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可以改變嗎?
堅信性格決定命運,但是有的人說性格可以刻意調整,卻無法改變,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直以為自己最愛的是藍色,如今卻發現自己更喜歡紅色;一直以為自己不愛結交朋友,如今卻發現自己結交了不少陌生的朋友。
或許,性格只是特定環境的產物,一旦你進入一個新的環境,你會發現一個不同的自我。人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適應性,久而久之這種適應性就內化為性格。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否性格是與生俱來、終生不變的呢?其實不然。
在了解性格之前有必要了解人格。人格在心理學上有時叫個性,是一個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表現出的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和情緒反應的特徵,也是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特徵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現在思維能力、認識能力、行為能力、情緒反應、人際關係、態度、信仰、道德價值觀念等方面。一般地講,人的形成與生物遺傳因素有關,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所以也是社會文化的產物。
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格包括兩部分:即性格與氣質。性格是人穩定個性的心理特徵,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上。從好的方面講,人對現實的態度包括熱愛生活、對榮譽的追求、對友誼和愛情的忠誠、對他人的禮讓關懷和幫助、對邪惡的仇恨等等;人對現實的行為方式比如舉止端莊、態度溫和、情感豪放、談吐幽默等。人們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模式的結合就構成了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獨特的性格。在性格這個問題上,恩格斯曾說,人的性格不僅表現在做什麼,而且表現在怎麼做。做什麼說明一個人在追求什麼,拒絕什麼,反映了人對現實的態度,怎麼做說明人是怎麼追求的,反映了人對現實的行為方式。性格從本質上表現了人的特徵,而氣質就好像是給人格打上了一種色彩、一個標記。氣質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模式方面的特點,賦予性格光澤。同樣是熱愛勞動的人,可是氣質不同的人表現就不同:有的人表現為動作迅速,但粗糙一些,這可能是膽汁質的人;有的人很細緻,便動作緩慢,可能是粘液質的人。氣質和性格就這樣構成了人格。
性格可以雕塑
有人談到性格就說它與遺傳因素有關係,說生就的脾氣,長就的命,改不了了,其實不盡然。英國有個心理學家叫愛森科,他在人格理論方面主張人格緯度,緯度的一個極端是外向,另一個極端是內向,所以在緯度之間就有許多等次。他認為極端內向和極端外向的人是少數,大多數人是綜合性的,或者偏內向些,或者偏外向些。愛森科的人格緯度理論的產生對心理學界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認為人格是可以在緯度上移動的。
近年來,日本學者長谷川洋三則認為,通過行為可改變性格。這就給我們的心理治療和兒童教育提出了一個新的任務:我們要培養人們尤其是兒童良好的行為,以此幫助他們改變性格上的弱點;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性格,孩子幼小時是培養良好性格的黃金時期。
性格是童年期慢慢塑造出來的,心理學家做過「情感剝奪實驗」:把一同生下的小猴子分成兩組,一組放在鐵籠子里,用奶餵養,什麼也沒有;另一組給它們用長毛絨做了個假媽媽,吃完奶它們可以在假媽媽身上玩。實驗結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長大後,沒有假媽媽的這一組膽子比較小,反應暴躁,不合群,與人不好接近;有假媽媽的這一組正好相反,不膽小,合群,與人容易接近。這說明在嬰幼時期特別是兒童時期剝奪了母愛就會使他們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為和個性的表現。情感剝奪實驗說明在嬰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心理環境的撫育對一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
其次,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員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比如,一位母親是強迫症患者,她有一對雙胞胎,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來,總是馬上就給他們洗臉,洗腳,都洗完,放在床上,不許下地,不讓他們和鄰居小孩子接觸。她有潔癖,怕臟。強迫症是在完美性人格的基礎上產生的,完美性人格在醫學心理學中就是強迫性人格。這種人格的缺陷表現在愛思考、多疑、辦事很守規矩,平常擔心的時候多,放心的時候少,總有一種不安全感,辦事求完美。所以這種性格如果再受到一些心理刺激,就很容易誘發強迫性神經官能症。如果從小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 很可能導致孩子將來也成為強迫症患者。
性格定型後也非一成不變
60年代後有一種理論——「預限理論」,認為刺激超過了預限的值以後就可以使人的性格發生變化。孩子先天的個性、素質只是奠定了基礎,孩子以後的發展道路是漫長的,和以後的生活經歷也有關係。比如,一個孩子很膽小,不願與人交往,後來的工作環境是在軍隊里,這是個集體,需要他與人交往,需要參加許多集體活動,甚至殘酷的鬥爭,這樣的環境就會使他變得堅強、開朗、豁達。又如一個很開朗的人,很愛笑的人,到了一個嚴密封鎖的環境中,不許他和別人相處,最後,他也可能變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所以環境影響著人的心理活動,同樣也影響著性格的形成。生活、環境、時間都是改變性格的最好的雕塑師。
每個人都應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自己要不斷反省,不斷完善,應該有追求良好性格目標的努力。良好的人格有幾個特點:一是應該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正確的人生觀;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熱愛勞動,能夠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廣闊的胸懷,不以自我為中心;三是富有同情心,能經常想到別人,不一時衝動感情用事;四是遇事能客觀冷靜地分析,正確理智地進行處理和判斷,不固執己見,不主觀;五是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沒有依賴性,勇於克服困難,善於解決矛盾。當然,這些是很完善的性格特徵,我們應該把它作為我們一生中追求和完善的一個目標去努力,這樣就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康起來,還能使自己充滿魅力,有利於將不利的情況變為有利。健康的人格是人生成功之路的墊腳石,可以說,如果你有一個健康的人格你就獲得了一生事業成功的財富。
具備上述幾點完善性格的人可能外向型的人多一點。不過,內向型的人也不必氣餒,因為性格可以鍛煉,您不妨從打招呼開始,見面點點頭,問個好,日久天長以後人們也會覺得某某變了,她和人說話了,這樣受到鼓勵以後,她可能也增強了人際交往的信心和能力。不必把自己性格內向或外向作為一個包袱,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有所長也有所短,只要在實際生活中努力發揮自己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短處,你就可能擁有成功的人生。當然可以,但是,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去刻意改變,關鍵是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同時,每種性格都有每種性格的優缺點,沒有絕對的。關鍵是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性格優勢,而不是刻意改變,成為更好的別人。
本來想舉很例子來證明性格可以改變,但是仔細想了想就只有一句話了:你不去試試怎麼知道呢?
性格可以部分的改變。經歷的事情多了,有些問題自然就想明白了,然後生活就不同了。
改變的不是性格而是對生活的態度,時間讓我們接受各種可能不可能,可預見不可預見的事情,十幾歲時喜歡的人,就拼了命的對他好,傻乎乎的執著,大學時戀愛過了十多年你會發現單身久了就不願意談戀愛,有喜歡的人,也不會主動去聯繫,默默的關注,從網路上關注他的動向,手機號碼就在通訊錄里卻從來不會撥通那個號碼。
可以 每一個沿軌跡運行的物體在遇到阻礙後都會改變方向
可以。
可以 有些演員研究一個角色太入戲了也算是一種吧。韓國藝人有一門課程就叫性格培養。從穿衣打扮到舉手投足都被要求按某種性格,出道了粉絲也認定你是這種性格。久了你自己就忘了真假了
性格有兩部分組成一個是父母的基因,還有一個就是後天的環境。
基因就不用說了,這個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你小時候是愛哭還愛笑?是活潑還是安靜?這些都是你的基因決定的。
後天的環境主要是家庭環境,因為每時每刻你身邊的人和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著你的性格!
然而,每個人的家庭環境幾乎都不一樣,所以這也就造成了性格的差異化,一旦形成也就很難改變,甚至可以絕對的說你的心裡動機和思維模式以及潛意識行為都不會再被改變了!
那麼,性格不能改變,什麼是可以被改變的呢?
你的性格狀態!什麼是性格狀態?
每個人都有三種狀態:健康態、常規態、消極態。
當我們在充滿自信、腳踏實地、為人隨和時,我們做事會有效率,而且能寬容和接納身邊人;當在受壓的時候,我們會變得極端狂躁、不可理喻;在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在常規態,比如說話語速比較快,喜歡習慣性的打岔,容易拖延等,這屬於你的常態!
性格雖然不能被改變,就好比讓一個巨愛吃肉的人,突然讓他天天吃素,這個肯定不現實,但是讓他每天控制肉量,適當少吃,這個他是可以通過自我覺察做到的!
所以,不要嘗試著去強行扭轉自己的性格,這個很難做到,也不現實!
你要學會原諒和覺察自己,當發現自己去到你性格不好的狀態時,就要及時的調整自己的狀態!
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做你性格的主人,而不是被性格所操控!(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有關自己的性格建議和忠告,可以搜索關注公眾微信號:變態說APP,免費獲取你的性格分析報告)
推薦閱讀:
※我是一個INTP,想變成一個INTJ或者ENTJ,請問該怎麼做?
※如何看待有人謙虛過度 ?
※你身邊有哪些創業成功的女孩子?說說她真實的故事?
※兩個人的脾氣都不好,怎麼才能長久在一起?
※如何通過網路頭像初步判斷一個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