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中老年人都比較不願意改變?

是多年養成的思維定勢嗎?還是年齡越大越明顯?


修改了問題:「為什麼看起來中老年人都比較不願意改變」。首先回答:為什麼要改變。

先上圖

A.敲打是兩歲小孩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這個敲打併聽的動作是圖式。拿到一個勺子敲一敲桌子,拿到一雙筷子敲一敲等等……小孩覺得敲一敲,棒棒棒,棒棒棒,蠻有意思的哈,面露喜色(大人看到小敲一敲小孩子很高興,也會很高興地逗他開心敲一敲);
B.拿到不認識的新鮮玩意兒敲一敲,這是同化
C.現在拿到一個雞蛋也敲一敲,結果雞蛋破碎了,於是知道類似雞蛋一樣的東西是不可以敲的,最多就是輕輕碰一碰,就是順應
在人的認知中,原有圖式無法同化新事物的時候,就是一種不平衡狀態,當改變原有圖式或增加新圖式後可以解釋新事物的時候,就達到一種平衡
(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四個概念來自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

很明顯,順應的過程會伴隨迷茫和痛苦,但它確實積累更深刻全面的智慧
人生成長最快同時也可能最痛苦的階段可能就是從一個環境進入另一環境了,如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這時很大一部分校園生活的圖式都不能直接解釋工作環境,必須改變原有圖式才能解釋新環境。所以能很快適應新環境並深刻理解新環境的人,也是最容易做出成績的人(這些人的圖式對周圍世界的解釋力更強)。所以,很多企業招聘應屆生時要求有實習經驗。

再來看人們的一種普遍印象:
好像小孩子都願意改變,那是因為小孩子的圖式較少只能解釋他所認識的世界的一小部分,成人隨便給他一個圖式,他都會覺得這個圖式很明顯地比他原有的圖式更好地解釋世界。
好像老年人都不願意改變,那是因為老年人的圖式已經很好地解釋他所認識的大部分世界,他覺得你的圖式沒有明顯地優於他原有的圖式,就沒有必要去經歷迷茫和痛苦來改變已有的圖式。

第二個故事是這樣的:
池塘中的小蝌蚪和小魚一起長大,是一對親密的好基友。
小蝌蚪變成青蛙後,回來告訴小魚他所見識到的世界:

「天空種有美麗的翠鳥,它們有一雙翅膀和五彩斑斕的羽毛。」小魚認真的點點頭,它知道了原來有一種動物是叫翠鳥,是這樣子:

「陸地上有慈愛的人類,他們之用兩隻腿走路,老的還喜歡帶著小的玩耍。」小魚還是認真的點點頭,它知道了原來有一種動物叫人類,是這樣子的:

小魚的圖式中,所有的動物都是側面單眼、沒有脖子、用腮呼吸的魚的形象(或許還有螃蟹之類的,咱們就不討論哈),不是這樣反而不正常。

這個世界是被建構起來的,每個人的世界和別人的都或多或少有些差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賈寶玉」嘛。
不同時代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可能天壤之別:曹操在《三國演義》流行之前的人們都認為他一個大忠臣,在《三國演義》之後就是奸雄了。我小學時讀到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就覺得「曹操咋這麼假啊,割一撮頭髮不疼不癢的,怪不得大家說你是奸雄」,後來又讀了一點書,才發現那個時候的自己是那麼地自以為是。同樣,現在有人說,曹操割發代首雖然嚴明了軍紀,但卻開了特權之門。我想說:曹操年代的人如果沒有所謂的「刑不上大夫」的「特權觀念」才是有毛病的。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代中國(聽起來咋這麼新聞聯播啊),前一代人和後一輩有不同的認知觀念實在太正常了。看看每天早上銀行門口等候的老年人,很大一部分都有這樣的觀點:對於數錢這樣精細的複雜動作,機器肯定不如專門業務員可靠。

所以當覺得某人認死理的時候,不妨從這個人建構世界的角度出發,用他的更堅信的觀點來改變他現在的觀點

我好朋友的父母,很典型的中國農村人,勤勞節儉愛孩子(我某年上學帶的生活費不多,他們還給我經濟支持呢)。每天辛苦工作,一年能攢上兩三萬,不到五十就有嚴重的慢性關節炎等,真的是累出來的。同學苦口婆心讓他們少干一點,多鍛煉鍛煉身體保持健康,他們根本就是左耳進右耳出,該怎麼拿健康換錢就怎麼換。我好朋友因為這事都氣得要死。與之對比的是好朋友的爺爺(沒錯,是一家人,親父母和親爺爺),工廠退休下來,每天堅持跑步等鍛煉身體,能吃能睡。好朋友的父親和七十多歲爺爺走在一起,大家都不知道誰年紀大。

能說服這對叔叔和阿姨來少干一點活多鍛煉鍛煉身體的辦法之一就是,讓爺爺來說,「現在做家長不注意健康不鍛煉身體,就是給孩子增加負擔」等。


中老年人的「舒適區Comfort zone」更多一些,年輕人則少很多。
舒適區本質上是大腦對一個環境或對做一種事情適應之後,就會進入自動化處理的階段,你呆在那裡或做這些事情,會感到自然、放鬆、有安全感。

離開舒適區則需要大腦做出物理性的改變,因為中老年人會比年輕人消耗更多能量,代價太高。
離開舒適區讓人增加不安全感,因為放棄多年積累的優勢領域,進入陌生領域,第一反應自然是抵制。

所以大部分人年齡越大,越不願意改變。

只有少數人經過後天訓練,不斷挑戰自己,不讓自己呆在舒適區里,才不會固步自封。
在體育領域,這種刻意練習是一流選手和普通選手的根本區別,其實在所有領域都適用的,見《異類》《一萬小時理論》


老人的自尊心很強,迫使他們改變容易傷自尊,所以抵觸大。

和老人打交道應該尤其注意這一點。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改變的成本比年輕人高很多,或者說改變的難度比年輕人高很多。


他們的經驗讓他們活了下來,所以怎麼可能會聽進去和他生活經驗不符的東西,太嚇人了。


改變的困難太大,成本太高,風險不少,效果未知,收益有限,享受不了多長時間。


當你點周杰倫的歌周圍的人都不會唱,
而用一種你看人唱蔣大為歌曲時的眼神看你時,
你就明白了。
1有家長制 作風的父母,不願意被自己曾經教育的孩子輕易改變,面子。
2思維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工作習慣都是習慣,都是有慣性的。這個所有人都有,都不是立即立刻能改變的。
3已承受不起改變所帶來的風險,比如突然運動或者突然戒煙。


倖存者偏差。他們那一代沒背景沒資本還敢瞎折騰的,大多數都沒正常的活到今天。:)


也許他們也想改變,只是比年輕人更怕失敗。


中老年人不想面對挑戰不是啥大問題,
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上一代負責持續,下一代負責創新。

現在的大問題是——一代年輕人害怕變化,
只想每天舒舒服服的,一有壓力就哭爹喊娘,宅在家裡啃爹媽,
年紀輕輕就想鑽進各種國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混吃等死當米蟲。
這樣的青壯年,才叫人絕望。


多年來養成的思維定勢
還有他們多年來的生活經驗做論據:老子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老子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


人人都活在自己所認知的世界中。
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深度和高度。

SO,你懂的。
你覺得老人頑固和執拗,
老人還嫌你幼稚和中二呢。。。


我感覺,大部分這些人,他們的青年期--相對穩定了幾十年的生活環境,並伴隨著生活方式,話語方式,交往方式,交往群體等等的相對固定化,缺少新鮮事物的刺激,所以被"溫水煮青蛙"了??

到後來的不改變,因為沒法接受新事物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以至於會本能的產生對外界新事物的排斥(可能有點重吧),或許他們自己都沒意識到這點吧。習慣的可怕性,乃至成了一種「個人品質」。額,所以,感覺(特別是青年人)每天都要收刺激,哈哈!


是改變的成本太大了,費腦費力而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來接受改變。比如我媽無論怎樣也不願意用智能手機,我給她買她都扔一邊,因為對她來說重新學習新事物太累。
無所謂,不是一定要改變,等我老了我繼續看動漫。


1. 看不明白變化會給ta到底帶來什麼好處;
2. 或者, 這些變化帶來的好處抵不上改變自己的習慣所付出的;
3. 或者,習慣了原來那些,而那些已經成了自己很長生命中的一部分;
4. 或者,對能帶來的好處不怎麼感興趣了;
5. 或者,不願意當別人的學生;
6. 或者,我們老人們都是這樣的,還是這樣比較好。


今天陪外婆去醫院,醫生說要拍片子,老人家就慌了,一邊抹淚說這麼複雜這麼折騰這麼貴不看了,一邊說自己85了活不了多久這麼費幹嘛。
她主要是嫌貴,又怕麻煩我們,她總說她之前看的那個大夫什麼都沒做就給她開了葯還好的多。還說醫院就是為了賺錢。執念的很。
其實很多的老年人會這樣想啊,他們經歷過戰爭,經歷過三年大饑荒,經歷過文革,經歷過很多艱難困苦的時候,他們的觀念經過如此深刻的經歷形成,不見得適用於現在,卻實在根深蒂固。更何況,現在的社會福利體系太不完善。

我嘴都說幹了終於稍稍說動了她。
我還跟外婆說,咱不是要求長命百歲,只是稍微改變一下生活質量。在她下樓甩甩胳膊的時候,在每日拜菩薩的時候,在和她的老夥伴聊天的時候,腰不要那麼疼,腿不要那麼難受。


世界曾經是他們的


這可能是一個生物進化的結果。
人的大腦是一個神經網路,而不是一架硬編碼的機器。神經網路的特點就是可「訓練」,「訓練」的過程包括「監督式學習」和「非監督式學習」。人從誕生後就必須經過這種對大腦進行訓練的過程,即為「學習」。經過訓練的大腦會形成客觀環境的模型,從而增加個體的生存機會。在這兩種學習模式中,監督式學習是相對效率比較高的,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避免一些危險。多數的學習屬於監督式學習,比如說父母告訴孩子什麼東西能吃,什麼不能吃,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去發現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人類一般只有在兒童時代是在父母的監護下成長的,所以只有這個時期有大量監督式學習的機會。從自然選擇的角度說,兒童時期求知慾比較強,願意接受新信息的生存優勢較大。
反過來,人類成年後能受到監護的機會就少了。如果這時候還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很有可能引來殺身之禍,比如去嘗試一種新的食物就有可能中毒。這時不願意改變才是明智之舉。
我們祖先生活的環境在一生中改變不是很大,憑藉小時候學到的東西就能有相當的生存能力了。說到底,這就是一種ESS,只不過生物進化慢,社會變化快,這個ESS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50年後你老了躺在病床,問你喝水不?你搖頭。問你吃水果不?你搖頭。再問:給你找個妞?你睜大眼睛,閃著淚花:快扶我起來試試。
一個小段子,其實說的是:你年輕的時候喜歡和學會的東西,你永遠不會忘~~
人到中年,生活在信仰缺失的河蟹社會,很大程度不再是因為激情,而是靠著習慣。我以前這樣應對,現在這樣做也會還可以吧。
不要嘲笑中老年人,所有人都有那麼一天。他們有時候會沉浸在自己年輕時的世界,做著那個時代的事,並自得其樂。當你看著你的父輩吸著戒不了的煙,打著停不下的麻將牌,別過分苛責他們。你不是也戒不了刷微博和dota嗎?


說得好像年輕人很樂意的樣子。


推薦閱讀:

為什麼emoji中要設計一個倒過來的微笑?
你的生活是需要別人對你說「好」你才覺得好嗎?你的安全感是來自符合社會習俗制定的標準嗎?
如何理解「一個驚艷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為了公考辭職,我該怎麼面對社會?
聲音收藏家是個什麼職業?

TAG:生活 | 心理學 | 信息技術IT | 老年人 | 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