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傾聽或反饋技巧?

在這個問題下(對於無論怎麼回應都會遭到其反駁的女生,該怎麼回復?),有幾位知友問有沒有關於傾聽技巧的書可以推薦。


從對於無論怎麼回應都會遭到其反駁的女生,該怎麼回復?問題轉過來。有知友問到有沒有關於傾聽技巧的推薦書目。我瀏覽了下網路上的中英文材料以及以前培訓時的材料,發現專業書籍過於深入,普通讀物又過於空洞。我也回顧了自己學習傾聽技巧的過程,總結了培訓來訪者學習傾聽的經驗。於是決定自問自答,專門開個問題討論。寫這個回答的時候我默認你已經看過反饋技巧的基本介紹(對於無論怎麼回應都會遭到其反駁的女生,該怎麼回復?)。

我認為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沒有必要閱讀太多關於溝通技巧的書或資料。日常生活中,用不著學會分辨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檔次的反饋式回答,用不著刻意訓練給出四級、五級的反饋,也用不著學會把反饋當做問題用,更不用學會溝通的各種理論模型,你甚至不用分清楚你反饋的到底是情緒還是含義還是內容。傾聽或反饋技巧不是rocket science,掌握它靠的不是閱讀理解,而是大量練習。

對於大家來說,學習傾聽或反饋技巧的意義在於解決或緩解人際關係矛盾、家庭矛盾。要達到這個目的,要做到以下幾條:
1、提高溝通的慾望(注意:是溝通的慾望,不是表達的慾望),並抱有一顆同情心。你首先得願意努力了解另一方的想法和感受,並盡量體諒對方,不管你是不是能真的完全理解TA。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再好的溝通技巧都是白瞎。

2、改變舊有的不良溝通習慣。比較常見的壞習慣,比如打斷別人說話,搶著表達自己的觀點,總把話題往自己身上扯,以己度人等等。我不打算針對這些壞習慣寫個溝通技巧的百科全書,只打算幫助各位了解反饋技巧,因為 1)提高了反饋技巧自然而然的就能減少上述壞習慣的發生率,2)講反饋技巧的學習的資料很少,3)貪多嚼不爛,踏踏實實的練習一個技巧比每個技巧都走馬觀花的看一下的要有用得多。

傾聽的大敵是訴說的衝動
在練習傾聽技巧的時候,不論對方的話有多荒謬可笑,不論你是不是不理解甚至是厭惡對方說的話,你必須忍住辯駁的衝動,只能給出反饋式的回答(反饋內容、情緒、含義),不能發表任何觀點。

反饋式回答舉例一:來源於我在對於無論怎麼回應都會遭到其反駁的女生,該怎麼回復?下的回答
情境:某男抱怨工作時間長,加班多,收入低,而且領導脾氣不好水平還低。
--反饋情緒的回答: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價值沒有被重視,挺生氣的?
--反饋含義的回答:你是不是覺得挺不公平的,收入和能力不成正比?
--反饋內容的回答:你們公司的工作環境和待遇是不是不太好啊?
--Echoing:你們領導?

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發表觀點、提意見怎麼辦?如果一定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那麼先給出反饋式的回答,然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這麼做的好處有多個:反饋可以幫助你確定你真的聽懂了別人的話;讓別人覺得你有認真在聽TA說話,是在和TA好好的討論問題,而不是針鋒相對的抬杠;幫助你平穩下情緒(如果激動了的話);給你時間組織自己的觀點和語言。


反饋式回答舉例二:來源於我在對於無論怎麼回應都會遭到其反駁的女生,該怎麼回復?回答下,與知友@stephen cheng 的對話(得到他的首肯使用該例)

Stephen:男女那個可能不全是一樣的。比如每天下班男人到家,女人問怎麼樣?男人說挺好的,然後沒兩天被降級了。女人問怎麼樣?男人說挺好的,然後沒兩天被辭退了。女人問怎麼樣?男人說挺好的,然後沒兩天自殺了。…………好像是說日本人的在讀者上看的。
我:(略)
stephen:悲催的是,這就是我剛工作時的切身經歷,當然沒到自殺那步啦,哈哈。不過諸多的狗血之事,反正都沒怎麼跟家人說,都是自己擺平的。
我:你挺不容易的。男女的主要區別在於女性更容易尋求幫助和理解,男性不太會去主動(重點在於主動)尋求幫助。不知道你當時如果有人能主動地傾聽,抱著尊重你,不批評不批判的態度,你會不會心裡好受點?

此例中,下劃線部分是我給出的反饋情緒的回答。斜體部分是我給出的自己的觀點。最後一句是我提出的一個引導式問題,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

在練習反饋技巧時,各位只需要給出類似於第二個例子中「你挺不容易的」這類反饋式回答,而不要給出用例子中斜體字表示的觀點。因為溝通中的難點往往在於傾聽(尤其是正確反饋他人的觀點或情緒)而不是傾訴(表達自己的觀點)。

如何克制自己訴說的衝動?
具體里操作方式,1)如果是在診室(clinic room)裡面,我會讓來訪者和TA的伴侶當場練習,如果有一方打破這個規則,我會幹涉,提醒TA只作反饋不要發表觀點。如果診室里只有來訪者一人,就由我假扮另一人,模擬練習。然後我會布置這個練習作為家庭作業(home work)讓來訪者回家後與伴侶反覆練習並記錄練習情況,下次見面時討論。2)如果是夫妻在家裡練習,雙方彼此監督,互相提醒對方不要犯規。3)如果是單獨練習(比如單方面的練習和父母溝通,但父母並不了解你練習的目的和意義),反覆提醒自己只反饋不評論不反駁,犯規的話就咬自己舌頭一下(或者掐自己一下,自己挑個合適的自虐方式就行)。

改變不良的溝通習慣至關重要
如果你已經有了很好的反饋技巧,但在明知對方需要的是傾聽而不是建議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滔滔不絕、大加點評的衝動,而不去使用反饋技巧,再好的技巧也還是白瞎。這個習慣也許看上去不難改,但其實非常難做到。看到對方說的話里有漏洞或不合邏輯的地方不能指出,或者自己有個自認高明的觀點不能說出來,你會不會覺得很難憋住?反正我是經常憋不住的。嗯。

3、最後一點才是如何提高具體的反饋技巧。在診室里我的做法是,準備好一段段的話,我念一段話停下來,然後等來訪者做出反饋式的回答,我再給予點評。各位自己練習的時候可以發揮下創造性。比如在網上看到表揚或抱怨伴侶、老闆的帖子,你把它複製下來放進word,然後每隔一段話後你就做出一個反饋式的回答,並著重訓練給出反饋情緒的回答。相對來說,反饋內容最簡單,也最不容易出錯。反饋含義並不那麼常用。體會並反饋別人話語背後的情緒就比較困難了,但這條恰恰最為重要。在人際關係中尤其是家庭關係中,能抓住別人的情緒,甚至是別人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情緒,會立馬給人一種被理解的幸福感覺。

在紙面練習已經比較得心應手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實戰了。比如和朋友煲電話粥的時候(不要告訴朋友你在進行反饋練習,就當做正常談話),有意識的多使用反饋而少發表自己的想法,反饋式的回答至少佔到50%的比例。如果夫妻兩人都參與反饋練習,那就更美了,這個練習除了能提高反饋技巧,還能減少夫妻矛盾衝突(夫妻療法的必要組成部分啊)。

=======================================================================
關於傾聽能力如何提高,我把側重點放在了改變不良習慣和訓練反饋技巧上。篇幅所限,簡略闡述了傾聽能力訓練中我認為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部分,也許能算是傾聽能力的入門篇。雖然文章不長,讀起來肯定比看書要快很多,但實際練習花費的時間比起看幾本溝通技巧的書,只多不少,效果必然比光看不練要強上百倍。總而言之,當反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你的傾聽能力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我們總結了註冊心理諮詢師 Judith Belmont 和臨床心理學博士 John M. Grohol 提出的8個積極傾聽的小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歡迎關注我們的知乎機構賬號:簡單心理

預約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請戳我們的官網:簡單心理


《溝通的藝術》一書中有相關方法:

1 借力使力——有時候傾聽者的最佳反應只是順水推舟地讓說話者自己繼續話題,使用沉默和簡短的言論來鼓舞對方多說一些話,讓對方藉由這個過程自己協助自己解決問題。

2 問話——對事實和細節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加清楚對方的想法和感受;問話有助於自我袒露。鼓勵性的發現遠勝過布施式的忠告。

3 釋義——在你進一步多問問題之前,最好先確認是否已經確實了解對方所說的信息。以你自己的字詞重述剛才說話者的信息內容而並不增添任何新東西,這種傾聽者將所解讀的信息再重新說一次的做法稱為釋義或積極傾聽。

4 支持——表達關心、照顧、情感、興趣,尤其是處在壓力和沮喪之時。

  • 對他人內心的掙扎提供支持,但不表達自己贊同或否定的想法。
  • 觀察對方對你的支持性回應。如果你發現你的回應似乎對他沒有太多幫助,你就必須換一個適合對方繼續探索問題的回應方式。
  • 要了解到支持也不是永遠受歡迎。有些人不需要社會支持,因為他們自己可以解決所發生的問題,也有人認為未預料到的支持其實是一種打擾,有些人甚至覺得這使他們更加陷入焦慮。

5 分析

  • 在提出解釋時,使用試探性的口氣會比絕對性的口吻更好。
  • 你提供的分析應該是要合邏輯性、接近事實的,一個不正確的分析,尤其是模稜兩可的分析,反而會讓對方感到更困惑。
  • 確定對方的準備度足夠,適合接受你的分析。因為即使你的分析正確,對方如果還沒準備好要接受它的話,仍然會徒勞無功。
  • 確認自己提供分析的動機是基於協助,而非藉此突顯自己聰明或顯示對方差勁的,因為在這種動機下所提供的分析將毫無助益。

6 忠告

  • 在提出忠告以前,一定要確定你所根據的解決策略信息是正確的,有十分的把握確認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後再付出行動。但是即使非常確定信息的正確性,也不能表現得像權威專家一樣,而認為大家都應該聽你的。記住,在你身上可行的方法在別人身上不一定可行。
  • 問自己尋求你的忠告之人是否誠心愿意接受。知道對方是否有意願接受忠告的最佳方法是等待對方直接尋求忠告。
  • 當你所提出的建議行不通時,要確定接受你建議的人不會將罪責怪到你身上。因為雖然你可以提出忠告,但是擁有最後決定權和責任的人還是他。
  • 用顧全面子的態度來傳達忠告。

7 評斷

  • 當在困境中之人向你尋求評價時你再提出自己的評價。畢竟,有時候我們所主動提供的評價即使立意良好也常常會引起防衛。
  • 當你向對方提出評斷時,你的動機應該是真誠、建設性的,而不是為了去奚落對方。"我告訴你這是為了你好"這類的話通常就不是真心的而且沒有幫助。

樓上的各位都好專業,從個普通姑娘的角度我來簡單說下男生怎麼和我聊天我會覺得舒服:
1,說話之前,先好好聽。
很多男生在姑娘面前會出於自我展示的目的滔滔不絕,但這其實並不討巧,而且很可能引起女生的厭惡。如果你能靜下來,仔細聽我說,並且用肢體語言或簡短的語言表示你在用心聽,女生可能會更有興趣和你聊下去。
2,同意我的觀點,或者在大體同意的基礎上進行思辨。
男女生對談話的思路有所不同,男生可能更偏重於對話中的觀點、思維、邏輯是否正確,而女生更在乎談話雙方取得共鳴,而並不在乎我們說的話是否是對的。而男生一味的同意未免顯得人云亦云,所以在大體同意的基礎上進行有條件的延伸或糾正,是可以取悅女生的。
3,適可而止
當女生不再想要繼續這個話題,其實是可以看出來的,比如說不說話只是微笑,或者看手機,或者看錶,或者用簡短無意義的語氣詞回答等。這個時候,男生應該首先嘗試轉換一個話題,如果姑娘改變了態度,那麼大致是因為上一個話題的原因。如果轉換話題後還是一樣的反應,那麼絕對是女生已經喪失了和你聊下去的興趣。這時候,禮貌的適可而止可以挽回一些分數。事後,別忘了反省,是不是自己又犯了話太多/太較真/boring/沒禮貌/反駁太多等禁忌。


少說哦。多說哦?


本人最近看一本書,《非暴力溝通》,看到有關這方面的一些技巧,大概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找這本書看看,看完一本書,理解可能會深一些。

1、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單純地為了安慰,或否定、建議、同情、辯解、糾正都會妨礙我們體會對方處境。如果一個人想要別人了解他的處境,聽到的卻是安慰和建議,那麼,他就有可能覺得不太舒服。

2、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通過疑問句來給他人反饋。在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之後,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這樣做有助於人們體會自己的狀況,從而深入了解自己。

什麼時候需要給別人反饋?(1)在對自己的理解沒有把握時,我們需要對方的確認。(2)即使自己已經明白了,我們可能還會發現別人正期待我們的反饋。如果一個人在說話時有明顯的情緒,他一般會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饋。

4、保持專註。在談話剛開始時,人們所表達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一角,有許多相關的感受並沒有得到表達。傾聽將為他們探究和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創造條件,如果急於了解他們的請求或表達自己,會妨礙這個過程。所以直到他們充分表達前,要一直保持專註。充分表達:變得輕鬆、停止了談話。


上過相關課程,就來賣弄下,和大家分享。

1.傾聽技巧:SOFTEN

S——Smile 微笑

你更喜歡面對著誰?

O——Open Posture 開放的姿態

切忌兩手叉腰、放在胸前、插在褲袋等防禦性、敵視性姿態。

F——Forward Lean 前傾

向前傾能表明你在很專註地聽對方的話,並表示認同。

T——Tone 語調
不同的語調錶達同一句話,會是不同的意思。

E——Eye Communication 眼神交流

試下你和別人說話,讓別人不面對著你,你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眼神交流是指對方臉部的三角區域。

N——Nod 點頭
點頭不只是表示認同,還讓對方知道你在認真地聽。

注意到了嗎?傾聽很大程度上不在於你說了什麼,而是你是一種什麼樣的姿態。行為比語言更能傳達。不要覺得這是在裝哦,什麼樣的心理會出現什麼樣的表情和行為。哪怕接受長時間專業的演技訓練,有些時候還是會透露出來。

2.反饋技巧
原則:不要否定
技巧之一:適當的時候把對方的話進行總結,並深入
良好的反饋才能顯示你認真的傾聽
我身邊有個朋友就是這樣一個反饋的高手即是總結的高手
有時候講話,自己總是免不了詞不達意、啰啰嗦嗦,這真是兩個大毛病。
詞不達意,就是自己的心理感受無法通過適當的言語表達出來,因為自身水平有限,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你內心的想法。但是,這位朋友就能明白你的內心,很贊有木有?
啰啰嗦嗦,尋常聊天的時候為了強調,思路神遊,自己都沒注意到這個問題。
這時候,這位朋友就當機立斷地打斷我,說:其實你表達的意思就是1...2...3...是吧?那我們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
聽他講話太爽了有木有?有時候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講的是什麼,對方精簡的概括竟然幫你理清思路。不僅明白你要講的是什麼,而且把話題進一步延伸下去。
這位朋友的特點是:有著敏感的內心,能注意到表情細微的變化和在場者的心理狀態,對周邊的事物特別敏感。


沒有全部看完答案,如果有重複的,請諒解。

在商務溝通中,有分辨事實和觀點的方法,不妨嘗試一下。一般我們培訓客服崗位的員工時,除了安撫這個技能以外,通常會教大家運用這個技能與投訴抱怨挑釁等類型的客戶溝通,當然了,與正常的客戶溝通,用這個方法也可以更快速高效滿意度高。

所謂事實,就是看對方講的內容是否他確實了解的,比如是否包含數字等準確的信息。所謂觀點,就是對方自己的想法,經不起推敲的。你所要做的,其實就是針對對方說的話,找到核心去提問。對方會覺得你在傾聽,而實際上你是在找他的漏洞哦。獲得足夠信息幫助判斷事實和觀點之後,用事實去反駁觀點,用觀點去影響事實,就可以了。


我自己是一個聽力理解能力障礙者,其實我之前一直沒有發現,也是在不斷認識了解自己的過程中發現的,記性不好反應慢可能不是最大的原因,我也試圖找到一些解決辦法。就比如最近我去面試,與對方交談,我聽別人的談話,可能一場聊天下來,能令我有印象的可能只有幾句話,再加上一些尚未相互連接的詞語碎片。


前面有的回答非常充分非常棒,我總結了一下,並且完善了這些回答,比如交流中,

1、態要擺正

「請給予你所有的專註去聽,就好像你的生命就寄托在這些內容上那樣。」

態度決定一切。不要輕易給別人打上標籤,「每個人的生命力都有一個深淵,人們並不是你看上去的樣子人們都有自己的故事。要理解他人,心有柔軟和餘地。因為世界有著太多我們無法想像和輕易觸及的真相,要謙卑,要相信,要探索、要求知若飢,至少這樣你會把內容全部聽到,做出綜合判斷。

2、態要擺正

Squake 要正面面朝對方

Open. 要採取開放的姿勢

Lean 適當時候傾斜向對方

Eye. 保持眼神交流

Relaxed 用放鬆的狀態保持上述姿勢

3、方位觀察

從肢體語言到表情細節全方位的注意,時刻觀察對方,明白對方的心裡。

觀察能力是可以練出來的,如果你有洞察能力,可以看到對方的一生,過去將來會在你的腦海中形成完整的電影般的故事。

4、捕捉關鍵詞,進行人物畫像

這是一道填空題,你必須看的人多了,心中自然就形成了一種模式。人物長相,性別,國籍,學歷學識、家鄉,家庭,親密關係的人,認識的人,愛好,缺點弱點,喜歡的顏色,……。

你聽到的越多,當然這個畫像就更完整,也有的只是判斷。我買過一本書,叫《像j間諜一樣去思考》,其實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去聽,不要透露自己太多,透露的越多,可能對方了解你的優勢越多,但是對方掌握你的弱點同樣越多。


作為一個新人,或者說我暫時還未加入任何行業,在為做好充分準備工作時,在與某行業人談話的時候,聽不懂新詞兒、簡單的術語,甚至有時這些新詞兒還是英文的,加上對方語速很快的話,我就真的懵了,但有的人會給我機會,用適合我的頻道與我對話,語速會慢一點。

但是對於我來說,在談話中我希望是平等的,而不希望是被照顧的一方,因為一旦不平等,繼續發展下去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小。我必須更加專註更加認真地去聽對方說話,而且要提前做好很多功課,甚至學習對方所在的行業,如果這個交談對象很重要的話,如果不重要我就不會見了,即使我還是人脈與資源並不豐富的新人,我也會有這樣的標準的。簡單生活,深入思考


我用個人經驗告訴你三個級別的傾聽技巧,都是在別人身上體會到的,雖說對於我都不喜歡。

1.傾聽的同時,不斷肯定對方---最簡單的就是每當對方說完一段話,你就說對。

2.比1高明很多,這需要快速的反應能力和說話技巧,就是對方每說完一段話,換成自己的語言與視角,意思原封不動的送回去,看似相互有持續的交流,其實你說的還是對方觀點,但聽上去就是你在肯定對方,而且不像1那麼假。

3.高階冷讀術了,這個需要從肢體語言到表情細節全方位的注意,時刻觀察對方,明白對方的心裡,適時恰到好處的肯定對方,偶爾插入自己意見,基本是天生的能力,後天培養很費力。

你可以發現,上述三種共同之處就是肯定對方意見,而非反駁,對八成人通吃,不細心體會也難以被察覺。但對我不太管用的原因是我交流時希望得到對方自己的觀點,而非虛假的迴音。


一、傾聽的基本態度

1、聽+說才是對話

2、切記不插嘴打斷他人的話

3、不要懼怕沉默

4、嚴禁用長者的姿勢說教對方

5、你有帶著競爭意識來對話嗎?(扭轉話題、說服、吹毛求疵)

二、顧忌說話人的心情

1、讓對方明白你在聽

2、對方像打乒乓球一樣給對方回應

3、不要邊做別的邊聽

4、複述對方的話表示理解

5、邊聽邊讚揚對方

6、如何用身體傾聽(面朝對方、頻繁點頭、做點小筆記)

三、學會在傾聽中配合對方

1、身體和表情是對話中的潤滑劑

2、活用貼心的肢體語言

3、用感情感染對方繼續說

4、在對話中給對方「伴奏」

5、回應能給對話帶來反射

6、80:20聽和說的比例

7、萬能回應(我也深感同情、原來是這樣啊!那確實)

四、不可思議的提問用處多

1、用一句話簡短提問

2、注意提問節奏,文要對題(輕重緩急)

3、自問自答的陷阱(讓說話者自由表達)

4、巧妙的提問能引導對方

5、萬能提問句(你為什麼這麼想?具體是怎麼一回事?你覺得哪樣好些?)

五、會議上尤其需要傾聽力

1、傾聽的四大效用(獲得新的情報、萌生新的想法、加強集體里的溝通、認識他人存在的價值)

2、傾聽的五大好處(人際關係、情報聚攏、穩重、說服力強、對話力加強)

3、傾聽中發現問題(知識結構、立場、價值觀、性格)

六、更多的傾聽的技巧

1、用開放式的問題刺激對方思考(是什麼、為什麼、地點、時間、對象、方法)

2、關鍵時刻用封閉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你是不是不開心? 你了解我們品牌嗎?你是不是不認同?

開放式問題:你為什麼不開心?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改進?能談談自己想法嗎?

3、傾聽也要「因人制宜」(根據身份)
4、有鑒別地傾聽(信息:抓重點、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5、讓傾聽變得高效(複述、釋義、數到三)

教你不可忽視的傾聽原則

1、專註

2、移情

3、接受

4、完整

七、傾聽時的小細節

1、注意「我也是!」式的插話

2、不要在對方意猶未盡時更換話題

3、不要直接指出對方的失言

4、切忌不假思索地評論

5、傾聽的三個事前準備


《傾聽有套路?愉快聊天只需一個公式》


傾聽,主要目的在於形成雙方正面積極的情緒。


可是我們大部分聊天的時間裡,都會忘掉傾聽的概念,甚至會以為,「我問了你,你回答了我,我不就是傾聽你了嗎?」

我們先來玩個情景代入的遊戲,之後再慢慢解答。

——————————————————————————————————————————

一、情景重現

首先!假裝我們現在都是「受害者」,來看看有沒有朋友對你犯過以下的暴行:

1.兩個人吃飯,只有朋友在說,你基本只有聽,很難插話;
2.和朋友聊天,對方吐槽自己公司的時候,一直用行業術語,又不解釋行業術語的含義;

3.安利一些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和事物,比如和你聊「怎麼伐木不累」、「一張紙巾有什麼成分你應該怎麼循環利用」等等;
4.你說生病了不舒服,朋友回復「多喝熱水吧」、「平時多點運動,不要熬夜」;微信聊到12點叫你快去睡覺;
5.像審犯一樣被問。比如不斷被問:「吃飯了嗎?」「吃了什麼?」「有沒有做運動呀?」「有什麼電影好看呢?」
6.說完一件事之後,對方回答:「你這樣不對的」、「我不這麼認為」、「其實,應該要...」


通常這樣的朋友,都是缺乏真正傾聽的概念的,這樣的談話想要有正面積極的情緒,實在艱難。換個位置,如果你曾經做過「施暴者」,相信你也能感受到當時聊天的氣氛的不愉快。


往深點延伸,你可以觀照一下自己和伴侶、父母甚至子女的關係,會不會很多時候都是出現「互相施暴「的狀態。


二、原因分析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聊天狀態呢?


簡單來說,「施暴者」傾聽的出發點是自己,不是對方。


讓多喝熱水,是「施暴者」認為你應該喝水,但其實你未必需要喝水;
安利你「怎麼伐木不累」等無聊話題,是「施暴者」認為你會對這個知識會有興趣;

審犯一樣不斷問問題,是「施暴者」認為你需要這種形式的關心。


一方不去理解對方的心情硬生生認為對方喜歡這樣的話題而不停說,很難去產生正面積極的情緒。


三、公式時間!

那該怎麼應對聊天暴力呢?

如果你是被虐的,可以點贊這篇文章或轉發到朋友圈,讓對方不經意間看到即可。千萬不要私發,不然就變成「我覺得你需要提升」。
如果你是施暴者,那就先去改善自己的傾聽模式。

重申,傾聽的目的,是讓雙方產生正面積極的情緒,讓雙方的溝通像汽車行走在高速公路上一樣暢通無阻。
所以,要產生正面積極的情緒,在傾聽的時候,就應該先去回應對方的情緒。


簡單來說,就是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

具體做法可看公式:

傾聽=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表達自己的意見

封閉式提問:是指你去提取重點詞,讓對方回答只有yes或者no。

封閉式提問的目的是告訴對方,你有在聽,對方通常只是希望有個好的聽眾。對方說出yes的時候,正面積極的溝通就開始展開了。


舉例:

對方:「今天上班路上看到一個怪人。」
你:「怪人?」
對方:「對。」

開放式提問:是指針對重點詞,問對方重點詞的意思。可以使用what、when、why、where和how。

承上例,針對怪人展開提問:

你:「怎麼怪?」
對方:「那傢伙30多歲,騎著個掃把左手拿著條繩子邊跑邊喊:「駕,駕,駕」,迎面向我衝過來,還叫我快點上馬,嚇死我了。」

表達自己的意見:就是針對對方說的,你去作出回應,可以說說你的看法,也可以說說你遇到類似的事。


當然,也可以在你繼續發問之後再表達自己,不必急於回應。


繼續上例:

你:「什麼?叫你上馬?」
對方:「對啊,我當時都差點就反應不過來了。」
你:「那你當時怎麼樣?」
對方:「當時旁邊有個路人把我拉開了,不是他估計我真的被那怪人撞飛了。」
你:「挺驚險的,可惜這個場景沒有拍下來。話說,我小時候也遇到過怪人......」

看完我舉的例子之後,我的講解也基本完畢。

習得這個公式之後,趕緊對身邊的人下手吧!

在下手之前,給大家看個示範(視頻網站為秒拍,請放心享用)。

由生活大爆炸的Sheldon and Amy傾情演出,共1分54秒,可從40秒處開始觀看,不為什麼,只為帶大家感受一下使用傾聽公式的氣氛。


最重要的提醒!!

如果對方沒有問你該怎麼辦,千萬不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傾訴(情緒宣洩)和請教(尋求問題解決),要區分好。

最後提醒!!這個方法也是有一些禁忌前提的:

不要用在還不怎麼會說話的小孩和根本不可能說話的小貓小狗身上!


看了那麼多答案。我覺得沒有那麼複雜。既然你是想要提升一個技巧,技巧最後作用於結果。
雖然有功利的嫌疑,但是在我看來提高傾聽的技巧在於事後對於整個談話過程的總結
這個總結過程的細膩,嚴謹和深刻程度,決定了談話的質量。
從結果中找問題,從總結中吸取經驗,這就夠了。
解決方法就是把對話錄下來,然後用最仔細的方式進行傾聽,每句每段的總結,細膩的分析發言人的心理狀態,大膽推測,小心舉證。找到自己需要的問題切入點(既你提出問題會得到更深入的解答),然後再進行對話。
當然,這需要一個人有正確的總結能力。


《如何聽如何說》,教科書級別的書但是卻不會枯燥,我記得是和《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同一個作者。兩本書我都推薦!


十條建議。


1.傾聽時要專註,不要搶話。

2.不要好為人師,引導對方講述。

3.嘗試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多用「怎樣」,「如何」等辭彙,這樣可以讓對方發散思維。

4.順其自然,不要讓談話有緊張感。

5.如果不知道就直接說自己不知道,不要打腫臉充胖子。

6.不要把自己的經歷與別人去比較,每個人對經歷的感受是跟自己的生長曆程是有關係的,是其他人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

7.盡量不要重複別人的話。

8.少說廢話,這樣可以提高溝通的效率,也避免打消對方說話的興緻。

9.認真傾聽,認真傾聽,認真傾聽。

10.反饋要做到簡明扼要。


傾聽別人說話要注意一下幾點:
姿勢:
Squake 要正面面朝對方
Open. 要採取開放的姿勢
Lean 適當時候傾斜向對方
Eye. 保持眼神交流
Relaxed 用放鬆的狀態保持上述姿勢

錯誤的傾聽方式:
不認真傾聽
只聽部分
只複述對方內容
腦袋裡思考如何回應而錯過對方內容

好的傾聽方式:
注意聽對方說的他的想法,行為,情緒
聽對方的經歷,注意對方的優點,機遇等等
注意對方肢體語言

總結分析所聽內容:
總結所聽到內容的主題,所述情境
推測對方誇張(與現實有出入)的部分,沒說的部分

不好的傾聽態度:
自己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總在判斷對錯,同情心過強
選擇性地傾聽,打斷,只注意事情而不注意人


從過去的學習中,我感受到:
1、傾聽他人時,慈悲和安忍是重要的技巧,也就是說,無論聽到任何事,保持淡定,不評判,祈願對方身心安樂為原則。智慧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對方,並迅速洞察對方的潛台詞。

2、反饋的時候,盡量給予對方正面的引導,比如肯定、誇讚,給予積極的解決方案和建議。人是有自愈能力的,人們在一起溝通,理解,陪伴,比認可更重要。這個時候如果用真誠和歡樂的方式回饋,就更完美了!

願每個人都快樂!


每當有人問我「如何才能學會傾聽」的時候,我都會講這樣一個故事。


一、表達

2013年的秋天,我在美國矽谷的聖馬太鎮參加了一個奇特的年輕企業家學校,Draper University。40名來自17個國家的年輕創業者住在一棟當地舊賓館改造的樓里,每天接受有意思的技能培訓。

大家相處了一段日子後,我開始熟悉每個人的性格、思想,知道哪些是社交圈中的受歡迎者,哪些是難以接近或是古怪的學員。前者比如金髮碧眼、性格異常開朗、賣快樂花生醬的美國白人女性Sophie;後者比如身形瘦小、性格孤僻、研究發電機的尼泊爾少年天才Raju。

從陌生到熟悉,我們這群有強烈自我意識形態的創業者吃在一起,睡在一起,一起喝酒泡吧,一起通過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斷地在思想上衝撞。

有一天的下午,我們突然上了一堂非常形而上的課,叫「學會如何傾聽」。

導師是一位很有活力的猶太裔美國女士,舉止充滿了涵養。她布置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放鬆環節:先是30分鐘的冥想,又讓每個人站起來和所有人分享自己人生中最搞笑的時刻。然後她講述了人類大腦對於語言信息的處理過程和機理。在大家都放下了警惕後,她給了所有人一個任務:

「請回憶你人生至今最痛苦的那個時刻。」

她的助手放起了伴奏,」Intro – the XX」,那是幫助人進入專註狀態的最佳音樂之一。所有人都閉上了眼睛。

時間過了一分鐘。她說,「請拿出紙和筆,將這個最痛苦的時刻用語言寫下來,不要去控制你的語言,只要保持筆尖在紙上滑動,不斷地寫,直到音樂停止。」

我愣了一會。不知該怎麼寫。但我知道我要寫什麼。對於這個命題,我們每個人內心其實都一直知道我們要寫什麼。我們只是一直在逃避。

我環顧四周,一些人已經進入了狀態。

罷了,我將筆尖觸在了紙上,不受理性壓制的思維開始控制我的書寫。

我發現我寫的越多,我想寫的就越多。

二、傾聽

音樂停止。

女導師說,「希望你們中能夠有人走到台前來,和大家分享自己寫下的內容。」 她說無論是誰在分享,請所有台下的人遵守一個規則——正是這個規則讓我最終決定站起來分享:


「請給予你所有的專註去聽,就好像你的生命就寄托在這些內容上那樣。」


「Listen attentively, as if your whole life depends on it. 」


我忘了為什麼,但是那一刻我真的很想表達。我幾乎是第一個舉手的。

走到台前,我看了看台下注視著我的人們注視著我的表情——你知道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嗎?演講者是可以看到台下每個觀眾的表情的。絕大部分觀眾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我又看了看自己手裡的那張紙。

「謝謝大家。我所寫下的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其實是每次我面對我母親的時刻。我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是由我母親帶大的。她並不是那種會做針線活、會替你洗衣服做菜的媽媽,她是個女強人。她努力地工作,給予了我所有經濟上的支持,帶我去見這個人那個人。她用她的方式愛我,但你知道的,我所得到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母性的溫暖。」

說到這裡,我停頓了一下。「事實上,在我年少的時候,我母親脾氣非常不好。我的童年裡有很多棍棒交加的經歷,甚至更多。幼時的我,曾經很多次在內心裡發誓,我從此再也不信任我的母親。」

「直到我17歲離開我的母親,獨自來到美國讀書以後,她開始意識到她的問題。之後分隔兩地的六年里,我很少見到在上海的她,也時常忘記給她打電話。但我可以感覺到她通過學習心理學、禪修等等,改變了很多。雖然到了她的這個年紀,有些壞脾性確實是積習難改了,但我知道她一直想努力彌補從前的問題。這讓感到痛苦——年少時原生家庭留下了太深的恨,在成年後變成一種抹不去的慣性,一和她對話就心生抵觸。」

「我不知道親人間親密的感覺是怎樣的,不懂得如何去愛她,甚至因為在原生家庭種缺乏愛,而不懂得如何去愛家庭。我的前女友也因此說我不是結婚的料。但我真的很努力想改變這一切。」說到這裡的時候,台下發出了「Awww」的憐憫聲。

看著台下的四十個學員,我這才發現我已經說遠了。

我整了整思緒,說:「這差不多就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也可能是我現在的人生中少數還令我痛苦的事。我依然在努力。最後我想說,我很羨慕在座的大家,你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擁有一個大家庭,以及和家人非常親密的關係。好好珍惜。」

這就是我。

我幾乎沒有和任何人講過這些。更不會在公眾場合講這些。為什麼?

可能是因為我怕別人發現我是個缺愛的怪胎。也可能是怕暴露我人性上的大缺點。或者是怕別人攻擊我。

在常人眼裡,我是個心智健全的正常人,還貼著一些看似很厲害的標籤。我不想要別人可憐我,但內心深處,又有個柔軟的地方希望獲得憐憫。但無論如何,和在讀這這篇文章的你一樣,我周圍交往的人都看似太「完整」了。

我的這點事,抑或是覺得不值得一提、抑或是想要深深地掩蓋起來。說實話,一直以來,我也不知道是哪一種。

但這還不是結束。

三、更多傾聽

在我之後上台的是之前提到過的尼泊爾少年Raju。

Raju是我來到這個學校的第一天見到的第一個學員。他在17歲的時候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能源公司。之後的三年,在尼泊爾、泰國、矽谷的顛沛流離間,他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堅持研發一種可以將任何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力的小型裝置。

用他的話說:「熱能、風能、太陽能、甚至打個噴嚏都能發電」。最驚人的是轉化率可以達到30-40%,這也要遠高於現在太陽能發電15%的轉化率。來到這兒的第一天,放下行李後的整整一個小時,我都在聽這個皮膚黝黑、身形瘦小、一天只吃兩頓飯的少年,略略駝著背,跟我謙卑卻又老練地講述他的裝置利用光子發電的原理,以及他將如何一步步在2015年實現量產。

瘋子,或者天才。

在之後的幾個星期的合作中,我和團隊中的人都發現Raju有太多怪癖的習慣。他會在所有團隊成員集體討論的時候,一聲不響地走到離我們十米遠的小角落,一個人托著下巴,思考他的答案,完全不理會其他人態度,只留下我們不明所以。

他平時非常內向,但在遇到演講嘉賓的時候,又很喜歡搶著提一些聽起來很深(zhuāng)奧(bī)的問題,這也讓大部分人討厭,難以相處。

不過這個時候,Raju站在台上,左手握著右手,有一種我第一天見到他的時候的那種謙卑,那種有點女性化的感覺。

「不知道大家對尼泊爾內戰有多少了解,我的童年是在尼泊爾戰爭中度過的。」 他平緩地說到。其實在場知道尼泊爾從1996年開始的十年內戰的人並不多。

「小時候,我上學的地方離戰區很近,所以我們的物資一直非常的緊缺,甚至可以聽見槍林彈雨。。。」 他緊接著描述了戰爭中種種曲折遭遇對他內向和複雜的性格造成的影響。「那時班上有個男生一直喜歡親我,他說我是他的幸運星(Lucky Charm)。這讓本來已經壓力很大的我,在很長時間裡一直感到羞辱。」

他說在他的生命中,他最愛的人是他的姐姐,他可以為了他的姐姐去做任何事情。但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大家對於他怪癖的性格的排擠,以及周圍人對他那些奇思怪想的不接受,他很多次想過自殺。

「是我姐姐的存在,讓我堅定了活下來的意念。。。我很高興我現在能活到今天,和這麼棒的一群人分享這些。」

當他說到的這裡的時候,我身後那個賣花生醬的金髮女生Sophie突然哭了出來。她哭得很兇。所有人都回頭看著這個平時班裡最爽朗豪氣的女人。身旁的人遞上了餐巾紙,抱住她,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導師說:「It』s okay. Let it out.」

「真的對不起,上個星期五。。。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從金門大橋上跳下去輕生了。」 抽泣中,她滿含淚水地看著Raju,「我真的很希望,你可以有機會和他講你的故事。讓他知道,無論多麼的困難,都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生命。因為真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愛他。」

這是班上最受歡迎和最不受歡迎的人的故事。但是我們的大故事還沒有結束。

四、最後的故事

我的思維一直都沒有來得及反應。因為這個時候,很多固有的思維定勢都已經被打破了。你看到一個個平日里熟悉的朋友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定義了每個人。

黎巴嫩人Zuhair在班裡很受大家喜歡。他話雖不多,但是性格和長相都天真可愛。只有在離開人群的時候,你才能能從他的臉上看出一絲孤獨。他走上台說,在黎巴嫩戰亂中,他的祖父因為炮彈襲擊受傷,而他衝進被炸毀的居民樓,背著他奄奄一息的祖父去醫院,最終眼睜睜看著他祖父在他眼前死去。

而平日里不善言辭的瑞典人Luke,他的紙上寫著「我在14歲那一年患上了血癌(Leukaemia),我曾經一度覺得這就是命,但是想要生存的想法讓我活到今天。」

三十多歲的印度人Kumar是我在班上交往很密切的朋友,他具有一名優秀企業領袖的包容力。他總是帶著平易近人的笑容,柔和的言語間投射出在多次創業經歷中積累的自信和底蘊。Kumar走上台說,一年半前自己還在劍橋讀MBA的時候,他在短短三天時間裡聯繫接到了來自家裡的三個噩耗:兩個親人去世,一個被確診患上癌症。

就在他從英國趕回印度奔喪的飛機上,他收到創業合伙人提出撤資的郵件。Kumar還有一個曾經出軌的女友。他曾經為了他們的關係做出了許多努力。但就在那段最悲痛的日子裡,他的女友不顧一切地和他提出分手。就這樣,在短短一個星期里,事業、愛情、家庭全部崩潰。

最後一個走上台的,是美國女生Megan。Megan是那種乾乾瘦瘦、皮膚蒼白、穿衣風格有點朋克的美國白人女生。她是雙性戀,愛抽煙,但性格很好。她在班裡最為人知曉的身份,是作為著名的Thiel 20 Under 20的入選者,矽谷明星投資人Peter Thiel選出的20位20歲以下最傑出的創業者之一。

這對於矽谷的年輕創業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聲譽。

這時,優秀的她站在台上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是一名強姦受害者。」

那一刻,整個房間的空氣有一種凝固了的感覺。

她也停頓了一下。

「在事情發生後的第一年裡,我一直不敢去面對曾經發生過的事。」 她說,「我沒有敢告訴我父親母親、我最好的朋友、或者任何人。我想要去忘記這種羞辱。」

她平靜地訴說著那段日子。「但我無論如何也忘記不了。」 她把自己關起來,將自己籠罩在那件事情中,每天都希望時間更快地過去。「我感到我和這個世界隔了一層罪。」

「真正讓我走出來的,是當我意識到這一切都不是我的錯。我並不是罪惡的那個人。我不能接受罪惡的人在外面逍遙。我意識到,只有我站出來,才能讓那個人接收到懲罰,而不是我自己。」

她敘述著過去,我們四十個人所處在的密閉空間里繃緊了的重量,只在她一個人輕柔而平靜的言語中找到了支點。直到,坐在第一排的荷蘭女生Katie有了反應。

Katie是那種體格健碩、性格硬朗的運動型女性,身高1米8的她來自阿姆斯特丹,一直從事著體育運動相關的行業。

而在這一刻,在我幾乎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的時候,她突然哭著衝上前去緊緊地抱住了台上的Megan。高大的她把頭埋在了Megan的身後,只說了一句話,伴著哭泣:


「You are not the only one.」(「你不是一個人。」)


兩個平日無比堅強的女性相擁而泣。

這個故事,就是這樣結尾的。而這一切發生在不到兩個小時里。

這是一群再正常不過的人——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職場中、還是社交環境下遇到他們。但只有當你聽到這些難以置信的故事時,他們才變得如此的真實。其實真實一直存在著,只是我們活在彼此對對方的假設里。而這一刻所有的觸動,都源自於一個不完美的人類對於另一個不完美的人類最深層的理解。

那天晚上我走在一個商場里,看著每一個和我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我突然覺得他們有了厚度。看著那個人的面孔,聽著那個人的正在說的話,我開始想像他們背後的故事——在她的裝扮背後,這個黑框眼鏡的白人女性可能活在一個怎樣的屋檐下;那個穿著樸素的亞裔爸爸十幾年前可能經歷過一個怎樣的青春;這個脾氣暴躁的黑人胖大媽可能要照顧幾個怎樣的熊孩子。

這些真實的人像一本本厚厚的書一樣,走進我們的視野,又從左右兩邊流過。我沒有機會翻閱他們,但我第一次開始思考,封面背後,有著怎樣沉甸甸的內容。

戴爾卡耐基在他的那本傳世著作《人性的弱點》中寫到,最善於言談者就是最善於傾聽的人,通過與他人連接,它賜予你改變他人的力量。這本書是我們那四十個人的必讀書目。但只有在那一天以後,我才真的開始懂得去傾聽。

因為你遇到的每一個人背後都會有一個深邃的故事。這個故事定義了這個人。

或是在遇到你之前,或是在愛上你之前,又或是在賦予你生命之前,她與你一樣,有她的童年、她的成長、她的家庭、以及她所經歷的種種的酸甜苦辣,讓她成為今天的她。

當你可以想像這一切時,傾聽就開始了。


IntroThe xx - xx


不要輕易給別人打上標籤,「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個深淵,人們並不是你看上去的樣子, 人們都有自己的故事。要理解他人,心有柔軟和餘地。因為世界有著太多我們無法想像和輕易觸及的真相,要謙卑,要相信,要探索。」正是此時心情的寫照。

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深邃的故事。

【小貼士】作者微信公眾號(wpcseo)每天原創,歡迎關注、轉發、分享,其他公眾號轉載請聯繫我添加白名單。


推薦一本書《只需傾聽》,非常棒


你應該提高的是你的理解能力,你只有看懂了對方你才知道如何應付對方


推薦閱讀:

害怕看到優秀者、更害怕看到他們努力,以至於很焦慮難以維持自我專註,請求老師們分析我的心理?
如何避免成為賈金斯式的人?
你們有沒有一段時間特別背,特別倒霉,倒霉到你懷疑人生?
為什麼通過一些重複的儀式性動作/行為可以緩解焦慮/恐懼情緒?

TAG:心理學 | 溝通技巧 | 心理諮詢 | 人際交往 | 傾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