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迎難而上」的思維習慣?

2015.9.4補充:

感謝大家。給了我很多啟示。

我兒子剛剛兩歲半。這個問題在提問時我確實沒有想的很清楚,只是按照自己的直接想法來提問了。大家的回答也幫助我理清了思路,我把題目修改了一下,我想這個新的題目應該是比較準確的反應了我的真實困惑。

我覺得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思維習慣更能在基礎的生活層面幫助孩子走好人生路,我知道這種思維習慣一定是無數的小事積累的結果,所以我想儘早開始,但對方向不是很清晰,所以向大家諮詢,謝謝大家賜教。


題主可能是想問:為什麼有的孩子面對困難會感到是挑戰因而有興奮感,有的孩子面對困難會感到壓力而想逃避,如何培養孩子前者?

摘一段我在文章《如何提高孩子的專註力(2)——挑戰區,遊戲和心流體驗 - 積極教養 - 知乎專欄》里的段落:

孩子學習新事物時,存在三個區,左邊是舒服區,他已經知道的知識,已經掌握的技能,很輕鬆就能應對,舒服、但有時也會厭倦;右邊是恐慌區,如果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遠遠超過了他現在的能力,他就會感到害怕、恐懼,退縮;中間的是「挑戰區」,對他來說有些困難,但在有經驗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指導下,他可以掌握和「跨越」難關。對於初學剪指甲的孩子,如果讓她直接剪指甲,就落在「恐慌區」,易受挫,進而畏懼退縮。老師安排讓她先剪手型紙板,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可隨意嘗試,恰好落在她的「挑戰區」里。步步為營,每一步都是興味盎然的挑戰和成長。


這裡給家長們的啟示是: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視任務為挑戰,首先要考慮任務的難度是不是落在了他的「挑戰區」。如果太困難,得考慮降低任務難度或將它拆解成幾個步驟,每一個步驟落在他可及的範圍內,通過自身的努力或有成人的引導就可以達到,有成就感,就更投入和專註。「挑戰區」是動態的,隨著孩子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往前延伸。


一開始由家長老師為孩子創設「挑戰區」,讓孩子在跨越挑戰區中獲得成就感,而後鼓勵孩子自己選擇適宜的」挑戰區「,並自我激勵。


著名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發現,當挑戰較高,要求技能也較高的時候最能激發起個人的投入,並同時感到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心流體驗)。

其次,家長/老師如果不因孩子的表現而改變對孩子的愛/關注,看重孩子過程中的進步甚於結果。這樣孩子不會因為想贏怕輸而背負過多的壓力,也有助於他視任務為挑戰。


心理學家羅傑斯區分了有條件的愛和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愛比如「如果這次競賽進入前2名,就是我們家的驕傲」,「如果比賽連第二輪都沒進去,爸爸媽媽不愛你了……」 在這樣的壓力下,孩子會變得更患得患失,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彷彿大海里的波浪隨著表現起起伏伏,順境時感覺良好(波峰),遇到逆境(比如遇到比較強的對手,或比賽中失手之時)就跌落「谷底」,擔心結果,就難以全神貫注在過程中,不可能不影響到「逆境」時的應對。


如果比賽輸了(怎麼可能沒有輸的時候呢),他可能會變得更加害怕參加競爭(因為沒有競爭,就不會失敗!),自我價值感會變得更」脆弱「。遇到困難的任務更容易視其為壓力而非挑戰。


家長該怎麼做呢?


接納,給予無條件的愛。同時不放棄期望,看重過程甚於結果,鼓勵孩子在過程中的進步。


接納並不意味著放棄對孩子的期望。比如孩子在彈琴比賽中忘了曲譜,停頓了一會兒才想起來。看到孩子沮喪地下台,家長可以回應說:

你剛才彈的時候忘了曲譜了,你是不是當時很焦慮,但是後面你又想起來了。有時候人緊張的時候會這樣。學會克服緊張進行思考,這是你學會的一個新能力

第三,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也有助於孩子視困難任務為挑戰。


這方面可參考我的這篇小文章勇於嘗試,看見成長的自己 - 積極教養 - 知乎專欄


拳王兒子都快被人摔瘋了還往上撲,是因為他看過了他爸爸每一次是怎麼撐到終場的…

===
對不住啊把名字換掉了,大家體諒一下題主不要再討論爸爸去哪兒了好嗎…


家長首先要:
無條件愛孩子
保持言行一致(考前安慰孩子說「成績沒什麼大不了的」,考後拉著孩子問責「這一門為什麼沒考好」或者說「下次再細心一點就能考得更好」的行為,我個人是不允許的)
提供必需的支持(行動支持、物資支持、情感支持,包括為孩子屏蔽外界更多的壓力)

然後和孩子一起:
了解他面對困難時的感覺
明白這種感覺是被接納的(雙方都不要對這種本能的行為模式過度反應和過度壓抑)
接納這種感覺

再慢慢引導孩子:
識別、並且慢慢熟悉這種感覺,最終能(越來越快地)平靜下來
認識到自己處於何處感覺狀態時的行為是不穩定的(後果是不可預期的)
減少在不穩定的狀態下貿然行動
在平靜之後能以平常心(不患得患失)去面對問題

最後是言傳身教地教孩子:
分解大問題,分析小問題,找到突破點
執行,以及在執行過程中調整策略

至於面對困難時的興奮感,先做到以上再說吧。

(拿我個人來說,面對困難時的興奮感,是「盲目飛濺『解題思路』」的那個階段帶來的,本質上是「認為問題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外,需要『超常手段』」的過度反應,效果通常並不如平靜下來的好。當然我這是一種本質消極的表象「興奮感」,或許有其他種類的也不一定。)


我記得初中的時候,本來對於打掃衛生以及勞動類的活動沒有什麼興趣,但是後來卻又對打掃衛生以致各類集體勞動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也就是提問里所說的興奮感。
這源於我一個初中同學的影響。
那時候他是班裡面成績最好的同學。和一般的「好學生」不同的是,他在班裡還有遠超一般的「好學生」的影響力:那些讓其他同學害怕、又想討好的小混混類的學生,也對他敬讓三分,更別提那些學習比他稍差些、想要跟著他學習的同學了;當然老師也特別喜歡他,不僅僅是老師對乖學生的那種喜歡,更像是對於好朋友的那種欣賞;不僅是本班的同學,外班的同學也都很給他面子。
對於當時成績比他稍差,影響力是負值,甚至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被同學起外號,而又十分想要得到他那種影響力的我來說,他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雖然當時迫於心裡倔強的自尊心,我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我現在還很清楚的記得那一次,班裡面要打掃衛生,大家都不太積極。再後來的場景就是他帶著大家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他特別賣力,同時以鼓勵的語氣說著加油、快點整、還有最後一塊兒之類的話。所有人都迸發了極大的熱情打掃著衛生。那個場面就像是在干一件偉大的事情一樣,類似語文課本裡面革命一類的事情。我覺得這件事是如此的有意義,掛著神聖的光環,在自己的號召和帶動下,所有人都沸騰起來了,幹得好開心好滿足。從那時開始,我就對於集體活動充滿了興趣,以至於後來在家,也特別積極的提水、搬煤球、摘玉米、割小麥;到了高中,集體在操場除草的時候,也掄個鎬不知疲倦的除草,還記得同學給我開玩笑的說,殺雞焉用牛刀。
這應該是我記憶里最大的轉變之一。現在看來,這個轉變給我帶來的影響簡直難以估算。

那麼是什麼帶來了這種轉變呢?

我想,是這件事帶來的榮譽感、成就感,使我對於勞動,產生了興奮感。而且,越是看起來大的勞動量,就會有越強的興奮感。

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困難克服後,沒有任何讓人「爽」的反饋。

榮譽感並不是老師或者父母誇一下,就能簡單而又強烈地帶來的。就像我初中的經歷,如果只是老師或父母簡單的誇下,我絕不會燃起那麼大的熱情。因為,他們的誇獎,因為過於頻繁、不夠真實等原因,「含金量」已經大大下降。而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擁護,尤其是又在我十分渴望尊重甚至仰慕的情況下,才會更有「含金量」。

再想一想,打遊戲也不是一特別簡單的事情吧,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沉溺其中,有強烈的興奮感呢?道理應該是相同的。

人們對於一件事情的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是可以重新建立的。好吧,這是句廢話,其實就等於,興趣是可以培養的。

關鍵是要有好的、有力的反饋。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對考高分之後的獎勵有興趣,那麼當然對於這類孩子,這些獎勵也就不算有力的反饋了。

除了初中那次,塑造我迎難而上的品性的,還有小時候看的武俠片和動漫片。
金絲大環刀、神鵰俠侶、天龍八部、足球小將、三個火槍手、風雷劍傳奇,都會有一段刻苦練功,從日出到日落,再從日出到日落,如此反覆,配上好聽又燃情的音樂,和各種特寫,重出武林後,幹掉殺父仇人,懲惡揚善,俠肝義膽……這種對於刻苦訓練本身的美化,以及對於成功之後帶來的巨大榮譽感、成就感的描繪,一次又一次,讓我對於刻苦訓練有了極強的興趣,成就感、代入感通通附體,哪用得著老師家長催,如果非得說催,那就是催著我休息和玩。

要總結,就是反饋。
需要注意的,就是要認識到,家長認為的強有力的反饋,孩子不一定認為是。
而具體的方法,我當時的是同學兼偶像的示範、武俠和動漫的影響,以及,父母不亂誇獎,每一次誇獎,都確實有分量。


  • 對他的要求不總是答應,他會明白「不」是正常的
  • 對他的要求不總是很快答應,他會明白「等待與耐心「的價值
  • 給他需要時間來做的事,難不難不是重點,把這變成他生活的常態
  • 給他講」蝴蝶是耐心「的 A Butterfly is Patient,大一點讓他自己讀

真正解決困難,耐心可能比決斷與勇氣更重要。


弟子規里有一句話是:你做不到的也不要求他人去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你引導孩子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之後 得到的喜悅可想而知!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身上的影子會影響他一輩子。


這個簡單,只要家長能夠理性看待失敗。在結果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教會孩子如何從中吸取經驗,而不是在看到結果以後再反過來指責他。

人因為失敗而變得畏縮不前,是因為逃避失敗帶來的痛苦。而這種失敗帶來的痛苦,常常是從身邊人的態度中培養出來的。


有的時候家長真的不知道孩子有多累。。。


簡單說,就是「誇選擇不誇天賦」。

什麼意思?

比方說孩子做好了一件事,別誇他聰明,一看就會,而要誇他不怕困難,敢於嘗試。

因為孩子的任何優良品質,都是二級反饋塑造出來的。二級反饋,就是告訴孩子他做的很好,而這種好的行為叫什麼。

所以,一旦你誇他的天賦,他就會挑符合他天賦的事情來做,也就是挑對他來說很簡單的事情來做;而如果你誇他的選擇,他就會挑難的事情來做,因為這能體現他的選擇跟別的孩子不一樣。

最後舉個例子:如何讓孩子勇敢?

記住,誇孩子的選擇。

認真細緻的觀察孩子,在他做出勇敢表現的時候,馬上給他二級反饋,比方說:孩子,你剛才的表現讓媽媽很高興!你明明很害怕上台表演,但你還是選擇上台,這種行為就叫做勇敢!

同時你還可以告訴孩子膽大和勇敢的區別,膽大是天賦,而勇敢是選擇:我知道你的膽子並不大,但你即使膽小、害怕,你還是選擇面對,這才是真正的勇敢!媽媽為你自豪!


循序漸進,坡度合適,要有正反饋。


迎難而上,首先我們應該站在孩子角度,看看什麼叫難。

根據我的觀察,孩子從小有一種好奇、探索、嘗試並且努力達成的天性,在他們眼中,似乎不存在什麼難與不難!就更不存在什麼知難而退!

難都是大人的定義和看法。

所以,從小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嘗試,不要總是干預打斷她,就很好了。當然如果施加一些鼓勵之類的正反饋,就很好。

在發展過程,必然也會遇到一些對她來說真正困難的事,此時,我們與其空洞地強調迎難而上,不如教會她在面對困難時應該如何去面對和處理,對孩子更有價值。

比如:如何調整心態,如何認識困難的本質,如何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如何分解成相對容易的問題,如何制定解決方案和行動計劃,如何高效高質量地執行……

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更需要的不是雞湯,而是方法論及其帶來的信心!


以上


嗯,我爹媽也很想培養我樂於奉獻的思想,於是經常鼓勵我要學會分享勇於承擔,但是我至今做不到,無他,因為我每一次借出去的東西要不回來他們會說你不要這麼小氣,我每一次主動做家務得不到一句誇獎還要被挑剔,在他們看來我做這些都是應該的,我只覺得憑什麼。
想要讓孩子向著某個方向去,總要給他一點動力,沒有什麼是他天生就該的。


看柯南一切的偵探片


樓主現在是以大人的視角回頭看「面對困難」這個問題,所以想從孩子身上著手培養。用心是良苦的,但仍然掩蓋不了想走捷徑的嘴臉(我知道嘴臉這個詞讓您不悅,但我找不到更好的替代)。
面對困難,逃避和繞道幾乎是本能的態度,尤其是那些短期內看不出負面結果的事情。對於一個孩子,還有什麼比能夠迅速消弭困難帶來的負面情緒更有誘惑的呢。很多成年人恐怕也未必走出這個怪圈了吧,不信你去看看「戰拖會」為什麼如此紅火。
所以,我以為,對待孩子不能直接上「面對困難的興奮感」這麼高端的項目。家長若有心培養,應該在縮短「困難實際上從沒被繞過去,逃避終究是成本大於收益」這個認知過程上下功夫。通過留心孩子身邊的事件,甚至是設計一些有及時反饋的事情,讓其儘早明白這個道理。才有平台施展您的「興奮感」大計,成為人中龍鳳,人生巔峰,一統江湖,千秋萬代。


題主的原問題是培養面對困難的興奮感,興奮是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個人認為不能被培養,就算經過嚴格訓練,面對困難也不只產生興奮,更可能產生混合了懼怕、緊張和興奮的綜合情緒。但有的孩子不容易受消極情緒干擾反而躍躍欲試,與其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情緒自控均有關係,我僅從家庭教育方面談一些家長能夠提供的支持。

  • 成就動機

1. 滿足孩子支配的需要
兒童的成就動機源自嬰兒期的支配動機,嬰兒本能地想要控制環境,他們不厭其煩地重複同一個動作,打開蓋子、合上,打開、合上,一次又一次把手裡的東西扔到地上,嬰兒通過動作去改變環境,並從中獲得喜悅。這時家長應該為孩子準備豐富的嘗試機會,滿足他們對能力和控制感的需求。
有的家長對不停地收拾感到厭煩,把孩子手裡的東西拿走甚至呵斥他,倒不如用新的刺激轉移他的注意力,換一個空間或者用鬆緊帶把玩具綁在附近,慢慢地孩子會發現丟出去的東西還可以拉回來,一個支配行為變成了兩個,提供了多樣的探索條件。

2.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到了幼兒期,從支配動機中萌生的成就動機會促使幼兒勇於克服困難,許多幼兒都表現出『我能行』的積極態度,得到鼓勵的幼兒從不斷試錯中積累成功的經驗。相反,如果不允許幼兒自己動手,學習解決問題的興趣就會被壓制,產生『習得性無助』。所以替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很糟糕,它以愛的名義剝奪了兒童發展的機會,那些在幼兒期沒獲得自主能力的孩子,入學後面對學習困難不容易堅持,對挫折的態度傾向消極。

  • 自我效能

1. 設置合理目標,科學評估過程
培養自主既非撒手不管,也非盲目鼓勵,兒童不具備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水平設置一個『跳起來夠得到的任務』,把大目標拆分成階段性的小目標,對過程進行科學性評估,再反饋回來校正目標。
例如,要求寫字又快又好還不能錯,超出了小學低年級孩子的水準,又快又好還不錯應該是最終目標,把它拆分成快、好、正確三個小目標,讓孩子一個一個去完成。如果孩子經過長期練習仍未達到預期,就要返回來查看問題出在哪裡,是坐姿還是握筆不對,是空間感不好還是手部肌肉發育較遲,再針對問題採取解決方案,這些都要求家長既懂自己的孩子,又懂教育規律。通過完成一個個小任務逐漸積累起成功,提高了孩子的自我效能,讓他感到可以勝任。

2. 將失敗歸因於做得還不夠好
孩子一定會遭遇失敗,家長先調整心態,失敗不是用來打擊而是用來自檢的。我家孩子某次參加競賽,回家說進去之前害怕地哭了,問他怕什麼?答:怕錯。卷子發下來後錯得一塌糊塗,有的字不會寫,有的不懂,問他怎麼辦,他想到幾個解決辦法並且照著去做,錯的地方得到糾正,失敗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失敗是因為做得還不夠好,不是自己能力不行,並且採取措施彌補不足之處,孩子才有自信接受下一次挑戰。假如把成功視為理所應當卻對失敗橫加指責,孩子就會畏懼困難、退縮寧可不做,免得做錯了被批評。幫助孩子分析失敗原因並且監督他完成,則可以促進形成積極的態度。

  • 情緒自控

聚焦過程,尋找新目標
注重問題解決過程的孩子,比注重成功後得到誇獎的孩子更容易堅持,他們把失敗看作尋找新方法的開始,將目光投向前面,而不是往後看。當聚焦於解決問題時,情緒中積極的部分會促使孩子表現出進取的姿態,通過問題解決獲得成就感,又反過來提高了兒童對自己的評價水準。大家碰到困難時的反應都差不多,但是成功後才能得到誇獎的孩子,更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一旦失敗也更容易陷入沮喪。


總的說來,克服消極情緒充分調動積極情緒,即便對成人也是不小的難題,何況孩子?家長應避免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畏難是正常反應,不該以成人的水平來衡量孩子面對的困難程度。我們應當扮演指導者角色,放手讓孩子去做,失敗時給予實際的幫助,同時表揚孩子付出的努力。


這簡單,做父母的得製造困難阿。

小學二年級暑假那會兒,爸媽為了阻止我上網把網線給拔了。我心裡念著那半部沒看完的A片研究了一個下午,愣是把網線給接上了。後來,困難不斷,電腦黑屏了,我修;資源沒有了,我搜;停電了,我等;奶奶進來了,我關。我在重重阻礙下越挫越勇,學會應對各種人為自然障礙。總結:荷爾蒙是人類進步的推動力,任何挫折都不能抵擋,任何挫折(嚴肅臉)。

PS:本人女


陪他玩遊戲 虐他


這裡有一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Carol Dweck非常痴迷於對「失敗」的研究。你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好像做什麼事都很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則很無助,生活中有不斷的失敗嗎?

Dweck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而且她下定決心要找到其中的原因。於是她開始觀察小孩子,並企圖從兩組不同的小朋友中找到他們之間的差異,以及問題的答案。

1978年,Dweck跟Carol Diener一起做了一項研究。她給小朋友出了不同難度的習題,並記錄了他們在解題過程中的話語。

很快地,那些無助的小朋友便開始責備自己,其中一個說道:「我暈了。」另外一個孩子則為自己辯解道:「我的記性一直不好。」

但是,問題還在繼續,而且越變越難。「現在一點也不好玩了。」有些孩子叫嚷道。但是他們的抗議沒用,Dweck還是不斷地向他們拋出難題。

最後,這些孩子終於受不了了。他們一直說:「我不做了我不做了。」然後他們開始討論起別的話題,想藉此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剛才刁鑽的難題轟炸中解救出來。

「這周末有一個才藝展示,我會扮演秀蘭鄧波兒。」其中一個女孩說道。但即便是這樣,Dweck還是不肯罷手,她給他們拋出了更難的題目。

這個時候,你猜發生了什麼?

這些孩子開始犯傻了,他們表現得好像自己一開始就沒有努力答題一樣,試圖掩蓋自己的失敗。

比如,有一個小男孩已經被多次告知自己的答案——棕色是錯誤的,但他還總是要選它,而且嘴裡還振振有詞:「巧克力蛋糕,巧克力蛋糕。」

這樣的結果也許並不令人吃驚。假如你曾經試過跟一群小孩玩棋盤遊戲,你可能就見過他們做這樣的傻事,而且還有過之而無不及(Dweck似乎遺漏了這一點,他們拿起棋盤直接扔到地上摔得到處都是,然後尖叫著跑開。)

但是,真正讓Dweck震驚的——並由此改變了她的整個職業生涯的,是那些成功的小朋友的做法。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榜樣,這些榜樣在你人生的關鍵時刻為你指明了方向。」她後來這樣寫道,「這些孩子就是我的榜樣。他們顯然知道一些連我都不知道的東西,但我下定決心要弄明白。」

Dweck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像很多成年人一樣,假如Dweck自己碰到了上面的情形,她會學著把自己的沮喪和憤怒隱藏起來,然後禮貌地答道:「我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還要玩下去。」而不是弄翻棋盤。

她以為,那些成功的孩子會跟她表現得一樣——他們有處理失敗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被它打敗。

但是,事實跟她想得非常不一樣。那些成功的孩子不僅僅能夠接受失敗,而且他們喜歡失敗!

當題變得越來越困難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開始責難自己;他們舔一下自己的嘴唇,然後說道:

「我喜歡接受挑戰。」

「題目越難,我就越應該努力嘗試。」

當題目變得越來越難的時候,這些孩子們並沒有抱怨遊戲變得不好玩,相反地,他們還會給自己非常積極的心理暗示,說:「我就快做出來了」或者「我之前就成功做出來了,我還可以再成功一次。」

還有一個孩子,當他被給到一個非常非常難,幾乎就不可能解出來的題目時,他也只是抬起頭看看實驗者,然後說道:「你知道的,我還想著你能給我點線索呢。」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Dweck發現,這些孩子們之間的差異在於思維模式。

Dweck先前一直以為:「一個人的天賦是確定的。你要麼聰明,要麼就不聰明。假如你失敗了,也就意味著你不夠聰明。」

這也是為什麼,當那些無助的孩子開始失敗的時候,他們就無法接受現實了——因為失敗僅僅是告訴他們,他們弱爆了(自己是那麼容易就困惑,自己的記性是如此不好)。

在這種情況下,遊戲當然也就變得不好玩了——誰會願意被時時提醒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呢?也難怪他們會開始轉移話題。

Dweck將這種想法稱為「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即認為你的能力是確定的,這世界只是一系列的測試來告訴你你的能力怎麼樣。

而那些成功孩子的觀念恰恰相反,他們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努力,而這個世界上也充滿了有趣的挑戰來幫助你學習成長。Dweck將其稱為

「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在碰到更難的智力拚圖時會那麼興奮——因為那些簡單的題目不具有挑戰性,他們從中也學不到任何東西。但是那些難題就不一樣了。這些題簡直太棒了——可以讓他們發展一個新技能,或者征服一個新問題。

而在之後的實驗中,孩子們甚至要求將題目帶回家,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花更多的時間研究它們。

一個七年級的孩子還這樣跟她解釋道:

「我覺得智力這東西是需要你自己努力爭取,而不僅僅是被賦予的。大部分的孩子在不確定答案的時候都不會舉手,但是我會經常舉手。因為,假如我的答案錯了,我的錯誤就可以被糾正過來。或者,我會舉手問道:『這事我不明白,你能幫幫我嗎?』這麼做我就在提升我的智力。」

在那些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看來,成功來源於證明你自己有多棒。努力是一個不好的預兆——假如你需要努力嘗試,還要不斷地問問題,那顯然說明你不夠優秀。而當這些人找到了自己能夠做好的事情時,他們就會想著重複做這件事,以顯示自己對這東西有多麼在行。

而在那些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看來,成功來源於成長,而這當中的精髓就是努力——因為只有努力才會成長。當他們對某件事情已經非常擅長的時候,就會把它放在一邊,並繼續找那些更有挑戰性的事情,這樣來保持持續地成長。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會在自己不犯錯誤的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而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會在自己為某件事苦苦掙扎,並最終找到解決方案時覺得自己很聰明。

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前者會埋怨整個世界,而後者會想著如何改變自己。前者會害怕努力地去嘗試,因為一旦他們失敗了,就說明他們是一個失敗的人,而後者永遠不會懼怕嘗試。

而且,隨著Dweck對研究的持續展開,她在各個領域都發現了上面的這種差異。

在人際關係中,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尋找那些讓他們變得更好的夥伴,而固定型思維的人則只願意找那些允許自己停滯不前的人(而一旦雙方之間有什麼衝突,就會演變成非常可怕的爭鬥)。

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CEO會不斷地尋找新的產品,並不斷地尋找優化的方法,而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CEO就會縮減研發經費,然後希望從舊有的成功產品中擠出新的利潤。

即便是在運動領域,那些具有成長型思維的運動員都會通過不斷地訓練讓自己越變越好,而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運動員則會將自己不斷萎縮的技能歸罪於周圍所有的人。

不僅如此,Dweck還發現,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可以改變的。即便是一些很小的干預——比如說告訴學生做得很好因為他們很努力地嘗試了,而不是告訴他們因為他們很聰明。

諸如此類的做法影響非常大。而隨著工作的深入,她還發現自己可以將那些原本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改變成積極的,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

而她自己也改變了——從一個總是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以證明自己有多麼聰明的思維定勢者變成了一個尋找新的挑戰的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這很困難:

「因為我開始承擔更多的風險了。有的時候,我會回頭看看,看看自己犯下的所有錯誤,遇到的所有挫折,然後,我會覺得非常痛苦(就感覺自己一無是處)。這時候你真想一頭從這種狀態中衝出去,然後往自己的臉上貼一層金。」

但是,她最終抵擋住了這個誘惑,並成為了一名業內領先的心理學家。

變得更好的第一步是相信你可以變得更好。在她的書《Mindset》中,Dweck解釋了如何對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進行心理暗示。

固定思維的人會說:「如果你失敗了呢?你會是個失敗者。」而成長型的人會說:「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是一路失敗來的。」

而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成果的時候,我就想:這很不錯,不過我早已經這麼做了。我堅定地相信智力是可以改變的,才能是可以被習得的。

確實,我敢說我是一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但我還是發現有些方面我有著固定的思維模式。

比如,我過去認為我很內向。每個人都告訴我我是一個既不外向也不內向的人。但從小我就很害羞,喜歡一個人讀書,所以很顯然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但是我現在長大後發現,這不是故事的結束。我開始善於主導話題,或者講個笑話把大家都逗樂。我喜歡在聚會上講故事,或者衝進一個房間向大家打招呼。

這方面我大有進步!當然了,我還不是我所知道的能主導聚會的那種人,但是我已經不再認為我們可以純粹地貼上內向或者外向的標籤。

成長型思維模式已經變成了我和我的同事的口頭禪。每當我們感覺到有誰對工作有點抵觸或者因為」我不擅長「而拒絕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就說」Growth mindset!「然後試圖解決問題,把它看作成長的機會,而不是測試自己的水平。這不再讓人感覺恐怖,只不過是另一個需要投入工作的項目。

正像生活本身那樣。


這篇文章翻譯自Aaron Swartz的博文——Believe you can change。

文中提到的心理學家Carol Dweck在TED上做過一次演講,談論的正是這個主題。

我也讀過一本相關的書籍,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成功,動機與目標(Succeed: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

作者是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 (Heidi Grant Halvorson)


這樣說吧,希望你能看到。講講我的事。
希望對你的想法,有另一個角度的啟發。
我一直是一個內向敏感的性格。我討厭競爭,討厭衝突。
可,我爸媽就是有這種迎難而上的想法。
小時候因為我不敢去給賣東西的人說話,我媽在街上踢我屁股。
我是個女孩子。特別敏感,情感細膩那種。快樂悲傷都會比別人敏感。
最悲傷的記憶是青春期,我高中時候遭遇校園欺凌。但我爸媽覺得就是孩子的小打小鬧。
我的桌子上堆滿垃圾,扔向我的紙團,倒在我頭上的可樂。一落千丈的學習。嗤笑聲至今都在我的腦子裡。
沒有人和我說話,只能趴在桌子上假裝睡覺。
有一段時間失眠,情緒低落,時常突然崩潰大哭,創傷後遺症,會一點聲音就驚嚇跳起來,自殘,想自殺。
我給我爸媽說,我爸媽覺得應該迎難而上不把這個事情解決了,就是一個失敗者。
我要求看心理醫生被拒絕了,我媽覺得我就是作。
她至今不了解什麼叫抑鬱症,每次我說,她都帶著嘲諷的語氣說,「矮油嘿,你還真厲害,哪有那麼多事,別鬧」
就是這樣,直至現在,我的抑鬱症是間歇性,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
我每次都是在n次自殺念頭下,n+1次說服自己不要自殺。
我覺得,我告訴你我的情緒,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被理解。
我覺得一個人遇到困難想退縮是正常的,有的困難是一個人在不摧毀他正常精神狀況下解決不了的。
不要為了讓他做會給他留下陰影的事情,僅僅因為希望他比別人勇敢。
害怕,逃避傷害是人的本能。
我如果有一天突然毫無徵兆的自殺了,我自己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
我的生活,無論它在別人眼裡是什麼,習得性悲傷,而且持續。想上癮一樣,變成了我多年的習慣。一個潰爛了近七八年的傷口,一直沒有癒合。
至今回家,我媽都在看「如何做孩子一生的貴人」
我無言以對,每個人都在試圖感動自己。而非真正了解他人。
不是每一個困難,都需要直面的。
……
即便我有很多無法克服無法直面的東西,但我不是一個失敗者。
我非常努力的活著,我省吃儉用,理想崇高。往死里努力。
但是,也許父母看著欣慰。
是一個努力,前途不錯的人。
可我不這麼想。
我沒有安全感,我視財如命。拒絕參加同學聚會。我會遇到困難時候第一反應是回憶,然後是習得性的痛苦。
希望,每一個家長,尊重孩子的弱點。


事情正是因為難,才有了做他的必要。


推薦閱讀:

哪些時刻你發現小時候的自己比現在的自己牛好幾倍?
和自閉症兒童交流需要注意哪些?
家長怎樣做才能有助於孩子真正擁有謙讓的美德?

TAG:心理學 | 成長 | 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 兒童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