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說中國是一個 「人情社會」 ,難道國外不是嗎?為什麼?
中外主要的區別不是有沒有人情,而是人情是否能夠凌駕於法律、契約、規則之上。
我倒是覺得中國並不是所謂的人情社會。
有利可圖的時候講人情,無利可圖的時候翻臉不認人。 人情這個詞不過是自私和貪婪的擋箭牌,用來混淆視聽的玩意兒。謝邀,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觀點:我們許多中國人,尤其是我們的父輩,把【人情社會】這個詞神話了,他們一廂情願的認為,只有中國甚至只有中國的小城市才是人情社會,只有他們才懂得人情的「真髓」。然而可以說,每個城市乃至鄉村的所有人類聚落,都是人情社會。區別就在於明規則體系的健全度。
有人說:「深圳是全國最公平的城市,所有人都是外來者,都是來奮鬥的,在家鄉靠不上關係,出來都是拼能力。市政府也最廉潔。」而實際上呢,深圳市政府的腐敗案並不比全國各地少到讓人驚訝。當年房地產開發火熱的時候,多少開發商提著錢去各種主任家裡,不外乎為了迅速拿下土地。又有多少人借著校友、同鄉的機會,掘到了人生財富。仔細想想,這些【人情化】的場景,在小城市也同樣存在,甚至在國外也同樣存在,不是嗎?
任何人類聚落都是人情社會。這意味著,一旦人類有機會逃離機械的規則,轉而為自己量身制定規則,一定(也許有人道德高尚,但我們不討論孤例)會去鑽這樣的空子。什麼意思呢?人情社會並非沒有規則,而是一切規則都是憑藉人際關係「量身定製」的,就像高級裁縫一樣,你的一切身材數據都會是獨家的,同樣,在這樣社會裡,為你留下了一些量身定製的規則——某種程度上,你可以說這是「特權」,儘管它可能微不足道,可特權的快感讓人著迷。
人人都想成為規則制定者——【人情社會】或者說【小城市人情化】是在人類聚落無法獲得更大總體經濟利益情況下的一種社交模式演化。將資產流動變得不透明,人們之間的嫉妒會減弱到最低。鑽社會空子的時候也能減少暴露的機會。同時每個人,都可以在給與人情便利的時候暫時成為「掌權者」,又在求人辦事不得不表現得低一點、卑一點,然後遞上好處。然而,這座小城市的經濟只是在兩人之間倒了手,並沒有總量增加。這樣的城市如果收入上升渠道太透明,人們會感到絕望,總量是他們的天花板,這裡的經濟甚至不到上海的萬分之一。
在小城市,你即使小有餘財也要藏著掖著點。大城市則不需要,因為總體經濟利益太大了,你只要有能力就能去分享,不需要遮遮掩掩,每個人的上升途徑可以更光明磊落,不怕人知道。然而是否大城市就沒有這種【人情化】嗎?也不盡然,我曾聽過一個故事,北京的某國企大院,一位資深工程師在院里工作了20年,想要買一輛桑塔納,但是聽說會有人到紀檢委檢舉他,最終買了一輛夏利。這和小城市的人情社會沒什麼兩樣,人口流動性差,相互熟識,你的資產如果太過透明,容易遭人嫉妒。所以必須用人情來打掩護。
哪裡都有人情,只不過大城市更講明規則,大家公平競爭,做適應規則體系得優秀人才。你越適應大城市,就代表你成為了現代社會規則的工業化產物,當感到了對小城市的不適應,正是從小城出走後,丟棄的那一部分在陣痛。不過請放心,當你遇到困難,拿起電話找這座城市裡的某個熟人、某個校友、某個同人愛好者或者別的,人情的基因又會幫你生長出新的「社交器官」。
1、所有社會都講人情,因此不是有無之別,而是程度高低。
2、毫無疑問,中國,或者說整個儒家文化圈的「人情味」過濃了,以至於成為「冷漠的世故」。一個過分講人情的地方,必然面子至上,最終共損。舉例來說:酒桌文化。一桌人熱烈互敬,不幹則不給面子,最後且不論是否嘔吐頭疼甚至直接進醫院打吊瓶,回家抱怨應酬太累,或身心俱疲者十之八九。換言之,作為個體時並不願做的事,會因文化因素在群體中盛行。
3、其實就是虛偽。曾聽到過一個理論。簡單闡述一下:
中國人的社會關係是一個「十」字形的,從上到下,有父子、師徒和君臣(現在的上下級)等關係;從左到右是兄弟姐妹、朋友知己等。同時,中國人有很大的感恩情結,比如相信自己的生命和肉體是父母所賦予的;知識和能力是老師教導的;權力和財富是上級給予的,而所有這些都必須給予回報。這就造成了中國人情感負擔的沉重,處理問題上必須兼顧這些複雜的關係,否則就要面對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
而西方的社會關係是一個「一」字型的,因為他們相信人的生命財富等所有一切都是上帝賦予的,就算是父母也只是代替上帝來監護,所以很多西方家庭父子之間都是直呼其名的。正因為都是上帝的子民,所以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沒有中國人這麼多等級情感的約束。
說到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個人倒認為當下中國的人情味有時候還不如西方的真誠,很多都十分功利。只能說,因為中國的法制觀念還很薄弱,所以體現出來人情在處理事情上的相對濃郁。
個人還是對中國法治的未來看好。因為法治的最終目的其實是為了和諧,而不是要真的要頭破血流的去辯個是非。而東方文化似乎天生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西方人其實不是很care和不和諧,反正大家到時候一樣會去見上帝的,所以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job就好了。因為根據儒家的思想,合情就是合理,就是合法,如果你有機會偏向你的家人親戚,那你就應該偏向你的家人親戚,所以中國人也強調迴避。 西方人或有不同。
1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2 .桃應問孟子:「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叟殺人,則如之何?」孟子回答說:「執之而已矣。」弟子又問:「然則舜不禁與?」孟子答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弟子再問:「然則舜如之何?」孟子對曰:「舜視棄天下猶棄鄙履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
3 .《韓詩外傳》: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為人也,公而好直,王使為理。於是,道有殺人者,石奢追之,則父也。還返於廷,曰:殺人者,臣之父也。以父成政,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弛罪廢法,而伏其辜,臣之所守也。遂伏斧鑕,曰:命在君。君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然。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以死罪生,不廉也。君欲赦之,上之惠也;臣不能失法,下之義也。遂不去鈇鑕,刎頸而死乎廷。君子聞之曰:貞夫!法哉!石先生乎!孔子曰: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直在其中矣。詩曰:彼已之子,邦之司直。石先生之謂也。
美劇重團隊和科技,日劇返生活本質,國產劇各種設局攻心,劇情反映社會
我們覺的西方人情味少有幾個方面
一是西方發展的時間比較長,法律制度的相對健全,人情關係能發揮的作用度比較低,好比中國的大城市,其實公事公辦的已經逐漸成為風氣!
二是遠觀則美,近看則丑。因為生活在中國,對這些情況見的太多太煩,而平時所能接受到的信息又對是吹捧西方,所以產生一種對方很公正的偏差觀點
三西方的人情其實是關係,而且等級相對嚴重,比如美國,你想成為一個人物如議員,那你的父母或血緣關係非常近的親戚是議員,大資本家或其他高層人物,又或者你是智商極高,從貴族學院畢業又獲得機緣的幸運兒,否則可能性低的讓人絕望!
就在60多年前,中國的社會還由綿延了數千年的無數「關係」維持呢,農村的鄉紳家長,官場的門生黨閥,這個民族和文化已經沉浸在「人情「里太9太9了,用標準的國內歷史書看法來說,外來文化都被其同化(當然還有其他方面)。而辛亥至今100多年,歷次運動也好,浩劫也好,中國社會組織結構也沒有被完全摧毀。集體無意識會讓普通中國人自然而然的望向各種」關係「。而同樣傳入百年的西方民主,到現在還有些水土不服吧。
一個文化接納和改變需要時間的……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中國人遵循:情理法的途徑;而西方人遵循法理情.
一般來說,越講究「人情」,這個國家的公民素質就越低,因為大家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自身利益上,為了一己私利可以沒有原則沒有道德不尊重事情本身,這樣的國家發展肯定是緩慢的。
講究人情是每個國家都會的,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慾望,有慾望的地方就有這些東西,只是程度問題罷了。是人就要有人情。
講人情也得看什麼情況吧。中國的人情都講到是朋友明知道你不行也說你行的地步了,搞出那麼多豆腐渣工程,這叫有人情味兒?那四川冤死的那些同胞的人情由誰來講?
中國的人情是個模糊性的概念。什麼是人情兒?面子?還是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紐帶?友情?親情?愛情?很多時候我覺得中國的人情兒只是藉口,腐敗、權力尋租、裙帶利益的遮羞布。中國古代社會是以家為基本單位的氏族社會。所以很多時候,當這個家族中有一個傑出人才出現,那麼必然的由於倫理中強調的血緣關係、利益依附要尋找一個合理的理由而獲得。那麼,「人情兒」這個詞就被發明出來了。皇帝要給皇族和外戚加官進爵,全然不顧這些人中多數都是沒有參與「創業」的。因為一句「人情兒」就夠了。就像性慾一樣,天子也需要親情啊。
當你的朋友來找你做一些你職務範圍內的事,本來你不改這麼做,可是有「人情兒」在呢,咋能不辦呢?再說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能確保以後俺不需要老同學(哦,當時叫同窗或者同年)、老朋友的幫助呢?
……
中國上、中層社會的人情完全都體現在這種公權私用的目的之下。
而普通下層百姓之間的利益交換頂多就是「遠親不如近鄰」、「風雨同舟」而已。而稍微有那麼幾個「笱富貴勿相忘」的主兒也被宰了,還有那麼幾個「彈冠相慶」的主兒壞了一鍋好湯。
國外有沒有這種問題?有!!!但絕對沒有我們的嚴重!!!當我們看電影時,美國大片所說奸人被懲罰我們會鬆一口氣,好官來了;可是中國的呢?從我上了初中以後我就只相信,殺了一個餵飽了的鴨子,再來一隻更飢餓的。為什麼?因為你我都心知肚明,我們在這裡對腐敗恨之入骨的咒罵之時,其實內心更多的嫉妒我們沒有得到這種機會而已。
這種劣根性的文化存在於我們民族的骨髓之中。
我現在來綜合說一下吧。作為一個文明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維繫紐帶就是各種情感(關係),但是當我們把這種「紐帶」放入「中國」這個語境中你就會發現各種細分情景下還含有太多的不同意思。人情兒在中國是什麼?情感、利益,還是倫理?在這麼模糊的概念下,就是公私不分,為了個人利益犧牲群體利益的事情也會層出不窮。這就是非得說中國是「人情的社會」了。這根本就是偽命題。
首先這得從中國人信奉的儒教說起,中國儒家思想講究三綱五常,同時也注重教化,教化人重「仁「之道,即大人不計小人過,以仁義道德感化他人。同時中國人又比較重德,認為沒有道德的人是不可取的。那麼有仁義的人也就被認為是有道德的人了。這也就延伸出來一點,中國人重仁義,重人情,不重人情的人,被我們看作是薄情寡義之人,也是為他人所不齒的。但是咱們中國人的人情本意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發展到今天,也就變成了攀關係,拉人情,賄賂種種之事了。
打個很簡的比方,中國人做啥事兒都喜歡說關係,找關係才好做事兒,於是就有了拿回扣之事。但是國外不同,比如美國,不存在說拉關係,做生意拿回扣之說,因為一旦被發現,是要受法律制裁,無論你公司多大,都會被搞死。中國可就不同了,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關係,你殺人犯法都沒事兒。所以說人情啊關係呀,實際上是金錢的代名詞。
西方,公私分明,私交再好,還是得公事公辦;中國,公私混為一談,很多公事,只能靠私交去套。
說個跟"人情社會"相關度比較高的點,關於就業。
現在畢業生的求職之路基本上可以說與十幾年來所受的教育是脫節的。上小學先把特別貧困的孩子淘汰一批,初中再淘汰一批,中考之後把成績特別差的淘汰了,高考後再從剩下的高中生當中比較拔尖的那一部分篩選出來進入省市以上重點高校,到這裡才算得上是獲得了比較良好的教育資源。至於其餘的所謂擴招,基本上參加了高考都能考上大學,當然大部分院校不過是給那些沒考上好大學的人的一份安慰獎,其本質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這些大學生中的許多人都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困境。為啥?中國人多啊,你沒後台怎麼混!
中國是人情社會,找工作走後門現象屢見不鮮,因為這當中就有各種利益關係和人情糾葛在裡面。一個圈子的人大家比較熟,看到熟人家的孩子都放寬條件破格錄取,根本原因還在情面和信任上邊。要知道被利益捆綁的團體和個人互相之間都知根知底好辦事,大家之間互相制約達成了不成文的信任和默契,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公平的狀態。而如若你的父母或其他親戚朋友不在這個圈子裡面,你對這個圈子的人而言就是陌生的,是沒有利益捆綁關係的,是個不確定因素,此時你若沒有任何別的圈子的資源和這個圈子的人進行交換,那麼就必須靠你的誠意(吃飯送禮給錢等等手段)來混進這個圈子,而一旦你投入了這些東西,對方接受了你的便利,你就相當於與這個圈子的人締結了這種利益捆綁。當然如果沒有這些他們不能拿你怎麼樣,而你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只是他們多半就不會再考慮讓你進這個圈子,畢竟企事業單位在招人時也不願意招進來的人總是想著跳槽,你一沒有背景資源二又沒有付出相應的金錢成本,就會被他們視為不具備忠誠度的人,你隨時離開的成本太低!所以不在圈子裡的人如果沒有一些付出想混進來是很難的事,其實說來說去無非缺乏相互信任,圈子裡的人本能上都會很排斥陌生人。至於將問題延伸到應試教育,那隻能說是相對公平的選拔制度,它的受益群體基本僅限於那些沒有背景通過考試這個環節突圍而出的尖子生。當一些公司和企事業單位存在人事缺口找不到一個圈子的人來的時候,他們便開始尋找能力強的個體,那麼這些應試教育下的佼佼者才算是真正的靠個人能力開啟了自己的職業通道,而這往往也只是服務於利益捆綁之外的另一部分人員填充!至於那些既沒背景讀書又不行的人,基本上也只能靠自己打拚了,這是這個社會上絕大多數求職青年所面臨的,很殘酷但卻是事實!
扯得有點遠了,"人情社會"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你說它是潛規則也好,說它是不正當競爭也罷,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無非是平常人都或多或少會接觸到的商業性行為,許多人之所以對它嗤之以鼻,無非是對自己無能的一種宣洩而已,因為他們並沒有資本能夠與他人進行公平談判。
以上。
首先國外肯定也存在「人情」,但或許稱不上「人情社會」,因為「人情」或者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於「關係」在國外是一種隱現象而在國內是個顯現象。
其實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不少研究為這種差異提供了很好的解釋。Mark Granovetter在上世紀70年代就將人與人之間的聯繫(tie,當前對中國關係的研究中都直接將中國社會的「關係」翻譯為Guanxi)分為弱連帶(weak tie)和強連帶(strong tie)。弱連帶就是不需要太多經歷去維繫,或者說就是不那麼親密的關係,強連帶則是比較親密的關係。西方社會比較看重弱連帶,Granovetter就特彆強調弱連帶的各種優勢,比如信息優勢等等。中國社會所講的關係(Guanxi)也有強弱之分,但是中國社會的家倫理本位(家庭/家族在社會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差序格局(比如,感情親疏會決定你對不同人的態度)等決定了強關係的核心作用。而為了維持這種強關係,人情往來是最為重要的活動。
當然中國社會的這種」關係「形態是在中國千年社會變遷中不斷演化形成而來,它建立在中國特定社會結構和民族性格的基礎之上。很難說它好或者不好,因為它就是一種直白的社會現象,和西方社會有著很大的區別。Guanxi
Guanxi describes the basic dynamic in personalized networks of influence, and is a central idea in Chinese society. In Western media, the pinyin romanization of this Chinese word is becoming more widely used instead of the two common translations—"connections" and "relationships"—as neither of those terms sufficiently reflects the wide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at guanxi describes.[1]
Closely related concepts include that of ganqing, a measure which reflects the depth of feeling within a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renqing (人情 rénqíng), the moral obligation to maintain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idea of "face" (面子, miànzi), meaning social status, propriety, prestige, or more realistically a combination of all three.
Guanxi has a major influe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businesses based in China, and also those owned by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known as thebamboo network.
[2]
其實西方也講,我在美國的同學回來跟我們聚會的時候說,在美國父母社會地位較高家庭的子女,也有拼爹的,但是程度比中國要好些,因為在遵守法律或制度方面,美國人做的比較好
中國是一個抱團取暖,爭取更大利益的社會,俗稱搞關係。用人情來形容是不恰當的。這種傳統,跟官場上的腐敗一脈相承。所以說,當官的腐敗不怨當官的,因為全民皆腐,你不腐就等著被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