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號能被同時代研製出來的艦炮擊沉么?

如果別國的戰列艦,使用當時所裝備的艦炮,能否在交戰距離將大和號擊沉(並不考慮該艦艇是否在此之前就被大和擊沉)(或者考慮被擊沉,但是數艘戰艦圍攻大和)


首先放結論,能!

早在1910年代,逐漸取代英國成為海上霸主的美國,以及聲威急速上升的日本帝國,便相互將對方視為海上最大的假想敵。因此,雙方在當時海戰王牌──主力艦的造艦競賽中,是卯足全力而毫不相讓的。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擁有了空前絕後的超級戰艦大和級,而美國在戰爭中的最新、最後的戰列艦──衣阿華級,無論在排水量與主炮威力方面,都是全球僅次於大和級的水準;換而言之,綜觀二次大戰期間所有完工的戰列艦里,僅有衣阿華級具備與大和級在海上公然單挑的資格。所以,在這裡我將把亞碼頭和愛荷華做一下簡單的對比。

大和級與愛荷華級的裝甲配置都採用當時主流的「集中配置」(all or nothing),也就是在第一座炮塔至最後一座炮塔的艦長之間做出一個名為關鍵部位(vital part)的「裝甲方框」,以保護所有主炮塔、彈藥庫、燃油艙、輪機、煙囪、指揮塔等戰艦的關鍵設施;因此,vital part集結了幾乎全艦所有的裝甲噸位,不僅擁有厚實的側舷裝甲,水平裝甲以及vital part前/後的裝甲隔艙,都擁有高於非vital part的對等部位的強度及厚度,形成一個全艦防禦最完備的區塊。

但集中配置是因應主力艦對決的產物,不設防的部位或許不會引爆主力艦的穿甲彈,但面對較小口徑穿甲彈、高爆彈、空投炸彈乃至於魚雷等其他武器,就顯得一無是處,在與敵方較小艦艇乃至於飛機、潛艦對決時比較不利;甚至如果集中防禦過了頭,導致不設防區域面積過大,可能會發生不設防區域嚴重受損、大量進水,在關鍵部位被攻破之前就把整艘船拖進海底。大和級的設計就被人質疑過度地集中防禦,主裝甲帶只佔全艦長度的53%。/

所謂的免疫區(Immunity Zone,IZ)是探討一艘戰艦主裝甲帶抗擊能力的指標性參考數據,以特定火炮對抗命中艦裝甲配置的測試資料來決定。 IZ由兩個數據組成: 下限是戰艦水平裝甲(包括側舷、炮塔正/側面等)抵抗該型炮彈的最短平射距離,上限代表水平裝甲抵擋大角度落下的炮彈的最大距離(所謂的成功防禦是指不會被擊穿,一定有損傷)

表中大和級的IZ數據,代表該艦的主裝甲在與本身18吋45倍徑艦炮轟擊時,於20116公尺(22000碼)的距離以外不會被以平射方式擊穿,在30175m(33000碼)的距離以內不會被此炮以大角度彈道攻破(當然,以上所謂「不被擊穿」是指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不代表絕對有效);換而言之,在20116至30175m的範圍之間,就是大和級戰艦對抗46cm45倍徑主炮的IZ,太近就會有被水平射穿的危險,太遠就會遭敵方以大角度命中彈攻破頂層裝甲。遭遇不同的對手時,對應到的IZ自然不同;一般而言,一艘戰艦的IZ基準值都是用自身的主炮去實驗、訂定,以求戰鬥列艦設計在火力與防護力上的均衡;而在遭遇敵艦時,指揮官需得知本身戰艦對敵方火炮的IZ,進而將自己的位置保持在IZ以內,避免遭受致命傷害。因此在 那個戰列艦:當道的年代,對敵方戰鬥艦火炮威力的情報是十分重要的。

由以上觀之,「量級」高出愛荷華一等的大和級,平均裝甲厚度毫無意外地都比衣阿華級更厚;加上衣阿華級艦體較長,使得需要集中防禦的區域也相對增大,使其主裝甲帶厚度無法增加。

然而,也有人認為衣阿華級與大和級在防禦能力的差距未必這麼大,因為美國戰列艦的裝甲科技與設計觀都比日本更為高明。首先,包括衣阿華級在內的美國二戰期間新造戰艦都採用兩層式主裝甲帶配置,除了主裝甲帶本身以外,外層再增加一道1.5吋的STS均質裝甲,用於將穿甲彈前方的被帽截斷。

根據盟軍在二次大戰期間的實驗顯示,如果要在大部分的機率下讓穿甲彈的被帽脫落,所需要的表層裝甲厚度約為彈頭彈徑X0.0805;以大和級的460mm炮彈計算,所需要的厚度約為37.03mm,而衣阿華級的外層裝甲厚度約38mm,正好滿足這個要求。在愛荷華級之前,南達科他級的外層裝甲厚度約31.8mm,主要是針對16吋炮彈進行防禦。

材質方面,大和級的關鍵部位使用VH Face-Harden高硬度裝甲板製造,乃是日本以英制KCType為基處改良而來,而KC-Type裝甲則是在1913年跟著向英國購買的金剛號巡洋戰艦而引進日本的,這種裝甲技術跟1930年代以後的英、美、德裝甲相比自然遜色一籌;根據戰後的測試結果,美國人認為日本的VH Face-Harden裝甲板強度比美國戰艦用於關鍵部位的class-A裝甲板低10%。此外,大和級的裝甲設計過度強調裝甲厚度,卻沒有考慮如何吸收命中彈帶來的震波,導致被擊中後主裝甲帶可能沒有受到太大損傷,但其他結構承受不了應力而率先破損進水;
這種情況就發生在萊特灣海戰中的武藏號,中雷爆炸後產生的震動造成水下結構出乎意料的損傷,導致大量進水。相形之下,美國戰列艦的艦內隔艙既多且細緻,擁有領先全球的吸震能力。

大和級的集中防禦區還有個弱點:分置於上層結構前、後的三聯裝15cm副炮炮塔,這種原本用於最上級巡洋艦上的炮塔裝甲厚度僅25mm,防護能力不足以配合戰鬥艦的交火。為了配合安裝這兩門炮,必須在集中防禦區的前、後端設置開口,但偏偏這兩門副炮的下甲板構造一路通往主炮彈藥庫。因此,敵方炮彈可能會從防禦脆弱的15cm炮位攻入關鍵部位,並引爆副炮塔的下甲板彈藥庫,最壞的情況甚至可能因而波及主炮彈藥庫。

而在魚雷防禦方面,戰列艦通常無法做到與水面以上裝甲的水準,這是因為當時戰鬥艦主要都是依據「戰艦對轟」作為防護設計依據,將有限的裝甲重量集中在水線以上的防護;至於水下的防禦,則靠著吸震結構或水密隔艙來控制、降低損害,或者以抽水泵浦來調整艦內進水以消弭傾斜,如此即便能控制災情,大量的進水也是免不了的;雖然有些戰鬥艦的主裝甲帶會延伸至水線以下幾層甲板,但主要也是防備在水線附近或以下命中的敵方大口徑炮彈,而不是魚雷。例如,大和級的主裝甲帶沒有保護到水線以下,雖然為了防止日本最擔心的水下彈道炮彈攻擊(諷刺的是,日本當時十分重視此類炮彈的開發,就是針對戰列艦水下以下防護不足的弱點),而把STS裝甲延伸至艦底,但這層裝甲卻是在隔艙內部,無法阻擋魚雷攻破外層隔艙,結果就是中雷後照樣大量進水。加上大和級的隔艙設計過於簡單,吸震能力不良,面對魚雷爆震威力時可說雪上加霜。

美國戰鬥艦的情況也差不多,不過,魚雷畢竟不會出現在戰艦對決的場景里,因此並非大和級VS衣阿華級的技術討論範圍

火力

衡量兩艘戰艦對壘時的優劣時,能否重創對手自然是關鍵性的指標。火力又分兩個部分:火炮本身的射程、威力及精確度,以及射控系統的良窳,前者關係到「出拳」的力道、手長與準度,後者則相當於彼此的眼力以及「出拳」反應速度

大和級的46cm(18.1吋)/45倍徑主炮無庸置疑地,是二次大戰期間最大的實用化戰艦主炮,射程跟威力居於最高水平。然而,之所以認定衣阿華級有「越級挑戰」大和級的實力,主要也是因為愛荷華級優秀的MK-7 16吋(406mm)50倍徑主炮。

在最初的規劃中,大和級曾計畫使用46cm 50倍徑炮身,但由於日本的大塊物體鍛造技術不夠硬,只好退求其次使用45倍徑炮身;結果等到美國愛荷華級的MK-7艦炮出現,大和級的46cm主炮立刻喪失了最初設想的射程絕對優勢;既然「手長」沒有輸給對方,不會落入連連挨打但無法還手的窘境,愛荷華級自然取得了越級單挑大和級戰艦的資格。

MK-7艦炮設計於1939年,在1943年跟著愛荷華級服役,是先前用於北卡羅萊納級與南達科他戰鬥艦上的MK-6型16吋45倍徑主炮的改良品,這也是二次大戰期間16吋以上艦炮中,最大的倍徑數;倍徑數增大,炮管變長,炮彈射程自然比較遠。在當時,美國海軍十分重視遠距離炮戰(Out Range),也就是以大仰角發射穿甲彈,讓炮彈以陡峭角度落下,攻擊敵方戰鬥艦的平面裝甲(甲板、炮塔頂、艦面等);因為戰鬥艦的平面裝甲厚度都不如側面(側舷、炮塔側面等)裝甲帶,如果炮彈能攻破平面裝甲,就很有機會直接鑽入炮塔、主炮彈藥庫、輪機等關鍵部位,給對手造成致命的損害。

此外,遠距離炮戰能在較遠的距離打擊敵人,不僅本身能位於IZ安全區內,遭敵方命中的機率也降低了。為了配合遠距離炮戰,美國還為他們的新型戰列艦的16吋主炮開發出MK-8超重磅穿甲彈(美帝,掌握核心科技),專門針對敵艦較薄的平面裝甲。除了MK-8以外,愛荷華級的主炮還有MK-13高爆彈可用

至於大和級戰列艦,雖然同樣十分重視遠距離炮戰,但是當時日本還有一種獨特的思維:將炮彈以較淺平的彈道打入水中,攻擊敵方戰鬥艦薄弱的水下部位;如同前述,水線以下是沒有主裝甲帶可以保護的,快速地進水將迅速終結敵方的主力艦。大和級戰鬥艦使用的主炮彈包括:

零式彈,九一式側甲彈,三式彈(大炮打蚊子(╯‵□′)╯︵┻━┻)

由於九一式穿甲彈過份注重水下彈道性能,反而影響到一般彈道性能

總結以上,當雙方在較遠距離展開炮戰時,愛荷華級的MK-7主炮射程並不輸給對手,而MK-8超重彈所著重的大角度下落攻擊方式,使其威力在遠距離炮戰上也是直追大和級的18吋主炮。

做個關於單位時間內火力投射量的計算。大和級擁有九門主炮,每炮射速介於 1.5~1.8發/分,一枚九一式穿甲彈重1460kg,因此大和級在每分鐘的平均火力投射量介 於19710~23652kg之間。愛荷華級同樣擁有九門主炮,單炮射速2發/分,一枚MK-8穿 甲彈重1225kg,故每分鐘火力投射量為22050kg。這顯示縱然單枚炮彈威力遜於對手,
愛荷華級仍靠著較高的射速,達成了與大和級相仿的單位時間投射量。

火控系統。

觀測與射控大概是衣阿華領先大和級最明顯的項目。愛荷華級配備MK-38艦炮射控系統(Gun Fire Control System,GFCS),這是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戰鬥艦主炮射控系
統。 MK-38由以下部件組成:MK-36指揮儀、光學測距儀、MK-8射控雷達、機械/類 比式彈道計算機、縱向穩定陀螺儀、船速計、氣象感測單元(風向、風速等)
等,整 套系統的自動化、實用性與整合程度在當時都屬世界頂級水準。

衣阿華級等美國 新型戰艦一大技術優勢,就是擁有動力遙控炮塔(Remote Power
Control RPC)與炮身 伺服(selsyn)技術。較早建造的華盛頓級戰鬥艦隻有炮管俯仰才有自動伺服功能,而衣阿華級則是擁有完整的RPC(水平迴旋/炮身俯仰)。此外,衣阿華級等美國新型戰 艦還擁有垂直穩定儀(stable vertical),內含精密的多軸陀螺儀,與艦炮射控系統連 結,能隨時回傳艦體的傾斜、搖晃程度,並隨時以以人工或自動伺服方式連動修正炮
身仰角與水平方位, 即便炮手扣下扳機,垂直穩定儀還是會等到艦身恢復水平或進入 計算機可修正的範圍,才自動接通主炮控制電路允許擊發;這是因為主炮射擊解算是 建立在炮座處於絕對水平位置的前提上,但這在海上航行時根本不可能。由於整合程
度高且設計良好,愛荷華級等美國新型戰艦的射控計算機只需要二至三名操作人員。 除了供本身射擊之外,射控系統也能指揮友艦的火炮進行接戰。

至於大和級戰列艦就沒有如此精準的射控雷達、RPC遙控炮塔、自動化射控系統,整個射控機制落後於衣阿華級整整一個世代。一開始,大和級需依賴位於艦橋頂部的九
八式方位儀(光學觀瞄儀)或者其他部位瞭望員以望遠鏡搜索海平面來尋找目標。雖然大和級在1944加裝了二號一型電探(雷達),但這種雷達波長達1.5m,主要用於防空預警,不太適合搜索水面目標
。更重要的是,大和號上的電探只能做到早期預警, 提供目標方位資料,不僅無法精確追蹤或提供高度資料,與火控系統更是毫無瓜葛。

在實戰中,這些電探在發現目標後也只能對射擊指揮所進行「節目預告」,語音 通知九八式方位儀的操作人員將望遠鏡轉至目標方位,接下來的射控流程都跟雷達無
關,這與美國雷達用於持續追蹤射控、融入射控系統而達到「雷達帶炮」的境界有如天壤之別。因此在較為理想的狀況下,大和級第一次射擊之後修正彈著,第二次射擊後修正散布界,第三次射擊可能出現近失彈,第四次射擊才可能命中,而此刻,衣阿華級已經將炮彈投射至大和身上(還我撐傘的大姐姐!!!)

機動性

衣阿華級是人類史上速度最快的戰鬥艦,這是因為該艦同時擁有長寬比較大的修長艦 身,以及戰鬥艦史上最大功率的動力系統。八具600PSI高壓鍋爐、四具蒸汽渦輪帶動 四具螺旋槳,產生傲視群倫的212000匹軸馬力,賦予愛荷華級33節的航速

和級則使用12具鍋爐,產生153553匹軸馬力,能提供近七萬噸的艦體達27.5節的 速度。這種航速在大和級設計的年代算是很高了,與過去的戰鬥巡洋艦相當,不過比 不上後來的航空母艦,所以兩者難以一起行動。

一直到巨艦最後的絕唱—萊特灣海戰,這兩個高手都沒有正面硬肛過,但是不妨礙我們做一下對比,日本在科技樹被碾壓的情況下造就的亞碼頭,即便其排水量巨大,裝甲厚重,但是仍舊有被大洋彼岸的愛荷華擊毀的可能。

衣阿華級的火控系統和重彈賦予她無以倫比的威脅力,足夠對大和造成威脅,然而大和級的460巨根也同樣具有擊毀衣阿華的能力至於在射控、基礎電力技術、裝甲材質、火炮設計等方面,需要取決於每個國家的工業 的實力,在此方面日本自然只能承認技不如人的現實;不過這種比較畢竟不太公平, 大和號早在1937年動工,1940年下水,並在戰爭爆發的1941年底服役,而愛荷華級首 艦愛荷華號則是在1943年2月才完工,次年形成戰鬥力,自然能使用最新的科技工 藝,並吸取戰爭過程中的教訓。

關於衣阿華級與大和級的比較就在此打住,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總結:論及誰是最打戰列艦艦,大和級豪無異議地贏得冠軍;爭奪最強戰列艦的頭銜,愛荷華級與大和級有得吵;但如果談到何者是最理想戰鬥艦,則全能高手愛荷華級當之無愧


原文地址 http://bbs.webkx.net/forum.php


-----------------------------------------
以下是無情的打臉

@廢十

不知道你看的是哪個版本的wiki
總之你且可以數數圖上有幾個紅點。
當然你如果把經供參考的wiki奉為鐵律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井旺
如果你覺得衣阿華的射程比大和遠的原因是50倍口比45倍口徑大導致的身管長度長這麼一個薄弱又荒謬的立足點
那麼我且幫你算一下他們的身管長度
衣阿華級的主炮Mk7的身管長度是406x50=20300
大和級的主炮94式的身管長度是460x45=20700
孰長孰短
不用贅言吧?

然後。日本15.5cm和20.3cm火炮,其炮塔炮座裝甲是很薄的只有25mm,這個承認
但是其真的存在讓炮彈打進彈藥庫的隱患嗎?
naive啊naive

我直接引用戰列艦研究巨擘熊7的資料來一辯真相
以利根級為例:

利根級的4座主炮塔,炮座都由25mm厚度的CNC保護,這層裝甲的目的主要是起到防彈片效果。而在炮座內部,炮彈提升井穿過裝甲甲板的開口處,則另有一道環形裝甲,大和級的設計師松本喜太郎在其著作中稱其為Coaming Armour

利根級的1號、3號、4號炮座內的Coaming Armour是帶有一定傾角的,其底部厚度最大,頂部厚度最小,由145mm逐漸遞減至90mm。而2號炮座內的Coaming Armour,則是垂直布置的,其下段厚度為155mm,上段厚度為110mm。

那麼炮彈有沒有可能打穿這道Coaming Armour,或者直接繞過裝甲鑽進去呢?請看下面兩張示意圖。

首先繞過這道裝甲鑽進彈藥庫,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所需要的落角太大了,超出了正常的交戰距離範圍。

而擊穿Coaming Armour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利根級的Coaming Armour很難擊穿,最大厚度145mm/傾斜或155mm/垂直,外面還有層25mm的炮座,此外還是圓弧狀的,此等防護可不是等閑的。

同樣的大和級的15.5cm副炮也有這樣的設計,其炮彈提升井穿過裝甲甲板的開口處,同樣有Coaming Armour,所以妄想擊毀副炮就讓大和副炮彈藥庫殉爆的,還是歇歇吧。


艦炮的彈道是一個拋物線,距離越近垂直穿深越高,距離越遠水平穿深越高(因為落角增大)。因此距離過近或過遠的情況下,再厚的裝甲都是浮雲。戰艦設計裝甲防護都是劃定一個免疫區,在免疫區內免疫特定火炮的射擊。

比如大和,設計標準是對自己的九四式18寸炮,免疫區20KM——30KM。小於20KM垂直裝甲被穿,大於30KM水平裝甲被穿。

如果對抗衣阿華的MK716寸炮,經過計算,大和的免疫區大概是19.2KM——30.6KM。

(衣阿華對大和的免疫區:22.8KM——29.8KM)

這意味著衣阿華要想擊穿大和需要到這個範圍以外。至於這算不算「交戰距離」就見仁見智了。

補充一句,我拿MK7舉例子並不代表其他的炮就不能擊穿大和,只不過不同的炮需要的距離不同。例如納爾遜的16寸炮或女王的15寸炮,穿垂直需要比MK7更近的距離,穿水平則需要更遠距離(也可能因為超出最大射程而不能穿水平)。就算是金剛的14寸破爛,如果能接近到5KM以內,照樣能打穿大和的主裝。不過這麼近的距離屬於極端情況,一般不予討論。


對於大家關心的衣阿華對大和的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有幾個事實要搞清楚:

1、即使裝備了先進的雷達和火控系統,BB的命中率也極低。(參考蘇里高海戰美軍BB的命中率)
2、沒有證據表明衣阿華的命中率顯著高於大和。(注意是顯著,考慮到衣阿華的火控確實比大和先進,可以說小衣的命中率可能高於大和,但談不上碾壓。)
3、衣阿華和大和在遠程炮術上都有精彩的表現。(衣阿華35KM跨射野分,大和32KM跨射白平原。)

結合上面的免疫區,根據交戰距離的不同,大和和小衣可能有如下情況(距離取整數):

1、大於31KM:因為距離太遠,兩艦處於互穿狀態。這個距離的炮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運氣。另外小衣可以選擇高速轉進。
2、23KM——31KM,兩艦都進入對方的免疫區,無法擊穿核心區。衣阿華可能有命中率的優勢,而大和在水中彈防護、儲備浮力和擊穿後效上佔優。這令大和能承受更多非致命炮擊,擊中非核心區造成的破壞也更大。
3、20KM——23KM,在這段距離,大和可以擊穿小衣的舷側裝甲,而小衣不能擊穿大和的裝甲。因此大和有較大優勢,而小衣的處境相當危險。
4、20KM以內:兩艦重新互穿,對比類似於情況2。

通過以上的分析,個人的結論是:衣阿華在大部分距離上與大和不相上下,但在20KM——23KM則是大和優勢明顯。


(改正了一些錯別字)


早在瓜島海戰時,美國最新式BB華盛頓和南塔面對幾倍於自己的日軍,僅僅依靠技術上的優勢就橫掃一切。

實際上那晚整個戰役是華盛頓一艘BB獨打日軍,南塔因為輪機長誤拉了全艦總電閘導致全艦停電而且沒有動力,不僅淪為沙包還毫無還手之力,4艘護航的驅逐艦因為特殊原因不僅沒有作為而且幾乎全軍覆沒,只有華盛頓依靠無以倫比炮控雷達以及艦員素質以一打多獲得驚天大逆轉

第一輪齊射就放挺了霧島BB,對其他日艦幾乎都是一輪致命命中,還擊沉了日軍驅逐艦綾波號,在擊沉霧島號的同時又擊傷了日軍重巡洋艦愛宕號(Atago)和高雄號(Takao),反觀沒有雷達火控日軍只有第四輪才有可能命中,BB霧島更打出可笑的1.7%命中,與戰前訓練高達20%的命中大相徑庭

技術上的代差已經非常明顯了。這非常像甲午海戰,定遠鐵甲巨艦面對新式高航速高射速日艦一樣的無奈,雖然沒有那麼大的代差,但是虛腫的胖子面對炮炮穿心的精準射擊很難說有多大的勝算。

而且美國新式BB抗損能力超乎想像,南塔全艦斷電時被命中40多發不沉,而且是被日本BB的356mm主炮直接命中,竟被南塔主裝甲帶彈開,事實上南塔根本沒有受到致命傷,很快就修理好。

二戰日本薄弱的電子業沒有優秀的火控和雷達,大和甚至是之後更強的戰列艦怎麼可能面對依阿華甚至更強的蒙大拿的精準射擊,大和只是日粉的意淫而已

沒有航母的終結,面對美式全面領先的火控和雷達,大和命運堪憂

如果大和單獨和依阿華PK可能會死的非常慘,因為航速比依阿華低18%,射程更比依阿華差,火控的差距更大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依阿華在外圍利用高航速,超過大和的射程和精準射擊打的大和抬不起頭來,然後大和連依阿華的浪花都追不上

===============================

現保存於華盛頓海軍博物館的大和級三號艦信濃的主炮塔前裝甲,貫穿洞是戰後美軍用Mk50倍口徑406毫米主炮測試的結果


答案是:當然能。
但在之前我覺得應該先說明兩個地方。
1.依阿華設計時確實是為了對付大和,但是在設計衣阿華級時美國人並不了解對手的數據,甚至直到一架轟炸機在偵查時第一次真正的拍下大和照片時,才發現大和遠超他們想像。
2.除去依阿華,美軍還有設計蒙大拿,但是個人認為這些在面對大和一挑一時並沒有多少優勢可言——這一點,無論是大和改前還是改後都一樣,畢竟,噸位和口徑放在那裡。你可以拿美國人洞穿信濃那塊質量縮水的甲板來反駁我,但是我想說,大和無疑能撐得住依阿華遠距離拋射直擊核心區,但是後者就撐不住一噸多的炮彈拋射來一下。
————前邊是不請自答的原因,後邊才是回答————
這個答案很好得到。因為每個戰艦,就算防護再嚴密也經不住上時間大口徑主炮水平直接各種洞穿水線。你問我為何能水平直射?首先,題主說的交戰距離,我認為應該是射程到0這個區間內,但大和一但被依阿華闖進依阿華的射程區無疑很快就會被命中,之後我覺得其他答案說的已經很清楚了。但這一前提上(一挑一)大和被擊沉是有概率的。第二,哪怕是二挑一,大和都必須死,因為我不認為大和炮塔背部能夠防禦超重彈,即使能防禦了我也不認為炮塔裡面的人能受得了,只要被廢掉武功,洗著洗著哪有不沉的道理。


戰列艦對戰不是兩個重裝步兵對砍,而是兩個雞蛋拿鎚子互砸。


傳統的戰列艦海戰就等於兩個不穿防彈衣的人在一百米內用手槍對射,雖然準確度欠佳,但無論哪一方的艦炮都是有擊穿裝甲能力的,換句話說,誰先被打到要害都是會處下風的,就比如俾斯麥一炮轟炸了胡德的彈藥庫,你永遠不可能苛求裝甲能保護船的所有要害。
衣阿華是當初設計用於對付大和的。
下面可以對比一下大和和衣阿華主炮的穿甲能力。
在紙面數據上看,大和的94式 45倍徑的460mm主炮在整個2戰中具有最遠的射程和最強的威力。其主要穿甲彈91式穿甲彈重達1460公斤,射程42000米,在20000米距離上具有擊穿566mm垂直裝甲的能力。而美國的MK7型406mm發射的MK8型超重彈穿甲彈重1224.7kg,最大射程38700米,183000米可以擊穿509mm的垂直裝甲。

單純的紙面數據顯示,大和的主炮對於衣阿華具有壓倒性的威力優勢,但仔細分析一些其他因素就會發現其中存在一定的水分。首先說說美國海軍的MK8型超重彈,此炮彈具有遠大於一般406mm口徑穿甲彈的重量(1224.7&>1000),因此導致其初速大副降低(降低15%),因此導致其彈道更為彎曲,擁有了遠超正常406mm炮彈的水平穿甲能力,27000米的水平穿甲能力達到了200mm,而傳統的MK7型406mm炮彈只有169mm穿深。當然他的代價是垂直穿甲能力的大幅跌落,在20000米的垂直穿甲能力只達到長門級410mm3年式艦炮的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數據是日本海軍和美國海軍分別進行試射和彈道公式計算得出的結論。而事實上美國海軍並不認可日本的計算公式,因為如果按照美國海軍的數學模型的計算標準(工業標準,包含炮徑比,推藥量,以及彈頭性能,飛行狀態,以及美國日本裝甲性能的不同),日本1式彈在20000米的垂直破甲率是僅僅略高於MK8型重型彈穿甲能力。關於這一點,美國內外很多人都有爭議性,目前並沒有一個絕對權威和說服力的說法。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在1946年美國用MK8型重型彈轟擊繳獲日本的大和級的垂直裝甲(信濃號),發現美國穿甲彈的穿甲能力比預期的要高出15%,這從側面證明了美國海軍關於火炮威力爭議性的一定的可能性!在考慮到美日在工藝上的差距來看,至少兩門炮的穿甲威力差距不會有紙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多。

而在歷次戰列艦轟擊對決實例中,絕大多數的擊沉,擊傷的戰例都來之水平破甲(65%的戰果)!---特別是在中遠距離轟擊時效果更明顯,垂直擊穿不管是在實際戰例上,還是在對艦體所能造成的潛在的重大的結構性破壞上來說都是遜色於水平擊穿的,(這裡要補充的是,在中遠距離時,美國可能會取得更多高效的水平擊穿戰果,雖然在進入中近程後這種能力會削弱,但是在20000米的距離內,不管是大和還是衣阿華的穿甲能力,都足矣保證擊穿對方的主裝甲帶。所以大和號的垂直擊穿能力在這裡是要打折扣的!)

再加上日本一式彈自服務第一天起,就存在彈體強度不足的缺陷,當命中裝甲厚度大於彈體直徑的90%,而且落角大於25度的時候,就可能破碎,美國海軍在戰後做的模擬試射發現,其1式穿甲彈在25度以上的落角命中414mm垂直裝甲時就可能無法擊穿(大於55%)。這是日本工業基礎的短肋表現之一。

而美國的MK8型超重彈採用的彈體材料,由美國一流的金屬加工工藝打造,性能優良,加上特別厚重的頭殼,使得其穿甲性能出類拔萃,不易出現日本那樣的意外。

另外日本為了追求水下彈道性能,而採取了特殊的平頭彈頭的處理。且為了在入水後的運行時間流出空餘量,其引信觸發時間為0.4秒的延後,這就導致了可能出現的"無害擊穿「。而這一點,同樣是美國所不會出現的問題。但同樣指出,如果一式彈在水下命中對方水線,其造成的破壞也是驚人的!

最後還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由於炮控以及裝彈機和炮彈本身重量體積的限制,美國衣阿華級的射速比大和號要快20%.也就是單位時間內的投彈量要高出20%,這在一定程度上拉進了雙方投彈量的差距。

所以綜合起來看,大和的460mm主炮仍然對於衣阿華具有優勢(射程和總體威力),但是這個優勢並不是壓倒性的.

然後是裝甲。
大和級的垂直裝甲和水平裝甲的防護能力均超過了衣阿華級,但是差距並沒有想像中的大,垂直裝甲,大和相對衣阿華多出5%的平均厚度,水平裝甲則要高很多,差距達到了10%(但是考慮到美國優秀的水平穿甲能力,這點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為只要在可靠距離內,雙方都能確保擊穿),水下防護能力大和則要高的多,可以抵禦400公斤TNT的打擊,而美國的同比標準只有300公斤。

但是如同在火力中所敘述的那樣,美國海軍對雙方的裝甲質量抱有爭議,認為美國的A級滲炭綱的硬度要超過VH綱,(同樣測試繳獲的信濃)也就是說日本鋼的硬度只有美國綱的83.9%.雖然後來又認為測試條件過為理想,但普遍認為美國鋼在硬度上更大,拉伸能力上弱於日本,導致裝甲厚度無法達到日本那樣的厚度(在後期的蒙大拿號上也表現出來)。

關於裝甲厚度和硬度哪個具有優勢的爭論一直很多,但是可以認為,就算日本裝甲板在質量上比美國海軍有一定的工藝上的落後,但是大和號仍然在裝甲上全面優於衣阿華級。

這裡仍然需要補充的是,雖然日本裝甲的優勢,使得美國要在更近的距離上擊穿(日本是30000米,美國是27000米),但是考慮到超過2萬米的射擊在2戰很大程度靠運氣成分,整個2戰最遠的擊中記錄也才24000米左右,再考慮到大和的極速遠低於衣阿華,所以大和想利用這個優勢也沒那麼容易。


可以,
美帝的妹控7和意呆利的嗑藥炮,都可以對大和造成殺傷甚至擊沉


某遊戲玩家表示:不需要戰列艦炮打,有一zao足矣


火力過剩。都這樣。


那得看交戰距離多少了


喂喂,你們看好題主的問題,題主問的是艦炮啊艦炮!不是戰艦啊!

所以答案是能,同期的Mk7甚至嗑藥炮在無需考慮彈藥防護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擊沉壓碼頭的


如果嚴格按照題主的限定條件,任何一艘經過充分現代化改裝的依阿華級(僅艦炮不變)都能用艦炮較輕鬆的擊沉大和,並且大概率自己不會沉沒。
另外猜想一下,除了依阿華級,讓巴爾也許有機會。


我自己也覺得前面寫的答案不對。自掛東南枝吧…

從大和武藏的戰績來看,只要打掉艦橋上面那個超大測距儀,大和級的命中率就和買彩票差不多了。那個光學測距儀又脆弱得很……


聽說過18" MK.A火炮嗎,美國海軍特製457毫米三聯裝炮,發射3850磅炮彈。蛐蛐大和


大和是什麼垃圾東西,其實和俾斯麥一個水平
用美國海軍公式進行了計算,得到了94式(大和),Mk7(iowa)的主炮對比
16英寸/50倍經Mark 7型火炮,彈重2,700磅(1,224.7千克)
射程垂直穿深水平穿深著速落角0yd (0m)32.64" (829mm)---2,500fps (762mps)02,000yd (1,829m)31.32" (796mm)0.15" (4mm)2,409fps (734mps)0.924,000yd (3,658m)30.04" (763mm)0.48" (12mm)2,322fps (708mps)1.956,000yd (5,486m)28.75" (730mm)0.88" (22mm)2,237fps (682mps)3.088,000yd (7,315m)27.46" (697mm)1.30" (33mm)2,154fps (657mps)4.3310,000yd (9,144m)26.17" (665mm)1.71" (44mm)2,074fps (632mps)5.712,000yd (10,973m)24.89" (632mm)2.14" (54mm)1,997fps (609mps)7.2314,000yd (12,802m)23.65" (601mm)2.57" (65mm)1,926fps (587mps)8.916,000yd (14,630m)22.43" (570mm)3.00" (76mm)1,859fps (567mps)10.7218,000yd (16,459m)21.21" (539mm)3.45" (88mm)1,796fps (547mps)12.7320,000yd (18,288m)20.04" (509mm)3.91" (99mm)1,740fps (530mps)14.9222,000yd (20,117m)18.94" (481mm)4.40" (112mm)1,692fps (516mps)17.2824,000yd (21,946m)17.87" (454mm)4.91" (125mm)1,650fps (503mps)19.826,000yd (23,774m)16.86" (428mm)5.45" (138mm)1,615fps (492mps)22.4728,000yd (25,603m)15.89" (404mm)6.03" (153mm)1,587fps (484mps)25.2830,000yd (27,432m)14.97" (380mm)6.66" (169mm)1,567fps (478mps)28.2532,000yd (29,261m)14.12" (359mm)7.35" (187mm)1,556fps (474mps)31.3534,000yd (31,090m)13.32" (338mm)8.13" (206mm)1,554fps (474mps)34.5836,000yd (32,918m)12.53" (318mm)9.01" (229mm)1,560fps (475mps)3838,000yd (34,747m)11.78" (299mm)10.03" (255mm)1,577fps (481mps)41.5840,000yd (36,576m)11.02" (280mm)11.26" (286mm)1,607fps (490mps)45.4742,000yd (38,405m)10.00" (254mm)13.24" (336mm)1,666fps (508mps)50.93
九四式的
46厘米/45倍徑94式火炮,彈重3,218.7磅(1,460千克)
射程垂直穿深水平穿深著速落角0yd (0m)34.02" (864mm)---2,559fps (780mps)05,470yd (5,000m)29.49" (749mm)0.96" (24mm)2,264fps (690mps)3.310,936yd (10,000m)25.65" (652mm)2.18" (55mm)2,034fps (620mps)7.216,404yd (15,000m)22.21" (564mm)3.22" (82mm)1,844fps (562mps)11.521,872yd (20,000m)19.39" (493mm)4.29" (109mm)1,709fps (521mps)16.527,340yd (25,000m)16.70" (424mm)5.61" (143mm)1,608fps (490mps)2332,808yd (30,000m)14.19" (361mm)7.45" (189mm)1,558fps (475mps)31.4

大和主炮比iowa大兩寸!結果竟然差不多,而且實戰表現很糟,甚至萊特灣時美軍驅逐艦頂著整個栗田艦隊的炮火騎了大和的臉。我們可以認為大和和俾斯麥是差不多的…


推薦閱讀:

睦月,吹雪 ,夕立三艘驅逐艦一同能夠拖曳得動大和嗎?

TAG:海戰 | 火炮 | 戰列艦 | 太平洋戰爭 | 舊日本帝國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