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容易犯哪些錯誤?
聰明指快速學習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等比較強
過度籌謀
這些年我學會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邊行動邊搜集資源。我曾經是一個喜歡在做事情之前想好萬全計劃的人,在腦海中預設很多場景,一遍遍預測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以及應對的措施,這常常讓我思慮過重深夜難眠。一旦事情的進程和我想像中的出現一些出入時,就難免會產生了一種計劃被打亂的沮喪感,慌亂與失控的恐懼常常讓我表現失常,落得一個機關算盡卻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不僅如此,這種模式還給我帶來了另外一個恐怖的副作用。我事先籌謀好的計劃成為了一條捆住我的繩索。這種未雨綢繆的劣勢在我的人際中暴露的淋漓盡致。
比如說我想去認識一個人,我事先會給自己做很多心理工作:如果對方拒絕我怎麼辦?我應該怎麼收場才顯得得體。如果對方不喜歡我怎麼辦?那她喜歡什麼樣的人呢?等等等等。
但做了如此多苦功的我在人際中還是屢屢碰壁,不得已我只好去找了心理諮詢師商量。我跟她說我交不到朋友,因為我覺得別人會討厭我。
諮詢師問我,你為什麼覺得他們會討厭你呢?
我說因為我抽煙。而大部分的女生都不抽煙,我這樣格格不入的像個怪人。
諮詢師說,那只是你的想法。你被你預設的場景困住了。你去接觸一個人之前,腦海有了一個預設的前提:對方會討厭你。你所有策略都以這個前提來展開了,但現實的世界中可能會出現比你預設前提更多的複雜情況:比方說,1對方喜歡你2對方對你無感3對方不喜歡你4對方要等接觸一段時間才會喜歡你4開始喜歡你,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不喜歡你了等等等非常複雜的情況。如果你萬事只用你腦袋中的那一個策略的話,你失敗的幾率會很大。
其次,這種過度的猜測好像一種被害妄想症,讓你的神經非常緊繃,你的行動就可能會失常。
她接著告訴我,人腦是很難分清現實和幻想的區別的。比方說,你以為別人會用拳頭打你。現實中別人舉起手想給你打個招呼,但你腦中的現實會直接誤解為別人要攻擊你,你本能的就會反擊別人,或者害怕的抱著頭縮成一團。對方接收到你這樣的回應,會在你不符合實際的回應上進一步反應。這樣一步步的連鎖反應會直接讓事情走向不可控的地步。
你腦中的現實,正在波及真正的現實。
我驚呆了……
不僅如此,提前預設的場景會影響你的心態。比如我預設了別人不喜歡我這個場景,那我在和別人的接觸的時候常常會把別人架上一個加害者的位置,而自己作為一個可憐的受害者就十分膽小和自卑,唯唯諾諾的討好別人,置自己的需要和尊嚴於不顧。糟糕的是當我不把自己當回事的時候,別人也會覺得即使不考慮我的心情也沒有關係,畢竟我又不會把她們怎麼樣,傷害我完全不用付出什麼代價嘛,就這樣,我人際中的邊界完全混亂了。
同時,過度籌劃也反映出一個人內心的脆弱。大家試想,什麼樣的人才需要狡兔三窟呢?往往是那些最膽小的人。膽小是個很好的品質,因為只有知道了害怕的滋味,一個人的行動才回更加謹慎和穩重。但也要注意不要被膽小徹底束縛住了手腳,畢竟膽小不得將軍做,錢多能把大款當啊,笑。
綜上所述,未雨綢繆確實是聰明人的一個特徵,但如果過度的依賴這種模式,會讓一個人的應變能力非常差。在面對生活中的突髮狀況的時候,一片白紙一樣的心態反而能讓你打破路徑依賴,發現那些隱藏在自己潛力中的第二條路,第三條路,第四條路。不過度預設前提能讓你用更客觀現實的眼光去仔細分辨生活中發生複雜現象,隨機應變的制定策略,邊走邊搜集一切能用的資源,讓你的聰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聰明反被聰明誤,是每一個聰明人,需要小心的陷阱。
以為別人都跟自己一樣聰明。(這通常會導致溝通不順暢)
本文作者是愉悅資本創始合伙人戴汨,經過他授權後,止咳糖在(智課堂公眾號)發布。
止咳糖也曾經談過這個問題--「低學歷者更容易成功之謎」
這篇文章寫得比較細,很值得一讀,讀的時候可以自己比照一下。
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太過聰明。
聰明,其實不是一個好詞。
說到聰明人,
大部分的人腦子裡第一印象都是智商高的人或者那些名校校畢業的人。
聰明人在學校裡面通常比較受尊重,他們也自然而然的享受這種尊重。
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部分的聰明人到了社會上就失去了優勢。
拿世俗的標準來看,那些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大都不是學校里的好學生或者連有名的學校都不是。
(呵呵)
馬雲說:中國最好的大學是杭州師範大學。
這固然是調侃,但其實很有道理。
那麼,聰明人為什麼難以成功呢?搞清楚下面的4條規則或許對聰明人有幫助。
1. 最好的成功策略是:找到傻瓜
Peter Thiel在他的書《從0到1》里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最容易成功的領域不是聰明人和聰明人競爭,而是要找到那些和傻瓜競爭的地方。
那些從事律師、諮詢師職業的人很多都是從哈佛、耶魯、賓大(容我加上我校)等常青藤名校畢業的,但是他們都沒有成為最富有的人,原因何在?
簡單的講:一個人的獲得的價值不等於一個人的聰明程度。
一個人獲得的價值=其聰明程度-周邊人的聰明程度。
所以,你獲得的價值是相對價值。
當你選擇高大上行業的時候,你的同類都是聰明的人。
於是,你的價值基本上就被cancel out了。
廣告行業裡頭有一個定律和這個道理類似:你投放的廣告效果不直接和你投放廣告的聲音(銀子)成正比,而是取決於你的聲音比別人的聲音大多少。
很多聰明人享受高智商競爭帶來的快感,但是忘了高質量的競爭對聰明人其實是消耗戰。
(選一個競爭對手比較弱的行業,真的很重要。很多人,並不比你我聰明多少,但是他們就是會選,會發現自己的優勢在哪裡能發揮最大價值。)
2. 回歸平均原理(Return to mean)
統計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定律是回歸平均原理。
什麼意思?
打個比方,你是一個普通人,朝著牆上的一個靶心扔飛鏢,如果第一次能夠擊中靶心,那麼第二次肯定偏離很多。
而如果第一次偏離的非常遠,第二次偏離就會變小。
要清楚這一點,就要了解什麼是運氣。
運氣在數學上可以看成是個隨機的函數。
西方有個名言:success= some talent+ luck;
great scucess= some talent + great luck;
(成功等於一些實力加上運氣,巨大的成功等於一些實力加上很多運氣。)
(這個道理,止咳糖也談過-「到底是實力重要還是運氣重要」)
一件事只做一次,運氣對成功而言會扮演重要角色。
(只做一次,就做成了,實際上你不太容易分辨是實力的原因還是運氣的原因。)
但是當你做多次以後,運氣的成分就會漸漸消失,因為運氣是隨機函數會抵消,技術(talent)變為主要的決定因素。
當你扔一次飛鏢的時候,如果碰巧命中了靶心,運氣扮演很重要的成分,但是當你多次扔的時候,就會回歸到你的技術能力。
(回歸均值)
發展事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聰明的人,由於機會成本高,通常不太願意堅持。也就是說,他們通常不去嘗試,或者嘗試了一次就放棄,而由於只嘗試一次,運氣會起很大作用,他們的聰明天分不一定幫上忙。
(只做一次,失敗了,可能是因為運氣的原因,而不是自身實力所致。)
但是反過來,如果他們堅持嘗試,他們高於常人的聰明天賦就會起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冒險精神很重要。
冒險的本質就是不斷嘗試。
3. 複利原理
巴菲特說:複利是最偉大的金融工具。
(複利就是俗話說的利滾利)
複利的原理就是正向迭代。
利息越高,時間越長,產生的結果就越驚人。
這給我們的啟示有三個:1)正向 2)進步步長要大 3)要長期堅持。
我們可以用數學公式來更清楚的理解這個問題:
1.正向:1.01^365=37.7834; 0.99^365=0.0255,
正向進步和反向退步即使是一年365天後的差異可以非常大。
(正向進步0.01和反向退步0.01的比較)
2.步長:1.01^365=37.7834; 1.02^365=1377.4082,
步長從0.01調整到0.02就可以產生40倍的結果變化。
(步長就是進步的幅度)
3.長期: 1.01^365=37.7834; 1.01^(365*5)=77002912.75,
如果你不是堅持1年,而是5年,結果令人吃驚。
(倍數驚人)
所以,在《outlier》那本書裡面,才有10000個小時的說法。
聰明人經常犯的毛病就是贏在起點,但也輸在起點。
他們通常比別人有一個好的開始,但是在他們的人生中忽視了持續的學習進步。
還是讓我們來看一個數學描述:
聰明人:100*(1+0.1)^365 = 3778.34
普通人:10* (1+0.2)^365 = 13774.08
一個人的起點即使比普通人高10倍,只要對方的進步快,加以時日,就可以獲得遠遠超過聰明人的成就。
(聰明人每次進步是0.1,普通人每次進步是0.2,那就是3778.34和13774.08的區別。)
曾國藩的一句名言就是:聰明人要下死功夫。
4. 系統基準(base rate)
聰明的人經常把注意力投射在自己身上,強調自身的天賦,強調自身的努力,而經常忘了外部的系統和規律。
中國的古代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所有才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說法。
在這一點,西方人不如中國人。
什麼是系統基準?
舉個例子來講,人人都希望獲得長壽,但是長壽這件事放到一個超越個人的系統里來看,就是人的壽命。
人的壽命,幾千年來就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分布,基準是70,波動的範圍一般而言(統計學規範講可能說3個sigma)是(-20,20),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會活到50~90歲。
這個時候,個人的努力在這個範圍內是有效地,但是如果非常努力希望活到150歲,就是違背了系統基準的事情。
(一件事或者說一個系統,總是有既定的限度空間,個人的努力往往很難突破這個限度。)
(這很重要,空間有多大,是選擇一個行業時要判斷的。)
創業和工作也有同樣的情況。
畢業找工作有句老話:男怕入錯行。
創業也怕選錯了行業。
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基準,可以看成是這個行業的局限或者規律。
如果不了解這個,只是一味強調團隊的優秀和努力,結果很難好到那裡去。
這個道理,其實也簡單,你在沙灘上用手堆沙子,任你如何聰明勤奮,你也不可能堆出1米的高度來,你面對是沙子的粘性這個系統基準。
(很好的比喻。)
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就是下面4條:
1)聰明人不要和聰明人競爭
2)要敢於多次冒險
3)要長期學習進步
4)要理解所處系統的規律
認為聰明便不需要努力。
所謂的「情商低」。其實不是說聰明的人不知道該如何與人相處,而是說他們其實知道,只是因為看不上對方,不願意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去以對方喜歡的方式與其相處。
對沒有他聰明的人缺乏耐心。
聰明的人創業為什麼更不容易成功?
大多數聰明的人創業失敗率很高,當然聰明人分為兩類:就是耍聰明和真聰明,真聰明是大智若愚型,就是懂的很多,知道如何去做,也知道做的重要性,知道方向一旦確定是不能隨意改變的,視野長遠,考慮問題雖然全面但不會被一些面臨的問題所羈絆,這類人就是善於解決問題的人,而耍聰明就是精力分散,什麼東西都了解,都會分析,做事情也考慮的全面,但很容易被自己的聰明沖昏了頭,注意很多,隨機改變,沒有任何的方向性,遇到問題立刻調整方向,而不是解決,這類人的擅長是提出問題,但也僅僅停留在此。
我們重點說的就是耍聰明,這在我們周圍很常見,很多。不容易成功的原因也不外乎下面五點:
一,
聰明的人考慮太多,影響自己的執行力
因為考慮的太多,所有對於所有的問題都會囊括進來,而且覺得問題非常多,就覺得似乎做起來不順,而且各個方面考慮的話執行力分散很嚴重,這樣很容易堅持不下來。就像他突然看到一面牆上很多的釘子出來了,突然不知道先從那一根釘子開始把它敲進去,而且他會立刻計算我們敲進去這個是不是很費勁,是不是花費我很多時間,但我叫別人敲是不又得花錢,種種,所以索性不敲了,讓就那麼著,所以問題還是那個問題。
二,
聰明的人想法太多,容易隨時改變方向
在做一個事情的時候往往會想到很多的事情,很多的事情對比之後,發展自己現在做的沒有後一個好,如此反覆,進而在不斷的改變方向,改變自己的目標,然後永遠是在做事情開始階段,聰明人都是一遇到問題立刻不是想解決,而是想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而最簡單的就是逃避,避開,就像行駛在路上的一輛車,看見有個石頭,聰明的人都會繞過去,再多的也會繞過去,或者向別的方向行駛,只有那些傻傻堅持的人會下車,把石頭挪開,仍然一如既往的往前。
三,
聰明的人想的透徹,失去了做的激情
有很多聰明人在做一家事情時,立刻會想到其結果,要麼成功,要麼失敗,而當他看到失敗時肯定就會在沒開始就結束了,他們對於利害分析的太多透徹,就像一眼望到底的湖水,早就沒有了什麼好奇心,所以就沒法擁有激情去做了,所以我們能看到的現象是在某些行業成為大佬的都是別的行業轉過來的,或者不懂行而入行的。保持好奇心是很重要的,這讓你有激情,有動力。就像有遮掩的裸體肯定比沒遮掩的更吸引你,你不了解的姑娘比你已經了解的更吸引你。激情很重要。
四,
聰明的人問題很多,但更多只是發現問題而不去解決
聰明人能從一件事里分析出非常多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弊端,做事前先考慮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然後把種種不好羅列出來,然後一看我靠,這麼多,那還是別做了,風險這麼大,問題這麼多,就只能不做了,而傻一些的會想辦法我自己怎麼去一個個解決這些問題。像聰明人那樣的想問題的話,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能讓他們做的,因為都有問題,完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放大弊端,進而約束了自己。
五,
聰明的人對於利益嗅覺更敏銳,很容易被眼前更多的利益吸引著轉方向,而忘了當初的目的。
聰明人對於眼前的利害關係,利益取捨是非常的敏銳的,所以對於目前的太多利益看的很重,
只要是能立刻掙錢的事情他們都會去做,所以先做這個,稍微不行,立刻去做那個,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可能會掙點小錢,但永遠成不了大事情,這類可以用在投機倒把的事情上最好。永遠嗅著利益而不斷變換的人是沒法做一件事情做長久,更不用說去堅持了。所以,一個聰明的隨機不斷在掉轉方向的不能堅持的人,肯定沒有一個傻傻的認準目標想一千種方式都堅持去做的人更容易成功。
創業初期最可貴的品質就是:一根筋。就是想法不多,但擁有一個想法就立刻去實施,而且不會受到任何別人以及環境的打擾去做的人,可能就是在大多數眼裡很傻的人。但成功幾率更高。程大個就是這樣的人,從小一直被稱呼為傻大個,老實人,一根筋,因為我做一件事如果不成會反覆不斷的研究捉摸,就像當初研究程大個小火鍋底料一樣,非常的固執和堅持,所以有了現在,就連很多接觸過我的加盟者都說,我確實很一根筋。
我所認識的聰明人,都是做做這個,做做那個,從沒在一件事情上下很大的力氣去做,他們更看重機會,更看重市場方向,但是這種方向是隨時在變化的,打靶就是這個道理,一個靶子沒那麼全心貫注怎麼能更加精準呢?所以前期創業是非常需要精準的。就是做一個狙擊手,而不是游擊隊,最後組建成一支勁旅。這是一個創業的過程,不管你多聰明,如果不先做好一個狙擊手,那麼後面的就無法完成。專註一個目標,想方設法擊中。而不是不斷變換目標。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聰明人,他們擅長抽象和解構。在他們的眼中,世界是有層級的。
第一個層級是現象層和噪音層。比如現在,我坐在熱得快要窒息的辦公室里碼字,看著朱然收拾書包準備回家,聽著高能在辦公室里對著電話大喊「我是BOSS而你不是BOSS!」,通博催促我趕緊去參加他們的會議。
第二個層級是感受層和情緒層。
同樣的酒吧,同樣的燈光,同樣的一款酒,有的女孩能讓你索然無味,味同嚼蠟,有的姑娘能讓你心神蕩漾,如沐春風。
第三個層級是歷史層和全球層。坐在故宮的護城河旁,有些人看到了瓊樓玉宇,有些人看到了幾百年來帝國的憂傷和雄主的更替,有些人注意到了二哥烤翅,有些人觀察到了未來20年印度有4億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而中國勞動力供給即將發生短缺。
第四個層級是規律層和定理層。有些人看到了新聞聯播,有些人看到了大國興起的N個原因,有些人看到了城管打人,有些人看到了牛頓經典力學定律。第五個層級是模型層和數據層。有些人看到了萬物競爭,有些人看到了競爭模型和關鍵數據,有些人看到了星空璀璨,有些人計算出了暗物質和暗能量
「這個世界是屬於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普通人的」
聰明人,或者是在某方面天賦異稟的人,可能會犯的最大錯誤大概是,在環境中慢慢相信自己只是普通人的一員。揮霍浪費自己的天賦。
做錯不怕,遺憾才最令人唏噓。
誰又不會犯錯呢。為什麼聰明人往往不能成大事?
晨興資本董事總經理劉芹說,聰明人很難成大事,不是因為他們能力不行,而是因為他們態度不對。創業也是這樣,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態度。
-------以下根據劉芹在混沌商學院的課程整理而成。
我經常跟一些知名人士見面,我發現他們往往錯誤地把自己事業的成功歸於自己的能力。
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的成功往往是環境變數帶來的,跟時機有很大的關係。
你看古代,那麼多次農民起義,為什麼只有朱元璋一個人成為皇帝了?因為別的人沒有朱元璋優秀嗎?不見得。我覺得朱元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環境的變數帶來的機會。
創業者誇大自己的能力重要性之後,其實是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挑戰,它可能會導致整個公司戰略的迷失。
這些戰略的迷失往往還有成熟業務的掩蓋,因此不容易被發現,所以成功有時候也是一種障礙。
我一直覺得,每一個公司成長最大的瓶頸不是別人,而是領導人。
所以領導人提升自己的認知,提升戰略的準確度很重要。
俗話說:主帥無能,累死三軍。
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猛將如雲,為什麼還會兵敗長坂坡呢?
因為劉備是賦能型的領導,他執行能力很強,能發揮手下人的長處,但是他戰略不行,因此失敗。
所以執行力和戰略一定要結合起來。戰略的執行和落實需要掌握核心能力的人,所以領導力是戰略與執行的原動力。
創業公司的董事會上最容易犯的兩個錯誤是:戰略問題被執行化,執行問題被戰略化。
戰略問題被執行化的意思是,明明是老大的戰略想得不清楚,還抱怨說團隊的執行力太差了。
執行問題被戰略化的意思是,明明是公司的執行力不行,卻以為是公司戰略出現了問題。
我覺得世界上唯有「認真」兩個字最可怕。
一個好的董事會,最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認認真真、誠誠實實地面對問題。
如果是戰略問題,我們就認認真真地討論戰略。如果是執行問題,我們就換人。不要把兩個問題混合起來。
很多聰明人之所以沒有做成大事,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創業也是這樣,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態度。
雷軍一直說,創業不是人乾的,是阿貓阿狗乾的。他其實想講,作為一個創始人,真的不是一個人乾的活,又要有高度,又要彎下腰來幹活;又要分錢,又要吃苦;又要融資,又要說服別人,別人不喜歡還不能生氣。你沒法任性,因為你一旦任性就要被市場懲罰。
所以我覺得創始人真的不是人乾的,而是特殊材料構成的。創業其實就是一個修鍊自己的過程,你每天都要讓自己不停地得到提升。
如何提升呢?我給大家最重要的一個忠告是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客觀。
當你客觀,你就會打開內心。當你打開內心,你就有機會接收不一樣的觀點。當你接收到不一樣的觀點,你就能充分發揮你的歸納和演繹。
如果你不客觀,你就接收不到外在的信息。如果你接收不到外在的信息,再聰明也無法進化。
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直強調,創始人要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
本文根據劉芹在混沌商學院的課程整理而成,關注混沌大學知乎機構賬號,私信混沌君,可以免費獲得馬東、王強、李叫獸等熱門課程視頻兌換券哦~
自作聰明
葛萊西安講的故事:
兩個人得到神靈的垂青,神靈願意賜給他們某種天賦。
第一個人說:我想要讀懂天下所有聰明人的人心。
第二個人說:我想要讀懂天下所有笨蛋的人心。
二人得償所願,歡喜而去。
神靈問侍者:這兩人誰更聰明。
侍者說:顯然是第一個。
神靈搖頭:第二人更聰明。因為世上絕大多數都是笨蛋,能讀懂他們的心,就能得到全世界。
——真正最聰明的人幾乎沒有弱點,因為他們的智慧足以幫助他們克服一切弱點。
——聰明但還不夠聰明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在於他們不喜歡笨蛋、不重視笨蛋、不理解笨蛋!
——蘋果手機、Ipad興盛這麼久,我還一直看不慣。因為它們「不自由」、「不開放」,無法自由的升級、維護,等等等等。我找了好多理由反對它們,看不起它們,認定它們必將完蛋。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並不喜歡、並不需要、也沒能力,自己動手裝系統、改遊戲、升級硬體。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需要的都是蘋果這種不需要操心、不提供自由的工具或玩具。
——然後我明白我不是喬布斯那種絕頂聰明的傢伙。
自以為是
PS. 回答這個問題也是自以為是
容易驕傲,膚淺,不深刻,因為在很多領域的最初階段可能都比別人學得快,很容易有優越感,然後不再繼續努力,最後淪為什麼都知道一點但什麼都不精通。
大家和他一樣地聰明;
無法理解別人的愚蠢;
自以為聰明的人做事情很難成功,原因有二:一是不願下笨功夫;二是他們沒有找到他們價值體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卻去做一些在他的價值觀體系中不怎麼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們內心缺少全力以赴的動力。越是聰明人,就越要懂得下笨功夫。--錢鍾書
不願意下苦功夫的高三偶遇這句話,想通很多事,後來奮起全獎考取了dream school,路漫漫其修遠兮,與諸君共勉。
不尊重笨蛋!
「我最大的錯誤就是創立了阿里巴巴」――馬雲
缺乏耐心,不能容忍別人比較笨。
愛鑽牛角尖,想法太多太複雜卻鑽不出來。
自負,認為自己天下無敵,認為聰明可以解決一切。
懶,覺得比別人聰明就可以少努力。
總之,慧極必傷。以為聰明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推薦閱讀:
TAG: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