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羅輯思維》對個人成長能有多大作用?
接觸羅輯思維很久了,一直以來都覺得很有意思,也希望羅胖能一直堅持向我們推薦書目,帶來精彩的分享,但是對於看視頻的每一個人能有多大影響呢?取決於什麼?應該如何利用這個節目?
任何二手素材整理都是別人的,它們不能提供任何一勞永逸的知識,只能扮演獲得認知的導火索的角色。通過它給出的資料、線索,發現自己覺得有趣,值得深挖的知識點,然後再去找一手資料,系統看書也好,刷維基百科詞條以及詞條下的鏈接也好,重新建立自己對知識點的認知體系,這些怎麼都比簡單地相信某個節目中出現的知識點、觀點要科學很多。更比一知半解得拿節目中的例子作為談資要聰明。
如是,即使節目中有出現錯誤,也可以被發現,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觀眾所獲得的東西遠比知道節目中的一個新名詞要讓人覺得快樂的多。
甚至節目中出現的某種價值觀,也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溯源,理清這種價值觀產生的環境和如今存在的價值,基本上做到這一步,很多時候對某個有爭議的價值觀或者說觀點,會有更新的認識。並且再回過頭看一些人,被一種早已脫離時代背景的價值觀無知洗腦,為其背書,就會覺得他們(自己)很可笑,而可能連基本的概念都沒有理解。
長此以往,對任何信息都會有基礎的懷疑態度,探索態度;對接受的信息逐漸有辨認能力,而非別人扔給你什麼,就接受什麼。這些才是真正的成長。一個人說的多了,總會有紕漏。你說10句,可以字斟句酌無疏漏;說100000句,怎麼也會找到問題。你是,我也是。
《羅輯思維》有思維閃光點,在一些羅振宇團隊不了解的方面則有不足。對部分人而言,帶來了看待世界的新思維新角度,也不乏有人人生因此發生變化,這是值得肯定的。
普通人平視它,既不崇拜,也不唾棄,吸收好的,摒棄不好的即可。就像你用微博、知乎,一個平常的信息工具,既沒必要捧上天,也沒必要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腳。
謝凱恆enjoy 邀請……
我覺得我這個答案寫上去可能會被《羅輯思維》的粉絲罵。
我的觀點是:如果想要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請不要觀看《羅輯思維》這個節目。它不會增長任何人的思維能力,甚至它節目內的都是一些眼球觀點。完全不注重邏輯,甚至整個邏輯都是錯的。
我在這個節目里看到的不是傳播正識,而是誤導。
例如有一期論述版權的,那時候我是在知乎第一次看到《羅輯思維》,以為是個好節目,就點進去看。結果看得目瞪口呆。《羅輯思維》竟然用清朝士大夫的觀點來論證版權是有害的。應該取消版權。真要是論證下版權取消的優點和害處也就算了,和清朝古人的人生目標有什麼關係?清朝的古人就一定是對的?那可以玩的東西可就多了。
完全沒有邏輯上的論證意義啊。
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個節目將來一定會害人不淺。寫著寫著突然想起來看看知乎有沒有這個節目的討論,果然有。傳送門:羅輯思維:羅振宇的《羅輯思維》這檔自媒體節目如何? - 優酷
題主可以看看大家對《羅輯思維》這個節目的真正想法。
我也覺得,這個節目只是娛樂性的,不能算作是思維性的,因為它有太多的硬傷,名字叫做《羅輯思維》,實際上根本沒有邏輯。
而且,我認為,真正的思維從來不能藉助別人來完成。
知乎上有一句話對我影響很大,與題主共勉:
知識從來都是成體系的。假如有一天你聽到一句話感覺被刷新世界觀,那麼就說明你原來的知識體系差得太多了。
就像以為自己刷知乎是在學習一樣。
瀉藥。
我認為 羅輯思維 是個好節目。
1.能夠幫我和羅胖一起站在巨人之肩,快速增長見識。見識比努力更重要,因為這是方向的東西,錯誤與正確的東西。張藝謀拍戲用莫言的本子就先有70分揣在懷裡了,羅胖深諳此道。
2.市面上能跟羅胖比肩的節目太少了。以前有東吳相對論,現在一席,外國有TED。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把一本好書中的乾貨加上羅胖自己的解讀給觀眾聽眾呈現出來,的確費了一番腦筋,物以稀為貴啊。
3.是個拋磚引玉的說書人。真勾引起興趣,自己拿起書看原始數據啊。不要怕羅胖的觀點先入為主,羅胖曰你愛信不信,你不信我騙別人去^_^ ——羅胖是以理服人的,從來不以擁有知識而自命不凡,這一點尤其難能可貴。
4.學到的概念與方法論,領悟後,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密切關聯。比如講英國的保守主義和醫生的精進,對我而言都是有大啟發。
5.對一些偏文史的選題,的確沒什麼興趣,個人愛好不同,不做評價。趕緊戒掉還是有可能恢復普通人水平的...
要用自己的腦子思考.
我經常跟小朋友講,不要拿零食當飯吃
本來是剛才在看一個吐槽羅輯思維的回答,試著去看第一期,看了開頭不到五分鐘果斷受不了了。上來貢獻下自己吐槽的答案,但是一搜搜到了這個問題。我覺得你這個問題問的其實有些問題,因為你沒有說明是對什麼樣子的成長或者是對以什麼為目標的成長有所幫助。這個問題要分類討論
如果你打算成為一個酒桌或者朋友聚會上能有談資的,可以說點東西提高下個人形象,那麼這個節目可以為你提供相關的話題,不同的視角,甚至是素材。
但是如果你覺得你的個人成長不是以這個為目標的,那麼我建議你遠離這檔節目。理由如下:
1節目的邏輯稍顯混亂。
比如說第一期的主題是末日,但是羅先生一直在說死亡。雖然在某些意義下末日和死亡是有關聯的,甚至是等價的,但是我覺得羅先生沒有說到核心的問題。他一直在講一個個體的死亡,但是對於末日來說是整個群體的滅絕,這個滅絕不但包括個人的死亡,也杜絕了整個群體繼續繁衍下的可能性。但是,個體的死亡絕不等於種族的滅絕,一個種族可以全部個體都死亡了,但是又不斷有新的個體誕生,這個種族顯然沒有因此滅亡,而也沒有面臨末日。換句話說,死亡和末日描述的規模也不一樣,性質也不一樣。因此,我覺得對待個體死亡的價值觀,和對於一個種族滅亡的價值觀是絕對不可以混為一談的。
如果忽略掉死亡不等於末日這個問題,還有些問題
下一個列子是他提到不同文明在不同時期對於死亡有不同的感受。
這句話作為你的論點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下面他提出了一個分論點,在很多歷史階段,人覺得死就死了,覺得死亡沒什麼大不了的。這裡我們先要討論一個問題,他的這個「人」指的是個體,還是整體。
我覺得代入語境,他可能指的是整體,指的是那個時代的人。問題就來了,他說排隊上刑場,也沒想著什麼掙扎反抗。
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不掙扎反抗不能等於人覺得死就死了。
第二,他在以試圖用一個個體的例子證明一個整體的行為。上刑場的人可以代表那個時代整體的人嗎?在邏輯學上面,我們知道,如果你想從一個個案的正確推論到整體的正確,那麼你依照的前提是必須不能夠包括這個個案的。
如果他把話換成在有些歷史階段,有些人可能覺得死就死了。。。。會好很多。
而且這種簡單的邏輯錯誤還有很多,比如說觀點和感受,對死亡的渴望。
如果你說對於一檔脫口秀類型的節目不用糾結這些邏輯細節,畢竟日常生活中也沒有會用寫哲學論文的方式去表達觀點,我也很贊同,但是下面這件事情就比較嚴重了。
2 所提供的事實嚴重失實
老羅的每句話似乎很走心,但是絕對不走邏輯和事實。比如說,埃及的所有的文物古迹都是為死人準備的,沒有一個古迹是為活人準備的。
我就不糾結所有的,和沒有一個 這些字眼了,但是如果你說都是為死人準備的,難道埃及的文物古迹只有金字塔,木乃伊?還是老羅說的埃及的範圍和我所知道的不一樣,只限於帝王谷那一片?
眾所周知,埃及是以尼羅河劃分的,一邊是生人的世界,一邊是死人的世界。我們暫且不討論為什麼古墓比地面建築好保存,單單說都是為死人準備的,那麼你讓阿蒙神情何以堪,他老人家不同時期的神廟滿世界都是。炫耀法老功績的方尖碑,神廟,塑像也有很多,城市的遺迹也有,包括幾千年前兩個死了父親,被繼父以及繼兄逼到絕望的雙胞胎姐妹給法老的上書,請求公道。還有夏宮,採石場什麼的。。。
我私人沒有到訪過埃及,但是光我讀的埃及的遊記,收集的明信片,看的歷史書和紀錄片都足夠表明不是只為死者服務的,沒有一個古迹是為活人準備的
更不要說沒有留下的古迹不代表不存在這種簡單的邏輯問題,或者是他對於古迹的定義。
古迹為活人準備的,這句話本身就是病句。
(我不得不嘈一下這時候鏡頭掃過老羅身邊的男觀眾,輕聲說了對。。。)
然後他舉了北京故宮長城的例子,我不得不吐槽人家埃及也有類似的配套設施好不好,看看所謂的努比亞要塞。。。
我也不會吐槽神殿是死人住的?
如果你說我這是摳字眼什麼的,聽這個節目也學習觀點,那麼請看下面的問題。
3有些觀點都是自己YY出來的
比如說他的觀點關於埃及人覺得現在這一世沒什麼可活的,死後的才重要。。。埃及確實很重視死亡文化,但是人家重視是因為要保證來生的復生,而不是什麼天國。。。稍微有限常識的人都知道埃及的來生世界和天國的區別。這一點和上一點有些重疊,我就不繼續說了。
4 羅先生的表達能力欠缺,很多詞的定義不清晰
有的時候羅先生經常用一些不是很清晰的句子,表達他自己某些似是而非的觀點。
注意,我討論這點的時候已經基本放棄了邏輯了,只是語言表述的問題,比如說他說:「這一世活的潦草一點,所以居室,宮殿,建築物就都沒有留下來。」
我猜測羅先生想表達的觀點是因為古埃及人對於現世不重視,沒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營造居室,宮殿,建築物,導致這些東西都泯滅在時間的長河中。然後應該還有下半句。。
(這裡我不得不再嘈一句邏輯,這句話等於承認了埃及人還是有這些為生者服務的建築的。。。)
比如說,沒有一個古迹是為活人準備的這句話。請問為活人準備的古迹是什麼?難道金字塔是為私人準備的古迹?如果這樣,那麼請你查詢下古迹的定義。這句話本身就自相矛盾,可以參考放到小學語文的改錯題裡面。
看了2:37, 不能忍了,來吐個槽。雖然說我連一集都沒有看完,就以偏概全這樣發言不好,似乎是犯了和老羅一樣的錯誤。但是我基本上只是在吐槽,和闡述原因。 外加上我可以根據這幾分鐘對以後做出一個合理預測。比如說包括 假設:全篇第一集的開頭是整部劇最重要的部分,因為決定留不留的住觀眾。而且據我調查整個片子的製作模式和製作團隊也沒有太大的變動,以及加上我隨即的抽樣調查以及他人的反應,我覺得以上四點基本上貫穿了整個節目。
因此,我也不推薦有不同個人成長目標的人看。
p.s.:這個回答是一個中文生疏,梁旭好幾天睡眠嚴重不足,外加今天又熬到深夜的神志不清的人寫的。。。裡面的邏輯我自己都不忍心回去讀了,因此,當吐槽看吧。。。
----------------------我是深夜又一波吐槽的分界線----------------------------------
今天youtube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跳掉了老羅的視頻,講的是papi醬的事情。本來一開始覺得他講的還可以,雖然不是特別有道理但是起碼不會讓人想要嘈他。。。
結果後來他開始講賣廣告了,就不行了。。。
先不說他的俄羅斯套娃的模型是不是成立【不成立,不成立,不成立! 懶得反駁了】
但是後面聽到他說24幀,每幀放2個二維碼,然後就是80萬個商品營銷的時候真的忍不住吐槽。
做過視頻都知道大部分視頻編輯軟體都是24幀每秒,但是人眼的解析度基本上達不到那麼高。很多情況下10-12幀一秒都可以看成連續的畫面,24幀連續不同的二維碼,畫面太美不敢想。基本上就是連續的二維碼了吧。。。
先不說人家看不看得清楚的問題,看清楚了要怎麼掃,不到一秒就過去了,手機都掏不出來。。。
什麼?網上的視頻可以倒回去,來請你給我到倒一個1分23秒第5幀。。。有這個閑心和閑工夫都夠我走到商場,買好東西,吃個下午茶再回來了。。。
老羅的視頻,也就能聽三句,第四句就暴露智商了。
不過繳納很多錢的同學不要灰心,人總要為自己的愛好/執念/智商繳點稅的。。。
乖1.看羅輯思維與提升邏輯思維關係不大。
2. 羅輯思維這欄目不錯。雖然在知乎上名聲爛透了,但是不要鳥那些知乎大神。不要很在意別人對這個節目的評價。我不是給這個節目辯白,因為這本身就是那些大神的邏輯。
3.想借著網路脫口秀提高多少,其實想得有點多。只是每周一個小時的節目而已。你說他nb又能nb哪去呢?你說他不堪又能不堪到哪去呢?羅振宇也說過,觀點自由市場,你看與不看他還在那裡,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有空就看沒有空就不看,看了有收穫更好沒收穫就當聽個樂呵唄。
4.要是真想所謂的利用這個節目,就當個手電筒吧,燈塔肯定是算不上了。與其在黑暗中踽踽獨行,還不如有個光亮,雖然一段時間之後你可能發現還不如打開手機的閃光燈呢。但不影響它照亮了一段路程。
5.那些因為羅輯思維賣書而心懷芥蒂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6.羅輯思維在它的粉絲那裡,可能被高估了;在知乎上,可能被低估了。
7.熊貓是心思細膩的作者,奶爸是個優秀的英語老師。
8.千萬千萬不要覺得羅輯思維有多麼了不起,聽了就醍醐灌頂,三觀重塑;也不要覺得羅輯思維多麼不值一提,決不能聽這胖子東拉西扯,胡言亂語。
9.時過境遷後,羅振宇可能是個現象級的存在。可能。我沒聽過這個節目,但我老公貌似是個忠實粉絲。
變化么?我能看到的就是:買了一堆節目裡面推廣的浴巾啊玩偶啊等他完全用不上的東西;加了一堆微信群;平時說話可能時不時能扯出個段子(知識點)但是根本經不起深究。
講真,真有人指望從這類娛樂節目提升自己?之前在知乎看到的,大意就是,你要提高自己(知識水平、邏輯思維、某項技能),沒有一個向上的有難度的努力過程(感覺到困難但又是在你能力範圍內),是不可能的。深以為然。羅輯思維當段子聽聽就行了,很多觀點經不起推敲,就是為了博眼球去釋放一些不同觀點。因為我比較喜歡歷史,所以每次聽到他講歷史,說的那個槽點滿滿啊,他還不像高曉松,高胖子喜歡自嘲,而且都講得是自己感受的事情,羅比較喜歡標榜理論,讓人很不耐煩。PS,最近一次聽他,講到英國,說英國沒有什麼文化科學名人,文化科學名人都是在法國的,然後我就切了。
主要作用大概是,會讓你浪費大量本可以鍛煉邏輯能力的時間。
如果信以為真,完了。如果研究這個想像,能漲知識
媒體的本質就是用扭曲的信息去迎合自己的受眾。這個是所有媒體的本質,羅輯思維也不可避免。
羅輯思維用戶有很多年輕人,羅輯思維的很多內容都迎合了這個群體。
包括且不限於:
1,任何事情(哪怕是幾百年的歷史故事),都非要繞到創業上去,然後總結出幾條所謂的「創業經驗」。而創業,恰恰是年輕人最熱門的話題。成功迎合用戶+1。
2,沉迷道理,沉迷於那些讓你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東西。年輕人初聽到這些東西,會覺得驚為天人——我X,這節目說得太有道理了。成功迎合用戶+2。
3,羅胖自己某年說過,整個羅輯思維繫列(當時)點擊率最高的是講解PUA的那期節目。PUA(搭訕學、把妹學)是個多迎合年輕男性的話題啊,比當年的增大丸和蒼蠅水強多了(我以前是情趣用品行業的)。成功迎合用戶+3。
硬傷很密集,各種斷章取義。
好像某個知友說的,看他講講歷史故事還是很不錯的,這點我很認同。
他眉飛色舞地講故事能力絕對屬於真本事,挺吸引人的,能讓你多知道些有意思的事兒。不過嘛,也只能當段子聽著玩兒。到了他最後一part開始講給人們的啟發的時候,建議直接關掉。
這部分他真是把文科生玩文字遊戲的功力發揮到極致,生拉硬扯滿口胡言不知所云,用放之四海皆準的大道理套用進去或者乾脆說點狗屁不通的話。非常害人,尤其是對於那些把他那些「道理」當做節目精華的觀眾來說。所以說上面的樓里說的很對,這個節目絕無提高鍛煉你的邏輯思維的作用,反而拉低你的智商、影響你的判斷力的可能性很大。
二手知識,不如自己看書寫讀書筆記
要想獲得真正的一手知識,就得自己親自實驗,不管看起來多麼高大上的真理
我看邏輯思維,就是看他怎麼忽悠別人,以及
這個被騰訊微信灌溉下的樣板,怎麼忽悠更多的自媒體人
大眾傳媒的特性之一就是邏輯上經不起推敲。也正是因此,新聞傳媒道德會要求從業者盡量僅是全面而中性地傳播事實,而不是觀點,雖然目前這依然只是人們的一個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 -- 全世界的大眾傳媒都在普遍地傳播觀點,且傳播觀點的方式充分利用了人的「愚蠢」 -- 哪怕最聰明的人,在精神力放鬆的時候,也是「愚蠢」的。
《羅輯思維》作為一檔自媒體大眾傳媒節目,性質與普遍的大眾傳媒無異。
值得肯定的是,其邏輯經得起推敲的程度,在大眾傳媒裡面,貌似算是相對不錯的 -- 但這並不重要,20分和59分都是不及格。
但是的但是,不管是《羅輯思維》,還是什麼其他的大眾傳媒,其邏輯經不起推敲,以及用設計過的彷彿中性的「傳播事實」的方式來傳播有偏向性的觀點的特性,並不意味著其對人們無價值。聰明人,以及嚮往聰明的人,需要做的事情是,把外界的各種帶有偏向性甚至事實錯誤的信息,盡量廣泛但帶有選擇性地輸入到自己的大腦里,篩選,加工,形成自己的觀點和邏輯。
這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與天賦有關,更與經歷、知識、眼界、見識、性格息息相關。而從幫助人們高效增長知識、眼界和見識的角度講,《羅輯思維》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而以上僅是強調:個人成長靠的終究是自己的獨立思考意願和能力。有人給你一顆糖,告訴你很甜,你一嘗,恩,果然很甜!忽然外面的糖衣化了,恩?糖里怎麼包著屎,卧槽,這屎有毒!!
自我成長就像手淫,自我毀滅才是王道
看到上面的的人對於羅胖的觀點,我笑了!兄弟們,不要太較真,笑笑就好!
撕逼羅胖的,貢獻一點淺見,歡迎探討:
我也是一個羅輯思維的會員,兩年來一期節目沒有落下,而且反覆聽,突然,在這幾期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現在的羅胖已經和兩年前的羅胖有天壤之別了,從他跨年演講的題目我就看出來了「時間的朋友」。他已經明白了時間的價值!什麼叫時間的價值?我個人把他叫堅持的聚合作用,比如:一滴水是水,而且會幹,而很多水就能形成江河湖海,而很多水形成的大海就能形成巨浪,吞沒輪船甚至大地,而浪花卻不是水滴的特徵,而是它的基因。同樣,羅胖每周找一個再某方面最牛逼的人學習,通過節目轉化獲得知識的精粹,一天兩天你看不出來,但是當有一百期,兩百期的時候時間就產生了聚合作用,讓羅胖的知識見地呈幾何級數增長,而這就是時間的意義。
同樣,聽了幾百期的我受此影響受益匪淺。
所以,看看就好了!
這次《必然》是全球同步發售,這是圖書發行史少有的事情,如果你明白了時間的意義,你才能明白為什麼羅胖要傾家蕩產去爭取這三個月的獨家發售權,因為他明白時間的意義,時間才是商業的終極武器,您比競爭對手早三個月了解了未來互聯網世界的規律,那麼你就可以比競爭對手動手更快,而墨菲又是必然發生的,那麼就相當於你用墨菲就幹掉了競爭對手。
也許這就是《三體》裡面得自然規律打擊!
當然你可以說我是被羅輯思維洗腦了,但是,我想說的,我也是年閱讀量50?的人,羅輯思維是一個我選書的良好顧問,同樣你也可以說看羅輯思維的都是腦殘的書獃子。
還有,羅胖組織了一個由全國最頂尖的商業牛人組成的組織似乎叫梧桐樹,你也可以說這是一幫不帶腦子的傻子,什麼都不懂只知道賺錢。
對於一個連三五次步都沒有跑過的人,他永遠不會體會到跑步的那種暢快淋漓之感,但是有一萬個理由來BB跑步是傻子才幹的事情。
世上多的是那種連嘗試都沒有嘗試過的人卻忙著來評價以證明自己是精英。
我不認為羅輯思維的會員有多牛逼,但是如果他學會將羅輯思維作為一根求知路上的拐杖,持續堅持下去,相信會對他的進步大有裨益。
PS:我自己用三天花了連續20小時讀完了《必然》,這絕對是一本好書,我也寫了文章回答題主的問題,回答為什麼要讀《必然》,以及《必然》什麼,以及如何面對未來的必然的一點淺見,有機會多交流!推薦閱讀:
※真正愛看書的人會買 Kindle 嗎?
※如何理解「在如今的時代,書讀越多越孤獨」?
※有哪些書20歲前不看,等以後看會發現已經過了看這本書的年齡?
※怎樣有效提高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