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短時間交談和觀察判斷候選人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

在很多場合下這種技能非常有用,比如面試、初次與潛在的合作夥伴見面等等。但是這種能力又很難掌握,畢竟人的思想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可能跟各種心理學知識都相關。交談中每一個問題和每一句話乃至每一個肢體語言都在反映這個人的內在特徵,但不懂得相關知識或者沒有相關經驗又很難體察,期待在這方面有很高造詣或者對於各種心理學在行的朋友們的高見
-------補充問題--------
又或者有哪些方面的專著比較深入淺出的論述了相關的問題可以用於參考?
-------再次補充---------
另外,由於人們初次見面的時候大多數會有或多或少的面具和偽裝,尤其是一些鑽營、雞賊或者城府很深的人,都會用語言和情感的手段來偽裝自己,如何透過表面看到對方的本質人格和心裡就顯得很重要,這方面的經驗或者理論書籍也希望各位知乎達人給予指教,不勝感激

--------再次修改問題----------------
看了大家的回答,尤其是羅文益同學的回答,受益匪淺。也反思了一下,的確是因為我的問題涵蓋面太廣,太寬泛的問題不會有什麼簡單的答案,即便有也會是一個專門的研究體系了。所以我把問題聚焦一下:
假設我們要討論的場景是一個崗位面試的場景,在通常情況下,我會比候選人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並且接觸過更多的人,候選人的目的很簡單,通過面試給我好的印象得到一次機會,而我需要在短時間內判斷這個候選人,專業能力方面不是問題,但人格特質和價值取向是否合適就比較難,但畢竟有些人識人的能力就很高,面試成功率幾乎達到80%,那麼必定是有一個理論體系來支撐,並通過語言和肢體的溝通運用出來,達到認知候選人的人格和價值觀的目的。
一般來說,我們在面試中,都會關心候選人是個責任心較強的人,還是會敷衍的人;是細緻的人,還是粗枝大葉的人;是投機心較強的人,還是踏踏實實穩紮穩打的人;是自私自我的人,還是開放包容的人;是強勢的人,還是退縮的人;是縝密的人,還是草率的人;是直截了當的人,還是迂迴曲折的人;是激進的人,還是保守的人,等等等等;如果能夠判斷出這樣的一些特質,就能更好的把握這個人是否合建立合作關係,還請大家就這個更聚焦的問題貢獻智慧,謝謝!


對「經歷」的描述不一定可靠,對趨勢、行業、事件的「理解」才可靠。

工作上,你去拷問對方經歷過什麼事情?做過什麼樣的項目?在項目里的地位是什麼?
這些通過精心準備完全可以作假。

相親時,你去拷問對方畢業於什麼樣的大學?年薪多少?有沒有房車?
這些也完全可以作假。反正你又不可能當場逼人家掏出畢業證、房產證、車產證、稅單。

但是,當你詢問對方對行業的理解,對更廣博世界的理解,立馬就能看到對方真實的水平。
他有沒有讓你耳目一新的觀點?有沒有強大邏輯的思維方式?有沒有直擊本質的洞見?


如果你去面別人,對方非常喜歡說自己的「經歷」,但是很少有自己的「洞見」,那麼就要小心了。

當然,如果你是被面試者,面試官只關心你的經歷,你過去做過的事情,卻不問你對這一細分領域的理解,以及將來要做的事情的規劃,那麼這是爛公司,不值得去。

用這個套路去看知乎用戶也一樣,有人喜歡說自己青梅竹馬經歷,有人喜歡說自己混跡中東和北美經歷,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展示過自己洞見。我不管他們的真實身份,反正,沒有洞見,我就不會關注。


謝謝大家的鼓勵,早上答完題覺得寫得太理論化,剛才又寫了一篇公眾號文章,舉了一些實例,鏈接在乾貨|相親防騙術
———————————
感謝閱讀,歡迎來看我的心機女神故事會 花神妙等你很久啦


此回答後半部分含有暗黑成分,請心理薄弱或有道德潔癖的朋友慎讀。

~~~~~~~~~~~~~~~·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判斷出對方的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要麼是運氣好,趕上了對方正處於傾訴慾望強烈,急需直抒胸臆的狀態;要麼是遇上了頭腦簡單和閱歷較淺的人。

想在短時間內就判斷出對方的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頭一個難點就是自身得具備豐富的閱歷。

人之所以難於判斷和了解,除了影響人的外界因素太多、人自身有顯性和隱形的利益訴求,更關鍵的是在社交層面,人普遍存在假面。

所以判斷人格特徵除了通過交談和觀察,還需要在交流之後自己去感受、體會、分析和總結,而思想和價值取向更是得通過深層次的溝通才能有較清晰的認知,想更準確地了解人,大量時間的投入幾乎是必須的,尤其是在與關鍵性人物打交道的時候,因為在你了解對方的同時,對方也在了解你。

豐富的閱歷,與這個人曾接觸過多少人,經歷過多少事以及思考和總結能力都密切相關,尤其是前兩者,是閱歷豐富的基礎。

在社交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儘快了解自己打交道的對象,從生物性上講,這也是人熟悉環境獲取有效信息的一種本能,人們普遍認為只有這麼做才能更有效的保護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人的大腦有歸類的本能,尤其是面對複雜的現實社會,它往往會根據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和信息,習慣性的對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進行分類,因此通過學習心理分析和人格判斷的書籍是一條識人的捷徑,但要注意:社交活動中的「按圖索驥」容易導致社交思維僵化,尤其是在你閱歷尚淺的時候。

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識萬種人」這三點中,最後一點確實是最難的。


以下是一些快速判斷對方的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的方法及技巧:

1,觀察對方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

這一點已是公認的衡量人是否成熟的標誌,是人自我保護的重要技能,是需要重點修鍊的社交基本功,知乎里關於情緒控制能力的論述很多,在此不再贅述。

2,最有效的探底是示弱。

人在面對弱者時,心理上的優越感和安全感往往會大幅增加,對情緒的控制也會鬆弛,與日常相比,這個時候較容易暴露自身的本質。

舉例:人在社交場合表現出「前倨後恭」,可作為判斷人是否勢利的檢測指標,而如果對於弱者其採取「前恭後倨」的態度,則更能透射出此人的操守品行、自我認知、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在與其打交道的時候就要多加幾分小心,以免在彼此熟悉之後被反噬。

3,警惕爭議性話題。

在人與人交流的初期,一般都會在寒暄和暖場之後才進入正題。

對於爭議性話題,城府深的人基本都不會輕易表態,甚至完全不表態,在我國這已經被看成是一種社交智慧,但閱歷尚淺的人,經常會把這些話題看作是展示思想和彰顯個性的機會,暴露自己的成色,因此很多老手往往會將爭議性話題作為試探,來挑動對方的情緒和心態,藉此推斷出人的思想輪廓、成熟度以及定力,如果你初入社會,對這一點要保持提防意識。

4,看對方是否具備多贏意識。

在受過多次挫折和磨難之後依然取得成就的人,對於人生的感悟確實勝於常人,通常其對問題的思考和相關因素的分析會更細緻和周全,同時做事情時也常有給別人留後路的意識,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即使很多時候只是做出表面上的謙和,也能為其有效消減很多不必要的敵意和齟齬,畢竟在職場和生意場上,有長遠眼光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給別人留下「做人太狠「、」做事太絕」的印象和口碑。

因此多贏意識,可以作為判斷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的指標。在信息傳播通暢和迅速的互聯網時代,缺乏多贏意識、靠損人利己,會死的很快很慘。

5,重視家庭環境和成長背景對人的影響。

人的成長受父母及家庭環境的影響非常深遠,在何種環境下耳濡目染和長期熏陶,會直接決定人的言談舉止、人格特徵、思維方式、價值觀等關鍵性特徵,在正常情況下,父母社交意識較強、家庭環境更優越的人,見識和眼界與普通家庭出身的人相比更有優勢。

作為個人隱私,稍有自我保護意識的人都不會輕易泄露自己的家庭狀況,如果你能提前了解到對方的家庭環境和成長背景,在與之打交道的時候,會是一條相對可靠的判斷依據。

6,「被視感」可作為判斷對方是否有城府的參考指標。

有城府的人習慣於努力地從別人身上發現弱點的蛛絲馬跡,正因為如此閱歷豐富的人都有一雙與眾不同的眼睛,這是在長期與各色人等打交道的過程中練出來的。

在你觀察和了解對方的過程中,對方也同樣在觀察和了解你。但在被觀察者的角度,會有「被視感」,會覺得對方好像總是在用眼睛審視著自己,人的感知是很敏銳的,這種由「被視感」導致的視覺壓力與正常社交時的視覺壓力在持續時間上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即使被觀察者很年輕閱歷尚淺,也依然能感覺到這一點。

7,留意對方說話時的用詞和專註度,

說話時用詞謹慎同時眼神專註度較高的人,閱歷都不會差,這是由於其懂得「謹言慎行」,明白事情能不能做成與話說得滿不滿沒有必然聯繫。從行為層面看,其以前也應該有過較豐富的實踐經歷,並對自身的能力進行過考量,對實踐層面操作的複雜性有過體驗、思考和斟酌。

而專註度是成事的重要保證,我身邊就有日常貌似弔兒郎當,但一旦做起事來,極其專註認真的人,由於這種人日常表現和關鍵時刻的對比過於強烈,結果反倒在公司里更受重視和信賴。

很難說這種心理學上的對比效應是其性格使然還是刻意為之,如果是後者,那這無疑是一種閱歷豐富、深諳人性的體現。

8,大多數的人都沒有人前表現的那麼堅強。

不是每一個人都自帶燃燒小宇宙屬性,像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所言「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面對重大挫折、挑戰和打擊依然能保持內心強大和目標堅定的人終歸是少數。在低谷時的表現,往往能更準確地看出一個人的成色。

PS:長時間與相近年齡段和相近行業的人打交道,容易令人產生高估自己識人能力的錯覺,但對自己的成長進度敏感度較強的人會覺察到這一點,如果你發現身邊某個人經常在主動拓寬自身的社交圈,他很可能是個具有較強進取心或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


現代人更善於學習「術」,不願意修習「道」,但有些東西確實得靠時間來積累和打磨,得通過事兒來品,比如學會識人。

再怎麼精通「識人」之術,也還是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以時間和成績為自己代言。

無論何時,先做好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是做人和做事的基礎,到最終你會發現:圍繞在你身邊的靠譜的人,基本都是被你身上的品行、才華、閃光點和價值吸引來的。


我來講講頂級主管和成功的招聘經理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吧。他們懂得一句簡單的話,並能在觀察、評估他人時運用上這句話,那就是Everything Counts!

我開了家招聘公司,會向每一位新進獵頭和顧問強調這句話,因為與我們合作的優秀公司和高管在評估我們介紹給他們的候選人時,都會踐行這句話。

Everything Counts背後的道理

Everything Counts背後有兩個重要的道理。第一,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能反映出這個人的某些特質。實際上,一個人不說、不做的事情也能反映出ta的特質。

第二,在這個商業社會中,能力出眾的人的行為和目的具有一致性。例如:

  • 優秀的人一直都很優秀
  • 專業的人一直都很專業
  • 成熟的人一直都很成熟
  • 注重質量的人一直都注重質量

比如,如果你是一個達到一定優秀水平的人,為什麼在別人面前要假裝自己低於這一水平呢? 如果你成熟或高度專業,為什麼在別人面前要假裝自己不夠成熟,不夠優秀呢?你不會這麼做。沒有人想表現出低於實際水平的樣子。

然而,在商業情況和工作面試中,人們試圖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現出比真實的自己更優秀的樣子。之後他們可能會按照某種狀態表現一陣子,然後突然會做一些、說一些不當或不可取的東西。這與之前的的表現不同,甚至更糟。

你忽略的地方,他們不會忽略

大多數人會找理由忽視這些小跡象。然而,有經驗的高管相信他們的本能和內在意識。他們不會忽視這些跡象,而是會在很大程度上依據這些跡象,形成自己的判斷和評價。在他們看來,這些跡象代表了這個人思考和做事的真實水平。

你可能認為用這種方式來評判別人不公平,太小題大做了。可能這一天ta不順心,可能心情不好,或者有時發揮失常,人不都會這樣嗎?這不是很正常嗎?你怎麼能僅僅通過他做過,說過,或沒做過,沒說過的一件事就給這個人下結論呢?

相信我,這種事情發生一次就夠了。因為在商業環境中,現實就是——如果你以不當的方式做某事或說某事,對方就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讓你拿出更好的表現。比方說,我們的一位顧問出於某種原因,沒有服務好客戶,客戶從來不會問:「你還好嗎?你今天不順嗎?你想再來一次,給我們展現你真正的實力嗎?」

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成功人士和成功的公司沒時間,也沒興趣聽你找理由解釋為什麼你剛剛表現不佳。

他們觀察到的東西比你想像更多

我是從以前的上司(一位執行副總裁)身上學到Everything Counts這一道理的。那時我剛從商學院畢業。在招我進去之後,他告訴我,他之所以招我,是因為我之前幫助組織了一場MBA會議,而他是其中一位嘉賓。其實我在活動期間並沒有和他有過多接觸。交流的內容也較為隨意、輕鬆。但對他來說,這一活動和我們之間的短暫接觸足以讓他評估我的領導力和人際交往技能,追求優質成功,希望能做一個勤奮和踏實的人。

事實上,大多數成功人士已經通過過往經驗和成功培養出了優秀的直覺,他們可以僅從一句話或一次觀察就判斷出你的能力、性格、價值觀和潛力。例如,當客戶向我們提供有關候選人的反饋意見時,除了面試問題之外,還提到他們觀察到的一些事情。例如……

  • 你對公司和業務一點都不了解(標準低,目的意識不足)
  • 你遲到了, 但沒有道歉,也沒有表明你遲到了(不夠專業)
  • 在面試時接電話(自我意識低)
  • 說的話前後不一致(不是很可信)
  • 說了前任公司和老闆許多壞話(愛抱怨)
  • 在面對某個直接的問題時,無法給出直接的回答,或者有猶豫(缺乏透明度)
  • 不做眼神交流(信心不足,不真誠)
  • 面試結束後沒有什麼問題(不是很有好奇心,不夠有上進心,或缺乏批判性思考能力)

小事也能體現出你的許多品質

你所說、所做的細小的事情都能體現出你的專業水平、動機、主動性、責任感、注意細節能力、質量意識、解決方案意識和團隊意識等。而且對方越是經驗豐富,注意到的東西越多。

所以,如果你想要準確地評估他人,請了解並運用Everything Counts這一道理!如果你是候選人,不要小瞧別人對你的觀察。因為如果你想在商業世界中取得更大的成功,能力強的人就會這樣觀察和評估你。

-----------------------------------------------------------------------------

點擊鏈接訪問 職商網:http://www.zhishangwang.com

更多職業發展的精彩內容和專業知識,遠見和建議,請關註:

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Larry聊職商(LarryWangABC)


順便,我的知乎Live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提高你的職場意識和英文!

三場單次知乎Live:

如何有效地用英語與外國人溝通?

如何拿下重要的「英文面試」?

職場之路快速晉陞指南

知乎系列Live:職場英文溝通,這樣最有效: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

I』ll tell you how top executives and successful hiring managers do it. They understand and apply a simple, two-word concept when viewing and assessing others. The concept is, Everything Counts!

In my own recruitment firm, I emphasize these two words to every new recruitment associate and consultant who joins our company. I do this because the successful companies and executives that we work with apply these words when evaluating the candidates that we introduce to them.

The basic idea behind Everything Counts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things to understand about this Everything Counts concept. The first is that everything a person says and does represents something about them. In fact, this even applies to the things they don』t say and don』t do.

The second is that, in the business world, there』s a certain consistency in the behavior and orientation of high-caliber people. For instance,…

  • Excellent people are always excellent
  • Professional people are always professional
  • Mature people are always mature
  • People who really care about quality always care about quality

For instance, if you』re someone who』s reached a level of excellence, why would you ever represent yourself as less than this to others? If you』re mature or highly professional, why would you ever be less than these in front of others? The answer is, you wouldn』t. Nobody wants or tries to be less than they are.

However, in business situations and job interviews, people are always trying to impress you and be more than they are. In doing so, they may come across a certain way for a while. Then, suddenly, they do or say something that』s unimpressive or undesirable. It』s different or less than everything else about them up to then.

What you may ignore, they don』t

Most people will ignore the sign. They justify and overlook it. However, experienced executives will trust their instincts and internal sense. Instead of ignoring these signs, they』ll form their judgment and assessment of the person largely based on them. In their mind, these signs represent the true level of how the person really thinks and does things.

You may think that judging others this way is unfair and overly critical. I mean, everyone has a bad day, may not be in a good mood, or doesn』t do things sometimes as well as they normally do, right? So how can you assess someone by just one thing he does or says, or doesn』t do or say?

Trust me, it happens all the time. Because in business situations, here』s the reality. If you do or say something in an unimpressive way, you don』t get a second chance to do it better. For example, if for whatever reason one of our consultants doesn』t do something well for our client, I』ve never heard one say, 「Are you feeling okay? Are you having a bad day? Would you like to come back again and show us what you can really do?」

This just doesn』t happen. Successful people and companies don』t have the time or interest for excuses and explanations about why you』re not better than what they just saw or heard from you.

They Notice More Than You Think

Btw, I learned this Everything Counts concept from my former boss, an executive VP, whom I worked for after business school. After hiring me, he told me that the reason he pursued me was because of an MBA conference I helped organize, where he was a guest speaker. Actually, I didn』t interact with him that much during the event. And when I did, our conversations were casual and relaxed. But the event and our brief interactions were enough for him to assess my leadership and people skills, my drive to deliver a great result, and my overall orientation as a hardworking, down-to-earth person.

The fact is, most successful people have developed good instincts for sizing up people through their experience and success. They can form a clear sense of your capabilities, personality, values, and potential from just a single remark or observation. For example, when clients give us feedback on our candidates, beyond what they mention from their interview questions, they also mention the little things they notice. For instance,…

  • You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their company or business (low standards, low sense of purpose)
  • You arrive late, but don』t apologize or acknowledge that you』re late (not very professional)
  • You take a call during an interview (low self-awareness)
  • You say something that』s inconsistent with something you said earlier (not very credible)
  • You say a lot of negative things about your former company and boss (easy to complain).
  • Your inability or hesitation to give a straightforward response to a straightforward question (lack transparency).
  • You don』t make eye contact (lack of confidence or sincerity in what they say).
  • You don』t have any questions at the end of the interview (not very curious, not that motivated, or lack critical thinking)

Even Small Things Say A Lot About You To Others

The smallest things you say and do can reveal to others something about your level of professionalism, motivation, initiative, sense of accountability, attention to detail, quality sense, solutions- and team-orientation, etc. And the more experienced the person, the more they notice.

So if you』re someone who wants to become a person who can accurately assess others,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concept of Everything Counts! And if you』re a candidate, never underestimate what others are noticing about you. Because if you want to be more successful in the business world, this is how high-caliber people view and assess you.

------------------------------------------------------------------------------

For more grea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success-related expertise, insights, and advice, follow Zhishangwang account on Wechat 職商網&, visit us at: www.zhishangwang.com. Larry Wang"s personal account on Wechat Larry聊職商& and company account at 王李亞洲資源 &

To get to get to know Larry Wang better personally and access his lates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success-related articles, follow him on Weibo, @ &.

---------------------------------------------

大家好,我開通了值乎。掃一掃我的二維碼就能上我的值乎啦。上面有我回答過的問題,以及大家有任何關於職場和職業發展的困惑都可以在值乎上提問。希望大家多多捧場!

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二維碼自動識別)


同意最高票 @羅文益的答案,不過我還想說一些別的
這位兄台,我可以告訴你,絕對不可能,別說給你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即便給你一年,你也不一定可以將一個人大致看清楚。

如果存在一些所謂的「識人」的規則,那麼這些所謂的金科玉律的規則就會成為最大的bug,只要模仿成本不是很高,大家都會模仿,導致規則失敗,所以肯定不存在這種規則。
比如,如果丈夫早點回家代表忠誠的話,那麼想要掩蓋自己出軌的行為只要早點回家就可以了。但是我們知道,當你通過規則進行判斷的時候,這個規則就成為最大的bug,因為很多人都會模仿,迷惑你的判斷,導致判斷失敗。

當模仿成本很高的時候,判斷往往也是不合理的。
有人會說了,如果一個人見到有人搶劫就上去制止是不是代表很高尚呢?畢竟這是冒著生命危險,不會有人無緣無故的拿生命開玩笑。
給大家舉個例子,真實事件,一個地痞,和老婆吵架之後出去遛彎,這時候見到有個小偷在偷車子,二話不說就和小偷幹起來,當然有些受傷,你怎麼評價他?人的心理動機是很複雜的,如果一個人做出利他的舉動很多時候內心最深處都是利己的,這一點連他們自己都沒發現。而且很多時候存在領域依賴性。一個人可能能夠面對歹徒表現出勇敢的保護自己的家人,但是面對美女的誘惑就會忘記了男人的責任。


看人準確與否和道行深淺並無關係,道行深的人並不是看人多准,而是他們早就看到很多種人,準備好了最優化的應對方案。這種方案可以應對最惡劣的情況發生。
當一個人真心幫助你的時候,道行深的人可能會覺得對方是別有所圖,所以從心底就會小心的防備,以防止出現不利於自己的情況發生,不讓自己被抓住把柄。同時他們也會想到對方如果是真心真意的時候怎麼不讓對方發現自己對對方的懷疑,所以這些人才是真正的老江湖。因為不管情況如何,都不會有損失,所以道行的深淺不在乎看人的準確與否,而是在於做事水平的高低,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對方什麼心思,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些人早就將最惡劣的情形考慮到了並且準備好了應對方案,這才是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有時候跟一些人交往會覺得對方很虛偽,對方甚至會惡意揣測你的行為讓你噁心,但是這些人很多都如魚得水,為何,因為他們雖然誤解了你的意思,但是他們防止了最壞情況的發生,他們知道,得罪你的成本是很小的,但是如果非常惡劣的情況發生自己就會處於被動了。其實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比拼的誰貢獻大,很多時候是比拼的誰犯的錯誤少,誰就會有最大概率勝出。


看清楚人有什麼意義呢?


千萬不要太高估任何人的節操,感情歸感情,生意歸生意。一定要有界限。任何時候,好的制度的約束是最重要的。


當你希望看清別人的時候往往就會露出自己的本性,很多錯誤的判斷會使得對方更容易看清你,看清你的過去,因為你對人的判斷都是基於過去的經歷做出的。這些你認為理所應當的判斷可能在對方眼裡認為你匪夷所思,所以說不定在你沾沾自喜的認為自己看透對方的時候,對方早已經把你看扁了呢!


如果你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觀察到了對方的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那只是你覺得你觀察到了對方的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

1.這和一個人思維方式有一定關係,偏向於往好的方向思考的和往壞的方向思考的明顯會對同一個人產生不同的結果。
2.人都是戴著面具在世界上生存的,他往往會向你展現最好的一面,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很難看出破綻。
剛剛我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我曾經看錯人的一次,我便開始找初次見面的破綻,意外發現到處是破綻。可是我是在知道結局的情況下去找破綻,就像做數學題,自己做和知道答案推過程是完全不同的難度。另一方面,如果結局是好的,那麼我想那些破綻反而會變成美麗的、正常的吧。
3.第一印象極其重要,如果你發現對方吧唧嘴抖腿喝咖啡加香菜,那麼後來他不管怎麼表現恐怕你都會覺得他在裝,也就是說先入為主已經讓判斷這件事變得不再客觀。這和第一點有照應,也就是說後來的判斷將會按照壞的方向發展。
4.薛定諤的貓
初次見面,絕不知結局如何,他究竟是壞還是好,只有在接觸後才知道。
那些活生生的舉例、看似正確的破綻,其實都是在通過結果反推。 第二點說了,如果結局是好的,那麼我想那些破綻反而會變成美麗的、正常的吧。
5.知乎上有句話說得好,三觀正其實只是符合你的三觀罷了。同樣的,傻逼會覺得所有正常人都是傻逼,那麼初次見面,我到底是不是傻逼誰知道呢?天才會和大多數正常人聊不來,那麼初次見面,是我自身價值出了問題了嗎?


難得糊塗。

為什麼非要把一個人看穿呢?
每個人都戴著面具應對生活,你也一樣啊,撕破別人的面具,為何呢?
第一,工作中,他有社會職責。他的表現配合了當時的氣氛要求,他的話語體現了專業責任,那你們就事論事就好啦。都是「搵食」,何必半小時內翻人老底。有種關係就是需要點到為止的。
第二,要是長期交往,非工作類私人類那種,那就得日久見人心了。就更不要半個小時內給人蓋棺定論,說這人咋樣咋樣。不是有歌詞嘛「第一次見面看你不太順眼,誰知道後來關係那麼密切」~哈哈。並且就算悲觀地說,遇上個人渣,那就保全自己別被騙就好啦。而保全自己其實和他人戴什麼面具沒關係,和自己的邏輯思維社會經驗有關啊。
第三,就算你有本事第一眼看人如何,也千萬別相信自己的判斷。因為深藏不露的人太多,浮於表面裝逼的人也太多。像當年馬雲,不也是被誤會成為傳銷的嘛。。。

最後,還是那句話,難得糊塗。
人生在世,起伏不定。我們自己都說不清自己為人如何,我們自己也捧著好多面具圍觀這個世界,那麼就不要苛求別人了。與人為善,發現他們的閃光處,好好交往,友善又聰明的人總不會被太虧待。

哈哈我覺得自己有個評論回答的挺好,補充到題目里來

我身邊也有長者位高權重,就很會識人。但是我覺得他的能力得來不易,第一他忍受了極端絕望的低谷,看出了人情冷暖;第二他承擔了許多非常不公平的事
情,看明白了社會;第三他讀了許多史書和自傳,看別人的生活。如今年過半百,他畢竟走上來了,可他還是說,難得糊塗。特別是看破也不要點破。一是做人不露
自己的聰明;二是不逼別人的破綻;三是歲月漫長,要允許別人也在變化,相信人心,但也不要依賴人心。


轉載下陳摶祖師的心相篇

心相篇
宋?陳摶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或作「加」)育;言語多反覆,應知心腹無依。

消沮閉藏,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

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重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後光前。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獲福無疆。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享不久;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棟樑之材;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心腹之寄?

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

迷花戀酒,閫中妻妾參商;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

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父,定產賢郎。

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誥。

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雲之客。

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奢侈靡麗,豈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

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

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見機擴而能藏,高才早發。

有能吝教,已無成子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謙而獲福,一則矜而受災;大智與庸才各別,一則實而有成,一則誕而多敗。

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不分善惡,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

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樂處生愁,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姦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樂謫人非,最足傷乎性命。

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盡堪救患扶災。

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與世吉凶共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厚生;任情激搏必凶亡!

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積厚而屈事能伸。

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罵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天將福矣;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凍餓休怨根基,拋衣撒飯;瘟亡不由運數,獲罪於天。

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閑。

得失不驚其神,非貴亦須大富,壽可知矣;喜怒不形於色,成名還立大功,奸亦有之。

無事失措倉皇,卑躬狹隘;有難怡然不動,安若泰山。

處物存心,終身允吉;大出小入,數世其昌。

人事可憑,天道不爽。

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如何投河自縊?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氣盛見逼。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如何凶災惡死?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

如何暴疾而沒?縱慾奢情;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

如何老後無嗣?性情孤僻;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

如何多災多盜?刻剝民財;如何時犯官府?調停失當。

何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何知拜相封侯?獨挾蓋世之氣。

何知玉堂金馬?動容清麗;何知建牙擁節?氣概凌霄。

何知丞薄下吏?量平膽薄;何知明經教職?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若論婦人,先須靜默;從來淑女,不貴才能。

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少修飾,能掌萬金之重。

多言好勝,若然有嗣必傷身;盡孝兼慈,不特助夫還旺子。

貧苦中毫無怨言,兩國褒封;富貴時常惜衣糧,滿堂榮慶。

奴婢成群,定是寬宏待下;資財盈篋,決然勤儉持家。

悍婦多因性妒,老後無歸;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為甚欺夫,顯然淫行;緣何無子,暗裡傷人。

合觀前論,歷試無差。勉教後來,猶期善變。

信乎骨格步位,相輔而行;允矣血氣精神,由之而顯。

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


經常面試別人,也被別人面試的人來答。

我最通常的做法,就是

  • 直接問(價值取向)
  • 問事實(反應價值取向的行為和軌跡)

然後,從上面的回答中提煉自己需要的答案(不能簡單地相信字面含義)。


第一點,想知道什麼就直接問。

凡不敢、不能、不願直接回答你的人,都是心裡有惶恐和疑惑的;相反,心裡坦蕩的人,語氣不會遮遮掩掩,思路不用迂迴反覆。人的語言很容易造假,但人的聲音和表情很難做假。

當然,這也要求提問者本人是有很好的體力和心態,可隨時接受別人的挑戰;別人說謊的時候,軟弱的人容易相信,往往是因為他/她沒有辦法不接受,並不是他/她蠢。

其次,為什麼直接問了價值取向不夠,還要問事實?

首先,就事實說謊,心理負擔比就價值觀說謊更大。人可以亂掰理論,聰明人往往還能自圓其說,但把黑說成白就需要跨越更大的障礙。這樣,你很容易發現。

其次,靠著第一步「直接了當」,你僅能鑒別謊言,無法識別對方的認知錯誤。換句話說,沒有人能看到自己的後腦勺,而利用這面鏡子,你可以看到他/她的。

--您愛花嗎?
--很愛,愛得要死呢!
--您從沒忘記按時澆水嗎?
--呃,還是有幾回的,但我媽周末總會幫我澆,所以沒事的。
--您最喜歡花哪一點?
--可以拍了以後,發朋友圈。


既然談論心理學的人格,那麼我們就來談論心理學的人格。熟悉心理學或者學習過人格心理學的人應該都了解,人格的英文personality,法文personnalité,德文pers?nlichkeit等等都是源於拉丁文persona,面具的意思。在心理學誕生的前後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人格理論,有基於觀察和部分歸納的,也有基於辭彙研究的,卻從來沒有過統一的意見。即使在心理學發展的一百多年時間裡,各個學派都試圖通過各種角度,希望透過面具獲得人格真實的結構,但是即使是心理學界獲得最多認同的大五模型都完全禁不住跨文化研究的考驗。這不禁讓人懷疑,人的人格僅僅是帶了面具那麼簡單嗎?


我絲毫不掩飾對人格是不是一個客觀範疇的心理事實的懷疑。用樸實的語言說,就是人格無論對於一個生物性還是社會性人的個體來說,都是根本不存在的,我們所談論的外向還是內向、狡猾還是老實,這些人格概念都是觀察者賦予的。而我們賦予某個人這樣的人格概念的意義,在於形成一個刻板印象(stereotype),從而節約我們的認知資源,更好的利用我們的認知策略。這也就是說,人格對於我們,並不是我們帶著面具去隱藏自己,而恰恰相反,是對方給我們帶上面具從而簡化很多步驟。這既是現在的人格研究陷入的困境,也是以上所有的答案陷入的困境,當我們談論識人的時候又不談論刻板印象,必然會出現排名前幾名的答案那樣的爭論。


不要談論到刻板印象就認為是個負性的辭彙,事實上,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才是認知的本質,用更好聽的說法就是範疇或者圖式。當我們認識世界的時候,只有把事物納入到範疇之中,我們才有可能對其進行處理和反應,而我們自認為打破了刻板印象的時候,不過是從一種刻板印象轉移到了另一種刻板印象中。而我們面試或者通過半小時的交談,甚至是見到第一面、聽到第一個聲音,目的就是將這個人納入一個範疇,或許是一見鍾情、一見如故,或許是能躲就躲、形同陌路。即使不是我們有意這樣做的,我們的身體反應和心理狀態也都能表現出我們對這個人的傾向。這也是 @任易 談到的識人之術的意義,和 @羅文益 再怎麼不談論方法也要把人的道行排在第一的原因。識人之術是一種經過總結(事實上無所謂科學與否)的人格模板,是速度和有效性的權衡;道行以及後面提到的信息,都關係到可供選擇的模板多樣性和有效性,經歷越多、信息量越大,多樣性越好、有效性也可能越好。


其實我們談論人格,或者說談論希望能在半個小時之內了解的人格,並不是要求看到他的全部特徵,畢竟不可能是要和他過一輩子,即使過一輩子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在一起。我們所需要的也僅僅是要看到,在某種情境下,他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那種反應傾向,包括智力、包括情緒、也包括意志力。那麼與其這樣,我們不如先設定一個模板,然後把對方的反應向模板中套,這樣不比見到一個人主動安上一個刻板印象要快很多嗎?而且如果我們有條件的話,將情境放到我們所需要的情境中,或者近似這樣的情境,在情境中掩飾的餘地就會少很多,尤其是情緒反應,很難在情境中作假的。


很多人肯定會說這個方法過於初級,顯然既不客觀,又不公平,還不高端大氣上檔次。不過看到 @Andrea Y 的答案有700+的贊,就可以發現大家對這種方式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退一步說,我們也不可能錄取一個穿著人字拖來面試的,也基本不會要一個面試中半個字都說不出來的人;同樣你的領導看重你也不會因為你具有什麼樣什麼樣的人格,更多的是因為你在某種情境下做了他希望的事情(或者有傾向);而妹子對你一見鍾情,不會因為你能吃苦耐勞,而更可能是因為你帥又付了錢。所以在人和人的交往中,物質和心理的需求才是首先要考慮的,至於人格這樣的概念,我們刻意去考量的話,往往事倍功倍甚至適得其反。


有些時候,我們無所謂準確、客觀,尤其是對待一個人的時候,所以我們甚至可以通過識人術、星座血型、性格色彩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即使人格是客觀存在的,也不要在面試、相親、酒桌上進行嘗試,將這些交給人格心理學家吧!當然豐富我們的見識和策略,顯然對我們來說是更加重要的,畢竟劃定範疇只是第一步,如何運用這個範疇來解決問題,或者說如何更有效的和他進行交流、交往,才是重中之重。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人格如果不是客觀存在的,那我們所說的人格指向的更有可能是一種心理狀態流中更大概率出現的心理狀態,這顯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境的改變,具有很大的可變性。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圖式恆定不變的話,那顯然不利於我們之後和他的相處。就到這裡。


第一原則:要想準確判讀一個人的人格特徵,必須把這個人置於具體的情境之下,尤其是壓力性的兩難情境之下,才能夠得出較為準確的結果。
一般性的泛泛而談,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一般來說是不容易達到目標的。
比如我要想挑選一條護衛型的狼犬,我不會在狗窩或主人家裡挑,而是會把狗帶到一個陌生環境,再找陌生人扮演攻擊性,試驗狗的反應。
狗的不同神經型,類似於人的不同人格特質,這是天性里的稟賦,後天只有改善,不會改變;同樣,還要測試觸發其反應度的閾限,這也至關重要。
判斷人和判斷狗的原則,其實是一樣的。

既然你的目標是分析對方,而非享受與人交往的樂趣,
那麼,
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感,盡量保持在客觀狀態
不要帶主觀情緒,無論好感還是敵視。你的目的是觀察,把握其行為,對話題的反應,人格的變化,而不是讓對方說段子逗樂,讓你放鬆;或故意找茬,激怒你;比如,你明明非常厭惡,噁心或討厭對方,也不要把這種情緒表現出現,這樣就得不到關於對方的真實信息了。
總之,先調整自我心態最重要

其次,創造一種輕鬆互信的氛圍,要有耐心
要找個輕鬆的環境,喝茶聊天,這樣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就能建立融洽氛圍。就算談談平常的生活細節,你也比較容易旁敲側擊,拉近彼此的距離之後,你再把一些敏感或疑難的問題提出來。總之,讓對方放下社交面具。

第三,不同體型不同稟性,肢體語言,表情,微表情
人格是天生的,正如身材是天生的一樣。
比如,一個運動員體型的中胚形人格,往往性格固執。要說服這樣的人,就要有針對性的策略。
關於表情:而歲月會刻劃在人臉上刻划出不同的表情,成為永久的印刻。
關於這方面的分析,有大量的心理學專業書籍,茲不贅述。
假如你對動物行為學有所了解,諳熟人類與社會性動物的肢體語言,透過微表情的變化,在這種輕鬆氛圍內,你就更容易了解其真實人格了。

因為時間有限,搜集到某些關鍵細節之後,運用推理,〖再加上你多年混江湖煉成的人情世故〗,可以補足其它。

再舉個和運動員相反的例證:
比如:你面前的是一個高個瘦削的人,肌肉很不發達
那麼——
過瘦
→提示有營養不良,
→食慾不佳。
→經常不吃飯,生活不規律。
其人格傾向於分裂質。其心理狀態也會從外表看出來,哪怕與你見面時,經過一番精心打扮,但很大程度上,這種人在放鬆的環境下,會不太注重個人衛生。
→推測其住所很可能髒亂如狗窩
就其社會互動,假如你進一步了解到其性格偏向孤僻,缺乏與異性/同性間的互動;

提示在壓力情境下,此人更容易發生精神分裂症的癥狀。
在極端情境下,如果此人屬於精神分裂型的偏執妄想狂,再加上看重口味AV過度,無法自拔,那麼還可能發展成一個針對兒童/少女的連環變態殺手。


對於老手,通過隨意的談話,也可以判斷出對方的特點;如果不是老手,就需要一點技巧了,當然,老手也使用這些技巧,只是他們用起來更隨意,自己都沒覺得自己特意使用技巧。

一個最簡單的技巧,問問對方某件事情如何處理,而且這件事情是對方沒有經歷過的,看看對方會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就能看出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模擬對話,架構師面試。

「嘿,說說作為架構師你的工作日常把,每天都幹些啥。」

「上班之後,先看郵件,一般還要參加每日會議,幫助團隊解決技術問題啥的,團隊出現技術困難了,一般需要我來解決。」

「通常是什麼樣的困難?」

「通常都是團隊之間對一件事情發生爭執了,需要一個人來作出協調判斷的時候,架構師就要出面解決了。」

「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兩個團隊,甚至三個團隊,對一件事情看法不一樣,加入A團隊要用React,B團隊要用Angular,C團隊要用Vue,誰也不讓著誰,這時候你作為架構師如何協調?」

「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通常我們公司都是架構師說了算的。」

「只是假設,加入你處於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接下來的對話,就可以看出這個架構師是什麼樣的工作風格,什麼樣的價值觀念,什麼樣的人格特徵了。

謝謝!


有時愛犯人來瘋的我表示,對方說話我感興趣我就會跟他交流。關注內容的同時更關注對方的表達方式。至於人性的東西完全沒必要把遇到的每個人分類貼標籤吧。沒有利益衝突的前提下都是可以和睦相處的


通常不太會去刻意試探,還是比較相信信譽,口碑,和日久見人心。對於不熟的人,聽聽別人的評價,自己再相處一陣,自然就會了解。
但當遇到需要馬上判斷的情況時,我最常用的的方法是「懂裝不懂,難得糊塗」。有意無意賣幾個便宜,看看對方佔不佔。或者拋幾個心裡有數的問題,看看對方會不會胡說八道。幾個來回下來,對方靠不靠譜心裡大概也就清楚了。


題言:大家不用再等了。這答案不會再更新。因為我寫得再漂亮,也就能看到的幾位兄弟看看。寫一個花費自己時間巨大而又沒有人看的答案對大家對我,又有什麼好處。

本不該回答這題。這題裡面泄露的東西會太多。今天一看我的答案已經七十多個贊了,在我根本未講真正乾乾貨的時候,大家就給了我這麼多贊。真誠的謝謝大家對我的相信。我一定會在本答案中詳細的,一步一步的教大家如何看人,如何識人。歡迎大家真誠探討,共同進步。

首先反對 @羅文益@磐僧 的答案。個人部分同意 @任易 大哥的答案。 同意@第二名的答案。

其次,學會識人,並不是將他人看穿。而是讓我們能更好的認識他人,從而能夠採取以他人能接受或者說很高興的方式和他人進行更好的交流和溝通。這是識人的目的。這個世界上為什麼能夠持續不斷的向前,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利益,而是道義,理想,溝通。識人就是為了更好的溝通。這個世界造成誤解和利益衝突的絕大多數情況,恰恰就是溝通的低效性。

再次,看一篇文章不會完全學會「識人」,就正如你看一本計算機入門教材,你同樣不會一下精計算機一樣,但是你可以通過文章了解應該怎麼樣「識人」,然後應用這些方法在生活中進行驗證。當然這些確實都是一些理論。但「識人」這東西本身就是實踐性的一套學問。你必須最終將其實踐於生活,然後內化總結出適用自我的一套規律。

最後,關於成功學的定義,成功學是這樣的:成功學只會給成員們不斷的畫大餅,說最終我們會怎麼樣怎麼樣成功,但是不教給你實踐的方法,只讓你畫餅充饑。而我從來在文章中沒有干這樣的事情,我說過學會「識人」大家就可以縱橫江湖,成就偉業么???我只是將如何「識人」一步一步教給大家,至於對不對,大家一看便知。

我先引用下 @羅文益 的答案中的一個例子,讓大家看看識人裡面存在的問題。(不針對其人)

山西的煤老闆,浙粵的商人,個個不跟人精似的,見過的人不比你少吧,識人之術不一定比你低吧,還不是被某些人一下子騙走了幾億幾十億??

小弟不才,真還遇到過這種情況。在10年左右,溫州商人在某地看中一個礦產,出資8億元。結果,最後開礦沒成功,因為我導師當年去幫助看的這個礦,對這個礦做的評估,此礦實在是不景氣,品味和儲量不敢恭維,最後也就值個幾千萬。但是此礦確實做地球物理解譯和鑽孔都很不錯。當然,這就虧大了。

我想說的是,再個個跟人精似的,見得人很多。但投資失誤和資源儲量評價失誤這與看人有什麼關係????這是商人對市場和行情的分析失誤問題。而且,據我所知,被某些人一下「騙」走了幾億和幾十個億,一般都屬於重大投資失誤。而不是真正的上當受騙,所謂的看人失誤,誰會傻乎乎的把數億的錢交給一個陌生人?多點閱歷,要把看人和對投資的宏觀認識分開。看人有看人的一套方法,而對市場對商業投資另有一套專業技術手段。

且,看人也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你如果真的把幾億交給別人,那就是另一種相了。因為普通人在經受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是會變相的,這就是人性的特點,連這個都不清楚,怎麼識人?這裡我還要補充一句,但是有的人不會,你知道哪些人不會么?這個我到戰術篇再講。

看人當然是可以做到的。當然,它取決於一定的先決條件。識人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因為人的發展歷程是一個內化—外化—內化——外化——再內化的過程。這個問題將分為四個篇章更完。我想我這多年的識人經驗,將在這一次全部奉上,兄弟姐妹們,能用上用不上,全看自己的。說到底,這東西是要閱歷的。

在正文之前講了這麼多廢話,甚是抱歉。但是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只能這樣,大家海涵。

———————————————————————————————————————————

正文要開始了。

第一篇 「識人」之題前篇


一、說在題前的話,為什麼博弈論不適合作為識別他人的方法論??

因為博弈論在人相處之道,即在觀察一個人中,是並不成立的。第一,因為博弈論和經濟學中其他理論的基礎一樣,博弈論是建立在完全理性人的基礎上做的選擇。對人的觀察判斷根本不能用博弈論來分析。第二,因為雙方並不存在著博弈關係,雙方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任何利益關係。你在街頭看見一個人,想大致判斷這個人是怎麼樣的人。這個人與你有什麼關係??你和這個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非常弱的弱關係,僅僅滿足,你單方面觀察他而已。他是否知道你在觀察他都不一定。所以,用博弈論分析問題純粹是死套理論分析現實,牛頭不對馬嘴。

為什麼不存在博弈關係???

1,因為刨除在面試中特殊情況,其他生活中的一般場景,如果你和一個人萍水相逢,如果沒有利益交換,他不可能做出「理性人」的舉動,在生活中,完全是感性人。這裡面只有你自己或許是再觀察別人,會做出一些合理的行為,是一個很假的「理性人」。關於理性人這個分析,我不想多做解釋,想像自己的生活的各種場景吧,誰活得像「理性人」??誰想著防備著自己被別人看破?即便是防著被別人看破,但是由於人是「感性」的,各種表情,動作能掩飾的了?????而且,正是因為人類這種對於陌生不了解事物的疑惑寫在臉上,所以才會表現出對未知的想看破他的你的警告,這些是在臉上寫的非常清楚的!!。所以,用博弈論來分析單方面對他人的看破,這真是太扯淡了。

而且,即便是TA在心理上對你的戒備,但是TA身體上的物理屬性能欺騙你么?????多年的家庭教育,社會素養,身體狀態,衣食住行,臉上的精氣神能騙你么?????

2,即便是假設面試過程,為完全信息博弈,無論何方調整策略,對於一個準備有素的應試選手來說,都有應付的策略。那只是面試的過程中,被試人為了滿足錄取單位的各項指標指標,對自己策略的調整。然而,題主恰好問的是,如何在面試中,破解這種完全信息對稱博弈,讓之轉化對自己最有利的「納什均衡」,而,您倆在說什麼?????

人家問的如何破解這種理想中的「完全信息博弈」,你倆還在繼續強調這是一種博弈論。。。

二、識人之術是怎麼樣的一種術??

世界上的絕大多數理論和規則是為了保證實現在概率上的絕大數,即滿足概率中絕大數情況,而不是包括所有。舉個例子,如高考。你敢說高考中沒夠得上清北分數線的同學們裡面沒有實力非常超群的么???你敢說在國考中名落孫山的考生中沒有治國安邦之才?生活中絕大多數規則或者規律都是這樣。在這裡我是非常同意 @任易 大哥的看法。正如做事的時候沒有十全十美完善的規則,同樣世界也不存在絕對正確的識人之術。識人之術是滿足看破絕大數人的一種方法。

你就算學會了絕對的識人之術,你也不會知道中國數十年後的國家主席是誰。。。當然,這裡還有其他原因,後面再講。

三,識人的「限制」?

我同意排名第一的答案說,識人存在著限制,但是我絕對不同意,因為這些限制就不能識人!!!而排名的第一的答案,說,正是因為有了限制我們不能了解他人。呵呵

識人」恰好要破除限制,才能識得人心。你不破除限制就想「識人」,開什麼玩笑。吃飯還有噎死的可能呢??難道因為會被噎死,所以就不能吃飯?這什麼邏輯。還公然在知乎宣傳錯誤思想。

——————————————————————————————————————————————————————————————————————————————————————

第二篇 戰略篇

答主的問題,太過籠統,我必須給你一個先決條件。

我們在短期內看清一個人只是為了一件事。
我們長期的看清一個人是為了一輩子的事。

所以說,短期比長期容易,且,短期在數十分鐘內是可能的。因為,你只需要看清此人對待你所關心事情的態度即可。其他的與此事無關的事情,那不是你要關心的範圍。

而長期的看清楚一個人,是你對他無數件事情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的總和。當然剔除無效的各種重複的事件,選擇那些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基本上就可以把他你最感興趣的方面就可以歸納總結出來了。

建安末年,曹操在白門樓勒殺呂布後,帶著劉備回到許昌,時年,劉備一無所有。

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

其時,天下逐鹿,孫策號稱小霸王笑傲江東,劉表佔據荊州,河北正是袁氏兄弟,劉璋固守益州,高祖之霸業也。而,曹操面對一無所有,倉皇而逃的劉備,發出感慨,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劉備一生坎坷,守拙的能力不可謂不強,而在曹操這當世之雄的眼裡,也無法遁行。因為劉備屢次逃亡,鍥而不捨,其所作所為透露出了他的志向!

——————————————————————————————————————————

一,知己與知人。

孫子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而,在普通的識人的過程中,不需要知己,只需要知人即可。說實話,知人容易,知己難。老子道德經有句話,叫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磐僧的答案中提到,大多數人連自己都識別不了,還談識別人,這裡恰好是一個誤區。確實是識別自己比別人更困難。 所以這裡我們不講知己,只講知人。因為,事實上,在心理學上,也確實是識別自己比識別別人困難。因為,知己,其實是在和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通過他人的反饋,你才識別自己的。

二,怎麼樣識人?(核心段!)

早在戰國時代,魏國丞相李悝提出了識人六法:

文侯問李悝曰:「先生嘗言曰:『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

悝曰:「君弗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悝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譯文:
考察一個人的標準是:平時要看他親近些什麼人;富裕了要看他和什麼人做朋友;當官了要看他推薦什麼人;不做官了,要看他哪些事不屑於干;貧窮了要看他哪些錢不屬於拿。

這是從戰國時代的一個識人的戰略方法,當然這個是適用長期的,為國家挑選棟樑之才,為自己選取志同道合的兄弟,才能所適用的方法。這方法短期內使用太高端,且屬於長期識別人才的一個方法,對於普通人做一件事情很不適用。

我們判斷普通人,短時間內採用這樣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因為這六條,每一件都需要你對這個人深入的了解。這是一種典型的長期了解他人的方法,即需要對這個人認識很深然後才讓其肩負重任。但是,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識人萬變不離其宗,不論長期還是短期內判斷他人,所有判斷他人的方法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基本方針。

1,那就是,歸根結底,一個人的所有外在表現,都是其內在的深刻本質反應。也就是說一個人所有的內在的思想認識、行為狀態、思考方式都會在外在的一舉一動表現出來。

這是和別人交往過程中,識別他人的核心句關鍵句!!!謹記!!!即便我這一篇文章你都忘了,但是,這句千萬別忘。

2,雖然,我我們已經知道了,通過什麼來認識他人,但我們是如何通過一個人的外在所有表現來判斷一個人的呢???

我們在在起初剛開始認識他人的時候,往往只有一面之緣。這意味著我們是在短期,非常短的時間對人進行判斷。而這時候,所有對人的認識都是一次性的實驗測試,往往沒有經過多次檢測。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識人波動較大,認識一個人有時候會比較偏頗。
——內化階段

而對一個人的長期認識,是對這個人各個方面的多次實驗重複,在人的內心已經形成了一個對他人的行為穩定的自動反饋。例如,我和你相交已久,知道你是一個做事非常牢靠的人。那麼我將重要的事情託付給你,自動的在內心就有一個反饋,我就知道你會給我一個和我想像中吻合的反饋結果。不是么??拿著初始認識他人的經驗在他身上外化,檢驗自己的看法,總結自己的識人經驗。
——即內化——外化——內化過階段。

3,為什麼要在戰略篇前講這麼多的廢話呢,因為識人過程是一個非常坎坷的過程,正如我在答案前面所說的一樣。這是一個複雜的內化—外化—內化—外化—內化的過程。

而後來的識人,即後來的識別陌生人,不相熟的人自然是通過前期的內化——外化——內化過程後,自我總結出的一套在自我看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概率規則。這就是如何識人的過程。即,因為,你已見過了很多類型的人,已經對很多具有明顯風格的人做事方式,行為規則,思維方式,已經非常了解。你通過看待一個人的外貌,衣著,說話談吐,眼神,姿態,精氣神,就會知道TA是哪一類型的人。

嗯,這就是看人的精髓。

4為什麼我是部分贊成 @任易大哥的答案,而不是完全贊同呢?

因為傳統相術雖然博大精深,但是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缺陷。因為傳統相術,經歷千年,原本就是作為帝王之術或者是街頭行騙的伎倆,在其中夾雜的封建迷信太多,從而給人一種故弄玄虛的偽科學之感。相術師們雖然知道,相術在概率上是一定的不準確(這裡並不是指相術的準確性的概率,而是指相,即他人的外在客觀反映他人本身情況的不一定準確性)。舉個例子,這個人是三白眼,在相術中就會說這人好吃懶做,好怡不勞動。而實際上,這種情況,可能代表的是這個人的眼睛從小患有眼疾。所以,這裡說下,看古相術書的時候,一定要摒棄糟粕,選擇科學的精華。

當然,我承認,在細節上,很多人是會通過自己的行為來隱藏自己的思想情感,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這一切對你來說,並不重要。因為細節上的損失,並不能影響你對其本人宏觀上的認識,且他人若真想隱藏過濾掉自己某一部分對你表達的感情和思想狀態,那表明,其這一部分是TA不希望被你看出來的。而且,在你對人的外在以及內在相關性了解以後,你會發現很多掩飾反而不會讓丟掉信息,相反的是欲蓋彌彰,讓你了解更多。

下面讓我們過渡到「識人」的真正的王道篇———戰術篇

兄弟姐妹們,這一章,我一定會讓大家學到很多東西。我會大動筆墨。

——————————————————————————————————————————————————————————————————————————————————————

第三篇 戰術篇(關鍵核心篇章)

未完。

大家不用再等了。這答案不會再更新。實在抱歉。


真當不能認同 @羅文益 ,相對比較認同 @飛花落雪 的答案。
@磐僧 對道行的解釋不是很認同
————————————————————————————
首先高票答案過於注重博弈了,我們去了解人是為了「了解求知」、為了「與之溝通」、不是為博弈也經常無所謂博弈。
————————————————————————————
高票答案里 「人際交往的實質,永遠是利益的交換。」——去你妹的(抱歉加了一句粗話)這樣的言論真該被噴,如果你真是這麼想的,那你真是活的太過悲哀。
請別帶上更多的人一起來悲哀呀……
就我自己,與人交往很多時候都無所謂利益交換。
我要那麼多的利益何用?百年之後自己也就一抔黃土。
當下活得順心,很多時候比之利益更為重要。
————————————————————————————
簡單說一下自己是怎麼快速認識人的吧。
其實蠻簡單的就——憑直覺
貌似很不負責任,不過真就這麼乾的。
但這並不是不負責任,因為我會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直覺。
自己直覺的成長就是自己道行增長的一部分。
————————————————————————————
世界好複雜,人的念頭千變萬化。
人口辣么多,每個人還都不一樣……
時間好寶貴,過了就沒了。
於是腦袋瓜子智商有限,機關算盡實在太累,也太過浪費。
————————————————————————————
如果我的每次與人交流都去做各種分析,是不是太累了。
所以在識人之時更多的會憑直覺,但在與人討論、談判之時會去根據直覺作為先導去進行分析,因為要組織語言進行交流從而大家一起來「識人」。
如何培養自己的直覺?
方法:
讀書、看電影、認識人、思考、旅行、討論……
其實也就是增加自己的人生閱歷,在自己的潛意識裡構建一個龐大的模型,並不斷的錘鍊這個模型讓潛意識自己提煉模型當中蘊含的規則。根據自己的直覺做出判斷,之後根據現實的反饋進行思考,從而讓潛意識得以修改。
(催眠已證明,人潛意識記錄的東西比實際我們知道的要多很多)
————————————————————————————
讓自己的潛意識產生直覺從而幫助自己識人,聽起來好像是一個不靠譜的做法,也的確它很多時候沒有清晰的邏輯思路,說服力和正確率都相對欠缺。
但這真的是一個高效的做法,也是很多人有意或無意在使用的方法。
因為你需要做的只是認真的過日子,思考人生,思考社會,而真當要判斷對方的人格特徵和價值取向時,通過短時間(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交談和觀察,心中自然就有了一份答案。(有時候都不需要交談什麼,看一眼就已經知道很多了。)


到底觀人之術有沒有呢?有。有書目么?文後一一列舉。

引用羅文益的回答:
我們在網路上發表的東西,如果會被很多人看到,會影響很多人,就請盡量客觀一點,不要僅僅為了得到更多人關注,而闡述一些不客觀的、會誤導人的觀點,那樣害人不淺。

為什麼從古到今流傳下來觀人之術這門學問?
就像我在這個問題一線名校和普通本科學校有本質區別嗎? 中回答的一樣,儘管存在各種各樣的反例(如馬雲長的丑,又是杭州師範畢業),但是從大數定律上來看,用學歷去對大規模候選人做初步的區分,是行之有效的。
一方面,上位者是沒有時間詳細去考察每個下屬的忠誠、能力、慾望的,因此需要一種統計學上成立的方法,以迅速對人進行初步分類。觀人之術就是這樣被一代代先賢總結出來的。
一方面,讀書人或者江湖豪傑的時間也有限,還需要讀書、社交、習武上,所以在合作、交友、招人、用人時,為了避免潛在的麻煩,通過相對準確的方法(基本在75%以上的準確率),直接過濾掉大批無用之人。

再次強調一下,知乎不能代表真實的世界。從大範圍上來講,只要你接受了大學本科教育,就已經在同齡人中處於top 40%了。扣除掉20%的15歲以下人口,大陸的高等教育人口為1.6億,高等教育率大約在14.3%。那麼,在大陸14億人口中,懂博弈論的又有多少?
大家都覺得年薪12萬不多,但是廣州地稅局的記錄如下:
高收入人群的年所得集中分布在12萬元至30萬元之間,共有145091人,占申報人數的76.87%(以此計算年所得12萬元以上共有188748人);100萬元至500萬元的申報人數為5482人;500萬元以上的申報人數為422人,年所得30萬元-100萬元的申報人數為共有37753人。年所得在12萬元以上占廣州總人口1800萬的1.05%。就算有人瞞報,那麼年薪12萬以上的能達到廣州總人口的5%么?
由此推論,觀人之術有75%準確率,並不離譜。

再次強調另一點:過去的工作經歷,會在絕大部分普通人的臉面身體行為上打下清晰的烙印——習慣,讓老江湖一看就知道過往職業。比如服務員的服務意識,小姐的說話走路敬酒上床的方式,銷售人員隨聲附和的習慣,領導幹部一言九鼎的氣場,演員穩健的颱風,都是如此。偶有例外,也只是例外而已。

我的簡易相面術:
1、先觀氣宇。或可說是氣勢、氣派、信心、貴氣、霸氣、狂氣、愚氣。
2、再看神骨。頭部、身上是否無惡骨如高顴骨、反骨等,整個人骨骼勻稱靈秀。如果有靈犀骨之類自然最好。
3、再看眼神。目若流光,游移不定;或者有三白眼,或者目光無神,都不算好。一般這樣的人都難成大器。
4、再看五官。狼視鷹顧之人,陰鷙之人,三角眼而無神之人,吹火嘴之人,林林種種,直接Pass。
5、再看行動。最可交的是那種一舉一動間極為瀟洒之人。如果是雞鳴狗盜之徒,行動畏畏縮縮,不可為友。
6、再看言語。言語有條有理,邏輯清晰,遣詞造句得當之人,可交。言語含糊多次重複無法表達意思之人,不可為友。
7、再看大略。隨便說個例子,如果一個滿臉風霜,皮膚粗黑的男人和一個細皮嫩肉,皮膚白皙的男人同時向我推薦一款理財產品,我會選擇聽細皮嫩肉的那個,因為他像是常年混跡金融圈的。而傻大黑粗的男人像是混江湖的。

我用相面術幹什麼:
1、面試前快速形成第一印象,在面試中只是為了進一步印證我的判斷;
2、社交時迅速識別傻逼,盡量不跟傻逼建立聯繫;
3、社交時迅速識別牛人,在平等溝通的基礎上交換意見,看是否有進一步交往的基礎;
4、在辦事時候找面善的人,尋求善良的人的幫助。

舉例說明
現在上圖。朝陽門外東嶽廟的雕塑真心惟妙惟肖,特別是七十六司中,一些有福有罪之人,更是刻畫的栩栩如生,門票只有10塊,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我比較忌諱,所以自己沒拍招牌,所有圖片引用自北京東嶽廟之七十六司 全集之十 全集可見 tom老道的帖子。如果原作者對此不滿,請聯繫我刪除。

第一張圖,就是中間這個女性,這就是傳統中國價值觀中最好的面相。性格溫柔,內心堅強,相夫教子,持家有道。我經常說XXX是大老婆臉,就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面相,一看便知是個好人,最適合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之子于歸,宜家宜室。

看這些塑像右邊的兩位老者和婦女了么?這就是社會上的中堅力量。他們受過良好教育,生活優裕,樂善好施。對生活非常滿意

此人三白眼、齙牙、招風耳、眉毛粗而不秀,滿面風霜,皮膚棕色,可知屬於低等階層,教育程度有限,對錢財慾望強,個性兇狠,敢於下手。

此人鼻樑有大節,兩眼寬,眉毛禿,嘴歪岩屑,鼻翼太大。標準渾人一個,分分鐘

右邊的那個罪犯告訴你滿臉橫肉是什麼樣子的。

左邊的男人和右邊的女人告訴你心地不端的人都是怎麼長的。男有惡骨,鼻樑陰鷙,女眼神不定,身姿不良。

生活中的社會底層的坑蒙拐騙的人都有這個人的一部分特點。

寫了這個答案,不知道是折福報還是積德了。小可本心正是為宣揚教化。

書目:
曾國藩 《冰鑒》
《麻衣神相》
《Lie to me》

作者的話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任易」 , 您能夠看到更多有用的分享。有問題的話歡迎來我的公眾號找我諮詢,只要你能用文字把你的問題寫清楚,又是在我的零碎時間,我會毫無保留的回答,權當結個善緣。

覺得好的話,請轉朋友圈:)

http://weixin.qq.com/r/N0ydhSbEwnu9rWLm9xkl (二維碼自動識別)


反對 @任易 的回答,
二圖是 @任易 的配圖及總結,一圖1995年王小波在接受電視採訪時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他的雙唇是紫黑色,這是心臟病的緣故,此時距離他在公寓中痛苦掙扎死去只剩下兩年的時間,一個友善勤奮有趣的靈魂還在這個世上忍受痛苦,奮力得留下什麼。如果有一個人只用分分鐘就判定這樣一個軀體里居住的僅僅只是一個「渾人」,而且是用這麼一種愚昧,無趣的方式。難道不是一種淺薄的悲哀。
我不認為一個人應該為他的先天容貌而受到別人的價值評判,如果有一種技能使一個人的智能,學識,乃至品德僅僅因為其貌不揚而在短短的「分分鐘」就受到了不客觀的評價的時候,我不認為這種技能可以稱之為有效,即使這種」技能「外衣包裹在古老的文字里,潛行在人們意識最深處的淵流。

「一切都在無可挽回地走向庸俗。」——王小波


一般來說,很難絕對的通過對話或者動作讀出太多的信息。
但可以得到較多信息的做法是:
觀察對方的網上活動,會留下非常多的痕迹。
當然,這裡也並不是說一定能讀出什麼,而是說通過深挖掘,可以得出很多東西,慢慢的拼湊出一個人來。

有一種辦法,叫做人肉。

還有一個點叫做:你需要閱人無數的經歷,當你看到一個信息,你會調用你的經歷來進行解讀,判斷出對方的某些可能性。


從我招聘的經驗來看。第一先要解決的是判斷標準的問題。
首先公司一定會有幾個通用的勝任素質,這個通常和企業文化強相關,說白了就是老闆對人的偏高。
其次崗位會有幾個特有的勝任素質,即崗位偏好的人格特質。
以上兩個加起來會形成一套崗位的勝任素質模型。模型由勝任素質,定義,及具體行為特徵構成。行為特徵在專業建模中通常會用到BEI,即行為事件訪談。通過訪談高績效和低績效兩類人,提煉差異點,發現績效差別的關鍵行為特徵。這種行為特徵通常會以從高到低的方式劃分等級,以便於面試判斷,即行為錨定。
第二是初步判斷。實際操作中我們不會上來就面試,而是會要求候選人事先填寫一個人格測評問卷。目前常用的有16pf,mbti等,當然也有諮詢公司專門開發的量表。
第三是深入判斷。拿到測評結果後,我們會挑選和崗位勝任素質相關的維度的測評結果,選出其中高得分的維度和低得分的維度,用面試或評價中心的方式去驗證。面試主要靠行為事件訪談,評價中心有無領導小組討論,公文框,會議中心,角色扮演等方式。你需要記錄的,是與關注維度相關的行為表現。
以上是通用的做法,但如果題主的意思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從言談神態小動作判斷個人性格,比如右眼上瞟代表說謊之類的。我只能說實際中我們很少用。因為你無法保證信度效度。小動作在解讀固有行為模式和情景行為表現預測方面,價值值得商榷。
以上,希望有所幫助。


希望在最短時間 獲取 最大量信息,那隻能創造 最極端 的(測試)環境,比如 泰坦尼克號 沉沒前30分鐘里,羅斯發現 傑克 是個 捨己為人 的好人。


推薦閱讀:

做夢時,能夠夢到一本沒有讀過的書,沒有聽過的音樂,沒有見過的複雜建築,這是大腦瞬間創造出來的嗎?
我恐狂挺嚴重的,大家幫幫我可好?
如何評價菲利普 · 津巴多提出的「日常生活的英雄主義」,它是「平庸之惡」的對立面嗎?
李斯達是反社會型人格嗎?
無法承受孤獨的時候該怎麼辦?

TAG:心理學 | 面試 | 人格 | 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