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測 Pinterest 和 Instagram 的未來發展潛力?

這個問題的原名叫「如何看待十年後Pinterest和Instagram的發展,誰會存活下來」。陳琪關於FOR模型的出色回答,用現在這個「如何用FOR模型來評判Pinterest和Instagram」問題來描述,更合適了。對於碎片化的信息產品,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十年對於互聯網來說實在是太漫長了,到時Pinterest和Instagram如果還存在的話,也必定不是現在的模樣和模式,所以我們探討這麼遙遠的事有點不著邊際。

但如果把時間縮短到一兩年的話,倒是可以來討論:當下,具有哪些特徵的產品更可能在未來獲得更高的價值?對此我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判斷模型,我從2011年年中開始用這個模型來判斷各種新出現的互聯網產品,一直用得很順手,命中率較高。

這個模型由三個特徵組成:

一、碎片(Fragments)
這個產品中的主要內容,一定是碎片化的,而且碎片是同構的。比如Twitter把「一切事物」碎片為140個字、新浪微博把「一切事物」碎片為140個字+一張圖、Pinterest把「所有美好的事物「碎片為一張圖+一小段描述+一個URL、蘑菇街把「所有美好的女性商品」碎片為一張圖+一小段描述+一個商品購買地址(包括線上和線下)。
碎片的豐富性基本上決定了這個產品最終平台化之後的基礎規模,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到新浪微博的規模百分之百的要比蘑菇街大,因為它的碎片是「一切事物」,而蘑菇街只是「所有美好的女性商品」。定語越多,規模越小。

二、組織(Organize)
為什麼要碎片?因為同構的碎片很容易以各種維度被組織。
比如Twitter按時間線組織、Tumblr按Tag組織、Pinterest按Board組織、蘑菇街按商品的天然品類組織。
這種組織一定是非常自由的,任何兩塊碎片,都有可能被組織到一起。組織的方式越自由,信息流動的速度越快,相應的也無法獲得沉澱。
所以我們看到,因為時間線是最自由的組織形式,所以新浪微博的信息流轉最快,但信息很快過期;蘑菇街的組織形式受商品天然品類的邊界限制,所以流轉相對較慢,但是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沉澱,挖掘出「最熱」的商品來引導有「從眾心理」的用戶。

三、再組織(Re-Organize)
當信息碎片按某種形式組織好之後,這樣的產品還會允許用戶用非常自由的手段重新組織信息碎片。
比如新浪微博的「轉發」功能,就是把別人的信息碎片重組到自己的時間線中;Tumblr的「Re-Blog」功能和Pinterest的「Re-Pin」功能,可以把別人原創或收集好的碎片方便地組織到自己的建立的體系中;蘑菇街的「喜歡」功能,可以把別人分享的好商品,極快地收藏到自己的喜歡目錄中。
再組織的本質作用是將有限的內容儘可能充分地重複利用,以此提高生產率。
打個比方,在不具備再組織能力的BBS體系中,一條信息(帖子)只能被10個人消費,但同樣的內容,在微博體系中就有可能平均被50個人消費,那麼同樣的生產成本(原創消息的人所花的時間)就帶來了更大的生產成果,也即更高的生產率。
所以,要讓「再組織」發揮作用,就必須要求用戶整體對內容的選擇能力很強,而且產品本身有通過「積累用戶利已行為得到利他結果的機制」(這點可以看我之前在艾瑞的一個演講)。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比較擔心完全的Pinterest-Copy,在中國會受到「沒有足夠大的有很好審美能力的人群」的制約。

以上三個點組成了這個模型的基本框架,我把它叫做「 FOR」模型。

接下來我們用這個模型實際看一些產品,我對下面提到的每一個產品,按FOR模型的三條打分,最高5分。

Twitter:F4.5 - O4 - R3
Twitter的碎片是很徹底的,但是不支持圖片還是有點過於矜持了;組織是用時間線,好處和問題上面都有說;再組織只能說及格了,Re-Tweet的功能毀譽參半吧。

新浪微博:F5 - O4 - R3.5
新浪微博對Twitter做的兩個改良是非常棒的,一是消息帶圖、二是「轉發」功能。這兩點改進讓這種產品形態整體達到85分,所以我們最近看到一些報告,新浪微博用戶的活躍度是Twitter的數倍,從這個模型的打分上來看,很合理。

Tumblr:F3 - O3.5 - R3
輕博的碎片太大(也可以說不是碎片),這造成信息維度太多很難充分組織,再組織也很麻煩。所以總的來說,我並不是很看好輕博的發展,從最近這類產品的發展上來看,也確實不怎麼好。

Pinterest:F4.5 - O4.5 - R5
神器出現了,它離滿分只差兩點:以圖片為主的碎片,在豐富性上不如Twitter和微博;Tag和Board的雙維度組織很完善,但Tag的組織方式還是很依賴「負責任」的用戶,所以要扣一點分。Re-Pin功能非常方便,而且Re-Pin的結果是重組一個Board,當用戶的普遍審美能力較好時,發揮出的能量超大。
說實話,雖然我一早就給Pinterest打了這個平均最高分,但也還是沒想到它能發展得如此瘋狂。

蘑菇街:F3 - O4.5 - R3.5
來評評自家的產品。上面說了, 我們的碎片豐富性不夠,所以規模肯定不如其它幾個例子產品大。但是有失必有得,我們的碎片很容易變現,另外它們天然地可以按品類組織,不需要依賴「負責任」的用戶,所以組織的分比較高。再組織方面「喜歡」功能很方便好用,但是高水平的用戶不多,再組織以後的內容要供再次消費的「成品率」不高,這方面是我們一直頭痛並在努力解決的。

Instagram:F? - O? - R?
這就當練習吧,大家可以按上面的思路自己給它打分,然後給樓主一個答案:)

為什麼滿足FOR模型的產品有更高的概率獲得較快成長?
1. 生產率,上面已經提到,FOR產品比傳統的產品有更高的信息使用率,因此生產率更高。這是最本質的原因;
2. 適合移動設備,因為內容小片,可以方便地在移動設備上瀏覽,而且自由的組織形式和再組織動作的輕量化,都很適合移動操作。

前面都是總結,但這個總結很有可能一文不值,說不定它是類似「優秀短跑運動員都有兩條腿」這樣的總結。所以我再用這個模型來推論一種目前不存在的產品,以後我們可以再回過頭來看看這樣的產品有沒出現、有沒有高速增長,以此來驗證這個模型是不是靠譜。

我推論的這個產品是一個旅遊產品。
一、碎片。它的碎片是「一切在路上會碰到的東西」,比如一個景點、一個餐館、一個菜色、一家加油站等等,全部碎片化並同構為「一張圖片+一段描述+一個地理位置」。
當然同構後的結構可能還要再複雜一點,比如可以多張圖片,但是這裡作最簡的處理。
二、組織。可以按所謂「路線」或「功略」來組織所有這些碎片。比如我做了一個杭州攻略,其中就可能有這些碎片「雷峰塔、西子國賓館、白堤、某外婆家的外婆炒蛋……」,這些碎片可能按時間排,也可以按地理排。當我到杭州旅遊時,就可以用手機隨時調用我的功略,指導出行,並隨時為每個碎片拍照或Check In。當我因為迷路錯過一個碎片,也沒關係,周邊的其它碎片會被推薦,隨意選一個接著玩吧。
三、再組織。當我遊玩回家,之前在遊玩過程中的Check In行為和拍照行為,就被系統自動整理為「遊記」,而另一個用戶可以簡單地copy我的遊記,改動其中幾個碎片,成為他到杭州旅遊的「功略」。
如此一來,功略 &> 簽到 &> 遊記 &> 功略……就成了一個循環,信息被更充分地使用。

我相信這樣的旅遊產品會得到很多人喜歡的,你喜歡么?^_^


以下內容不是對本問題的回答,而是對陳琪精彩回答後的思考,因為@知乎的評論設計讓我的回答會被淹沒,所以只能添加一個答案來跟大家討論,另給@知乎,我想回復那些在別人答案里評論的人,這個需求怎麼滿足?
————————————————————————————————————————————

FOR模型僅僅適合分析碎片化的產品,所以Tumblr得到了較低的分數,如果拿這個模型來給知乎評分,得分也不會高。因為Tumblr和知乎這樣的產品的目標方向不是碎片化,不管從信息的維度還是時間的維度。就拿陳琪寫的這個答案來說,顯然給出這樣引人思考的優質答案,不是碎片化的時間能夠搞定的,同樣這樣的答案中信息量很大,不是一塊簡單的「碎片」。這是製作者的時間,作為信息的「消費者「,我有一個美好的下午在圖書館度過,然而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閱讀這個問題和思考這個問題上,同樣的時間,我刷新浪微博,可能已經刷完了我關注的100+號人今天全部發布的全部內容,講了這麼多,想說明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可以用碎片化的FOR模型來處理,FOR模型能處理的更像是網路中的」快速消費品「,信息製作成本低,速度快,同樣作為信息的消費,門檻低,速度快,要求信息大量。
那麼對於Tumblr,Quora、知乎、豆瓣這類,你可能登陸的頻率沒有那麼高,但每登陸一次,你都不會輕易的離開,對於內容型的網站,內容的質量也是一個重要的衡量因素,而對於這種類型的創業者來說,更需要的是沉得住氣,因為這種類型的網站一般不會在短時間內突然爆發,需要時間來慢慢積澱自己網站的文化,來積累自己的內容。就像豆瓣,那些對於音樂、電影的評論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黯淡,反而積累越多,時間越久對於用戶來說價值越大。


一、它甚至可以拋棄關係,卻無法拋棄興趣
我猜想,瀑布流(以Pinterest為代表的產品)也好,塊狀化(以Filpboard、zeker為代表的產品)也好,它最關心的,應該是聚合最優秀的內容。並非以「興趣」為引導,或者以別樣的展現形式(頁面布局方式)為載體,也就是說,在Pinterest上,興趣、關係、頁面布局方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而內容會有利於建立、維護關係。它更趨向於內容產品,而非SNS產品。
它甚至可以拋棄關係,但是它永遠無法拋棄興趣,興趣是與生俱來的,是剛性的。如果說「以別樣的展現形式(頁面布局方式)為載體」是技術活,那麼,如何利用興趣產生內容,就是玩藝術了。興趣是來做內心的,而載體則是來做外在的刺激。
這也像極了許鞍華的《桃姐》,回歸了人類最根本的、最真實、最本質的生活狀態,所有的場景都不需要《藝術人生》的催淚music,也不需要《金陵十三釵》的送死慢動作,僅僅需要長鏡頭,安靜、真實、震撼。再進一步說,如果生活本身不那麼震撼,如果情節本身不能感動你,用再多的慢動作和催淚music,你也只能笑笑而已。
你必須先解決根本問題,也就是內容本身,以及圍繞內容本身的細節,諸如打開速度、內容質量、精準度、圖片質量等等,有了這些之後,「慢動作」和「催淚music」才能變成有效的輔助手段,否則就是笑料。
二、審美疲勞風險
除了內容核心,瀑布流能火多久,還取決是否「審美疲勞」。搶車位就是審美疲勞,那麼Pinterest中的Pin會疲勞嗎?Pin到個人的頁面,有了專輯,然後呢?沒有然後了。我可以大幹預測,pin這個動作,一定會疲勞,因為我們根本看不到Pin之後的任何未來。就想搶了車位之後,又能怎麼樣?要知道,用戶閱讀的需求被滿足之後,就滿足了絕大部分需求,pin、分享、互動、評論,僅僅是附加的。國內最牛的網易新聞跟帖,最火熱、最具話題性的新聞,跟帖比例也不會超過5%,跟帖可能帶來評論,pin之後卻帶不來任何東西,我很難想像其長久性。當然,pin會在瞬間帶來巨大的用戶和活躍。
除了搶車位,path也是一個例子,path1.0很少人用,但是用戶忠誠,2.0加入了諸多酷炫的體驗,瞬間引來大量的用戶,我的path隔三差五的就有很多添加請求,我一個也不認識,但是他們認識我至少一個朋友,我都加了,所以我的path已經被這些不認識的好友嚴重刷屏,我再也不想用了,像我這樣的人有多少?path是以「分享圖片」為要義的,但是貌似已經偏離。因為它變得不再純粹,不想facebook那樣純粹的為了關係。
三、一定要有核心
我們會問,Pinterest火起來,究竟是因為瀑布流,還是因為pin,還是因為內容,還是因為關係?如果你回答是因為「瀑布流+pin+內容+關係」,缺一不可,那麼就基本給Pinterest判死刑了。
再來一個,我們會問,Filpboard火起來,究竟是因為雜誌化排版,還是因為社交資訊,還是因為關係?如果你回答是因為「雜誌化排版+社交資訊+關係」,缺一不可,那麼也可以給Filpboard判死刑。Filpboard中文版比國際版垃圾,就是如此。過分強調缺一不可,所以明顯劣於zaker。
再來一個通俗的,《北京愛情故事》中,老程總問小程總,你究竟喜歡她什麼?小程總答不上來。如果小程總回答,是因為「美貌+賢惠+第一感覺+……」,缺一不可,那麼,假愛情。一定有人更美貌、更賢惠、更有感覺……
你一定要有不可代替的東西,否則很快被代替。
四、結論
回到這裡,實際上,我想表達的是,行業目前過分的在強調閱讀的某種技術手段、概念,而忽略了閱讀的核心:內容本身。以及對內容本身的干預,例如選擇優質的內容。而不是過分強調Html5、雜誌化、社會化、興趣圖譜……
靠內容吸引人,而不是靠關係、不是靠體驗,這是顯而易見的,也是根本。我確認Pinterest會很快失寵,Filpboard會很快回到內容本身。


十年對於IT產業而言是一個太大的迭代期了,我個人而言完全無法預見十年的變革。

所以立足近年來表達下淺見吧:

說到價值,我第一反應是商業價值,所以先談商業價值:
1、pinterest 在我眼裡代表著一種優質轉化率的渠道價值,和facebook、tw一樣pin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均會是一個強大的流量分發渠道。而非某些童鞋說的基於界面的樣式,所以p「離錢很近」;至於instagram 未來會成為facebook眾多內容入口中的一個,擁有大量用戶基數的instagram對於facebook而言其價值主要在於內容渠道。如果把facebook比作一鍋湯,那zynga和instagram 都會是這鍋湯的重要調料...

李彥宏在11年聯盟峰會上提到了中間頁、讀圖時代、和應用為王的觀點。個人非常認同此觀點,在此pin和instagram均是讀圖時代的產品。在我眼裡:pin代表著中間頁形態;而instagram作為重要的內容生產型產品,在facebook的應用戰略中佔了重要角色,可以歸為「重要應用為王」。

至於用戶價值,不是很好比較:

擁有廣泛用戶基礎的產品絕對是有用戶價值的產品,此兩者都擁有廣大用戶基數。pin作為類「信息過濾型產品」,讓用戶生活更加便捷, instagram 生活記錄型產品產生了難以替代的「memory」價值


純工作壓力大,短暫休息時胡說,如有雷同,純屬不幸:

1、旅遊產品那個idea, mafengwo可取。

但不建議作為創業項目,線下旅遊的用戶特點還屬於資訊獲取階段,遠沒到線上電子商務的分享階段(如蘑菇街模式),即使是移動大熱的今天。

2、要做類Pinterest,國內只能做「定語越多」的模式。因為國內沒有Pinterest所解決的需求存在。

3、要做類Instagram,在移動大熱的今天,國內確有「碎片一切事物」的需求,只是解決這個需求不在於產品模式,而是運營。對於這種硬通貨,山寨Instagram,Path省時省力。


看上去這個循環很美好,其實旅遊的UGC有些難,每個用戶一年旅行次數不會很多,也就內容產生量不會太多,那麼這個循環成立性很差,和簽到應用比會差很多。


十年之後?他們兩家都沒啥太大價值的可能性更大,米國人必然會有更有價值的產品出現。

中國人才會討論現在的產品十年後如何,美國人在為十年後創造新產品。


看了最後對旅遊產品的想法,覺得這個應該還是要看細分領域的吧,如果產品所定位的是一個比較小的細分領域,那麼過於碎片的內容可能對用戶還是沒有很大幫助,所以用戶Re的動作也就不會有很大的動力,進而可能會破壞這個circle。

旅遊細分的這個市場,長期看來是個很好的領域,如果可以從一些比較豐富的高質量內容入手,培育第一批用戶,然後再逐漸加入碎片化的輔助內容,會不會穩妥一些?


Pinterest,能夠吸引女孩注意的站點一般都會成功。


SHARK, 該旅遊產品2011年已有國內創業團隊在做,只是碎片的組織有效性尚在早期階段,完全付諸實施還需假以時日。任何所謂新模式的誕生,無非就是對已有經驗和概念的解構中進行易用性的改良、重組整合。殘酷的事實是,大部分都只能是改良,是過客,既經不起外部用戶市場喜新厭舊的考驗,也可能因內部組織短視目的,而導致難以持續,放棄轉型,或提前散夥(倒在夜晚與黎明前的)。那些真正能獲得持久考驗的(外部+內部),才有可能稱之為革命性之舉。而眼下資本綁架下的所有項目,華麗包裝下只能更顯示資本急吼吼的變現浮躁動機。整體環境與持久的耐力和耐性是一堆矛盾體,故眼下我還是報有比較悲觀與負面的態度。祝能綁到真正名實相符的戰略資本,加上專註內功,才能一路走紅。BTW,類似頭腦體操很不錯~


我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
我想知道咱知乎上誰預測到了這兩個產品的出現和他們的成功

如果沒有
又有誰能看清楚哪怕一個月之後他們的動向?

至於發展潛力
中國多少學人家產品的都因為發展方式不對死掉了
發展潛力這種事情 就算是在知乎也沒誰能說的明白吧?


距離提問已過去3年,現在兩個應用已分出伯仲:

Pinterest 用戶數目前約7000萬;

Instagram 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突破3億;

4-5倍差距,相當於陌陌之於微信。

大家看看3年前回答的人,誰預測對了。


能活過10年的互聯網都是牛逼的,雅虎就算死了也會為他立塊碑;
Pinterest 和 Instagram 這兩個網站應該都會被巨頭收購,所以不如問當下的巨頭十年後會怎樣更有意義


Pinterest 和 Instagram,一個叫圖釘,一個叫圖享。
從名字看,他們的未來必然是兩條不同的道路。
我個人認為 圖享 Instagram的未來更有互動性,價值更高。


Instagram被Facebook收購了,過段時間就會融入到Facebook的產品中。

就像之前的Friendfeed。

Pinterest還沒被收購,假如能處理好Spam和版權的話,前途不可限量。

不過Instagram是移動端產品,Pinterest限於桌面,根本是不一樣的產品。

雖然都是圖片。


Instagram

1.形式:
Pinterest只是代表了一種網站的展現方式(瀑布流?).
而Instagram卻是實打實的攝影輔助加分享.

2.生命周期:
因為界面和排版被吸引而使用的產品會有很多很多..例如現在網易的lofter.例如蘑菇街.但終歸會有一個審美疲勞..例如當時都是用塞班系統的時候看到蘋果的UI覺得好屌好fashion.現在卻覺得WP7更文藝.(順帶吐槽一句WP7的UI跟Pinterest相似的不是一點半點).人們會不斷地接收新的交互界面和排版布局.這當中的淘汰期可以是很快.扯回來.如果Pinterest不是這樣的交互形式.也就僅僅是一個圖片分享站而已.微博可以做到.輕博客也可以做到.
而Inseagram可以通過不斷的技術更新進行產品的迭代.這是一個很可觀的生命周期.新用戶會繼續湧入.老用戶也不會因為厭倦而退出.因為這是一個工具.

3.團隊:半年增長了十倍流量的Pinterest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這聽起來是不是不可思議.

4.其餘問題:可能很快.我們就會發現Pinterest會基於侵權問題而收到各種各樣的訴訟...但Instagram卻完全不會有這樣的困擾..

----------------------------------------我是扯淡的分割線------------------------------

以上都是扯淡.輕噴.


對於旅遊產品,單純的碎片化,然後重新組織肯定是不太夠的,旅遊產品要接地氣,就必須UGC+完善的內容提供,以LBS的手段重新組織給用戶,並且幫助用戶從信息探索到計劃組織到計劃實施,內容分享完整的走完整個過程,然後才能增強用戶的粘性,讓用戶在你這裡能夠循環起來


今天重新在修羅老大辦公室講起當年他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我當時真的再次佩服了!其實懂點產品的人大概都知道吧~


旅遊產品信息碎片化「一張圖片+一段描述+一個地理位置」。,再模式化自動生成遊記供展示分享,有賣點,但是,首先這個產品已經有了,自游網剛發布了旅遊互動類應用「自遊記」;其次,旅遊產品的盈利點都是在產品發生前就產生了,如果旅遊過程中才使用,那麼這個產品的盈利模式將很難找。


大膽預測下,若十年內隱私與審查的戰爭爆發,這些服務商都將灰飛煙滅,google也不能倖免,哈哈。


推薦閱讀:

LINE 的表情貼圖是誰設計的?
技術人員在轉向移動開發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值得大家借鑒?
高速移動上網推行普及的瓶頸是不是資費,4G LTE 可能降低資費嗎?
互聯網企業為什麼要研究《三體》?
為什麼有的飛機上能上網?

TAG:移動互聯網 | Instagram | 產品經理 | Pinter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