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人們不關心究竟怎麼合適地治療網癮?

題主心裡有自己的答案,但還是明知故問,想看看大家的想法。我相信這個問題是有意義的。
還有在我們一味斥責楊永信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解決網癮,那些那孩子沒辦法的家長會把孩子送到楊永信拿去嗎?
這裡網癮的界定比較嚴格,不是打打競技玩玩網遊就是網癮,而是痴迷到生活不能自理,給家裡和自己帶來十分壞的影響。


謝邀…

首先,想跟題主說明一下「網癮」這個詞是極其不準確的
現在醫學界還未將網路依賴定義為疾病的一種
所以請不要理所當然的說「治療網癮」「戒除網癮」這種話來讓人笑話了

什麼?你說國家發文說網癮是病了?
我記得國家還在奧運會提供餐飲的時候自豪的強調過「我們提供的食物全部都是有機的,非轉基因的食品!」

什麼?你說轉基因食品的確是有害的?
嗯…你開心就好,真的

好吧我們把發散的腦洞收起來
好好答題("?ω?")

如果說脫離了網路環境就會產生不適,就算網癮的話
那很好,我可以驕傲的說,老子有網癮!
而且不僅我有,所有用智能手機,並且辦理流量的,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進行購物的,你們都有網癮。
想像一下突然沒有手機可用了,你是什麼感覺?
想像一下突然沒有互聯網了是什麼感覺?
你到一個新的飯店、賓館、商場,或者來到朋友家,先要確定的事裡面有沒有「wifi密碼是多少」這一項?
如果有的話,就說明題主你自己也是一個「網癮患者」,孩子你需要治療啊!

習慣於將自己至於網路環境中,這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不容忽視的習慣
就像我們對電的依賴一樣,只是沒有那麼強,不過這也只是暫時的罷了,將來人類對網路的依賴不會弱於對電的依賴,我話先放在這,咱們可以拭目以待

好像我又偏題了……老師我這樣的是不是得扣分("?ω?")

關於題主所關心的如何「治療網癮」,在我的另一篇答案中已經講過了,在這裡我再重審一下好了

我支持對青少年的網路生活進行引導,但是這個引導方法不應該是強硬的,一刀切式的愚蠢政令,執行者也不應該是政府或者教育機構,而應該是父母,教師和社會環境以及網路環境來對青少年進行引導。

至於題主最關心的方法,當然是堵不如疏咯

當然,讓這些視網路遊戲為洪水猛獸的家長來推薦孩子玩遊戲,這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方法

所以我所針對的是我們這一代即將當父母的朋友們,別去「禁止」孩子玩遊戲,要去主動告訴孩子們哪些遊戲可以玩,哪些遊戲不要去玩,而且一定要玩的比孩子好的多的多,讓他們對你產生崇拜的情緒,自然就能讓他們在你的引導下理性的對待遊戲。

別說我這隻會動嘴皮子,我現在已經開始對我弟弟妹妹(五年級)實行這個計划了,倆人現在十分期待上大學,因為上大學之後各個就能帶他們玩魔獸世界了!


我。。。。。。網癮!
如果十年前你這麼說也就算了,現在網癮就是個偽命題。
題中所說的痴迷到生活不能自理,我想也不會是逛淘寶,刷刷知乎微博就能夠做到的。(不就是玩遊戲嘛)
粗暴治療解決不了「網癮」,「合適」的治療也解決不了。無論關注他們哪一個在我眼裡都算不上是一個問題。
不如題主提一個「網癮」是怎麼得的,我想這更能解決問題。


其實這事情吧,很像現在很多庸醫治死人的事件。
正規醫院滿地,你非要去沒有行醫資格的所謂名醫,死了,然後你還要問「為啥大家都罵啊,為啥沒人關心真正的醫院啊?」
你問為啥大家不關心合適的治療方式,我想說大多數真正的好的精神病醫院對於真的重度網路成癮者都有合適的治療方式。
問題是家長情願送孩子去電擊也不把孩子送那裡去啊。


網癮是未成年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取足夠的關注與認同,不斷被否定,進而喪失自我認同,轉而向虛擬世界尋求認同的結果。


青少年獲取認同的渠道,不外乎家長與學校。就目前的社會而言,想要獲得最具權威的家長與老師的認同,只有好成績。學校競爭之殘酷想必大家都有體會,在一元化的價值體系中,有成功者就必然有失敗者,失敗者很難獲得這些教育者的認同。

縱使知乎學霸雲集,每個人都會有一兩個「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超越」的同輩吧?當這種無法超越的同輩變成幾十個幾百個時,當無論如何努力比自己強大的人總是那麼多甚至越來越多時,任何人都很可能陷入崩潰,喪失自我認同。

然而網路世界的價值是多元的,絕大多數人都能找到使別人認同自己的方式,於是所謂的網癮少年們便開始向網路世界投入時間換取認同。

網路世界得到的認同多半是虛幻的,對現實影響很小很小。但是對於那些無法在現實中獲得認同的少男少女來說,卻彌足珍貴。

而且這種虛幻的認同的投入產出比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很高的,投入的時間越多,獲得的認同越多。但隨之而來的是現實世界越來越強的排斥。社會給他們貼上網癮少年的標籤,稱他們為壞孩子,越來越不認同他們,使他們越來越傾向於在網路中獲取認同,周而復始,最終讓他們失去所有親友的理解與支持,再也無法回到現實。

可悲可笑,但是對他們來說,別無他法。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總是需要別人認同自己,一如祥林嫂通過不斷重複自己的遭遇希望換取別人的同情。

我們都有中二病,很多人到死都在追求別人的認同,網癮少年也是這樣。只不過網路使得人更加容易獲得關於認同的滿足罷了。

孩子因為成績不好遭受冷言冷語的情況普遍存在,棍棒加身也是屢見不鮮。很多家長要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長期缺位,要麼一言一行地告訴孩子「沒有成績便沒有一切」,不斷苛求成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根本不關心孩子本身身心發育狀況,傲慢地認為只要孩子有了好成績自己和社會就會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這些家長之所以沒有網癮,只是因為他們沒接觸過網路而已。

正確引導「網癮少年」的方法,不過是給予足夠的關注與認同,了解他們想什麼,要什麼,幫助他們在現實社會重新獲取理解與支持,構建關係網,重拾自我認同。

但是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鮮有教育者有精力和能力做到這一點,「立竿見影」的網戒中心自然應運而生。


嚴格按DSM5來,抑鬱的治抑鬱,焦慮的治焦慮,有啥問題就解決啥問題。
網路或者網路遊戲最多是個由頭,沒必要非劃一個分類出來。為情所困的也沒專門拎出來電啊


在網路已經深入生活的今天還有人提出網癮的議題,真是可笑。


先用電擊療法把家長的腦殘病治好了,他的孩子自然就不會有網癮了。【嚴肅臉】


一切問題都是經濟基礎問題,網癮只是次要矛盾。


推薦閱讀:

為什麼楊永信得不到制裁?
如何看待陶宏開教授評價:「lol將網紅變成殺手」?

TAG:網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