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角度如何評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我想這確實是影響了一代乃至兩代中國人的書,至今仍然記得當年寫讀後感寫到的「對保爾產生油然而生的敬意」這句話。嗯這句話當年寫任何名著讀後感其實都在用,早成模板了。
平心而論,現在要我向後輩推薦名著,我確實不會提它。一是因為時代不同了,二就真是因為個人看來,比它好的書有太多而且也好太多,像同樣帶有說教意味,高爾基的許多書至少就我而言,要比《鋼鐵》更有段位。
所以,如果拋開時代背景(雖然作這個前提有點耍流氓),這本書到底該有多少的文學價值呢?
----------------------------------------------------
補充一下,這麼多年後我依然記得冬妮婭「閃電般熾烈的吻」.....
謝邀。
純文學角度而言,是本挺結實的小說。
結構和內容上,因為力求現實主義,所以不夠跌宕起伏,但戰爭場面之類還是挺動人的。
詞采和修飾上則是其長處,畢竟是全蘇聯作家幫忙改的。行文流暢,描述生動,戰爭場面、軍營生活和農村生活描述都很到位,雖然未必多華美。
不算一本偉大的小說,但可以看。
至於史實價值,其實是有一點兒的,雖然不一定全面。畢竟作者自己臨死前都說了,」我們終生為之奮鬥的理想初衷與現實面目完全兩樣,讓我們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多說幾句。在我看來,許多小說都有濃郁的意識形態。雨果的《九三年》和《悲慘世界》,高爾基的《母親》,曲波的《林海雪原》,以及大家都知道的《紅岩》。但這些東西拋掉傾向性,都是可以讀的小說。
好比莎士比亞的戲劇對猶太人不算友好,《三國演義》對蜀漢捧得很誇張,但傾向性之外,你還是可以從中獲取些閱讀的樂趣。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及其他小學時被力捧的名著,淡然處之就可以,不必要特意進行一種」反彈式的「抨擊。就像郭沫若和楊朔們是寫過些粉飾太平的玩意兒,但他們的文章並不那麼差,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學的時候無意中在家裡書架上發現了這麼一本書,然後就讀了,那個年紀還不認識斯大林,也不懂什麼是無產階級什麼是共產主義,在完全不懂那個時代背景的情況下讀完這個小說,竟也覺得挺有意思的。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有生命力的小說,其中有一些感覺是政治宣傳的語句,但是在描寫人物、環境和心理方面的語言顯得簡潔、樸實,富有表現力。
小說里人物的個性鮮明,保爾堅韌頑強,冬妮婭善良純真,麗達聰明能幹。
不過多年後回憶起來只有保爾最後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依然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他強大的內心令人敬佩啊。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還有保爾和冬妮婭之間的純真愛情,那時候真希望最後他們還能在一起。
保爾明明當初說著等時局平定,他當上電工了,如果冬妮婭還愛他,他就要做她的丈夫,永遠不欺負她。到重逢的時候,保爾的諾言卻變成了一個玩笑。
至於單說這個小說的文學價值,我覺得確實挺普通的,只能從它的人生哲理方面算上一點吧。
我從《鋼鐵》中的諷刺和揶揄的角度,淺談一下作者的文學技法。
現實主義文學強調錶現社會,客觀反映社會和人的光明面和黑暗面。而讚美美好,抨擊醜惡正是文學的良心所在,但要想讓讀者對此有較強烈感觸和認同,則需要用一些語言技巧。如諷刺和揶揄,就是現實主義文學中常用的手法。
在俄語文學中,諷刺藝術是傳統,比如果戈里的《欽差大臣》,契訶夫的《變色龍》對沙俄封建社會和官僚的譏諷,令人笑中帶淚。而《鋼鐵》實際上並不將諷刺作為主要手法,但作品中幾次成功的運用,仍讓人覺得回味無窮。
看《鋼鐵》時,大家笑得最厲害,莫過於讀到保爾戲劇性地被「拉達」軍官契爾尼亞克上校從監獄中釋放,效果之所以這麼好,離不開反諷的處理和之前的多處鋪墊。管理監獄的衛戍司令是神父的兒子,雖然自小備受宗教「熏陶」,卻只知道濫用職權,強搶民女,先前已經有一個軍官(薩洛梅加)當面嘲笑他能力不足且不務正業,契爾尼亞克上校在催促軍人整理一片狼藉的內務時,一經副官提醒,就立即去監獄查點犯人,而且根本沒指望有什麼卷宗案底能用得上,顯然他也清楚衛戍司令是塊什麼料,而監獄在這樣衛戍司令管理下,很多無辜的犯人和革命者胡亂關在一起,十分混亂,根本沒有人過問。因為囚犯大多數是亂抓來的,契爾尼亞克上校僅僅問了幾句,就立即把人放掉,保爾和地下黨多林尼克也乘機編了很荒唐的入獄理由而混出監獄。有一個釀私酒被抓的老婦人,一個勁祝願上校「上帝保佑,好人好報」。而上校他釋放犯人的舉動絕不是突發善心,而是「顧大局」的,當時「拉達」領導人彼得留拉和外國使團在當地參加閱兵,上校必須將「形象工程」做好,否則監獄關滿名不副實的犯人,這可能令大頭目不滿,甚至對外國「援助」有不良影響。在審問犯人時,上校還有「意外收穫」,原來一個猶太剃頭匠,被捕是因為多了句嘴,問了關於猶太富商為避免當他猶太人再遭「拉達」哥薩克軍隊屠殺,計劃向彼得留拉請願的事。薩洛梅加原先對衛戍司令說過,屠殺猶太人事件是絕對不能被提起的,如果這件事泄露給外國使團知道,會引起嚴重後果。在上校看來,剃頭匠既然與猶太人的事有關,就必須將加強控制,結果,本來沒有什麼問題的剃頭匠,不但沒被釋放,反而被上校重點押解到司令部。事後契爾尼亞克上校還不忘罵無能的衛戍司令幾句,揚言「要把他關幾天禁閉」。
小說中這段故事情節,本來是很平直的敘述,卻對讀者產生了極強的衝擊效果,反諷的藝術手段功不可沒。軍官的荒唐和自以為是,地方「拉達」的行政管理低效混亂,衛戍司令的無作為和胡作非為,最終導致錯放了犯人,固然令人捧腹,而上校繼續關押剃頭匠,這絕對是神來之筆,將民族主義迫害少數民族的罪惡、事後試圖掩蓋證據,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干涉他國內政的醜惡全都揭露了出來,如果讀者想到這一層,就又笑不起來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這次諷刺可謂超高水平,其殺傷面之廣令人乍舌。
除了敵人,奧斯特洛夫斯基還在作品中譏諷了革命後產生的官僚。奧斯特洛夫斯基生前對官僚這一套極為反感,因此在小說中對官僚主義的嘲諷相當辛辣。
比如擁有外號「理論家」的團幹部屠弗塔。他第一次出現是在黨史辯論中,被學習時間不長的保爾輕易駁倒,這不禁使讀者詫異,保爾怎麼有這麼大的本事?隨著劇情的深入,屠弗塔的形象原來越清晰了。保爾在搶修鐵路時負責帶隊,屠弗塔借保爾與冬妮婭的關係做文章,質疑對保爾的任命,因為「官報私仇」,結果受到上級的訓誡處分,被團員們嘲笑。杜巴瓦為了搶運鐵軌,截留了公交車,屠弗塔於是寫報告要求給杜巴瓦處分,被團委書記阿基姆一頓訓斥。保爾歸隊後,屠弗塔拒不恢復保爾的團籍,又被新任的團委書記批評,這次團員們不嘲笑了,要撤他的職……,他處理事情死扣條文,官僚作風嚴重,對同志的需求也從不熱心,其結果是經常損人不利己,他就是這樣,一直不被任何人喜歡。我們也就明白為什麼屠弗塔在黨史辯論時輸給保爾了:並非他的水平比保爾弱,而是因為本本主義者肯定比不過那些理論聯繫實際的,而他那「理論家」的稱號也絕不是褒義的。
不過團委書記也指出他有個「優點」:整理檔案比別人強,他也十分熱愛這種工作,而且這種工作非他不可。看到這,大夥恐怕又都笑了——因為屠弗塔比別人都「機械」,所以他適合去整檔案。
屠弗塔後來因官僚主義被解職,他為了在政壇上翻身而加入托派。在團員辯論中,他的教條主義發揮到了極致,一時辯論會上哄聲四起,連同是托派的茲維塔耶夫等人都私下罵他是笨蛋。
除了屠弗塔,奧斯特洛夫斯基還諷刺過一個維持會場秩序的大個子糾察隊長,他對麗達前倨後恭的態度,簡直又一條「變色龍」。
奧斯特洛夫斯基也在作品中嘲諷了一下小市民。
有一個人大家應該不陌生,就是在保爾在與冬妮婭交往中,起了墊腳石作用的蘇哈爾克。他的家境還不錯,父親是調車場的頭。蘇哈爾克利己自私,毫無理想,貪圖享樂,恃強凌弱,是一個典型的小市民,他知道冬妮婭愛讀書,但對冬妮婭為什麼愛讀書根本不能理解。為了追美人,他趕了一次時髦,給冬妮婭些情書,還抄了不少愛情詩,這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荒唐舉動使冬妮婭十分反感。為了在冬妮婭面前逞英雄,他無故欺凌小他兩歲,家境貧寒的保爾,結果自作自受,被保爾一拳打進河裡,摔成了落湯雞。
後來阿廖沙向保爾介紹考中學的經過,提到他一起考學的幾個市民家庭的同鄉青年,蘇哈爾克也在其中,這幾個青年雖家境富裕,有機會學習,卻不學無術,他們考不上中學,竟然欺騙學習優良的阿廖沙,說他沒有通過考試,幸虧阿廖沙沒上當。蘇哈爾克等人後來上了不用選拔的技工學校,總算能暫時應付一下家人的希望了,但他們仍然每天喝酒賭博,不思進取,受教育的機會也就白白浪費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上過技校,1920年因前方吃緊,輟學參軍,血灑疆場。1922年,他曾經短時間重返學校,學校生源的亂象使他不滿,當時國家百廢待興,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學,而像蘇哈爾克這樣家境殷實,卻虛度人生的青年為數不少,他們擠佔了有限的學習資源,對社會、對自己都沒有一點好處。奧斯特洛夫斯基給女友別蓮富斯的信中,對他所在的兩年制技校加嚴學員入學篩選的做法很贊同,但他本人原想直接上二年級,這樣一來只能重新從一年級上,感覺非常虧。信中這種矛盾心情令人忍俊不禁①。
據一些資料,前蘇聯即使到了30年代,已經推廣了全民教育,卻仍然沒有在全民中消滅文盲。這裡有全民教學剛起步,水平低的客觀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學生不願學習,其表現就是學校的逃學、退學率奇高。其實許多國家在推行教育時都難免遇上這個問題,因此有人說,「要扶人,先扶志」。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小說中的嘲諷也有不高明的。內戰時,舍佩托夫卡「城頭變幻大王旗」,小市民無所適從。一個叫格拉西姆的市民在「拉達」軍隊進城後,因為家裡誤掛了列寧像,結果挨了二十鞭子。我想,怎麼就不反過來寫,讓可憐的格拉西姆在紅軍來時,掛個別的什麼像呢?
奧斯特洛夫斯基使用諷刺手法還是很注意場合的,遇上大是大非的時候乾脆就不用。比如在描寫茲維塔耶夫、拉茲瓦利欣時,作者顯然認為他們在貪戀個人權威、壓制民主的做法,比起屠弗塔的教條主義、糾察隊長的媚上欺下對革命事業的傷害更為嚴重。另外在描寫民族主義者屠殺猶太人,波蘭人殺害革命者,或者黨內壞分子(如法洛伊等)犯下惡行時,文章的基調就都不是諷刺,而是憤怒的聲討。
除了諷刺,小說中也用了揶揄(善意的嘲笑)。因為人和社會都不可能盡善盡美,不時善意嘲笑一下光明面的不足之處,是完全可以的。比如朱赫來聽工人們講給工地弄取暖設施的經過,對提到的投機倒把幹部只能採取不管不問的態度。還有保爾在火車上搶座、麗達寫「出軌宣言」,以及冬妮婭搞感情預備隊等。
給人印象較深的,是保爾毒打玩弄女性的法伊洛後的危機處理。在黨的法庭上,法伊洛被開除。本來保爾也應該因打人受警告的,結果保爾的朋友出示了保爾的健康證明,說保爾的一時暴怒與解放戰爭受的傷有關。這說法本來也就是騙小孩的,但大家本來都贊同保爾教訓法伊洛,甚至有的心裡還嫌打得不過癮,這份健康證明又使人想起了保爾昔日的付出和功績,結果裁決組認為辯護有效,做出了明顯偏袒保爾的裁決——不予處分。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很古老的命題:要理性還是要情感,我從不認為保爾會因為迷信權威變成機器人,因為保爾思想獨立,不迷信權威。但保爾在時間和學習中,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理性了,真讓人擔心照這樣下去,保爾還是會變成機器人。不過這一次,保爾對法伊洛這一空前惡劣的行為表現出的強烈痛恨,以致一時失控,出手傷人,證明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裁決組的集體偏袒,也證明他們也是有義憤、有感情的人。奧斯特洛夫斯基從不提倡禁欲主義,認為革命者既要理性,又要有感情。
但整件事上作者只做了這一次揶揄,因為總基調很沉重,讓人根本樂不起來。
據記載②,法伊洛的原型並非只是腦袋上開個口,再開個除,事就這麼輕易地結束了。被他欺騙的女青年用槍把他爆了頭,女青年事後被判了刑(緩刑)。奧斯特洛夫斯基出於對女當事人的保護,改寫這一事件,讓保爾替她出頭,同時將這件醜聞的注意點轉到黨員的道德作風上來。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療養院養病期間,曾聽到一些幹部在陽台上吹噓自己的恨人經歷,感覺像進了下水道一樣,作者認為這類敗壞的作風會導致危機,必需嚴懲和制止,該經歷也同時寫進了小說的這段情節里。
①《奧斯特洛夫斯基書信集》,王志沖譯,2011年
②《活生生的保爾柯察金》,特列古勃著,1968年
要是還有興趣,歡迎看一個「王炸」性的技法,但也可能是我自己想多了
我曾經想過很長時間,到底用什麼術語來定義這種文學寫法。原先想過「春秋筆」、「曲筆」等,突然間眼前閃過一個詞「反邏輯」,我個人認為這個命名還算恰當。
中國學術界對「反邏輯」研究最深的是《紅樓夢》,我舉個例子,王熙鳳探望重病中的閨蜜——秦可卿,當時悲傷流淚,一出了門,立即在花園裡細緻地欣賞園中美景。小說里什麼都沒提示,讀者也就放過去了,頂多會說曹雪芹盡扯些沒用的。如果沒有專家提醒,說這個舉動按正常邏輯看是反常的,幾個讀者能理解到此時王熙鳳為將要滿足的權力慾望得意(因為秦可卿如果過世,榮寧二府的內務將是王熙鳳一手遮天),並為大家族內暗流涌動、滅絕人性的權力鬥爭感到驚悚呢?
現實主義文學使用反邏輯暗筆的很罕見,這是一個壓箱底的絕招,同時也是險招,用反邏輯安排情節,並在取書描寫中故意「留白」,會給讀者在按正常邏輯分析時構成了極大的閱讀障礙(,這可比暗諷的理解難度大太多了),一旦讀者破解「留白」,就會立即感受出一種刺痛心靈的、浩瀚的美。
請注意這種暗筆寫法是「反邏輯」+「留白」。
閱讀《鋼鐵》是,我們也遇到同樣的挑戰。比如,許多讀者讀了好幾遍,腦子都想疼了,也沒弄清保爾和冬妮婭到底是為什麼分手的,築路偶遇為什麼最終搞得兩人在情感上雙輸。因為小說中該情節的安排是反邏輯的,而且按照小說的特殊結構,此時冬妮婭的內心活動正巧對讀者關閉這種「留白」的解讀空間太大。對於讀者來說,正常思維是冬妮婭是小資,保爾為革命捨棄了這個拖他後退的女孩,但是既然冬妮婭是要批判的,為什麼在前面的章節把冬妮婭寫得這麼好?保爾似乎不滿冬妮婭穿好衣服,但保爾之前曾穿著整齊地去冬妮婭家裡做客,之後也一直穿麗達送的外國皮衣,怎麼就不接受冬妮婭的衣服呢?這就是反邏輯,最簡單的解答方法要麼承認自己看不懂,要麼就是認為作者水平不行,腦子被燒掉了。
我比紅學家幸運,因為紅學家在推斷《紅樓夢》的真正用意時,沒有第一手資料能證明當年曹雪芹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卻能看到前年剛翻譯成中文的《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書信集》。從作者寫給女友別蓮富斯的信件。從中我看到了一對人生觀不同、理想有異的年輕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只要理解了小說一開始就將冬妮婭描寫成一個持有自由主義理想的女孩,她和保爾的理想差異,隨著年齡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越來越大,故事情節一下子就梳理清楚了。至於細節。我在《不被理解的真愛》中已經說得很詳細了。
另一處反邏輯,是保爾看到杜巴瓦突然間墮落,讀者可能也會大吃一驚。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和保爾一樣,他也是思想成熟的優秀青年幹部,同時也有圓熟的手腕。書中他的一些話,現在我們看時還會頻頻點頭。他可以為理想不計生死,不管個人得失,就算杜巴瓦「哀莫大於心死」,但變得如此不堪,是反邏輯的。而我們不知道當時杜巴瓦的想法。最簡單的解答方法還是:作者水平不行。除此之外,還有他解嗎?
線索在好幾頁之後,扎爾基娶了安娜,而杜巴瓦退學又上學,離黨又入黨,可就是「中毒太深」。我們就明白了,杜巴瓦為了堅持心中認定的「托派」路線,既要掩人耳目,還要不拖累家人,才裝成又喝又嫖,可謂用心良苦。我們能推測,他不會有好的結局。
於是可以推測,作者通過描寫保爾與人生中最重要、最親密的兩個人的決裂,對如何在革命事業中合理對待異已思潮進行了反思。
一些傳世的繪畫,鏡中的影像往往有更絢爛的效果。一些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用邏輯的倒影可以發現它更大的價值。怎麼找到這些文學作品?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高壓下的良心之作。
為什麼《鋼鐵》的最後部分不好看?
許多讀者說,《鋼鐵》讀到最後幾章,有點讀不下去了。我覺得既有小說本身的原因,也有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帶來的「理解錯位」。
《鋼鐵》塑造了大量的典型人物,這些人物血肉豐滿,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但隨著主要人物的陸續離開,故事情節趨於平淡,雖然對保爾在癱瘓前後到投身寫作的心路歷程描寫,確實寫的很好,但作品的可讀性還是下降了。
《鋼鐵》最後2章半湧出了很多新人物,他們都是保爾在求醫期間認識的。除了對巴扎諾娃和列傑尼奧夫的描寫還算可以,多數人物都是一筆帶過(勞琳、羅德金娜的部分在小說發表前刪除了),顯得非常單薄(好在後來還有達雅救場)。在小說的最後部分過於「自然主義」,作者沒有處理好現實與藝術的距離,保爾遇上的人和事與作者的經歷幾乎等同,太過寫實,也就不「好看」了。
除此之外,大家可能也不太喜歡保爾的結局。小說剛在前蘇聯流行時,善良的讀者並不知道小說的情節是作者依據自身的經歷寫的,還寫信指責作者「對英雄太殘酷了」。現在的讀者價值觀更加多元化,比幾十年前更加重視個人的權利——獻身理想固然值得尊重,個人也應該獲得幸福。但主人公的個人生活可以說是悲劇性的。他失去健康後,雖然成了家,得到朋友的鼓勵和安慰,並奮力保住了戰士的尊嚴,但他得到的物質補償很少,只有微薄的撫恤金和莫斯科小巷深處面積狹小的住房,當然,他可以享受公費治療,比如小說後2章,保爾在哈爾科夫進行了膝蓋手術,兩次去克里木休假療養,莫斯科專科醫院待了18個月(去老馬切斯塔療養院做泥浴康復是自費,結果花光了積蓄,把藏書和外套都變賣了,靠朋友接濟才渡過難關,但作者沒有將遭遇在小說中訴苦。)總之保爾的生活逐漸一貧如洗,在小說結束時也貌似沒有改觀。保爾付出了全部,卻沒得到應有的回報,也難怪許多年輕人對主人公的做法持保留態度,心裡不舒服。
還有更「驚人」的質疑,餘一中教授認為保爾得到公費治療,仍是體現少數人特權,主人公的貢獻不配他所得到的公費治療。余教授對俄語文學的學術水平和對集權主義的反思都很令人敬佩,可能是他看不慣一些現象,保爾也跟著「躺槍」了。在此就不討論了。
同系列文章
如何評價《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里保爾和冬妮婭的愛情 ?
保爾柯察金幾段感情的失敗能留給現在年輕人哪些經驗教訓?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和《牛氓》這兩本書有沒有長久的文學價值,還是只是意識形態宣傳品?
如何評價奧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鋼鐵》的技法我認為是不好的。
然而許多名著強的不是文筆,而是「對人生感悟、飽含的熱淚與真摯的情感」(某獸醫語,大意如此)。
《鋼鐵》正是這一情況,但問題是,你叫我們後代怎麼喜歡呢。
人的一生云云,課本里單獨挑出來,頗為空洞與雞湯。節選了修鐵路那段,讀之頗無味。
就好比家長聽說食堂倒飯心疼糧食,實際上倒掉的量嚇死他們,卻不去想硬吃對身體的傷害之影響更大。
時代變了。
藉助於時代而興起,也必然因脫離時代而淘汰。「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湖萬古流。」
當然,那時年紀小,但後來再讀也沒什麼改變。高爾基的《童年》,則讀之動容,水準還是有高下的。
至於技法怎麼不行,拿第一章的開頭舉幾個例子吧。
一個臉皮鬆弛的胖神甫,身上穿著法衣,脖子上掛著沉甸甸的十字架,氣勢洶洶地瞪著全班的學生。
————————
神甫是什麼樣的,其實根本不需要描述。
小學的時候,有篇課文福樓拜教莫泊桑,估計大家都學過。其實有些人沒把握精髓,受其毒害了。
那富麗堂皇的馬車,跟裝飾簡陋的馬車是一樣的走法嗎?烈日炎炎下的馬車是怎樣走的?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馬車上坡時,馬怎樣用力?車下坡時,趕車人怎樣吆喝?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這一些你都能寫得清楚嗎?
福樓拜說的非常好,要觀察,但並不是說甚麼信息都要羅列出來,之後他又說:
對你所要寫的東西,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
之前是「拯救」,這是真正要學的。
我聽說過一種治療缺乏細節描寫的「崩潰療法」,即名詞必須加形容詞,形容詞還得加副詞,儘可能充實這句話。這是個矯枉過正的方法,增加的信息很可能是無用的、累贅的,另一方面細節不是靠這個辦法來表現的。
臉皮鬆弛的胖神甫,氣勢洶洶地瞪,這些信息足夠了(語序再調調)。但「身上穿著法衣,脖子上掛著沉甸甸的十字架」,則不屬於其特殊之處。作為中國人也許我們不知道神甫是穿「法衣」(說了我們也不知道法衣甚麼樣),也許一下子想不起他掛沉甸甸的十字架,但是他原本預備面向的讀者會不知道嗎?
神甫是什麼樣的人,這是小說,有故事,足夠通過言行舉止表現,不依靠廢話。
——————————
六個學生應聲從板凳上站了起來,四個男生,兩個女生。神甫兩隻小眼睛閃著凶光,像要把他們一口吞下去似的。孩子們驚恐不安地望著他。
「你們倆坐下。」神甫朝女孩子揮揮手說。
她們急忙坐下,鬆了一口氣。
瓦西里神甫那對小眼睛死盯在四個男孩子身上。
————————
從後文我們是知道是四男二女的,屬於無用信息。如果起立有特殊細節,可以加,沒有就精鍊。
「神甫兩隻小眼睛閃著凶光」,這句是實寫,但凶光到底如何,僅有這句則難以想像,於是後面補了一句「像要把他們一口吞下去似的」,以誇張的主觀比喻提供腦補素材。
但是,如果他能更高明點,就會注意到這個感受需要一個視角立足點。是誰在感覺神甫像要吃人?沒有。
這麼寫是塞給讀者「你照著我說的想像看看」,「你該這麼覺得」,而沒有讓讀者自然而然地產生作者期待的感受。
之後孩子們很驚恐,是平鋪直敘。更優解是把這句作為驚恐的孩子們的所見所感,孩子們驚恐不安,看著他小眼凶光閃動,彷彿要一口將他們吞吃(或者比喻猛獸怪獸等等),讓讀者代入孩子的視角,體會這種恐懼,這才是真的「感」。
神甫仔細地檢查口袋的每一條縫,看有沒有煙末,但是什麼也沒有找到,便把目光轉到第四個孩子身上。這孩子長著一對黑眼睛,穿著灰襯衣和膝蓋打補丁的藍褲子。
仔細地檢查口袋的每一條縫,這種話是大忌,中學生水平。檢查不是一個單純動作,而是包含了目的的一系列動作的集合,像是怕不生動似的,又加了仔細二字,用每一條縫來限定區域(神甫認為煙末卡在縫裡),也只是單純地給信息。更優解是用怎麼樣的動作來代替檢查,不需要多,一兩個典型就足夠了,簡單點一個「扒」字,複雜點「用拇指在縫裡劃,對著光扒著縫看」等等,根本輪不到「仔細」這種形容詞來賣臉。
——————————————————
誰也不明白保爾-柯察金為什麼被趕出學校。只有他的好朋友謝廖沙-勃魯扎克知道是怎麼回事。那天他們六個不及格的學生到神甫家裡去補考,在廚房裡等神甫的時候,他看見保爾把一把煙末撒在神甫家過復活節用的發麵里。
……
「現在我可怎麼辦呢?都怨這該死的神甫。我給他撒哪門子煙末呢?都是謝廖沙出的餿主意。他說,『來,咱們給這個害人的老傢伙撒上一把。』我們就撒進去了。謝廖沙倒沒事,我可說不定要給攆出學校了。」
……
這件事誰也沒有看到,可是神甫馬上就猜出了是誰幹的。……謝廖沙在教室里沒有出來,他覺得自己也有過錯,但是又想不出辦法幫助他的夥伴。
這屬於前後矛盾。前面說謝廖沙是目擊者,後面說是謀劃者。
倒述結怨的那部分還行,但是也不夠精鍊。非常偉大的作品。詮釋了男人的意義,或者說一個男孩是如何變成一個男子漢的。
前幾天和一個女同事以及她的親兄弟一起聚餐。女同事非常不爽她的弟弟正在交往的女孩。她的弟弟有一個相處四年的女朋友,兩人四年了,她的弟弟連手都沒牽過,女孩除了找男孩買東買西,啥也沒有替男生做過。做姐姐的一再說,「我弟弟這麼多年,一直都是一個男孩,我好想帶她去花天酒地,讓他變成男人,不如海天哥你帶他去吧。」
這話或多或少是句玩笑,我當然拒絕。然後,我就問男生來北京的目的。男孩告訴我,自己想在家鄉成家,這次來北京是來充電的,自己在家鄉開了一家修電腦的小店,順便來看看姐姐,當然他也提了不少對那個女孩的規劃,比如何時結婚之類的。後來,我們一起喝了幾杯,聊了聊北京繁忙的生活,以及彼此的創業生活,情感壓力等等。最後,我們發現我們沒什麼不同,不都很累嗎?而且累了,還不能停下來,還要堅持,有一種責任感總是會湧上心頭。
後來我說道「這種辛苦,但是無怨無悔的感覺不好受吧,這就是做男人的滋味」……
《鋼鐵》這本書是我父親在我7歲時送我的書,封面上寫著學習保爾,奉獻社會。保爾從一個調皮少年,最終變成一個作家,一個盡職盡責,不說空話的工人,讓人動容和欽佩。
時代是變了,意識形態也在改變,但是,作為男人和一個可靠的人的標準並沒有改變。我們不是通過否定過去,才變得強大的,而是因為我們真的通過更好的方式,幫助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從這一點上,教你成為什麼樣的男人,或是什麼樣的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依舊有它的價值。不看政治意義也是很好的小說,還是初中讀的,讀書的很有畫面感。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這就夠了。沒什麼文學價值。
在政治宣傳效果和文學價值之間,你只能選擇一個。
三偽文學當代中國可有的是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種小說沒有文學價值,屬於蘇聯宣傳部門以小說的形式包裝的宣傳品,除了乾癟的意識形態灌輸外沒有任何美學和文學元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時候讀的所有名著里,書本名字和作者名字都最長的一部。
拋開其中的背景和人物塑造,看文學性,那麼我想分享幾個寫景的鏡頭,擬人的手法感覺用的多一些,風景描寫多是由近及遠,不算是精品之作,但絕非毫無文筆。
1
海浪在他腳下拍打著零亂的石堆,從遙遠的土耳其刮來的乾燥海風吹拂著他的臉。港灣的海岸呈不規則的弓形,一條鋼骨水泥築成的防波堤擋住了海浪。蜿蜒起伏的山脈延伸至海濱突然中斷。城郊一幢幢白色小屋排列在山峰之中,伸展到很遠的地方。
2
他面前是一片壯麗寧靜、碧藍無邊、像光滑的大理石一般的海。在眼光所能看到的遠處,海和淡藍色的雲天相連:漣波反映著融化的太陽,現出一片片的火焰。遠處連綿的群山,在晨霧中隱現著。懶洋洋的波浪親切地朝著腳邊爬過來,舐著海岸的金色的沙灘。?
3秋雨打著人們的臉,一團團飽含雨水的烏雲,在低空慢慢移動。深秋,一望無際的森林裡,樹葉全落了。老榆樹陰鬱地站著,把滿身皺紋藏在褐色的苔蘚下面。無情的秋天剝去了它們華麗的盛裝,它們只好光著枯瘦的身體站在那裡。
如果說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是珠穆朗瑪峰級別的,那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應該是太行山級別的。遠遠比不上那些頂尖的文學作品,但碾壓華北平原上的那一堆還是可以的。
小說快忘了,是小學讀的,大概過了快二十年了,但這本書方年帶給我的感動是實實在在的,我記得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我們寫一篇自己讀過的書的讀後感,我用了近千字去描述,去讚美這本書,最後激動的自己都快哭了。後來長大了看新聞某教授說這書應該被取締,因為這是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洗腦,不適應現代社會,回想一下我小學的時候懂個毛的共產主義,只是看正邪較量而已,和看孫悟空打白骨精是一樣的,再大一些的氣候考了共產黨宣言才正式變成了一個左派,和這本書沒關係,除非看這本書的時候你還接受著某些意識形態的教育,那麼此書可能有這威力。
人怎麼可能沒意識形態呢,你努力拒絕一種意識形態的時候,你實際是陷入了另一種意識形態而不自知。
小學6年級,我爸爸給我買的書,第一遍讀他的時候,真的一點都讀不進去,後來再撿起來讀是已經高一了,陸陸續續讀了得有8、9遍吧!
小說真實而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烏克蘭地區的廣闊生活畫卷,塑造了以保爾·柯察金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輝形象。這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芒的長篇小說。雖然說政治因素比較多,但是不影響這部小說的教育意義。
記得曾經念書的時候,不記得從哪裡搞來了一本這書,破破爛爛的封面上歪歪斜斜的寫著書名,莫名其妙的就有了讀它的渴望,一翻開,竟然欲罷不能,滿眼都是保爾,怎奈入戲太深。某日,保爾正在**之路上高歌向前進,班主任過來了都沒發現,當場就給撕得稀爛。寫檢查不說,只是可惜了我的保爾啊。一直到現在都不知道這鋼鐵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文學角度來講,很不好。思想角度也是。
我看這本書看了不到50頁就不想看了,所以其實不算有發言權,但若僅就看的那一小部分來以偏概全的話,在文學上著實沒有可看性。
手邊沒有書,無法舉出具體例子,只能憑印象說。感覺語言非常一般,敘事也過於直白。看到評論區有人說,保爾被誤放那一段很幽默;但我是真心get不到笑點。懷疑也許是翻譯版本的原因,但是剛剛在網上看到的版本也非常一般。可以對比一下馬克吐溫或者魯迅的那種幽默。
至於細節描寫和修辭的話,感覺也是初中生的水平。可以看看《1984》裡面的對主人公家庭環境的描寫,那樣的細節描寫個人認為比《鋼》要好很多。
有人說到教育意義。這點個人也相當反對。說實話我很反對這本書的價值觀。我記得前面有一段說革命發生以後城市發槍,保爾去拿的時候沒拿到,回來的時候看到一個小孩拿了兩把槍,就在自己心裡想了一下(只是自己想了一下)「反正你有一把槍了」,就毫不猶豫地把小孩的槍給搶了。
拿一把槍來無可厚非,但是保爾的方式,某種程度上,可能是作者想宣揚一種反剝削和公平主
義。而且似乎還有點暗中契合一種做法,就是地主那麼多地,所以革命發生後農民就可以隨便拿他的地。但是大家不妨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生活中碰到這樣的人,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相信沒人會喜歡和這樣,遇到問題不懂得溝通和交流,直接撒手去干,還容易得罪人的人打交道。這種做法即便在革命時期也不可取,革命要推翻舊制度,就需要團結儘可能多的人,這種隨便得罪別人,或者隨便把別人劃入「敵對階級」的做法,不是一個有頭腦的人會做的事。
而且話說回來,這個故事的敘述本身也很無聊,能把人看睡著。
真正的好作品,不會把它想傳遞的價值觀直接寫出或者很明顯的「暗示」出來,而是類似春秋筆法,把事情寫出來,有時中間加些冷嘲熱諷,但絕不是大規模的口誅筆伐。
有的人提到小時候看的這本書,覺得很好,這本身也沒問題。因為年紀小的時候,讀的書少,認知能力和思辨能力還沒有很好地形成,所以看一些比較淺的書,也能收穫到東西;但是隨著年齡增大,見識拓寬,如果還喜歡這樣的書,確實是欣賞能力有待改善了。
這本書。個人認為最大的用處,也是其寫作的目的,就是告訴你:革命前大家水深火熱,幸虧來了布爾什維克,把大家拯救了。而布爾什維克又是真正為大家著想的,看看保爾就知道了。所以我們應不加質疑地相信革命的歷史和布的正當性。
謬誤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但謬誤之處不等於意識形態衝突、不愛國和跪舔美爹,因為怕遇到這種低心智的強國噴子,所以匿了。
利益相關:討厭蘇聯,對中美政府皆無感的一南方重本率90%+的高中里前5%的學生。
鋼鐵的文筆真的不行,從我初中開始有目的的閱讀名著比起來,鋼鐵從一開始就覺得難讀,後來也覺得難讀
教育意義遠大於文學價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