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健談的人,內心卻討厭任何形式的社交,到底是什麼心理呢?

一個人日常交往的能力完備,甚至可以說健談開朗,但是內心卻極端抗拒社交,這樣到底是什麼心理呢?


幼兒園裡有個阿姨,她人特別有意思,總能讓大家都玩得特別開心。

但放學之後她一秒都不願意多呆,總是匆匆回家。

小朋友們很疑惑,看上去這麼健談的阿姨,內心卻討厭跟我們一起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健談不代表樂在其中啊。


「有禮貌(情商正常)」+「說話幽默風趣(不死板)」+「沒有負能量(不輕易交心)」+「不高冷(有問必答)」
=「你們口中的 『開朗健談 』」
≠「愛社交」+「性格熱情開朗」

「內心極其抗拒社交」
≠「內心受到過傷害所以害怕社交」
≠「沒朋友」
≠「孤僻 性格不好」


順便,我是這種??
「內心極其抗拒社交」=「不願意與傻逼交流」


我每說一句虛偽的話,都會有一種想吐的感覺,

我每說一天虛偽的話,晚上都會覺得疲憊不堪,

所以儘管我很中二很逗比,儘管我可以和任何人大大方方的交流,我也絕不主動和我不喜歡的人交流,因為實在太傷了。

有那時間倒不如逛逛B站看看色情男主播09看看李狗嗨看看大頭死變態,或者回顧一下老友記,甚至拿本三國看也好。


有的時候,

可能不是真正討厭社交,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看過我其他問答的應該知道,

我以前是個比較害羞的人,

中學的時候跟異性說話會臉紅,

稍微有點壓力的場合下還會可憐地結巴...

當時我就知道這樣不行:

社會是由各種人組成的,

大多數事情「無法意會,只能言傳」。

即使再專業的工作,

沒有溝通能力,事業難有大的突破。

所以我下意識地在大學去做一些需要大量說話的兼職,

比如博物館講解員,銷售等,

循序漸進地持續訓練自己,終於克服了這個問題。

達到可以與陌生人「破冰」,熟悉話題下「健談」。

但後來我發現,這種「健談」是有限的。

一天最多和三個人深入交流,再多就感覺電量耗盡了。

尤其是參加party和活動,多人在場哈拉的情況下,我的電量消耗極快,

有的朋友可以一個晚上參加三個活動然後去喝酒跳舞精力無限,

我只能參加一個活動,和兩到三個人聊天,然後就精疲力盡地回家了。

如果這個時候再拉我去夜店,就算有脫衣舞男,

我也只能像個老太太一樣縮在角落裡撫胸...

就差吸氧氣瓶...

但恰巧我的朋友和工作需要見的客戶還挺多,

頻繁交流讓我感覺到疲憊和痛苦,

有一段時間對任何形式的社交都產生了抗拒。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是自己的缺點,想要改善。

直到有一次讀到一本書,

我才明白這個是無法改變的本性:

人的性格基本分為兩類,外向和內向。

外向型是向外吸收,動態蓄能,

內向型是向內吸收,靜態能量。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算是「健談」,

卻無法承受多次社交,

因為我不能一直釋放能量,我需要向內充電...

知道這個原理了之後,

我學會合理地分配社交和獨處的時間,

通過閱讀、寫東西、聽音樂、打遊戲等獨處方式來回血。

之前曾有留言問道,

「做拍賣這一行非常忙碌,

為什麼你還有時間寫知乎?」

現在可以回復了——

因為這是我特意留出來的獨處時間,

這個時間段內,

我可以梳理繁雜的記憶,

和可愛的小讀者交流,

既解壓又回血。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獨立存在,

社交並不可怕,

只要找對合適的方法。


謝邀。

通常這種人特別理性,不喜歡形式,不喜歡繞圈子,簡單直接,1+1=2。

但大多數人說話做事,都是理性感性融合在一起的。

比如見面就問:吃飯了嗎?並不是真的在意對方有沒有吃飯,而是交流感情的開端。

但對於理性的人來說,這是句不折不扣的廢話,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玩不到一塊去。

可能在表面上會很附和,比誰都合群,但內心是抗拒的,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就寧願孤獨地呆著。

一般人喜歡製造問題,但這種人喜歡解決問題。

一般人喜歡製造麻煩,但這種人很厭惡麻煩。

一般人沉浸於表象,但這種人更看重本質。

最好的歸宿有兩種,從事科學,或信仰宗教。如果兩不靠,生活就會很痛苦。


謝 @劉柯 邀。

我們日常生活中好像也經常聽到大家有這樣的疑問,但是仔細看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很多漏洞。「善於社交」需要的能力可太多了,而「健談」往往只是一個人表達能力強的體現。打個不恰當的類比,「健談」和「善於社交」的關係大概相當於「跑步快」和「踢足球厲害」,雖然跑步快的人踢足球可能有一些優勢,但是踢球需要的可不只是跑步能力啊,甚至有些人跑步不算快但球能踢得挺好的。如果有人來知乎提問:「為什麼一個跑步很快的人會極其討厭踢球呢?」你會不會覺得很荒謬?

所以說,健談的人不一定善於社交,更不一定喜歡社交。要做到「健談」,需要較強的表達能力。但表達能力只是一個基礎,不同情境下的「健談」可能需要除了表達以外的能力。

比如演講者會顯得很健談,要做好一場演講更多的是事先的準備,需要某個領域的知識積累、觀點提煉、信息整合等,演講時需要良好的情緒管理、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表達能力,卻不太需要人際交往技巧。而人際交往中的健談,既有專註於內容、理性學術探討的「健談」,也有聯絡感情閑聊式的「健談」;既有自顧自發表長篇大論的「健談」,也有深入交流你來我往的「健談」。

所以,在此我要「偷換概念」,以下只探討,有較強社交能力卻討厭社交的人是什麼樣的心理。根據我的經驗,以下這些人可能會比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1、天生內向的人。

很多人格理論都探討過人性格中的「內向」和「外向」這兩個概念,具體的解釋會有一些區別,比較有共識的是:區分一個人內外向的關鍵是這個人的能量來自於哪裡。外向的人從外部刺激、與外界聯繫過程中獲得能量,而內向的人則更喜歡向內探索,從自己的內心獲得能量。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就好像左撇子和右撇子的區別,雖然經過訓練,左撇子也能夠很好的運用右手,但始終沒有用左手那麼自如。所以很多內向的人也許經過鍛煉也具備很強的社交能力,但是社交始終不是TA最舒服的狀態,社交時消耗較大,所以有些內向的人會討厭社交,即使自己社交能力強。

2、抑鬱症、焦慮症、社交恐懼症患者

焦慮症、社交恐懼症患者抗拒社交很好理解,這裡我主要說抑鬱症患者。

社交退縮是抑鬱症典型癥狀之一。抑鬱症主要會影響患者的快感獲得,一般人做事情可能會獲得的愉悅感和成就感,抑鬱症患者可能完全感覺不到。社交其實是一個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一般的人喜歡社交,是因為我們能從社交中獲得相當強的愉悅感,而抑鬱症患者感覺不到這種愉悅感,那麼社交對他們來說就只剩下消耗。只有消耗沒有獲得的事情,會抗拒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即使是很善於社交的人,一旦得了抑鬱症,也會變得非常自我封閉,抗拒社交。

3、在社交上有創傷體驗的人

比如曾經被欺凌,或者自己的社交能力被打擊嘲笑等。我曾遇到過明明社交能力很強,卻極為抗拒社交的人。深聊下去,發現是小時候父母對他的社交能力要求極高,儘管他已經做得很好,可是父母永遠覺得不夠,所以就導致他對社交留下了陰影,一直都很抗拒。

4、智商超常的人

這類人抗拒社交大概是一種懶得跟你們這些愚蠢的人類社交的心理吧,畢竟周圍大部分人跟不上他們的思維。我們大多也有過跟某方面特別「不上道」的人打交道的經歷,應該都不是什麼愉悅的體驗。智商超常的人的社交體驗,應該大部分就是這種不愉快的體驗吧。如果遇到跟自己智力相當能正常溝通的人,他們應該是不會抗拒社交的。


我很健談,其實是話多~
我害怕交際,因為太累了。
所以,我就是幼稚的控制不了自己的表達欲,又自私的不想多付出時間和錢去交際的那類極品女。

我們這類,必然不會朋友多,人緣好。
不過是無公害不暗箭不八婆的老實人。
老實人逼急了,連狗都咬,請及時避讓。


謝邀。

這個題目讓我想到最近收到的一條粉絲提問:

「KY你好,我畢業好幾年了,現在在離家挺遠的一個大城市工作。我性格挺開朗,會去社交,也有不少朋友,但依然總是有種不知道自己屬於哪裡的孤獨感。可能因為快過節了,朋友兩三常約出來聚,唱唱歌吃吃飯,照理說應該很熱鬧,但不知道為什麼,在這種熱鬧中我卻感覺更加空虛和孤獨了,真的還不如一個人待著。有時想想,在這個城市的時間也不算短了,卻依然覺得自己像個異鄉人。」

這位留言的粉絲和題主一樣,或許都像是人們常說的「外向的孤獨患者」——他們看起來健談開朗,也有完備的社交能力,但內心卻並不喜歡、甚至討厭,並且想要逃離這種空洞的社交。

因為在那之中,他們感到自己比獨處時更加孤獨。而顯然,這類人的孤獨顯然並非源於身邊沒有人陪,而是來自於歸屬感的匱乏。

為什麼這麼說呢?歸屬感是怎樣的一種情感?為什麼它很重要?以及,那怎樣做才能幫助我們獲得它呢?

我們需要一種歸屬感,

而它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處於群體之中

歸屬感,指的是一種人希望被接納為一段關係或群體的一部分的情感需求,人們渴望在一段關係或一個群體中作為真實的自己受到肯定和重視。同時,歸屬感也是自我身份認同的重要支柱(Baumeister Leary, 1995)。

人們之所以會在某個地方,某人身上,某段關係或是群體中找到歸屬感,是因為對方滿足了一些獲得歸屬感必要的條件。在以下幾個與歸屬感有關的方面,即使滿足了其中某一、兩個,也無法讓我們對其產生歸屬感。只有當絕大多數或全部都得到滿足時,歸屬感才會產生:

1. 感到安全

歸屬感產生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你能夠在那個人身邊、那個環境中或是做那件事情時有一種安心和踏實的感覺。你不需要時時刻刻保持警惕,或者因為怕受傷害偽裝起真實的自己。

2. 一定的相似性

要獲得歸屬感,意味著你能在其中找到某種相似性,這種相似性可以是各個層面上的——可能是你和某個人、某個群體有著共同的愛好、價值觀,或是理想,可能是某個地方和你的故鄉有相似之處,還可能是Ta像你曾經愛過的某個人。

3. 認可及被認可

你需要認可這段關係中的另一個人或是這個群體所秉持的理念或價值觀,認可他們所倡導的事。同時,你也需要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這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認可。

4. 能夠參與

你在這段關係,或是這個群體中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參與感,而不能僅僅是消極、被動地承擔和接受。也就是說,你可以主動地做出一些行為,並且你知道你的行為是有意義且能夠對他人造成一些影響的。

5. 情感上的鏈接

就像開頭粉絲的留言所描述的,歸屬感的獲得不在於量而在於質——我們需要在表面的熱鬧之外,與他人建立更深的、情感上的鏈接。找不到歸屬感的孤獨是因為親密感的匱乏,而不是缺乏社交。

關於歸屬感,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是,歸屬並不等同於從屬。前者指的是一個人在一段關係或一個群體中感受到自我價值的肯定,而後者則要求對群體的從屬,包含了服從與同化。

後者恰恰與歸屬感所強調的人與人之間的鏈接是相悖的,它追求一種區隔——我從屬於什麼,不從屬於什麼,是一種標籤式地將自己與「與我不同」或是「我討厭的」事物區隔開來的行為。

因此,尋求歸屬感與追求個體的獨特性並不衝突。如果,一個人或群體試圖用「歸屬感」引誘你,想把你改造成和他們完全一樣的樣子,那麼這其實是一種操縱,因為真正的歸屬感是一種接納和認同你本來的樣子。

這就像是親密關係中常說的「我屬於你」,代表的不應該是一種被佔有,而是我覺得自己本真的樣子,能在與你的關係中被接納和肯定。

為什麼歸屬感對人而言如此重要?

歸屬感是人們在保障基本溫飽和安全後最重要的需求。根據Maslow (1943, 1954) 提出的需求階層金字塔理論,人的需求有先後順序和高低層次之分,在我們基本層次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之後,就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

Maslow認為,處於最基層的是我們的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和安全需求(safety needs)。不難想像,我們最先需要解決的是自己的溫飽問題,和一個安全、沒有威脅的環境,因為它們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生存下去。

在生存得以保障之後,人們就會開始尋求愛與歸屬感(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我們需要愛人與被愛,想要找到令自己感到安心、被接納的地方和群體,從而摸索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而在這一層需求被滿足了之後,才是對於尊嚴(esteem needs)和自我價值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需求。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正視自己更根本的需求,就陷入無止境的對於成就的追求,或者認為愛與歸屬感僅僅是「可遇不可求」的東西,那麼人們即使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越級」滿足了更高層次的需求,也無法填補獨處時內心的空虛感和孤獨感。

除此之外,歸屬感還與我們的身心健康密切相關。歸屬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為我們提供好的社會支持,這種支持既是資源上的,又是情感上的。許多研究都曾發現,充足、穩定的社會支持對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甚至基因表現都有著不同的積極影響(Cacioppo Patrick, 2008; Uchino et al., 1996)。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缺乏歸屬感還會增加一個人患抑鬱症的風險。參加這項研究的有一部分是重度抑鬱患者,另一部分則是社區學院的學生。給他們派發的問卷內容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歸屬感,個人的社會關係網和活動範圍,衝突感,寂寞感等問題上。結果指出,是否擁有歸屬感能最準確地預測一個人是否抑鬱。

我們該如何增強自己的歸屬感?

有一種十分簡單的、常常被人們用來尋找歸屬感的方式,那就是懷舊。當我們懷舊時,我們懷念的不僅僅是過去的情境與事物,更是那些與我們走過那些地方和經歷那些故事的人(May, 2017)。

當我們去到一個新的環境,被不熟悉的人和事包圍時,也是歸屬感最容易受到威脅的時候。而此時,懷舊就能讓我們與過去的社會關係再次建立起鏈接,這種遙遠的寄託和寬慰,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我們當下的孤獨感。因此,如果你時常懷念過去,可能是由於在現在的生活中找不到歸屬感

然而,懷舊的效果是有限的,它只能為我們提供一種暫時的歸屬感。並且,一些人可能會在從回憶過去的鏈接中得到了短暫的慰藉之後,因為意識到自己已經永遠地失去了過去,反而在當下陷入更深的孤獨之中。

那麼,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增強自己的歸屬感呢?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你的身邊至少要有一個能與你建立情感上的深層鏈接的人。有這樣一兩個人存在,可能比擁有一群可以一起吃吃喝喝、休閑娛樂的朋友都要來得重要。

如果你只是擁有一群可以吃喝玩樂的朋友,卻沒有一個可以尋求情感支持的人,那麼就像開頭說到的,這種高頻、純粹的低質量社交給自己帶來的內耗會讓你感覺更加孤獨。

而當去到或是身處一個讓你感受不到歸屬感的環境,想要找到一個能夠建立深層鏈接的人,最重要就是先放下自己的各種預設和偏見

首先,社交本身是沒有問題的。積極主動地去參加一些能夠結識新人的活動是一個很常見的方法。如果你還在學校,那麼可以從加入一些你可能會感興趣的社團或者同鄉會開始;如果你已經工作了,也可以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創立的組織或興趣小組。這樣做的好處是,至少可以保證你們是有一定的共同點的。

重點是,你需要在一群人之中小心地摸索和試探,他們之中有沒有人是能夠和你進行一些更深度的交流的——Ta可能有著你很喜歡的性格,可能你們有相似的價值觀,也可能你們莫名地信任彼此,都願意在對方面前進行一些自我暴露。

然而,參加這種較大型的社交活動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你可能需要試著從身邊現有的社會關係中找到能夠和你彼此提供情感支持的人,而這恰恰更加需要放下偏見和預設。對此,有一個準則是:尋找你們的共同點,而不是聚焦在你們的不同之上。

比如,你生活中經常會和一個比你年長很多的人接觸,Ta可能是你定時去做義工的敬老院的一位你負責照顧的老人,你預設你們之間可能很難有什麼共同語言 。但對方或許很喜歡跟他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而你剛好喜歡聽故事,你也享受和這種思想上的差異和碰撞。

當然,維持現有的情感鏈接也非常重要——和在家鄉的親人,和在世界各地打拚的朋友,等等。然而,遠方的鏈接能夠填補我們的孤獨感,卻不能替代近在身邊的情感支持。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在發生,也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惑和挫折,但客觀條件決定了你很難每天和千里之外的他們更新你當下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

此時,往往是身邊的人才能給你提供更加有效和及時的支持,不論是資源上還是情感上。他們會更加了解你所處的情況,你要面對的人和你描繪的狀態。只有當你在當下所處之地覺得自己能夠有可以求助、可以被傾聽、可以及時地陪伴在身邊的人時,歸屬感的種子才能夠發芽。

人與人之間需要建立鏈接,人與地方之間也同樣需要。你很難在完全不了解,並且從未探索過一個地方的情況下,就對其產生歸屬感。你不需要熱愛那個地方,就像我們不是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家鄉,但它卻總是那個提到「歸屬感」我們會最常想到的地方。

我們要做的是去發現哪怕一點,這個地方的動人之處,它可以是這個城市其實很有人情味,也可以是你很喜歡這裡某個街區秋天的梧桐樹葉。這些動人之處會讓你覺得,縱使這個地方有這樣那樣的不好,但它依然有著溫柔的一面。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是,試著製造更多的回憶——與人之間的回憶,以及與這個地方之間的回憶。這種回憶除了日復一日、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之外,還需要有更多特別的、帶有一點儀式感的事情。

最後,自己內心的平靜能讓我們更好地在外界找尋歸屬感。因此,即使是離開了讓自己感到安心的地方和人,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被素不相識的人包圍,也不要停下去做那些能讓你找到內心平靜的事情。

這件事可能是每天泡澡,可能是讀書,可能是寫字,也可能是看某一部特定的電影。在我們還暫時未能從外界獲取歸屬感之前,我們可以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先努力讓自己靜下來,以一顆不那麼浮躁的心,去尋覓歸屬。

以上。

原文發表於 為什麼和很多人一起時仍然會孤獨?| 你抑鬱可能是因為沒有歸屬感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謝邀。

我就是那種咯,願意的時候跟誰都聊得來,上到六十歲大爺下到六歲小娃。但是大多數時候內心都是【誰也不要跟我說話,讓我靜靜】的OS。。

這要分成兩方面來分析:健談和樂於社交。

首先,這兩者本身根本沒有必然的聯繫,健談是一個人的交往能力,外向或樂於社交則是個人性格、喜好、意願方面的特點。

第二,性格和善,情商和智商達到普通水平,還有點眼力,再搭配各種知識經驗或經歷,就很容易成為一個健談的人。

最後,我健談,不代表我見個人就想跟你聊天啊!自閉症或其它心理障礙導致的逃避社交就不談了,我只說健談、且心理基本正常的,但是卻不愛社交的情況。

一個人知道的越多,對世界運行規則、對痛苦和幸福的感受越深刻,內心就越豐富,也越是不喜歡社交,這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因為當他成為了自己朋友圈中的陽春白雪,自然會對其他人聊的雞毛蒜皮家長里短感到無聊。時間如此寶貴,愛因斯坦還等著給我講解時間和相對論,與羅素和叔本華的爭論還沒結束,畢達哥拉斯的公式美如銀河中的星辰,非洲原始部落的語言和習俗還沒有時間研究,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跟你們聊哪個同事出軌哪家小孩上了託管得了小紅花呢?


這不是很正常的嘛。我也很善於在工作的時候寫代碼,但是我並不喜歡工作,我只喜歡寫代碼。有可能那些人也只是想說,但是不想跟你建立長期關係,用完即棄。


我應該算是這種人吧。

在別人眼裡我是那種超級擅長社交的social king,和任何人都聊得來,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但其實我更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干點事,看看劇看看電影,因為社交實在很累啊。

我要從一開始就通過對方的肢體動作、眼神、背景去估計這個人的性格 愛好和喜歡聽的話。

我要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去溝通交流,什麼時候熱情什麼時候冷漠,分寸要把握的很好。

我要把這些人分三六九等,哪些對我最重要,哪些次之。

我要明白哪些人適合做朋友,哪些人適合做業務,哪些人做事靠譜,哪些人是嘴炮。

我要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即便是看破有時也不能說破,有時候很想說出來的話都到嘴邊了硬是咽下去。

累,實在是太累。

所以還是喜歡自己待著。


謝邀

我喜歡且樂意建立互相分享的關係,討厭虛與委蛇的社交往來


自娛能力太強,不想浪費任何時間進行無意義社交。


「我今天把自己鍛煉的非常健談,就是為了將來不需要再談來談去。」

人有切實的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

內向性格的人在獨處時可以得到休息,而在與人發生關係時會疲憊。

外向性格的人在與人發生關係時可以得到休息,而在獨處時會感覺疲憊。

人們總是希望「此時此刻」是放鬆的,但同時也期望未來的自己也可以處在放鬆的狀態。絕大部分人不可能永遠在放鬆,總是有各種「不喜歡但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正負衝突」的分解。

於是,喜歡獨處的人需要交朋友,喜歡聚會的人也需要獨自學習。這就會讓人疲憊。

假如人們感到疲憊了,有些人是通過聚會來得到放鬆,有些人是通過獨自看看書來得到放鬆,我們可以視這個過程是一種「積蓄能量」的過程。

倘若我是一個外向者,我不得不每天用一些時間來看書學習,以提升自己。不然我在聚會時聽不懂別人說的話,被人感覺我的話題淺薄,亦或者賺的錢都不夠付賬單,那還怎麼社交?

倘若我是一個內向者,我不得不每天去和朋友交流,以此獲得「知識」和「關係」。以此我能賺更多錢,方便將來我有更多的時間:獨自一人待著。(另外,社交也是人們的一種本能需求:雖然我不喜歡不擅長,但是沒有這個我也會感覺不適,就是這麼糾結。)


因為內心的自卑,花了很大力氣走進人群,學會大聲說話學會表達自己學會臉不紅心不跳,到最後這種動作都變成習慣了,變成一種莫名的自負,覺得自己就該是焦點,所以不斷走進人群,希望有更多人的關注,生怕不這樣就會繼續自卑,但其實這種做法就源於內心最原始的自卑。
群里有人說話就忍不住跟著發幾句,
收到了禮物就忍不住發朋友圈,
出行在外看到好的吃到好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分享出去,
我也不是很待見這種行為,但是很矛盾,我也是這樣的人,我也曾經分析過為什麼,
大概就是從前越缺什麼就越想像別人證明自己有什麼吧。


別心理學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太忙。工薪階層,比較苦逼的職業,比如大夫,加完班倒頭就睡,哪有開店的真小資動輒歇業一天滾798畫畫去的功夫?


「健談」也許是能力,跟人發展關係的能力;但不想社交,是一種選擇。

串起來說,就是:我擅長與人建立關係,但我選擇不去社交。

我來舉例子(偷換概念):

1、《龍珠》裡邊,孫悟空有毀滅地球的能力,但他選擇去守護地球。

2、某男擅長撩妹,曖昧技能MAX,但他有了老婆之後,選擇忠貞於他們的感情。

3、流量男明星粉絲千萬,女粉絲恨不得「吃」了他,但他選擇潔身自好。

4、幻想成為影后的漂亮女演員,本來可以靠被潛規則上位,但她選擇磨練演技。

5、心理諮詢師可以靠治療關係來忽悠來訪報亂七八糟的課掙錢,但Ta選擇遵守職業倫理不剝削來訪者。

6、他的能力可以成為學術明星,拿諾貝爾獎,但他選擇進華爾街。

7、ta的能力可以在一線城市混得風生水起,但ta選擇回自己18線小城考公務員。

8、....

一個問題,有兩個選項,A和B。

甲選了A,然後驚訝地看到乙選了B,發問道:你能選A,你為什麼不選A啊?你什麼心理啊?


infp,只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只說給能聽懂的人。只討論有深度的話題。只談需要實現的事。

社交?和我說話,你得花錢知道么?

當然,我樂意時是另一回事。

我好多天沒說話了。

——————匿名用戶2


健談的人閱歷都很豐富,閱歷豐富的人看人更深,那些虛頭巴腦的話聽半句就知道本意。。
一部分人不喜歡對方這樣說話,因為覺得對方在侮辱自己智商浪費自己的時間。。另一部分喜歡對方這樣說話,因為證明對方傻好騙。。


因為既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也不想別人給我添麻煩


推薦閱讀:

如何養成基本的社交習慣?
大學單獨行動如何排解孤獨?
回答「謝謝邀請,我不知道」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一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生活是怎樣的?
對大學生活極度不適應怎麼辦,感覺和同學都不在一個世界。內心絕望求幫助。?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人際交往 | 社交障礙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