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看待柔韌性訓練對身高發育的雙刃劍效應?
與知友交流過程中我提出的觀點,之後被知友一直追著討論,專欄被封禁無法發文章,準備自問自答。歡迎其他知友發表個人看法
沒有可靠證據表明柔韌性訓練對身高存在顯著影響,無論促進或是抑制。
如果有知友了解較新的研究成果,煩請告知,我會更新答案。
@城年 年叔,你年長,你見過不少體操隊的、速滑隊的,你見多識廣,我承認。但人有直覺偏差,人會總結出錯誤的經驗,要得出合理的結論,需要統計上的支撐。
--------------------
柔韌性訓練影響身高發育的說法,出處不可考,但很多支持這種說法的人都會拿競技體操運動員作為例子,那我們就來分析競技體操運動員。
1、競技體操運動員身高是否真的低於普通水平?
確實是,這一點有統計數據支撐:
男性體操運動員的身高[1]
橫坐標是年齡,縱坐標是身高。不同的線是取自不同論文的數據,括弧中是統計的樣本數。P90、P50、P10是用於比較的統計基準線,P50表示 50% 的人不高於這個身高,另外兩條類似。
歐洲女性體操運動員的身高
從圖中可以看出,大多數運動員身高是在 P10 線附近,也就是身高統計數據的低10%,意味著比 90% 的同齡人要矮。
2、影響競技體操運動員身高的因素是什麼?先天還是後天?
既有先天,也有後天。
主流觀點認為影響競技體操運動員身高的主要因素有兩點,一個是競技體育選拔機制,強調先天條件,另一個是限制攝入熱量加高強度訓練,屬於後天干預。
94年的一篇論文[1]專門研究了不同項目的青少年運動員發育與訓練之間的關係,算是比較經典了,直接上中間一段結論:
一些訓練計劃在青春期時要求持續的劇烈運動,同時要求保持極低體脂率來提高競爭力,這類訓練策略會導致性成熟延遲、骨生長受阻、最終身高降低。
很多書、論文中都有提到,算是主流共識。
3、競技體操選拔機制如何影響身高?
適者生存(留下),不適者被淘汰。
基因決定你的骨架(肩寬、髖寬、四肢長度等等),你的身高上限就是基因決定的。
運動員選拔機制會逐漸讓具有項目優勢體型的運動員聚集,對競技體操來說,許多杠上轉體都涉及到離心力,小體型重心離杠更近,體重更輕,離心力更小,佔優勢。這種小體型帶來的優勢幾乎是絕對的、無副作用的。
總的來說,競技體操運動傾向於選擇四肢較短、肩較寬、髖較窄體型的運動員,這種體型與訓練無關[2]。
上面男性體操運動員身高圖中有一條線,從運動員 6 歲半的時候就開始記錄,那時運動員的身高就是接近 P10 的,比 P50 低了4、5厘米,意味著選材時運動員身高就遠低於普遍水平。
4、存在後天影響么?
存在。
在一些案例中,同卵雙胞胎中的一個從小接受專業體操訓練,最終身高比未接受體操訓練的兄弟矮,這就不是選拔機制能解釋的了,而是確實存在後天因素導致的身高發育不足。
導致運動員身高發育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攝入熱量不足。
其他可能的原因還有諸如高強度訓練、頻繁比賽的心理壓力等,但相關性不強,尚有爭論。
5、攝入熱量不足為什麼能影響身高?
因為會影響激素水平。
影響身高發育的直接因素是激素水平,包括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等。
這些激素水平過低會導致發育延遲、骨生長受阻。
而攝入熱量不足會導致多種發育相關的激素水平底下,從而導致發育延遲和骨生長受阻。
從演化生物學上這一點是比較容易說通的,首先保證存活,然後是性成熟,身高並沒有那麼重要,可以為更重要的需求讓路。
發育期間的熱量攝入不足會影響身高發育這點也是主流共識,除了各種動物實驗,還有一些經典的自然實驗,例如三年自然災害。感興趣的可以看這篇:
http://www.ivpp.cas.cn/cbw/rlxxb/xbwzxz/201204/P020120401662380305494.pdf
6、競技體操為什麼要限制攝入熱量?
控制體脂、體重、體型提高運動表現。
競技體操運動員在整個發育期間會嚴格控制攝入熱量,使得體內多種激素水平被抑制,使得發育階段推遲、性成熟和骨生長不足。
這種人為干預一方面是為了控制體脂率和體重提高運動表現,另一方面也可以延長優秀運動員的職業壽命,也就是用身高體重的發育延遲、發育不足來換取更好、更長久的競技表現。
7、發育期延遲跟身高發育不足有關係么?
有,正相關。
8、發育期延遲一定導致身高發育不足么?
不一定。
即使發育期延遲,只要發育期內激素水平充足,也能達到或突破預期身高[3]。
9、除了競技體操,還有哪些競技運動訓練會導致發育期延遲和身高發育不足?
導致發育延遲的很多,導致身高發育不足的少,暫時只有競技體操。
不少在發育期開始之前就開始高強度訓練的運動項目都可能導致發育期延遲,但導致身高發育不足、最終身高顯著降低的運動卻很少,目前看來只有競技體操。
猜測是因為大部分項目對小體型的需求不像競技體操那麼強。
10、哪些運動的專業訓練導致發育延遲,卻不會導致最終身高不足?
很多,如游泳、網球、藝術體操[2]。
很多發育前就開始大量訓練的運動都可能導致發育延遲(如女性初潮推遲),如游泳、網球。
這裡特別舉一個與柔韌性訓練關係密切的例子、競技體操的姐妹——藝術體操。
雖然在訓練方法上與競技體操有較大差異,但藝術體操對柔韌性同樣有非常高的要求,也都是從小就接受高強度訓練。
藝術體操運動員存在發育延遲現象,但最終身高卻超出其預期身高,也超出平均水平。
類似的還有專業舞蹈演員。
11、有什麼支持『柔韌性訓練影響身高』的證據么?
除了少量博客文章提到,暫時沒找到可靠證據支持這個論點。
--------------------
@城年 的答案中存在一些謬誤。
1、……
在人體發育過程中,尤其是孩童時期,出現緊張或者鬆弛的問題可能會導致身高發育加快,也可能導致身高發育延緩,具體長篇理論不解釋,腦補一下一堆被捆紮的太緊的骨骼,以及一堆鬆散無序的骨骼狀態好了。太緊或者太松都會影響發育!
『緊張或者鬆弛導致身高發育加快或延緩』,具體的長篇理論還煩請解釋。
腦補的這段,如果沒有理論支撐,只能看作是想當然——韌帶附著在骨的關節面上,只是聯結,並不是什麼捆紮。
什麼樣的力量才能導致生長中骨骼的變形?一個極端的例子是裹足,即使是裹足也無法抑制骨骼生長,只是讓骨骼畸形生長。
沒有外部束縛的情況下,骨骼沿生長方向受到的壓力與韌帶的松或緊沒關係,只跟運動狀態有關。以腿骨為例,躺下來時幾乎不受力,直立負重、跳躍時則會承受較大壓力,這種壓力只要沒有導致骨垢線附近的骨折,並不會抑制骨骼生長,這點後面會稍稍展開。
2、……
目前主流的觀點是適當柔韌性訓練會促進鈣沉積,促進孩子長高的同時骨密度也會增加,但是很多職業體操運動員的骨齡發育都是延遲的(按照前面的理論應該是提前閉合才對),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認知差異,誰給你那麼大的膽子,拍著胸脯說柔韌性肯定不會影響身高的?
競技體操運動員發育延遲主要是因為高強度訓練(消耗過多)、飲食熱量限制(攝入不足)、低體脂導致的激素水平低下。
沒有證據表明柔韌性訓練能影響身高發育,我的觀點是保守的主流觀點,有證據支撐。
相反,你拍著胸脯說柔韌性訓練會影響身高,這是『新觀點』,請舉證。
3、……
還有一點就是,長期高強度柔韌性訓練下的隱性傷痛積累,比如肌肉慢性勞損和結締組織的粘連損傷,無論是武術舞蹈還是體操,隊員必須吃苦已經是一種共識。那麼,我的問題來了:請問隱性或者顯性的損傷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訓練過度、恢復不足帶來的傷病超出了問題討論的範疇。
但本著較真精神,還是去搜了一下,找到的資料確實有提到運動損傷導致骨發育異常,但這裡的傷病是骨垢線附近骨折導致的生長板損傷,而不是 @城年 所說的軟組織損傷。按照骨折方式不同可以分為下面幾種[4]:
至於生長板骨折對骨發育的影響程度,與諸多因素有關:
- 受傷嚴重程度:如果損傷導致骨垢線附近供血切斷,骨生長就會受阻。如果損傷導致骨垢生長板位移、被擊碎,可能會導致其永久閉合。開放性骨折增大了感染風險,也會破壞生長板。
- 受傷者年齡:一方面,年齡越小帶來的後果可能越嚴重——因為一旦導致停止生長了,骨的畸形就更嚴重。另一方面,年齡越小越容易恢復,這個是正面影響。
- 哪塊骨頭受傷:有些生長板更容易受影響,比如近膝蓋區域的。
- 骨折類型:有些類型的骨折影響更大,比如上圖中的 IV、V。
4、……
以舞蹈和競技體操為例的柔韌性訓練中,尤其是後者,會有大量的需要力量配合的動作,比如各種懸掛,倒立支撐,各種橋支撐等等,而一旦牽扯到力量素質後,過早接觸力量練習的弊端就會暴露,影響孩子身高發育。
『過早接觸力量練習影響身高發育』,這是另一個謠言。
這次暫時不說,留著下次辟。
5、……
這條沒問題,是事實。
具體方法我在上面也說出來了,有效方式就是通過飲食控制加持續高強度訓練,不是什麼機密。
[1] Malina RM. 1994. Physical growth and biological maturation of young athletes. Exerc. Sport Sci. Rev. 22: 389–433.
[2] Georgopoulos NA, Roupas ND, Theodoropoulou A, Tsekouras A, Vagenakis AG, Markou KB. 2010. The influence of intensive physical training on growth and pubertal development in athletes. Annals New York Acad. Sci. 1: 39-44.
[3] Buckler J, Brodie D. 1977. Growth and maturity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boy gymnasts. Annals Hum. Biol. 4: 455–463.[4] http://www.niams.nih.gov/Health_info/Growth_Plate_Injuries/default.asp
--------------------
針對城年更新內容的更新。
- 身高控制我明確說了是存在的,這點無需爭論。
- 青少年身高數據,你的解讀有很大問題,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平均身高數值小,但增幅更大,而不是你所說的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平均身高數值大。
- 營養影響身高算是常識了,速滑隊的例子是要反駁這個觀點么?
- 訓練手段包括很多,訓練強度、訓練和休整周期、訓練量、積極休息、心理干預,而不僅僅是幾種身體素質的區別。例如一些研究表明訓練強度與身高發育可能有關聯,如果飲食控制加上持續高強度訓練,會持續抑制發育,但在那些有休整期的項目中(例如有賽季與非賽季區分的項目),隊員身高會在休整期中加速增長,最終身高不怎麼受影響。
- 你混淆了平均身高和預期身高。超過平均身高的人不一定達到了預期身高,低於平均身高的人可能達到或超過了個人的預期身高。預期身高與個體相關,而平均身高是群體統計量。
這個問題中只討論柔韌性訓練,主流觀點就是沒有可靠證據表明柔韌性訓練有影響。
作為教練,目標是帶出成績,而不是成為理論專家。只要是策略正確、大部分手段有效,摻雜少數無效的手段也影響不大。反而是對綜合技能要求高,其他方面的技能如管理、心理調節、整體計劃安排這些都很重要。
但是對科研工作者來說,目標是發表高水平論文,對理論驗證有很高的要求,與教練的職業性質完全不同。
在理論知識正確與否這個擂台上,拿教練的經驗和科研工作者的積累來比,就好比讓職業軍人和職業拳手去打拳擊。
正確的科學的訓練方法下只會促進生長發育而非副作用。
力量柔韌缺一不可,從我個人的實踐經驗,而當1米70還不是一個特別普遍的女生身高的時候,我們武術隊所有的妹子最終都超過了這個身高,那是在10年前
從幼兒園一直練芭蕾到現在。柔韌性很好,171,女生。不覺得有什麼影響╮(╯▽╰)╭
柔韌性天生極好 但沒堅持什麼訓練 自己酷愛壓腿 除了腿形不錯以外 身高長殘了 嚶嚶嚶
但經常拉拉筋 會保持良好的體態倒是真的。
@何先森飯掃光 你更新的內容太水,真心懶得回復你,不過好歹都是練習者,放在我自己這邊再寫點。
不管你承認與否,身高控制技術一直存在,我以體操和速滑為例跟你說。先說體操,這項運動如果運動員身高太高會吃虧,普選隊員的時候幾乎沒什麼標準,畢竟體校也要運營,體操運動員平均身高男女都加上,我們算它是155;再說速滑,這項運動普選隊員的時候也沒什麼標準,速滑運動員平均身高至少178左右(我所在的城市目前培養並輸送出了6個世界速滑冠軍,覆蓋最近20年)。目前主流觀點中,跑跳攀爬都是會促進孩子身高發育的,這點在國家2002年以來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長中也有體現,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平均身高數值大。
現在就面臨一個問題,喜歡運動的孩子會促進身高發育,對於體操這項運動而言,教練就不能放任隊員的身高自然發育,能理解不?放任的話就算體操運動員平均身高不是大於普通孩子,至少也是持平而不是平均升高低於普通孩子。
轉過頭再說訓練手段,人體只有四肢加軀幹和頭,能夠進行的訓練手段是有限的,而身體素質大項只能劃分成力量,速度,敏捷,爆發,柔韌,耐力等有限幾個,假設,假設你是教練,之前所有經驗忽略不計,就想研究出一系列手段抑制身高,抑制隊員發育,請問,你最終的方向會落在哪裡?爆發還是速度??最終可行的手段基本只會落在力量和柔韌上,這點我不想跟你撕逼,你自己考慮一下各大項的訓練方式看看是否如此。
之前的回答說了,競技體操平均身高155,藝術體操平均身高170,我剛才也說了,速滑平均身高178 ,這可不是什麼倖存者差異,是隊員平均,2015年6月30日國家公布的中國男性平均身高是168不到,中國男性平均身高
你我探討的是忽略選材營養等其他手段,單獨局限在柔韌性這種手段上探討影響的,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我們本地速滑基地的孩子都是吃不飽營養跟不上的,但是他們的平均身高就是比同齡孩子高!別跟我提其他手段影響,上面說了,用排除法從素質大項切入點入手的話,你剩不下別的!
最簡單的觀點:某家人兩個男孩,一個送去學體操,另一個送去學速滑,假設兩人均能進入專業隊,無論是否能出專業成績,學體操的會比學速滑的低很多!
你列舉的其他項不跟你談,我說的東西你看不懂,你看不懂的東西不代表不存在。單獨吐槽一下你的「無知者無畏」的態度,「『過早接觸力量練習影響身高發育』,這是另一個經典民謠」這句話是你說的吧,還給你一個呵呵。
中國舉重項目算是大國,國際影響不可忽略,你到體制內各體校和專業隊找教練諮詢一下,取取經,別拍腦門子猜,看看主流舉重思想是什麼樣子的。我的知識來自體制內職業教練的指導,而不是什麼摻水的認證機構教的,你猜我在職業教練和你甚至於各機構的小教練之間相信誰?!!!
體校教練不是一對一一對三的指導,基本是一個對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的層級上的指導,理論不能瞎用的!講起理論頭頭是道,親自操作無從下手甚至瞎亂來的眼高手低之徒,我見得太多了。
你能區分常規力量訓練和專項力量的區別以及它們之間過渡的分水嶺嗎?!在這個圈子裡,實踐經驗和實踐經驗的傳承才是王道,教練的價值遠遠大於隊員,所謂的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我的相關知識止步於2008年,沒準這幾年理論知識又進步了呢,等你推翻主流舉重觀點那天。哦,我把一段話還給你,我覺得對你挺適合的。我的知識來自體制內職業教練的指導,不用說三遍,你的呢?!
「愛總結經驗是好事,但棄前人的知識積累於不顧,是反智。
一篇論文、一本書有幾十上百篇參考文獻,意味著在幾十上百人的知識積累上更進一步,每篇文獻又都有幾十上百的樣本。
這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經過驗證、推敲、爭執的知識,比『你所見到的』幾十上百人的經驗,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我來知乎的第一條回答就是跟柔韌性相關的,關於柔韌方面的內容,我可以寫很多,但是一直沒有寫,原因一是我懶,二是我不喜歡搬運書上教條的內容,分享的經驗類內容偏多,三是基於第二點原因上的,不想撕逼,怕個人習慣誤導別人。
關於柔韌性訓練,我個人的說法一直形容它是雙刃劍,適當的訓練可以促進身體發育,錯誤或者過量的柔韌性訓練會影響身高發育,典型例子就是競技體操。在各職業(專業)項目領域,關於柔韌性判斷是憑藉職業教練的經驗完成的,對與錯,用與不用都由教練決定,為何我偏偏要在知乎這個平台上反覆強調柔韌性的雙刃劍效應?
我不想誤導他人!
練不練是訓練者的事情,聽不聽是訓練者和指導者的事情,但是,有必要讓訓練者和愛好者了解,柔韌性訓練並不是完全無害的,它有尺度之分,有著過猶不及的說法,在大家都因眼球效應追求一字馬、橫叉豎叉,羨慕別人柔弱無骨的今天,有必要普及它的負面效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導致孩子長不高!
以下內容均為個人知識積累,如果有需要,請自行補充相關知識。至於什麼選材什麼營養,跟本文無關,討論的是柔韌性訓練本身對發育的影響。
柔韌,柔軟而有韌性。百度百科關於柔韌性的解釋是:指人體關節活動幅度以及關節韌帶、肌腱、肌肉、皮膚和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即關節和關節系統的活動範圍。由於學科不同,還分成靜止柔韌性、彈性柔韌性、動力性柔韌性、活動性柔韌性等等。
柔韌性在人體並不是普遍性存在,某個人可能腿部柔韌性好,但是肩關節柔韌性就很差,有人可能左髖關節柔韌性好,但是右髖柔韌性差,知友如果能理解這部分內容,將有助於對形體矯正手段的理解。
柔韌性與力量之間相輔相成,柔韌性可以提高力量訓練表現,適當的力量訓練也可以鞏固和提高柔韌性練習結果。
獲得柔韌性的手段,目前通常稱之為牽伸訓練,這個概念和使用的手段均大於以往的「柔韌性訓練」定義。在牽伸訓練中,需要了解靜態牽伸,動態牽伸,主動牽伸,被動牽伸等概念,同時,拉伸存在節奏、力度、完成度等指標。
牽伸訓練的目的是提高人體活力,牽伸對象包括結締組織、肌肉和人體其他組織,釋放由於各種積極運動和消極運動帶來的肌肉緊張感,繼而幫助人體完成從靜止到運動或者從運動到靜止的過渡(訓練前熱身和訓練後放鬆),然後進化成各種高級柔韌性技巧,比如各種後橋,瑜伽中的眼鏡蛇式,犁式等。
牽伸訓練的好處多多,但是由於一物兩面的特性,它隱藏的問題也都處於灰色區域。
比如,牽伸訓練必須在正確的指導下進行,錯誤的牽伸訓練不僅會影響人體表現,還會導致受傷!
好,接下來我以柔韌性訓練為例,極端例子就是競技體操,逐一解釋它的雙刃劍效應表現。
1. 人體是非常精密的系統,骨骼構成人體支架提供支撐,骨與骨之間的連接構成關節結構,連接介質是韌帶,並由肌肉和肌腱乃至結締組織等提供輔助。
如果讀者接觸過形體矯正的概念,就會知道人體前後左右上下,乃至同一肢體側都會存在緊張或者過度放鬆的情況,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體形有問題,問題的根源可能來自韌帶、肌肉、肌腱結締組織等部位的緊張也可能來自鬆弛。
結締組織對骨骼有包裹穩定等作用。在人體發育過程中,尤其是孩童時期,出現緊張或者鬆弛的問題可能會導致身高發育加快,也可能導致身高發育延緩,具體長篇理論不解釋,腦補一下一堆被捆紮的太緊的骨骼,以及一堆鬆散無序的骨骼狀態好了。太緊或者太松都會影響發育!
當孩子進行兩個小時的集中柔韌性練習後,請告訴我:孩子的身體哪裡是過度緊張的,哪裡是過度鬆弛的?!
2. 牽伸訓練過程中,不僅身體各組織會產生伸縮和反射,還會引起神經系統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現在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骨骺線的概念(不了解的請自行百度),牽伸訓練本身會刺激骨骼鈣沉積的過程,注意我的用詞,刺激,而不是簡單的促進或者延緩,如果骨骺線在不封閉的狀態下持續增長,孩童就會快速長高,如果刺激不當或者受傷(體操訓練有大量跳躍翻滾,受傷是家常便飯),均會導致骨骺線提前閉合,那就悲催了!
我的問題來了,請問你如何知道自己的推薦和使用的手段不會導致孩童骨骺線閉合呢?目前主流的觀點是適當柔韌性訓練會促進鈣沉積,促進孩子長高的同時骨密度也會增加,但是很多職業體操運動員的骨齡發育都是延遲的(按照前面的理論應該是提前閉合才對),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認知差異,誰給你那麼大的膽子,拍著胸脯說柔韌性肯定不會影響身高的?
3. 牽伸訓練過程的隱形傷害。適當的牽伸訓練可以緩解身體不適,緩解損傷和疼痛,但是,錯誤的牽伸訓練本身也可以導致肌肉或韌帶或者其他組織的拉傷,無論是主動牽伸訓練還是被動牽伸訓練。主動牽伸訓練的傷害來自貪心進度,想要快速的提高的柔韌性表現的想法,被動拉伸受傷則很常見,傳統武術,舞蹈和體操訓練中都有教練開柔韌的訓練,俗稱開肩、開髖、撕腿訓練,如果知友看過我的其他文字,就會知道我個人十分排斥這種手段,儘管我承認它是有效果的,但是從我的觀點來看,這個過程蘊藏的風險也是巨大的(體操訓練者都會跟體校有一份實體或者口頭上的協議,關於傷害免責的,很無賴的行為)。
好奇的知友可以百度一下,僅僅2015年,網路上報道過多少例舞蹈老師給孩子做柔韌性訓練導致傷害的案例,那些韌帶撕裂斷裂的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是,孩童時期的身體恢復能力十分驚人,拉伸本身肯定或多或少的都會導致一些細胞級別上的撕裂或損傷,但這不能成為推脫的借口,而且也對教練和指導人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還有一點就是,長期高強度柔韌性訓練下的隱性傷痛積累,比如肌肉慢性勞損和結締組織的粘連損傷,無論是武術舞蹈還是體操,隊員必須吃苦已經是一種共識。那麼,我的問題來了:請問隱性或者顯性的損傷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孩童時期的損傷,無論骨骼、肌肉、還是其它組織,絕大多數都是兩種情況:傷好後的保護性再增長和保護性停止生長,看不懂的自己去查資料,懶得大段摘抄打字。
4. 項目特點局限。以舞蹈和競技體操為例的柔韌性訓練中,尤其是後者,會有大量的需要力量配合的動作,比如各種懸掛,倒立支撐,各種橋支撐等等,而一旦牽扯到力量素質後,過早接觸力量練習的弊端就會暴露,影響孩子身高發育。目前體育界的認識是不以年齡劃分,而是以女孩月經初潮男孩遺精作為專項訓練的分界點,這點我之前在青少年如何訓練的回答中提過了。
相比之下,舞蹈和武術沒有那麼多懸掛和倒立撐要求。
發兩條新聞鏈接大家感受一下:
英媒報道:中國小體操運動員4歲開始艱苦訓練
體操少年的別樣暑假
http://blog.163.com/jxd_668/blog/static/1793010972012736918376/?COLLCC=3204458549
我說的123點在裡面都有體現。
5. 幾個隱性驗證。當職業教練遇到好苗子的時候,所提供的計劃往往是一次對賭,要麼採用保守的手段順其自然然後配合專項訓練,要麼採用積極的手段加以干預,成功了隊員如虎添翼,失敗了,隊員回歸平庸的普通人。以體操為例,現有體操手段可以導致很多運動員骨發育延緩(測試結果如此,不是我空口白牙說的,而且國內體育界還存在一個把年齡改小的做法,想想這點驗證了什麼),也就是說如果中途提前退役還有一定幾率長高,這也側面驗證了身高控制(壓抑)手段的存在。
上述幾點都是同時具備促進和抑制兩種結果的可能,如果我們把它們整理出來,所有可能促進身高發育的手段會應用在某些領域,所有可能抑制身高發育的手段也會整理出來應用在其他領域,比如體操,抑制身高的手段一直都存在,身高155和身高185的人在空中做翻騰和杠鈴大迴環的時候,難度係數是不一樣的!必須控制身高,但是官方不可能把這個事情拿出來大肆宣揚,只有我這種愛好者才會拿著個說事。那麼有沒有身高控制失敗的呢,有啊,以體操運動為例,在出成績前隊員大幅長高,就會被教練建議去參加其他體育運動或者乾脆提前退役。
競技體操,作為一項成熟的競技體育項目,尤其是我國還是『體操大國』,教練必須掌握一些控制身高的技巧來保證隊員的身高盡量控制在某個範圍內,以此保證苗子穩定輸送,經驗之一就是超負荷高強度的柔韌性訓練。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藝術體操跟競技體操是兩個類別,競技體操女隊員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五,藝術體操平均身高一般都是一米七,兩者相差大概20厘米,差距就是這麼大!
適當的柔韌性訓練可以促進身高發育,過度的或者不適當的柔韌性訓練會壓抑身高,對絕大多數訓練者和指導者來說,並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我要說的說完了!
我從6歲開始練武術,練到小學畢業,然後各種柔韌訓練沒停過,一字馬下腰,瑜伽都練得很好,我是女生,身高173,今年1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