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因素會導致心理年齡停滯不前?

年少遭遇太大打擊是否會導致心理年齡停滯不前?有哪些方法可以疏導?


過分被寵愛、盲目性自戀和缺乏對世界的認知。


很有意思的問題,斗膽回答,題主沒有提及年齡階段,以下內容僅針對具有成熟解決問題能力的成年人探討。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退行」,是指個體在遇到挫折和應激時,心理活動退回到較早年齡階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應付當前情景,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也就是心理年齡下降的表現,但這是暫時的現象,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如果個人的行為長期表現為幼稚,即心理年齡小於生理年齡。就可以這樣解釋:他們把正常的壓力視作應激。可能是因為應對壓力技巧不足,可能是因為不想應對,歸根到底,與成長環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父母管理嚴格 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會直接影響他們以後的行為表現。如果父母對孩子管理非常嚴格,要求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也許短期內小孩不會出現心理問題,但長期的把每件事情都看作是壓力,說不定某件事情就會成為退行的導火索。

父母溺愛 過分的呵護會降低小孩退行的閾限。(心理學沒有「退行的閾限」這一說法,這裡是我杜撰的,方便理解)這樣來理解,小時候的挫折會比較小,正是這樣從小到大的壓力,逐漸培養了小孩應對技能的能力,也提高了退行的閾限。父母的溺愛讓小孩沒有經歷這一過程,等長大了直接面對較大的挫折,他們就會用幼稚的方式解決。就像玩遊戲,不先刷怪升級,直接PK大boss,肯定要掛。

同伴學習 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同伴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會跟同伴學習各種良好的和不那麼好的行為。如果身邊有小朋友在遇到問題時,表現出哭、鬧之類的行為,而最終問題得到解決時,她們就會學習到這是一種快速解決問題的方式。

至於題主提到的重大打擊導致心理年齡停止不前,表示不清楚,不發表意見。

關於解決方式,就是重新建構學習應對壓力的過程。首先改變自身認知,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會面對各種挫折和壓力,自己經歷的不算什麼事。然後通過通過先應對小的壓力,再逐步應對大的壓力,逐漸培養他們應對壓力的能力和自信,自信很重要。採用諮詢方法主要為認知療法和系統脫敏,或者輔以家庭治療,詳細就不展開了。


@俞林鑫 提到的多接觸社會經歷事情,非常贊同。而通過談戀愛解決,個人觀點慎用。如果能保持良好的戀愛關係,自然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但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戀愛也失敗,會再次打擊他們。因為戀愛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還是把通過談戀愛解決作為高階方式,有效但慎用。


我認為是「缺少經歷」。

無論是對他人的依賴,還是對生活的逃避,亦或是過分安逸的生活,都會讓人少了很多經歷——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

如果缺乏經歷,即使不停地思考,你的思維會在一個二維平面上不斷擴大,但很少有機會向更深一層發展。但是一旦有不同的經歷,你所面對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情況,就是心智的突破口。

簡而言之,就是想的太多,太理想化,但做的太少。

這算是對我個人的一個總結,雖然經歷使人成熟,但反對盲目而刻意地製造經歷。


如果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

那大概是

沒經歷過真正的失敗,也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成功


我看過耶魯大學的一個叫心理學導論的公開課。老師有說過一句話,意思就是說,人一生可以分好幾個階段(具體那幾階段我忘了),你在哪個階段遭受了打擊,你就會傾向於停留在哪個階段。
雖然這個結論不夠完善,但我覺得可以稍微解釋心理年齡停滯不前的情況吧。為什麼停滯不前,多數是為了逃避,所以要先找到哪個階段出問題了,然後心理的那個結找到,想辦法疏通,這樣應該會好很多吧


謝謝邀請。這 是一個好問題。

確實有這樣的人,生理年齡上已經很成熟,但心理年齡上往往還很幼稚。這種情況不一定是重大打擊導致的,但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人在內心裡,往往會有一種回到童年時代的願望,畢竟成年人社會有種種壓力,成年人還有令人討厭的性生活(對於一部分性壓抑的人而言),而童年時代往往是無憂無慮的象徵。曾經遇到一個大四的學生,渴望回到高中時朋友們一起打球的情景,雖然談了女友,但更願意跟朋友們在一起玩耍。似乎他的心理年齡停留在高中年代,他自述「做成年人沒意思」,「成年人不好玩」。也遇到過一個大學生,自己的心理形象始終是一個小學生的形象,而小學階段是他最快樂的時光,初中開始他離開了父母,寄住在親戚家裡。我們可以理解他渴望停留在小學階段父母身邊的強烈願望,這種願望使他潛意識裡排斥長大。

有些人雖然已經長大成人,但內心裡仍然與父母有著很強烈的聯結,這些人也會排斥長大,因為長大意味著要遠離父母,而他們或者害怕分離,或者不忍心這樣去對待父母。往往這些人的父母存在著與孩子的分離焦慮。對於一些靠孩子來維持夫妻關係的父母而言,他們的孩子會潛意識裡通過停留在孩子狀態試圖留住父母在自己的身邊。

談一場戀愛應該是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戀愛意味著與另一個人建立親密關係,並從父母的親密關係中脫離出來。也許一個人要真正長大,只有在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之後才行。另外的建議是去接觸社會經歷事情,因為人只有在不斷地面對壓力,經受挫折的過程中,才能理解和認同社會規則,成長成熟起來。


其實可以從很多方面進行分析的,而且能夠提出很多建議,但是其實後來想想很多建議提出來肯定是無法被大多數人完成和做到的,所以再考慮了一下,忽然發現,導致心理年齡停滯不前的因素很有可能是:
這些人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男/女朋友。
這個適用於大多數人的情況和狀態,也比較容易解決。


在我看來,之所以有人心理年齡長不大,是因為長期受到了「聽話」教育的影響。
中國的父母總覺得,「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直到你高考,家長都希望你「聽話」。甚至有的人結婚生子了,家長還會希望你「聽話」。
所謂「聽話」的順從式教育,讓孩子失去了自我判斷能力,完全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下。這會讓他們對複雜的事情使用簡單的評判標準,經驗的缺失,對「別人的意見」習慣性的依賴,也會讓他們失去自我判斷的勇氣和自信。
暫時只想到這麼多


一切皆有因果。

心理年齡偏小的人大部分是從小的教育導致的,突然遭到變故導致心理年齡停滯的反而比較少。

作為父母,應當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對於女孩子更多地應當教育她自立,不去依附別人,不為物質所動。越獨立的女人越幸福。
對於男孩子,應當教育他做個有責任心的男孩,以後才能當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

然而很重要的一點是,男孩越長越大,家長不應當太多地干涉他。得讓男孩學會獨立,否則他的心理年齡很難長大。

我記得看過這麼一段話:男孩成熟的一個關鍵點是推翻父親的價值觀,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這世上哪有什麼偉大,還不都是熬出來的。
我倒覺得,那些心理年齡大於實際年齡的人,主要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有了更多的經歷。經歷的多了,看得淡了,自然也就成熟了。


不斷地逃避


無法面對現實。這個當中最可怕的表現形式就是把信念和願望當真理:
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有這樣的願望,但是這是一條真理么,這是現實么?你們開始重新審視你們腦海中的每一條信念和願望的時候,也就是你開始面對現實的時候。世上發生的任何事情,是沒有應該與不應該,善與惡,對與錯的,這些只是一種發生。
無法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你能夠最快的獲得這個世界反饋的方式。你的所有觀點看法信仰都是對這個世界的假設,你不去用行動證明它們。你永遠就是一堆理論的「肉~便~器~」。


安逸的生活狀態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這包括,物資上,情感上,從未受挫.困境最會讓一個人成熟.
而有的人在面對困境是逃避,躲會原有家庭,父母的庇護下,所以一直無法成長.

曾有一句話,"求偶期的完美結束是一個男人正視世界的開始".至少對於男人來說,感情的確立才是他脫離原有家庭,以男人的角色(照顧自己的另一半,有所擔當)進入社會的開始.
雖然有人會有所不同,沒有確立感情,也可以獨當一面,但是值得說的是,這個情感確立,適用於大多數.可以讓男人對自己的角色有新的認識.

對於女生,現在很多女生心理年齡很小...(沒有攻擊...)喜歡各種可愛的東西,賣萌......(T T),事實上是發現這種給人"弱小"的感覺帶給她們更多的"好處"即保護,被照顧.
或許對於有的人這是他們當前的"最優化策略".


也許兒童時代某個年齡段遭受重大心理挫折,出於自我保護產生應激反應,心理年齡退行到這之前自己比較自在安全的年齡階段,以逃避當時的心理重創。

隨著時間推移,生理年齡在長大,心理上卻固執地躲在這個自認為安全的年齡階段,作一個與現實越行越遠的孩子,不合時宜地暗自存在。

掩藏比較好的,成年後工作生活都不耽誤,甚至可能很出色。但一接觸到內心深處,就是個實打實的孩子。

有些完全無法掩藏的,心理年齡外化也很嚴重,可能三十好幾了,行為舉止都是徹頭徹尾的孩子,言語神態幼稚,情緒無法控制,性情不穩定,無法承擔責任,工作生活都支撐不起來。


觀察我身邊心理年齡遠低於生理年齡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被過分的溺愛」並且從小時候就開始被過分溺愛,直到長大。
他們未曾經歷過一些普通人要經歷的情緒,因為這些情緒往往被溺愛所掩蓋。
非常理想化,凡事愛講理,而他們的理往往偏執,理想化。
不過這樣的人,對他們自己而言也未嘗不是件好事,一直都被寵愛著吶。


環境、知識面、對外界探索的自我驅動力不足、慣性思維、周遭的人(他們是否也如當事人一樣,不想改變==)、關注的領域(比如傳統行業,對變革的抵觸),所有這一切,決定了一個人心理年齡是否停滯不前。


1、(順從型)父母對子女未來的強硬性規劃
2、(年少型)缺少經歷、閱歷太少
3、(叛逆型)否定社會、不想改變的執拗派
4、(冷漠型)人格障礙、自閉、消極、冷漠
5、(依賴性)怕失敗、沒有擔當、帶有強烈的依賴心理
6、(自我良好型)認為自己完美、優越於別人、不思修繕
7、(知乎型)不看知乎及知乎看多了的~~~~


其實吧,心理年齡這個問題,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我得說句招人罵的話了,大多數的人心理年齡都不大。先不要罵,先聽我來解釋。

在很多人的觀點裡,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貌似是不分開的,然而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如果不把這個誤區解釋開,很多問題都無法去談。

比如我們會無法解釋有的人年齡挺大,做出來的事卻各種不靠譜;我們也會無法解釋有的人年齡不大,但是做事非常有大人樣。

所以這兩者一定要分開來談論,生理的成長和心理的成長完全是兩碼事。生理的成長只需要年齡到了,自然會長到,然而心理的成長需要的東西非常非常多。

舉個簡單的類比,我們從不會走路到學會走路,摔過很多很多的跤,有很多人扶著我們長大,包括我們自己也在補充能量,也在不停的學習,這是屬於生理上生長方面的事。可是心理上呢,我們確實也吃過很多的苦,有很多人也陪著我們教我們如何去做,我們也去學習過,可是如果結果是學不會呢?那麼心理上怎麼可能有成長。

而且大多數的人,沒有吃過苦,有了問題也沒有去學習過,教的人也教不會,那麼心理上的成長如何來成長呢?

有句這樣的話,哪裡受傷了就說明哪裡有弱點,我們為什麼會吃苦,為什麼一些事做不好,原因即是那裡是我們的弱點。

假若我們可以把這些弱點補足,加強,那麼我們是基本上不會受苦,經歷不幸的。

然而,很抱歉,我要說然而了,補足弱點這一方面,沒有那麼簡單,鑒於生物的趨利避害的屬性,對於一些眼前的傷害,我們是不願意去改變的,可是這樣就導致一個問題出現了,不改變如何成長?不成長以後會有更多的疼。

生活或許就是這樣,很多的選擇並不是在好與不好之間選擇,而是在壞與更壞之間選擇。

大多數心理成熟的人,都有一個共性,他們吃過很多的苦,然後被逼無奈之下開始改變。

代入題主所說的年少遭遇大的打擊,會不會導致心理年齡停止不前?

分人,大多數的人確實會,少數的人在打擊之後會成長。尤其是年少時候的打擊,因為人在年少時候沒有自我保護能力,所以大多數人哪怕成長起來,也會有各種心理陰影。

心理學上說,大多的心理問題都來自於人年少時候所經歷的種種。

我是不是又走題了?先原諒我一下下啊。

我把心理上的成長寫一下。

心理上的成長需要自己經歷過很多事,把這些事想明白,最重要的一條是對於責任的承擔。

苦難是人成長最好的老師,責任其實就是最好的苦難,有壓力進而變得有動力,只是希望這個壓力別太過於強大了,會把人直接壓彎的。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不是什麼東西阻止了心理成長,而是什麼東西可以讓人心理成長。就像前兩年有句關於吃的話,與其告訴我們什麼不能吃,還不如直接告訴我們什麼能吃,因為能吃的東西太少了,不能吃的東西太多了。


使人成長的不是歲月而是經歷!


1.愛逃避,不愛思考:對自己,總想著有些事情那麼煩乾脆睡一覺算了不管了,最後那些事情直接來找你了,措手不及;對別人,總想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於新奇的想法也不喜歡探尋和考證,導致視野受限,想法簡單。
建議:人生中的難題從來不會自己消失,深入思考讓人頭疼,但卻能讓你成長。

2.思維定勢:很難從自己的邏輯中跳出來去感受他人的想法,也不願意去了解自己不認同的東西,在進行認知之前就已經先行否定,說白了就是狹隘。
建議:嘗試換位思考,理解別人的邏輯。把「體會」放在「評價」之上,把「客觀」放在「虛榮」之上。

3.患得患失:糾結這個糾結那個,什麼都想要,什麼都不能少。
建議:直面失去,學會哀傷,聲嘶力竭地大哭一場然後再沒心沒肺地繼續前行。更何況,你所糾結的東西往往也沒那麼必不可少。

4.面子控:不敢提問,不敢犯錯,內心自卑又想方設法掩蓋。但往往是欲蓋彌彰。
建議:面子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值錢,活在別人的評價中一生都會非常痛苦。

5.喜歡評判和比較:「這個人很牛」、「那個人很渣」、「我不如你努力」、「他不比我聰明」。自卑與自負的共存,往往來源於內心的攀比,同時也經常自欺欺人。
建議:存在即合理,每個人都是很平凡的,把注意力多放在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之中,不要過多在意別人的軌跡。

6.不能放下成見:由於個人情感因素對很多事情主觀臆斷,下意識地把事實拉向自己,卻還覺得自己很客觀。
建議:養成冷靜思考的習慣,每當情感激動的時候嘗試著去思考自己有沒有主觀情感的摻雜,安靜一會,拋下成見再回到思考中來,會對這個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

7.不能正視自己:不能客觀看待自己的優點、缺點以及慾望,也害怕在人前袒露這些。
建議: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每種感受也都是平等的,用心去體會內心的每一種情感變化,不要刻意區分它們的「好」或者「壞」,去關注它們真實的樣子,而不是你希望它們變成的樣子,真實的自己,勝過完美的自己。

其實還有很多,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了……

最後附一張圖:

有同感的朋友可能會感覺到,上面很多因素往往不是獨立存在的,所以我們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有可能在未來融會貫通起來——不要小看每一個可以成長細節

內心的成長,永遠都會讓你感到受益匪淺。


推薦閱讀:

有哪些情緒管理的經驗值得分享?
兒童心理治療與家庭心理治療的區別在哪裡?
怕別人變得比自己更好,是一種什麼心態?如何改善呢?
看了遇瑾的《別和她說話》後心裡有個疑問。通過暗示干預別人心理真的可以間接殺人嗎?
如何在大學獨來獨往又不顯得孤僻?

TAG:學習 | 心理學 | 心理 | 學習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