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那麼多的雞湯,懂那麼多道理,知道什麼是對錯,但是就是學不會自律、渾渾噩噩該怎麼辦?
我可能喝了毒雞湯,現在基本對所有的雞湯免疫領
別人把三年五年的行業經驗濃縮成一篇文章,那是人家的能耐。
你說你看懂了就自覺可以徹徹底底改變了,你以為你誰啊?
何況看得懂和真懂還差得遠呢,看完參考答案再去做原題仍然懵逼的學渣多的是,更有甚者連拿著飛機杯說明書都會陷入惆悵。
道理一旦涉入細節,那已經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在生孩子之前,有過類似你這種渾渾噩噩的階段。那時候不知道也不想去想未來我該怎麼生活。反正認為有一份喜歡的工作,衣食無憂即可。後來,當兒子出生,我認為,我想當一個讓他驕傲的媽媽,所以,我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我每天6點半起床,7點出門,7點30到單位,先換衣服跑步,然後8點40吃早飯,9點開始上班,6點下班回家陪兒子,晚上趁他睡覺了,我再看會書。老公也逐步適應了我的進步和自律。我自己更加滿意現在的狀態。所以說,雞湯都是人家的人生總結下來的信條,你可以不看,但是,如果有了自己的軟肋和盔甲,你會慢慢變成自律而積極的人的。
你可能缺乏鞭策你的外在動力,或者說你非常適應現在的生活,內心並不期待改變。
喝完知道是雞湯,吃一塹長一智也挺好。
一般人哪能不犯錯,不被一個坑裝進去兩次,就已經很好了。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別上來就給自己制定完不成的計劃。
別看到稍有起色就得意忘形,勝不驕,敗不餒。道理講再多架不住眼高手低。
求真務實,有用的方法總是樸實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多半是忽悠人,而嚴謹雅備的術語則是用來做解釋工作。「體會」,中國人造詞法是很有趣味的,體會是覺知和實踐的統一,你體會一下。
靈性蟬蛻於常識,把了解到的那些碎片化的、零散的信息、知識點,一個個都看破了,把從別人那裡收穫的系統性知識都敲碎吸收掉了,才可能有你自己的東西。懂得道理這事情,不是以多少來量化的。
對別人的冷嘲熱諷不要過於在意,勇敢運用你的理性。站穩立定了才談得上交流,他強任他強,你干你的羊。
最後一句是開玩笑的。
還是謝邀吧,最近收到了很多類似的提問,但你這個我覺得值得一答
第一,你得明白雞湯跟道理的區別。鄙人淺薄的認知,雞湯是強行正能量,而邏輯有瑕疵,甚至錯位,所以雞湯不等於道理。
第二,真正的道理有沒有用?當然有用,否則要哲學家幹啥。
第三,你要明白,對道理的理解跟運用是有層次的。高中的時候,一道數學題你不會,看答案你能看懂,不意味著再來一道類似的題你會做,更不意味著你能出一道類似的題。掌控力有差異。掌控力需要增加認知,不斷訓練。
第四,道理沒有出問題,出問題的是人本身。我們自以為明白了道理,殊不知離真正的理解和運用差了十萬百千里。這沒什麼好羞愧的,這是每個人都面對的情況,輕重不一而已。所以人常常說要修行。
第五,各種道理相互糾纏,而自律是龐雜道理運用的結果,不是單一道理的成果。
以上,加油吧,年輕人,你看破紅塵遠著呢,別不見高山。
「知道什麼是對錯」說明讀書讀歪了~
或者說,讀的還不夠多。
當你真的意識到「對錯」的虛幻性與不成熟性,自然對「努力」這個概念會有別樣的見解。(推薦書籍:《公正》、《路西法效應》)
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意識水平高的人更容易成功。
自我意識的提升需要大把的放空的時間——也就是說,需要很多「不努力不拚命」的時間。
吾日三省吾身。
許多中等生比優等生更努力。
他們「努力」地低效刷題,卻迴避思索真正掌握所學知識的方法。
而許多優等生優在懂得「磨刀不誤砍柴工」。
.
即使有這樣的差別,也並不真的存在「對錯」的問題。
多樣性讓這世界更有生機更有活力。
所謂「成功」的優等生未必一定幸福,所謂「透明」的兢兢業業的中等生未必難過。
重在內心的安寧。
找到一種自己舒服的又能保證衣食無憂的活法,其實就是很好的事情了。
某天起一切評估只基於自己的感受而非社會比較或他人評價,生命就圓滿了。
佛家講「念念自見」。
在心理學我們說「自我意識」或「元認知」。
.
而「我的感受」本就是無有對錯可言的。
意識到這一點後,自然就不會再拿毒雞湯各種強灌自己與身邊的人了。
讓自己徹底放鬆,像對待小孩子一樣放縱慾念飛馳,很容易會找到那個與他人無關的獨屬於「我」的意義。
.
每個人都有特定的深層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就像答主對紅燒肉有著深層的執念。
為了這個執念所做的一切都是愉悅的,事實上需要消耗的心裡能量幾乎為零。
但你要我吃三兩水煮大白菜,這肯定要先灌三碗毒雞湯才能做到。
.
以下為反雞湯:
高度自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長相平凡,內心自卑的女大學生該怎樣變得更好?
女孩子過 26 歲就不好找對象了嗎?
有什麼對身體很好的習慣或經驗,你知道後你的世界馬上就不一樣了?
懶就是懶,說這麼多幹什麼。
我認為所有建議歸結為一點便是:懂得獨處,懂得面對內心,不被時代裹挾。
你缺少一種能力:就是面對時代孑然而立的能力
韓寒有句話說:「懂得再多道理,也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朋友圈,雞湯文泛濫,顯得歲月靜好。一會勸你逃離北上廣,一會告訴你年輕人就應該去北上廣。一會告訴你找男朋友要找「會賺錢還會做家務的」,一會告訴你男朋友要找「潛力股,現在沒錢也所謂」,一會告訴你女生要有獨立的經濟,一會告訴你只需要負責貌美如花,男人負責賺錢養家。
可是呢?看了那麼多雞湯文,你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因為你迷茫,你彷徨,不知如何做決定。你知道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與父母要有邊際,可是你依舊選擇了乖乖聽父母的話,在三線小城市當個老師或者公務員,找個普通人就嫁了。
當我們看到別人做選擇是沆瀣一氣,洋洋洒洒,自己做決定的時候卻畏首畏尾。
究其原因就在於,我們只是別人的讀者,而卻沒有意識到是自己故事的主角
你在書中看見了別人的悲歡離合,喜樂憂愁,你可能會罵男主傻,明明女主是綠茶婊,卻偏偏要往槍口上撞。你可能會罵女主痴,明明男主腳踏兩隻船,特別不靠譜,卻偏偏要墜入深淵,最後葬花傷情。
當知乎er上來問情感的時候,總有一個回答會發出「分手,下一題」的時候
可是你遇到的時候卻比他們更脆弱,更悲傷,更形銷骨立。
再舉個例子,在知乎中產階級的焦慮感恐怕是所有網站最嚴重的
前段時間有個問題在知乎上火了,北京的學區房1000多萬,買來幹嘛,為了優質的教育,為了讓孩子上清北,可最後呢?
上了清北也很有可能買不起學區房。
有一次我去北京,路過某破舊小樓的時候,我同學指著那兒問我,「那兒破嗎?」我點點頭,認同。「你知道那兒多少錢嗎?八百萬。」他苦笑著跟我說,顯得辛辣而諷刺。
我在北京,看著黑壓壓的人群湧入地鐵,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特別渺小。所有的人都被這個時代裹挾而下,像一場大浪打來,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我有時候想,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或許本就沒有意義。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如此理想主義的勵志影片也有這樣一段話,「噪鵑從來不自己築巢,他只在別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時候他們會怎樣?他們會把其他的誕從巢里擠出去,競爭結束了,他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要麼競爭,要麼死……」
對,我們跟電影中那些普通的學生一樣,所有的人被時代的洪流推著向前,被父母的期待壓著向前。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ion
What do u want to do in five years?
你要先弄明白你為了什麼而活。
入觀想之境,行推衍之法,引今日所種之因,幻世今生化為一瞬,於虛無間預見將來所承之果。歷此思緒,你會發現,你不再是今日之你,乃是百年臨故之你,如此方得真知也。
答主第一次讀王陽明那句「未有知而不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時,覺得陽明子這句話說得好沒道理,因為現實生活中,知而不行的人太多了,自己也有這壞習慣,道理我都懂,就是不按道理上說的干。後來第二次讀到這句話時,終於懂了陽明子這句話的真義: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應該怎麼做而不那麼做,是因為其實我們不知道那麼做真實的重要性。舉例:很多人說,我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我就是要抽煙!這並不能說是知而不行啊,反而可以證明只是未知。是的,你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你並不知道健康於我們有多重要,就算你知道健康於我們真的很重要,你也可能還是不知道當你生命走到最後一刻時,心中的不舍,遺憾與悔恨!你一定會想,假如能再給我十年時間,甚至一年時間,甚至一個月時間,我願意付出所有代價,其實,只要你當年不抽煙,或者不做其他你明知道有害健康的事,你完全可以多十年的生命,哪怕是多一年也好啊,最不濟多一個月也不錯啊。這時候你知道了,生命真的比煙重要。如果讓你回到年輕時,你真的會願意戒煙,願意戒掉所有有害健康的習慣。這才是真的知道了,這才是知無不行,你所謂的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還是要抽,只是因為你並不知道生命最後一刻之所思所想。所以說,只是未知。舉此例證是為了告訴題主 ,你並不是所有道理都懂,很多問題你並沒有想清白,所以你才不能篤行,不能自律!如是而已!至於怎麼辦,當然是想明白那些你認為已經懂了的道理啊,然後再來自律篤行啊。入觀想之境,行推衍之法,引今日所種之因,幻世今生化為一瞬,於虛無間預見將來所承之果。歷此思緒,你會發現,你不再是今日之你,乃是百年臨故之你,如此方得真知也。
因為你期待著「自律」會自然而然的發生,「雞湯」會自然而然地起作用。即無為而治,道法自然。
有人覺得一切提高自制力的方法不過是「術」,隨心所欲不逾矩才是「道」。「術」不過是雕蟲小技,「道」才是核心根本。
就是這種揚道抑術的觀念才導致中國的百年屈辱,也導致了我們的碌碌無為。
重視細節,重視方法,把一切道理咀嚼到可消化吸收的細微處,
把一切方法分解到可落實的客觀條件中,
持之以恆,必成參天大樹。
1、這屬於自然現象——知易行難。
2、自律,不是學來的,而是養出來的。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培養。直到把自律養成自身的屬性,如呼吸一樣自然而然。
3、你也不必太焦慮。要麼去培養自律。要麼就啥也別想,繼續渾渾噩噩。反正,即使有了自律屬性,也不一定能走上人生巔峰。
因為你把自己物化了,認為這是台電腦,只要下載個啥軟體或者換個啥配件就能達到目的,或者當成了一塊鋼坯,只要耐得住切削打磨就能成材。
小時候我爸媽勸我多吃點飯多喝點湯,如果我拒絕,他們就說你吃了還能撐死?趕緊聽話別讓你媽不開心,不孝順……後來我就有了這麼幾個習慣:難以拒絕他人(這個還算容易改),否定自己的真實感受,勸自己接受那些符合價值觀但是實際上我真的真的不喜歡的事情(多年來試著考研,考雙學位,司法考試,公考,學財會……全部失敗,這個不好改),這都失眠抑鬱焦慮好幾年了,找過心理醫生也沒啥用。
不過我算總結出來了,只要我在內心沒有完全認可的情況下答應了別人一些大點的事,那我很快會暴飲暴食抑鬱失眠逃避現實,有時會毀約(不是悔約是毀約,無法自控地毀約)
說太多了,匿名吧
2014,我距離升學考試還有一年,那時候我還算得上是個上進的人,但致命的缺點題主與你一樣,幾乎沒有自控力。日常是在貼吧的學霸吧逛一圈,看完後那簡直不是打雞血,我覺得我就是一隻雞了。
存了一堆勵志的壁紙,比如哈佛圖書館裡的話,在牆頭寫下類似不成功便成仁的標語,甚至買了七八本講述學霸逆襲的雜誌。毫不誇張地說,那段時間,多數雞湯被我供奉我信仰(什麼相信未來的你一定會拚命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每天對著自己傳銷,早已是一隻渾身血淋淋的雞。
後來,2015後升學考試失利,當然這事肯定不能讓雞湯背鍋。因為我覺得,雞湯確實都是鼓舞人心的正能量,這總好過一天無病呻吟、對世界懷抱埋怨的負能量。你可能說我現在都還被毒害著,血液里一股雞臭。
但我發現,雞湯都是分享結果,以盡情美化、有動感、很燃的文字讓你自以為也是可以做到那個結果的人,可是只有世界觀沒有方法論往往會事倍功半。
正如於宙所說:「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富士康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沒事幹嘛看那麼多雞湯,明知是雞湯還大補,凡事物極必反。
而且能著雞湯道的人,通常是平日不怎麼努力,突然想到抱佛腳的人,對自己說著為時不晚,自控力極差,自欺欺人能力卻無師自通。所以當時間不夠充裕就不要想著快速逆襲。沉下心來做眼前的事情,腳踏實地生活每一天,回頭來你能夠寫出自己的雞湯,你才算領悟了一點生活,而不至以自己的失敗讓別人燉你成為雞湯。
-
誰掌握了話語權,誰就可以掌控這個世界。
「成功學」有個特點,說的人成功了,聽的人失敗了。
老師在台上吼「成功就是要想辦法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
台下聽得熱血沸騰「老師說得對」,出門右拐就教了學費。
所以啊,你真的以為你懂了很多道理嗎?分得清什麼是對錯嗎?你怎麼確定這些不是別人灌輸給你的?
何謂自律?「克制不好的行為」對吧?
那何謂不好的行為?誰定義的?掌握話語權的人定義的。
舉個例子。
有天你走在路上被人抽了一耳光,你剛要發作,突然想起了耶穌的教導「當有人打你左臉,你應該把右臉伸過去」,所以,你就傻傻的把右臉伸了過去,人家也不客氣,來回的打,最後你頂著個大胖臉問「敢問閣下是誰」
「我是耶穌」
開始跑步吧,不要定什麼目標,跑步多了,首先改變你的生理狀況,進而影響你的心理狀況。
你要乾的事情是什麼啊,你最終要達到什麼目的啊?
想要自律、想要學會各種自我提升的方法本身是不錯的,關鍵是你的目的在哪裡?
我發現,很多喜歡「自我提升」這類書籍的人,包括我自己,都容易做一個「完美人假設」。這個假設就是,如果我想要干好某件事情,首先要達到什麼樣的能力;因此,只要我掌握了那些「成功人士」的訣竅秘密,那麼我就能在任何事情長成功。
事實上,所有的自律、管理和方法,都是為了某個具體的目的來服務的。我們雖然讚揚某個人有強大的自控能力,那也是因為他在某個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就。越是現實中的牛叉人物,他的工作成就越具體。
相反,很多雞湯文中的我的某某朋友,他首先擁有了某些特質,因而獲得了什麼什麼樣的成功,這種多半是作者的臆想。
所以,不要過多關注你是不是足夠自律,而要把你的精力放在「如何做好某一件具體事情上去」。等到你某件事情做得特別出色了,你會猛然發現,很多崇拜你的人會把你的成功歸因於嚴格自律、時間管理等等因素。
真的要關注自律什麼之類的話題,也是要把它放在「要實現某某目標,達到某某效果」需要什麼程度的自律,這樣你會更有操作性,實踐起來也更簡單。
對雞湯有免疫力是好處的,自我啟蒙的第一步就是懷疑,從懷疑中感受痛苦,在痛苦中發現
希望,進而自己給自己找到出路和答案。
人不是學習機器,不是你讀了高中物理懂了其中簡單原理就可以成為武林高手。人懂了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但憑什麼懂了道理就能過好這一生,憑什麼?你把七情六慾的面子往哪放,大起大落的面子往哪兒放?
正常。知行合一很難,不然都是聖賢。
就我本身而言,可能是信息太碎片化,就會滿腦子胡思亂想的,當你正在做某一件事然後就會覺得這尼瑪是什麼啊,成功人士他們不會這樣做的,接下來就開始想怎麼才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與此同時你的動作也就慢下來了。在接下來呢,會引起一系列的蝴蝶效應,比如說你的同事或者什麼亂七八糟的同伴就會指責你,你的注意力又會轉移到他那裡。長此以往你的精神狀態會逐漸惡化。然後就會有亂七八糟的病往你身上撲,這種感覺糟糕透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