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持之以恆做一件事情,但是中斷後就很難繼續,這是為什麼呢?

我曾經堅持每天背20個單詞堅持了一個多月,某一天事情多,中斷了,然後就再也沒有重新繼續。
堅持去健身房鍛煉堅持了三個月,國慶假期回老家了,然後也就再也沒有去過。
堅持學鋼琴學了半年,同樣也因為國慶中斷了,然後也就不想再碰。
這是什麼心理呢?我需要如何督促自己能夠重新撿回來?


大概是因為惰性是可以累加的,而做一件事的動力和堅持的耐力是遞減的。

有一句話突然想補在這裡:Get out of your safe zone!!
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一直呆在自己的safe zone裡面,就會無比舒服沒有壓力各種愉快…當然也沒有動力……

我還記得剛開始備考托福的時候,那時候我在天朝皇家職業煤礦勘測開採大學讀大一,因為想學商,雖然學校也不錯但是不願意在不對口的大學裡學,加上從高中開始就想出國,只是家裡堅持讓我考完高考,我也覺得高考應該經歷一下。所以一直拖到大一。
不過也還算是自發想出國的動力,沒人教,不樂意花小一萬去上培訓班,就自己研究考試模式,把基本規則摸清楚以後就開始背單詞。
當時定量是一天一個list,每個list100個左右的核心詞,雷打不動,雖然那些詞現在看來都小兒科,當時也真是痛苦,經常拖延症弄到12點開始背,運氣好簡單的話就兩點背完,運氣不好就是四五點才能掌握。所謂不能停就是真的不能停啊,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一些人的效率高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沉浸度(專註度)一部分原因是所有的事情嚴格劃分了優先順序。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每天
完成一個list就是第一優先順序。但是背單詞這個事情是滾雪球的,越滾越大,每天背新的還要複習前幾天的,所以我就胡亂參考了記憶曲線,定了7天一個周期,一個list複習了三次以後就扔,七天以後再複習。
…………可是還是很痛苦啊
但是一想到如果不能完成,可能產生的後果會覺得更可怕,動力確實是減函數,不過好在是自發的動力,也還是堅持完了。
然後一直到後面刷題的同時也在背單詞,這種東西平時用不上就會忘,簡直了。

所以堅持一個事情,首先還是從你真正內心想做的一件事開始好了,至少是你想做的,就算動力在遞減的時候也會慢一點,至於堅持是看個人的。

至於怎麼堅持,放段警醒的話:
「我對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含混的事物沒有信心。我相信緩慢、平和、細水長流的力量,踏實、冷靜。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設、不努力,可以得到個人或者集體的解放。」
反正那些堅持下去的人,後來都贏了。

勸人勸己吧,共勉:)


今天朋友圈兩位好友的狀態:
我最大的問題就是想要的太多,能付諸精力的太少。想的太多,讀書而又太少。對生活大致處於開放隨機狀態,缺乏每日的固定規劃和對長久計劃的支撐。
讀到一段話:「我們真正的痛苦,來自於因耽誤而產生的焦慮。來自因最後時刻所完成項目質量之低劣而產生的負罪感,還自來於因失去人生中許多機會而產生的深深的悔恨。」如同兜頭澆下一盆冷水,令人顫抖,令人警醒。

我們可以在這些心理下找到很多理由,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該走一條什麼道路了,不知道所做的事情有沒有幫助了,這些事情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了...其實往往一個字就可以概括了:懶。

懶惰的人往往急於求成;
懶惰的人往往寄希望於未來卻又荒廢現在;
懶惰的人往往不滿當下卻又不願改變當下;
懶惰的人往往需要等待一個完滿周全的計劃再行動,結果卻從不曾行動;
懶惰的人往往希望做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最後卻什麼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都沒做;
懶惰的人喜歡問為什麼,喜歡紙上談兵,喜歡規劃藍圖,喜歡在自我鬥爭中虛耗生命,卻不願意挽起袖子干一場;
懶惰的人總是在憂愁、焦慮、痛苦、躊躇、迷茫、懷疑、憤恨等情緒當中浪費時間,看似雄心壯志自命不凡很是上進,實則畫地為牢固步自封作繭自縛。
———————————————————————————————————
上邊只給論點不給方法論,只給雞湯不給勺子貌似是在耍流氓了。但針對這種一眼就能看穿的懶惰心理,我往往不知道怎麼給方法論。知乎的很多問題,其實問題本身就是答案,比如懶惰怎麼辦?答案就是不要懶惰;做事情不能堅持怎麼辦,答案就是要堅持;總是急於求成怎麼辦?答案就是不要急於求成。我覺得這是最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但很多人卻非要做一番自我鬥爭才行。

豆瓣有個紅人是專門研究拖延症的,他的書在豆瓣賣的似乎很火,我就有點不理解,拖延最簡單的解決辦法不就是不要再拖延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非要訴諸一套龐雜的解決方案呢?這不是又在拖延時間嗎?也許我的想法不適合所有人,但我希望更多的人在這種事情上能奉行一種快刀斬亂麻式的簡約的生活方式,要學會把問題簡單化,而不是複雜化,人生這麼短,需要學的東西乾的事情那麼多,沒那麼多閑工夫用在自我干擾和自我鬥爭上。說實話,克服拖延症那一套龐雜的解決辦法我不覺得會發揮太大的作用,甚至可能使人越來越迷茫和困惑,關注自身懶惰太多往往會變得更懶惰,因為你在關注的過程中不斷給自己強化這個概念,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設置,最終陷入無法擺脫的「鬼打牆」。

所以,我所崇尚的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就是快刀斬亂麻。這種病自己就可以治癒,哪怕是腫瘤心一橫自己也可以切掉,無需求醫問葯。難道別人站在舞台中央你只能坐在台下鼓掌還不夠慘痛嗎?難道別人買房買車你只能租住在二十平米的小屋裡還不夠慘痛嗎?逛個知乎都只有給別人點贊的份這不夠慘痛嗎?告訴自己別再這麼不爭氣,告訴自己別在這麼沒志氣,告訴自己今天的你來自昨天的你,未來的你來自現在的你,少磨嘰,挽起袖子去熱火朝天地幹起來就行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因為只想不幹。正所謂藝多不壓身,謀多亂人意,郭嘉說曹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其中一言就說袁紹多謀而少決,曹操得一策而輒行。知乎上一個問題「奮鬥成功後再追回前女友,可行嗎?」yolfilm在回答中說了,沒有行不行只有干不幹,別做三斤半的男人,拎起來三斤半,放下去還是三斤半,像一塊豬肉一樣。很多事情都沒那麼複雜,它甚至無關對錯,只關乎選擇,而只有你擁有了足夠的實力才有選擇的自由度,要知道,當很多人還在爭論處女情結對錯的時候一些富豪已經把處女列為擇偶的標準之一了,也沒見眾人憤慨大罵傻逼呢。
———————————————————————————————————
總是等到條件成熟才去做一件事,你們怎麼看? - 帝哲的回答


絕對不能斷啊!!!!!!!

曾經與某個哥們兒討論coursera公開課來著。他說,不管多晚睡覺開會開到幾點甚至從KTV回來,都要做作業!!!(他新加坡人在中國干基礎設施的)斷了一次,deadline之前沒做完,之後很可能就再也不好好做了啊!!!至於為啥?不知道。斷了就完蛋了。

個人經驗:以前有一個挺喜歡的課因為一次沒做作業之後再也沒好好看過。

他還說,自制力不強的該去上ecornell,貴到飛起,不上就是扔錢.....

公開課是這樣,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嗯!


我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比如為了讓自己做下去,我有時會用圖中100天的表來記錄,可後來發現,如果哪天沒做,表上出現空白,心裡就會很沮喪,反而不好堅持下去。後來我把100天當成100次,就是為某件事定一個100次的計劃,每做完一次就打上一個格,看著表格慢慢被填滿,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眼看著我的100次培訓的表要填滿了,開心。

另外還要說的是,很多事情,確實是需要毅力去堅持的,而且你可以藉助大家的監督去督促自己。我曾在微博上做過為成長堅持1000天的個人成長分享,對我的成長幫助很大。

前因後果

原因:心智開啟,需要開始做點什麼,來改變我的人生,而記錄是一種最好的監督反思方法。


時間:從2011年底,在個人成長和互聯網個人品牌突起的時節開始。算是順勢而為。

如果換做前些年,沒有什麼所謂的社交媒體,也許這件事也很難被推動而堅持下來。

如果換做今年才開始,微博基本都沒人看了,要是選擇每天用手機打字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信息,總感覺比較麻煩,估計也很難堅持。簡單方便的容易延續,複雜的很難維持。


人物:3年前,受到一位在企業培訓師課程上認識的同學劉一萌啟發。他說:成長是馬拉松,每天不需要邁多麼大的步子,只要堅持下去,每天只進步一點點,多年後也會實現一番成績。


空間:新浪微博,每日140字分享。改變,可以讓自己和大家都看得見。藉助公眾監督的力量,用分享吸引建議、支持和鼓勵,再配合大家的力量促進我一路堅持走下去。


內容:用文字和圖片表達我在思想、行為上的各種轉變與成長。只寫做過的,不寫空頭支票。


我的改變


1、好習慣養成:


前100天,並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也不特別明確這麼堅持下去能帶來多大的變化。抱著不試試怎麼知道的心態,一天天的寫了起來。結果在第50天後已經養成了每天必寫的習慣。

前300天,有無數壓抑的想法冒出來,想一股腦爆髮式行動起來,把想作的事情都完成。每天記錄的習慣根深蒂固形成。過程中很多人不理解,還有某網友微博私信我,問你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壓根看不見你有什麼成果。大概意思就是覺得我莫名其妙吧,某網友展示自己通過在北京前些年努力換來了如今市價2500萬的房產,並提醒我現在再想努力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沒什麼太多機會了。我覺得用自己的成果和別人的努力進行時壓根就沒有可比性。如果你有成果,走的比別人快,有餘力幫助他人並伸出援手,是件利人利己的事兒。如果你不願意幫人,只是提醒那些和你有差距的人:看,你和我差距這麼大呢,你歇菜吧!我反而覺得這麼做一點意義都沒有。幸好,我把這樣的刺激引發了改變下去的能量。


初一的時候,我在班裡排名後30%,好在地理成績還不錯。有一次在課上大家都要完成一副中國各省的拼圖,我做的最快得了第一,結果班裡一個優等生氣不過,公開說我作弊。一個拼圖有什麼可作弊的,不爭房子不爭地的!我在人生幾個階段都是靠極個別對我施加負能量的人推動進步的。我就受不了別人小瞧人,一口氣從後進生當上了班裡前10名。一直堅持到高一。


從這件事上,我也發現了自己性格中叛逆的力量,規則會讓我難受,負能量會讓我抵抗。


300到700天,過程中開始有點毛躁,不知道到底寫到什麼時候,也沒個頭的感覺。中間恰逢旅行,沒有網路,沒有心情,停過一些日子。斷斷續續的感覺特別糟糕。


700到800天,看到《名賢集》中一句話。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決定給這件事作個期限,那就是寫到1000天截止。為一件小事做1000天,一定是可以實現的,這個時間段也剛剛好。於是徹底從任何一點微小的懶惰到動起來,從行動到創新式的挑戰。從小挑戰到大挑戰。


900到1000天,開始珍惜這次即將結束的旅行的每一天,感覺最後一天來的太快了。


2、人生道路從無到有,從窄到寬:


加速試錯期:沒有在高中、大學、參加工作過程中完成的試錯期,被我壓縮在短期內各種嘗試,體驗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兒,膽子大了很多,還果斷拋棄不適合自己的,留下真正讓我內心愉悅的人、事、物。


個人品牌:通過分享,讓更多朋友認識了我。


吸引機會:收到各類約稿、寫書、採訪、分享的需求。

3、互相激勵:


更加自信:堅持中凝結力量,讓人從渾濁迷茫的泥潭中脫離,轉化成一瓶可口的濃縮果汁。


你把一款遊戲玩得自得其樂,很多人也會加入進來跟著玩:我的很開心的看到好幾個網友開始了自己的#進步一點點#積累,只是行百里者半90,大部分人都堅持了1、2個星期就偃旗息鼓了。如果嘗試過,發覺不適合自己,作個了斷也沒什麼不好。要是只是因為懶而忘記了背後的益處,真的很可惜。


正能量:有些人認為我寫的文字,給予他們鼓勵和啟發,說我有正能量。我還真沒這麼想過。應該說是從一個人到一群人,人多力量大吧。


我中學的時候,正趕上虎媽大熱,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這個女人的新聞。然後也會有一些訪談啊什麼的。
其實那個時候我很不認同的,那種嚴苛的教育。後來有一次她上楊瀾訪談錄,談到一件事,讓我改變看法,也啟示了我。
大致就是:他們一家人經常出去旅遊,兩個女兒一個學小提琴一個學鋼琴,無論他們到哪兒度假,都會隨身帶著小女兒的小提琴,。儘管到一個新的地方不熟悉,也會先找琴房,找練琴的地方。

楊瀾問:能少掉什麼。我覺得,其實幾天沒什麼的,相對於你長期的堅持來說。〖但少掉的,就是那份堅持的力量,我想〗。然後這種堅持的力量我覺得會對你做其他事情產生深遠的影響。虎媽也提到了女兒深受的影響。在學網球的時候,女兒露露的教練是這麼對她評價她女兒的

當我們在即便休假也堅持一直都在做的事情的時候,就得到了堅持的力量,也學會不為放棄堅持找任何借口。

隨便答的,跑題了。(?????????)?

------------------------

為了這幾副圖片,改的好辛苦。 ??(???????)??


這個要從心理學上去解釋。當然是因為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回到題主的問題。
就是既然不良現象已經存在,那麼就繼續效仿,甚至變本加厲。


有一條後路了,就會退縮。這道理題主懂嗎?但凡沒有設想有後路的人,就只會選擇前進堅持,我們不能將它歸咎於懶惰,而是歸類於逃避。
有利益就會堅持,當你堅持後看不到利益了,你就會選擇放棄。為什麼那麼多人玩足彩競彩堅持那麼多年,就是他們每天都有機會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這就堅持了。建議將長期計劃分解為短期,根據短期利益需求來去完成,完成得到回報就有成就感。目標化久了感覺就會厭倦,不妨嘗試變數化,以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完成,但完成總量是不變的,這樣的效果或許會適合大多數的朋友。


找不到當時的那種感覺了。


因為你記後面的同時還想保證前面的不忘,首先拋棄這個想法。記住完成大於完美、過程大於結果。


中斷以後會有遺忘,遇到別的事還會造成信息干擾。
遺忘和被信息干擾之後再拾起來必然會不如從前,這種挫敗感會讓人想放棄。


我堅持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會想想是如何堅持走到這裡的,我告訴自己如果我放棄了,那我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 。

後來我發現 :

原來我所堅持的事情只要一中斷,我就會再也提不起繼續下去的勇氣 。 噢,不是勇氣的問題,是我真的忘了是怎麼走到這裡的 。

真的忘了 。

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這麼做,也突然會覺得自己很幼稚,想想還是算了吧,放棄它我的生活還是很好 。然後開始無休止為自己找借口來滿足內心的不安 。

這個洞可以假裝填滿,但也只是假裝 。

每天晚上我們總是想出無數條路去奔跑,但是第二天醒來就忘了昨天深夜的自己的承諾與計劃,想想還是算了吧,打開門繼續走原來那條路 。


同意 @韓先森 的說法,應該是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個人堅持的動力點在於「我已經堅持了三個月,不錯不錯」,「我做這件事沒有間斷過,我要習慣性的做下去」。而原本促使你做這件事的動力已經消失了,所以在有外界打斷的情況下,後續就難以拾起。

要想改變的話,首先要想到「為什麼要做」,「我的動力是什麼」。這樣就可以不被打斷了。

比如,平常在學校玩遊戲,長假回家沒電腦,間斷了半個月,回到學校,會不會重新打起來?
這就是促使我們堅持做一件事背後的動機在決定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有個小技巧,至少能讓你多堅持一會。
找個監督者(這個人可以是好友,家長,老師,刷朋友圈也行),每天彙報工作進度。監督者最好是硬著頭皮撐也不要讓自己被鄙視的那種,如男/女神、父母等,增加不完成任務的成本。
比如背單詞,每天200個背完後整理好發給老爸,讓老爸在單位列印好再拿給你。這樣每天都有deadline,強迫自己完成任務。
相信我,自制力有用的話,世界上就沒有胖子了。


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被自己打敗,不知道怎麼就走到這一步。有的時候,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的努力,而別人卻看起來毫不費勁,真的狠沮喪,外界的原因也是導致自己不願意繼續下去的理由吧。
樓上的朋友說得很對,自己太懶了,然後卻又想得到的太多了,心態不好的時候,狠容易放棄,怨天尤人。感覺越來越難回到那種高中大學時候的默默奮鬥的狀態了,因為自己的慾望越來越大,換一句話說 ,外界希望你要得到的越來越多,自己憂慮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多。
希望不要生活都是夢遊一樣,阿門。堅定自己的想法吧。


不要強迫自己堅持做某事,而是要真心喜歡做某事的感覺,或堅定相信做某事的價值。
恆心:恆久不變之心,余心所善,九死未悔,以身相許,矢志不渝之心。


就我自己而言,是這樣的想法。反正都已經放棄了,就算重新繼續。也沒有起初一直堅持下去來得完美,乾脆就繼續放棄。就又為自己的懶惰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因為本質上你不喜歡


中斷之後,想要再繼續下去的成本太高了,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人都有個心理舒適區,你已了解堅持的困難,會本能的逃避。


這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堅持!最有意義的事情也是堅持。讀到第一句時,你的心應該得到一絲安慰,讀到第二句時,應該重拾你對堅持這件事情的決絕(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一個肢體障礙人說的,忘記他叫什麼名字了。《開講啦》一期的主講人,唉,暴露了自己的低級品味。逃(;--)

答完題我突然想到一點,是不是大部分人都有一種追求完美的心理?很多人是脆弱的完美主義者。在他們看來,或者說在他們的潛意識裡認為,一件事情,一旦停止下來,就變得不完美了,就沒有堅持下去的必要。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一件完成的不完美的事情,好過一件完美的沒有完成的事情。歡迎大家來討論。


想著反正已經不能按計劃做到最好了,於是差一點和差兩點一樣,差兩點和差三點一樣……於是做和不做一樣。

並且還能為自己貼上光榮的標籤,我沒有完成是因為我對自己的要求太高!

總之,不要因為錯過了全局最優解就放棄局部最優解。做不了最好就做次好,一定咬住不放!


推薦閱讀:

失戀後焦慮, 自卑怎麼辦?
身邊有朋友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作為朋友應該怎麼做?
當你對生活產生懷疑甚至自我否定的時候是怎麼走出來的?
對所處的狀態感到焦慮,怎麼辦?

TAG:習慣 | 心理調節 | 堅持 | 工作 | 性格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