一啊,最佳員工啊,被所有同事恭喜,被領導方面誇讚,才會覺得有存在感。

所以不用我多說了吧,爬得越高跌的越狠,(我也不知道我為毛要說這句話)期望太高,失望越大,當這類人失敗了,有的會奮起直追,而有的會瞬間存在感負數,從而投入網路世界發泄,找自信。(反正土豪也不差錢)

歸根結底我認為就是存在感,和逃避的一種心理。
不過解壓和發泄效果也挺好的。

(第一次認真答,勿噴,我也沒有以偏概全,我只是說了幾類人,畢竟人是有好多好多好多類的,自然有人只是單純娛樂咯。)


最近正好在寫社交網路成癮有關的論文,也來一個學術派的吧~
首先來看人們為什麼會使用社交媒體。先介紹一下使用與滿足理論(Uses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UGT指出人們使用大眾傳播媒體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1]。根據這個觀點,很多學者對社交媒體的使用動機做了研究[2],發現人們使用社交媒體主要有三種需求:
1.社交需求。就是加強和朋友、家人的聯繫,結交新朋友的需求。那些即時通訊工具比如微信、QQ最開始就是提供這個功能。人是社會的,需要有情感上的聯繫,社交網路就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台。
2.享樂需求。這個就很好理解了。使用社交媒體能給你帶來樂趣,比如你發的朋友圈收穫了很多贊,微博漲粉了,你自然會覺得在社交網路上能獲得快樂和滿足感,或者工作累了學習累了停下來玩玩手機你就會覺得放鬆。
3.認知需求。就是創造、獲取和交流知識和信息的需求。為什麼刷知乎?你想看看其他人在這方面的看法;為什麼要評論人家的回答?因為你想發表你對回答者觀點的認同或反對的想法。包括我現在答題,都是認知需求。
所以,為了最大化滿足這三種需求(QQ、微信、貼吧等大部分社交媒體都能滿足這三種需求),人開始重複使用社交網路並形成一種習慣(Habit)
然後再來看為什麼會對一些社交媒體成癮。看一下DSS上的一篇文章:A theory of social media 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microblog users[3]

有了使用社交媒介的習慣後,人們由感知樂趣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發展到感知不可替代性(只有使用這些社交媒體我才能獲得這種樂趣/益處,是不可替代的),進一步有了負面影響預測(如果我停止使用社交媒體,會給我帶來很大的負面結果,比如如果我不及時回復微信好友會不會不開心呢?),最終形成依賴(dependence),當然是否產生依賴還與個人自制力等個體屬性有關。簡而言之,就是經歷了使用→
認知→
情感→
行為
的變化。參考文獻:
[1] Severin Werner, Tankard James.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Longman. 1997
[2] Ali-Hassan H, Nevo D, Wade M. Linking dimensions of social media use to job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015, 24(2):65-89.
[3] Chuang Wang, Matthew K. O. Lee, Zhongsheng Hua. A theory of social media 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microblog user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5, 69: 40-49.
剛開始接觸信息系統行為,水平有限,不知道理解是否有誤,歡迎指正~
第一次正經答題,應該沒什麼人會看吧,恩~我繼續看論文去了


最近正好看了很多SNS(social networking addiction)成癮的文獻,得緣和大家分享一下國外有關社交成癮最新的研究進展(學業繁忙,碼字不易!如果覺得有用,勞煩點個贊):
1、SNS使用的主要動機是和線下好友保持溝通,同時,SNS的使用便於用戶建立「弱關係」,這種弱關係被發現有助於個體求職、獲取知識等;
2、用戶更享受瀏覽好友的資料以主動獲取相關信息,能夠帶來一種愉悅的感受;
3、男女適用動機和模式並不完全一致,因而成癮的原因會存在不同;
4、有關大五人格和SNS addiction的研究發現,低責任心、高外向型可以預測SNS使用時長,神經質的影響較為複雜,外向和內向都有可能SNS成癮,但成癮的原因不同,神經質水平高的個體更易成癮;
5、低自尊的個體更易SNS成癮,同時,更可能因成癮受到傷害而帶來更低的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
6、自戀的個體因SNS的「自我中心」的特徵,使用SNS時間更長,更易成癮。
以上是個人目前看到的有關社交成癮的國外最新研究結論,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


在網路世界裡,你的注意力完全被能給你的身體和精神帶來快感的事物所吸引,可以隨時關掉那些不感興趣的東西,你在那裡可以隨心意主宰一切,動動手指,無數虛擬士兵為你摧城拔寨美女少婦任你予取予求,簡直是爽的不行,個人價值得到極大實現,提早進入共產主義極樂世界伊甸園大保健院。

而在現實生活中,你不得不面對非常令人不爽的學習和工作,不知何時還會遭遇傻逼帶來的無妄之災,搬塊磚累折了你的老腰,喘口氣恨不得把肺也吐出來。做事太難,收效太低,個性遭到極大的壓抑。活得比牛累,沒有狗自由,心情實在是糟透了。

而在網路世界中,你一個面黃肌瘦臉色蒼白雙目無神十幾天不洗頭的臭屌絲,卻可以因為技術牛逼、操作一流,而被千千萬萬人捧為大神,甚至春節期間還會被遊戲官方邀請代表XXX給所有玩家拜年,簡直風光無限。

嗑藥也不過如此吧,怎能讓人不上癮。

別說你,任志強天天刷微博的時候,也是爽翻了天,王石沒完蛋之前也是天天泡在網上吹牛逼。

至於社會上近十幾二十年把網癮妖魔化的現象,不用當回事兒。老東西們妖魔化新生事物簡直是必然的,等你們變成老傢伙的時候,也會妖魔化新事物的,這是人的本性。

就像什麼「八零後是垮掉的一代」「九零後是垮掉的一代」的說法,以後「00後」「10後」也必然垮掉,大家拭目以待。

但是最先死的從來都是不適應新形勢的老傢伙們。

再說了,很多從前天天罵這罵那的老傢伙們,也都得網癮了,現在天天坐在沙發上,拿著手機,笨拙地刷著朋友圈,樂得跟個傻逼一樣。你要是給他們斷網,恨不得馬上跟你拚命。

網路這種東西,當少數人享用時,人們說罵它是鬼怪,當它普及給所有人時,它的污名也就離消失不遠了。


個人覺得社交產品歸根結底還是滿足了人們在現實世界中難以得到的需求。大致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秀優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例如各種國外旅行照,還一定要9張滿+一定有定位信息。還有各種曬車曬禮物曬各種……

第二類:秀智商;各種見解,各種分析,跟以前樓下大爺聊國際政治沒啥區別,主要是要彰顯自己境界高,分析妙,終究是顯示智商優勢……

第三類:跟節奏;我要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閨蜜A今天跟誰出去的,基友B的女朋友長啥樣。反正一定要把別人的情況都掌握了才覺得地球在正常運轉……

第四類:空虛寂寞冷;我失戀了我又胖了我受氣了,或者乾脆我好寂寞,你們快來陪我聊天啊啊啊啊啊,好讓我找回我是宇宙中心的感覺啊啊啊啊啊啊!……

第五類:蹭面子;最煩的就是這種,沒才又沒財,實在沒啥秀的,可是就是不能甘心默默無聞,蹤要裝作自己很牛逼的樣子。於是各種加好友,各種貼上去,指著刷朋友圈活著。一旦有牛逼點的好友發了個朋友圈,就趕緊截圖+評論發到自己朋友圈,還一定要評論說「xxx總好厲害,我老早就跟他喝過酒!「 要是偶爾哪個牛人還回了他微信,哎呦,這可厲害咯,那必須得從頭截到尾,9張不夠就發兩條,兩條不夠就連載。這種人隱私是啥根本不懂,你朋友圈裡要是有這種爺還是早點刪了吧……


生活內容的匱乏


哈哈哈哈哈哈 因為人是孤獨的

生來孤獨 死去孤獨 過程如果不社交 那就有點太絕望了吧


既能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享受空間 不因為外貌 狀態 情緒 等原因產生落差隔離感 又能滿足窺探別人生活的需求 從而給自己構建一個自由平等世界


主要是新鮮感吧,新的資訊,新的狀態,新的人,不斷衝擊你的大腦


本能的尋找存在感、安全感、成就感…


推薦閱讀:

有的人總喜歡跟另一半唱反調,明知道對方不想聽什麼甚至聽了會傷心難受卻非要說。這是一種什麼心態?為什麼他們說自己的確愛著對方?
怎麼看待路痴?
精神分裂患者的幻覺真的像《美麗心靈》里那樣逼真嗎?
為什麼學習了的東西總是很容易忘掉?
我們為什麼要感恩父母?

TAG:社交網路 | 心理學 | 微信 | 網癮 | 微信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