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成為一個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人?

想做最好的自己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困惑過,現在在美國學習了成長理論這門課,有一個理論可以跟你分享一下。前面的闡述是理論基礎,想看結論可以直接跳到最後兩個問題。


Marcia Baxter Magolda提出的理論:Theory of Self-Authorship。這個理論揭示了一個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如何理解知識和信息,做出人生選擇的歷程。


個人的觀念成長可以橫向分為三個方面:Cognitive(認知的,即 「How do I know?」人如何理解外界的事物,比如如何看待一些熱點問題,如何分析學習書本知識等),intrapersonal(個人內部認知,即 「Who am I?」 人如何了解自己定義自己,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interpersonal(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How one perceives and constructs one』s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比如如何與外界互動,如何和家人同學朋友打交道)。這三個方面是相互獨立又聯繫緊密的。

縱向上來說,人的觀念成長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一個人如何看待上面三個問題。


第一階段:依賴外部環境 (Following external formulas)在這個階段,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是受環境和他人影響和決定的。打幾個比方:一個小孩看到別的小孩有什麼玩具,也會想要;在父母的安排下選擇專業/工作/結婚;跟著朋友互相炫富攀比;等等。當然,這個階段主要出現在幼年到青年時期,畢竟,這個時候人還沒有正式接觸複雜的社會,在相對簡單的家庭和學校的環境影響下,眼界相對較窄,不會意識到有其他的選擇和生活方式。如果跟隨外部環境能夠滿足某個人的需求時(比如:我能夠接受父母給我安排的路),那麼,這個人可能就一直維持著依賴他人的狀態;如果不能滿足(比如:我不喜歡別人的安排;這不是我喜歡的生活),那麼,這個人就會發展到下一階段:十字路口


第二階段:十字路口 (Crossroads),我覺得也可以稱為迷茫期。當一個人發現他一直按計劃在走的路,不適合他了,就會去想做其他的計劃和選擇了。這裡說的不適合可能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痛苦;二是生活工作很順利,但是不開心,沒有滿足感。同時,他也會開始意識到要開始尋找自我,而不能人云亦云。他會開始思考是成為別人眼中希望變成的人 (External formulas),還是成為自己眼中希望變成的人 (inner voice)。這個階段在某些時刻很容易發生:工作(比如想換職業),人際關係出現重大變化(比如結婚/生育/遠離家鄉或者習慣的生活環境),原本的信仰受到挑戰,等等。當一個人在迷茫中探索中逐漸變的自信,在別人的質疑中也能堅定做出自己的選擇的時候,他就來到了下一個階段:堅持自己


第三階段:堅持自己 (Becoming the Author of One』s Life)。這一階段的特點是:一個人即便與他人和外界的想法出現了衝突,也能堅持並捍衛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時候他們會自我反思,謹慎的做出決定,同時,也會找到自我 (self-concept)。由於這個階段的人經歷過想法和觀念的巨大改變,他們知道一個人的觀念和想法是會由於環境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在人際關係中,他們會考慮到變化這個可能性,而不太願意做出承諾 (commitment)。

第四階段:建立內心信念(Internal Foundation)。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一個人已經建立了成熟、獨立、完善、牢固的觀念體系。同時,即使自己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巨大變化和動蕩,他們也能樂於應對。他們的內心平和、充實、堅強。即便外界的影響無處不在,他們也能根據自己的內心信念和直覺作出決定。他們知道,儘管不能改變現實,但可以改變看待現實的方式和態度 (You could not change the reality, but you could change your attitude to the reality)。他們也會對自己和他人有清晰明確的責任感。來到這一個階段可能會使人走向新的旅程,比如改變職業、結婚/離婚、其他重大決定等。


在這個理論中,達到Self-Authorship包括了三個內容:相信自己(trusting the internal voice),即我們不可以控制每一件事每個人,但是我們可以控制我們自己的態度;建立內心信念(building an internal foundation),即人生信條;堅持內心承諾(securing internal commitments),即能夠真正自如的與外界和諧相處。


怎樣促進一個人成長?


有的時候我們在評價人會說,誰很成熟,誰很幼稚,誰沒有主見,誰很獨立,等等。而區別關鍵就在於經歷。如果一個人自己面對了很多的挑戰、選擇、成功、失敗,相對來說他會自主獨立成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要怎麼做;如果一個人被父母老師保護的很好,並且習慣於這種保護、不會獨立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話,相對來說他會服從家長老師帶他做的決定。因此,成長的關鍵就在於多體驗生活,多體驗不同種類的生活,多和不同的人接觸,多去嘗試不熟悉的東西,多走出你的comfort zone


作為老師、伴侶、家長、朋友,我們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四個階段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線性過程 (Linear Process),而是由每個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環境、遇到的不同的挑戰和支持 (Challenges and Supports) 所決定的。這個問題 Baxter Magolda 給出了一個很好的比喻---坐在後排騎自行車的人。作為旁觀者,我們就像坐在后座的人一樣。我們可以幫助坐在前排的人,可以鼓勵他們,可以告訴他們路怎麼走,但是握住自行車龍頭的人,永遠是他們自己。而我們的目標是,學生有一天,可以自己獨立的騎著自行車上路,而且,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裡同時,我們也不能指望一口吃成個胖子,或者拔苗助長。從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過程,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發展軌跡和發展歷程,個性和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不能強求,也別恨鐵不成鋼,更別理所應當的繼續代他們做決定。


------------------------------------------ 2015/09/18 編輯添加----------------------------------------------------------

Critics? 這個理論有什麼不足?

美國教育最看重的就是批判性和邏輯性。Baxter Magolda的理論近乎無懈可擊---她的理論建立在對一百名學生的長達二十年(20歲到40歲)的跟蹤採訪和分析上,理論基礎非常紮實 ,分析方法非常成熟,應用性強;在理論的基礎上她提出了廣泛的應用領域和方法,也被證實非常可靠;她的理論也被證明適用於美國數個群體的學生。然而,美國教育界還是能夠挑出她的毛病---文化多樣性有待考證。她的樣本全部來自於邁阿密牛津大學的本科生,而美國的大文化環境也崇尚獨立自主個性,而非崇尚集體和諧的文化。那麼,她的理論是否適合集體性為主的文化群體(who come from more communally oriented cultures)呢?不得不說,像中國文化這種強調和諧統一,家長、老師、領導、男權等地位較高的環境下,第三第四階段被看作高級階段是否合適呢?


參考書目:

Nancy Evans et. al.: Student Development Theory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ition

Marcia Baxter Magolda: Authoring Your Life: Developing an Internal Voice to Navigate Life"s Challenges


我要是告訴你了,你跟著我說的去做,你還是沒有思想沒有獨立人格,所以這種問題是不能回答的。


在你發現自己很容易受別人影響從而開始探索自我規律以及建立自己的辨別判斷標準,對還未理解的事情開始持保留態度而不是盲目相信或者否認的時候。


  懷疑與學問 顧頡剛


  「學者先要會疑。」——程頤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
  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說得如何兇險,那便是別人的傳說,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實際的情形,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視察。做學問也是一樣,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但這種證據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說了。

  我們對於傳說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態度,便是懷疑的精神。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我們聽說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問問:這是誰說的話?最先見於何書?所見的書是何時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們又聽說「腐草為螢」,也要問問:死了的植物如何會變成飛動的甲蟲?有什麼科學根據?我們若能這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

  我們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否則便是盲從,便是迷信。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要有一點懷疑的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

  懷疑不僅是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需步驟,也是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對於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的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發展起來。許多大學問家都是從懷疑中鍛鍊出來的。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朱子的《大學章句》,便問《大學》是何時的書,朱子是何時的人。塾師告訴他《大學》是周代的書,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說,就是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說產生。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起來的。若使後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說,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


大家想成為有獨立思想的人的目的都是少被人忽悠,但是你的目的是做更好的自己,所以這個問題提的不大對,回答能不能滿足你也很難說。


多讀書,多思考。


有這麼一問,可見你想做一個有獨立人格,有思想的人。
一個人從思想、人格上想要獨立,一定要了解平凡的、大眾的思想是什麼,然後探查自己的內心,要不要成為你見到的人的樣子。如果要,好辦,照樣畫瓢;如果不要,那麼你想成長為什麼樣的,自己去想像,去實踐。
沒有對比,就不會發現差別,要了解自己,就要研究別人,一點點形成自己的想法。你的人格和思想會一點一點形成,不要奢望一蹴而就,而且這本是一條無盡的路,是無所謂走完的。


人格獨立的基礎是思想的獨立,學習批判性思維。


論操作系統的誕生。


你應該建立自己的體系,比如價值體系、智慧體系。。。這需要你自己的思考與感悟,別人一定永遠教不過來的。


推薦閱讀:

你見過的城府最深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為什麼內向的人即使修身養性,也總是被要求改變?
INFP們是否對自己的INFP屬性很自豪?
什麼是「強大的內心」?怎樣才能擁有它?
「人前教子」的教育方式合理嗎?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TAG:思想 | 人格 | 獨立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