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年輕人該怎麼活?勇敢追求詩和遠方,還是現實一些?


謝邀。


一、

1995年,日本有個上班族,有一天突然覺得」命運在召喚」,於是辭了工作,決定騎車環遊了世界,自己改裝了自行車,一路上遇到各種各樣的旅伴——徒步旅行的殘疾人姑娘、被他感動加入到騎行中的小夥子……夠「詩與遠方」了嗎?

但他因痼疾差點不能成行,旅途中也數次舊疾突發生死一線;秘魯在沙漠上被持槍匪徒洗劫一空,赤身裸體捆起來丟在路邊;偶遇種族清洗的恐怖分子並化險為夷;在北極圈為了省錢,在露天的河裡洗澡——哪一樣都是不小心就要將命搭上的,這一點也不詩意,死裡逃生靠的就是理解什麼是」現實「。

這個人叫石田裕輔,他騎行九萬五千公里環遊世界之後,回到日本,出了一部旅行的遊記,叫《不去會死》,著實的大賣了一把,名利雙收,夠不夠」詩與遠方「?

但是寫過書的人自然明白,梳理旅途中的零散手記,對其校對、勘誤、刪減,最後成書,這一系列的過程都完全沒有什麼詩意,是赤裸裸的現實。

你看,所謂」詩與遠方「和」現實「根本不衝突。你以為這是兩條對立的路,一邊是詩意,一邊是腳踏實地,但這兩條路只是起點不同罷了,最後終究還要相交成一處。所謂人生,真的不是有著明確支流的小河,選一邊就錯過另一邊,它遠比那更加複雜。

那是一片汪洋大海。

二、

沒有人知道所謂「正確」的活法,但確實存在一種不會在老去之後,空留遺恨的活法。

馬親王的《三國機密》里有這樣一段借楊修之口評價呂布的內容,給過我很多觸動:

"究竟是佐董卓篡漢還是扶王允興漢,他不知道;
究竟是奪曹公兗州以取中原,還是占劉備徐州以行割據,他也不知道;
到底是安居袁氏兄弟麾下做個名將,還是收復張邈、張楊,成為一代霸主,他還是不知道。
呂布來中原這幾年來,仗是打了不少,卻沒有一個明確目標,抓到什麼就是什麼。
他忽而是忠臣,忽而是逆臣,忽而是名將,忽而又是軍閥—
—這種缺少定見的人,空有匹夫之勇和西涼大眾,沒有半點信念與規劃。才是真正的軟弱!"

沒有信念,即不知所求為何;沒有規劃,即不知何處求之。渾渾噩噩行於世間,到最後只會跟著唱兩句「當初的夢想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年輕人的勇氣,並不體現在如何選擇。做出選擇這種事,一瓶二鍋頭入喉,血氣翻湧沸騰,誰都可以做出一些看似很「勇敢」的決定,但那只是腎上腺素引起的化學反應而已,算不得什麼。

真正的勇氣有兩種,一種是直面內心,不斷探索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生活,無論想要拼搏奮鬥,背井離鄉也好;想要安逸平淡的生活,與父母多團聚也好;甚至只是想宅在家裡也好……

聽起來容易得甚至有些空泛,可是實際選擇的時候,人卻更傾向於被世俗灌輸的」正確的生活「。就比如挑手機,你買了WindowsPhone,覺得高大上,鄙視隔壁拿水果6的同事跟風,鄙視拿榮耀7的同事俗氣,硬著頭皮對外不承認自己被知乎軟粉洗腦,自己咬牙忍受著啥應用都沒有的酸楚……(沒錯我就是軟黑)

直面內心所求,哪怕與世俗觀念相悖也仍然承認它,需要莫大的勇氣。很多人不明白這點,回首過去,覺得後悔不已,絮叨自己「要是選xxx就好了」——實際上重新活一次,他們一樣後悔。

而另一種勇氣,就是將內心的欲求貫徹到底。

我們不是活在少年漫里,不會吼一聲就小宇宙爆發,哪怕明白所求為何,至少對我來說,追尋的過程里,恐懼、困惑、自我懷疑至今都未曾有一刻消失過——但就像《旺達與巨像》里那句台詞一樣

「我早有覺悟。」

三、

收到這個邀請的時候,我心裡想,這是一道送分題啊——講講自己過去選擇的路有多苦(實在好奇的話,這裡有一點你們都有怎樣的租房經歷? - Van Bruce 的回答),死撐過來之後又收到了什麼回報,然後聊聊勇敢「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這種事,我想一定符合知乎er們的口味。

可是寫著寫著,想起《解憂雜貨店》里的認真回復別人提問、甚至面對一張白紙都要冥思苦想,給出足夠誠意回答的浪矢老先生,愈發覺得這碗雞湯完全不是我真正想說的東西,也沒什麼卵用。倒了杯酒,默默把寫好的5k多個字一併刪除,又重新在深夜敲了這些字,希望能夠對還在迷茫中的年輕人有所幫助。

最後,願你們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行路有跋涉之累,奮飛有墜落之憂,人生不可兩全,凡你所欣盼者,俱有不測之苦。


誰沒有過輕狂的年少呢?
你看著那些「說走就走」和「想去看看世界之大」的人,覺得他們是那麼瀟洒,那麼隨性,所以很羨慕,很嚮往……
你以為那就是生命意義的所在,而自己卻被現實所束縛,陷進了生活的沼澤,奄奄一息。然後在某個深夜,獨自在窗檯仰望星空,喟嘆人生不易,彷彿領悟了人生真諦……
我不忍心打破你的幻想,因為這並沒有什麼錯。
工地上吃著饅頭和糠咽菜的民工看著你背著書包上學的背影,不禁感慨虧待了自己的孩子;不遠處拿著報紙等公交的中年大叔望著你年輕的身姿,也為自己青春不在而倍感惋惜;從你身邊疾馳而過的從川藏線騎車返回的追風少年,不停的在心裡暗罵自己何苦要作死來遭罪……
人生沒有價值貴賤之分,你眼裡的成功人士的人生並不比你的更有意義,落魄流浪漢的一生也並不比你的更加乏味。

我其實更想問,在你眼裡什麼才是現實?是大學畢業後考公務員考教師求一個穩定的飯碗?還是聽家裡人的安排,在某個七大姑八大姨那兒謀份糊口的差事?亦或者給你媽隨便找個女婿\媳婦生孫兒孫女?
……
如果你眼中的現實就是以上這類的話,那就趕緊聽媽媽的話吧!
當然,如果你說你不是985畢業,也沒有什麼特長,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凡人,經不起折騰,只想現實一點,所以提了這麼一個問題。那好,你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那還是聽媽媽的話吧!
如果你是個野心家,從小就想要做一個反叛者,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那麼我告訴你:

所謂現實,只是為懶惰,貪婪,沉迷享受這類詞取的雅稱,因為怕累,怕拼,怕吃虧,怕沒錢沒房提心弔膽,所以找了這麼個為自己辯解的說法。這個說法用的多了,用的久了,就出現了「現實主義」教派,而這些教眾為了貫徹教義,即便違心,即便不擇手段,也要想方設法的讓你「現實」,也要讓你的未來和他們的現在一樣充滿灰色!

好了,讓我們再次回到最初的問題,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要過的現實?

小紅高考失利了,他想復讀,但是他媽卻說,兒子,你已經20了,不小了,再讀下去以後年齡太大不好找工作,家裡又這麼窮養不起了,你就走了吧,現實一點,別做夢了。
同村的小趙也高考失利了,他心想好歹考了個大學,早走早脫身。但他爸卻說,兒子,爸以前就是你這麼想的,結果你看爸現在還不就是農民一個?現在誰不看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現實點,你要是還想過好日子,就趕緊收拾東西跟你媽去報名復讀班,爸就是砸鍋賣鐵也把你供出來,走,聽話!

現在,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要過的現實。明白了嗎?

如果你正在做某項抉擇,這裡有一個不算真相的真相:
這世上沒有所謂正確的選項,你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讓你的選擇變得正確或者錯誤。
世上大部分的煩惱,大多來源於總以為還存在最正確的選項。

回答一下是非對錯的問題:
這世上從來沒有過對與錯,是與非。今天你看到了我的回答,覺得很符合你的胃口,點了贊和感謝,過幾天,失戀了,看什麼都不順眼,又一不留神看到了我的回答,覺得這傢伙簡直是個反社會主義者,寫的東西糟糕不堪,當初怎麼就點了贊呢?!於是改成了反對加沒有幫助。所以,發生的事情,它本身是沒有對錯好壞之分的,它符合你對價值、人生、世界的判斷,那麼它自然是對的,否則就是錯的,這是大部分人判斷對錯的基石,由此才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交流。
但是,我還是要強調,事物本身是沒有對錯是非之分的它發生了,必然有它發生的原因,而這個原因又有其他的起因。我覺得翻譯黑格爾書籍的那個中國人說的很好,「存在即合理」,雖然這句話與原文的意思有很大的出入,但是,每一個事物,只要它存在,那麼它就一定有它的原因,不管你覺得它合不合理,它都已然存在了。
當你在漫長的人生中,猛然想起這些話的時候,你便會覺得,這世界並沒有那麼多的紛紛擾擾,你有你的世界,我尊重並且不干涉;而我也有我的天地,誰也闖不進來打擾我的清夢。

以上


謝邀。


夢想也有現實的,不現實的。


你可以夢想賺很多很多錢,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好日子,你也可以夢想拋開一切,行走遠方。

但是殘酷的現實是,後一種夢想只有家庭允許的情況下你才能追求,不然就是一種自私。

對於我們很多普通人來說,有很多夢我們是不能想的。


「詩和遠方」與「現實」不是非黑即白,更沒有誰可以給這兩個詞下一個精準的定義。

詩和遠方並不代表大到很難實現的目的地。並不是寫出感動到人人落淚的文字才叫詩,並不是達成環遊世界才叫到達遠方。

曾經我對高曉松懷有深深的惡意,直到看了奇葩說後變得挺喜歡他。對於這樣一個來自於不平凡人家走著不平凡的路的才子來說,他的「苟且」也許就是你的「詩和遠方」。

也許鬆鬆的詩和遠方是讓世界變得更好。你的詩和遠方只是鬆鬆早已背包走爛的周圍小城鎮。

為什麼我們很多時候都討厭成功學?也許是因為對於成功千篇一律的解釋和刻意告知我們該做怎樣的人。你沒有立場告訴我哪樣才是有出息,哪樣才是詩和遠方。

我很怕現在的一種流派:只有賺大錢才叫成功,只有環遊世界健身閱讀才叫有意思的人生,只有拋棄一切不顧現實才叫詩和遠方。
有些人就是喜歡錢,喜歡工作,這就是他的詩和遠方,而卻是你不屑的可怕現實。而你所謂的詩和遠方在有些人看來是啃老的腦殘之舉。

做人不要太極端,平衡的人生才是終極奧義。另外,don"t judge。

感知自己的內在結構,感知自己的真正需求,感知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感知自己腳下無法逃離的現實,正視它們,也尊重它們吧。


勉強算是90後 來答一發 說說身邊跟我關係還不錯的90後們
a,91年的 北師大人資專業 大二賺了人生中第一個100萬 畢業後做資本運作 公司設在上海湯臣一品 管理了上億的資本
b,90年的 牛津本碩 lse的博士 明年博士畢業 現在手上三個offer 分別是 聯合國 bcg ucsd的一個崗位 同時現在還在瘋狂投簡歷ing
c,94年的 哈工大大三就拿到了天使投資後做一個o2o的項目 在去年o2o一片唱衰的行情下又拿到了1500w的a輪 在一片燒錢的互聯網行業里早早就實現盈利
d,91年的 環境工程專業 現在在耶魯這邊發了9篇一作的文章 包括一篇nature子刊

你說他們過的現實嗎?

a,每做完一個case都要去某個小島待上一周調整一下 聽說他有個詩集還被評上了什麼獎
b,在讀書期間,藉助在un實習的機會遊歷了全世界,每次換手機的理由都是照片存滿了 想換一個
c,才藝超群
d,長得巨漂亮的老婆f2簽證跟來美國做代購 每月輕鬆入3w 從他老婆的朋友圈看到倆人現在全美國的玩 本人很低調

你說他們這是詩和遠方嗎?

最後發現

詩和遠方與現實並不互斥

互斥的只是自己都想要的野心與懶惰

以上


還是刪掉了自己的故事。因為覺得滿滿負能量,可能會誤導別人。

留下下半部分。

是要現實一點,還是詩和遠方。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

如何你內心渴望財富權勢。不要壓抑自己內心的對財富的渴望。努力去拼,我不是在給你灌什麼雞湯,但是努力總比不努力要好。
做一個不顧一切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人。把別人當作實現自己利益的手段。我想世界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吧。
《戰國策》秦冊,講蘇秦的那篇。當蘇秦掛七國相印招搖過市。當他路過自己的村子的時候。他父母在離村口十里的地方迎接他,他妻子不敢正視他。曾經不給他飯吃的嫂子像蛇一樣的撲在地上,爬過來的時候。蘇秦問她嫂子。
「嫂,何前倨而後卑乎?」
「因季子位尊而多金。」
蘇秦感嘆
「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厚,蓋可以忽乎載!」

是呀,人生在世,勢力地位財富又怎麼可以不要呢!

所以現實又有什麼錯?特別是在這骯髒的世界,這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的世界。現實一點又有什麼錯呢?錢可是個好東西呀。

那詩和遠方呢?

浙江有一首童謠吧。是用方言講的。
大致意思就是

老鷹半天飛,其肚扁飢飢。
蛤蟆坐地嘻,其肚飽足足。

如果你願意,只要你願意。怎麼都是生活,不是么?


謝邀。

好像自從高曉松老師那句「詩與遠方」火起來之後,類似的討論就不絕於耳。剎那間,彷彿年輕人們都不再苟且於眼前,紛紛身處田野之中,快樂而自由。

而在這之前,我已經思考這個問題很久了。拋去那些文藝的句子不談,問題本身其實在於:年輕人,應該活得更現實些,還是更洒脫些。

你說,人生貴在腳踏實地,與其追逐虛無縹緲,不如努力走好每一步;
於是你從中學時代就努力學習,大學時代績點優秀,畢業後進了一家在父母眼裡還不錯的企業,月薪6000;
於是你在父母的催促下找了女朋友,雖然感覺不是「the one」但是還是草草結婚;
於是你借了家裡的積蓄交了房子的首付,然後每個月的工資多半押在了房貸上……剩下的錢,剛好夠朋友小聚吃頓飯,看場電影……
你說:電影里的男主真瀟洒,多想擁有那樣的生活。

你說,人生不過幾十年,瀟瀟洒灑才是真,舉目四望,詩與遠方;
於是你拿起那塵封的吉它,彈奏出一首蹩腳的民謠,卻沒等到那個女孩;
於是你動身上路,搭著車上了川藏線,高原反應差點要了命,回來之後說心靈得到了洗禮;
於是你去了798,說想做水泥森林裡的梵高,結果發現連最窮的畫家都瞧不起你;
於是你拿著大段空白的簡歷去找工作,發現面試官是你中學時最不屑的學霸,而且她女朋友居然還是你當年的女神……
你說:要是當初好好學習,老子也能上清華。

沒錯,這是兩年之前,我腦中每每浮現的場景。我害怕第一種生活,它會把你帶進舒適區,從此再也無法離開;我更畏懼第二種生活,它會讓你跌入失敗者的泥潭,永無翻身之日。

我想,我永遠永遠永遠不要生活在這兩個世界裡。我想要的,是一路的風景,是輝煌的人生。於是每每此時,都會有些黯然。

後來,不知在哪裡看到這樣一句文字: 人的一切痛苦,都是來自於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突然有種醍醐灌頂之感。畢竟我們還太年輕,年輕到看不清自己未來的樣子——無論苟且於現實,還是憧憬詩與遠方,無非都是我們趁著年輕的幻想而已。然而我們卻只能如此面對著現實,卻又如此的無能為力,我們沒那麼勇敢去改變,只好情郁於中,愁上心頭。

年輕人,你的問題就在於做的太少,而想得太多。是的,我們都年輕,我們都一樣。

那個從小到大一直按部就班的年輕人,升學戀愛結婚買房,他跳不出這個死循環,也不過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罷了。而那個聽著民謠上川藏的少年,又真的能走得更遠嗎?你可曾想過成為喬治哈里森,亦或是騎著摩托游遍全球的羅傑斯?你的行動,也不過停留在買幾份樂譜和旅行攻略罷了吧。

所以我選擇了創業。

創業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一方面,這是世界上最講現實的事情——融資,擴張,上市,套現,一條黃金鋪就的世俗之路;而另一方面,這也許又是世界上最有情懷的事情之一:你內心的力量要足夠強大,強大到敢於行動,敢於冒險。成,則一朝成名;敗,則一敗塗地。

我想不到什麼事情比這更能喚醒我內心的力量,至少,比許多人所追逐的「詩與遠方」有意思多了。

而後就是各種無休止的折騰,說起來輕鬆,但是也真的是一段很艱難的歷程。融資,做產品,找用戶,甚至連找辦公室都要在偌大的廣州城找一整天……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告訴自己,我還年輕,我的內心還足夠強大。於是就硬著頭皮往前走,越走越強大,越走越勇敢,慢慢路子也就走出來了,公司剛剛拿下了融資,新項目也馬上上線了。

90後的年輕人該怎麼活?我想這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重點是,當你面對自己的選擇,沒有恐懼,沒有困惑,唯有內心升騰的力量時——

Congratulations,you are on the right way.

最後貼上一張圖,是昨天看到的一張廣告海報。特別喜歡他們的那句台詞:為自己勇敢飛躍。

畢竟,重要的不是你究竟能飛多遠,而是保持飛翔的姿態,不是嗎?


醒醒吧,哪有那麼多詩和遠方給你去追求,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一片樂土能慰藉無能的靈魂。

你們說的詩和遠方無非是沿著318國道過川進藏,騎小白菜窮游大半個中國,更高級的就是出出國,吹吹環遊世界。我實在想不到這是哪門子的詩和遠方,我也不知道除此意外廢青們還能有什麼新主意。

那些說詩和遠方的,可能連一本正兒八經的詩集都沒看完。更甚至上學時考試不怎麼樣,詩也不好好背的主子,等你開過車從318線上撿一兩個廢青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什麼是詩和遠方?你首先看過詩會寫詩好嗎。遠方多遠,能不能不要遠到一些比較偏僻的旅遊景點?那些駐守邊疆的官兵可以告訴你,遠方有多遠。可可西里可以告訴你什麼是詩,你有那個本事去拿么。

不想工作的廢青就知道一個勁的吹詩和遠方。胖子之所以能說出詩和遠方是因為他從苟且偷生到經濟獨立了,而不是從詩和遠方開始的,你們一幫人吃了精神鴉片嗎?

我想對你們說,詩和遠方也救不了你們的無能和齷蹉的靈魂,等你哪天不是裝逼而是願意進新疆盆地,帶上你導師給的offer,跟著項目在世界各地考察,然後寫下你所看見的遠方。這才是詩和遠方!

你們一個個不知道自己什麼斤兩就知道在那裡幻想,這些無非是匱乏精神生活無法與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相匹配所導致的鬧劇。也許有人去旅遊不需要家裡給錢,這種人是從旅遊初到旅遊結束,逼還熱乎的,這不是你要模仿的「詩和遠方」。

從其他答案我只看到三觀不正,思想不成熟的禍害人精,你們在現實中打野炮打多了吧?共產黨的教育真好,讓你們這幫人充滿了各種奇怪的幻想。不踏踏實實工作趕緊使自己經濟獨立,去編出那麼多借口來安慰自己並不酷。

最後給廢青上一節課:詩是從枯燥中提取的生活精華,不要用詩去套自己生活,這不支持逆命題的。遠方是你的新家,而不是你逛的景點

------------

隨便複製,人家問,你就說你寫的。覺得我錯了,肯定是你對了,這裡有個跪舔圖自取

[orz圖]


謝邀。感覺去年過年前被湖南衛視跟拍紀錄片的時候每天都有被重複問到這個問題。當時還跟電廠小夥伴們一起拍了個年會,一起討論過要怎樣的未來和遠方,小夥伴們一起說了很多夢想,希望未來都能一起實現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初讀這句話的時候,我這個二逼文青簡直熱淚盈眶,說得太特么好了!沒有一點點猶疑,我背上背包就出去旅遊了,離開了現實生活中的那些瑣事,感覺真是逍遙快樂。

我發現這樣一個狀況,我可能把旅行的城市的道路走得比自己所在的城市還溜,對旅行中看到的每一個發現都覺得興奮,會努力去認識新的人,覺得遠方充滿了詩意。

然而旅行總會結束,死氣沉沉的常規生活似乎總是主旋律,於是又開始醞釀下一個離開:有時候是旅行、間隔年、短居,有時候是新的學校、新的生活、新的城市、新的工作。詩和遠方似乎漸漸都會變成苟且。

感覺人生似乎就是這樣,理想不斷變成現實,遠方不斷變成苟且,然後就會生厭,再次離開。


時間長了,我不禁開始問自己,難道現實真的就是苟且嗎?為什麼別人可以在現有的生活之上尋找樂趣,而我似乎總在看著不斷變化的遠方?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發現了一個問題:遠方和現實的生活,根本不應該對立起來。遠方應該就是未來的現實生活!而出現偏差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沒有搞清楚自己心裡真的想要什麼!或者是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我可能覺得現階段並沒有勇氣去實現,於是先暫時苟且一下,然後告訴自己先等等,等到我怎樣怎樣的時候我就去做。而這樣的明天,似乎總也沒有到來。

生活哪有那麼多在別處!詩和遠方不止是憧憬,更應該是從現實開始去努力,這樣就不矛盾不苟且了!

這麼想通之後,我問過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你得有勇氣去想那些真正想要的方向,才能有接下來的探索。

而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要走的路,明明不是那種父母眼中典型上進有位青年的路線,不是一定要成為公務員,不是一定要進入金融系統,雖然這樣的生活物質條件會更有保障。我想要進入的領域,是藝術的圈子,雖然它在父母眼裡真的很不靠譜。

於是我開始探索這條路到底該怎麼走,我開始查閱那些我喜歡的藝術家的簡歷,看他們在哪裡念書,從哪些作品開始起步。

接下來還需要實際的行動,對內心認同的事情,你的行動力會超強:我經常厚著臉皮去蹭藝術學院的課,沒有藝術圈子的簡歷,就先去藝術中心做志願者,從導覽講解開始。讓簡歷一點一點豐富起來,然後去找領域裡的一些老師寫推薦信,瞞著父母考托福,申請美國的藝術專業院校。最後竟然真的拿到了offer,還在這樣一個獎學金稀少的專業拿到了獎金。

這是那時候申請學校時的經歷,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行,雖然可惜,也對這一行感到過彷徨,但最終還是七歪八繞來到了這個圈子。

這個過程很有意思,也就是去年吧,還被湖南衛視的紀錄片團隊記錄了一部分。

研究所畢業後按照家人的意思進了規劃院,這讓家人們特別安心,覺得這才是腳踏實地過生活,但我自己還是沒有放棄自己內心的想法。借工作的方便,陸續辦了城市夢工廠的藝術展、作品入選了深港雙城雙年展,還在業餘時間做了一個很奇葩的懶人發電廠,並且把這個放到了廣東美術館。

去年年底,規劃院決定不再涉足藝術展覽,於是果斷先斬後奏交了辭呈。

那時候湖南衛視的編導問我,到底慌不慌?老實說,真的有點兒慌。

下一步的打算是真的進入藝術圈,到底是不是合適的進入機會?圈子其實很窄,該怎麼進入?兩個領域真正工作起來的差別,以及未來的前景,都讓我很緊張。

大部分我認識的藝術家,其實都不是那種新聞里所說的天價賣畫的,尤其是當代藝術的領域,有時候,你想要批判的東西,是帶有很大風險的。這個圈子裡的人,有時候也離市場很遠,而整個行業,也和經濟的發展有莫大的聯繫,我真的拿不準。

等待的日子很煎熬,那幾天隨時都有三台機器跟拍,拍你跟家人撕,拍領導們的不理解,但是,也拍到了朋友們熱情鼓舞的微笑。

決定先從藝術機構做起,慢慢融入這個圈子。

經過了漫長的面試筆試煎熬階段,現在進入了一家美術館,開始向職業化的圈子靠攏了。

現在回頭來看,這個詩意和遠方和現實重合了,它有很多美好的地方,也仍然充滿著各種瑣碎和苟且,並不像外面看來那麼光鮮亮麗,但它卻是我貫徹了內心選擇的路。

勇敢做自己,當你聽從了內心,勇敢探索過,行動過之後,你會到達那個遠方,它將不再是遠方,它就是現實。


如果富,儘管去詩和遠方。
如果窮,還是現實一點。


不承認痛苦的詩與遠方都是耍流氓。
當你真的追求詩與遠方的時候,你會發現真正的殘酷的現實——

生命一定會有痛苦,而且永無止境。
所謂幸福,是能選擇願意承受的痛苦。
現實有痛苦,詩與遠方也有痛苦。
痛苦痛苦痛苦。
選擇願意承受的痛苦,就成了成長的考驗。
如果逃避或者在幻想,那選什麼都是錯的。


謝邀!

十五六歲時,正值中二少年,那時候我的詩和遠方應該是身騎紫燕騮,腰挎長生劍的浪子。斜倚馬上,劍鞘輕敲馬鞍,春風微拂雙頰,小飲著懷裡牛皮小袋的竹葉青或女兒紅,在旅途中讓自己慢慢陳舊,在生活中時刻新鮮。與同樣寂寞的姑娘在途中相遇,露水情緣,緣起聚,緣滅散,各自追夢。偶爾迷人的雙眼、羞澀的笑容蕩漾在心田,惆悵而不得。

這些年來,現實如毒藥,亦如偉哥。在生活的責任與鞭策下,安心求學,努力工作,獲取些許的慰藉。偶爾痛苦,偶爾歡樂,偶爾平淡,偶爾激情。但曾經的中二一直不曾忘卻,遠方的詩依舊縈繞心中,只是換了方式。

想像的詩和遠方敵不過現實中的油鹽醬醋,可浪跡天涯所追求的亦不過是自由瀟洒,而這自由瀟洒,才是我真正的詩和遠方。

想明白此理,心境豁然開朗。在現實中辛勤工作,賺得三五小錢,養家糊口;而生活中少為俗事牽拌,隨心而浪。春風拂面之時,靜賞花開花落;秋高氣爽之際,坐觀落葉歸根。閑來無事,一本黃書,倆瓶啤酒,讓思緒隨風飄蕩。正所謂 言歡把酒不曾彷徨,羨煞忸怩旁人;沙滾水皺也未沉淪,笑著隨心浪蕩!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裝完逼說句正經話。在我看來,你得先想明白你自己心裡想要的詩和遠方在哪裡,別隨了大眾。

在你的經濟基礎足夠支撐你日常生活及家庭時,不妨撒腿跑向你的遠方,品味你的詩。人生苦短,莫留遺憾。

但當你沒這經濟基礎時,何不努力工作,在閑暇之時一步一步走向你的遠方呢。若真是你心中的詩和遠方,我想,你走的應該會很快樂的,也總能走到的。這是種擔當,也是種情懷。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有「標準答案」這種事物了。

「權威答案」和「參考答案」也不一定對,因為每個人的試卷都不一樣。


說點現實的問題:為什麼過去的幾十年要現實?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不是一句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是社會上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曾經的中國對人才或者說個人來講,有這麼幾個挑戰。首先是人多機會少,所以在父母這輩人看來,他們每獲得兩個機會之間,時間空檔都非常大,甚至要以十年來計算,比如大型改革帶來的市場機會,政治波動帶來的政治機會,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產品機會。你不現實,好,咱們下一次機會的數學期望是十年後,沒有辦法,必須現實,抓住每一個機會。

第二,過去幾十年中國人才價值與市場價格受限於信息流動,體制機制限制,是會長期脫節的。曾幾何時,比如九十年代初,商品大潮、改革開放不動搖大潮之下,是沒什麼人願意當公務員的;二十世紀初,是沒什麼人願意進央企的(相對比例)。選錯了,意味著切切實實個人的價值無法匹配為財富,且切換成本極高。

今天,雖然不清楚是否值得就這麼一股腦詩和遠方,但是機會出現的頻率正在不斷提高,早一兩年,晚兩三年並不會像一起一樣還能影響什麼七上八下一類的或者影響你成為下一個馬雲。我們的生活因為信息和體制機制不斷創新正在變的充滿機會,就像美國起飛、日本起飛的那個年代,有興趣可以閱讀一下相關的歷史或松下索尼,通用ibm的發家史。

另外跳槽這個曾經父母輩想都不會想的事情正在司空見慣。能夠提供價值的人,如果在a崗位不能有價格體現,一定有別人來挖;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個人體驗一定有人買單;業餘愛好的深入鑽研也可以變現。

我在其他答案里說過人都習慣於線性思考,以前是怎樣,也許馬甲換了但是內核不換。父母輩收到經驗所限,說要現實無可厚非,千萬表示理解。但是我說過了,社會是趨勢向上,波動前進的。他們說的現實問題不代表就是未來的問題,比如地產價格二十年為周期,他們不擔心是因為他們沒見過下跌;他們說要現實我們要加入自己的思考,人的價值在今天不是錯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今天的世界機會頻率在增加,切換成本在降低,不能說完全不考慮現實問題,至少可以降低些權重吧


從我最喜歡也是最擅長的電影角度,來切入這個話題吧,順便賣個安利。


我一個90後,最近過得喪氣逼人。

原因是本月底我又要搬家了,畢業短短几年,這已經是第七次搬家

毫不誇張,這事早已成為我同事和親友口中的一個「都市傳說」。

真不怪我作,也不是沒遇見過心滿意足的房子。只能說運氣差了點,錢少了點,能一直住下去的房子始終沒出現。

租來的房子永遠不屬於自己,高額的租金養活的卻是別人。

每至深夜躺在可能下個月就不再屬於自己的床上,焦慮與不安瞬間就能將人擊潰,喪到想從一樓跳下去。

▲某篇熱傳的文章里,一字一句說得都是我的血與淚。

要想在大城市買房,打工仔如小十君除非能一夜暴富,中個彩票幾百萬,否則就是痴人說夢!

最近看到一部「救命」電影《美麗新世界》,裡面的男主角竟然替我圓了這個白日夢。

姜武演的男主角張寶根,初登場一副鄉下人進城的土打扮,一笑就暴露了智商。

宛如「勵志哥」阿甘的天朝版

他從老家第一次到上海,不是來打工的,而是一不小心就人品大爆發,中了報紙上的競猜頭獎。

獎品為上海一套價值70萬元的兩居室房,還帶大江景。九幾年的房價還嚇不死人,擱現在是什麼概念啊朋友們,直接翻上700萬你還不一定能買到。

傻人有傻福,好事卻多磨。報紙的領導對著來領獎的他,一頓忽悠。

整理大意如下,他中的那是「期房」,還需要一年半載才能交付。與其乾耗在這,不如早早領了10萬元現金,回家有個本錢做點生意。

漂亮話說盡,寶根聽得一臉懵逼,差點就信了這個邪。

▲注意他拿煙的姿勢,好不時髦。

要不是和家裡一通電話,他可就要拿著這白來的錢,不覺有虧地回去了。

現在沒辦法只能等下去,繼續寄住上海的遠房親戚家,找一些搬磚、安保類的工作聊以糊口。

再偶爾YY一下住進房子里的美好景象,生活也不算糟糕。

但很快,寶根就發現他呆不下去了。

上一份工作莫名被炒,這一份工作努力干卻被顧客打。斤斤計較的遠方親戚,每天還要收和賓館差不多的房費……為什麼大城市和這個城市裡的人,總欺負自己?

他向一名路邊歌手(其實是神路人),發泄出自己的憤怒與委屈。

對方卻反聲嗆他:不就是為了一套房嗎?不就是等一年半嗎?

這個城市,有多少人沒有像你這樣的希望!

這句話相當扎心,十幾年前還是努力一把,仍能在大城市買得起房的年代。到了現在,這個城市有多少人,已不敢再有這樣的希望了。

大家都以為有房萬事足,電影里又出現個反例,證明並非如此。

寶根的遠房親戚,小陶虹飾演的上海本地人金芳,有房也依然在生活的困頓中掙扎著。

她沒有什麼穩定的收入來源,還負債纍纍,家門口經常圍著前來討債的人。

▲躲起債來不開門,逼著債主爬窗戶。

天天念叨自己遲早會有錢,碰見一點蠅頭小利就湊過去,市儈的模樣看著都尷尬。

愛挖苦寄住在她家的寶根是「沒腦子的鄉下人」,該占他便宜的時候又一處不落。

金芳這個角色開始時非常不討喜,往後看,就會明白誰都有誰的活法,誰都有誰的難處。

再潑辣難惹,她出去談生意時還是會碰上性擾騷。

一直在等她有錢的男人回來,卻始終不見其蹤影。

跟寶根說自己要出門應酬,結果只是站在路邊獨自飲泣。

要不是生活把人磨得千瘡百孔,誰不想以溫柔和善的面目示人呢?

電影里,金芳精明刻薄的上海小市民形象,與鄉下人寶根木訥老實的氣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兩人之間也會因為「三觀差」,矛盾、衝突不斷。

結果,不切實際的金芳重蹈覆轍,把自己和寶根的錢都給坑沒了;

腳踏實地的寶根反倒從被騙經歷中,發現了不小的商機……

兩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美麗新世界」,都想未來能過上美麗新生活。

只不過在生活的不願配合下,不同人的不同選擇,將呈現出人生有好有壞的各種走向。

這部《美麗新世界》是導演施潤玖的處女作,當時他被稱為「第六代新銳導演的領軍人物」,可惜沒什麼後續。

不過電影各方面完成度極高,還奇思妙想地用「蘇州評彈」的形式做串場的劇情交代,可謂「警世恆言」的生動演繹。

講得還是「高大正」的主旋律故事,用的還是多年前成功學的那些套路——努力+實幹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就毫不受用了嗎?不,他拍的正是20年前的「我們」!

開頭提到的「租房」段落,出自《新周刊》一篇在朋友圈裡轉瘋了的文章。

光是聳人聽聞的標題——《90後,你的中年危機已殺到》,就能驚得我一口吐出三升老血。

再顫顫巍巍地點開文章一看,直接中槍中成了篩子。

職場:無所事事,卻疲憊不堪;
生計:只有謀生,沒有生活;
情感:你媽在這個年紀當媽啦;
初老:年齡感是個「口嫌體正直」的玩意。

這裡面哪句話說的,不是我?哪句話說的,不是你們?

焦慮不安,茫然無措,成為當下大多數年輕人的一個常態。

我們這群離鄉背井的90後,原本像寶根一樣,正直勤奮踏實認真,偶爾的無知愚鈍,是源於對「新世界」的不解與不適。

希望能在苦境中開出花來,一切卻如同天降餡餅的那套房,遙遠得不切實際。

不知幾時起就變成了金芳,不想再積極正經地面對工作與未來,做不好也急不來。

總是偽裝好市儈刻薄的嘴臉,又不經意間流露出溫柔與善良,只有自己知道這才是我們的本質。

結果,往往是成為金芳和寶根的結合體——目視高處,又困於貧窮;付出努力,卻不知對錯。

▲《奇葩大會》上冉高鳴體現年輕人心態的言論,曾引起一番熱議。

有年輕人將戚戚目光投向,生活中最奢侈的必需品——房子。

不過是想多一個紮根於此,安身立命的機會,多一份不斷努力,積極向前的底氣

可要知道寶根,最後靠的還是自己。哪怕沒有拿到那套房,他也親手構建出了美麗新世界。

我們如何安置自己,也不必多說了。


跟大多數青年相反,我現在一直試圖讓自己閑下來。


其實這麼說還是有些語病的,畢竟在我人生的幾乎全部階段,都沒怎麼忙過。


大多數人,一閑下來就很慌,心裡沒譜,總覺得閑暇即罪惡。沒事一定找事做,神情急迫,態度急切。這是多年教育積累的結果。我從小學就不太信老師的話,老師說東,我嘴上應和著,心理和行動上一定是向西的。所以叛逆的久了,習慣成自然,別人忙而自己閑,也就不那麼當回事兒了。


有人問我,你看有人加班熬夜,有人陪吃陪酒,還有人溜須拍馬,這些你都不行,自己不擔心嗎?


其實這些事吧,擔心也沒用。不是你擔心了,壞事情就不會發生,也不是你不擔心,就會大禍臨頭。我總是覺得現在的挺多年輕人過得太一本正經了,該工作的時候就玩命,該安定下來瞬間就能找個人結婚,該生育了保准就能懷上。這些都讓我多少有些惶恐。因為別人太正經,就會顯得自己太沒有正形了。


我常拿《老友記》舉例子,你看看裡面的六個人,幾乎到了三十歲還都沒穩定,工作上、情感上甚至生活上,都是唐突而簡單,粗暴而混亂。有人混得也挺不錯的,也有的人混得不知所謂,可是大家都能相處。現在想來,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對於物質生活看得更輕,保障生活的成本也更小。


我也不是不能加班。但是大多情況是,你的加班並不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是顯得你可以和別人熬的一樣晚。挺多領導特別淳樸,衡量員工努力程度,全看他們能熬到幾點,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幹得快的人也不快乾了。大家都拖著干,畢竟不管你乾的多快,準點也沒法下班。


我也不是不能陪吃陪酒。儘管我實在不能喝酒,但是吃我總是很能吃啊。並且酸甜苦辣咸無一忌口,簡直是吃貨中的大殺器。按理來說,就算不能和別人推杯換盞,至少也可以做到吃什麼都很香對不對。


我也不是不能溜須拍馬。作為雙子座的典型代表,我一半的時間挺安靜,另一半時間都會像個話嘮。話嘮的時候誇夸人肯定沒問題啊,挑好聽的說,挑愛聽的說,挑惹人喜歡的說,做個八面玲瓏逢場作戲的乖寶寶唄。


那為什麼還要讓自己閑下來呢?這麼忙來忙去不挺好的嗎?多接地氣啊。


我試圖不讓自己這麼忙,並不是懶惰,而是我不希望把時間浪費在「忙碌」上,好像一直在忙來忙去,卻碌碌無為。我希望還有時間可以努力,實現理想,哪怕僅僅是忠於本心。你看大街小巷那麼多人行色匆匆,又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可能性在哪裡。為了仨瓜倆棗明爭暗鬥,好不矜持。


撕逼、爭寵、奪權,好似正當而偉大。實際上呢,就那麼三五個人,你獨佔鰲頭了,不還是井底之蛙嗎?


所以,我告訴自己不著急,一切慢慢來。你不用戰勝任何人,你只需要用上個三五年靜靜去想,到底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人生無所謂彎路,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作者:劉舒 微信公眾號:wojiushiliushu 微信公眾號搜索:「劉舒」)


都想要詩和遠方,想儘可能的享受這個世界。於是就有了這句話。一個蘋果手機可以游雲南一圈,一輛小車可以游新馬泰住海岸賓館,一套房首付可以游遍世界,到時候,你的世界觀可能就變了。
但從另一方面講,當你玩的兩手空空一身黝黑回來,看到周圍朋友有車有房有媳婦,拿著手機玩賽車,那時你的世界觀就真的變了。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90後,還是先腳踏實地的工作吧。現實與詩和遠方並不是魚和熊掌,畢竟沒有一定的基礎,你也只能擁有看不懂的詩和到不了的遠方。


我是90的,也算是90後,工作了四五年,覺得這個活字吧,有的人是生活,有的是活著,我屬於後者。從個人角度上來說,對於所謂的詩和遠方沒有太大的興趣,也許是太遠也許是太懶,工作累是累點,忙是忙點,但談不上什麼苟且,吃飽不餓,挺好。


推薦閱讀:

由劉鑫江歌案到《追風箏的人》,我們是否欠了孩子一節「勇敢」的教育課?

TAG:人生 | 90後 | 年輕人 | 勇敢 | 詩和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