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的根本差距是什麼?


據海申網了解到的,在美國的業內人士曾說過中美大學生在美國研究生課堂上表現的差異,其實跟中美中學語文課的差異有密切關係。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的課堂上所缺乏的東西,並不是一句「中國是應試教育」,或者「中國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就能推卸責任的。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的語文教育存在問題,承認中國在培養學生口頭表達、書面表達、閱讀理解能力方面,跟美國的母語教育上的差距。

我們的語文課沒教口頭表達

首先,在美國很多大學教師都留意到:不少中國留學生在大學課堂上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很多國內的看法就認為那是因為中國人的英語能力不行,對於口頭表達沒有自信,或者因為辭彙太少而無法表達。

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中國留學生除了口音問題,英式英語的句子結構和辭彙問題,辭彙量問題影響了表達以外,有些英語能力相當不錯的學生,說一口流利英語,可是卻讓人不知所云,不知道究竟想說什麼。這跟中國的中學語文教學有關的:中國的中學語文教學沒有系統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而美國的英語語文教育不同於中國,他們從小學開始就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到了中學,會更加有系統的訓練。比如,最先是教學生書面表達一個觀點,跟演講中表達一個同樣的觀點,句子的結構跟用詞會有怎樣的不同,產生的效果會怎樣不同。然後,會教學生怎樣在小組裡面表達某個觀點,而組員要記錄論點,然後提問發言者。到了高中,有所謂的「蘇格拉底盤問術」的訓練,學生就一個問題整理自己的觀點,然後口頭表達,而全班則針對此觀點不斷反覆盤問,直到大家對雙方的觀點都得以了解為止。這種訓練,在高中是非常系統的,沒有讀過高一的口頭表達訓練,到了高二學習全班演講表達的時候,就會茫然不知所措了。

所以,在美國經常會看到美國當地的電視台為了某件突發新聞在街頭採訪民眾,美國人都可以有條有理,張嘴就說一大串自己的觀點;而在唐人街的中國人,用中文發表意見,都不能完整說出來,結結巴巴的,說了半天不知道重點在哪裡,很明顯就是在中小學的語文學習階段根本就沒有受過口頭表達的訓練。

我們的語文課沒教批判性思維

其次,美國的大學老師常常發現中國的留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那麼什麼叫做批判性思維呢?所謂批判性思維,很大部分是指一個人對資訊的重述,分析,比較,應用和評估的能力。中國的教育很強調重述(把教你的知識完全背出來,或者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和應用能力,對分析能力也有一點涉及。但是,卻基本沒有要求比較和評估。

美國的語文教育,最先訓練的是學生的比較能力: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兩樣東西、兩個觀點的不同之處。然後是分析能力:分析造成某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證據支持你的分析。最後就是評估:通過對兩樣東西的比較,或者對一堆東西的比較,按照某些評估的基本原則,來決定哪樣東西最符合作者的標準。重述能力和應用能力是最基礎的能力,基本在小學四年級以前就訓練完成了。

因此,在美國的中學語文課上,我們可以看到學生閱讀同一個作家的一系列作品,然後對這個作家的修辭方式進行比較,從而發現這個作家在營造氣氛方面的手法獨特之處;或者通過閱讀兩個不同作家,寫同一個主題的作品,評價他們在表現人與自然的爭鬥方面誰做得更好一點。

於是,我們會看到美國的語文課本的每一課書所教的知識都是線性的,有系統的,有目的的;每一個老師在講同一課書的時候,講的相關文學理論都是一樣的,絕不會像中國的中學語文課那樣,一百個老師上同一節課,會講一百種不同的內容。我們很難想像在物理課堂上,針對「牛頓第二定律」,一百個老師有一百種不同的內容教給學生。一百個老師可以有一百種不同的教法,可是內容就是「牛頓第二定律」,不可以有一百種不同的內容的。不幸的是:中國的語文教學長期是「同一課書,一百個老師教一百個內容」的情形存在,而這個情形已經導致中國的語文老師不時會發起「究竟語文是什麼」的討論。可是,美國的英語語文老師從來沒有這樣的困惑。

我們的語文課沒教閱讀理解

最後,由於中國的學生沒有怎麼受過完整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訓練,因此,在閱讀方面就存在嚴重的理解方面的問題。可能在中國的語文課上面,長期是由老師告訴學生某篇課文的中心內容是講什麼的,學生記住就好了;結果,真的有一篇文章,要讓中國學生來判斷究竟中心是什麼,反而做不到了。

於是,在美國的大學課堂上,老師們會經常發現中國學生根本就不明白某篇文章作者的意圖;不明白中心思想;更可悲的是,因為中國的中學語文課是不教文學理論的,因此,中國學生完全無法正確理解一篇使用「反諷」或者「矛盾」手法寫的文章,更無法理解文章的「感情」和「色彩」對表現作者意圖的作用。

在美國大學的文科課堂上,中國來的學生往往如同小學生在高中生的數學班上課一樣,雖然老師說的每一個字都聽懂了,可是根本就不知道在發生什麼事,還哪裡有能力參與討論?

通過以上的一些比較,我們就不難看出中美教育的差距,中國在口頭表達方面落後於美國。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的課堂上所缺乏的東西,並不是一句「中國是應試教育」,或者「中國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就能推卸責任的。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的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承認中國在培養學生口頭表達,書面表達,閱讀理解能力方面,跟美國的母語教育上的差距。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水平。我相信中國只要改變教育方式,在未來一定會超越美國的教育和科技的發展。


表面上看是教學模式的問題,本質上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深層次則涉及到文化差異問題
1. 教學模式的問題,源於中國copy的是蘇聯的教學模式,與美國的通才教育不同,建立於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為基礎的蘇聯教育體制,採取的是高、精、深的精英文化教育模式,忽略普通人的需求,以國家建設為統一標準,中國照搬之後,一直到現在,改變不大。
2. 教育理念的問題,源自意識形態和立國之本。中國的教學理念,源自打天下的時候的思想工作,並非愚民政策,而是需要統一於國家意識形態的教學方式,所以,中國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主張標準化生產;西方的意識形態則源於所謂的天賦人權,更將就個體發揮到極致之後對於國家的貢獻,也就是說,中美兩國的教育,一個是自上而下推動的,一個是自下而上推動的,這就導致了出口的差別;
3. 文化差異的問題,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形而上,重理而輕術;西方教育講究形而下,重術而輕理。這一差異,本質上體現在哲學上,例如中國傳統文化或者說中國哲學中,老莊、孔孟分別將很多很複雜的到底一以貫之,但欠缺可操作性,講究的是個人修為下的自我發揮;而西方哲學中,不管是福柯還是海德格爾之類,甚至是叔本華,都將很簡單的到底複雜化、演繹化,操作性較強,但理論高度則不夠。再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看中國人寫的教程,往往幹活或條條框框的東西較多,演繹的案例之類較少;而西方人寫的教程,往往條條框框很少,演繹的案例較多。
4.在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當中,西方的教育能更快地適應現代社會,因為現代的架構是參照西方整個社會體制建立的,話語權掌握在西方手中;中國的教育則更適合厚積薄發,就是說很多東西你不用懂,背下來,到這個心境就懂了。但急功近利的現代,這種方式,是無法讓人安身立命的,這就是目前中國人的焦慮之所在


中國 indoctrination "教給" 所佔的比例很大
美國 education "啟發" 所佔的比例很大


教育資源差距太大,美國3億多人,前一百的學校都不錯,前二十的學校都是世界頂級。很小的城鎮一般都有一兩所還不錯的大學。

中國13億人,能在國際上有點影響力的可能只有前30的學校。河南山東河北等省,人口接近一億,拿不出一所頂尖的大學。

美國的教育目的是培養人才,因為人家上個大學根本就不是個事兒,同時拿幾個Offer的多得是。中國的教育是選拔人才———選出一小部分人去接受機會稀少的更高等教育,中考、高考、考研、考博才是中國教育的本質。

以上所有回答的根源也就迎刃而解了。


美國教學新理念:請讓你的孩子成為一顆沙礫』!


今天美國朋友轉來了一篇論述美國教育理念的長文:美國最時髦的教育理念:Grit(堅毅)。


據說美國教育界研究者正在開展一種GritResearch(自制力完勝智商,預示青少年未來學業表現的研究)」。


Grit一詞在古英語中的原義是沙礫,即沙堆中堅硬耐磨的顆粒。Grit可譯為「堅毅」,但其涵義遠比毅力、勤勉、堅強都要豐富得多。Grit是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專註投入、堅持不懈,是一種包涵了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性格特徵。如果你見一個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這就是Grit。


據文中介紹,美籍亞裔心理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gela Lee Duckworth從2005年開始,一直致力於研究性格對於成功起到的作用。她對數以千計的高中生進行了調研,並跟隨西點軍校、全國拼字比賽冠軍、國內一流大學等進行觀察和分析,她發現: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比起智力、學習成績或者長相,堅毅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

由此引發了新的教育理念--
-讓孩子在學習中面對更多掙扎和冒險,而不只是獲得了正確答案。而按一般認知,智商是與生俱來的,而堅毅是每個人都可以開發的,所以,若按此理念,父母和學校可以有很多空間幫助孩子塑造堅毅的品格。


文章進一步闡述,近年來,對於過往的「未來的競爭是以智商為代表的認知技能的競爭」,並因此幫孩子學習知識、增添技能、獲得學歷、考取證書……所有這些,都是在給孩子在這條線性的跑道上增加成功的籌碼的思維模式。 美國一些經濟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等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都對這種認知假設提出了質疑。


他們普遍認為,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並不是我們給幼年的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於能否幫助孩子培養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質,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這些都將影響其一生。


比如,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Goldman完善的情商概念指出,兒童未來的學業表現、事業成就、生活的幸福程度,只有不足20%取決於智商,其餘絕大部分是由情商決定的


2012年,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和《紐約時代周刊》編輯保羅·圖赫的著作-《性格的力量:勇氣、好奇心、樂觀精神與孩子的未來》,已經將「培養堅毅性格」的教育理念帶入大家的視野。2013年,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TED的演講則引起教育界對「堅毅」的空前關注,Angela Duckworth教授和她的團隊甚至制定了測量「堅毅指數」的工具。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則提出了七項指標,認為它們是預示孩子未來成功的「七大秘密武器」。這七項指標分別是:Grit堅毅、 zest激情、 self-control自制力、 optimism 樂觀態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 好奇心


比如說,一個六歲的孩子是否知道3+2=5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TA是否願意在第一遍回答成3+2=4之後重新嘗試,直到得出正確答案為止。即應該教會孩子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在摔倒之後站起來繼續跑,哪怕TA是最後一名


。。。。。。


最後,文章還列出了,Angela
Duckworth教授提出的五個認為可以行之有效的塑造堅毅的方法。


1.把挑戰擺在孩子的面前 真正的成功往往發生在人們突破邊界和障礙的時候。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沒有機會戰勝一些困難,他可能永遠不會具備面對挑戰的自信。體驗冒險和障礙是孩子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

2.不要在感覺糟糕的時刻結束 許多人認為,才能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擅長什麼或不擅長什麼,皆是因天賦所致。這可能會導致孩子養成輕易放棄的習慣。其實,即便是天才也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來磨練自己的天賦。這樣的鍛煉能使他們認識到,學習過程中需要克服一些不適感和障礙,這是很自然的事。


3.適時必需的推動 當孩子學習任何新技能時,適時地推動孩子:制定時間表,然後鼓勵孩子堅持,反覆練習。「我還沒有聽說過哪一個孩子是完全自動『上鏈』的。」Duckworth教授說。


4.擁抱無聊和沮喪 事實上,獲得成功通常是一段相當漫長的旅程,並且布滿艱難險阻。困惑、沮喪、甚至覺得無聊透頂,這些都是旅程的一部分。然而,如果孩子明白,學習遇到困難並不意味著他們很笨,他們就會更有毅力堅持下去。這樣的鍛煉讓孩子養成一種自信——「嘿,我自己能解決。」


5.分享父母的失敗經歷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前進,這是孩子所能學到的最好的能力。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砂礫』,跌倒了,起來,前進;再跌倒了,再起來,再前進。。。直至沖向成功的終點。 想起了幾句老話,「失敗是成功之母」,「性格決定命運」。。。是啊,知識可以灌輸,而品格的形成則需要自身的千錘百鍊。只有讓孩子們練就了『金剛不壞之身』,才能真正去面對這風雲變幻的大千世界,也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補充:中美教育並沒有本質上的優劣差別,有的是資源上的不同。美國這樣一個高度依賴精英的社會,在精英教育方面投入很大,我國與之還有很大的差距。但中國之前教育的重點不在培養精英,而在於培養大多數有基本文化素養的勞動力。據此,有義務教育,有大學擴招。也據此,中國獲得了發展的最大動力,就是龐大的勞動力市場。
至於應試教育而言,我覺得中美沒有本質差別,美國本科的錄取何嘗不是一種應試,只不過考試的形式不同而已。高考給予不同出身的人一次相對公平的機會,相比而言,如果中國採取美國大學的錄取方式,平民子弟想必通過學習改變命運,將永無出頭之日,階層會更快的固化。
至於快樂學習是偽命題,想要提高必伴有痛苦,美國優秀的高中生普遍都會有AP這類東西,申請藤校,加州的院校也更是搶破頭,不必中國高考輕鬆。如果不伴有辛苦的度過學生生涯,那是底層的教育方式,畢業也就失去了晉陞的機會。這種教育模式我覺得相當糟糕,也有很大一批美國勞動力因為沒有現代勞動力的基本素養被淘汰,很大程度上這也是川普能上來的原因。
_分割線—————————————————
就高等教育而言,我想是因為美國比較有錢吧,有錢就會有先進的設備,優渥的待遇,有這些就能夠吸引大牛,大牛們又可以吸引世界各地優秀的研究生。造就了好的學術環境,好的學術環境又可以反過來吸引學者競爭相應的職位,從而篩選下真正傑出的人才。這也就是美國高等教育昂貴的原因,因為整個學術環境背後要靠錢來維持。
就小學,中學教育而言,雖然沒有去美國讀過,不過就大部分美國人的基礎教育水平來看,是相當糟糕的。
相反,中國有自己的特色,因為處於發展中國家,一個具有比較高文化素養的勞動力群體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就基礎教育而言,普及的非常成功。就高等教育而言,因為錢不夠,肯定玩不轉。不過隨著經濟越來越好,中國的科研也在逐漸提升,學術環境應該也會慢慢變好。


根本差別是,
1 心理原因:民族自卑感
中國人至今還沒有從鴉片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習慣於仰視西方發達國家。
被稱為「美國教育」的一些教育方式,中國人不是不會,只是這一代中國精英在企業而非大學中。他們的歷史使命是通過商戰完成中國崛起,沒有工夫給別人看孩子。
反觀中國所謂最好的一批大學中的大部分教師,至今還在炒美國人的冷飯,追捧一些過氣的西方學術明星的傻事。於是年輕一代被忽悠到美國,被西方知識體系同化(但大多僅僅停留在邊緣),回過來又向中國人兜售這些變味食品,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2 經濟原因:產業轉移的時機未到
教育的龍頭是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和宗教類似,屬於最高端的產業,甚至要超過金融。農業、低端製造業、高端製造業、高端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服務業……慢慢來。

3 政治原因:體制性落後
被我們稱作「中國教育」的這一套體系,實際是適應中央政權為完成掃盲、建立獨立工業體系、培養幹部等政治需要而建立起來的一台機器。雖然這些目標中的一部分已經過時,但為這個目標做出歷史貢獻的老臣們是不可能一夜之間像機器零件一樣全換掉的。
更進一步說,把國家希望寄託於一套體系本身就是不現實的。構成未來中國教育體系的很多種子都已經在萌芽階段,只是不為大眾所知罷了。

4 文化原因:中國文藝復興運動還在萌芽階段
看西方文藝復興的歷史會讓我們對今天的中國更有自信——那時布希們可是要以崇拜的眼神仰望拉登們的。
這一代中國中產階層中的大多數還不具備消化中國經典的能力,只能通過《功夫熊貓》之類的兒童片來感受一下東方文化的皮毛。接下來的一兩代中產階層將會重新發現其中的財富並從中尋找迴文化自信。

到時候,美國人會問你同樣的問題的。

5 求知乎推出打賞功能,上文定價5毛。


一棵樹苗。中國教育要把它培育成一個盆景。美國教育只管澆水施肥。長成什麼樣由它。

一塊石頭。中國教育一定把它磨平然後刻上顏體。美國教育只管磨掉最尖銳的角,象什麼就是什麼。

一個孩子。中國教育體制下只有一條路,考得比別人好。在美國教育體制下,她一定有一條她自己喜歡的路。讓她找到這條路然後走下去吧。


三流教育傳遞知識:如當今中國大部分學校
二流教育培養能力:如美國大部分學校
說明:美國教育雖然比中國好,可是在其國內對其教育的質疑聲也是不斷的,尤其是安然事件和引起本次金融風暴的次貸危機的發生,不少人質疑美國教育只培養有能力但無道德的人。
一流教育培養道德、塑造精神:不太了解有哪些學校,可能民國時代的清華北大算是吧。


中國教育以培養順民為目的,美國教育以培養國家的主人和世界的領袖為目的。


基於之前自己的一篇文章來回答這個問題。

中美教育方式的差異這個話題,其實自從我去美國留學之後就一直的縈繞在我的心裡,很多次我想嘗試的去總結,但是最後總是發現我看到的和事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教育這個命題實在太過重要——它不僅僅決定了一個個體的未來,更多的也承載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面貌與走向。

美國作為冷戰之後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教育制度一直受到國人的追捧,其中當然必有其突出之處。今天不敢說有什麼真知灼見,但是亦希望將我的一些看法表達記錄下來,作為積累。

在與美國的學生有所交往之後,結合我自己的一些多方面的了解,我開始是對美國的教育系統抱著較為負面的看法的——裡面充斥了反智主義,學生缺乏老師的引導,這樣的制度居然帶領著這個國家登頂到了世界的頂峰,簡直呵呵——我明白我對其看法必然有謬誤之處,但是在相當一段時間裡,我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確實,面對那些美國的年輕人,面對他們每周都要在派對上瘋狂,面對他們的吸毒放縱與缺乏自律,面對美國面向年輕人的那些流行歌曲裡面千篇一律「愚蠢」的歌詞(have fun, party all night,dance···),我如何能說這是一個好的教育——尤其是相比於我們中國教育制度出來的「千錘百鍊」,「三觀極正」的模範學生們(我這種貪玩的「壞孩子」當然不在其內···)。我在美國這段時間有過長時間深入聊天的美國人並沒有很多,但是就從那麼五六個人來看,美國的年輕人一般總是缺乏廣泛的知識面,欠缺對當下世界與人類歷史的了解,沒有「雄心壯志」與對於「出人頭地」的強烈野望。

這其實是使我極為震驚的——一個世界第一強國的下一代不應該是如此——而雪城大學也算得上是私立大學裡的名校(強行吹比)。我一開始覺得是環境的問題,若是我在哈佛,在耶魯或許面對的便是完全不同的氛圍與面貌迥異的年輕人;但是後來,當我更多的接觸美國年輕人所推崇的文化,他們的流行與傳統,社會的傾向,我知道這並不是簡單的學生素質的問題——事實上當代社會的文化導向亦不會是在兩極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古時社會上下階層的分割性倒是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貴族文化與平民文化,現在這個時代恐怕太過艱難)。

現在回過頭再來思考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同的教育制度之後深藏著的是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文明特點,對於教育社會所展現的不同追求,而不是簡單地巧合或者說像很多人愛掛在嘴上的簡單的「優劣」。

美國的教育制度更多的追求人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社交,social,networking),而中國的教育制度更多的培養個人的學習能力(發掘一個學生所有的學習潛力,力求最高效的學習效率與最大量的知識積累)。

這種不同的傾向背後有著多重的原因。

首先是植根於美國文化內的功利性與逐利性。此處引用反智主義的提出者,獲得普利策獎的理查德·霍夫施塔特先生的總結「反智主義者認為一般人的那些樸素常識要比從學校得到的知識和專業技能更準確,更高級。比起教育,人們的內心、經驗、乃至舊式的對宗教、品性、直覺和道德的觀念更適合作為人生的指導。畢竟,在美國我們崇尚白手起家自我奮鬥。」「商業中的商業文化傾向於盈利而不是求知探索。做生意通常需要團體凝聚力而不是獨立思考。霍夫斯塔特舉出大量例子指出這一點。哈佛商學院的院長說,「我們不想我們的學生花任何心思在可能會增加商業管理問題的事物上。」一所著名化工公司的培訓人員滔滔不絕的說,「這裡沒有天才;只有一群普通美國人一起工作。」一般的觀點是,經商不需要掌握大部分的知識;只有教師需要成功培養。」

相比於個人提升與塑造的艱難與長期性,團隊的組合與成型真是要容易且快速的太多了——這背後亦是反映了美國與工業革命氣質相符的文化,以及最為突出的在標準化大規模工業生產上的天賦:標準化生產,流水線生產(我希望繼續重複一遍:合適的生產制度的產生背後必然有著文化的趨向作為推動力,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作為前提條件,而這種新的生產制度又將反過來更好的支配資源,在社會的發展中孕育新的文化)。

而對於中國,我們的文化則更多的推崇個人在自身道路上的前行,然後將進步的「個人」與外在相互聯繫——哪怕是修齊治平也一部分上反映了自我的提升與需求(這裡有待更深的商榷)。


不同的文化特質,帶來了社會對於人的不同能力的追求與培養,投射到教育制度上,便是對於兩個同樣極為重要卻不同方向的追求——人作為自我的優秀,與人作為團隊內一員的優秀——更細化而言便是個人的學習能力與知識積累,抑或人的團隊協作能力與社交溝通的能力。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是如何將這種趨向投射到教育制度上並且達到其目的的。美國的普通教育更多的是放養,老師與家長對於學生在學生群體中的成長過程並沒有過多的干涉。美國的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管理鬆散,干涉少,不允許排名次和用學習成績差別對待學生,使得學生形成了自我管理的小等級社會,教育目標亦極為強調「teamwork」,「leadership」。

一個社會所最為重要的利益追求將會決定社會的規則,而在成績不作為重要指標的青少年的等級社會裡,朋友是最重要的資源。「人緣好朋友多的人自然被人羨慕,站在金字塔頂端。體育好的孩子能帶上很多人一起玩,朋友資源多,而學習好在這個等級社會裡不能帶來任何資源,甚至可能會妨礙社交,權重最低。」

在中國則不同,學習好的同學將會受到各種青睞與獎賞,包括榮譽,讚揚,實際利益以及老師賦予的班委職位的權利與頭銜等等。在中國學校的等級社會裡,第一生產力就是成績。然而這個等級社會是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干涉下形成的,學習好的學生獲得最多資源而位於金字塔頂端。

在這種家長和老師所選擇的干涉上亦可以體現出一個文明的特質——我們中國更多的重視傳承,歷史——這是一個早熟文明,一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文明的特質(關於早熟文明這個概念,我覺得有些道理,但是此處並沒有清晰的界定——在某個發展階段在思維文化上有了突飛猛進的跳躍式進步,產生了「過於」燦爛的文化,使得先人的成就在後世有時候成為了繼續進步的阻礙,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民族「崇古」的特性——中醫,經絡,春秋時代的諸子百家的文化,易經之類的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們「早熟」的特點,哪怕網路小說也是「越洪荒上古越強」,和美國越未來越強完全不同,個人觀點個人觀點···)。相比之下,美國的文明則更多的體現了其自由,年輕,進步的特點(這個進步指的不是文明的好壞,而是對於社會發展的進步觀——亦即是「社會的發展是越來越好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社會要比過去的更好」——詳情見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我對兩種教育制度的分析,直到最後亦沒有界定優劣的意思。事實上這種界定也是困難的。當然,它們會帶來不同的年輕人甚至國家的面貌,而且一個成熟的教育體系也不太可能造就過於短腿的學生——中國年輕人到了社會上會迎來一個社交能力極速進步的時期,而美國年輕人經受高等教育走上追求科研的道路時亦會迎來痛苦勞累的大量吸收知識的歲月——我們常說中國孩子比起美國孩子容易怯場,表現欲表達能力不好,但是我們留學生不也總是嘲笑美國課程知識簡單,美國人「笨」么(我其實不太種族主義,我就是喜歡展示中國人在智商上的優越感而已)?

至於什麼創新能力的bullshit那就真是bullshit···創新這個詞其實真是被用爛了。沒有長時間的在基礎領域的積累怎麼可能有牛逼的成果和創新呢?君不見這些年中國每年的專利數量和論文數突飛猛進么?我也沒看見教育制度有什麼變化。當然現在在質量上和西方科技強國還有差距,但是可以想見,差距會越來越小的(中國總是被和整個西方向比,其實單個拿出來現在也是排名前二了好像)。

那些什麼中國幼兒園小朋友看見0隻會說0,外國小朋友會說雞蛋,鵝蛋,鴨蛋,恐龍蛋的故事並不能告訴我們他們重視創新能力——只能說明這群外國小孩連0都不認識真是sb哇哈哈哈(好吧這是個玩笑)。


關於中美教育的差異:(個人見解)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我對於教育的理解,必然不如很多人,我今天的觀點也只是出自個人私下裡的一些雜談。其中的內容或許在許多教育專家眼裡純屬異想天開,痴人說夢,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我作為一名學生的真實感受。

如今的中國乃至世界,早已走出了戰爭時代的陰影,逐漸的走在了復甦的道路上,每一個國家都在各個領域開展了暗中的博弈。在金融圈兒拼經濟,在藝術圈兒拼深度,在政治圈兒拼謀略,就連足球世界盃的關注度都上升到了文化交流與傳播的程度。大家可能都忘了,葛優曾在《天下無賊》中扮演了一個角色叫黎叔,角色可能被人遺忘了,但是一句台詞卻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傳誦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這句話恐怕到了三十一世紀都挑不出毛病。馬致遠也曾經在《漢宮秋》的第二折當中提出「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理論。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對於人才、賢者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現如今國與國之間的過招也是在比拼彼此之間人才的儲備量,簡易的說,就是教育模式的比拼。掌握更先進的教育模式,無疑就是掌握了未來。

咱們可以先拿美國舉一個例子,為什麼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強國。我自己也去過美國,美國人沒有三頭六臂更沒有回天之術,那裡也有暴雪,也有地震,太平洋的彼岸沒有烏托邦更不是天堂,那裡的一切和我們所在的中國如出一轍,沒有什麼不同,那麼他們究竟贏在哪裡?也許不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想生活在那裡,但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那裡。原因很簡單,他們擁有更理想化的教育體系。

比如說,美國的某小學和中國的某小學同時開家長會。美國的老師會拿著你的孩子用彩筆胡亂抹幾下就完成的抽象畫給你看,說你的孩子非常有藝術細胞,簡直就是一個小藝術家。再或者讓你的孩子上台為大家唱首歌,說你的孩子非常有音樂天賦,將來一定能成為知名樂團的主唱。其樂融融的景象彷彿是在開一場社區里的家庭聚會,帶給你無限的幸福和希望。可反觀中國的家長會呢,老師會一本正經的告訴你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發給你一張張升學輔導的建議,讓孩子參加某某英語培訓班,再或者某某奧數大獎賽,一定要考上好初中,再接著考好高中,之後考好大學等等。這些東西一定讓每一個新家長都頭痛不已,感覺養一個小孩就像經歷一場戰爭,每一個失誤都會帶來不可修復的影響。畢竟都是獨生子女,每走一步都是自動存檔。相信我,當時我媽對於沒有讓我上劍橋少兒英語培訓班的後悔程度,不亞於她前兩個月剛買了一隻股票。

中美的特點來源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姑且理解為兩種教育模式,一種為個性化教育,另一種為應試化教育。個性化教育更看重一個人身上有多少種可能,應試化教育更看重一個人是否爭強好勝。有些人會說,優秀的學生不管在哪一種教育模式下都會獲得成功。的確是這樣啊,但是我認為教育的終極,不僅僅是找到優秀的人而已,而是讓不優秀的人變成優秀的人,讓優秀的人變成更優秀的人。多樣化教育即是如此,讓一個人接觸到更多的東西,哪怕只是接觸或者略微了解就好,儘可能的涉獵到更多的文化,更多的圈子。讓一個學生更立體,世界觀更豐富,從而發現一個人的興趣所在,之後著重培養。在我看來,多樣化教育分為三個點,一是要有一定的天賦,二是接觸到自己天賦所涉及的領域,三便是讓天賦發光發熱。天賦人皆有之,每個人至少擁有一種天分,真理相信沒有一無是處的人。但困難的是,尋找天賦的過程。這便是多樣化教育所吸引人的地方,接觸面廣了,自然更加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在發現了天賦,並且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後,剩下的發光發熱就要看個人天賦所能達到多高的高度了,即使最後發現天賦沒有臆想當中的出色時,至少活的瀟洒快樂,不枉人生走一遭。

與此同時我們對比一下應試化的教育模式。如果你問一個高三即將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你想考化學還是物理,他會不假思索的給你答案,即使他兩樣都不喜歡。但你若問他你更想要畫筆還是吉他的時候,他或許給不出答案。因為他從未接觸過,或許對他來說,無論是畫筆還是吉他都和他剛剛喝完的礦泉水瓶子一樣,對於他來講沒有什麼價值可言。那麼假設他擁有過人的繪畫天賦呢?他會不會錯過成為一名大藝術家的機會?答案是必然的,沒有接觸過的東西怎麼談成功。

每一個人尋找自己的天賦其實並非想像中的那麼難,至少我認為難度不及在六十億人中尋找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在愛情的世界裡,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最後悔的莫過於曾經有一段感情放在我的面前,我卻沒有珍惜。在教育的世界裡,最遙遠的距離是我血液里流淌著的都是顏料,可我此生沒碰過畫筆。最後悔的當然是大洋彼岸的孩子在享受童年,而我卻在教室里孤單的做著奧數題。不過當然了,在應試化教育的體系下,中國的學生確實比一般地方的學生更堅韌,更能吃苦,更能考出好的成績。但是人生不僅僅是考場,人與人的交往也不是你問我答加分扣分,有些時候,情商遠比智商有用的多。

我是一個很愛刷微博的人,無趣的時候總能從上面找點兒樂子。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前一陣子,微博上清華的招生官和北大的招生官因為爭搶學生的過程中出現了摩擦,不惜在微博這樣大的平台上互相攻擊對方,一時間被無數網友轉發並且成為一時笑談。可是笑談背後我們不禁在想,在應試化教育的格局下,中國所謂的名校,在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幾乎所有中國的高考生,都把清華北大當作了他們終極的目標。只要上了清華北大就意味著好的工作,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以此來滿足物質上的慾望,怎麼到頭來學習反而變成了一件充滿著功利的事情。即使上不了清華北大,也要選擇好的專業,什麼專業掙錢多,什麼專業就業率高就變成了首選。於是乎許多人不清楚自己的愛好,不了解自己的志願,就踏上了遠走他鄉的求學路,開始了自己並不喜歡的生活。彷彿學習就是為了掙錢,學習就是為了出人頭地。當校園都充斥著名利,人們還能去哪裡尋求真理。

最後再說說我自己。我在北京私立匯佳的ib高中部念了4年的書,我並非在為自己的學校打廣告,沒人強迫我這樣做,我也承認匯佳的教育算不上中國的頂尖,甚至很平凡。但我對於匯佳的理解是平凡中不失偉大的,我們有時間去追尋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在高中三年的時間裡,做過晚會的主持,舉辦過高端的峰會,出任過社團的社長,走進過窮苦的山裡,在舊金山種過樹,在佩斯淋過雨,讀過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看過HBO的《權利的遊戲:冰與火之歌》,吃過最正宗的重慶火鍋,還打麻將和過清一色。這僅僅是假期中做過的事,彷彿每一次寒暑假之後,我就又長大了一些。匯佳從沒有告訴我應該去做什麼,他只是給了我時間,給了我體驗。有些時候,我會發現,學習這東西,它的釋義很局限,如同一場競技,考卷上的鮮紅數字就是判定輸贏的途徑。但有些時候,我又發現學習其實可以很廣泛,一本廉價小說,一場經典電影,一次促膝長談,也許這些東西不會教會我物理化學的基本公式,但是卻能讓我成為一個更有靈魂的人,更懂得如何與人相處,更懂得享受生活,知道我想要什麼,知道我不要什麼。換一種方式去理解學習,才發現它並不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字眼,更像是一門藝術,來源於生活,就在你我的身邊。可惜的是那些把一切精力全部放在了功課上和筆記里的人,從沒有時間停一停,想一想,看看四周,學生時代並非等於十年寒窗,其中也有蕩氣迴腸。我堅信,驅使生活向前走的東西,不是無盡的壓力,而是自身的興趣。我還堅信「方圓雖異器,功用信俱呈」。我更堅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我只經歷了中國教育,所以補充提問:
第一,有差距嗎?
第二,差距是什麼?
第三,差距有多大?
第四,差距的影響是什麼?
第五,造成差距的原因是什麼?
第六,衡量產生差距的標準是什麼?即那些差距真的是差距嗎?
第七,如果有差距,根據萬事皆有原因的理論,那隱藏的原因是什麼?


教育的理念不同
西方的教育方式是教學生如何學習 怎麼樣適應並改造社會 追求值得追求的東西卻又不告訴你什麼值得追求 完全依賴自我的判斷。
中國的教育是交給學生所謂的知識 怎樣被社會玩弄和玩弄社會 告訴你一個虛幻而不現實的東西 說:那就是好的 去追求去吧

價值觀培養不同
西方的教育是培養獨立的價值觀,不是強加給你的 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影響(有好有壞)來培養你,追求個性自由 追求正義(在一定程度上)
中國的教育是塑造價值觀 設定一個模子 把所有人都放進去 突出的給你鑿平(思想上) 缺陷的給你補充 重自我 輕道義(雖然儒家自稱仁義 但個人認為都是放屁 「義,利也----《墨子》」 損人利己稱不上義 壓抑人性更稱不上義 )
其他想到了再補充


簡單說,就是美國的教育以「讓每個人都變得獨一無二」為目標,中國教育以「讓每個人都變得一模一樣「為目標


中國教育教的是知識,美國教育教的是能力。社會中謀生和發展靠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識。
舉例:大量快速和批判性閱讀、獨立思考、良好的文字寫作、人際溝通交流、課堂討論辯論、活動組織;這些能力都很重要,但是中國教育鮮有涉及,大家都是按照教育部大綱在教書。


不學做事,只學考試。不做自己,複製他人。


「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教育觀不一樣。
美國人的教育觀是通過教育做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是一種公民教育。
中國人的教育觀是通過教育改變命運,出人頭地。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強。
—————————北大招生辦主任《看美國教育要有中國視角》


基礎教育差理念,高等教育差理念和技術。


說其中的一個方面就是:美國教育體系下的美國學校比中國教育體系下的中國學校更加能大大地包容異類、包容個性(我這裡指的是積極的個性比如說敢於挑戰老師的觀點敢於從不同角度思考等等,耍脾氣裝成熟抽煙等等不屬於我這裡指的個性)。
而中國的教育偏偏得要把每個孩子的稜角都磨平了,到最後從學校出來,很多人沒有個性、沒有特長或者說特長已經被磨得不明顯了。

我已經畢業4年了。離開這個狗娘養的教育體系已經4年了,可以說對目前的狀況不是很熟悉。
但我在學校里的時候,確實覺得我們國家的教育質量比較糟糕。
不知道現在怎麼樣,可能從新聞上了解一點,可能現在有所改觀吧,但我仍然覺得可能整體上不會有太多改變。(國情決定)
由於家境原因我沒能去過美國讀書(遺憾),但從書本上的了解給我感覺美國的教育確實是比中國能包容的多了。

書本知識所限,如果去過美國的同學覺得有異議,要噴,請自便。
如果沒去過美國的自干五偏偏以為我是在黑自己國家的,請閉嘴。


推薦閱讀:

中國教育最需要什麼?
南方科技大學近況怎麼樣了?(2013年)

TAG:教育 | 素質教育 | 中國教育 | 教育改革 | 教育體制 | 文藝復興 | 美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