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使用了四年的量化寬鬆,但是通貨膨脹率還可以維持那麼低?
美國從2009 年起實施了接近於0的利率,為何四年過去了,通貨膨脹還是可以控制在很低的範圍之內?特別是2013年,呈下降趨勢。
湊熱鬧來了。先說一句,不是"維持"那麼低,是真心上不去 ~
老規矩,首先咱把問題屢順了。這裡談的通貨膨脹率應該是指去除了能源與食品的核心通貨膨脹(美國那邊兒core CPI),放到歐洲,一般用HICP再除去能源和食品(下圖可以看出來,HICP這些年死都不抬頭)。
然後回答問題。
我直接放個圖吧,簡單易懂,沒那麼複雜。圖畫的有點兒草,湊否看,重在體會精神:
簡單來說,極低利率或QE如果是活在經濟學家理想的愛麗絲模型世界的話,應該還是有那麼一點兒希望把經濟盤活,把通脹拉起的。無論是美聯儲或歐洲央行,今兒拍腦袋定個巨低的政策利率,然後坐等風生水起:通過價格型利率傳導機制從政策利率,影響貨幣市場利率,最終傳導到商業銀行層面 -&> 商業銀行靠著自身這些年摸爬滾打混出來的利率轉嫁能力(interest rate pass-through),把資金以不同價格提供給實體經濟(企業或個人)。說了這麼些,其實就是上圖左邊兒那個傳導走廊,即直接傳導渠道(利率渠道)。這裡說央行定個巨低的利率,其實就代表著廉價的資金成本,理論上資金便宜了,人們應該到處借錢找投資,土豪遍地,經濟騰飛指日可待,順理成章的通貨膨脹就上去了。到這兒我們都能理解~
然而,剩下的才是重點:美國(包括歐洲)搞了這麼多年的QE,怎麼通貨膨脹率就是那麼頑固?甚至有些經濟學家已經提出QE會導致通縮了?
要想通這部分,我們就需要上圖右邊兒的間接傳導渠道了,秘密都在這兒,走起:
算上這張圖,整個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就完整了。
咱們不要忘了,當初央行為什麼要寬鬆,是因為經濟不好:07和08年鬧了這麼一場金融危機,歐洲隨後又來了個主權債務危機。因此,貨幣政策的大環境從那個時候就已經定調兒了,簡單來說就是信貸供應的收緊以及信貸需求的萎縮。
基於上圖,信貸渠道下(配合風險承受渠道):
- 銀行信貸渠道:銀行經歷了08年的金融危機,強化資本和流動性是重中之重(也因此純粹的信貸供應變弱了),更別提還要處理危機遺留的壞賬,應對越來越變態的監管和罰款,以及爛爆的宏觀經濟環境,有點兒正常邏輯的銀行都會開始惜貸。歐洲這些年,甚至出現了很明顯的銀行脫媒效應(bank disintermediation),也就是說很多大型企業,比如西門子或戴姆勒都自己去資本市場發債,銀行的貸款佔比逐年降低,間接融資愣是給扭成了直接融資;
- 資產負債表渠道:也就是實體企業或老百姓的資產負債表,危機前積攢了這麼些年,也是個個高負債高槓桿,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恢復(去槓桿),也因此信貸方面的需求普遍偏弱。
所以說,信貸供給和需求的基礎都這麼薄弱,經濟復甦的慢,如果通貨膨脹率還狂飆,那肯定是統計局的鍋。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會說,央行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被"廢"了(impaired,見圖二紅色的箭頭)。
當然了,除了這套相對正規的解釋,還有一些重要的觀點值得參考:
- 在經濟前景陰雲密布的情況下(uncertainty),大型銀行往往不會乖乖的放貸,老實地促進經濟增長。很多銀行(歐美的都算上)投機倒把的很多,看看一些銀行的營收情況,傳統息差業務佔比是多少,交易類業務呢?當然,公平來說,危機那一兩年息差業務佔比還是較高的,因為trading類收入基本88了~ 總的來說,這種情況理論上最終會導致通縮,而不是通脹。
- 有些答案也提到了,這是個全球化的時代,美聯儲的QE衍生出來的鈔票不會乖乖的留在美國,低息環境下,資本的逐利性比以往更加粗暴直接:新興市場收益率高,走起~ 別說美國了,哪怕傳統保守的德國也有這種現象,什麼都不漲,就房價漲,答案後我會發個圖來說明為什麼。
- 第三,央行放大招搞QE,本來是想告訴大家,別怕,央行出手了,手穩。但是這沒完啊,既然你放了QE,就要明確的告訴大家在不久的將來經濟肯定會回升,通貨膨脹也會上去。畢竟,誰都不喜歡不確定性,尤其是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然而,如果QE拖的時間太長,那就等於間接告訴大家,不好意思,我們央行自己也懵逼了,之後經濟回不回升別問我,找算命的去 -&> 這種信號等於就是說,社會經濟活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這種信號恰恰不是央行希望傳遞給市場的。
所以說,要想把通貨膨脹調回到2%左右這個區間(為什麼2%,請參看我之前的知乎回答:為什麼美聯儲要設置 2% 通脹目標?零通脹不好嗎?),坐等QE來make it happen,基本上就跟用眼睛死盯著1元硬幣讓它瞬移一樣(說的略有極端,請體會精神)。
當然,別說現在這個QE了,17年前互聯網泡沫和911後的那個長時期的低利率環境,已經有不少學者指出,要想搞QE,一定要選對時間點(觸發)和區間(政策維持時間),在適當的時候抬升利率,這才是給市場的明確且正面的利好信號,手起刀落,乾脆。
然而,誰都會做事後諸葛亮,真讓這幫學者去央行指點個江山,估計一樣懵逼。畢竟,政策的事兒沒有單純的。
最後,放上德國那個證明(不同資產收益率比較):
歐央行QE這些年,德國別的沒怎麼漲,房價漲的賊快(上圖深藍色是新房租房收益率,淺藍色是二手房,黃色是德國DAX公司股息收益率,紅色是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圖畫的挺清楚了,不解釋了。就注意一點,這裡的收益率求得是個穩(對於固定收益投資者,比如保險公司等),尤其是在低息環境下,具體討論可見評論區。
之前回答了日本債務貨幣化為什麼沒有伴隨通脹? - 知乎,談到美國的情況,我更加熟悉,所以拓展一下。
Part I QE和通脹在美國
貨幣乘數角度
如我在分析日本QE時所說,QE沒有產生通脹原因之一是QE產生的基礎貨幣沒有足夠的轉化為貨幣供給, 換句話說貨幣乘數小。這點是很多答主都提到的。@石長順給出了計算貨幣乘數的公式,我來給出實際數字。我之前提過英國央行算的英國QE的貨幣乘數在0.6左右。現在再給美國的:
從上圖看出,美國M1貨幣乘數在QE後一直維持在0.7-0.9左右,和英國類似。
為什麼貨幣乘數小,很多答主都認為是銀行不願意放貸。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在我引用的英國央行的報告What can the money data tell us about the impact of QE? 里,有詳細解釋其他的原因。我就不重複了。
非銀行放貸角度
貨幣乘數小在我看來只是故事的一半,大多數人忽略的另一半是美國的非銀行放貸。在金融危機前,一個美國人買房,買車,信用卡消費帶來的信用擴張,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證券化,在非銀行機構完成的,被稱為是影子銀行。在影子銀行里滾動的信用/貨幣,是不會反映在M1,M2這些銀行(更準確是存款機構deposite institution)負債項統計出來數據上的。分析影子銀行的信用/貨幣供給更不可能用存款準備金率這樣的模型,概念。影子銀行里的信用/貨幣的量是相當大的。具體可以參照美聯儲一幫人的分析報告。
某種意義上,08年美聯儲救市不是對存款機構的救市,是對影子銀行的救市。QE後,傳統銀行/存款機構角度的貨幣量(M1)還是增加的,但是影子銀行的貨幣量是下降的,如下圖:
利率角度
我是同意貨幣學派的「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但是在美國這麼一個金融創新,非銀行信貸十分發達的經濟體,用傳統的貨幣乘數,M1,M2這樣的框架來分析通貨膨脹和貨幣供應的關係,我認為是十分不妥的。
所以在美聯儲做政策決策,以及分析貨幣政策對通脹影響時,貨幣量不是運作目標(operation target),利率才是。伯南克在分析qe的意圖的時候,也是說通過qe把長期利率拉下來,,而不是說通過qe把貨幣量拉上去。
如果用利率的框架來分析為什麼qe沒有引起通脹,結論就很清晰了。根據泰勒法則(Taylor Rule),在金融危機後的經濟背景下(通脹,經濟增長,以及長期自然利率),根據伯南克的估算,美聯儲應該設置的政策利率(泰勒法則利率,綠線)如下
可以看出金融危機後很長一段時間,泰勒法則利率遠遠低於0,而qe就是用來彌補政策利率(黑線)沒法低於0。按照美聯儲自己的估算,qe降低了長期利率75基點左右,相當於政策利率降低了1%-2%左右。把qe的影響加到政策利率上,實際政策利率也就是-2%,比泰勒法則利率還要高些。所以在利率分析框架下,即使加上qe的影響,貨幣政策也不是十分的寬鬆,所以通脹率自然不會上去。
Part II QE以外影響美國通脹的因素
周期性因素
結論:油價下跌,美元升值和平坦的菲爾普斯曲線都是造成美國通脹率低的周期性因素。
貨幣供給和通脹的關係在長期是顯著的,但在短期,一些周期性非貨幣供給因素才是主導因素。
能源:雖然能源不算在核心CPI指數中,但是實證分析證明能源價格的波動對核心CPI短期波動有溢出效應。跟別提他對headline CPI的影響了。
美元匯率:美元匯率的變動通過進口通脹率來影響整體的通脹率。
如上圖,在14-15年,包括能源和匯率在內的因素使得美國通脹在短期較低。當然這些短期因素在16年部分的反轉了,因為石油和美元相對穩定下來了,如下圖(黃色為石油,紫色為美元):
下圖是高盛的關於14-15原油大跌加上美元增值對核心PCE的影響,我借花獻佛一下
如上圖,14-16年核心PCE被低油價和高美元拉低了0.3% 到0.45%左右。這一影響只是暫時的,在2017年應該逐漸淡化。
但是到了2017,新的一輪石油下跌開始了。再加上電信,葯價的下跌,最近的CPI下跌又引起了大家的興趣,甚至對加息的預期也產生了影響。
除了上邊提到的能源和匯率,還有一個影響通脹的周期因素,就是就業/產出缺口。著名的菲爾普斯曲線就是描述這兩者的關係的。現在沒人相信菲爾普斯曲線在長期是有效的,尤其是當政府要濫用這一關聯的時候,但是在通脹預期穩定,短期的分析中央行還是會借用一下。
經常會聽到分析師說,這幾年通脹低,是應為菲爾普斯曲線太平坦。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幾年就業增加沒有帶來太多通脹的上升。換句話說,失業率現在已經是4.3%,多年來的最低了,按照金融危機前的菲爾普斯曲線,通脹早應該上去了,但是因為現在的菲爾普斯曲線比以前平坦多了,通脹沒有上去。
什麼原因造成菲爾普斯曲線太平坦,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是失業率不能反映現在勞動力市場的真正狀況,還有很多被排除在統計以外的預備勞動力。有的說是通脹預期的力量太強了,把通脹率完全錨定了。有興趣可以去查閱美聯儲的研究。
長期性因素
還有很多觀點把美國的低通脹和人口結構,科技進步,全球化等長期性因素聯繫在一起。以後有空再詳聊吧。
剛剛看到一張圖,似乎可以佐證@曹留 的說法,貼上來給大家看看。
這個過程我認為非常簡單,就是貨幣創造過程的中斷導致了credit的減少。
容許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一個人A假設他製造了一個藝術收藏品,B同學想要買,結果發現自己手上沒錢,就打了一張欠條(Private commercial paper),而A現在急需用錢,於是就拿著欠條去C銀行貼現,C銀行於是就將錢打入了A同學的賬戶,換到了欠條,得到了對B同學追索權。
最關鍵的部分是這裡,C銀行此時會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同時增加「負債」(A同學的存款)和「commercial paper」(B同學的欠條)。
這就是信用創造。Private credit → Endorsement of Bank → Public credit
C銀行又有一個叫做存款準備金率的東東,把改存的錢交給央行之後,比如100USD交1USD。
C銀行可以繼續貸款99USD給D同學,而D同學比如又把錢存入了E銀行,E銀行交了0.99USD之後又把剩餘的錢繼續帶給F…………生生不息的貨幣創造就這樣產生了。
這個貨幣創造的體系當中,重要的是信用的過程和貸款的過程不能被打斷。
- A同學的private commercial paper 不能轉化成為 Pubilc one 了。貼現的過程沒那麼容易了
- C銀行現在得勒緊褲腰帶了,不能貸給D了
- 或者是E不能貸給F,你的資信狀況太差了(╯‵□′)╯︵┻━┻
於是存量貨幣大量的沒有被激發,美聯儲就通過大量發貨幣抵消掉credit的損失。
所以雖然有量化寬鬆,但貨幣總量並沒有太大的增幅。請看M2的相對量和絕對量:
附上美國M2的定義
M2 consists of M1 plus:
(1) savings deposits (which include 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s, or MMDAs);
(2) small-denomination time deposits (time deposits in amounts of less than $100,000);
(3) balances in retail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 (MMMFs).
source: Economic Research
摘要【懶得看正文的同學你懂的】:
考慮虛擬經濟後的「廣義費雪方程式」對於現代經濟社會更有解釋力。
雖然全球主要央行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大量投放貨幣,但多數資金並未進入實體經濟部門,且私人部門去槓桿導致貨幣流通速度降低,實體經濟通脹長期保持低位,反而導致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泡沫化。這一趨勢目前依然沒有逆轉。
長遠看,隨著美國和英國等主要經濟體進入私人部門加槓桿階段,貨幣流通速度勢必將逐漸回升,實體經濟通脹有望重升,主要央行也將被迫陸續收緊貨幣政策,由此帶來的全球貨幣供應格局及金融市場長期影響需要密切關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費雪方程式說起
傳統的貨幣數量論認為,商品價格變動是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變動引起的。大家知道著名的費雪方程式,解釋的就是商品價格與流通中貨幣的對應關係:MV=PQ。其中M是一定時期內流通貨幣的平均數量,V為貨幣流通速度,P為各類商品價格的加權平均數,Q為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實際應用中,經常用M1或者M2代表M,以名義GDP代表PQ。
雖然費雪方程式是從交易的角度來解釋貨幣需求量,但由於短期內V和Q相對穩定,價格水平P就與貨幣投放量M之間存在直接對應關係,這也是傳統貨幣數量論的基本觀點。
後來,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現代貨幣主義流派進一步闡釋了這一觀點,認為貨幣供應量變動不僅影響物價總水平,也會影響總產出或者GDP,成為現代貨幣政策的主要理論基礎之一。
理論與現實的背離
按照貨幣數量論的觀點,在一個經濟體系中如果大量投入貨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價水平P將會出現大幅上漲。
這與現實情況明顯不符,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以美聯儲、歐央行和日央行為代表的全球主要央行紛紛實行QE,全球貨幣供應量急劇增長,但與此同時,這些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脹一直保持低迷,像日本長期在通縮邊緣掙扎,而歐元區等經濟體也一度陷入通縮困境。
主要經濟體基礎貨幣投放與通脹狀況
數據來源:彭博社
如何理解背離
首先,費雪方程式主要是從交易的角度闡釋貨幣需求,公式中Q是實體經濟中商品的交易數量,那麼對應的P可以近似理解為CPI指數。在實體經濟為主、虛擬經濟依然欠發達的階段,費雪方程式是有一定解釋力的。
但在虛擬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經濟社會,費雪方程式需要進一步衍生。
按照凱恩斯理論,貨幣需要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即交易需求、儲蓄需求和投資需求,在現代經濟社會中,金融市場發展已經導致虛擬經濟急劇膨脹,所以在考慮儲蓄和投資需求以後,經過衍生的「廣義費雪方程式」(MV=P』Q』)不僅要考慮實體經濟,也要考慮虛擬經濟。
在「廣義費雪方程式」中,M可以用投入整個經濟和金融系統的貨幣總量代表,那麼,對應的價格指數就不能以CPI指數為代表,而應該是考慮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後的綜合價格指數P』,即既要包括代表實體經濟的CPI指數,也要包括代表虛擬經濟的金融市場價格指數。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何全球央行大放水背景下,全球CPI指數並沒有大幅上漲了,因為目前CPI指數代表的僅僅是實體經濟部分。在實體經濟前景悲觀的預期下,大量資金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金融市場,將直接導致金融市場大幅上漲,這也是這些年筆者堅持認為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將持續泡沫化的邏輯基礎。
事實上,我們也發現,2009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持續維持股債雙牛的格局,主要城市房地產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金融資產價格泡沫已經越吹越大了。
而且,根據凱恩斯理論,貨幣的投資需求與利率水平密切相關。在利率降低到一定低點後,由於「流動性陷阱」的存在,貨幣需求將會變得無限大,這也解釋了在前些年主要國家紛紛實行零利率或負利率的政策環境下,數量擴張型貨幣政策對刺激實體經濟復甦的效果十分有限。
來源:搜狐網
其次,在費雪方程式中,一般假定貨幣流通速度V在短期內是保持穩定的。但在現實經濟中,即使只從實體經濟角度考慮,V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體制、持幣意願和信貸周期等。一般來說,經濟體制會保持穩定,持幣意願與信貸周期均跟經濟周期密切相關,而信貸周期則直接體現為非金融私人部門槓桿水平。
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雖然各國央行大量投放貨幣,但代表實體經濟價格水平的CPI指數卻一直維持低位徘徊了:
首先,出於對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各國央行在危機後投放的大部分貨幣並未進入實體經濟部門,而是直接進入金融市場,貨幣處於「空轉」狀態。由於缺乏實體經濟部門的參與,貨幣乘數效應難以顯現。於是這些年,全球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一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面是疲弱不堪的宏微觀經濟基本面,另一面是欣欣向榮的全球金融市場。
其次,在零利率或負利率環境下,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下降,居民和企業部門持幣意願上升,而銀行等部門也在危機後增加準備金,大量資金以超額準備金形式滯留央行賬上,貨幣乘數明顯下降。
主要經濟體貨幣乘數
來源:彭博社
而且,非金融私人部門紛紛進入去槓桿階段,銀行等金融部門則受監管變嚴的影響,金融槓桿大幅降低,這些因素均導致貨幣流通速度V明顯下降。
不過,在現實經濟中,由於貨幣流通速度難以測量,而且對於貨幣總量的定義有不同口徑,一般都是通過費雪方程式反推來測算不同口徑貨幣的流通速度:V=名義GDP/M。
主要經濟體廣義貨幣流通速度測算
數據來源:彭博社
當然,CPI指數代表的實體經濟通脹低迷並不完全是貨幣流通速度下降引起的。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互聯網科技、電子商務和物流技術進步直接縮短了供應鏈環節,以及人工智慧科技普遍應用長期帶來的成本降低,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全球通脹壓力。
此外,受金融危機影響,各國失業率高企,目前歐元區及部分新興市場國家依然存在大量閑置勞動力,再疊加人口老齡化等因素,都是全球實體經濟通脹遲遲難以回升的重要原因。
全球通脹前景
如果把金融資產價格納入廣義通脹範疇,那麼全球這些年實際上一直處於高通脹狀態。但如果僅考慮代表實體經濟的CPI通脹指數,則取決於很多因素:
首先,需要實體經濟進一步回暖,經濟預期前景向好,貨幣擺脫「空轉」狀態,逐漸迴流到實體經濟部門;
其次,非金融私人部門完成去槓桿,進入再槓桿階段,持幣意願降低,帶動貨幣流通速度回升;
最後,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市場監管如果開始放鬆,銀行等金融部門也進入加槓桿階段,則會進一步推升貨幣流通速度。
很明顯,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美國和英國目前已經完成了非金融私人部門去槓桿過程,率先進入再槓桿階段,可以預見其實體經濟貨幣流通速度將逐漸加快。而且,目前這兩個國家的就業狀況都非常好,伴隨經濟擴張,薪資增長也將逐漸帶動通脹回升。
主要經濟體非金融私人部門債務佔GDP比重
來源:彭博社
歐元區和日本還處於漫長的非金融私人部門去槓桿過程中,目前尚在實施零利率或負利率政策,深陷「流動性陷阱」難以自拔。特別是歐元區,不僅離再槓桿階段依然遙遠,而且大部分國家就業狀況非常差,前期HICP通脹上升主要是受油價回升的影響,近期隨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通脹回落是大概率情況。
歐元區通脹歸因分析
數據來源:彭博社
而日本通脹一直未能達到央行目標的一個關鍵原因在於,日本央行投放的大量貨幣不僅避實就虛流入虛擬經濟部門,而且還源源不斷流向海外市場,追逐更好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2012年底「安倍經濟學」實施前,日本資金持續外流,與此相對應的是日本長期處於通縮狀態。
2013年以來,伴隨「安倍經濟學」逐步推行,凈資金出現迴流,通脹狀況才有所好轉。目前還看不到資金長期外流趨勢根本逆轉,私人部門槓桿率也沒回升跡象,可以預期日本實體經濟的通脹很可能還將繼續保持低位。
日本海外投資情況(單位:十億美元)
數據來源:彭博社
結論
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傳統的貨幣數量論並不能解釋金融危機以來全球CPI通脹長期低迷的現象,但如果將費雪方程式進一步衍生到虛擬經濟部門,廣義的費雪方程式應該能夠較好解釋這些年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冰火兩重天的狀況。
從實體經濟通脹來看,根據私人部門去槓桿進程和整體就業狀況,大致可以推斷美國和英國的通脹壓力將進一步上升,而歐元區和日本等經濟體的通脹還將長期保持相對低位。
各國央行以實體經濟通脹指標作為貨幣政策目標雖不能說是緣木求魚,但也有失偏頗。在實體經濟貨幣流通速度回升前,主要央行將被迫長期維持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泡沫化仍是大勢所趨。
雖然美聯儲已經進入加息周期,但全球貨幣政策總體寬鬆局面並未改變,目前僅是邊際收緊階段。長遠看,隨著實體經濟加速擴張,特別是私人部門進入再槓桿階段,全球貨幣流通速度勢必將回升,需要密切留意美聯儲被迫持續加息且縮減資產負債表,以及其他主要央行在實體經濟通脹重升後被迫陸續收緊貨幣政策對全球貨幣供應格局和金融市場的長期影響。
歡迎關注云鋒金融微信公眾號,了解全球宏觀和金融市場深度解析
----2013/12/19更新----
這問題都沉了木有人點贊了。。
今天下午stanford的Ronald I. Mckinnon(學過國際金融的同學應該至少都聽說過麥金農的大名吧。。)來學校做了一個講座,剛好講到貨幣超發,提問的時候我就順便問了他,量化寬鬆那麼久了,美國通脹沒怎麼漲,是因為美國市場上credit變少了還是因為美國在向全世界輸出通脹?
Mckinnon說其實通脹是沒怎麼漲,但是property的價格自量化寬鬆以來漲了好多:
圖中紅色線是CRB 商品指數 綠色是標普 藍色不怎麼變那條是cpi,另外一條是shiller指數
美元利率降到這麼低,大家不願意持有美元,都轉去買資產了,sp500也漲了不少,可能也吸收了一部分通脹?
我也沒聽太懂,給大家提供另外一種思路把。
另外有同學問到比特幣。。Mckinnon是這樣評價Bitcoin的:Nearly a fraud to me。。。。
-----2013/12/11------
樓上說的都是原因之一,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尤其是@紫微星KK 說的就略略有點陰謀論的意思了
我覺得更重要的原因是credit變少了。
通貨膨脹率衡量的是物價水平
而物價水平大概就是受市場上有多少錢和市場上有多少商品來影響的:
錢的數量和通貨膨脹程度成正相關,商品的數量和通貨膨脹程度成負相關。
不過,這個錢可能不只只是我們平常理解的美元,人民幣,英鎊
而是
錢=美元等鈔票+信用(credit)
即信用也是錢的一部分,學金融的同學一定對商業銀行可以創造貨幣這個非常清楚吧。
那為什麼美國使用了那麼久量化寬鬆,卻沒有通貨膨脹呢?
本質上是credit變少了,大大的變少了。
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減少了借貸,雷曼的倒閉導致Commercial Paper市場(inside job的中文字幕居然翻譯成商業用紙市場。。。其實是票據市場)接近崩潰。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就是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都在處於去槓桿化(deleveraging)的過程,信貸大大的變少了。
等於實際上市場上的錢就變少了
為了防止經濟停滯,美國政府先是把利率降到0,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鼓勵銀行借貸,以增加credit,然後就是量化寬鬆,直接向市場上傾倒美元,努力使錢的總量保持不變。
錢的總量沒怎麼變(甚至可能還變少了),商品的總量一時半會變不了,當然通貨膨脹率就不怎麼變了。
詳細的經濟分析的框架見經濟學入門必讀書籍有哪些值得推薦?這個答案裡面我貼的視頻。這個問題,恐怕是我見過正確答案最多的問題之一了。基本上許多答案都點到了正確的地方。
回答問題前先講個故事。以前我的老師給我們講過日本央行的委屈。在資產泡沫破滅後,有人指責日本央行不及時加息刺破泡沫,日央行很委屈地表示可是通脹率一直很低呀寶寶怎麼加息。
美聯儲今天面臨的局面類似。
危機來時,美聯儲的QE是把錢打進了銀行在央行的準備金賬戶,然而能否把這些錢貸出去,把基礎貨幣轉化為信用貨幣就是商業銀行自主的選擇。用大白話說,就是銀行要放貸款才能把通脹率拉起來。
問題是銀行怎麼放貸款。很顯然,現在我們回顧歷史,恐怕會發現美國的銀行主要是在為資產價格上漲而放貸。
一是房地產。美國的住房首付比例一般是20%。住房抵押貸款利率一降低,大家都買房去了。看看紐約近年的房價走勢(中間那根線,從2011年底的低點到現在大概上漲了接近50%):
二是低利率的環境下,投資者為了追求高回報也紛紛衝進了股市。銀行則向企業發放大量的「槓桿銀團貸款」,允許投資者借入資金等等。自從10年的低谷以來,標準普爾指數上漲了超過150%。
這個時候你說沒通脹,那可能從柴米油鹽上看不出太多通脹。因為消費者的衣食住行需求並沒有發生劇烈變化,物價在最初階段沒變動。
然而,這進一步擴大了貧富差距。因為富人可以投資,財富迅速增加;窮人余錢很少,財富穩定不變。而且富人在積累財富以後,通過自己的消費,釋放資金擴大社會總需求,帶動物價上漲。比如我最近在紐約比較明顯地感覺到,去年賣四塊錢的東西今年要賣五塊錢了。
所以我贊同高票答案關於滯後通脹的理論分析。
另一個需要分析的觀點就是:美聯儲加息到底是引領市場,還是順應市場?
就我所知,在耶倫加息之前,美國的主要商業銀行有存款優惠政策。比如Chase銀行,你在裡面開個賬戶然後存一萬美元,三個月後銀行獎勵你兩百美元。這算一下年化利率是多少了?三個月後,你可以把這筆錢轉到別的銀行去再開個戶。還有如果你用他們的賬戶作為工資結算戶,銀行另外有現金獎勵。
這說明了,明面上人家還是給你按照美聯儲的指導價給你計息,實際上商業銀行心裡清楚,不給你在官方指導價上加點碼,是吸引不到客戶的。
同樣的邏輯在中國就體現為:餘額寶的收益率不需要央行發文件,自己主動就上浮了。
所以你說利率真的是外生的,通過美聯儲公開市場操作、央行發紅頭文件決定的嗎?在我看來市場早有內生的主張:現在的官方利率,低了!然而在現行官定利率下,只有有錢人(比如存款超過一萬的人)才能拿到這個市場化的利率。這公平嗎?
所以美聯儲加息、縮表、退出量化寬鬆的過程,就是利率的政策價向市場價回歸的過程。拖得越久,對經濟結構以及資金流向的扭曲就越嚴重,對社會公平的破壞就越嚴重。
另外摺疊區里其實也躺著一堆正確答案。比如:
RAY LEE:
加上資產價格來看,通脹並不是那麼低的。物價是被中國等國的廉價商品壓下去的,放出來的水,去了資產市場,把資產價格搞高了。
yysd yysd:
誰說物價不漲,2013年春天,美帝超市糧油米麵和食品飲料的物價明顯漲了
一,最重要的一點,美元是國際結算支付貨幣,流動性可以稀釋到全世界。所以你看到美國沒通脹,新興國家通脹的不少。
二,以前美聯儲對超額準備金不付利息,而現在付利息,由於次貸危機後投資者信心下降,消費萎縮,商業銀行風控收緊,他們寧願讓錢趴在聯儲賬上吃利息也不願放貸--要知道信貸通過貨幣乘數創造的派生貨幣是M2的主力,信貸收緊導致通脹率的萎靡。謝邀
大家都閃開,讓曼昆(Gregory Mankiw)老師告訴你答案。
Mankiw在最新版的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 8ed, pp96 . 2012)中提到了這個問題,由於中文版還沒出版,我就大概解釋一下吧。
【知識回顧】
1.貨幣創造M=B×m
2.基礎貨幣B=C+R(C,currency,現金,即M0;R,reserve存款準備金)
3.貨幣乘數m=(cr+1)/(cr+rr)(cr通貨-存款比;rr.存款準備金率,包括法定和超額存款準備金率)
Mankiw認為基礎貨幣(B)的增加不必然導致貨幣數量的同等比例的增加。從經驗數據看,2007—2011年基礎貨幣增加了200%,這是因為QE政策的原因,但是同期的M1增加了40%,而M2更是只增加了25%。這大概就是題主問題所顯示的。
Mankiw老師給的解釋是,從中作梗的是rr。2007-2011年,金融危機增加了銀行面臨的壞賬的風險,銀行主動增加了超額準備金的持有;另外,為了刺激經濟,利率水平已經降到了很低的,這就使銀行放貸的盈利性下降,綜合成本和收益,銀行想,我還是別借了,自己留著吧。也就是說rr上升了,從上面第三個式子我們看到,變小了,因此基礎貨幣的擴張作用就抵消了一部分。
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Mankiw老師還說了,當時的基礎貨幣的增加可能並沒有產生足夠的貨幣擴張的效果,但是隨著經濟復甦,利率水平恢復正常,銀行可能會減少先前持有的超額準備金,因此可能會產生一個滯後的貨幣擴張效果(作為新凱恩斯的領軍人物,Mankiw能這樣古典地想,還是難能可貴的(*^__^*) )
實際經濟運行,要比這複雜的多,但是基本的邏輯大概如此。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清楚:
目前全球處於產能過剩,老齡化以及結構性失業的大背景下以及2010年初-2012年6月 歐債危機此起彼伏 以及中國持續地輸出通縮輸入通脹
先來說說QE
qe1 2009年3月-2010年4月28日
1.25萬億MBS和2000億機構債
3000億美國債 共計 1.75萬億
奧巴馬政府同時推出了醫療法案(企業人力成本增加,難以增加就業!)
銀行壓力測試(銀行大力削減壞賬,1萬億超級儲備金)
還有監管法案
伯面克推出第一輪1.3萬億美元美國債務的量化貨幣政策。大部分資金分配給了美國中長期債券,所以,美國債券市場出現短期、中長期債券同步上漲的結構。這樣,美國債券市場必然出現短期和長期美國債券收益率曲線呈現出平穩的走勢,收益率曲線既短期債券與長期債券之間的利率差距。
金融體系是通過以較低利率借入短期資金,再以較高利率放出長期貸款的方式來從中盈利,而當收益率曲線呈現出平穩狀態時,這種活動的盈利能力就會有所下降。第一輪1.3萬億的量化貨幣政策是大量配置長期債券,來拉低美國長期利率,這樣美國的金融體系必定是面對以較高利率借入短期資金,再以較低利率放出長期貸款的極高信貸風險。所以,美國金融機構為什麼手上握有1萬億美元超級儲備金。
qe2 2010年11月4日-2011年6月
共計6000億國債
注意時間間隔,中間這6個月發生了什麼?
2011年5月16日美國債務達到法定的14.29萬億上限。
2011年8月2日奧巴馬簽署了上調債務上限的協議
8月5日美國評級遭下調
而2010年底奧巴馬簽署了減稅法案,將小布希全民減稅政策延期兩年等等讓債務上限提高的更加猛烈。
而2010.11月QE2的推出,美聯儲在QE2中6000億美元的國債計劃購買額的只有4%分配給將於未來17~30年間到期的美國長期國債。90%以上配置給了期限從2.5~10年的證券,達到推升全球的通脹預期。這樣,美國的金融機構、美國的大型公司包括全球債券交易商都必須迅速進行大規模建立對沖通脹的有效頭寸。
美國的金融機構對沖通脹的有效頭寸,就是開始大規模放貸;美國的大型公司就是開始大規模併購;全球債券交易商就是開始大規模配置商品市場頭寸。
OT2 2011年9月21日-2012年底 扭轉操作
4000億美元 不擴大資產負債表
賣短買長,置換財政符長期國債,這樣QE退出的時候財政部不會因為收益率的跳漲而受損。
QE 3 2012年9月13日-2012年12月
每月400億國債購買
過低的購買量重創全球經濟。。。這樣QE4來了。。
QE4 2012年至今
每月450億
和QE3一起 即每月850億購買量。
全球經濟在美聯儲有意無意的安排下反覆遭受衝擊和動蕩,通脹預期何來?
未來通脹上升只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經濟向好,完美復甦,消費能力上來。
但是在全球老齡化來襲,美歐削減赤字緊縮財政的大背景下 談何容易。
後記
同期 美國財政赤字 2009年 1.41萬億
2010年 1,29萬億
2011年 1.3萬億
2012年 1.1萬億
2013年 6800萬億
總結:貨幣數量的理論者們堅信,貨幣政策是一種可控的高效工具。然而,當產能過剩與結構性失業周期出現時,貨幣政策的制定者們會非常現實地面對「無效」這二個字。因為美元都輸出出去了
上面的回答扯到了很多,本人就簡單說吧,這點在還原真實的美聯儲中有比較詳細的說法,個人覺得他的觀點不錯吧,大致意思是有部分的貨幣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中,貨幣乘數也比你想像的要小哦!話說美國那麼多人研究經濟,這方面控制的好也情有可原啦,中國的大學經濟系雖然沒有美國牛,但是呢,中國的聰明人都去搞經濟金融了,未來超越美國也是指日可待的啦,呵呵。
美國人不是維持吧,是想上沒上去吧……
我猜這種圖表都是美國政府的。
其實每個國家的統計局都差不多。
幾點
1.美元是全球貨幣,而且美國是典型的貿易赤字型國家,超發貨幣的影響由全世界承擔。
2.金融危機的確影響很深,這麼大劑量的貨幣也不能使美國輕鬆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當然,本質上經濟發展也不靠貨幣。
3.通貨膨脹永遠都是一個貨幣現象,只是美國本身的特點與國際貨幣體製造成了這樣一個結果。不過,根據題者提供的數據,也能夠說明,經過量化寬鬆之後,通貨膨脹相比與09年有明顯的提高的。
4.最後,適度的通貨膨脹是可以的,現在日本、歐洲等國家憂心的正是通貨膨脹率太低了,消費慾望太低了。
美聯儲量化寬鬆出來的,屬於基礎貨幣的範疇。而事實上影響物價的,和M2,貨幣流速等等有關。
一方面引出來了錢金融機構不願意貸款,這個報道就說的是大部分都已超額準備金的形式放在賬戶上,換句話說,信貸意願不強,錢沒有發揮它預想的作用。
一方面,經濟環境不好,消費投資都不旺盛,流速就會很低。。。
而且,其實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人民幣印了是自己用,美元印了是世界都可以用。這個是有區別的。
學術角度來說,費雪方程式告訴我們MV=PT。。。在當前的情況下,美國就基本處於,寬鬆出來的貨幣,因為信貸積極不高,M沒怎麼上去,而V又因為投資者的觀望不高的狀態下。所以物價並沒有怎麼漲。
通貨膨脹始終是一種貨幣現象。只要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就會造成物價普遍上漲,引起通貨膨脹。美國使用了那麼久的量化寬鬆,但是通貨膨脹率還可以維持那麼低,這是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人用美元幾乎可以購買全世界的商品。美國發行的美元是流向全世界的,而全世界生產的商品又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這樣,在美國國內,美元數量與商品數量之比就會保持在一定範圍內,美國國內不會出現通貨膨脹。這就是美國人民能維繫高工資、低物價這樣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由於美國不斷輸出美元,對美國出口商品的國家美元外匯儲備就迅速膨脹,比如中國就是這樣。因為中國的央行為了購回中國企業賺回的美元,就被迫印發人民幣把美元換回來當外匯儲備,結果中國國內一方面商品不斷外流,另一方面人民幣卻不斷增加,導致中國國內反而出現通貨膨脹。
大多數文章太長不看。
10個雞蛋,10塊錢,1個雞蛋1塊錢。
現在往市場上投了10塊錢,變成了20塊,雞蛋還是10個,為啥雞蛋沒漲到2塊呢?
原因簡單,原本10個人各擁有1塊,各需要1個雞蛋,那就用1塊買雞蛋。
現在給了其中一個人多餘的10塊。他現在有11塊,其他人還各自1塊,但他依然只需要一個雞蛋,其他人也是,雞蛋要交易,依然1塊1個。而多餘的10塊不是錢,是躺在賬戶里的紙。
有人說他可以把雞蛋全買下來炒作,問題是別人只有一塊錢,他賣給誰呀?
評論區有人說央行那個,很有道理。
央行從來都沒有控制貨幣的能力,不管是我國還是美聯儲。
這個例子不過是美國前幾年的一個佐證。好問題。
手機碼字,簡單說就是——因為美元是世界的美元。
錢就是水,水自動會往低處流,錢則會自動流向投資回報最高的地方。比如中國如果在北京寬鬆貨幣,錢可能都流到了深圳,深圳出現通脹。而美國寬鬆貨幣,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大部分錢並不是留在美國國內,而是去往了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所以我們前幾年曾經出現了「輸入型通脹」這樣的詞。費雪方程中MV=PT,在商品數量和商品價格大致不變的情況下,貨幣乘數降低,就需要更多的貨幣供應。 商品價格受貨幣數量和流速兩個方面影響,一個增大一個減小的情況下可以維持平衡。
2009年9月後,美國的貨幣乘數下降至1959年來的歷史最低值4.63倍。自1959年來,美國的貨幣乘數最高值為1985年3月的12.44倍,自1959年來美國貨幣乘數的平均值為9.74倍。
和下面這個問題類似。如何理解美聯儲「量化寬鬆」的內涵和意義?
中國2007年原油進口1.63億噸, 2015年原油進口3。34億噸
原油進口量不斷上升全球原油消耗量不斷上升,為啥油價還下跌?
因為產油國不能減產,減產了就是替別人做嫁衣。油價略有所上升美國就放鬆了對伊朗的制裁,讓伊朗原油一起加入產能大家庭打擊油價。
政治因素or經濟因素?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