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克服「害怕自己的弱點被他人看見」的心理?

例如說:
1.走在路上老是想別人是不是會注意我走路的姿勢,我的著裝是不是讓我看起來很邋遢……
2.喜歡坐教室後排,而且老是想會不會有人觀察我的各種小動作……
3.別人問你問題時會緊張,而且喜歡避開有關自己真實想法的東西。
4.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別人需要幫助時,自己知道答案,但開不了口。如,今天星期幾?第一反應是搖頭!
例子應該還有很多,一時說不上來。關鍵是當你做一件事時,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不停的圍繞著你,無法專心,效率 質量嚴重下降(一個人的時候,問題不大)。大神,有什麼行之有效的法子?


你的這些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害怕自己不好的一面被別人看到,這是關於自尊穩定性(即自我價值感)的主題。看來,你的自尊並不穩定,容易因別人的評價而動搖,所以你會小心翼翼地維護自尊,甚至連日常的「今天是星期幾」的問題,都會採取習慣性的迴避態度。這頗有一點矯枉過正的味道,或許你曾經受到過多次的自尊傷害?

也許現實中你不大會有因穿著或小動作而被人批評的情況吧?但你為什麼仍然會有反覆的擔心呢?對此的理解是你有一個批判性很嚴厲的內在形象,這個形象來自於幼時你的撫養者,在評價的場合,這個形象會被激活,並想當然地把這個形象的評價加諸在周圍的人身上。似乎在這樣的情景中,你再一次地體驗到幼時曾經體驗過的被苛刻評價的感受,雖然現實可能根本不是這樣,即別人可能根本沒有關注你的言行。有些人也知道別人並不會苛刻的評價自己,但仍放不下那些擔心,這是因為他/她們內在批評性的關係模式所致。

解決的思路:

1、 減少自我否定性的想法。你可以有意識地覺察這些想法,比如「我是不是穿得很邋遢」、「有人會不會看到我的小動作」,每當出現這樣的想法時,不妨把它們記錄下來,然後研究這些想法的錯誤之處,再以更合理的想法來替代,諸如「我相信自己的形象」、「即使有人在看我,也無妨,做我自己就行。」類似的想法你可以結合自己的體驗去找到,並經常性的做這個練習。這屬於認知療法的思路。

2、 逐步的提升自信心。有一個自我欣賞三事的練習,是積極心理學治療中運用較多的練習,要求每天找出三件做得比較成功的,或者有進步的,可大可小的事情,記錄下來,逐漸的會產生一種自我肯定的習慣。另外,在生活中,你不妨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培養一些健康的習慣,減少不良的習慣。逐漸的你的內在形象會有所改變,當你的自信心得到提升之後,便不大會過度在意別人的態度了。

3、 自我催眠的練習。比如對於你走在路上擔心別人會說你穿得很邋遢,你可以在放鬆的情景下,在腦海里浮現這個場景,然後試著跟場景中那個批評你的人對話,為自己辯護。

4、 其他的方法也有很多,這裡不多寫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羞怯的十種簡明應對方法》一書。


關鍵是敏感+自卑,下面直接給解決辦法:
1.運動
運動可以分泌多巴胺,提高心情愉悅程度,健身還可以給自己一個好身材,運動時,你就充滿了光。

2.找到一兩個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東西,堅持下去
當你在一個領域能做到比大多數人好的時候,你自然會有底氣,看看那些十來歲的小音樂家在電視上那種從容和自信你就明白了,而且自然會跟別人有話題。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

3.幫助別人,樂於分享
做義工,支教,在知乎回答問題,平日里不要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多想著能幫別人做些什麼,跟人出去玩問問別人會不會渴了,需不需要幫忙提了東西,做一個對人有益的人真的很開心。

4.保持創造性
畫一幅畫,寫一篇文章,不用要求自己一開始就做的多麼好,從無到有的過程都會帶給你巨大的成就感。

5.良好的形象
不論美醜,把自己收拾的乾乾淨淨,身上嘴裡不要有異味,衣服勤洗,襪子每天換。多看看想想怎麼搭配衣服,要內在,也不要忽略外在。

6.良好的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時間,會給你生活帶來巨大的掌控感,讓你應對各種事情從容不迫。

7.保持好奇,終身學習
多看看周圍的事物,多問問為什麼,把姿態放低。不要總跟別人比,覺得自己這裡查,那裡不行,要想著自己進步了多少,學到了多少。

8.保持社交
朋友多的人一般都比較開心,多跟人交流,多出去參加活動,有人分享快樂,有人承擔憂慮的感覺很好。我也很願意跟你交流,跟你交朋友:)

ps:千萬要知道知行合一,你不去做,你不去嘗試,別人說得再多都沒用,什麼效果都不會有的,什麼問題都不會自己解決的。

pps:我在學校的外號還真叫大神.......


我的簽名就是我克服的抗爭。


以前寫的一篇文章,希望能幫助到有類似問題的人:
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縛

一、想法不等於事實

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我非常害怕在課堂上發言,尤其是英語課。我自認為自己的英語的基礎差,發音不標準,所以,特別害怕在英語課上老師叫我起來發言。每次老師提問的時候,我都把頭埋在書堆里,生怕老師看見我。當時的我心跳加快,祈求老師千萬不要叫到我,如果我回答的不好,老師會批評我,同學們會笑話我,那簡直是太丟人了。

有一天英語課又來了,老師提了一個問題,把文章中其中一段用自己的語言把主要內容給複述出來。聽到這個問題後,我的緊張感又出來了。可是老師恰恰喊了我的名字,聽到我的名字後我真的是以驚,馬上站了起來,但是頭腦一片空白了。但是都站起來了,還能怎麼辦,豁出去了,就根據自己的理解能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定定了神,清了清嗓子,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蹩腳的英語,斷斷續續的說了一下自己的理解。

誰知道老師聽完了,不僅沒有批評我,還表揚了我,說我有自己的理解,並不是完全照搬書上的內容,雖然發音差了一點,語句也有一些毛病。而且我講完之後也沒有同學笑話我。從此以後,我學英語的自信心、上課發言的自信心也明顯增強了。

其實,在我接待的個案中也有這麼一種現象:就是來訪者對自己沒有信心,自我評價很低,一遇到事情之後,就先是懷疑自己做事情的能力,怕自己不能做,做不好就會引起大家的批評和笑話,而當真的去做的時候,卻發現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可怕和困難,自己很容易的就做完了。

所以,我們頭腦中的想法很多情況下和事實並不一致,並沒有客觀的反應事實。我們很多的痛苦和限制是頭腦中這些想法所造成的,而不是真實的事件。心理諮詢的一個原理就是讓我們看清我們的這些想法,而不被想法所束縛和嚇倒。比如,我曾經接待過一個來訪者,他覺得自己的性格有些優柔寡斷,做決定的時候總是想很多,翻來覆去的想。他覺得這樣不好,因為書上說這樣的性格容易使自己失去很多機會,所以想讓自己變得果斷一些。我問他:「能不能舉幾個你因為這個優柔寡斷的性格而失去機會的例子」,他想了想說:「好像還沒有,想不起來」。後來,他發現不僅沒有因為這個性格而失去機會,相反因為這個性格他在自己的幾個重大決定上倒是做的非常的正確。這個來訪者的對自己的評判就脫離了事實,從而給自己造成困惑。

二、我們都活在自己的想法中

我們說魚生活在水裡,而咱們人生活在哪裡?有人可能脫口而出,空氣里。是的,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答案,這是我們生理層面上的。那麼我們心理層面上的呢?我們人都活在自己的想法中。我們大腦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想法,即使我們睡著了,也還在做夢。大家可以覺察一下自己每天的想法都是什麼?一般來講,咱們的想法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對自己的、對他人、對環境。我們每天都會對他們進行評判和分析。

那麼我們的想法是怎麼來的呢?這跟我們的經驗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比如直接體驗、讀書、上網、看電視、看報紙等途徑,然後大腦會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會形成對自己、對他人和環境的一個認識和評價。

但是,畢竟我們的精力有限,因此,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是不全面、不客觀的,所以很難說我們的哪個想法是對的,哪個是錯的。

另外,由於每個人所獲取的信息存在千差萬別,所以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比如,以前網路曾經流行過一個段子,說經常上網的人會覺得自己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舊社會,經常看新聞聯播的人會覺得這個社會是多麼的美好。同樣是這個社會,為什麼感覺不一樣呢,就是因為咱們的經歷不一樣,獲得的信息不一樣,我們就靠這些信息來加工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的認知。

除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不客觀的外,還有一個不幸的消息就是我們的想法中80%的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消極內容,比如對自我的:我不夠好、我長的很醜、我不可愛、我不能勝任、我長的太矮了;對他人的:他不誠實、他對我不好、他不聽話;對環境:社會風氣太差了、周圍環境太差了,跟我想像的不一樣等等。

為什麼我們的大腦這麼喜歡關注負面的信息呢?這還要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有一部電影叫《瘋狂原始人》,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咱們的祖先生活在大自然中,那個時候咱們跟大自然的其他兇猛的動物相比,還是很柔弱的,所以那個時候咱們祖先的大腦中有一個壓倒一切的命令:「不要被殺」,就像瘋狂原始人里的爸爸一樣,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確保安全,先要評估一下環境里的不安全因素,他的大腦很多時候總是處於警戒狀態.「注意」、「小心」。

隨著社會的進步,安全問題解決了,但是人們卻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現在我們所關注的不是是不是被兇猛的動物吃掉、有沒有飯吃的問題,而是我們是不是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和價值,是不是被別人接納喜歡,自己是不是獲得了應有的尊重等等。

三、該相信哪些想法

那麼我們每天面對成千上萬的不知道對錯的想法,我們該怎麼辦?我們該相信哪個,不該相信哪個呢?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判斷的標準就不是這個想法是否對錯了,而是看這個想法是否對我們有益。我們就要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這個想法能使我們工作或學習效率提高么?

它能使我的人際關係更好么?

它能幫我實現我的目標么?

這個想法能幫我採取有效行動改善我的生活么?

它能幫我成為我想成為的人了么?


如果你對以上5個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個這個想法就是有益的,我們可以按照它的指示行動,如果都是否定的,這個想法就是無益的,我們就不要去相信它,不去聽從它的指揮。

四、如何不受想法所困


但是也有來訪者說,我知道這樣想不好,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想法不管它們是多麼的嚴厲殘酷、無聊愚蠢、充滿報復、吹毛求疵、毛骨悚然或荒誕不經,我們就是無法阻止它們跑進自己的腦中。


是的,我們無法控制一些想法跑進我們的腦中,但是對於這些阻礙我們實現我們價值的想法我們可以選擇不去相信它,就把它當作出現在大腦中的一串字元而已。比如:我是一個不可愛的人,當這個想法出現大腦中的時候,如果我們相信了它,我們的大腦就開始編織我不可愛的故事了,首先就會回想起以前被人嘲笑的事情或畫面,雖然過去了很久,但感覺就像現在真的在發生一樣,那些事情時歷歷在目,這個時候就給我們帶來羞愧、焦慮等不良情緒,其次,還會想像將來的生活中可能還會遇到類似的事情,從而感到恐懼。大家看,就這麼幾個字使我們想起了這麼多,但是這些經驗都是片面的,我們把自己不好的事情都想了起來,而忽略了自己做的好的事情。


所以,大家看到沒有,這個想法就像是一個過濾鏡一樣,把我們所做的好事情都給過濾掉了,而只留下了支持這個想法的那些壞事情。也可以說,我們帶上一個「我是一個不可愛的人」的眼鏡,然後透過這個眼鏡,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自己不可愛的事情。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摘下這個眼鏡,不去相信這個想法。我們不要透過這個眼鏡去看這個世界,不要透過這個想法來看世界。

那麼,好消息是我們心理學創造了很多讓我們可以摘下這個眼鏡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看到想法僅僅是想法,即使他們出現在了我們的頭腦中,我們就把它們當成一串字元而已。當然方法有很多,我們這裡就舉幾個:

1、貼標籤法

我們來做個練習,比如,現在在你大腦中出現一個曾經讓你很難過的想法,比如我是一個不可愛的人,我是一個無能的人,我是一個自卑的人。當這些想法出現的時候,必定會給我們帶來不舒服的感覺,就是因為我們信以為真了。但是如果我們在這些想法前面加上一句話:「我有一個想法」,這個時候句式就變成了:「我有一個想法我是一個不可愛的人」、「我有一個想法我是一個無能的人」、「我有一個想法我是一個自卑的人」。通過這句話,就讓我們意識到這僅僅就是一個想法,而不是事實。大家再體驗一下,這樣想的話,是不是會舒服很多。

2、為故事命名


我曾經接待過一個來訪者,因為個子矮而自卑,前來諮詢。他講了很多個子矮的劣勢,比如最起碼不好找女朋友,找工作也會受歧視等等,你說找不到女朋友、找不到工作活著還有什麼意思。當他堅信了這些的時候,他體會到的一定是無助和看不到希望。這些想法並沒有對我們起到激勵作用,想法卻阻礙了我們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它們就是無益的。那麼我們就可以給這些想法命名,比如可以是「矮個子的故事」、「自卑的故事」等等,通過這種命名,我們可以知道這些想法僅僅是大腦編織的故事,而不是事實。


當然,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故事來給自己命名,比如「我的生活很糟糕的故事」、「我很蠢的故事」等等。

通過這些方法,使我們看清了自己頭腦中出現的無效的想法,並學會與這些想法分離,


曾經的我也有類似遭遇,甚至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但說白了,這是一種極端不自信,不能正確認知自己的一種表現。近似於弗洛伊德所謂的「陰影」,你是否在童年時期曾遭受過某些心理傷害?你能否根據自己的某些害怕反映,追根溯源,回憶起被潛意識壓抑住的令人不愉快的回憶?
---------------------------------------------------------------------------------------------------------------------------------------
推薦一本書《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這本書對我幫助極大,甚至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看問題的角度,我也買了好幾本送給有類似困擾的朋友。我們所不能接納的那部分自己正是自己的「陰影」,你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害怕他人的眼光是因為你害怕自己的缺陷被人發現,怕他人說三道四,對於這種現象,一個很好地治療方法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沒錯,我就是很邋遢」,「的確,我並不漂亮」「是啊,我就是一個虛偽懦弱的人」,反覆去重複那些你不能接受的字眼,大聲的念出來,然後你會發現,你擁抱了陰影,接受了另一部分不完美的自己,得到了解脫。此時,再次大聲說出,「我很善良」「我很性感」「我非常自信」等等你夢想的自己,記住,無論是你憎惡的還是你羨慕的都是隱藏在你潛意識中的自己。
-----------------------------------------------------------------------------------------------------------------------------
最後,用一句話與君共勉:「相對於成為完美的人,我寧願成為一個完整的活生生的人!」


你就記住,別人注意你的細節,只有兩種情況,要麼你是明星,要麼對方暗戀你。
以前我也總害怕你說的這些,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根本沒有人注意你,即使有人真的看到了你所說的東西,在他們的記憶里頂多停留一秒鐘,之後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提供一個視角吧,希望有點啟發。這不是真理,只是看問題的角度。

」的視角。

以「真」為追求,相信「真」的力量

人出生的時候,其實往往都是的。所謂赤子之心。道教的真人講究一個恢復赤子的狀態,所以叫真人(一個原因)。(道德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可是從某個時候開始,因為文化、社會、家庭教育等等的影響,真這個屬性和追求慢慢被取代,變為追求善和美。

善和美,很好,很高尚,但是,不可過度。

尤其是不能將「」這個屬性給抹殺了:認為「」是不對的,「」是有缺陷的。

忽視了「」的作用和意義。

-------------------------------------------------------------------

」的作用和意義在於:

1、它是篤定,是依靠,是脆弱和迷茫的良藥

因為真就是真相,它不存在過多的解釋空間,它是最後,是終極,是大地。當一個人接受真實,ta就開始有了最強大的依靠,有了篤定的內心。

因為ta以真相面對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沒有什麼東西,會比真相更可怕。而能夠面對真相,就能夠面對一切。

善和美與之相比,會顯得脆弱,它們很美好,但是更虛幻,無法提供最堅實的力量。它提供力量,但更需要依靠人自身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信仰。而大多數人是普通人,普通人本身沒有強大的信仰和力量,過度追求善和美,會時不時陷入迷茫和脆弱——其實就是力量不足。

而真實不會,只要你能夠接受它,它就給你力量。

置之死地而後生。你已無退路,所以只會向前。

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2、它是生命力,是鼓勵,是勇氣和熱情的源泉

赤子就是嬰兒,是初生的生命,具有最強大的生命力。

真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表現出來,就是熱情和勇氣。

我,想要,非常想要。

我,就是如此。

善和美,會告訴你:你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

而真,只會問你:你想要什麼,你想要怎麼做。

生命的原始衝動在於擴張,既有建設性,又有破壞性。而道德和理性(以法律為代表)的意義,就在於約束這種破壞性。

善和美,就是這種約束。它在約束破壞性的同時,也在約束生命力。

一個過於追求善和美的人,除非ta是如同特蕾莎修女般的存在,否則往往會發現,自己的生命力似乎在萎縮。

很好,很美,卻沒有生命力。

謙謙君子如玉,卻沒有蓬勃的生命力,沒有強大的熱情、堅強的意志和直面的勇氣。

3、它是真相,是真實,是正確認知和方法的基礎

實事求是。

前提是實事。

只有看到真實,才能從中找到問題所在,才能思考用什麼辦法。

無法接受真實,求是就做不到。

而人們其實不喜歡真實,人們只願意看到自己願意看到的東西。

所以,接受真實是改變的前提,能夠接受現實,才能改變現實。

真實,才意味著真正的進步。

總結,接受真實,追求真實,就是在追求生命力(熱情和勇氣),追求篤定(安定和依靠),追求真正的進步。

-----------------------------------------------------

暴露缺點也好,失敗也好,其實都是你「」的一部分,能夠接納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這個人的安全感水平、生命力狀況和認知狀態。

因為真,所以坦然;因為真,所以有活力;因為真,所以務實而智慧。

而且,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加,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

我們沒有得到的東西,就是因為我們還不該得到;即使得到了,也往往會失去。

我們的能力和修為還不夠。

我曾經喜歡一個女孩子,那時候學了很多技巧,也讓對方喜歡上了我,可是之後陰錯陽差,關鍵是自己的心理和心智不成熟,最終還是失去了這段感情。

遺憾嗎?遺憾。可是,是你自己還沒能成熟到把握這段感情的程度。

而只有直面真實,接納真實,才可能不斷成熟,不斷提高自己把握未來的能力。

真實讓你實現真正的進步,而只有你這個人進步了,之後獲得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你的,別人搶不走,你也丟不了。

真、善、美,真原本就是排在第一位的。

不是只能追求真,善和美當然也是重要的。而是在追求善和美的同時,不要忘記真的作用。

不必害怕和遺憾因為真實而暫時失去的那些東西,真實的你最終獲得的,才是真正值得重視和真正屬於你的。

以上。


這個有點像另一個問題處在悲觀消極狀態的我,想通過獨自旅行來改善,有用嗎?,題主面臨的是一個系統性問題,通過單一的手段或是閱讀一篇雞湯文是不足以改變一個系統性問題的。
更具體的說,你的心態中依賴型自尊所佔比例比較大(關於依賴性自尊,可參考被集體排斥過的人,要怎麼脫離陰影?你們現在會怎麼對待排斥你們的人?中我的回答),依賴型自尊一般是屬於獨立前兒童和部分成年人的心態,需要他人不斷的肯定才能確認自己存在的意義,當然,常見的行為有兩種,一種是炫耀性質的;努力做一件事的主要目的是獲得更多他人的認可。另一種是羞怯性質的(題主),即害怕被人看見,害怕被人審視,但本質上還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希望他人(尤其是自己在意的人)能肯定自己的價值。
具體解決方法,很複雜,而且也要對症下藥,根據題主提供的有限信息,我只能給出一些雞湯式的建議,我相信這也不會是你所迫切需要的。因此我在一開始就說,一個系統性問題是很難通過單一手法解決或改善的。所以具體方法請允許我容後補充。


在別人看穿你之前先自黑!

先自黑就不怕別人黑了


啊,感覺像另一個我呢,只不過看描述似乎更加嚴重一些。套用看到過的一個回答,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得到撫育者無私的(無條件的)愛的緣故。

童年時期,父母為了更加簡易地規範孩子的行為,(至少表面上)人為設置了換取關愛的條件,比如「好孩子才讓人疼」「不聽話就不要你了」「你看xxx家的孩子,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一樣呢?!」這種方式不需要花時間或者用心思來了解孩子,並且立竿見影,因此一度非常流行,即使現在也不少見。但其中隱含的意思是有些險惡的,那就是「不是好孩子/不聽話/不優秀的話,大家(尤其是童年時期最重要的父母)就不愛你了」。對於除了親人的愛之外毫無倚仗的孩童來說,這種方式不僅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更重要的是破壞了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如果本人天性內向而父母教養嚴格要求完美,以上教育方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不斷強化,但卻缺少相應的充滿關愛的表現(比如對孩子本身而非成績的讚揚,愛之擁抱,對孩子個人選擇的尊重,無目的的陪伴等等)來抵消這種險惡的暗示,那麼最終無論孩子成長的表象有多麼優秀,取得了多少成績,內心仍然會形成較低的自尊水平,以及消極而負面的生活態度,並且強烈地缺乏安全感,認為任何錯誤或者不完美都會導致被遺棄的嚴重後果。

題主所述就很像是這種安全感缺乏的表現。由於父母過度的關注,在各種生活細節上要求完美,並且通過上面所說的那種「愛的獎懲」來實現和深化控制,讓孩子養成了時刻戰戰兢兢反思自己的習慣,條件反射地要求自己達到完美,否則潛意識裡就會產生被遺棄的不安。但不幸的是,與父母不現實的要求和期望不同,這個世界的現實就是,沒有人能夠每時每刻從裡到外的保持完美。

所以,如果你是這樣從小養成了自我要求完美的習慣,當遇到了自己真◎不完美的事實,必然要面對二者無法調和的矛盾。而同時缺乏自信的情況下,並不會質疑「完美」的要求是否合理,第一反應是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進一步的缺乏安全感,又會令人把這種懷疑深深隱藏起來,因為條件反射模式中默認了,如果懷疑的是事實,自己真的不完美不達標,就會遭到他人(尤其是重要的親人)強烈的否定和討厭。這一鏈條最終導致了,沒有全勝把握時不敢出擊,沒有正確把握時不敢發聲,沒有完美答案時不敢答題。因為一旦失敗,潛意識中邏輯的終點就是遭到可怕的內心攻擊,而這種攻擊所隱含的被厭惡被遺棄的後果是令人無法承受的。

可以清晰地看到,「你必須在各方面都是完美的」,這事實上是父母以愛為餌培育出的條件反射效應。它既不是真理,也沒有道理。生而為人,不僅物理上的基因是不完美的,真實的人性亦是不完美的。如果在內心不斷用完美的虛假要求去與不完美的人性對抗,把意志力都消耗在這種註定無解的對抗中,還怎麼會有餘力支撐自己去行動,去實踐,去從失敗中走出一條踏實的路來呢?

所以,許多心理方面提升自尊水平、重建安全感的建議,第一條就是接受自己。這就是在補償父母撫養過程中不接受真實的孩子,而簡單粗暴地塑造所謂「完美人格」所造成的安全感缺失。重要的是,接受自己並不等同於放縱自己。當你返觀內照,了解了自己真實的性格和需要,不帶任何判斷地看到自己的缺點,你就會發現,並不是每一種缺點都是同等大小,都是致命而必須改正的。你能夠分辨出其中哪些會阻礙自己尋求生命的滿足(比如嚴重的反社會傾向,生活中完全沒有重心和目標,以及嚴重的消極心理),而哪些其實是無足輕重 (像是答錯一道題,給人指錯路,懶或者饞,又或者輕微邋遢。。。) ,並不會導致世界末日人生災難的,那麼在努力尋求解決前者的同時,是不是覺得後者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可怕呢?甚至你可以時常嘗試一下,即使實行了後者,也讓自己感覺理所當然,安之如飴,就當是對自己的一點小小寵愛,和補償,也未為不可啊!

事實上,與成功完成一件事而產生自信相比,能夠接受自己時常犯一點小錯,不因為這些小錯就否定自己和感到不安,其實更能夠積蓄自信和安全感,並且能夠大大地節省心力,讓你保有意志力去面對重要的多的人生現實。

ps,大部分人在類似的成長環境中仍然能夠保持一定的自尊水平和安全感,一方面是由於個體差異,天性內向不愛挑戰權威的人更容易陷入條件反射,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家庭環境(父母的管教嚴格程度,是否有兄弟姐妹共同分擔父母的關注,父母在剝奪和給予安全感之間分配的比例等)千差萬別,對孩子的壓力並不一定都積累到了量變引起質變的轉折點。所以無需以個例來證偽。


以前我也有或多或少有這樣的心理,現在好些了,但有的時候還是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想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技巧。
1. 防禦型措施:對自己輕聲念十遍:沒有陌生人會注意你。舉個栗子,你現在還能記起今天坐的公交車或者計程車司機的樣子嗎?你現在還會對今天白天在路上見到的漂亮姑娘念念不忘嗎?恐怕你連現在對對方長啥樣都不記得了吧。退一步說,即使你今天有些偏離常態,比如你說的衣服邋遢,嘴角有飯粒,但我保證,你的形象最多最多也只會在陌生人的腦海中逗留不超過十秒。舉個栗子,你還會記得那個孤獨而憂傷的和尚的面目嗎?要知道他可是在一整車公車人面前對著手機大吼「你到底愛不愛我」啊!你還會記得地鐵站門口那對情侶的模樣嗎?要知道他們可是在早高峰活生生地將地鐵口當做他們的表演舞台了啊!
2. 格擋型措施:多做運動,比如跑步,游泳;運動過程中人體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從而提升人體的敏感度閾值。這點我個人是深有體會,跑完步後,整個人說話,吃東西,甚至做事的方式就明顯大氣了許多。形成習慣後,整個人的性格也是會或多或少有改變,變得更加大氣,更加開放,更加友好。如果你成為或者逐漸趨近那樣的人的話,那我相信別人問你問題的時候,你不僅不會緊張,反而會以很熱情的心態幫助對方。
3. 進攻型措施:以此為契機,改變自己。怕自己穿著邋遢,以至於坐在路口都有人朝你給錢?那就從提升自己的形象開始吧。穿衣,髮型,鞋子,香水神馬的多研究研究,下次走在路上就好好體會「這個feel兒倍兒爽」的感覺吧!類似,怕自己走路姿勢奇怪?那就對著鏡子好好練練吧。說道走路姿勢我不得不多嘴幾句,以前讀小學的時候,班級有個隊列比賽,就是全班人原地踏步走起步走交替進行的那類比賽。那個時候的我,是,個,順,拐。當時其實很自卑,尤其是自己的老師也在旁煽風點火甚至對著全班同學面嘲笑我的時刻。還好那個時候發號施令的小夥伴是我好朋友,他私下幫我訓練了很多,我也偷偷在家練習了好多。最後終於從南郭先生升級成了路人甲。舉這個例子是想說不妨以退為進,好好提升自己。
說到這兒,我們還得分清哪些領域提升自己是有好處的,而哪些方面則是自己的虛榮心作祟?不敢和女生說話一說話就臉紅?沒關係啊,可以從一些事務性的問題問起,如:請問XXX地方怎麼走?請問超市什麼時候關門?(最好是你真不知道這些情況,不然臉是不紅了,但鼻子變長了)漸漸地可以轉移到一些個人性的問題,比如:新髮型?新衣服?之類的。相反,如果情況變成你的女神從來不正眼瞧你一眼,而你也自卑到不敢和她說話,那就沒必要為了滿足「女神今天對我笑了誒」這種虛榮心而作踐自己了。


這是自卑自戀互相影響綜合征,藥方拿好: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學會自嘲。


題主是在嚴厲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吧,經常受批評,一直活在戰戰兢兢中....心疼....
其實你想想你還記得多少別人的糗事嗎,別人也一樣,沒人記得你的丟人的事。世界那麼大,大家都是自己活自己的,往大了看,茫茫宇宙你就跟一棵草沒任何區別,百年之後就不知道變成什麼了,對宇宙來說p你都不是,旁邊那棵草會不會鄙視你回答錯星期幾的問題真的不重要。人生那麼短,趕緊奔自己的前程吧。


一句話,不要想著「怎麼克服我的這似有似無的缺點」,而是接受自己的一切,想著「這就是我」


「一個美國學校應屆畢業的學生,如果他的課程中選擇了歐洲史等類課程,即使成績跟他人比起來並不出色,我都會對他刮目相看。因為在美國學習歐洲史,我認為根本不是正常人乾的事,但是他卻堅持下來選擇拿A-或B+。未涉人世的大學生們其實都是木桶,長短不一,不過是有人會把弱點暴露出來,會給自己的短板一個進步的機會。」

講真,別拿自己太當回事兒。


其實沒那麼多人關注你 真的 別想太多了


安全感缺失,本能的想對外界展現一個沒有缺點的自己,繼而害怕別人看破你的偽裝,本能給自己帶來的壓力是無法直接抗拒的,所以會活的很累很辛苦

而一旦你看清問題,就會明白一切的根由不過是自己自己內心的一點不安罷了,與你有沒有缺點無關,也於他人的看法無關。
而這時只要不斷點出內心的動機,並學會與本能的情緒相處,你就不再是輕易被本能所驅使的人了,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等著你呢~


Give yourself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堅持每日自黑。


推薦本書《成功,目標與動機》豆瓣評分9.0 +《把時間當作朋友》。 將自己轉變為成長型人格就好了。親測有效。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會覺得正在經歷的事情、場景似曾相識或是夢見過?
馬克·扎克伯格的新年計劃為什麼都能實現?
能不能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電影《午夜凶鈴》(日版)中的錄像帶內容為什麼讓人看了有恐怖的感覺?
擁有著怎樣的人生以及怎樣的處世態度的人才不會感嘆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一哥們有不少別人送的BV Prada Burberry的錢包,但平時從不喜用錢包。這在心理學上怎麼分析?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日常心理分析 | 心理健康 | 心理學現象 |