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正確的事情過一段時間後回想總是覺得自己當時很傻,這是成長的表現嗎?
一年前覺得兩年前的自己很傻逼,覺得那時候自己做的一定是對的;半年前又覺得自己一年前做的事情也很傻逼,覺得自己再也不會犯傻了;現在又開始覺得半年前的自己很幼稚,就連翻到那個時候自己知乎的動態都覺得很可笑……
請問這是成長的表現,是三觀的不穩定,還是所謂的連續中二病?
問了很多我身邊的同齡人,像我這樣有這種體驗的卻並不多,不管是那些看起來很成熟還是仍然很天真的人。成熟的人要麼幾年前就已經很成熟,那時候認為對的現在仍然覺得對;天真的人往往幾年前還是一樣天真,那時候的樂趣現在還津津樂道,並沒有像我這樣不斷地否定原來的自己且一直循環下去……
也許一年後我再看到今天在知乎提出的這個問題,也會覺得我當時too young too simple,怎麼問了一個這麼傻逼的問題?
我不知道。
我是真的不知道。
我跟你說,我12年在知乎回答過一個情感類的問題:
《和男友談了三四年都看不到結果,自己覺的人很累,心也很累,男友給不了我想要的幸福,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想過很多次想和男友分手,但都說不出口,我該怎麼辦?》
我先是闡述了自己一長段的感情觀,嘲諷了分個手還唧唧歪歪的題主,最後留下了一句當時自己感覺非常良好的話,博得了眾人的讚揚:
說到底,如果女人想分手了,男人不愛洗襪子都是決定性理由。「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請你別再拖我後腿了」這種話看的太多。針對這種話,每次都忍不住說一句「你他媽是狗啊,還分前腿後腿。」-2012
2013年12月,我已經很久不上知乎,猛然翻到自己以前的答案,覺得十分羞愧。又補充了下面的話:
這個答案快兩年了,寫下這個答案的時候,我還坐在男朋友的家裡,笑著告訴他,最後一句話簡直要被自己機智哭。
不久前,這段三年的感情結束。才發現知道這些道理,說清楚幸福的來源,感情的真相,認同感,信任,共識,習慣,概率奇蹟,都抵抗不過一些東西。這個東西叫做現實。
不好意思,lz自打臉了。
想過很多次說分手,卻說不出口的人,是他。
不知道這個題主還有沒有關注這個問題,我想對她說一句抱歉,曾經我用自認為犀利的語言嘲諷了你的問題,現在我只想對你說:
再捨不得,也要放手,執著於過去,就看不到未來。希望你好。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被留下的那個會很難過,但是會過去的。
你有你的路要走,他有他的路要走,你們回頭看有過一小段路一起走過,那麼多的美好,想想就很感動。
-他走了,我終究也是要走的。只是現在,在我還能強撐著不被現實擊垮之前,我還在原地等待。
希望他好,真的特別好才行。
2013-12
--------------------------------------------------------------
2014-2-24
又過了兩個月,回頭看,發現原來這個問題的答案真的會隨著時間而發生改變。
我已經離開了原地,進入了一段新的旅程。
他走了,我終於也走了。
記憶裡面的事情都漸漸模糊,當初追究過的問題和分歧也都慢慢淡忘。
再看一次題主的問題,我想說的只是,如果心累了,就放手。你要愛愛你的人,也要愛自己。
誰都別折磨自己,別跟自己較勁。愛情的確會消失,這並不是多麼大不了的事情。
但神奇的是,你以為自己喪失了愛,卻會再次愛上別人。
因為我們永遠都不會喪失愛的能力。
現在是2015年8月6日,我回頭看自己當初那些話,覺得自己真就是個傻逼。
可是當時的自己,並不這樣覺得,只認為自己聰明又機智,認為自己的愛情是上最美好最偉大最堅韌不屈的愛情。
其實後來發現只是自作聰明。
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現在所做的決定,所認為的感情,就不是自作聰明,就不會在三年後回過頭來也覺得是傻逼呢?
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
我覺得很多人都不敢承認自己以前是個傻逼,就像很多人也不敢承認對一些問題自己真的不知道答案。
我想我唯一能確定自己和曾經不同的一點,是我現在已經知道自己就是個傻逼了。
我三年前是,一年前是,一周前是,兩分鐘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個傻逼。
我不能確定自己現在的哪個決定是對的,也不能確定自己最後和誰能夠共度一生,更不能確定自己會不會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未來是不可知的,我們沒法給自己任何確定的答案。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自己現在做好手頭上的事情,真誠對待朋友,和戀人共同進步,不浪費生命。
我仍然會過一段時間就把朋友圈微博刪一刪,把知乎的答案匿名,把以前寫的劇本羞恥地藏起來。
我知道自己在發生變化,每一刻不一定比前一刻更好,但是每一刻都是在變化的。
我可能還是沒有做到成為一個成熟的有強大內心的人,我後悔曾經的一些決定,我不像一些朋友,他們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黑歷史感到不自在,而我曾經聽到別人說起自己高中的傻逼事迹就想在地上打個洞。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成長,也可以說是中二病,更可以說這是三觀不穩定的表現。
但是我可以很坦然地面對自己此時此刻的傻逼內心。我不會懷疑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會導致任何負面的事情發生。
我熱愛變化,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自由和不束縛的表現。
擁抱每一個階段的傻逼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傻出新高度,蠢出新境界!
當你老了,頭髮花白,眼神渾濁,端著一碗小米稀飯,坐在昏黃的夕陽里,望著你的愛人,說:哎,我以前做的那些傻逼事啊……
她會理解你,只要你理解了那些個傻逼呵呵的過去的自己。她會依然愛你,只要你也愛那些個傻逼呵呵的過去的自己。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以前是個傻逼的過程
小時候我活得太順利,從來沒心痛過,竟以為心痛只是一種形容。後來經歷了一大跌墮,嘗盡心痛滋味,才知道心痛是物理的,沒經歷過斷然不知道心臟還有這種痛法,一時間有些惶恐——我以前所以為的那些,真的便是我以為的那樣嗎?
我沒受過的感覺、沒挨過的日子、沒走過的路太多,無法計數,我所知道的世界,是不是只是膚淺的表面、冰山之一角、九牛之一毛?
後來重讀莊子,讀到「吾生也有涯,爾知也無涯」這一句,又有了新領悟,以前總覺得,「知識是無限的」,這句話不是廢話嗎?現在的體會則是——
畏懼。
我以前一直都不覺得「無限」是一個需要畏懼的東西,懂得畏懼之後,才明白「知也無涯」的真正含義,知識有無限多,所以你永遠都有不懂的事情,而時代永遠在改變,你永遠都在進入著新的領域,所以,「知也無涯」真正的含義是:
人永遠都是無知的。
永遠,永遠都是無知的,這多可怕啊,這意味著你永遠是一個傻逼,你做的事永遠沒做到最好——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但令人感到欣慰的一點是,你永遠都在學習新的東西,永遠都在適應新的環境,永遠都在追求最優解。
人是不是總會發現以前的自己傻?是的。這是不是意味著人永遠都無可救藥?不是。需要救的東西才會無可救藥,而人類的無知是不需要救藥的,因為他們自己會救自己。
題主,發現自己傻跟三觀也沒什麼關係,你發現自己傻說明你發現了那件事情的更優解,這是好事。人本來就一直是傻的,永遠做不到最優解,但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這是好事。
去變得更聰明吧,不要惶恐。等你老了,你會覺得自己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最後用《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結尾作結:
「那這些天我們吃什麼?」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領子,使勁搖晃著。
「你說,吃什麼?」
上校活了七十五歲——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積累起來的七十五歲——才到了這個關頭。他自覺心靈清透,坦坦蕩蕩,什麼事也難不住他。他說:
「吃屎。」
如果你不糾結什麼是正確的,就永遠不會被這些問題困擾。
我不是在玩虛無主義,我想說,當時你是被困在一種思維模式里了,你只是下意識地按照這種模式思考。也許經過時間的推移和機緣巧合,你最終走出來,回顧以前,才發現自己錯得那麼嚴重。這種過程和結果對有些人來說不那麼重要,而你在乎正確,所以你意識到了。同樣你看到的成熟天真也可能是表面現象,往往是在特定條件下才能觀察出一個人的經歷給他帶來的影響,很可能是他們改變了而你不知道罷了。
總結一下,這是成長了,但現在的你不一定比以前更正確。當你覺得你什麼都懂周圍人都是傻逼的時候,就離吃虧上當不遠了。
亮點在評論,當年剛換了個帥氣的頭像就得到大家的肯定,好嬌羞,不過想想我是靠才華的就換掉了。
從「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個傻逼」,到「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個傻逼。」就應該是成長吧。
人生應該是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覺得原來的自己很牛逼。
第二個階段,覺得原來的自己很傻逼。
第三個階段,學會包容理解原來的自己並與它共處。
不要隨隨便便否定自己的過去,好的壞的只要讓你成長都是有價值的。放輕鬆,過去的都過去了,如果還是無法接受,那選擇暫時的逃避和遺忘。等到自己足夠堅強面對的時候,那些過去發生過的事情都會成為孕育你的肥沃泥土和抬高你的基石。
以及,你身邊的同齡人,他們也會迷茫,也會害怕,也會不斷地否認自己再肯定自己。只是,他們沒有表現出來而已。所以,大家都是一樣的害怕,那就沒那麼怕了。每一年,我都覺得去年的自己特別傻逼。
因為你自己在不斷成長。
除非你不再成長,停在原地,那你在將來就不會對過去的自己感到傻逼了。
有很多以後回想起來恥感滿滿或是難以理解的「傻事」,其實是只有當下的時候才會去做的,這並非就代表不成熟。我一般管這種狀態叫「青春」。
一件事過去會這樣做,但現在已經不會了。這可能不是成長,而是變得懦弱。
有時候,我們會把「失去勇氣」叫做成長。
我們學著嘲笑中二少年。而且我們知道那也是在嘲笑自己。為了圓場,我們說那是過去的自己,現在,我們成長了。
有時候我們知道自己不過是變得圓滑世故起來。但我們努力學會並不為此感到悲哀,卻不覺得這是欺騙。
我多想讓自己永遠都是十八歲。
我多想至少讓自己的初心一直停留在十八歲。
我不要成長。
恩,這個問題的重點不是發現錯就會成長。而是自己願意麵對和承認之前的錯誤,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反思之後不願意改變,沒啥作用。所以總結和改變之後才會逐漸成長。
我也是常有這種想法的,你不是一個人
來本叔本華藥到病除, 自此再不為知乎人生問答點贊。
人好像一直都在否定自己,發現自己是個大傻逼,然後再一點點進步
題主你還是太年輕,像我這種人回首過去通常只會覺得:
我已經不是三年前那個傻逼了!
我是今天這個傻逼。-_-#
環境不同、心態不同吧
當時的特定環境決定了當時的想法和做法,而當處於另一種場景時,就會有新的認識和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吧
非常巧,我最近一直也在想這個問題。閑時翻翻自己以前寫的文章,覺得真是傻逼的不行,而且邊看邊吐槽,一點都不留情面的吐槽自己,很真誠的。
然後想想自己以前自認為愛過的人,認真過的事,成熟的想法,現在看來都是中二的不行。簡直,簡直就是一個重度中二患者,我的天!
那些在現在看來很傻逼的曾經,都是未來看來很自以為是的現在。
那麼這是成長的表現嗎?
很明顯,這肯定是,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是個傻逼的過程。
就像我們三歲的時候以為世界就自己村子那麼大點一樣,長大了學習知識知道了世界原來那麼大,笑話小時候自己真傻,後來來到知乎,還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覺得自己之前真是乃衣服。
是三觀不穩定嗎?這怎麼說呢,三觀這東西,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重塑一下,不然得活成老幹部。當然,老幹部也沒什麼不好。可是在這個活久見城會玩的時代里,我們的確需要抱著更寬容的心態和三觀看世界。
初中的時候見別人親個嘴都難為情,高中的時候聽說XXX懷孕打胎這可是個大新聞。更別說誰去玩了一夜情,媽呀這簡直驚呆了我所有的細胞。
可是呢,我們踏入社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即便我們不主動的改變三觀,或多或少都會被身邊環境影響。甚至三觀早已被潛移默化的改變只是我們沒意識到。
你即便在14年看清了他的本質,也許他15年經歷了某個變故又變了個樣,他還是他,可本質就不一樣了。誰都不會是一沉不變的,一沉不變的人反而更可怕。
所以說覺得曾經的自己傻就傻吧,畢竟那個時候的你是真誠的對待當下的生活,因為現在還會變成曾經呢!
我平時偶爾會冷不丁的打自己一巴掌,打的非常響,男票一開始還會驚異一番過來詢問,後來就習慣了,他知道我肯定又是想起了自己以前做的某件傻逼的事情。
和題主癥狀一樣一樣的~~
我不是一個人啊~~
分享一個視頻,正好最近看到一個TED演講講到這個問題,演講者是Dan Gilbert。對,就是哈佛那個研究幸福的心理學教授。鏈接:Dan Gilbert: The psychology of your future self
以下做一個大致摘抄概括(圖片皆來自視屏截圖):
為什麼我們總會做出會讓我們未來後悔的決定?Dan Gilbert的解釋是:
Human beings are works in progress that mistakenly think they"re finished. The one constant in our life is change.
人們總是不斷處在一個錯誤地認為他們已經完成了的進程中,而生活中唯一的不變是改變。
是不是有點不太好懂,我們一點點來看。
Dan Gilbert首先說到一個人的一生中總體變化趨勢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變化是越來越小的。
Dan Gilbert認為我們往往都有一個錯覺。
All of us are walking around with an illusion, an illusion that history, our personal history, has just come to an end, that we have just recently become the people that we were always meant to be and will be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我們都生活在一個錯覺當中,一個認為我們的人生已經終結的錯覺,我們恰好成為了我們想要成為的人,並且在餘下的生活里一直這樣下去。
然後用了三個方面的研究數據來支持這一觀點,分別是:
價值觀的改變
人格的改變
喜好的改變
價值觀的改變。列舉了三個價值觀:pleasure, success, honesty。每個人都有這三個價值觀,但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大,這三個價值觀各自所佔比重也會隨之變化。
這是怎麼發生的呢?於是找來了一群人(數千人),問其中一半的人:你覺得你在未來10年里,價值觀會發生多大的變化;問另一半人:過去的10年里你的價值觀發生了多大的改變。將18歲的人的答案與28歲的人的答案做對比,由此類推,可以得到一個貫穿人一生的分析。
上面那條黃色的線代表過去10年實際上發生的改變,下面的紫色線代表自己對未來10年里自己將會發生改變的預測。我們可以看到,在每個年齡階段,人們都遠遠低估了接下來10年改變發生的程度。這就是「歷史終結」的錯覺。還可以發現的是,一個18歲的青年認為自己會發生改變的程度等同於一個50歲的人實際上會發生改變的程度。是不是有點驚訝。
人格的改變。
心理學家認為五個基礎任何分類是:神經質,開放性,友善性,外向,謹慎性(neuroticism, openness to experience,agreeableness, extraversion, and conscientiousness)。類似地問這些人,認為未來10年自己將會發生多大的改變,過去10年的改變。同樣的我們可以得到:每個時間段的人們都低估了未來10年人格將會發生改變的程度。有下圖:
喜好的改變。
問題涉及有,最好的朋友,最喜歡的度假,愛好,最喜歡的音樂等。類似的:
等等,這有什麼意義嗎?只是並沒有什麼後果的錯誤預測嗎?Dan Gilbert又舉了個例子。人們現在願意花多錢在10年後看一場現在喜歡的音樂家的音樂會,以及現在願意花多少錢看一場10年前的喜歡的音樂家的音樂會。得到的數據,前者平均是 129,後者平均為 80。
In a perfectly rational world, these should be the same number, but we overpay for the opportunity to indulge our current preferences because we overestimate their stability.
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這兩個數字應該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為這個可以滿足享受現在喜好的機會額外支付了,因為我們高估它們的穩定性。
Why does this happen? We"re not entirely sure, but it probably has to do with the ease of remembering versus the difficulty of imagining. Most of us can remember who we were 10 years ago, but we find it hard to imagine who we"re going to be, and then we mistakenly think that because it"s hard to imagine, it"s not likely to happen. Sorry, when people say "I can"t imagine that," they"re usually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lack of imagination, and not about the unlikelihood of the event that they"re describing.
為什麼會這樣?大概是因為相對於回憶的容易,想像是相對困難的。大多數的我們能記得我們10年前是什麼樣,卻很難想像10後是什麼樣,然後我們往往誤以為,因為很難想像便不可能發生。然而,當人們說「我不能想像」,他們通常是在表達他們想像力的缺乏,而不是在說這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The bottom line is, time is a powerful force. It transforms our preferences. It reshapes our values. It alters our personalities. We seem to appreciate this fact, but only in retrospect. Only when we look backwards do we realize how much change happens in a decade. It"s as if, for most of us, the present is a magic time. It"s a watershed on the timeline. It"s the moment at which we finally become ourselves.
總的來說,時間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改變我們的喜好,重塑我們的價值觀,改變我們的人格。我們看上去是感謝這個事實的,然而事實上,只有我們在回首的時候,才會意識到過去10年里我們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對於大多數的我們,每一個現在都是有魔力的時刻,都是時間軸上的分水嶺。是每一個現在促使我們成為最終的我們。
The one constant in our life is change.
(聞到一股勵志的味道...)
Human beings are works in progress that mistakenly think they"re finished.
總之,Dan Gilber的觀點就是:我們之所以常常會為過去做過事後悔,是因為我們在做那件事的那個點上就低估了那個點之後,我們會發生改變的可能性。而這個過程還在不斷進行著,將貫穿我們一生。
所以題主,基本上大家都一樣,一直在改變,基本上大家一直都在否定,因為不否定的話,就用不著改變了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