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是不是年齡越大越難接受新事物呢?為什麼?


謝邀。

不一定。
我20歲的時候,比現在狹隘得多,也偏激得多。
我那時候,認死了一個道理,不肯改,而且總覺得,他人都是惡意的、矯情的、愚蠢的、虛度時光的、毫無邏輯的,只有我自己,以及我確認的道理,是真相的、通透的、有追求的、有情懷的。
現在的我,29歲吧,不能說全改了,但比20歲時,要寬和通透些。

實際上,我見識過這種情況:有些年紀大些的人,能夠接受新鮮事物,雖然挺勉強;有些年紀小的人,能夠接受新鮮事物,卻完全不能接受過去的事物——實際上,他們排斥起來,要兇猛得多。

我覺得許多時候,我們都被「新鮮事物」這詞糊弄了,許多時候,年輕人更善於接受新鮮事物,是因為拿東西恰好處於他們的年代,而他們還沒有一個固有的習慣的觀念。如果換成「與已有習慣不同的事物「,那麼,任何年紀的人,似乎都會下意識的推拒的。


接受與已有習慣不同的事物,和年齡沒有決定性關係。我覺得牽涉其中的,是這麼個問題:
接受與已有習慣不同的事物,意味著你必須更新自己的價值觀;你必須接受自己已有的許多習慣都被推翻;你必須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很無知;你必須承認世上不止一種價值觀——對一些人來說,這沒事;但對一些略帶自卑情緒的人來說,這事非常不妙。所以,下意識的推拒會產生。許多年輕人喜歡宣揚老年代的東西陳腐,許多老年代的人會念叨新生事物荒唐,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不願意承認」我喜歡的東西是錯的,我在這方面知道得很少「。

把心放寬一點的話,下意識的抵制會少許多。這實在和年齡沒有決定性關係,只是一個人開明與否,而已。


他不代表大多數人,但至少讓世人知道,存在一種可能:

85歲的李嘉誠,從早年創業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非專業書籍,他會抓重點看,如果跟公司的專業有關,就算再難看,他也會把它看完;二是晚飯之後,一定要看十幾二十分鐘的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

這種勤奮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關於工作習慣,最為著名的細節是李嘉誠的作息時間: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

熟悉李嘉誠的人士表示,他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他每天90%的時間,都在考慮未來的事情。他總是時刻在內心創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給自己提問,然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等到危機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一個被廣為傳播的事實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而在這之前,李嘉誠已經準確預見,並早已做好了準備,等到危機來臨時,集團不但安然無恙,還從中獲得了擴張的機會。

作為一個商人,李嘉誠對數字尤其敏感。

從20歲起,李嘉誠便熱衷於閱讀其他公司的年報。除了尋找投資機會,也從中學習其他公司會計處理方法的優點和漏弊,以及公司資源的分布。他自稱可以對集團內任何一間公司近年發展的數據,準確地說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看一看便能牢記,是因為我投入。」

對於信息的重要性,李嘉誠常常一再強調。雖已85歲高齡,但他對新技術的了解,並不遜於年輕人。在李的辦公室,左手邊擺著兩台電腦,實時顯示旗下公司的股價變動。而在側面辦公桌上,則擺著他的蘋果筆記本,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的。

每天早晨,李嘉誠都能在辦公桌上收到一份當日的全球新聞列表。據一位跟隨他十餘年的人士透露,這份新聞列表並非摘要,而是一個又一個的新聞標題,多來自《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全球知名媒體。李會先瀏覽,然後選擇其中想看的文章,讓人翻譯出來細讀。

李嘉誠的這個習慣堅持了十餘年,並因此而專門設立了一個四人小組,負責這項工作。而他之所以看標題,不看摘要,是不想被別人誤導。

據另一位員工透露,以前,李嘉誠看新聞喜歡紙質版,iPad出來之後,他就只看電子版了。李現在用的是iPhone手機。

這些習慣,讓李嘉誠始終站在資訊的最前沿,也讓這個老人投資了一系列高科技公司。

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最近這兩年,投資了六十多家科技公司,其中不乏很多明星項目,例如Facebook、Skype、Siri、Waze、Spotify、Summly等等,而這個團隊總共不過8個人。

「他並不是一個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對潮流的把握遠超很多年輕人。」一位下屬透露。李嘉誠旗下公司無數,連很多下屬都數不清,直接向他彙報的,就有200人左右。每個月,李都會跟海外管理層進行會議,每年會「出外巡檢」三四次。

李的多位下屬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李嘉誠非常善於問問題,遇到一個新事物,他總是會想,這和我、和我的公司有什麼關係?他總是會將自己的問題交給專業的人去尋找答案。

比如,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開始火起來的時候,李嘉誠曾經問過旗下公關團隊一個問題:怎麼看待其和平面媒體以及網上媒體對集團公關的影響?

為了回答李嘉誠的這個問題,公關團隊專門召開最高會議進行討論,形成專題報告向李彙報。有趣的是,最後這個團隊甚至開發了一款軟體,專門用以評價不同渠道的公關效果。

「如果李先生是個停滯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李嘉誠的一位下屬感嘆,「外人都將他看成超人,而他自己,則始終將自己看著是變成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南方周末 - 李嘉誠:孤獨是他的能量


我觀察到的普遍現象是,知識越多、經驗越多,就越難接受「新事物」,接受也只是在表面上追逐一下潮流。能不斷反省、更新自己定見的人只是極少數。

如果人上了年紀還願意接受新事物,年輕時多半也是弄潮兒。


1.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有路徑依賴。一個人在青年,壯年練就成的髓鞘,使一個人產生強烈的思考慣性,行為慣性,心理慣性。如果要改變的話,是很痛苦的。這就要求這個人一直保持改進自我的意願,能夠像 @Raymond Wang 說的:「能不斷反省、更新自己的定見。」

2,學習會經常暴露一個人的無知,這會很影響老年人的心態,很多老年人未必拉的下臉,向自己的孫子輩學習。問多了,孫子說一句:你怎麼這也不懂啊。很多老年人可能就會因此止步了。這就需要一個人有強大的進取氣質,而不是固定氣質。

3,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年齡越大,接受學習新事物的難度越來越大,而收益越來越小,並且風險越來越大。仔細辨別兩件事情的細微差異,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尋找,辨別,分析處理信息的。所以古話說,老來不學藝。就是說這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所以,題主問:是不是年齡越大越難接受新事物呢?我馬上會說:是。


那麼,是什麼情況,一個老年人還願意去接受新事物呢?
好奇心。非常強大的好奇心。
正是強大的好奇心驅使一個老年人不顧及成本難度,追隨自己的心,去看看、把玩這個世界的有趣事物,而大部分的人的好奇心早已經被磨滅,對這個世界熟視無睹了。

那麼為什麼一個人老了還有那麼強大的好奇心呢?
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身體。使用大腦者必須有體力的支撐。唯有他的身體還能夠支撐起他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唯有他的身體還能支撐他能專註沉寂下來,他才有可能花一下午去折騰一個新的事物。否則,如果他看十分鐘就想困,感覺十分吃力,並且過段時間就忘了,即使有再強的好奇心也會慢慢磨損掉。他就會選擇一種不費力的生活,如晒晒太陽,看看電視,坐在院子發獃,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等等。
所以,身體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心態也很重要,保持對新事物的敏感,對一切事物的不確定,專註思考的習慣)這都需要合理規劃較長期的生活方式。
而身體垮了的標誌就是,不願想事了。就這樣吧。對世界開始敷衍了。不願在難事上努力了。

為了不變成一個糟糕,無趣,頑固,自以為是的老頭,開始鍛煉身體吧。

參考資料:書籍《哪裡的天才》《天才是訓練出來的》。


日本宮崎縣的幸島上,除了有一條小溪和一群猿猴外,再也沒有其他東西。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來到幸島考察猴子的生活,他們擔心猴子會挨餓,專門種下蕃薯供它們食用。  很快地,猴子發現蕃薯從地下刨出後可以吃,只是吃之前要用手來拍落上面的積泥。這樣過了些時日,有隻猴子不小心將番薯掉進溪里,無意地發現溪水可以洗凈積泥。它把這個辦法告訴給其它的猴子,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約85%的猴子都學會了用溪水來洗凈番薯後再吃,只有約15%的老猴依然堅持著用手來拍泥。  又過了些日子,島上的小溪幹了,再也沒法洗番薯。在茫然中,又有一隻聰明猴子發現用海水也可以洗蕃薯,便把這個辦法告訴給其它猴子,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那85%的猴子又都開始用海水洗番薯吃。可那些15%的老猴依然保留著用手拍泥的習慣。  研究人員對那些不願變化的猴子作了分析,結果跌破眼鏡,它們全部是公的,且年齡都超過12歲,若按壽命換算成人的年齡,剛好相當於45歲以上的男人。而且,這群猴子竟然都是它們中間有權勢的領導階層。
————————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這個故事,於是百度一下搬運過來給題主參考。


不是!

因為要跟小盆友做朋友…

就要把自己也變成小盆友…

我的偶像是EXO!!!!

我最喜歡玩的遊戲是CF!!!!

我最喜歡看的電影是小時代!!!!


我現在認為:保持獨立的思維,開放的心態以及基本的好奇心,任何時候都可以接受新事物。

希望等我50歲也能這麼看╮(╯▽╰)╭


完全不對。是年輕時受到的教育越局限,越目光短淺,老了越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反之亦然。


是不是年齡越大越難接受新事物呢?
不一定

為什麼?
你是獨立的一個人無所謂,
雖然還是有慣性,
但是還願意學習。
你是群體里的一份子就不一樣了,
周圍都在棋牌室打麻將,
沒人玩QQ麻將,
你一個老頭會自己去學?
那你肯定是和他們發生矛盾了。
身體和精神都不支持大的變動的時候,
學習新的東西也是危險的,
關鍵就是老人嫌麻煩,
走兩步就到棋牌室了,
我會去碰電腦那玩意?
老不是你一個人,
是你周圍一群人都老了,
這群人會影響你。
你看那些提前退休的人,
馬上身體和精神就不振了。
還有那些五十歲住進養老院,
過一陣子你再去看他,
活動和思維都變慢了。


首先,是的,年齡越大越難接受新鮮事物。

可我猜題主想得到的不止是這個答案,題主在心裡也許還期待著一些「奇蹟」能夠出現。

好的,這就來。年齡越大越難接受新鮮事物,可是這個難度比你所想的要小。

這是心理學家Dan Gilbert做的一個演講,題目是You Are Always Changing。
視頻封面TED演講:丹?吉伯特--You Are Always Changing 未來自我的心理視頻

(因為不支持網易公開課的視頻的上傳,所以貼在這裡的是優酷視頻,沒有字幕版的。有興趣的話可以在網易公開課裡面搜一下,有中英字幕,而且可以隨意切換。)

在這個演講中,Dan Gilbert討論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真的在按照我們想像的方式變化么?」這裡想像的方式,其實就是「我們的變化會越來越慢,我們現在所處的狀態很可能會長久維持下去。」

演講者和他的團隊對數千人做了調查,讓其中一半人預測在未來10年中,他們的價值觀可能會發生多大變化;另一半人根據已有的事實,告訴調查者在過去的10年中,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多大變化。

根據調查的數據分析,Dan Gilbert的結論是:
首先,我們是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變化會減緩;
第二,我們錯了,因為這種變化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慢。資料庫中從18歲到68歲的每一個年齡段中,人們都大大的低估了在未來的10年他們會經歷多少變化。事實上,18歲的人群預期的改變僅僅和50歲的人群實際經歷的一樣。

除了價值觀這樣比較虛無飄渺的特質之外,一些很明顯的特質也會有超出人預期的改變。比如我們的偏好。我們總會推測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愛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只要稍稍回憶,就能發現在好惡的選擇上,我們在過去的幾年過有很大的變化。

這個結論剛好能回答問題:年齡越大越難接受新鮮事物,改變的速度越慢;但是年紀大的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絕不是大部分人想像的那麼差,很多人多高估了自己接受新鮮事物的難度,低估了改變的速度。

當我們回看過去,會認為自己所有的變化都是理所應當,自己接受新鮮事物的過程都自然而然。但去看以後,因為充滿太多不確定性,我們會下意識假設自己現在的狀態持續存在,而現在的狀態顯然與未來的不確定性有很大的衝突,由此我們擔心未來的自己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

這個擔心不全對,因為假設不完全正確。現在的狀態持續的時間要比我們假設的短,在新鮮事物出現的時候,我們並不是現在的自己。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新鮮的事物是真正的橫空出世,在此之前會有一些過渡版本的「半新」的事物在改變你的認知,你為這個「新鮮事物」所做的準備會比你想像的要多,接受的難度會比你所想像的要小。

我們都高估了時間對我們損害的程度,低估了自己隨著時間逐漸完善的程度,簡而言之,很多人都懼怕時間流逝,忽略了時間的力量。殊不知,事物會翻新,人也會隨之變化。

借用Dan Gilbert的結尾,「在我們的生命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所以不管年齡多大,我們都在接受新鮮的事物,都在變化。


個人覺得,「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裡面的新事物一詞往往代指新興產品,諸如電子產品一類。
如果把新事物說泛了去,那麼這個跟年齡無正相關,跟閱歷,跟心胸,跟情商,跟智商種種都有關。


研究發現,人的年紀越大,越傾向於規避風險,而新事物往往意味著嘗試風險,因此被規避。這是因為年紀大了更有智慧,還是因為大腦改變了?腦科學研究結果更支持後者。眾所周知每個人的衰老速度都不同,而大腦右後頂葉的灰質體積的改變可能 是年紀變大後規避風險的原因。隨著全球老齡化,30年後60歲以上的老人將超過兒童的數量。而老人規避風險的決策傾向可能對全球經濟、政治決策帶來改變。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3822


曾看到丘吉爾的一句名言,覺得很切題,就拿過來用了:一個人在年輕時候不是開明派,那他就沒有良心;在老年時不是保守派,那他就沒有腦子!


都是以年齡為借口,實則是為了維護那點持老賣老的優越感,這種人最喜歡的口頭禪就是我們當年XXX,現在的XXX就是XXX。父母從30幾歲就開始是這樣,我小時候一直以為人到了那個年齡就會停下來,現在到自己30幾歲,我還在不斷用科技產品,很多新事物對我來說都很快上手,當然也沒玩到發燒級。這才發現,這都是人的差別,他們30歲開始就拒絕新事物,換來的就是30年來掛在嘴邊的當年的優越感,還有手機電腦出點小問題都不會搞,像個原始人一樣只能可憐巴巴地看著兒子求助,那麼這種可憐能對衝掉多少優越感?也見過很多長輩一直不抗拒新事物,他們老年的生活很精彩,和下一代的溝通也很好,都是性格和取捨的問題,不能一刀切。


據我所知大部分男人不管多老都願意接受年輕漂亮的女人


跟年齡沒關係
跟人有關係


第一次回答問題,獻醜了。我覺得能不能接受新鮮事物,並非取決於年齡。我在比現在更加年輕一些的時候,腦袋很硬,還傲慢,總覺得自己腦子裡的就是真相。現在年長了,知識閱歷都相對豐富起來,腦袋也變的柔軟,只要合理的事物,我都願意接受。一些年長者不願意接受新事物,個人感覺是因為傲慢,是因為固執。人要常常學習,保持思考,腦子不要硬。


倒不是接受不了,只是本質都差不多。


人的認知呈螺旋上升。對新事物的接受力度來自於人的認知,所以不是年齡越大越難接受,而是應該分階段來看。
這就要研究了。總之不是隨著年齡單純的與接受新事物的力度成反比。
但一般來說一定是年紀越大,能接受的越少(不和意願相關,主要是和人的生活精力、關注分布有關)。
說年紀輕不願意接受的,請先排除叛逆期,然後再看所謂的接受不應該是單純的意願接受(即主動消化吸收),更多的應該是非主動接受(被動應激吸收)。
我覺得我碉堡了,對這個答案很滿意,內心點一百個贊。
┏ (^ω^)=?割┏ (^ω^)=?
順便求解人的認知螺旋上升這個觀點有沒有出處,哪個人提出來的,有沒有相對應的研究報告。我下次提問。。


你所謂的年齡越大指的應該是距離人的平均壽命越近的意思。
人都要死了,還學那麼多東西幹嘛?帶到天堂里去嗎?
所以這是除了思想頑固、身體精力因素之外的最大問題。
如果人的平均壽命是200歲,我相信現在的百歲老人仍然會樂於學習上網的。


推薦閱讀:

看了很多電影,大腦還是一片空白怎麼辦?
「所有男人都是孩子」怎麼去理解?
如何通過學生會面試?
你曾經有過哪些不被社會認同的(理解的)出格的想法?
一直激勵你成長、前進的座右銘是什麼?

TAG: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