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如何避免過多的被來訪者的情緒感染?
在諮詢時保持很長時間的關注,會讓自己的心很累,共情不知道怎麼才能適度
或許,來訪者可能也會問諮詢師同樣的問題,「我該如何避免減少他人對我的情緒感染?」,其他任何職業的人,其實也都會發出類似的疑問。因此這是一個通用的問題,並不太會因為誰是諮詢師,就更應該獲得一種對情緒相互影響的免疫力。
比如在諮詢中的過度關注的問題,通常這是一種潛在的焦慮在起作用,比如害怕會失去來訪者,實際上有很多時候,新手諮詢師在諮詢中,相對於來訪者他們更需要這個諮詢,也更擔心諮詢終止。在這個過程中,與其說諮詢師在努力理解來訪者,還不如說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在這樣的過程中,諮詢師的因克服自己焦慮而引起的疲憊感,應該歸因於諮詢師自己,而不是來訪者的情緒感染或者心理諮詢這個職業。
上面有人提到共情是主觀努力還是自動化的爭議,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同意共情的自動化特徵,所謂努力的共情,如我上面所言,通常是由某種潛在的焦慮驅動的acting in。這樣的共情是有缺失的,掩蓋了對來訪者深層動機的覺察和理解。
反移情在後弗洛伊德時代,被作為動力取向治療理解來訪者的重要工具,諮詢師要認真的對待自己在諮詢中的感受,比如題主提到的投入感疲憊感,有可能是來訪者在給你傳遞一種緊張的氣息,傳遞著一種你要全情投入到對我的理解中的信息,諮詢師覺察到這些,進而去理解來訪者為何要給你這樣的感受,或者去驗證來訪者在生活中帶給其他人是否也同樣的焦慮和緊張感。
這樣的深入理解,需要諮詢師能夠更清楚這個反移情的來源,要區分這個反移情對諮詢師自己意義更大,還是對來訪者?
一個諮詢師生活中是什麼樣子的,他/她在諮詢中也會是類似的,當這些疲憊發生時,我們理應思考,我們是對所有來訪者都疲憊還是只對於某些來訪者如此?我們在諮詢之外的人際互動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疲憊感?
其實題主的問題也是過去乃至現在深刻困擾著我的問題,我是通過如下途徑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的:
1. 接受督導
2. 見自己的治療師
3. 同輩同行支持小圈子
4. 承受並等待著,時間和經驗會讓我們成長,積累了一定的諮詢時間之後,老手心態會讓你在諮詢室中更自如。
祝早日找到放鬆自如的工作方式!
問題有兩關鍵詞:過多、情緒感染。
先說情緒感染,這樣的說法我覺得不太妥當,讓人覺得這是個被動的,不可避免的過程。事實上是,好的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會非常注重運用所感知到的情緒來幫助咨客。
一方面,對情緒的關注、認可、準確理解和表達同理心的回應非常有利於治療同盟(therapeutic alliance)的建立。很多咨客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情緒,或者否認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所以才會產生問題。諮詢師對情緒回應得當,會讓咨客感到被接納,安全,兩人對話氛圍會更有信任、誠實和透明的感覺。治療同盟建立好了,一切變化才有可能推進。
另一方面,諮詢師應該主動地運用自己的情緒反應來幫助咨客更好地了解自己。很多心理問題都有影響社會關係的一面,咨客往往無法處理好和他人的關係。諮詢師在這裡起到「以人為鏡」的作用,通過誠實地反饋自己的情緒反應來讓咨客獲得啟發。
例如咨客在探討私密問題時帶著強烈但又隱晦的攻擊性,諮詢師會感到內心被傷害,拒絕和壓抑。此時如果能夠將此種感受理性呈現和探討,對於咨客重新認識自己的下意識保護行為會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說,情緒應該是諮詢師使用的一種工具,不應該刻意迴避。
再來說「過多」的問題,由於諮詢師工作的性質,接觸各類情緒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上面也提到了是一個很有效治療策略。那麼過多和適量之間怎麼做區分以及如何應對,以下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之所以一般性治療都是50-60分鐘,就是對諮詢師的一種保護。長時間暴露於某些極端情緒下,諮詢師自己的心理狀況會受到影響,會更容易產生同情心疲勞(compassion fatigue),也會影響到對咨客的工作。所以我認為過多的問題,只要按照專業的諮詢模式進行,應該是可以避免過度影響的。
第二,如果你正常諮詢時間內也經常容易出現心理上的疲勞或情緒過載,那麼有可能是自我分析不到位,或者自身屬於情緒敏感型,或許不是特別適合做諮詢師。我個人認為,現在很多半路出家的諮詢師都是出於自我治療的目的入行的,所以很容易發生反移情,「過多」的問題自然會很容易發生。
第三,如果你選擇和咨客在諮詢時間之外有來往,甚至有類似諮詢的交流,那麼這又是一個在情緒上可能讓你過載的不規範操作,也非常不建議。尤其現在通訊發達,微信微博等工具的使用,更容易做造成諮詢師和咨客距離界限的違規。
第四,諮詢師這個行業,和社工,精神科醫生,醫護人員以及其他職業救助人士(helping professionals)一樣,都會面臨同情心疲勞(compassion fatigue),就好比職業運動員總是容易受傷一樣。所以接納這種現象的存在,自己建立起有效的自我調節機制,是一個好的諮詢師必須學會的。
第五,題主說「在諮詢時保持很長時間的關注,會讓自己的心很累」,感覺這裡的累不是情緒上被衝擊和影響的結果,而更多的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後出現的疲倦?如果是的話,我猜想你的諮詢經驗可能還有限,還沒有學會有效地節省體力精力,均勻的分配好你的能量吧?
第六,通過反思和批判性思維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很重要。我個人經驗,諮詢師一方面要接收來自咨客的情緒和認知信息,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在腦海里進行思考,所以如果你一直關注咨客,自己缺少了反思過程,或許就會過度地被吸入到咨客的角色里去。說的通俗一點,你腦子裡全是在共情咨客,卻沒有反思諸如「他這樣反覆遇到問題,是因為什麼因素的影響?」之類的問題,你就很容易受影響,容易被帶入到對方的節奏和困局裡去了。如果你做好了足夠的反思,你可以一邊聽對方的故事,自己一邊心裡已經有了底,這個問題是怎麼回事,我要怎麼去和對方指出他的規律性。
第七,共情不是單純地換位思考,共情還需要對情緒有超越其表面價值的理解,並且能夠作為一個旁人的同時站在咨客角度上給出具有啟發性的回應。如果你理解的共情就是想像子自己站在她的位置上會如何感受,那麼就太狹隘了。你和咨客的經歷,思維方式和視角都會有所不同,你可能同樣能看到她所看到的一切,但你也必然會看到一些她沒有看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就是我說的具有啟發性的信息。這些信息,也應該是你在承受情緒上面能夠比對方做得更好的重要原因。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有幫助。這個問題本身就不能成立。
試想,一個靠細膩的共情能力體會來訪者的細微的,甚至來訪者本人都無從知曉的情緒來工作的諮詢師,隔絕了與來訪者的情感共鳴,要如何開展工作呢?
也許,更好的提問方式應當是:「諮詢師如何在諮詢內保持對咨客情緒的敏感性的同時,在諮詢室外不受影響?」
這個問法,在專業圈內,也許不至於造成困擾,但是難免讓對心理諮詢並不熟悉的人們造成誤解。所以必須澄清。
話要分兩頭說。
在諮詢室內,諮詢師的功力,體現在細緻入微的共情能力,保持基本中立的自制力,對焦慮、無聊、恐懼等負性情感的忍耐力,對干預的方式、時機、力度的準確判斷力,使用已有的理論及來訪者的個人情況建立概念化的、結構化的理解和假設的智力,以及更基本的與各種身份、經歷、背景以及精神病理都不同的人建立關係的能力等多個方面組成。
其中,與本問題相關的共情能力,應當是越強越好。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樑。進一步的深入交流才有可能。再進一步在心靈深處的調整與改變才有可能發生。如果切斷了這種聯繫,心理諮詢,至少動力取向的心理諮詢將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且,近代的心理學研究,尤其是關注母嬰互動的,以依戀關係做為主要研究領域的,精神分析和發展心理學取向的研究表明,在母嬰互動過程中,情感交流的缺乏與日後嬰兒長大後可能具有的各種心理問題都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嬰兒最早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經歷,直接決定了本人的心理結構基礎。
據此,在諮詢室內,如果諮詢師將自己的情感通道關閉了,不僅對治療無益,更有可能讓咨客重複經歷了早年的創傷。果真如此的話,是與諮詢師的職業倫理要求相違背的。
當然了,實際情況遠比這裡的幾句話要複雜。展開說的話,幾本書都不夠。按下不表。
再說說諮詢室外。
既然我們的人生是沒辦法用簡單的是非對錯來劃分,人生的階段也無法像開關電燈那樣用某個確定的,具體的事件或物品來劃分,那麼,諮詢師在諮詢室內接收到的各種情感也無法簡單的通過離開房間等儀式化的方式徹底放下。
那怎麼辦?
先說一個虛的,大的,根本的方子:提升修為,完善自己。等你修鍊成得道高僧,自然不動如山。這是邀請大家拍磚的意思。
再說個具體的:個人體驗。
在諮詢室外,諮詢師依然無法擺脫咨客帶來的情感擾動,比較常見的原因也許有:自身建立邊界的心理功能不強;自身未能處理好的情結或創傷被咨客的情緒碰觸到了,激發起我們自己的各種體驗,久久不能釋懷。肯定還有別的原因。在這裡我只想說這兩個。
邊界問題。心理諮詢的工作,就要求我們儘可能開放自己,接納來訪者的各種投射,並且予以矯正性反饋。這就必然要求我們放下邊界。這與我們結束諮詢就在心裡樹起一堵牆,以保護自己的生活,似乎是矛盾的。如果諮詢師本人在這方面有不足,那就更難。怎麼辦?參加個人體驗,在體驗師的幫助下完善和提升自己,在與體驗師的糾纏中,提升和發展自己的能力。不展開說了。
情結。如果是由於自己內心還未解決的情結被咨客觸動,導致自己的情感激蕩不已。那麼首先要做的,是對自己狀態的評估。評估的首要內容是自己是否具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可以保證如果繼續見這個咨客,可以不對自己和對方造成進一步的傷害。所謂安全第一嘛。如果會造成傷害,明智的選擇一定是轉介加個人體驗。把你和咨客分開,保證安全,然後投身到個人體驗當中,把自己理理清楚,以利再戰。如果評估的結果是能hold的住,那麼恭喜你,諮詢這份工作助人自助的特點真正展現。在有個人體驗和針對這個個案的督導做雙保險的前提下,與咨客糾纏在一起奮力前行。你們都會獲益良多。
當然過程會是很痛苦的,而且你必然會陷在情緒波動較大的狀態里一段時間。等到最終療愈了你自己內心的創傷,化解了你的情結,你自然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因為同樣的原因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所以,簡單來說,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轉介加個人體驗,或者不轉介加個人體驗加督導。
最後再提幾個一般化的建議:參加和加強同輩督導與小組體驗。在工作之外,廣交朋友,培養幾個業餘愛好,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等等。這些基本的建議,對於任何人群都是適合的,當然也有助於做好諮詢工作。就不再展開講了。
看起來這個問題來自於一名體驗到反移情失控的諮詢師。
很明顯,諮詢師在工作中有兩種體驗:1.疲勞感,注意力難以集中;2.枯竭感,不知道如何給來訪者共情。(忽然感覺在做督導……)
當諮詢師在工作中體驗到自己的情感體驗出現異常時,就需要立刻在來訪者的故事中「抽離」出來,反思如下幾個問題:
1.我此時的感受是什麼?(疲勞?枯竭?憤怒?委屈?緊張?擔心?哀傷?……)
2.是什麼帶給了我這種感受?(來訪者的某段經歷?來訪者的表情?行為?情緒?回憶起了自己的經歷?……)
3.來訪者剛才在說什麼?試著總結出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1.能回憶,能總結;2.不能回憶,能總結;3.能回憶,不能總結;4.不能回憶,不能總結。)
4.來訪者是如何表達ta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直接表達?用一大堆修飾語表達?很害羞的表達?用沉默表達?)
5.來訪者在用什麼方式和我建立關係?(依賴?控制?迎合?色誘?)
最後一個問題:
6.對此我的評估是什麼?
題主諮詢師的這種反移情,或許能夠成為一些評估素材(是素材,不是確定的)。可以考慮輕度精神分裂,自戀型人格障礙,廣泛性焦慮,明顯的情感隔離等。
如果諮詢師在針對某一個來訪者工作時,經常體驗到這種反移情,就可以考慮做出一些評估,並調整工作取向。例如面對自戀型人格障礙來訪者,可以將工作方向調整為動力學模式,以優化人格為主要目標,並盡量減少對來訪者潛意識衝突的揭露;面對廣泛性焦慮來訪者,可以在工作初期考慮一些行為訓練,幫助來訪者緩解情緒。
附:抽離技術。
抽離和捲入是心理諮詢中的兩種技術。捲入技術可以讓諮詢師的情緒、思路隨著來訪者走,深刻的理解來訪者的困難、矛盾、自動思維、情緒等等;抽離則是讓諮詢師的心思離開這段關係,以第三方的視角來觀看自己的行為、語言,以及雙方的互動。靈活運用這兩種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諮詢師即能理解來訪者,又不會被來訪者泛濫的情緒過度感染以致失控。
這兩種技術沒有什麼要領,就是多練習。例如在看恐怖電影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時,從這種情緒中跳出來,看看自己是在什麼場合、和誰、幾點鐘在看電影,自己為什麼被嚇成了這個樣子?
————————————————
廣告:
定位在天津本地的心理學科普平台,不定期發布線下活動沙龍,讀書筆記。微信公眾號:tianjinpsy。
http://weixin.qq.com/r/ATjZwb7EgOP-rfqi920T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被來訪者情緒所感染在諮詢中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說被來訪者情緒所感染本身就是諮詢的一部分;至於被感染了,之後諮詢師心理會產生什麼變化,那得看諮詢師本身的意識和潛意識對此的反應。
其實更嚴格來講,我覺得一旦被「感染」,那就是受到影響了;如果是共情的話,可以體驗到來訪者的情感,未必會達到被感染的程度。因為共情簡單來說就是「體驗對方穿鞋的感覺」;而體驗到了,首先僅僅代表就是體驗到,至於體驗到後進而會產生什麼樣的關聯情感,還是得看體驗和特定情感之間有什麼關聯。
而諮詢中的共情是否合適、到位、適度,唯一的標準不是諮詢師本人累不累,而是是否對來訪者有幫助、是否對整個諮詢進展有幫助,說句長老繭的話:我們還是以來訪者為中心的。雖然了解題主是因為心累才上來發問,但很抱歉我還是要這樣說,因為專業就是專業,我們可以在專業水平上有所欠缺,但專業性還是要具備。
在共情上的投入,這個不可否認也是很需要一些精力的。就個人感受而言,諮詢師在諮詢中要做到很好的共情,那得放下很大一部分自身的價值體系和是非好惡,光這個不是說放就能放的,得練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一輩子,還包括督導和覺察。放下自己這部分已經有點不容易了,但還只是第一步;然後才是是體會對方那部分,這一步是得情感體驗和開動腦筋雙管齊下,因為首先得理解對方說的事情,這個得動腦筋,而且閱歷得相對豐富,了解事情時候還得從來訪者在事情中所處的位置以及當下的反應,覺察TA當時及當下的情感(比如:你現在覺得你那個時候應該是。。。。。,而現在是。。。。。。)。這還沒完,最難的一部分是:得掌握好來訪者和整個治療的節奏,做到既能跟隨來訪者,又能主導諮詢。所以整個過程就像一個「雙人舞」,要想跳的好還真得花點功夫。
所以如果要做到上面這些,能不有點累嗎?而且累的就是心,要是不累那還真奇了怪了,尤其是對於剛剛入行的。但是即便累我們還是會做,因為當對方讓你知道你是那麼得了解TA時,這是種莫大的認可和成就。
至於一些處理和緩解辦法,我倒是同意 @張傳利所說的一些。
但在這裡我也有一個潛在的擔心,那就是諮詢師是否認為要跟來訪者建立關係或者治療聯盟,一定要通過那種呵護、關愛、慈祥般的共情,而這種共情某種程度上又是一種狹隘的共情。
如果是這樣的話,建議你尋求督導。因為關係的建立得與來訪者合拍的方式來進行共情,如果只是單純的用那種看上去呵護、關愛、我懂你的方式進行,有時候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有害,因為不合適。
舉個栗子,你跟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維度建立諮詢關係,共情方式方法會一樣嗎?比如在他14歲時和他44歲時。
先說這些吧,我又話嘮了。。。。先定義一下題主所說的「被來訪者的情緒感染」。
我們常想到的是反移情,反移情指的是諮詢師由於自身經歷,對來訪者產生的情感反應。前面也有很多答主詳細解釋了反移情的影響和應對方案。
我們想補充的另一種「情緒感染」叫「替代性創傷」,也結合研究提出6種可以嘗試的解決方案。
對於接觸創傷事件治療的諮詢師來說,這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
不僅僅是在諮詢師群體中,在其他助人職業(例如社會工作者、醫生、護士等)中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1990年,McCann 和 Pearlman 提出了「替代性創傷」這個概念,用來描述諮詢師在與來訪者就創傷事件共情的過程中,自身內在世界發生的巨大變化——
認知圖式、記憶系統和信念系統遭受破壞,持久以來感受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方式被動搖。這個結果並非創傷事件受害者有意為之,而是根植於創傷事件治療者的共情過程。
總的來說,諮詢師受到替代性創傷的影響包括:
侵入性癥狀;恐懼、威脅感、過度警覺、過度悲痛、抑鬱;情感疲憊、情感淡漠、親密關係障礙;專業判斷能力下降、在治療過程中迴避創傷事件、模糊咨訪邊界等。
我們從文獻中總結了幾條可供諮詢師借鑒的「創傷自救指南」:
1. 控制來訪者數量
較少的創傷事件治療工作量會讓諮詢師有較輕的替代性創傷反應。研究發現,平均每周對14-15個事件來訪者進行治療的性創傷事件諮詢師並沒有顯著的替代性創傷反應(Trippany, Wilcoxon Satcher, 2003)。控制好來訪者的數量可以最小化潛在影響。
2. 尋求同事支持
一項研究的結果表明,85%有替代性創傷反應的諮詢師稱,和同事們進行探討是他們最常用的應對方法(Pearlman MacIan, 1993)。
與同事分享的過程,就是將這種反應正常化的過程,不僅可以獲得社會支持與幫助,還為情感的宣洩找到了出口。諮詢師們在這個過程中得以有機會審視自己的判斷力,從而減輕認知圖式破壞的程度。當你能找到同樣背負著替代性創傷的同伴,也就找到了一個更寬廣的解決渠道。
3. 堅持學習與訓練
對於創傷治療方法的學習與訓練有助於減少替代性創傷反應。在一項研究中,96%的心理健康工作者稱,對於性侵事件相關知識的學習可以有效地把幫助他們處理棘手的創傷事件和替代性創傷反應(Follete, Polusny Mibeck, 1994)。對於創傷治療知識的嫻熟有助於提醒諮詢師們這份工作的必要性與技術性,從而令其更理智地看待來訪者的經歷。
4. 豐富個人生活
妥善平衡工作、休息與娛樂的諮詢師更不易受到替代性創傷的影響。與親朋好友的社會化的過程有助於幫助諮詢師得到社會支持,積极參与一些個人愛好類活動、強身健體有助於幫助諮詢師保持個人認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在適度休息與娛樂中得以緩衝。
5. 發現工作意義
尋找到治療過程中的意義有助於諮詢師們減輕替代性創傷反應。有諮詢師稱,了解強姦事件幫助她更清醒地意識到潛在的危險,更主動地保護自己。也有諮詢師將與創傷事件的接觸,看作是領悟到「人類無法改變很多現實」的寶貴機會。意義可以為諮詢師提供精神支撐,令他們在受到創傷事件的打擊時擁有更頑強的抵禦力。
6. 監督諮詢機構履職
諮詢師們供職的機構應該將替代性創傷納入員工健康的考慮。為創傷治療工作者提供督導機會、創造支持性的工作環境、控制創傷事件治療工作量、提供與工作相匹配的薪酬等。研究中發現,較高的薪酬與較低的替代性創傷反應呈正相關。薪酬的提高可能會令創傷治療者們認識到工作的積極價值。
——
參考文章:創傷事件的「二手煙」,你吸了嗎?| 心理諮詢師的替代性創傷
在國內做心理諮詢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遇到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如何干預?
「高危行業」中的心理諮詢師如何自我照顧?
你要的專業靠譜內容,都在這裡啦: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我們還有公眾號喲~ 關注簡單心理Uni (微信號:jdxl-uni) ,就能和大咖諮詢師一起輕鬆讀經典,參加全國諮詢師的線上/線下分享會與大爬梯,與3萬+成長中的諮詢師一起學習一起飛!
文中引用文獻請參見原文:創傷事件的「二手煙」,你吸了嗎?| 心理諮詢師的替代性創傷
覺知,靜心,修定,解決自己所有的情緒問題。
就最後一點來說,90%的諮詢師都需要好好努力,多花錢上供自己的諮詢師。修定靜心,是我自己參禪修行所得的靜定,諮詢里很好用,定修好了能迅速使來訪者安靜下來。
這四個東西玩透徹了,其實又都是一個東西。
我自己做過的案例全不過心,來訪者的情緒完全困擾不到我,即使某一時刻有情緒,我也能很快覺知到。
但是修定要進入一個正確的程序又不容易,對大部分人來說容易誤入歧途,變成了木頭人。
長期的心理治療可以達到效果。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伍迪艾倫,他接受40年的精神分析,狀態就非常定,不怎麼受人影響。
無法避免,這是工作必須,我們就是要容納來訪者無法容納的焦慮啊。
題主會覺得很累也許是自己內心也有很多焦慮,所以加上來訪者的就更重了。
這是每個新手諮詢師都會面臨的問題。
沒有經驗的諮詢師,或者剛做諮詢的新手,大多數都會在求助者的情緒里自拔脫不出身。我記得我剛開始諮詢的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求助者一有什麼難過、悲傷的故事,我就會不自覺地把情緒帶入其中,內心十分複雜,無法平靜。我覺得有這樣的過程也是很正常的,諮詢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慾,也會有自己的情感,感同身受其實也是你共情的一個過程,所以感覺不習慣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諮詢做多了以後,就不會漸漸產生這種想法了,會變得遊刃有餘,解決問題也很得心應手。也很難會被共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心態?
一、經驗。諮詢多了,經驗也就有了,自己所掌握的諮詢方法也熟練了,此時和求助者的對話或者治療就不會再變得痛苦,有很多過往的案例作為補充,你會找到其中最合適的方法來尋求解決。而且,遇到新問題還可以通過以往的知識進行創造,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二、見多不怪。我覺得這個詞形容是特別恰當的,所謂見多識廣,原因就在於豐富的閱歷讓你產生了抗體,病毒百入不侵。比如,之前你治療過婚姻感情問題的患者,你解決了她的病情。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境況,你會怎麼思考?
「唉,又是這樣的問題,看來還真是頭疼啊。」
「不出意料,又會是這種情況吧,八九不離十。」
「看來可能是這樣的緣故了。」
不知不覺,心裏面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存在。雖然諮詢時不能以老眼光看待問題,要和求助者溝通進行合理分析,但是這些刻板印象和經驗的存在,能減輕諮詢師身上很多的壓力。
「這問題我解決過,我一定能處理的。」
「差不多類似的情況,我能成功的。」
三、技術把握的成熟。
別小看諮詢過程的任何一個對話,對於諮詢師來說都是有目的的,並不是漫無目的。用開放式提問搜集資料,用封閉式提問澄清事實。用面質讓求助者成長,用解釋讓求助者理解。很多時候,多種諮詢方式的應用,能提高你對諮詢的認識。這些都是在經驗的前提下領悟的。
經驗的掌握,技術運用的成熟和得心應手,加上自我的不斷反思,是走出被來訪者情緒感染的關鍵。注意不要過多捲入就好了,剛開始的諮詢師要是覺得不適一定要儘快找督導,就算不找牛逼的督導同輩督導也是可以的
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不應該不會被來訪者的情緒感染,而是懂得區別那些是有益的,那些是壞的。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不是不犯錯,而是處理錯誤的方式。
說點自己的體驗和思考
曾經在很累的時候去給來訪者諮詢,當時確實也沒有辦法避免,因為諮詢的時間是固定的,之前發生什麼事情則是我無法預料的或者是內心有所安排的
當開始傾聽來訪者的傾訴,感受和體驗,慢慢的,疲勞被放在一邊,嘗試著去理解感受Ta的理解感受,但並不強求按照某種模式的改變。。。。。前後三個來訪者三個小時之後,我覺得自己已經不太疲勞了。
浸入式的體驗,也可能是不累的。 我們感受來訪者的感受,體驗Ta的快樂悲傷,我們的心弦自動隨之而動。我們知道那是Ta的感受,也是我們當下的感受,但我們也知道我們的感受不盡相同,我們有差異並不強求一致。我們在交互中不斷發展變化,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無數的契機在諮詢中展現消失,無盡的因緣生生滅滅。。。。
如果從人本主義的角度說呢,或許題主可以試著在(大多數適合的)諮詢中體驗一下 跟隨來訪者,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斷感受,但方向交給來訪者決定。你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嘗試著反饋給來訪者,Ta願意聽就說兩句,Ta不願意聽就不說了,等待以後的機緣。如果你覺得沒跟上來訪者,沒關係,後面還會有類似的機緣。你所需要做的,傾聽,嘗試理解和感受,同時知道自己和來訪者有相似和不同。。。。不必強求。。。這樣,你們之間會產生很多可能,正念可也。
跟隨來訪者 如果能夠學會做到,我猜測這樣的問題可能就會少很多。當然,每個人可能都不一樣,這只是一個參考。結合您的具體情況,來訪者的狀況,流派認知,督導的看法等等
順便說個大家都知道的,情結(或者人格特質之類的東西)在諮詢中會反覆出現,所以諮詢師不必著急,也不必過度擔心犯錯。。。。總有機會的,總有緣分的。這也是我覺得心理諮詢比較美妙的一點
剛好是心理諮詢專業的出來的諮詢師,我的老師是一個在湖南知名的老心理諮詢師,真正算是奮鬥在一線的,實業型心理諮詢師(即不是做研究,搞課題做宣傳的,一直在做諮詢)—————————————————她在課上有講過,被來訪者情緒影響是不可避免的,諮詢師總是要共情,才能體會到來訪者的感情,站在來訪者的角度設想,才能更好的和來訪者溝通…這樣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來訪者的情緒影響。我老師的做法可分為兩點—————————————————1.公私分明, 諮詢時間幫助來訪者,諮詢時間到了以後,一定要乾脆截斷,一般情況下(非一般的情況則是非常嚴重的心理問題產生生命影響,比如突然想自殺,然後之前的「賭博」)決不產生私下交情。然後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非常重要,不能時刻都接受別人的求助。 2.有朋友家人的支持,以及其他的自我情緒宣洩方式。 多數時候諮詢師是一個傾聽者的角色,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情感宣洩渠道,與朋友或者家人相處,當個傾訴的人,抒發自己的情緒問題。其他的方式比如,在開闊令人精神愉悅的地方散步,休適等等,選擇適合自己放鬆的方式調整情緒。 —————————————————以上是受到情緒影響後的措施,如何減少來訪者的情緒影響,專業的諮詢師都會有一套方法,以下是我的歸納想法 1.在諮詢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這個主導不是所謂的自我中心,與人本主義也並不矛盾。作為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一定要主導諮詢的大致方向,有自己的計劃,不能被來訪者情緒影響,從而帶離主題。 2.要理性客觀,對待來訪者的問題或者情況,盡量站在客觀角度考慮,不能因自己的好惡,帶上情感色彩太濃的判斷,感性共情,理性處理。
3.千萬不能反移情。 控制好和來訪者之間的距離。
—————————————————
總的來說,心理諮詢是工作,對待工作需要理性客觀公私分明。心理諮詢這門工作,需要用到自己的情感溝通,但只有自我情感控制力好的,才能解決他人的心理問題。
心理諮詢中的絕大部分個案,都會涉及到轉化來訪者的情緒能量。搞不好確實會很心累。
本人從1991年開始學習心理諮詢,然後在高校和三甲醫院的心理門診從事心理諮詢,到2010年的20年間,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個案,採用各種流派的方法,幫助過無數的人,自己對諮詢卻沒有太多的信心。諮詢中的各種問題依然使我深感困惑。2010年,我遇到米杉的《由心諮詢》並且接受了不同流派諮詢師的大量諮詢,真正感受到心靈本身的神奇。之後自己踐行《由心諮詢》中的理念和方法,到去年底,可以說是突破了諮詢的瓶頸,越發覺得諮詢過程是種享受。前不久,我給一位一年多來住過兩次院,靠吃藥控制癥狀的情感障礙患者一個月內做了七次諮詢,如今她已擺脫藥物,恢復健康。基於她自己親身經歷的諮詢過程,她看了我下面這篇QQ日誌說,他所講的就是她的經歷。
心理諮詢是最精彩美妙的工作
米杉的《由心諮詢》,被我稱為心理諮詢的經典著作,真正直指心理問題的核心成因,發展出的技術切實有效。對這一諮詢範式的實踐,改善了我的生活,也使我的諮詢效果得到很好的保障。下面是《由心諮詢》前言中的一部分,充分說明了心理諮詢是最精彩美妙的工作。
諮詢技能並非只是一些單純的技巧(technicalskills),而是存在(being)的技能。雖然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背景會對諮詢有一定的幫助,但最重要的諮詢技巧是與諮詢員的個人成長相關的。我們不可能僅僅通過讀書或者積累學術知識獲得情商,也不可能僅通過書本使自身處於充滿內在力量的空間。這些需要內心的工作,如此,准諮詢師們才可以敞開面對他們自身的自我療愈的資源。
諮詢師是生活的導師。這意味著他們應該達到一定水平的純粹透明度與內在平衡,可以讓人們把他們當作一面鏡子。諮詢就是鏡射(mirroring),諮詢就是賦力(empowering)。如果一個人與其自身內在的力量空間沒有一個強有力的聯結,他就不可能賦予旁人力量,這個聯結是指與其更深的自我相連,與其本性相連。這隻有在直面、擁抱、治療其「內在小孩」——這個情緒不平衡的易感的內在空間之後才會發展起來。
這本書是從我自身提供的培訓中孕育發展出來的,我努力在提供發展技能的實用工具的同時,提供啟示頓悟。如果你感覺本書在某些方面混淆了諮詢師與來訪者,那麼,不要緊,這是本書有意安排的,二者都在一個學習的過程中,都需要發展同樣的技能。因此,整本書我們都將從自我成長發展的視角來探索學習諮詢。不論你要教授什麼,你首先必須要親身實踐。
諮詢師是一面鏡子,是一位老師,也是一個學生。
諮詢師是一面鏡子。因為諮詢師至多只能是來訪者的外在資源,引領來訪者回到他自身,與其感受、身體及內在小孩建立起聯繫,最重要的是與其內在父母、更深的自我、真實的自我或資源的空間相聯結,治療與成長的力量正是從這裡湧現。我們將會具體探討鏡射的意義以及如何最好地進行這項工作。但可以肯定的是,只靠諮詢師一個人是什麼事情也做不成的。只有來訪者自身擁有可以賦予自己的力量,只有來訪者自身能夠做出選擇:是要在痛苦與限制中成長,還是要繼續沉陷於痛苦與限制中。否則,只靠諮詢師一個人是什麼事情也做不成的。諮詢師無法對任何結果負責任。甚至當諮詢治療結果異常成功時,諮詢師也不應得到讚賞。事實上,我常常看到的是,不論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做了什麼工作,來訪者的進步都是靠他們自身內在的改善。這就好像是,來訪者只有在他們準備好時才來諮詢,他們前行的方向是他們早已選擇好的,他們要走的道路也是早已選擇好的,只需要諮詢師輕輕地牽著他們的手……因而,結果與成效,如果有的話,也是和來訪者密切相關的。這是由來訪者決定的,也只和來訪者有關。諮詢師不需要任何關於諮詢進程或結果的評判。諮詢師只是在那裡將觀察到的反射回去,以「一切都很美好」的方式展示出不同的選擇。如果一個諮詢師完全整合內化了這種態度,他就不會有任何壓力。作為一個諮詢師,你只能成為你自己,只能信任你自己,給予最好的自己。即使來訪者決定放棄,或者自殺,諮詢師依然知道這沒有失敗,只有經歷,只有學習的過程。失敗只存在於我們對經歷的評判中。實際上,只有經歷,沒有評判,沒有愧疚。當諮詢師很好地處在平和自信的內在空間,他就是一面最有效的鏡子。
諮詢師是一位老師,因為他能夠通過其「存在」的方式展示前行的方向。他展示出一種存在的特質,一種呈現、傾聽、同感的特點。諮詢師的自信與內在空間是來訪者不自覺中迫切尋求的,這將引領來訪者回到他自身內在的力量中。老師就是要幫助學生挖掘展現他的潛能,展示這種內在的力量,這是他本已有卻並不自知且還未顯現的力量。
諮詢師也是一個學生,因為他知道學無止境。他從任何情境中都可以找到一面鏡子,在每一個來訪者身上當然更是如此。不論諮詢師見證了怎樣的療愈過程,這同樣也是他自己的療愈過程。諮詢師清醒地將這些整合到自己的存在之中,他可以將外在發生的一切在內在空間中體驗。我們不是像我們可能認為的那樣,與其他人沒有關聯。我們所覺察到的任何事情,實際上也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我們在夢境里將我們的情緒、感受和想法投射在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上,我們日常的生活其實也是如此。經常觸動我的是,我好像會吸引某些來訪者,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正是我自身必需要解決的。即使問題並不完全一樣,至少也有某些關聯,我可以從中識別出自己的問題。我常常很明顯地感覺到我從自己提供的工作中受益。有時候,當我意識到我對來訪者所說的話正是我要對自己說的話時,禁不住在內心笑著對自己說,「我說得多好啊!我確信我聽到了!……開始行動吧!」
在我引導來訪者做內在體驗或觀想練習時,他們逐漸進入到自己的內在空間,敞開體驗他們的感受,我也會閉上眼睛,開始覺察自己的感受,我知道我的身體會給我一些線索,抓住與來訪者諧調一致的細微感受。即使我需要睜開眼睛核對來訪者狀態如何,我也會繼續跟進我自己的內在。我知道任何治療過程都有賴於我自己,正如同來訪者靠他自己一樣。正因為如此,我感到我們在一起做著同樣一件事情。我在走同樣一條路……
當然,當諮詢師的個人問題影響到與來訪者的關係,當有些事情讓諮詢師觸到他個人的禁忌,觸碰到他受傷的內在小孩,這就需要帶到督導中去解決。任何引發諮詢師離開自己的「中心」、離開自己內在的力量與信心空間的情況,都需要進一步去探索澄清。同樣,任何「同情」的感受都將使諮詢師加入到來訪者的受害模式和信念系統中。只要諮詢師的情緒被激起或者開始評判,就需要進一步去覺察探索,這些投射需要更多內在的工作。
諮詢從來不會是一種負擔,也從來不應是一種壓力。最好的時候,我感覺我的來訪者就像朋友來找我進行親密的交談。他們來的時候,我感到高興,並盼望再次看到他們。諮詢過程完全是自然流暢、隨機應變的,受直覺的自我指引。所以,諮詢是讓我們與更深自我或者本性保持聯結的永久且極好的學校。這是最精彩美妙的工作,關愛接納他人一如我們接納自身,完全處於我們的內心:毫無評判地映射,不論是和諧還是苦痛,始終充滿關愛,視每個人都是精彩的存在,重新發現自我的存在,帶著完全的信任與其攜手,向著他們要去的地方……
所謂的情緒感染,有可能是諮詢師本人過多的涉入了當事人的具體事務之中了。這會幹涉到當事人的個人成長與自我責任。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這個情緒點和議題上,諮詢師本身也遇到了瓶頸,需要成長和學習,所以就卡殼兒或者轉移話題、或者指責來訪者、或者其他各種推脫迴避了。
供您參考 【初心客廳.郝老師】
羅傑斯在他的以人為本的心理治療中提倡的就是無條件積極關注,真誠是首要因素,所以可以理解為被來訪者感染是必要的,如果你感受的被感染了,那麼你才是稱職的。
不說多了。前面回答的已經很多了。
我會在諮詢開始前,給自己一點時間準備,除了準備個案的內容之外,我還會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告訴自己,我是個專業的諮詢師,在接下來的工作時間,我要和他共情,我要拿出專業的態度。
那麼,就說到這個專業的態度了。專業的態度,不只是我們要共情,我們要保證我們跟來訪者所說的一切都是從專業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個人情緒的渲染。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專業態度是在進行專業的時候擺出來。
這麼說來,就很明確了,在諮詢之後,我也會在來訪者離開後,自己進行調整。將所有的情緒情感,留在諮詢室,不帶走它。
畢竟,諮詢師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情緒情感。
值得建議的點:
1、多給自己做心理暗示,提醒自己的做法。
2、這樣都不行的話,說明你需要督導來給你做督導,需要個人成長師,進行個人成長。諮詢師也是人,在不斷成長之後,才能做得更好。
理論過多,說點有用的。
首先情緒的覺察,要覺察當相當細微,提前處理掉。
用關注技巧,把細微的東西滅了,自己不能沉溺進去。
你只是個諮詢師,你是輔助,不是主體,不是菩薩,別以為懂點心理學就真的掌握自己的心理了,差得遠的,感覺不對,或者自己要出叉子了,閃人。
你拯救不了任何人,人只有自救,如果他ok了,他自身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占很大作用。
經常給自己放假,放假後客戶扔一邊,除非有特殊原因,你們不是朋友,謹記。
共情
我剛讀完題目就想到這個詞,這個詞是我在恐怖谷理論相關知識看到的。。不過題主也提到了。
如何讓自己不易共情?不共情是否可以通過練習達到?是天生的么?
我想還是跟人格的獨立程度有關吧。
我猜可以用身體帶動思想,發展興趣愛好,讓關注力不停留在案例太久。
或許演員和喜劇等表演藝術工作者有更多的經驗也可以幫到你。
不知所云。
首先,我們共情來訪者,卻不是陷入諮詢帶給我們的反移情中。其次,當反移情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我們自己的情緒受到了諮詢的影響,及時進行督導和個人體驗。
移情作用是治療必須的,如果不想過多被情緒感染,其實明白治療其中原理就可以了
好比一個教師教一班幼兒園學生而智商不會被拉低一個意思
推薦閱讀:
※能力好,被炒魷魚了,這種情況怎麼辦?
※想要持之以恆做一件事情,但是中斷後就很難繼續,這是為什麼呢?
※失戀後焦慮, 自卑怎麼辦?
※身邊有朋友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作為朋友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