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迴避型依戀」?

發現自己根本不想結婚,但這又為父母這一輩所不容。通過一個心理測試發現自己這一心理特徵,是自己不好的,願意改正,請各位幫忙指教。


看到題主對問題的描述,我心情挺複雜的。能看到題主對父母期望的照顧,也願意從自己身上尋求解決方法,但是「自己根本不想結婚」,感覺被父母這一輩「所不容」,看到自己屬於迴避型依戀時認為「是自己不好的,願意改正」,這些表達讓我又挺為題主擔心的。

依戀類型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而形成的防禦機制的集合。無論是安全型,迴避型,焦慮矛盾型,每一種依戀類型都是有其形成的道理和意義在的。依戀類型並不存在對與錯,好與不好,也不存在「改正」,只存在於過往經歷打造的這身防禦機制現在給自己更多的保護還是阻礙,自己穿得是不是舒服,是否適應現在的生活。

我很喜歡依戀理論。但是我覺得依戀類型是幫助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互動關係的,而不是拿來評價自己和別人,甚至拿來攻擊自己和別人的武器。當自己對自己說,或者在關係互動中一方對另一方說:「你是迴避型/焦慮矛盾型的,所以你怎樣怎樣,是你的不好,你不要改正」,這些話都是在使用依戀類型作為攻擊的武器,也只會讓聽到這話的人更不安全,更加停留在不安全的依戀類型。迴避型的人面對這樣的評價只會更本能的迴避,焦慮矛盾型的人只會更加追打。

依戀類型是描述人與人之間,特別是親密關係之間的關係模式的。想要跟安全型更靠近,一方面需要自己更理解自己依戀類型所對應的行為模式背後自己不安全的情緒是什麼,原因是什麼,這是認識內在工作模式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心智化的過程。另一方面,依戀類型,內在工作模式都是非常經驗化的,不是通過認知層面就能改變的,只有在關係中不斷獲得不同於過去的安全的經驗,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安全。

所以我想對題主說,不要去過於琢磨自己屬於什麼依戀類型,更不要「不容」自己的依戀模式,而是多去覺察和理解自己在親密關係中自己深層次的的擔心,害怕,難過的內容是什麼,然後努力給自己過往的內在工作模式一點點的彈性,去多看看實現是否跟自己自動化想像的一樣,自己有沒有可能嘗試稍微不同的反應,多珍惜獲得的更安全的經驗。


我知道這種感覺。
其實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這種感覺,
因為很多中國家庭成員都是這樣的。

事先說明一點,迴避型的人們,你們迴避的「程度」程度不一定相同,下面這些例子可能符合,也可能比較符合,但不會一點都不符合。我主要從兩性交往、家庭關係這方面分析,做個淺談。
什麼樣的感覺呢,拿出下面幾個心理:

1、最典型——說不出『我愛你』。
對你而言,是一種折磨,一種糾結,一種痛苦。
我為此失望——好多迴避型孩子對父母都說不出這三個字。

2、看到街上男女情侶(不管是不是)之間走得近,
互相摻著對方的胳膊,就會覺得肉麻,甚至不能接受。
更不用提接吻之類。
如果此類人又偏向神經質,會產生強烈排斥。
因此你可能不習慣在公園之類曖昧場合接近這些人。

3、看到女方想要和某迴避型男方牽手,
而男方想掙脫,對男方掙脫女方這種行為表示「理解」。
但我想說一句,你不理解,
你只是認同男方這樣做,接受男方這樣做。

4、發現別人的父母居然可以那麼親密地走在一起,
心裡好奇為何別人的父母能夠手牽手,
胳膊挽胳膊,能走在同一行散步,
你看到這些父母,一定心裡感到困擾,
這到底為何?

5、去知乎感情區,閱讀一些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秀恩愛」,
會覺得不可思議,
為何父母能和他們的孩子聊的這麼開心,
這麼親密,家庭恩愛的氛圍,怎麼會這麼濃?
好奇的你,也同時隱約感到,不能接受這些行為。

6、迴避父母的關心。

7、感到一點點溫暖就要去排斥。

8、對「肉麻」異常敏感。

先說這麼些吧。我沒有從任何地方借來上面這幾樣感覺、心理,而是通過對自己的觀察得來。

來到這裡的朋友們,也許你並不想改正你身上的這些特質,你當然有權利這麼做。但是如果你想試著追求一下溫暖,如果你想稍微做出一點改變甚至是對自己做出挑戰,不妨看一看我後面的回答。

一、你可以試試這些:

1、學會觀察自己的心理。
我從初中開始觀察自己的心理活動,
逐漸發現了迴避型人格的我。你應該發現,
你的哪些心理是迴避型所擁有的。
就像我開始舉的那8個例子,是我自己觀察得來。

2、發現了這些問題,勇於面對。
勇於告訴自己:「啊,這就是我的一個迴避型特質。」

3、你可以強迫自己邁出一小步:對父母說我愛你,XX節日快樂,天冷了,多穿衣服,等等。對你現在正在痛苦的女朋友說:我愛你,我要和你牽手走在大街上,我要和你秀恩愛,我要和你么么噠,我要當面說我愛你,我要當面稱讚你我發現已久的你身上的優點,我要和你永遠不分離,永遠攜手到老,然後每天和你甜言蜜語。

二、你可以這樣做:
這個方案是個核心方法,我把這個答案放在了後面。

1、我們最先要確立這樣一個想法
「不要因為你是這種人格而陷入深深的焦慮與自責,你可以有一點點焦慮,但不要因此做出過分的事情,比如罵自己是個無能,否定自己感受溫暖的能力,你內心的想法,都不要急於對自己做出攻擊,因為,事情總有解決方法的,解決不了,又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我相信各位朋友比我自信得多,應該不會有什麼過分的想法。但是如果你陷入了這個誤區——對自我價值的否定,停止這些想法是很必要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2、我們還要試著找出那些讓你內心產生強烈排斥的情景。這些情景,作為迴避型的你,都不用自己觀察自己的內心,就能知道是哪些了。

找到這些情景,你要去想,如果不是迴避型的人會怎麼做?一個渴望溫暖的人,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知道怎麼做以後,(往往你會知道該怎麼做)你要對自己不敢做出的行為做出正確批判(不要否定自己的全部,而是否定這種行為),直到你說服自己能夠做出來。

三、舉個例子:(按照上面的步驟)
1、我找到這樣一個情景:我和姐姐一起觀察她飼養在籠子里的小倉鼠,他們很可愛,爬上爬下,尤其是他們在跑步機上面跑步的傻樣,姐姐會心的笑了,我本也想笑,也想表達自己的喜愛,但是我壓抑住了自己。對了,我還不習慣給自己的寵物起名字,也不習慣叫他們名字。我更不喜歡和姐姐以及父母討論私人問題。
2、我認為,她應該也希望我和她一起笑出來。姐姐也給寵物起了名字,所以,我也應該去叫他們的名字。至於討論私人問題,不迴避溫暖的人,肯定會經常和父母討論私人問題。(正確的做法都已經找到了,這應該不難!)
3、說服自己。我們的想法決定了我們的行為,也許你會想,我在溫暖面前,就是排斥,沒有任何想法。你錯了,因為我們的想法處理的太快,就像1+1等於2一樣毫不猶豫,所以你感覺不到。這畢竟是多少年積累的想法,或者這是你童年從迴避型父母身上學到的相處模式,因此他們根深蒂固。我們要挑戰並改變這種想法,才能做出「溫暖」的行為。
然而困難在於這些想法太快,我們已經找不到了,怎麼改變呢!
那就直接對自己的感覺做出批判!批判的方向是——能夠指引你做出「溫暖」行為的想法。

「我為什麼不想和姐姐一起笑呢?那是因為我排斥這種感覺。可是,我們都需要快樂,我們是人,都需要正常的情感表達,我笑了,姐姐肯定會更開心。可是,我突然笑了,她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呢?真是的,見到這種可愛的動物,又傻又呆,誰不想笑呢!可是,我爸就不會笑啊!很多男人都不會因為他們可愛而笑啊!不不不,這不對,看到可愛的東西,我們是人,就會笑的!他們不笑關我屁事?更何況,姐姐其實是懂我的,她知道我喜歡這些,只是我不善於露出表情而已。」
叫寵物名字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這種批判方式。
至於和父母討論私人問題,這個問題,短期的批判也許起不到什麼效果,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增進你和父母以及姐姐的情感,你不妨做出挑戰,一次說服不了自己那就兩次,每次都可以稍微和父母談及一些小問題,時間長了,就能更深入討論你的大問題了。

最後告訴各位:
你要接受「我愛你」這個事實,而不是分別後一個人在父母角落裡哭泣,大喊我愛你。
你要接受那些溫暖的感覺,你想想這些溫暖,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對吧!相信我,你經常做出你眼中不能接受的那些行為,那些行為,都是促進情感所需要的,不再妄自菲薄懷疑別人不愛你,誰都願意聽到「我愛你」三個字。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習慣了,甚至很開心說出麻酥酥的話。

我為了女朋友,努力改變,你能嗎?
我為了父母的幸福,努力改變,你能嗎?
我為了將來家庭的美滿,不再像自己父母那樣,努力改變,你能嗎?

你能的。

在這裡簡單總結每個時期的自己。
時間從2016年6月到永遠。


(2016.6.6)時隔已久,當你的內心平靜下來的適合,發現,你的本性還是很難被更改。如果能不忘初心,還是能夠做出改變的。在此自勉。


(2016.8.8)
我還是要面對自己,我的本性仍然很難被更改,但是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了。我不缺乏愛與恨,沒有比別人少了什麼或者多了什麼。我發現,經過這麼久,我已經改善很多了。我認為我相比很多人,已經算是比較成功。最近,我所發現難以更改的,似乎是我的底線了。我現在不知怎麼,對父母關心的排斥化,竟然有些加重!和女朋友協調得比較好了,為何與家長卻?

和女朋友在一起才不到一年,我發現,我陷得越來越深,我對她的情感,不能自拔。我無法想像與她分離的樣子。曾經做過一次她拋棄我的夢,我就像失去父母一樣傷心,哭的特別厲害。所以這種人格似乎與愛一個人的程度不矛盾。

我的人格天性,使得她對我的評價:傲嬌,可愛。我發現,這類人似乎在戀愛中都扮演著傲嬌的形象,恰當時候又能有一些所謂的可愛。這其實是兩者形成了反差。當然前提是,有戀愛對象並且個人這方面缺陷又沒有那麼嚴重。

總之,我的原答案,始終是我前進的方向,是我的理想模板。為了她。

個人回答這類問題,我自己都容易把自己的答案劃分作『民科』……因為我並不懂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比起上面的大神們,我想我只能給大家提供強硬性的解決方法了。我這個人更關注親情朋友方面,其實朋友方面也會受到這個人格影響,只不過不是很突出。今在此更著重考慮親情了。

歡迎廣大網友發表自己理論性意見。


(2016.11.17)
最近有些點贊的,我就改改答案。我和女朋友分手了,不過並不是因為我這樣。

後來想了想,和她一起的時候,和她在某些時候還是會有一些排斥感,她不知道,也不懂,可是我還知道。既然她已經不知道,我想我做的也足夠多了。

為什麼分開?也許是我太小心思了,容不得她和別的人有太多曖昧。更多是自己不成熟,我跟她說,我還是要追你,你可以找新的男友,我要讓自己一點點成熟起來,別在那麼幼稚。

整個戀愛,我很神經質。我沒有那種所謂女生總愛磨著男生不放,相反,我總想多陪她在一起被嫌棄,最後要為此爭吵。

我告訴自己要成熟,我聽取很多人可取的意見,我那3個朋友,我家人,我的要好親戚,以及我的輔導員,和他們或多或少的聊天中,吸取一些營養,我要感謝他們。

有一次,我收到她的簡訊,本能地又神經質起來,以為她又煩我問她,腦子又來一股小抱怨。我發作了一下,然而當她又回復我的時候,甚至帶著點開心,我知道,她並沒有知道我生氣。

我突然明白了,這根本就不是成熟啊!和長輩那裡吸取的經驗,只是為你提供大方向的發展建議,而具體細節,卻需要你花費很漫長的時間去解決。幾年?十幾年?我願意為她努力。

更新一下,只是在這裡記錄一下我的狀態。


(2017.2.19)
我把問題做了很大的更改,因為我找到了一個更為合適的方法。這條記錄是最新的,對應的也是最新更改的回答。
歡迎交流。


(2017.6.20)
哇哇,2016年2月份寫的答案,現在已經過去1年4個月了。這段時間發生了太多太多。我從一個茫然無知的大一新生,過渡到了一個成熟(相對以前)的准大三老油條~

我開始學會堅持一件事情。
我開始意識到人的情緒不總是被克制,而是靠調節的。
我開始意識到成事在人。
我開始意識到男人的脾氣對他的事業有很大的相關性。
我開始在意周圍人的感受,不再是一個情商為零的傢伙。
我開始和家裡人互動,建立一個家庭微信群,努力說出自己的感受,和她們親近,逐漸習慣。

我也有了一個女朋友,她很成熟,很有魅力,我早已不會因為我的迴避而對自己的伴侶而產生迴避想法。

我忙碌於學校的各種事情,科研立項,製藥工程競賽,繼續擔任學生幹部。我努力豐富自己。我在三本院校,所以要更加努力。

我看了很多心理學書籍,Albert Ellis 的一系列書籍,關於情緒調節的,我把他的核心觀念,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對我改變最大的一部分。

加油。
少卓。


(2017.7.8)
1.最近發生很多事情,和父母親朋好友之間的冷漠已經有了改善。

和表妹快五六年沒有說過話,前些天她有了微信,我試著說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在周圍人眼裡,她就是一個傻子,直接說,就是呆,愣。但是這種人也是極度單純。偶然間發現,她在我們家庭群里,說起話來,不像是曾經那個九門功課加起來考二三百分,見了人就傻笑,欺負她也就只是愣著哭,永遠一個人跛腳走在路上的肥胖呆女孩。
她有一個不是很好的母親,她平凡得比平凡還要低下一層。衷心祝福她。

2.我遇見了一個人
在17年6月份,就是最近。
(發現自己的文筆實在是太沒吸引力了,想改一改,學習學習)
改善逃避自我也分一些階段,一些基本、表面的行為,比如牽手之類的事情,已經完全不會有排斥。


深夜手機碼字。
首先,親密關係不僅僅指愛情相關方面。依戀類型影響到各方面的人際關係。

我翻閱我過去的讀書筆記,摘出以下段落給你:
人際關係專家巴塞洛繆認為成人有四種依戀類型。
1.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賴他人還是被人依賴都覺得有安全感,不會憂慮獨處與被孤立。
2.痴迷型:希望在親密關係中投入全部感情,但經常發現對方並不如自己那般投入;因為沒有親密關係而不安,並憂慮對方沒有對自己付出同等的在乎。
3.恐懼型: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使自己感到不安,渴望信賴他人卻同時害怕因此受到傷害。
4.疏離型:對自己而言,獨立與自給自足更為重要,不想依賴他人也不想被他人依賴,沒有親密關係也安心。
3和4反映了兩種不同的「迴避型」。
巴塞洛繆指出,人們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親密接觸,是因為存在兩種不同的原因。
一種是人們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對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絕和欺騙。
另一種是人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歡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願意與他人發生緊密的依戀關係。
依戀類型看似是我們對於社交關係的適應行為,但其實更多的是受到了人際交往的影響,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
依戀類型一定程度上受到與生俱來的個體特質的影響。另外個人經驗在塑造依戀類型上起著重要作用,根據父母親對待新生兒的態度和行為可以預測孩子以後的依戀類型。
然而我們並不會被動地受到童年經驗的束縛,依戀類型不斷地受到個人經歷的影響;隨著時間推移,依戀類型會發生新的改變。
比如,一次深刻的分手可能會使安全型的人不再安全,一段親密的戀愛關係也可以使迴避親密的人不再懷疑與猶豫。
不安全依戀比安全依戀更容易改變,這是一件好事。
但是,就算依戀類型能夠改變,當它確定後,便具有穩定持久的特質,會影響我們的人際交往:恐懼型的人會堅持孤僻,迴避親密關係,因此永遠不能信任他人,而加重鞏固他的恐懼型依戀。

題主,其實根據你的問題描述,我並不能看出你是「迴避型依戀」。
心理測試非常多,如果你做的恰好又是不具有專業代表性的測試,那麼這個結果並沒有什麼卵用。

綜上,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是迴避型依戀,並想要「擺脫」,想如大多數人一樣建立安全型的親密關係,你就要勇敢地去社交,去邁出那一步。
我媽媽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也送給你:
趁年輕,想愛就愛。


我是典型的迴避型,恐懼變親密,每次感情升溫一點點,我又要冷戰降下去,然後各種找男票的缺點,放大無限放大,然後就自己默默地在心裡分手了,最作死的一點是男票對我越好我就越逃離,我就是見不得別人對我好,但是你要是對我不好,那是絕對不行的,那根本就不可能在一起。到第三任男友的時候,我終於發現自己的問題了,不是男生不好,是我自己對關係的抗拒,來源是整個童年,童年其實算是有創傷的,跟很多人一樣,爸爸常年在外面工作,父親的角色處於空白狀態,然後媽媽有婚外情,這些事情是現在我作為一個成年人接受了才說的,要是還小的時候,這算個丟人的秘密。缺少父愛和那種被掠奪的母愛,這樣的童年幾乎是殘忍的。母親不能說不愛我,甚至可以說是溺愛我,我犯錯了也會原諒我,但是我是一直那種非常乖,從來不讓操半點心的,成績非常好的那種,但是對母親的感覺就是迴避的,不主動親密,不主動撒嬌,不主動要她陪我,不提自己的需求,也不讓她給我買這買那的,我好像不屑於她的愛,不屑那種有人關愛的感覺,其實後來我知道,那是因為可能在需要的時候被拒絕了,才形成的自我防禦機制。一直到長大後的人際關係,從來也都是少數、高質量這樣,沒有一大幫朋友,但是幾個摯友卻是非常深厚的感情。戀愛關係也是這樣,很少會去主動親密,連昵稱我都給男票起不好的那種,稍微親密一點感情升溫一點,就立馬要親手毀掉,對未來有很多否定推測和否定預期,覺得兩個人沒有未來,即使有也不一定快樂,沒有對家庭的渴望和對親密關係的期待,就獨立地經營著自己的工作和朋友圈子,對於親密關係,一直處於,迷茫和焦慮狀態。第三任男友是安全加痴迷型,被我吸引也是情理之中,我越迴避他就越痴迷,這真的是諷。

下面談談痴迷型和迴避型的相處tips:

1 痴迷型那種非你不可的決心雖然有點病態,但是能夠給迴避型一個安全感,我覺得他給我的感覺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安全感,迴避型雖然喜歡作死,但是骨子裡真的希望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不管我怎樣鬧,他都不離開,我確認幾次之後也就乏味了不需要作死的方式去確認對方的愛。一定要給迴避型十分確定的你愛她會一直愛。不然你如果閃閃呼呼,猶猶豫豫的話,你就等著失去她吧。因為你冷一度,她可以直接冷到零下100度,把兩個人都凍死。因為她不安,對被愛和溫暖的感覺不熟悉,對親密的關係不熟悉,本能性抵抗和害怕被拒絕,所以帶著一種十分強大的保護機制。「如果要被拒絕,那我先放手」這是他們的執念。

2 痴迷型對親密關係的渴望會感染迴避型,兩者十分不同,前者渴望親密,後者抗拒親密,調和一下,是非常好的,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距離,太近了太遠了都不利於親密關係的發展。

3 如果迴避型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遇見安全型和痴迷型,不能說沒法治癒,只是遇見了這樣的人, 能夠幫你一把,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渴望愛和恐懼愛中度過,所以遇見了這樣的人,就珍惜吧。迴避型因為真的非常排斥關係, 又很獨立,經濟和精神都獨立的人非常多,包括我遇見男票之前也是十分獨立的,所以迴避型的自我修復之路註定要坎坷又漫長。但是一定是可以的。

4 痴迷型不要慣著迴避型, 迴避型最好是找一個博學多識的人,能夠在關鍵問題上面做自己的老師,痴迷型不要太寵愛迴避型,該講道理的講道理,關係需要一些規則,不要由著迴避型任性和作,壓制你們的那顆想要寵愛的心吧,因為迴避型需要你的理性去教育他,真的,我是非常喜歡別人來指出我的不對,並且告訴我該如何做,但前提是你已經進入了我的圍城了。我已經充分信任你了。

5 痴迷型是傾向於寬容的,這一點很重要,對迴避型來說,如果有人要求她做出改變,那簡直比登天還難,她的改變永遠是主動為之,而不是被逼的。所以這一點來說,迴避型會主動為了痴迷型而改變,痴迷型又是包容的,這樣一個氛圍非常有利於治療(原諒我把整個親密關係看做一場治療)。所以痴迷型還是非常有益於迴避型的恢復的。昨天是聖誕節,耶穌的愛就是有罪的世人的救贖,我希望,自愛是我的救贖。


迴避型依戀是這樣的:害怕與人保持親密關係又需要有歸屬感,這兩者導致衝突。一旦和別人關係親密就試圖以與親密關係的人衝突或將注意力轉移到他人身上的方法減少關係的親密感。
另外兩性關係中雖然和普通人有同樣的性需求,但是拒絕親密關係(愛情)。可以將性與愛分開,可以與一個人保持性關係或結婚,一旦發現自己愛上了,就想急忙脫身。有時為了拒絕親密關係可以考慮拿與別人的性關係作為武器,逼與其親密關係的人退步。
你先要確認一下自己是不是?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在這裡把明天改成今天,雖然很難、與樓主共勉


說的有女朋友一樣orz


作為一個典型的迴避依戀型人格的我,先要指正某些博文里對我等的偏見,沒有人願意或者特意的去挑戰別人的底線來獲取所謂的快感。
當然也正如某些博文所說,父母的批判式教育是形成這種性格的主因。
人作為一個社會性動物,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讚許。所以迴避依戀型人格的人一般情況下哪怕和他親近的朋友也不會犯病,但是這種人格的人遇到他所擅長的事物時,會表現出超強的領導權威,對做錯的人或者挑戰權威的人做出批判甚至於抨擊。
日復一日,他的朋友漸漸的在進行他所擅長的事物時,不再叫上他,甚至直接遠離他。
某些博文所說的用隔離法(說白了就是冷處理)來喚醒這種人格的人內心深處的善良和悔意,我不否認這種方法確實有一定效果,也保證這會對渴望肯定的迴避依戀型人格的人的脆弱的內心造成成噸傷害。
對於知道自己屬於這種性格的人來說,你最需要的就是知道自己做事最初等的目的是什麼,和朋友玩遊戲是為了娛樂放鬆和快樂。和朋友一起打球是為了強身健體等,並且去做自己所不擅長的事物,理解朋友之間指責和調侃之間的區別。
而作為他們的朋友,肯定他,提醒他,你會得到一個更加貼心的密友。


第一次遇到迴避型的人,讓自己著實難受了一段時間。還好也是因為這個人讓我更了解自己,意識到自己其實是焦慮型的人,真正需要的或者說合適的是什麼。都說焦慮和迴避必死,我是真心希望自己可以好好改變讓自己幸福,他呢,也遇到自己真正想要結婚的人,早點擁有一個溫暖的家。


我是疏離型,但和現在的男朋友在一起後開始慢慢往安全型轉變。愛以及正確的愛的方式會改變很多東西。樓主可以養一隻狗和一隻貓,他們也許能教會你如何去愛和被愛,即使不結婚也會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狀態。
其實不用刻意改變,不然會很痛苦,慢慢來~


「要想不被拒絕,就要先拒絕別人。」這種


哭泣的嬰兒床

在公司轉型的這一年,B感到生活處處與自己作對。先是上司承諾的職位沒有履行,自己辛苦半年的項目為別人做了嫁衣。接著婚姻也開始出狀況,幾乎每天都陷入與妻子的爭吵,妻子抱怨B不表達不溝通,B採取的態度是迴避忍讓,但反覆的爭執常常要到深夜,第二天又要頂著很眼圈工作。B說,『我就是不願意吵架。』但,似乎爭執總是找上他,上司覺得B工作態度有問題,甚至對他下達了最後通牒,調整不好可能工作難保,而妻子也動了跟他離婚的念頭。B淡淡地講述這些,好像在說一個陌生人的生活。我感受到他身上的重擔和內心的痛苦,不得不換了個姿勢,深深地呼吸。

我問B,對於發生的這些作何感受。『沒有啊,沒什麼感受,就那麼回事吧』。他依然淡淡的回答,彷彿這一切困擾並不屬於他。『沒有啊』是B的口頭禪,有時這話語還會伴隨著類似『一切都好』『沒什麼』『不會啊』出現,好像親見了所有事實,卻又選擇視而不見。這讓我產生一個聯想——一個孩童坐在沙灘邊玩耍,他辛辛苦苦用沙子築起城堡、車馬、園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陣海浪衝過來,將所有創作全部衝散、打亂、帶走、不留一絲痕迹。孩童感到震驚、憤怒、絕望、無助,但他沒有呼救、沒有掙扎、也沒有流眼淚。獃獃地坐在沙灘上,好一會,他突然用雙手捂住眼睛,然後喊起來,『沒有啊』『沒有啊』,他喊得那麼用力,好像遮住眼睛,這一切就不存在了,沒有海浪的沖刷,甚至沒有大海,自己的城堡、車馬、園林還在穩穩地佇立著,縈繞著孩童殘存的安全感。

B是一個不善言談的人,他可以非常理性的思考和處理多重任務,但對於情感卻幾乎不表達。妻子抱怨他,什麼都不說,能感覺到他有什麼事,但是就是什麼都不談。妻子對於他工作上所經歷的一切毫不知情,他也不打算讓人知道,他們更多的爭吵,停留在B的『殼』上。殼是妻子的比喻,形容B在特定的情境中,會進入一種真空的狀態,像是躲進了透明的殼裡,外面發生的一切都好像與他無關,他能夠在電腦前一呆幾個小時,或者玩手機遊戲,讓自己進入另一個空間。這樣的行為讓原本焦慮的妻子更加不安,進而做出很多人在焦慮時會做的事——試圖打破這幅殼。但是,不管是提高嗓音說話、還是循循善誘談心,殼依舊堅不可摧,大部分時候,妻子感到和B之間彷彿隔了一道海洋,這讓妻子一度覺得自己不重要不被在乎。B已經習慣了迴避衝突,面對爭吵,自己縮進『殼』里,這樣,一切不舒服的情緒就好像不存在了一般。B坦言,自己曾經的幾段戀情,大都是以這樣的形式不歡而散,他雖然很擔心目前的情形,卻不知道該做什麼。

如同前一篇文章提到的依戀類型,B的狀況更屬於迴避型依戀。大部分迴避型依戀的人,可能會有穩定的長期關係,但是在信任以及建立真正親密關係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困難。(1)迴避型依戀的人跟自己也並沒有更親近,只是『強迫性的自我依賴』(2)他/她可能認為,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誰都靠不住,而任何事情,只能自己承擔和解決。對於迴避型依戀的人來說,完全依賴和相信他人,是極其危險的,那意味著將自己毫無保留地敞開,置自己於毫無防備的境地,而這樣很可能被傷得體無完膚。對於迴避型依戀的人來說,世界是靠不住的,因此必須始終保持距離

為什麼會這樣?

關於迴避型依戀的形成,有著幾種不同的觀點,確實存在先天氣質類型,比如有的人偏內向有的人更外向,但迴避型依戀始終繞不開早年的養育環境。人生最初的幾個月,一如盤古開天闢地前的環境,世界是混沌的、無序的、無法命名的,這個時候的感知變成了最簡單的好和壞,慾望是通過溫飽來滿足的。

有人問,為什麼你談依戀類型要扯到嬰兒時期,那個時候還沒有記憶呀。其實,一個普遍的認知誤區就是,嬰兒沒有記憶『孩子不記事兒』是我們常常自欺欺人的一句話。其實,孩子什麼都記得。更多實驗證明,人類的胚胎就已經擁有記憶,只不過3歲前,由於大腦發育受限,還不能擁有長時記憶。但所有幼年的經歷,都以隱性的方式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我常常會跟來訪者做個比喻:我們行走在一片黑暗森林中,手中有隻手電筒,這個手電筒能夠照亮的地方,是我們能夠意識到的部分,而照不到的地方,是潛意識、前意識的部分,心理諮詢的過程,就是和諮詢師一起試著,將手電筒的光圈調亮一些、再調大一些,這樣,我們能夠看到的部分也就更多,就不至於在這黑暗森林中迷失。而隱性的記憶,就屬於黑暗森林中照不到的部分,這需要我們通過感覺、聯想和夢,去一點一點捕捉、探尋、了解。現在,你還覺得是命運在主導你的人生么?想想讓你繞圈圈的、原地踏步的、重複循環的經歷和選擇,有多少是黑暗森林中看不到的部分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

那麼,我們來一起看看藏在黑暗森林最深處的一些寶藏——生命最初的幾個月。在這個時候,我們人人都是傲嬌的『小公舉』,丁點兒的不如意就會使我們大哭一場。好在,這個時候的我們有天然的守護者——母親(或其他撫養者),餓了有甘甜的乳汁、困了有媽媽的臂彎、始終有溫柔的目光回應,還有擁抱,哦,那真是這世間最踏實、最溫暖、最安全的感覺,被媽媽抱著,世界巋然。我們全然享受著這種嬰兒的全能自戀,『是我創造了這個世界』,這會逐漸塑造一個孩子的自主感,日後的成長中,他/她會擁有更高的自尊,相信自己的力量,更願意接受挑戰和嘗試未知,面對挫折的調節能力也更強。所以,生命最初幾個月的養育環境真的是太重要了。

不過,很多錯誤的育兒觀念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一個常見的觀點是『嬰兒不能溺愛』,支持這種理論的說法是『小嬰兒不能慣著,你越是什麼都滿足他/她,他/她就越是肆無忌』,由此衍生出的是,嬰兒要根據撫養者的作息需求來得到哺乳。如果一個嬰兒餓了,不給他/她餵奶,如果他/她哭,那就讓他/她在一旁哭個夠,不用去管他/她, 只有等媽媽有時間了才餵奶,或者只有哭聲停止了,才給餵奶。人為的用這樣一種嚴厲的懲罰方式,強制性地讓嬰兒適應撫養者的需求和作息。小寶寶被孤零零留在一處,一開始都是會哭的,甚至是歇斯底里地哭,因為感受到了太多冷漠、拒絕,彷彿被全世界拋棄了,那種絕望、無助、痛苦、憤怒通過淚水一再表達,如果這個時候有人過來,抱起來哄一哄,去回應去說『哦,沒事了,我在的』,小寶寶最終會安靜下來,世界又重歸平靜。但最殘忍卻也是最常見的做法是,小嬰兒被扔在一處哭個夠。小嬰兒最終不再哭了,不是因為學乖了懂事了,而是對世界徹底絕望了。這一早年認知,讓小嬰兒有了一個核心認知——世界是靠不住的。

是的,這正是前面提到B先生的狀態,迴避型依戀的人,大都源於類似的早年創傷,認為世界是靠不住的。而撫養者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往往也是因為自己幼年曾經被以同樣的方式對待,甚至認為情感鏈接是沒必要的,會腐化一個人的,於是拒絕親密。B先生的父母就是這樣的狀態,小時候B犯了錯,總會遭到極其嚴厲的懲罰,而且媽媽不許B哭,哭一下打一下。B開始很反抗,但漸漸地,也放棄反抗了。就像一處傷口,傷一次很疼,傷了一次又一次,甚至經年累月地傷,已經疼得麻木了,甚至不覺得那是疼了。更有可能的情形是,B在經年累月的經歷中,得到一個經驗:表達情緒是沒用的,說出自己的內心只會遭到更嚴厲的打擊,沒有人會回應,什麼都不能改變。於是,B學會了忍。特別是在一些明顯會傷害自己、侵犯自己邊界、讓自己不舒服的時候,B的忍耐極其強大,為了避免衝突,B學會了躲進自己的殼裡。『我不跟你正面衝突,我也從來不表達不滿,所有憤怒和難受都壓下去』。

可是,壓下去的憤怒去了哪裡?測試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的陌生情景中,孩子通常會被喚起較大程度的不安和焦慮。很多人認為,在焦慮型依戀的孩子那裡,會引起的不安和焦慮值應該最為明顯,因為這些孩子會表現出特定的行為、動作。但事實是,處於迴避型依戀的孩子,雖然表面還在漫不經心的玩玩具,但一系列的指症都顯示,迴避型依戀的孩子被喚起的焦慮程度與焦慮型的同樣,甚至更高。這也就解答了,在很多焦慮型+迴避型的伴侶組合中,當焦慮型伴侶問愛人『你是不是根本不在乎我?你是不是心裡根本沒我?』之類的問題時,迴避型伴侶可能心中有萬般痛苦,卻還可能表面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過去的幽靈

憤怒、焦慮、攻擊,是我們感到邊界被侵犯、安全受到威脅或個人聽到指責時自然而然的一種反應,這些感受不會隨著壓抑、置之不理而消失,反倒會蘊藏在心裡,以另外一種彌散性的方式釋放,而這往往成了關係的最終殺手。一種常見的情況是『被動攻擊』,即『我不跟你發生衝突,但我的任何行為、做法、言語都會將你拉入極其難受的境地,迫使你對我生氣、著急、破口大罵』,最終,被拉入這種被動攻擊中的伴侶,用言語行為中傷了當事人,無形中扮演了當事人內心裡的『父母』,成了攻擊者,而當事人繼續處於被傷害的地位。B的妻子原本溫柔善良,並不是脾氣不好的急性子,但是跟B在一起,就是會忍不住憤怒的小火苗,甚至呈現火山噴發的趨勢。這是因為,B雖然不允許自己去感受、思考或回憶,但是會很大程度上喚起妻子的感受,讓妻子體驗到被冷落、拒絕、批評、指責,『我不去感受那些情緒,但是我的潛意識讓你嘗嘗我是什麼滋味,你若承受不了發作了,我就又一次成了受害人』。所以,B的忍讓最終傷害了他的親密關係。

過去生活的創傷經歷就像幽靈,它是恐怖的、面目可憎的、讓人痛苦的,我們試圖忘掉它、忽略它、閉上眼睛說『沒有啊』,但它實實在在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世界。它發源於我們哭泣的嬰兒床,在童年一個又一個獨自忍受的夜晚變得越來越強大,我們越是不去理會,它就越是像一張巨大隱形的網,罩住我們的每一段關係,毀掉我們苦心經營的世界。『死亡是至於無回應之地』(3)正是這種沒有回應的情感現狀,使得我們最終放棄掙扎,不敢嘗試,因為四周都是黑的,一切太可怕太不安了。我們用大量的理性佔據自己的思維,企圖通過大腦控制內心的感受,於是,更多的理性思維成了我們的內在架構,當問題產生時,我們忙著加固內心那堵厚牆,將波濤洶湧的情緒洪流堵在外面

怎麼破?

1 嘗試表達感受

迴避型依戀的人慣用左腦,運用線性邏輯和語言進行組織使得迴避型依戀的人可以專註一個領域,不需要太多與人接觸。我們傾向於用大腦思考和處理事件,是因為相比全心去感受一件事,大腦的思維可控多了,而情感是如此難以捉摸的怪獸,因為無法駕馭,所以關在內心深處。可是,如果我們用理想思維去嘗試改變,結果其實是左腦與左腦對話,右腦部分的社交-情緒區域完全沒有工作,最終我們還是無法表達感受。這個時候要記得,你不說,對方是永遠無從知道你的內心正在經歷什麼的。表達喜怒哀樂並不是什麼羞於啟齒的事,多愁善感總比無感好得多,你越是能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憤怒和不悅,這些感受就越不會對你的親密關係造成傷害。

2 允許別人對自己重要

人終究是群居動物,你總歸要學會『相處』而字,即便只是為了讓自己內心好過一點點。很多時候,迴避型依戀的人遇上心儀的對象,就像飢腸轆轆的人碰到饕餮盛宴,不是不想去品嘗,而是壓根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擁有這一切。試著讓自己去嘗試建立一種關係,一點點把信任開放給身邊的人,不要一感到親密就只想著逃跑,要相信『你值得擁有一段高質量、充滿愛和支持的關係』。當一個人在你心裡變得越來越重要,你可能感到驚慌失措,那是因為內心的堅冰正在被一點一點融化,讓那些情緒的融水流出來,不要吝惜表達自己,感情是相互的關係,你放入的越多,就越是給自己的"告別孤獨"創造了可能。

3 重塑對世界的體驗

在一段專業的關係中去重塑對世界的體驗,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的一段旅程。在諮詢師所創造的『抱持』環境中,你可以重新『長』一次,在你們安全的關係中,你會逐漸發現,原來,世界不都是小時候所經歷的那樣糟糕,很多判斷和預設只是基於過往經歷做出的,並不適應當下的環境。而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並不需要去削足適履地過成曾經的樣子,在足夠認識自己的前提下,改變或不改變,你都會更加接納和包容自己,而這會帶給你新力量和信心,去經營一段關係、探索未知的世界。

(文中所述事例均為虛構,不涉及個案工作,特此聲明)

References:

1 Attachment in Psychotherapy, David J. Wallin

2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Bowlby, J.

3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 Heinz Kohut


微信號:withsharon


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三種依戀類型中最複雜最矛盾的一種。1973年,愛因斯沃斯採用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測驗親子依戀關係,實驗說明,屬於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嬰兒,當媽媽離開實驗房間一段時間再返回時,嬰兒會表現出漠不關心,但是試驗測試結果卻表明嬰兒的心律和壓力水平(荷爾蒙、皮質醇)都在媽媽離開後有顯著升高。這說明,迴避型依戀人格雖然慣於表現出滿不在乎的樣子,然而他們的內心並不是風平浪靜,毫不在意的。因此,面對迴避型依戀人格,你應該調整好心態,仔細觀察是哪些行為使得他們想要逃避與退縮,儘可能地多與他們進行溝通,培養他們對你的信任感與依賴感。這個過程並不簡單,也會伴隨著迴避型依戀人格在行為上的反覆逃避,但是如果能通過長期的堅持,讓迴避型依戀人格意識到親密與獨立是可以並存的,那麼艱辛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如果你是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你需要練習信賴別人,給別人一個靠近自己心靈的機會,而不是每次在拉近親密距離後又將讓他人推遠。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學會表達自己,袒露真實的感受才是真正的成熟與勇敢。你害怕受傷時所做出的自我保護行為,往往對他人而言是一種深深的心理傷害。


迴避依戀型人格障礙,就是想要你的內心需要別人的理解以及靈魂上的安慰,然而你也不是很需要別人太過依戀你,距離永遠都把握不好。哎,說不出來,有時候一個井蓋都會讓你特別討厭。


不請自來

這個說的就是我啊!

要不要我家就我一根苗苗,我媽可能會趕我出家門,我還真不以為這個是多麼大的問題。

談不上什麼千帆過盡,只想和自己過一輩子,而是自己這個性子有缺陷,艾森克人格問卷中,偏內傾,掩飾值也很高。怎麼說呢,就是那種不怎麼會相信別人的人。

一般我們這種情況初中,高中都會表現出來,比如不怎麼會和自己喜歡的男生接觸,甚至表現再強烈的排斥上面。自己的私人物品佔有慾特彆強,而且界限分明,原則性也特彆強,給人一種不大好相處的感覺。但是和女性朋友又還好,這就是我們性格中矛盾的地方。其實我們也能很好的和別人相處,而且能相處的很好,但是取決我們願不願意。

性格有利有弊

但是在和自己喜歡的人相處方面簡直是可怕,因為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立場上去思考對方,比如:他是不是喜歡的假的自己,或者喜歡的是經過修飾的自己,要是看見自己不同面會不會被嚇走。等等,簡直到了一種強迫的地步。

所以

這個時候我們只能不斷的強大自己,爭取以後賺大錢去包養小鮮肉,這樣就不用擔心自己的佔有慾嚇到別人,而且還能隨時抽身。多麼好。三觀不正,勿噴,都看到這裡了,就不打算點個贊嗎?


依戀是撫養人和嬰兒形成的實質性的一種聯結,在迴避依戀的孩子在嬰兒時期表現出母親在場或不在場均不開心的情況,對父母既想親近,但又害怕。這種依戀關係必然會影響日後情感的發展,但問題主要是家長造成的,一般父母脾氣比較奇怪會養出這樣的孩子,所以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全家的系統治療,而不是一個人。


我既是恐懼型,又是疏離型,安全和痴迷的分數很低,和樓主情況有點相似,也是不想結婚,單父母對此完全不同意,說一個女孩子,老了怎麼么辦,誰養你,病了誰照顧啊blabla的,但是個人就是完全沒有談戀愛和結婚的意向


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
木秀於林
木秀於林
如果他是上帝給你的禮物,那必定他和你出身相同,經歷相似,性格相投,目標一致。
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
導讀:

「你為什麼喝酒?」小王子問道。

「為了忘卻。」酒鬼回答。

小王子已經有些可憐酒鬼。他問道:「忘卻什麼呢?」

酒鬼垂下腦袋坦白道:「為了忘卻我的羞愧。」

「你羞愧什麼呢?」小王子很想救助他。

「我羞愧我喝酒。」酒鬼說完以後就再也不開口了。

正文:

小王子在一個小星球上遇到了一個酒鬼,喝酒——羞愧——喝酒。

《肖申克救贖》中,有一句對白:制度是這樣一種東西,你一開是厭惡它,後來離不開它。

兩個例子,就是想說明一個現象:反應模式一旦形成,人就開始陷入其中,被其慢慢蠶食。

迴避型依戀者,由於自己初次面對不安的感覺,形成了迴避的反應模式,進而開始主動疏離。而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也來自於這種迴避型的疏離行為本身。主動疏離,就是酒鬼的酒,肖申克的制度。

其實,每個人都會度過兒童的共生期,意識獨立的代價,就是對父母的感情疏離。毫無疑問,迴避型依戀者具有常人難以捕捉到的情緒細膩敏感。在意識獨立過程中,確立子女和父母的感情距離,在非迴避型依戀者看來,只是一個必然過渡期。可是,在敏感細膩的迴避型依戀者看來,這是無法面對的傷害,無法直視這種傷害,產生了迴避型應對模式。在成年後的時間裡,面對親密關係的時候,迴避傷害,就變成了他們主要行為。迴避的主要方式,就是傷害對方(起碼,在第三者的視野看起來是了,他們就是在做出這樣的行為)。面對可能帶來的傷害,寧願選擇結束關係。這是迴避型依戀者特有的行為模式。這種傷害到伴侶的疏離行為,恰恰是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所在。這種行為,背後代表的自我認知動搖。

如果說安全感還有另外的因素,那就是對自己認知的不斷確認。(很好奇一個問題,自我認知的確認,無論是那種類型的人,確認手段,都來自與外界的間接確認。別人認可自己,所以我認可自己。這種思維的背後,到底是什麼邏輯?雌雄異體原因?假若雌雄同體,是不是就不需要這種間接證明了?)最好的外界證明,就是有人喜歡。喜歡是可以帶來收益,收益能促使人產生安全感。

所以,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來自與兩方面,避免自我認識的動搖,確認外界對自己價值的認可。換句話說,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來自於迴避依戀這個行為本身。基因的遺傳,兩性的吸引,生育能力和生存資料的交換,本身就索然無趣的行為。為了補這個缺,產生的宗教信仰,就是愛情。看起來,高一級一點兒。可是愛情是人為定義出來的。

在生物行為角度來看,迴避型依戀者,更遵從於基因擴張的策略。多重或者多樣的親密關係的可能性,即能帶給迴避型依戀安全感。之前聊過,人類認知速度遠遠小於知識存儲容量,所以,長期親密關係,帶來的是子代哺育成功率提升。這個角度看來,迴避者的基因策略,又是失敗的。除非,哺育子代的另一半,具有較高的哺育水平和技巧,起碼,需要對待子代有強烈的感情意識。按照這個類型,不難發現,這恰好是焦慮型依戀者的特質。有趣的是,焦慮和迴避,又是彼此具有很強吸引力。

開始說,怎麼辦?兩種情況,怎麼給迴避者提供安全感,迴避者自我怎麼獲取安全感。

怎麼給迴避者提供安全感?

和迴避者建立親密關係,比一般關係,更為考驗伴侶。按照迴避者的安全感體系,他們需要現有關係的破壞和新關係的可能。伴侶提供,盡量低頻的親密關係,造成親密關係破壞的假象。自我形象的多重轉變,造成新關係的錯覺。通俗說,就是在關係中,向後推一步,時刻秀出新的自己。

迴避者的安全感的建立。基因生存策略是天性,不能避免的。能夠正視,並完成良好對的自我疏導,能夠彌補這種天性。首先,迴避者的敏感天性,要求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半,會產生豐富的體驗。可是,這會讓對方很累。如果對方不能回應,迴避者會感到收到傷害,繼而走向更多親密關係的選項中。應對辦法是,從間接認可,最終過度到自我認可。(這需要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最終,能夠結束迴避者的迴避行為模式,只能是自我的認可。

如同蜘蛛和烏賊一樣,如果人的情緒感觸也由觸角的話,迴避者對的情緒觸角應該比一般人觸及面積更大,更容易捕捉到更多的細微變化。自我認可的過程,就是自我關閉觸角的過程。這個觸角,會給親密關係的伴侶帶來過多的負擔。換個角度說,我認為迴避者,從未實現真正的情感獨立過程,缺乏自我認可的能力。這才是,迴避者的最本質的問題。自立而後愛人,自愛才能自立。

當然,道理如此,仍然會出現迴避者的伴侶,迴避者自身無法改變的種種阻力。親密關係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目標設定,就是親密關係雙方對關係預期的定位。小學時候,我同桌特別逗。遇到很難的數學題,沒法解答,就說,題出錯了,然後改了題目,開心作答,偷懶的辦法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維持或者給予一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那麼,直接在接觸初期,明確表明這個情況,避免彼此目標不一致。畢竟,允許多樣性的存在,進行長期演化,孰對孰錯,也不一定呢。

發佈於 2017-10-09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迴避型依戀者真是愛無能嗎?

導讀:

迴避依戀者在長期關係中,有令人失望的表現,很容易被貼上「愛無力」的標籤。

正文:

愛無力?那麼,我們很明顯,是要先想到愛的作用是什麼?愛情的作用,在兩個階段有效果。第一階段就是吸引階段,愛情作為判斷對方是否是潛在伴侶的標準,彼此吸引的動力。第二階段是相處階段,愛情作為一對一相處模式下,彼此衝突的緩衝。

對應迴避依戀者的親密關係相處。我們發現,迴避依戀者並不缺乏第一階段關於愛的吸引力。迴避依戀者,沒辦法用愛來作為衝突的緩衝。

換句話說,在迴避依戀者看來,衝突爭端帶來的負面能量,遠遠大於愛的緩衝彌補的能力。這種觀念在迴避依戀者看來,是天然形成的。他們不認為這種觀念是存在認知偏差的,相反,這種觀念是他們的行動指南。

那麼,長期關係是個無解的難題,這種觀念的是誰灌輸給迴避依戀者的?很明顯,來源又回到了原生家庭。通過交流,不少迴避依戀者的成長經歷中,他們對長期關係的認知來源——父母對的親密關係,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成年人看來,並非是無法解決的。可是,在成長時期內,兒童和父母的天然不對等性,會讓迴避型依戀兒童,自然而然地產生這種觀念:長期關係無解。而且,父母關係出現問題時候,很容易責任轉移到兒童身上。原因也很簡單。長期關係本身是抽象的事物,可是在夫妻關係中,長期關係有一個具體的外化——兒童。換句話說,兒童要應對雙重的壓力:長期關係無解;自己是長期關係外化,自我莫名奇妙的負罪感。奇妙的是,這種負罪感最終會對沖迴避依戀者在成年後不斷的長期關係結束時,本應出現的愧疚感。

長期穩定的關係,在迴避依戀者看來,本身就是負擔,體驗很痛苦。那麼,這就很好解釋,為何迴避依戀者總是在對親密關係採取迴避的態度了。那麼,在迴避依戀者本身,他們是否需要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他們是否需要愛,是否擁有愛的能力?

顯然,兒童成長,天然需要關愛體驗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假若這一點不成立,那麼迴避依戀的形成,根本就不會出現。那麼,愛的能力到底是什麼?從基因遺傳的角度,解讀一下。夫妻之間愛的基礎是,團隊協作,互相合作,保證基因的遺傳。那麼,夫妻之間的愛的,就是彼此保障自身基因遺傳成功的保證。假若,這個視角成立。那麼,基因遺傳成功,至少需要兩個階段,第一基因遺傳載體出現,即下一代出生。第二個階段,是載體的生存得到保證,即下一代的成熟獨立。巧合的是,這兩個點,就是眾多婚姻結束的時間點。兄弟姐妹間的愛,更好解釋。兄弟姐妹,是自我基因活體備份。愛對方,就是彼此讓自己備份更安全。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迴避依戀者難道就不需要通過愛別人的行動,實現自我基因延續的目的嗎?從這裡,向前看兩段話。沒錯,迴避依戀者,自我認知中有被植入的負罪感。這種負罪感的出現,向內一步就是自我厭惡自我否定,向外一步就是對外界深深的失望感。失望落在觀念中,就是對外部世界,他人深深的無視感。這麼看來,迴避依戀者並不是沒有愛,而是沒有愛的需求(起碼他們自己這樣認為)。

形成這種觀點,迴避依戀者的認知起碼存在兩個問題: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親密關係,並不能代表所有親密關係。即使所有親密關係中,同樣存在各種各種的問題,親密關係雙方的應對策略,卻各不相同。

而以上兩個問題造成的認知偏差,就像馬戲團中,鎖住小象的鎖鏈,等小象長大後,它仍然沒辦法擺脫。技能可以在後天學習中獲得,情感認知,卻很大程度上是親代的拷貝。

即便很大程度是親代拷貝,可是親密關係的實踐中,迴避者就沒辦法自我糾正,明白自己的認知錯誤,進而改進親密關係的認知么?親密關係的後天學習,途徑大概分兩種。第一種是藝術作品,另一種是伴侶的認知。

先看第一種,很明顯,文藝作品自身傳播的需要,裡面大量植入了可傳播性的特質。其中,很重要一個特質就是,情感交流渠道人為關閉。詩詞戲曲小說中,人為地屏蔽掉感情的正常交流,製造戲曲衝突的效果(舉個小例子,夫妻各自吃了對方喜歡的魚頭魚尾,臨終才彼此訴說答案)。在戲曲衝突中,製造情感起伏,收割受眾的情感共鳴。愛情假如是一門新宗教,文藝就是傳教書。在這種途徑中,對於迴避依戀的糾正,獲得不了什麼收益。

第二種,另一半的認知拷貝。迴避者如果在親密關係中,獲得了安全型依戀的認知,那麼他們應該能自我糾正自己偏差的認知。會不會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四種依戀類型(安全迴避焦慮混合)會在特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我相信是有的,起碼迴避和焦慮,很容易互相轉化。電影中的台詞就是:我想避開張志明,卻最終發現自己成了另一個張志明。還有一種情況存在,就是迴避和安全兩個類型,天然相互屏蔽了。在親密關係的初級階段——吸引時期中,彼此的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對方。那麼,自然不存在迴避安全構建的親密關係。假若存在,也有可能被彼此塑造成新的類型。如果這種情況屬實,那麼除了少部分被安全型塑造了的迴避依戀,大部分迴避依戀者,仍然難以糾正自己的認知。

總結下來,迴避依戀者的相處時期,愛無能的表象下,起碼有一多半,隱藏的是無法接受自己。這樣看來,突然會發現,自我認識=親密關係認知。換句話說,一個人對親密關係的態度,就代表的是他對自己認知的態度。如果這樣看,反而印證了迴避依戀者,對於新戀愛痴迷的緣由。因為自己認知中,自己無法承認自己,那麼只有更多的人承認自己,才能讓他們獲得短暫的自我接受。更多人承認自己,就是更多的戀愛初期,吸引成功。從這個論點來看,性單戀,很可能是更大程度的自我認知缺失。

---------------------------------------------------------------------------

想獲取更多迴避型依戀的分享,獲取更好的相處體驗。

請關注我的公眾號:msj4526,這裡會給你答案。

關於迴避型依戀的一些感受

導讀:

對於迴避型依戀,周圍反應不太理解。

正文:

首先,安全型依戀者看來,無論是迴避型依戀還是焦慮型依戀,這種依戀機制一旦在戀愛過程中被激活,進入身不由己的狀態,自己和伴侶都被這種相愛相殺的方式,彼此消耗很多,情感起伏很大,這一過程,安全型依戀者無法理解。無法理解的原因是,他們從來沒有這樣的體驗。

四種依戀類型同時存在於戀愛過程中,那麼這四種依戀風格是不是存在道德屬性?換句話說,安全型是不是就是高尚的?迴避或者焦慮型是不是就是不高尚的?不能用這麼單一的思維來認識這件事吧。

我自己是迴避依戀的類型,深入自我觀察後,發現自己還有輕度的焦慮依戀的特質。所以,對於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混合型依戀的特質,所遭遇到的困惑,給自己和伴侶帶來的困惑,我能夠有切膚之痛的理解。這也是我願意通過重新自我認識的方式,梳理出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各自特質以及兩種依戀類型相處模式中出現困惑,發現背後深層的內心變化的路程、形成的特點,找出應對方法,最初的動力。我從來不認為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是不高尚、不道德的,它們和安全型依戀一樣,只是一種依賴類型,並行存在。我更願意把這兩種依賴類型,解讀成一種暫時的過渡模式,這個過渡模式在幼兒期成長期成熟期都在某些方面,給兩種特質的人,帶來很大安全感,提供了保護力,可是過渡模式應該慢慢褪去的時候,被某些因素制約,導致遲遲不能褪去,正是因為這種延時,導致了兩種特質的人,遇到了種種困惑。這種現象,兩種特質的人,本身也不願意看到,主觀也不願持續這種延時。所以,通過單線條思維,來界定迴避型依、焦慮型依戀是不道德、不高尚的,這種觀點是我無法接受的。你可以不理解這種現象存在,可是不能對不理解的現象直接發出歧視的信號,這本身就是很幼稚的行為。

正是機遇以上的這種情況存在,兩種依賴特質的個體,由於身邊存在的同類不多,周圍環境的不理解,進而被「自我歧視」化了,起碼有一部分被「自我歧視」化。這種現象我觀察,存在的例證還不少。首先,我不贊同這種「自我歧視」,剝離感情因素,理智分析,這種「自我歧視」的結果,就是把這個延時,更加深藏化,因為怕被歧視,所以更加自我封閉,因為無法正視,所以更加嚴重。這種行為,在我看來,就是抱薪救火。能夠自我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當然,也有相當多的例證,願意自我正視問題,可是他們遭遇了第二個問題。

許多意識到自己或者伴侶存在這兩種特質的人,立刻選擇了正視問題,並選擇了求助心理諮詢。心理諮詢給出的教科式的回答是兩種:立刻止損,抽身走人;難以割捨,無限包容。我先不評價這種現有的科學體系下,對兩種特質的分析和應對策略的建議,我只想說,這這兩建議,無論哪種,對於當事人,都是艱難的選擇。如果沒有經歷過迴避和焦慮兩種特質在親密關係中,形成特有的吸引和共鳴的強烈感情歷程的人,執行這兩種建議很容易,經歷過之後,曾經滄海難為水,執行起來,很難,而且具體對的操作性,不太好。

之前一個同事小孩子,在家磕破了額頭,血流不止,他急忙送去急診,醫生冷冷告訴他,先去排隊。他很難接受對方這種反應。也許,能通過這件事,做個類比,心理諮詢對於兩種特質的態度,它們就是一種分類現象,就是一個數據,只需要按照標準流程,做標準的回答。這本身並沒有錯,我不否認。可是,我想說的是,能不能換個視角看(比如穆視角搜索公眾號msj4526),這一個個數據樣本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呼吸,有自己的快樂,有自己的悲傷,有自己的困惑,有自己不太能被人理解的蕩氣迴腸的愛情體驗,他們大部分在世俗的定義上,絕對可以用優秀來形容,面對這些小夥伴,我實在無法告訴他們,分手或者無止遷就。這很科學,可也很不人性。我還是非常長願意通過,彼此改變,彼此相處模式的改變,形成良好對的相處體驗,走出這個延時。比起分手或者遷就,能走出第三條路, 那麼這條路要花點時間,可是為了彼此相愛的人,我覺得是值得的。

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由於種種原因,選擇了離開。譚嗣同就義前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是我對離開者的態度,因為離開者也是曾經努力嘗試的,留下者是現在在努力嘗試的,我一樣敬佩他們的勇氣。這兩句詩,我覺得也蠻準確,兩種特質的努力改變的內容中,恰好也需要應對一些先天的因素。

最後一點,也是許多小夥伴問我,迴避依戀這種特質能自我糾正嗎?

「除非迴避依戀者本身意願,否則這種特質很難改正。」看到沒有,從來就沒有人否定迴避依戀不能糾正。那麼,無非就是怎麼改正的問題。相比於守株待兔式對的無限包容,我覺得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努力,加速這個延時的度過,早日獲得更好的相處體驗。比如我寫了這些東西,大家也看到了這些東西,這本身不就是我們努力的證據嗎?

迴避依戀者為何會排斥正常的親密訴求

導讀:

長期親密關係建立後,彼此敞開自我的安全距離,互相發出親密訴求並獲得反饋,是無比正常的行為,這也是我們親密關係存在的意義之一。可是,這種正常的訴求,為什麼會令迴避依戀者無比排斥?

正文:

實驗結果發現:迴避人士能很快識別出和戀人弱點相關的「需要」和「依賴」這類詞語,而認出和自己依戀需求相關的詞語,例如「分離」「爭吵」和「失去」,則需要更長時間。從實驗結果來看,迴避型人士傾向於貶低戀人的價值,認為他們性格軟弱、有依賴心理。

——《讀懂戀人心》

前面講過了,迴避依戀者自身的翻譯器會錯把關照、關心翻譯成控制、打擾,從而為了保證自我的安全界限的存在,進而採取疏離的行為。抽象出翻譯器這個概念,就很好解釋了迴避型依戀者這種行為。

類比一下,假設迴避型依戀者身上,還存在著一個延時器。對突然發生的變化(比如傷害),本能人產生的情緒反應和理智應對,這兩者是彼此互相作用的,既可以讓人產生正確的行為,又可以讓人產生相應的情緒。可是,在迴避依戀者身上,由於延時器的存在,導致了本能產生的情緒反應,被滯後了。換句話說,外在變化和內在情緒反應,不在同步發生,中間出現了一段情緒反應的空白期(這個時期理智正常反應)。在這個空白期內,迴避依戀者自身的情緒反應這個閥門被莫名其妙地關上了,他們變成了「沒有情感的人「。這段時間,指導他們行為的只有理智分析,所以主觀上他們沒有任何情緒波動。這種行為,在外界看起來,就是泰山崩於眼前而不動聲色。這也就是,我在相愛相殺的那個模型中指出的情緒線上的理智鎖。

從生存角度來看,這種行為,是無比有利的,因為在應對突髮狀況時,冷靜沉著的特質,更能夠節省出來精力專註力,進行理智分析,採取行動,進而脫離困境。對於迴避依戀者來說,這種深藏在意識層面下的延時器的存在,他們自己可能並沒有發現,可是這種應對變化的反應的模式,在他們自己看來,是無比驕傲的。原因也很簡單,在學習、工作中,這種先天的純理智狀態,更容易獲得更好的成績,更大的成就,就這一點來說,無論是迴避型依戀和安全感型依戀者,都是需要後天訓練和自我控制才能達到。這種行為,在普通大眾視角中,定義就是「獨立成熟「,迴避依戀者也因為這種能夠自己獨立完成的能力,獲得自我認可的感覺,甚至可演化成安全感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在迴避依戀者自我認知體系中,能夠自我控制,自我應對,這是我的特質,也是一個獨立成熟的人應當具備的特質。甚至,具備這種特質的人,對他們也具備很強的吸引力(迴避同類彼此吸引並轉化的情況以後我會詳細解讀)。

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同樣,這個延時在親密關係中,會控制迴避依戀者的即時情緒體驗。表現有兩個方面:第一,自我情緒體驗的滯後,這一點反證了迴避依戀者最好戀人文章中提出的現象。第二,對於伴侶的親密訴求,在迴避者看來,不可思議。

在迴避依戀者看來,即便處於親密長期關係中的伴侶,自我的情緒也應該實現全部的自我管理,即情緒的獨自處理。可實事是,即便迴避依戀者本身,他們情緒也不是完全的自我處理的,只是被延時器給延時觸發了而已。迴避依戀者,對於這種困惑,對與伴侶提出的親密訴求,比如言語的親昵、身體的接觸、感情的安慰等,會產生的抵觸的情緒,繼而對伴侶貼上「幼稚「」不成熟「的標籤,還可能伴有對伴侶貶低。而這一切反應,在沒有延時器存在的焦慮型依戀、安全型依戀的人看來,完全不可思議。他們會發出感慨:難道伴侶之間的親密有錯嗎?我內心脆弱時候,向伴侶求助,難道不對嗎?難道伴侶彼此相處,不就是為了彼此更好支持,走出困境嗎?對於迴避依戀者的反應,在他們伴侶看來,不僅自己的訴求渠道被封閉,而且訴求行為本身,被伴侶識別為低價值。這對於迴避依戀者的伴侶來說,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痛苦。加上周圍環境,對於迴避依戀者特質的簡單粗暴的解讀,更沒有迴避依戀伴侶合理的求助、傾訴的的渠道,更會帶來他們的二次傷害。

舒婷的成名作《致橡樹》有可能被迴避依戀者,拿來作為彼此獨立的參照,解讀給自己的伴侶。可是,相對獨立,彼此支持,兩並不矛盾。彼此支持,有親密訴求,能夠從伴侶身上的到應有的關愛和支持,獲取力量,這才是長期親密關係雙方,應該擁有的積極有益的相處模式。而迴避依戀者伴侶,通常也在一直積極地對待雙方長期親密關係。所以,能夠有效地幫助迴避依戀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這麼一個延時器,並讓他們自我願意在親密關係中,卸下這個延時器,是能夠建立良好親密互動的關鍵。

有小夥伴問我,為何能夠如此準確細緻地描寫出迴避依戀者種種特質,對與他們的行為反應進行深層次的解讀?因為我本身就有很嚴重的迴避依戀的特質,並且在所有迴避依戀者和伴侶相處過程中,遭遇的問題,我也一個不落地遭遇了個遍。通過自我認知的糾正,我已經能夠和焦慮型依戀的伴侶,形成了積極有益的相處模式,彼此能夠從對方身上獲取力量和支持,包括這種延時器的自我認知,自我卸下,我梳理出了有效的一套辦法,也願意分享給大家,幫大家改善自己的親密關係的相處體驗。由於迴避依戀的形成原因比較複雜,每個迴避依戀的自身情況也各不相同,所以如何卸下延時器,只能通過掌握詳細準確的信息後,才能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大家可以關注我公眾號:msj4526或者微信s4526s,通過後台留言的方式,留下相關具體的信息。


作為一個ambivalent(insecure)你需要一個secure型的 安全感十足 同時還比較包容你的 改變自己難受可能比找一個合適的人還難


偶然的機會看到別人的科普,才覺得自己性格很像迴避型人格。

有一個心理學實驗是說讓小朋友家長暫時離開他,看小朋友的反應。迴避型人格的話在家長離開的時候不哭不鬧但機器上檢測出他們心理有明顯波動,但是家長回來的時候他們又會表現出冷漠、拒絕的行動。
第一次看到這個實驗的時候覺得一直以來的自己,就是這個樣子,不管是小時候還是長大,拒絕的對象也不一定是家長,但是一定是親近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聚會恐懼症,去人多的聚會就渾身不自在。所以我幾乎沒參加過什麼同學聚會之類的。

還有不愛表達自己的情感,不論對家長還是戀人或者朋友,覺得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口是很難很難的事。以至於有時候別人做了什麼事讓我很失望很難過我也不會說,只是在心裡會疏遠對方。

喜歡跟固定的親近的朋友玩,感覺跟不熟的人在一起會有負擔,心理會很不自在。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先天的,但是從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是這樣了。我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我兩三歲的時候,因為家長很忙沒時間帶我,就把我送到寄宿制的幼兒園(美名其曰學東西,千萬不要相信!兩三歲能學到什麼,都是騙人的!)一周才回一次家。兩三歲的小朋友就要自己應付所有的所有的酸甜苦辣、孤獨寂寞、與人相處;所以我猜是從那時候開始變得孤僻。因為我媽媽跟我講說我以前是挺開朗的,從那裡回來以後就變得不愛說話,喜歡自己一個人呆在家裡。
我還清楚的記得離開那個幼兒園的最後一天夜裡躺在床上我在想什麼…別的什麼都不記得了,但是這個印象真的很深刻。

但是我這個人性格特別矛盾,兩面性很嚴重。一面很open很陽光外向,一面又很內向迴避。 後來知道了…應該是形勢所迫有時候必須逼著自己外向去主動跟人交往,但是內心骨子裡是隱隱約約抗拒的,只是自己察覺不到。

所以要克服的話首先應該認識自己。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學著認識自己,學著讓自己性格變得更好。因為其他一些不相干的原因去讀了佛洛依德,從中才學習到認識自己的方法:要從童年經歷去解析。
另外我覺得,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還是要多多關注自己的內心活動,read your heart,搞清楚本我和自我(也就是原本的你以及你想變成什麼樣子而展現出來的你,這是不同的兩面)
自我可能是外向的開朗的,就像大多數朋友都說我很外向,我說我內心他們還不信;
但是本我確是內向迴避的,雖然表面上很開朗每天哈哈哈哈,但並不是表面那樣跟別人親近等等。

認清自己以後才知道怎麼解決。
1要慢慢微微地逼著自己open your heart,去接近別人和別人交往。
2試圖向親近的人說出自己的感受,尤其是他們做的事讓你不開心甚至難過的時候,慢慢逼著自己一點一點說出來(雖然現在這對我來說還是有點難度,但是我正在努力嘗試)


推薦閱讀:

有些女生拒絕改善形象,為了「在最差的狀態下尋找真愛」,這種想法靠譜嗎?
有沒有一些人或物,存在著就讓你很安心,是什麼?
電影里常說的我還愛你,但我不再喜歡你了,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情況嗎?
你們可以告訴我該怎麼放下一個自己特別愛的人男孩嗎?我累了!真的!
第一次跟男生表白,約吃飯被拒絕了應該怎麼做朋友?

TAG:心理治療 | 戀愛心理 | 人格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